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个性化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青年个性化(通用8篇)

当代青年个性化 篇1

浅论中国文化过程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

20世纪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在我国悄然诞生并蓬勃发展。而随之产生的社区文化在社区总体构建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标志。更对青年的成长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与青年

社区是指城市中某一特定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最基础层面的单位。一般来说,社区应有人、地点、共同事业、共同规范、有组织、有政府等六大要素。而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说法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文化指群体后天习得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生活现象。社区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量大的文化体系,它涵盖了社区的建筑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形态。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在具有社会大文化的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就当前我国的社区文化来讲,就是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指导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是融入社区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小区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文化产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组合。它以社区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具有以下特点:在性质上,它具有社会性,参与和服务的对象都是社区居民;在形式上,它具有开放性,主要涵义是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在服务途径上,它具有多元性;是单纯服务型、有偿服务型、服务经营型和经营型四位一体的新型文化模式。由于社区文化的以上特点,决定了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的主要对象,社区文化的教育性、娱乐性、知识性和艺术性;能够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自身素质和主人翁意识,因此,也就决定了社区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区建设模式、社区建设目的的客观需要。

就文化与青年的关系而言,文化培育青年,青年创造文化。一方面,在现代社会,文化对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日益深刻,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青年。目前青年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和杂志,看电影、听音乐、看报纸杂志、读书、参加体育运动、上互联网、旅游是青年主要的休闲方式,大众传媒和其他各种文化形成对青年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中,青年是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无论是在广播、电视、电影等行业,还是在文学、音乐、舞蹈等领域,都有许许多多青年文化工作者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优秀的创作者是青年,许多优秀的表演者是青年,许多全国人民喜爱的文艺明星也大都是青年。青年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决定了青年的成长

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熏陶,青年需求很大程度体现在文化需求上,青年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文化的喜爱、参与和发展。

社区文化的现状及对青年的影响

一、社区文化的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设施到队伍、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完善过程,逐步组建和健全了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和社区管理机构,形成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服务网络,为社区文化发展与社区规范管理有机地结合找到了最佳契合点,在实践探索中,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一是沟通、协调功能。社区意识是社区文化的灵魂,是衡量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文明认同和文化参与程度的重要尺度。而要强化社区意识,打破社区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首当其冲的则是需要加深了解,相互沟通。目前,我国的很多社区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家庭文艺演唱会、中老年健身操展演、读书会、书画作品展等多种文体活动和展览,以此为联系、沟通纽带,吸引了广大社区居民群众踊跃参与,进一步在社区内沟通了信息,密切了联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二是规范、整合功能。目前,社区文化建设能充分显示规范、整合功能,及时缓和与化解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

盾,如下岗工人重新就业问题、戒毒问题、失足青年教育、就业问题、邻里纠纷问题等。现实中,一切不安定因素缘起于心态的不平衡。一些社会矛盾或冲实,往往在板着面孔的训斥中只会火上加油,而处于宽松的社区氛围中,在社区居委会人员春风化雨般的劝导下,却会一下子冰释消解,这便是新社区的“魅力”。

三是融合、传承功能。近年来经过外联内聚,一些大中城市的社区重新完善了先前与各单位之间的社区协作关系,齐抓共建,倡导了“全社区一盘棋”精神,一大批部队、学校、企业的内部图书馆、操场、礼堂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成为他们健身、益智、竞技的活动基地,使社区内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和配置。

