当代视觉文化平面设计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媒介的发展,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亟需提高,如何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关键词高职;数字媒体;视觉素养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读图时代让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人们对于视觉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视觉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博雅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当代视觉文化平面设计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代视觉文化平面设计论文 篇1:

向图像学习

【摘要】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環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危机。当代儿童审美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加儿童审美教育模式的弹性。

【关键词】视觉文化;读图时代;图像;儿童审美教育

一、图像的转向:审视读图时代儿童审美教育的视觉文化背景

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它向我们揭示了当代视觉文化的几个特征:首先,视觉文化已经不再是一种“亚文化”,它已成为文化的主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環境中。其次,图像具有简约、直观、信息量大、容易理解、便于传播和趣味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超越甚至替代了实物和文字,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已习惯于通过海量图像获得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同时,也通过图像进行娱乐和交流,这一现象被阿莱斯·艾尔雅维茨称为“图像转向”。其三,图像创造了大量新的视觉景观,如摄影、动画和电影以及鲍德里亚所称的“拟象”。拟像“是用模型生成的一种没有本源或现实的真实:超真实”,它“与任何真实都没有联系,它纯粹是自身的拟象”。迪斯尼乐园就是拟象现实的一个“最完美的样板”。鲍德里亚对拟象的阐述提醒我们,“景观”这一概念超越了自然形象,可以是一种虚构的乌托邦式的物化形象世界(例如迪斯尼乐园)。在探讨儿童审美教育时,我们必须将相关问题置于视觉文化带来的巨大社会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去加以考虑。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年代,离开图像和各种视觉文化产品来谈儿童审美教育已经是不可能了。姑且不论图像本身是人类、尤其是儿童认识和解读世界最直观的方式,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也已被大量视觉文化产品,如图书、海报、电视、电影、漫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产品和玩具包围。可以说,当今的儿童,其视觉经验大多由图像和其他视觉文化产品提供,这些视觉经验有的存在于现实世界,有的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但对于儿童来说,图像所指向的对象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并不重要,甚至很多时候,虚拟的对象带给儿童的视觉快感、趣味性和情感认同会比真实对象更持久、更有吸引力。儿童对于卡通形象的钟爱就是一种典型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图像的滥觞以致洪水滔滔,对于儿童审美教育来说是一件好事。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美感上,都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環境,为儿童审美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環境,客观上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审美经验。

二、形象、趣味与文化: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

培养儿童对于图像的审美能力,一直是儿童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过去,用于培养儿童趣味与鉴赏力的审美材料,多以中外名家的经典绘画作品为主,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天然与人工景观、动植物乃至气象变化,同样是重要的审美素材。

不过,现代的城市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视野,最大的变化就是基于自然对象的视野急剧收缩,人工创造的视野对象占据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孩子视觉经验的丰富,常常依赖于二手的视觉素材,也就是影像和图片。经典当然还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素材,而现代社会生产的各类图像和影像资料使可供孩子学习与欣赏的视觉素材成倍增加,这些素材既有来源于真实的,也有纯粹虚构的,从形式来说,有摄影、电视、电影、海报、图书、绘画等。同传统的经典艺术作品一样,这些视觉文化也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赋予儿童审美经验。

1.获得对于“形象”的审美能力

创作和表现一个或一组“美”或者“有感染力”的形象,历来是艺术的核心任务之一。形象是审美的主角,无论是自然物、人造物,还是一幅画、一张照片,乃至一部电影,主角(主体)的形象往往都是首先被注意到的,也是最受关注的。形象包括轮廓、色彩、比例关系和细节,大自然造物的形象是既定的,而图像制品里的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是创造者设定的。米罗的维纳斯、拉斐尔的圣母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等,都是创造出来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形象。

在当代的视觉文化環境里,那些林林总总的形象有的属于正统艺术产品,有的则是商业产品,但都各具特色与美感。例如,经典的卡通形象米老鼠与唐老鸭,诞生于电子游戏、憨态可掬的“愤怒的小鸟”,英勇又亲切的魔法小子哈利波特,当然,还有充斥于广告和海报中的各种出名或不出名的形象。只要选择得当,这些形象因其贴近生活,富有时尚感,为孩子熟悉,很适合用来做审美教育的素材,引导孩子了解存在于各种不同形象中美的共性和规律,并懂得欣赏不同类型的“形象”美。

2.从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图像或影像中获得艺术趣味

艺术趣味是审美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良好的艺术趣味要通过阅读和鉴赏作品来实现。在读图时代,视觉艺术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如拼贴、手工、平面设计、数字制作等;视觉艺术也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如极简主义、概念主义、波普艺术等。它们涉及到的媒介材料丰富多样,有的是从自然界取材的,如枯枝、树叶、花朵等,有的是一些废弃物经过改造而成的,不仅好看,而且好玩,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不同风格的视觉艺术能帮助孩子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趣味,例如,海报、时尚大片和广告展现的设计感和时尚感;现当代艺术作品与经典作品的唯美、写实和精细形成反差的简约、大胆、抽象和风格化特征等。在审美教育中,如果能够抓住儿童可塑性强的特点,尽可能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鉴赏各种优秀图像和影像作品,有助于开阔儿童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兼容并蓄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个性和作品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形成属于自己的良好的视觉趣味。

3.帮助儿童通过图像获得对社会文化生活的理解,形成更包容、更开放、更有弹性的审美观

“美”是跨时代、跨文化、跨种族的,不同年代、不同种族和身份的人,对于“美”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读图时代的图像前所未有地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科学理论和各科知识,都由过去的依赖文字转为如今的借助图像,这就是所谓的“图像的转向”。图像的功能和内涵已经不局限于再现真实和传达美感,它们包罗万象。而且读图具有跨文化特点,不同种族、身份和年龄的人,通过图像能够获得相同的信息。对于

文字阅读和语言表达还处在发展中的儿童来说,图像打破了文字所设置的藩篱,儿童可以通过图像去把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领会通过文字无法领会或难以领会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多元和跨文化的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化情景里体会“美”的不同表达,形成更包容、更开放、更有弹性的审美观。

三、学习图像:读图时代儿童审美教育的危机与契机

以读图为标志的视觉文化的兴起,对于儿童审美教育来说,既是危机,也是契机。正如陈迁等提出的,良莠不齐的视觉文化会给儿童的审美教育带来困惑。对于这种困惑,该如何看待?笔者认为,问题的实质不是当代“成人化”的视觉文化威胁或腐蚀了儿童审美,而是流行性视觉文化对经典视觉文化产生了冲击和威胁,造成了儿童审美教育的无所适从。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的儿童审美教育在面对流行的视觉文化冲击时面临着该何去何从的困惑。笔者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读图时代的视觉環境是客观存在、极为强大、无可回避的。视觉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思想理论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之一,在谈论和实施儿童审美教育时,我们不能回避或无视这个大環境的存在,而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大環境带来的文化和观念变迁,并主动将它运用到儿童审美教育中去。

其次,对于儿童视觉環境的成人化问题,我们应该谨慎思考。儿童更多的是视觉文化的学习者,而不是创造者,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在审美教育中,儿童无论是欣赏自然,鉴赏经典,大多是成人的有意识输入,并不是儿童自身的选择。相反,卡通漫画之类现代流行视觉文化,倒更接近孩子的兴趣。不同的年代,成人持有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所谓“儿童化”也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思考儿童审美教育问题时,不必过分强调哪些视觉文化是出于成人的,哪些视觉文化是出于儿童的。问题在于,传统的基于经典作品和自然景观的田园牧歌式的审美取向,虽不能说与现代的城市生活格格不入,但已经不是儿童生活的主要视野。它们不会消失,但我们需要更多元的审美教育视野。