当代青年个性化 篇2

青年是社会的希望, 他们的道德素质是他们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青年身上时, 却遗憾地发现, 当代青年的道德状况堪忧。自杀和杀害他人的事件虽然只是当代青年中少数极端的例子, 但是却反映出我国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不落实、不扎实, 人格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道德教育历来都是最受党和国家的重视的, 但是在一些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心目中, 其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地位不高。学生家长与学校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社会所关注的是实际的效益、利润, 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生的许多精神问题, 也不再关心自己的灵魂, 至于道德修养似乎变得无关紧要了, 人的良知、情操、人格日益贬值和失落。这种善恶不分、正邪混杂的生活状态导致青年心灵的困惑和迷茫。据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全国大型调查看, 当代青年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 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样做, 知与行是分离的。这表明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问题, 即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严重存在, 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这样, 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出现空缺, 使一些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讲良心、忘恩负义的行为得以存在, 青年的伦理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一旦缺乏有效的控制、约束和引导, 就会产生扭曲的道德人格。社会变迁中, 青年道德失范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进入互联网的青年人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一方面, 青年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 另一方面, 有意或无意地做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北京五所高校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了调查:对于“在网络交往中, 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这一点, 38.8%的人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 还有5.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有12.5%的学生曾经“获得他人的邮件”, 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 8.6%的学生曾经“获得机密或他人的私人信息”, 还有5.4%的人曾经“发布了不健康的信息”。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青年人在网络道德问题上的模糊与失范。模糊认识必然造成错误舆论, 错误舆论也必然成为失范行为的先导。青年上网的人多, 如果对青年网上的失范行为不进行遏制, 网络失范行为就会日益严重。目前网络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说明我们现在的人格教育还不到位, 没能教会青年学会正确选择与判断, 致使他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奴隶, 失落了自我。

二、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

青年作为发展中的个体, 他们的健康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不仅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而且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道德人格的培育, 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 即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 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外部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

(一) 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社会变革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 并客观要求青年作为社会的道德主体参与社会生活。此外, 当代青年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主观上也要求认识自我, 把握自我。

在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 儒家反复强调要“反求诸己”, 向内心世界下功夫, 实际上就是要求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完善自己, 这就特别需要培养自律意识, 发扬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 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都不会内化为青年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 这样道德教育就会失效。道德人格的培育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旧体制的转换, 新旧观念的碰撞, 中西文化的冲突, 使得社会上各种道德观念、价值准则良莠并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青年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当代青年如果缺乏自律精神, 就会感到混乱、迷茫, 无所适从, 因此, 只有具备自律意识, 才能充分发挥人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 独立思考, 科学决策, 正确选择, 向着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

(二) 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人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 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道德人格的培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总的来说, 社会环境对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环境。

青年在独立生活之前, 多数时间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因此, 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烙印在青年的心灵上, 都会影响青年个体未来的生活, 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一般来说, 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领域, 一是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 一是接受社会的教育 (包括学校教育和舆论引导) 和约束。在成人阶段之前, 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更基本, 内容更丰富, 与道德人格的形成关系更大。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 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世界, 走向社会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青年的成长。家庭教育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许多人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言行接受社会规则, 完成社会化的, 因此家庭教育对道德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所谓家庭环境的优化, 就是父母应确实担当起育人的职责, 既不应娇宠和溺爱孩子, 也不应过分苛求孩子——过与不及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 青年的道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

2.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对青年道德人格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 面对社会转型期青年种种道德失范的现象, 人们不得不反思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德育应重新定位, 向生活世界回归, 即让学校德育从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说教中走出来, 回归生活, 关注、指导和引导青年的现实生活, 帮助青年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具体来说, 就是要关注和引导青年的日常生活。当代青年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大大丰富, 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消费, 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 就成为摆在当代青年面前的突出的新问题。学校德育不应回避这些问题, 而应该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 指导他们以自尊自爱的方式生活, 引导他们体验这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应关注和指导青年的学习生活。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 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强化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如何做人。

培养青年良好的道德人格, 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的努力, 更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共同为培养青年良好的道德人格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撑起一片洁净的蓝天。

摘要:今天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当今青年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 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培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 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精神,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使青年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 这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在21世纪所面临的新的课题。

当代青年与古典 篇3

爱上“古典”二字的青年人很多,但他们所爱的心愿千差万别。爱听京剧的人会把唱念做打的味道视为“古典”,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德奥音乐也是某些人眼中唯一的“古典”,穿汉服、弹古琴是古典,甚至经济学教材中也有一章冠以“古典”之名。这些命名当然都有其道理,在日常语用中,纵使带来误解,经过解释,人们也能明白:“哦,你说的那个‘古典’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但既然分享同一个共相,这些具体事物之间应当有某种联系。比如,时间上的“古老”和品质上的“典范”。