对于这种价值判断和选择,有研究者指出,“社会形态、美术教育和视觉文化产品三者之间,教育是一个决定平衡的杠杆。它既要适应总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又要与变化中的视觉文化产品保持对抗或兼容的关系。”这提醒我们,“增加教育模式的弹性”,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一个看似危机的时代来临的时候,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给我们创造的一个契机,当然,也同样隐含着许多危机。今日的流行或将成为明日的经典,一个更宽容、更有弹性的审美教育框架,让我们的孩子不仅不必放弃自然,还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审美世界。

作者:黄筱瀛

当代视觉文化平面设计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与媒介的发展,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亟需提高,如何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职;数字媒体;视觉素养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读图时代让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人们对于视觉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视觉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博雅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以视觉表征和数字媒体技术相融合的数字媒体媒介文化已成为在高职院校之中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关键性技能与素养之一。如何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提升和培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是数字媒体专业教育工作者在第五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审视的重要课题。

1 关于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陆续续引起世人的关注。

被誉为“视觉素养之父”的美国研究者John Debes在The Loom of Visual Literacy(1969)一文中指出:“Visual literacy refers to a group of vision-competencies a human being can develop by see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having and integrating other sensory experi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ompetencies is fundamental to normal human learning. When developed, they enable a visually literate person to discriminate and interpret the visible actions, objects, symbols, natural or man-made, that he encounters in his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creative use of these competencies, he is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rough the appreciative use of these competencies, he is able to comprehend and enjoy the masterwork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美国天普大学传播与戏剧学院终身教授,媒介素养美国联盟(AMLA)创建人之一,著名媒介素养教育专家Renee Hobbs在Media Literacy and the “Big Tent”一文中指出:“Media literacy is the process of accessing, critically analyzing media messages and creating messages using media tools. The goal of media literacy is to promote autonom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reasoning, communication and self-expression skills.”

国内知名研究者,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张舒予教授在《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2011)一书中指出:“视觉素养是利用各种视觉形象,以认知的方式参与搜索、分析、评价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紧密融合,水乳交融。然则与生俱来的“看的能力”并不一定是“看懂的能力、看好的能力”。张舒予教授认为,关键在视觉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在眼睛与心灵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探析“看”的秘密,开发“看”的资源,创造“看”的条件,从而实现提高“看”的素养和培养“看”的能力。

2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现状

2.1 入学艺术素养和媒介基础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即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招生实施的是文理兼招,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艺术领域的系统教育。同时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对于媒介教育的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数字鸿沟”现象依然严峻。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虽然在高考前经历了艺术方面的培训,在图片欣赏、色彩把握、总体视觉把握上要优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但由于入学成绩总体不高,他们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与其他本科院校的专业学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2 对视觉文化的总体理解偏弱,对视觉素养培养渴求高

通过入学教育阶段对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做出调查,84.3%学生认为,对于视觉文化仅仅限于大众认识的美术和音乐,他们获取视觉素养的主渠道就是QQ、网上图片、卡通漫画和传统电视媒体;98.7%的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认为提升视觉素养对于自身专业学习和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2.3 视觉信息解读和评价能力薄弱

在对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68%以上的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解读出现过扭曲,甚至不能正确认识出现在生活中的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艺术性,不愿意理会那些与自己不甚关联的视觉信息,认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2.4 高职院校视觉素养资源的建设不足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视觉资源方面准备不足:一是缺乏相应的专业师资;二是学院的硬件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少设备过于陈旧;三是对于视觉素养培养的引导性不强,不少学生限于自娱自乐,系统性引导与培养力度欠缺。

3 培养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视觉素养的途径与策略

3.1 确立高职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目标

以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为支点,充分开发视觉素养培养的平台和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视觉创造力为目标。当前,学生容易产生对于视觉形象的“图像依赖症”,容易停留在消费的低层次阶段,易于产生视觉的“低水平满足”。因此,要迎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习惯,积极探索新型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突破时空局限的素质培养策略,以提高教育效率。

3.2 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视觉素养培养模式

根据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现实情况,充分运用好视觉艺术、信息技术载体以及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感悟家园为教学起点,结合身边的图像,采用比较教学和情景教学法,通过网络教学、虚拟教学、摄影或摄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让学生可以感知的视觉文化的教育资源,将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相融合,以“学习与生活贴近、与教育贴近、与社会贴近”为目标,体现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3.3 课程开设提升学生综合视觉素养

在数字媒体专业开设综合的人文课程,如大学生美育教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数字摄影、电视摄像、影视编导、非线性编辑、影视视听语言等,从视觉素养培养的基础课程到专业化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提升视觉素养的实践性活动,系统化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水平的重要环节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实现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开展相关专业教师视觉素养培养培训,提高数字媒体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视觉素养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广泛借助数字媒体设备来增加视觉化教学资源,因为加强高职院校的视觉文化硬件建设是创造视觉文化环境的保证。

3.5 结合高职特色,创新视觉素养培养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高职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优势,以工作室模式进行视觉素养培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竞赛模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改革传统课程教学,引入大量影视公司的视觉性材料进行教学,把视觉文化的思想融入课堂设计中。同时,提高视觉创作表达、视觉思维能力,视觉文化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上活跃数字媒体专业的社团活动,开展专业间交流与沙龙等,通过摄影比赛和展览、微电影导演大赛、DV创作大赛等形式,营造浓浓的视觉文化环境,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学习与创意设计,使学生在感受文化氛围、领悟和解读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视觉素养的目的。

3.6 引导学生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丰富学生视觉素养培养渠道

互联网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传播便捷,易于实现双向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创建适合自身专业的视觉文化网站,同时不断向目前颇具特色的优秀高校视觉文化网站学习,丰富专业的视觉资源。例如,目前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支持与拓展平台www.fromeyes.cn为广大的高职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与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婷,张新明.大学生视觉文化现状及教育策略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66-70.

[3]慈冉冉.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0.

[4]王刚,张舒予,朱永海.高师院校师范生视觉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0):79-81.

[5]王帆,张舒予.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8(2):21-24.

[6]张浩.试论高校学生视觉素养培养[J].新闻教育研究,2010(3):106-108.

[7]孙芳芳,任永祥.基于视觉文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J].软件导刊,2011(2):37-38.

作者:王健 张舒予

当代视觉文化平面设计论文 篇3:

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本土价值

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整体形象作为对外宣传战略措施的重要方面,即政府与民众对一个国家文化符号的整体印象与观念。所以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形象,国家既要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正如巴柔所言“形象就是对一个文化现实的描述, :通过这些描述,制造了 (或赞同,宣传 )这个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显示或表达出他们乐于置身其间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虚构的空间。 ”[1]塑造一国的文化形象其实就是为了建立本民族海内外同胞的文化身份认知,获得国外政府及大众等对本国文化价值的认同。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主要依靠文化艺术的充分发展和广泛传播,对于一个拥有优良传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度——中国来讲,更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国际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身优秀的文化。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国际大环境要求我们当今的文化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样式,这就是“新东方主义 ”风格。“新东方主义 ”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的“东方主义 ”而言,既可以给传统的东西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也可以不再重视繁琐的装饰细节,而是更多地让欧美的简洁自然和东方古典的含蓄婉约相结合,显露完美的风韵。东方元素在西方人眼中是一种以人为本、融入自然、含蓄内敛的艺术涵养和人文精神。未来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就是将这种圆融的人文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中西合璧的现代艺术思想一定会撞击出富有民族性、地域性,时尚而有神秘感的艺术火花。

下文就以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为视角,从绘画、设计、建筑等方面分析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创作的现状,以期带着致敬优秀传统文化、着眼时尚前沿的创作心态,立足本土语境,兼容并蓄进行创作,要通过艺术作品去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努力实现文化的“中国梦”。要达成此目标,就必须以“新东方主义 ”为抓手,充分发掘其本土价值,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为全面提升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东方元素的自我体认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凝结着数代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包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尊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各类视觉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的植根土壤。