如今,谈到学术中的“古典”,人们通常想到古代汉语、文献学、古代史等现代学科。在中国,西方的“古典学”一度遭到冷落,如今则方兴未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抛弃僵化的现代学科壁垒,回归到更为宽广且意义深远的经典研读当中。在“古典学”的框架里不再有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区分,中西方历史上古老的、值得奉为典范的著作和人物,都将是热爱学术与思想的青年们关注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回归古典”成为一种当代的学术范式转换,其中包含了理论、方法和整体精神面貌的变革。

要知道“古典”能吸引青年人的原因,首先要问一问“青年”这个名目究竟指的是什么。近来,在题为《历史、革命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构成》的对话当中,学者汪晖看到,“青年”本质上是一种“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的生命召唤,认为每一代的青年人应当有某种“时代意识”,与旧有的政治断开,开创新的历史景观。在“五四”《新青年》的时期,新的政治意味着提出新的问题,立出新的法度。如果“青年”是汪晖描述的那样,那么,“古典”似乎天然与向往“革新”的青年人不和……但汪晖提到,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的追溯反而开启了欧洲文化新局面一样,新一代人对“古典”的追求总是对前一辈人文化领导权的颠覆。也就是说,无论喊出的是“打倒古典”还是“复兴古典”,其目的都是甩开当下已经丧失活力的旧传统、发明新传统。这一点不难理解。时至今日,如果有学者出来说“回归古典”,我们都会明白其中有个隐含的大前提,那就是“我们在现代的语境之下,在面对未来的语境之下”。没有人真心想要回到古代。所以,用“回到古人的生活状态不切实际”的理由抨击这类学者,当然是不得要领的。要质疑他们,首先要追问:对“古典”的重新恢复,是否尊重“古典”的真实情况?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真实并介入当下生活?从事古典研究的青年人要有时代意识,也要有大地的根基,进而必须经过这一基本检验。我们不妨把汪晖笔下的“青年”问题理解为一个与“古典”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从生活状态、生命气息的角度考察其中蕴藏的深刻意涵。

如今,学界种种披着古典外衣进行思想输出的旗号层出不穷,我们当然可以从中体会到各式各样的意图。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哪一方更能够吸引青年人,而是哪一方的确更加贴合古典传统的真实内容,并忠实地传达先人的宝贵教诲。那么,“古典”应当如何真正进入“青年”,成为一种未来向度的精神动力,也就成为一个问题。

在西方学术与思想的整体语境当中,“古典”首先指涉“高贵”。然而,这样一种指涉本身也是非常“古典”的。大部分现代人不会真心认为古人说的就一定比现代人高明。确实,“从来如此”未必是正确的。但“从来如此”至少是久经考验的。现代人则费尽心机、穷尽一切例外的情况,试图说明,无法达到数学与统计学程度精确的古老学说,都是不可靠的。我们当然能找到许多理由说明现代人未必不如古代人聪明,甚至可能更聪明,比如亚里士多德不知道女人牙齿的确切数量,等等。总之,古典的教诲与实践未必比现代人的判断值得信赖;现代人或许比古人还要成熟、有智慧。

在这个语境之下,现代的古典学研究基本上放弃了从古人那里寻求真理教诲,转而整理莎草和石板,把古代的学说翻译成现代文字,安置在图书馆里作为语言教材或“文明遗产”。这一般意味着让古典学问成为与兵马俑、法老棺椁一样的展品,也就意味着,古典的资源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更多的是一种宠物或鉴赏,开心时以之为乐,有其他新欢时就藏之名山。许多人在这个意义上爱古典,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敬畏之心,而是因为他们把敬畏仅仅理解成了礼貌地敬而远之,而非渴望去融入更高层次的心情。要达到敬而远之的效果只需要“古老”,而经典的当代伦理效应则成了次要的考虑。