(一)绘画。绘画的门类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画与油画。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国粹艺术,既有变化多端的笔法墨法,又有构思巧妙、富有诗意的构图形式,更有富有意趣的意境烘托手法,这些都是极具特色的东方素材。另外源自欧洲的油画艺术进入中国并发展到现今,经过了学习、借鉴到自我深化的过程,中国当代众多的油画创作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借鉴与应用,散发独有的东方神韵。油画在中国从明朝发展至今,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借鉴、碰撞,随着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寻求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当代,一些新锐艺术家的创作对传统文化元素也有充分借鉴,这些都体现了艺术家对东方风格的自我体认,也正是中国油画自成体系之根本。

(二)设计。就设计风格而言,古典主义代表严谨高贵,哥特风格寓意虔诚信仰,巴洛克式则显示富丽奢华,而“新东方主义 ”的设计则暗含了圆融海纳。在西方人看来,“东方风格 ”就是代表着寓意深远的纹样,华丽繁复的雕刻以及由朱红、明黄、蓝紫和暗金等富丽堂皇的色彩等等所形成的各种元素的耦合。追求神韵的现代“新东方主义 ”设计风格,不是简单沿用东方色彩与符号,或者具有寓意的具体形象,而是作品中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整体东方氛围。以平面设计中诠释东方设计理念,并成功建立品牌形象的扬州“谢馥春”化妆品包装设计为例,它不是国际大牌化妆品,而是“中华老字号”,不仅产品采用经典传统工艺精制,而且产品外包装也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崇尚“东方化、天然化、人本化”品牌内涵,它的设计在整体氛围烘托与细节之处上很好地发扬了民族性,传达出新东方理念。

(三)建筑。建筑领域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不是单纯的复古风潮,而是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让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要求相契合。卢铿先生就曾指出“新东方主义”建筑的精髓应为“古今兼容,中西互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东方主义”建筑潮流是建筑文明推进的必然结果,将“儒家思想”倡导的精神实质融入其中。“中国倡导的 ‘天人合一 ’的境界,对其居住环境自然也存在一种潜在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更追求一种和谐的精神空间” [2]。以中国当代别墅设计中“新东方主义”为例,这种建筑风格有机融合了西方的现代精神与东方的审美情绪,“新东方主义 ”建筑风格顺应了时代生活潮流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尽管受到的是正宗的西式教育,但其代表作北京香山饭店,却恰恰是依据传统建筑理论而设计的代表民族风格的作品。贝聿铭先生借此作品的设计探索中国建筑的新方向,希望中国的建筑师能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设计中西合璧的作品。我们应当看到,当一些中国新建筑还处于照搬风格的麻木状态时,一种吸取本民族文化精髓并与时俱进的建筑设计态势正在萌芽。

二、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文化自足

(一)绘画。首先是其他绘画融合国画的多种元素,中国画水墨淋漓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创作素材与经营布局,还是笔墨趣味与意境营造,经过数代中国人的努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绘画上的自我满足,并由此扩散至绘画的其他形式。就拿中国当代油画作比方:国画中的要义已经被油画家们自然和谐地融入到了油画创作中。如中国画的写意性在当代油画中的体现,油画家洪凌一直追求传统文化精神,作品不仅流露的是传统绘画的韵味,而且对中国传统美学“意境”也有独到的见解。还有张冬峰的风景画中也合理运用了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还有国画的构图技巧也被当代油画创作所运用,吴冠中先生就在作品中展示了和谐的构图技巧。其次是绘画作品中传统戏曲题材的植入,油画家关良不但在题材上运用中国传統戏曲的场景,而且还把戏曲文化的表达结合到作品中。另外,在油画创作中还有民俗文化的体现,画家段正渠把陕北黄土高原独特的唱跳民俗文化全景式地展现在了油画作品中。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创作题材和手法,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是一种自我体系的满足。

(二)设计。当前,“新东方主义”设计已经在服装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较为成功的是获得较大影响力的设计师叶锦添和马可。叶锦添在香港地区长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不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还在欧洲举办代表中国文化的服装展览,向西方世界隆重介绍东方服饰艺术之美,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创作中。设计师马可的“无用”观念则在时装之都大放异彩,设计的服装看似简单却是蕴含很多。她甚至把做工精致的新衣服埋进从中国运去的泥土里,然后取出,模仿岁月的沉淀,然后请年龄各异的真人模特,将脸涂成泥巴色,穿着这些处理过的衣服,进行静态展示,意图强调人与时间相交融的主题。这些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体现了东方文化的自我满足。

(三)建筑。“新东方主义 ”建筑风格体现在兼具传统和现代的细腻风韵,注重对细节处理的严谨。中国的哲学和美学观是以情感贯穿整体的,中国图腾文化、风水文化、易经文化等等,是构成传统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成为建筑设计理念的精神追求;另外中国传统建筑因为时间的久远、地域的广袤和民族的众多而显得特别丰富淳厚,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徽州的村落、陕北的窑洞、丽江的古巷、热带的竹楼等等;中国园林建筑的曲径通幽,方寸山林,步移景易,主次安排,疏密错落的布局;中国传统建筑中还有许多代表性的表现语言:亭台、回廊、骑楼、花池、假山、窗棂、影壁、飞檐、屏风、画砖等等。翻开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史,其深厚的精神内涵、丰富的历史素材和艺术成就就是國人最丰厚的文化资料。

三、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中西融合

(一)绘画。当代中国绘画中“新东方主义”的中西融合,先是一种创作观念的中西融合。中国与西方社会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中国和西方主流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而西方则强调理性主义和天人两分的世界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创作重视神韵,强调主观精神,而西方的绘画从开始就以再现自然为主题。但是中西方艺术创作观念的演变,都是从古朴“和谐”走向近代“对峙”之后,又回归现代新“和谐”的过程。西方现代艺术的自我表现就是一种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认同,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都拥有无视世俗的眼光,勇于反抗各种平庸思想的束缚,将人类的精神性本质独特地展现在绘画作品中。中国画家对西方绘画的融合还表现在绘画手法与材料的选择上:如蒋彩萍的厚重岩彩法、唐勇力的脱粉法、雷苗的清洗法等当代中国画家对于新技法的不断尝试、发展和创新;还有材料的融合,现代很多艺术家用西方绘画的丙烯与中国传统颜料相结合,在色彩的视觉冲击力上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中西艺术的融合,定会撞击出璀璨的火花。

(二)设计。现代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中国现代设计的理念比较薄弱,西方设计理念对中国现代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如何吸收中西方文化的成果并加以融合,成为我国设计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例如从苹果和小米的电子产品,可以看出中国产品是如何借鉴外国产品,在外观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小米产品身上都体现了中西设计的融合。另外在设计的风格上,中国设计中许多几何元素的应用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样式。同时,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传统纹样,尤其是日本的图案对西方的设计艺术运动也有很大推动作用。在现今国际设计大浪潮里,中国的设计一直处在随波逐流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将东西方风格完美地融合,让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设计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

(三)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相比较,中国建筑在时尚审美方面缺乏市场。我们应该承认西方的艺术进步,正视曾经出现的文化断层,将西方建筑艺术中那些经久不衰的范例为我所用。“新东方主义 ”建筑设计的内涵是“中西融合”,而不断地创新求变则是“新东方主义 ”真正的艺术宗旨。例如:北京四合院在技术上的尽善尽美表明中国设计师没有完全抛弃本土文化;美国人在上海波特曼酒店的设计中特意地强调了东方的符号元素;日本人也将苏州园林的月洞门融入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顶部的大圆孔设计等等。“新东方主义 ”风格的建筑设计所蕴含的中西融合,成为未来中国建筑最弥足珍贵的设计理念。

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本土价值,即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自我体认;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文化自足;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中西融合。国际社会现在对当代中国“新东方主义”视觉文化形象已经有了局部认同,而且当代中国“新东方主义”视觉文化形象在国际社会也拥有了一些话语权,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形成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内在的文化自觉,并树立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开放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输入输出机制。

参考文献:

1.刘颖林.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之共通[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4).

陈晶晶: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王瑜瑜

作者:陈晶晶

上一篇:最新公务员个人演讲稿下一篇:反倾销的贸易保护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