现代古典学在这个层面上“古”而非“典”。古典学作为一门在西方十八、十九世纪兴起的现代学术,受到启蒙精神与科学思潮的影响,其方法和价值取向都带有科学、中立、实证的特征。这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氛围大相径庭。这种现代古典学的逻辑有着深刻复杂的结构性起源。和中国中唐时期的复古派一样,西方的古典研究传统背后曾经有极强的立法意图。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的热爱本质上意味着对现世生活、对新的思想与制度的热爱。到了十八、十九世纪,古典学者如温克尔曼、歌德、施勒格尔等依然致力于推进复古开新的进程。然而,在二十世纪初,尼采在《历史学之于生活的利与弊》的文章中宣布“古典学”已经走向了颓废。的确,我们现在看到,随着某种关于“历史终结”的经验感—通俗地说,就是觉得战争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资本市场和代议民主制能保障一切欲望和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全方位追求美好生活的那种感觉—普遍成为现实,古典学一开始具有的目的论和立法意志渐渐消弭无形,对古典的研究开始片面为当代的“政治正确”服务,或是向神秘或审美的消极癖好转向,走向“为学术而学术”。当代某些青年古典学人在给学生或朋友传授心得时会说,我们今天学习荷马、索福克勒斯、修昔底德是为了更好地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但是,只是“反思”,而不是遵循、效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现代古典学的信奉者都实际上认为,我们已经不能像雅典市民那样完全依据荷马笔下的法则行事,而是应当将一切置于“我”的理性分析当中。但这里的“我”并不是一个积极的意志,而是一个消极的、事后的、反思性的总结者,是一位历史学家。这是现代古典学。

由于将一切问题的基础奠定在了中立科学性之上,现代古典学不会创造“典范”的礼法效应,进而对我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似乎不再负有直接的责任。不难想象,这种学术风气会让追求荣誉和灵魂卓越的青年人垂头丧气。他们亲近古代经典、阅读英雄史诗,本来出于一腔热血,渴望学会修炼灵魂的法门,让自己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但“古典学”的科学中立倾向使得这种意图无立锥之地。

诚然,不以高贵和至善为目的的纯粹学术研究如今当然是合法的。但对一位古典学者来说,这么做并不划算。任何一个客观公允的古典学家都应当意识到,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一志业,就应当相信,保持谦卑的姿态阅读经典,可以学到更好的东西,可以朝更高层次的状态迈进。现代古典学家如果足够自信,就应当将古典的教诲切切实实囊括到自己的生命体验里,否则他学习古典,就容易陷入一种虚伪的分裂。这不是说自由主义或者其他更加激进或保守的逻辑本身都不值得在当代坚守,而是说,这些现代的价值体系和生活状态是否能够通达最终的幸福,依然仰赖未来机运的考验;而古典教诲则已经历了时间的检验,相较之下,这些教诲更为可靠。至少,古典学家应当从事的工作是,将现代的种种伦理尺度与古典的伦理尺度进行对照,展开一定程度的反思。

进而,只要遵循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自我成全的生命意志,我们就得承认,在当代,从事古典学研究、积极学习古典的伦理精神并以之指导生活实践,是一种相当值得考虑的人生道路。至于我们所追求的至善、高贵和幸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当然还要借助对现代体验的综合把握来得出结论。这种带有“古今之争”视野的古典学研究,当然不同于纯粹的好古癖,而是一种积极的、开创性的灵魂锻炼。

由此,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回应汪晖的质疑:

今天这个时代,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趋向于保守的时代,看起来也趋新,但是它比较保守,保守表现在他去挖掘传统,但是在挖掘传统的时候,产生出的创新很弱,好像顶礼膜拜很多,把传统重新变成创造资源的能量却很少。

在今天,社会的道德尺度愈加宽泛,层出不穷的新伦理学问题开始对每一个知识人提出挑战。在这个语境之下,古典学知识应当如何提供新的能量,为个人和社会的现实生活服务?这是学习古典学问的青年人应当沉思的大问题。

某些现代古典学家会说不该过早地谈论“创造”。的确,我们中国的学术传统一度因为某些原因中断过,而西方的古典传统目前只向我们呈现了冰山一角。在这种语境下,是否应当先考虑将基础工作做好?这种看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基础性研究,如传授语言、译介西方学术成就、梳理文献等,虽然是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古典研究的全部。“五四”时期第一代现代知识人早就提出要依靠科学的历史整理方法为未来的研究奠基。但时至今日,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充满了偏见与错误。其实,并不是说仅仅将精力花在科学实证研究上,就能得到科学的结论,因为片面地寻求精确性反而会导致我们忽略现实生活的流变复杂,忽略经典作品中更为精深、悠远的成分。此外,对于青年人来说,要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文献淹没他们的青春年华,使得他们的活力消弭在“寻章摘句老雕虫”的岁月当中,也是难以接受的。这不是说不该重视基础的修养和文献积累,而是要让古典的学习落实在真正宝贵的向度:为处于发展中的个人与社会创制新的典范与法则。在这个意义上,青年人的选择绝不应该是尼采所批判的“好古癖”。他们绝不仅仅是“我反思”、“我考察”的历史学家,还应当是“我意愿”、“我创建”的诗人与艺术家。

恰如从古至今的远见卓识者看到的那样,研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展开自我心灵训练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最终得出的结论对错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切切实实地磨炼了自己的理解力和科学探索能力—当然,这里的“科学”与中立的、实证的现代科学,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其确切的所指是“合于事”、“合于道”,而非“合于我”、“合于名”。在这方面,中国儒家的古典研习训练可以作为一个正面的对照。士大夫修习《诗》、《书》、《易》、《礼》、《春秋》,不完全是为了知识保存,其更高目的是营造礼乐氛围,促进个人的良好伦理—政治实践,并由个人上升到共同体层面的大同存异。儒家的经典研习很大程度上带有“面对事实本身”的性质:不光要重视训诂和文献研究,还必须有事理、伦常和礼法维度的深思熟虑。这就与西方古典学一度强调的“精微”(subtle)不谋而合。在这种深思熟虑当中,追求立场上的绝对中立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事关伦常、情感和艺术的话题时,彻底的中立与其说是审慎,不如说是冷漠。所以,毋宁说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实践上的“中庸”状态:唯有通过虚心的临摹、重演和反观自照,以意逆志地体察流传千年的经验教训,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典学说到底也是现代学术的一部分,与当代社会文化局面的流变密不可分。但通过古典的研读、对比和发微,人们首先应当学到历史政治变革背后的基本规律和实践法则,学到“变”中的“不变”。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体察微言,俯仰万事,而不是用现今某种尚未得到完全证成的价值观去臧否古典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中蕴含的自然经验。所以,在一个人人都盲目跟风、自以为是地高喊“启蒙”或“批判”的时代,一种“夫子步亦步”的保守做派或许才是真正的革新精神:唯有让自己处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模仿与学习(“学”就是“孝”,就是对先人生命的继续延续)状态之中,才可获得切实符合“中道”的生命体验,才能充实有力地应对一切迎面扑来的不测风云。

青年人的血气如果能够得到这一保守维度的浸润节制,将找到更加合适的发散方向。而这种保守需要更为坚实的地基,那就是每一个青年学者个人的政治与伦理生活,而每一个体的政治伦理生活与更大的共同体及其传统无法分离。当今在知识人当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由主义伦理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应当低于“普世真理”。而这一论断的基础其实是:一个获得某些知识人普遍认同的意见就是真理,进而是比实际的共同生活更高的“理想”。但“善”或许并不一定依附于这种真理观,而更多地与实际传统累积的经验以及既有的现实状况有关,也就与我们一直在谈论的既古老又具有典范意义的知识内容有关。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善,是由无数个人的“善”的实现总结出来的。而经历了岁月洗礼的“古典”就是关于这种“善”的教诲的最佳载体。古典学问研习、政治生活体验和个人心性的提升,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不可分割。

青年人的古典研究,除了是对人类伟大传统的虔敬,还应当是对现实的国族、社会、人民生存状况的悉心体察,是对自我生命召唤的忠实呈现。只要愿意抛去现代知识生活中的骄傲与偏见,将视野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就会发现,因为遭到数学化纯粹智识观排挤而在知识界褪色的古典政治—伦理气质,似乎仍然在人民的生活当中俯拾即是、散发生机。在高尚的劳动者、治理者、经营者那里,依然保存着古典的星星之火。人民对真正的“古典”有无比的热情,他们只是需要更加高明、深刻的指导,才能接近最纯正醇厚的学问内核。

所以,有崇高志向的青年人应当深入到日常经验当中,将书本知识与实在世界中的实践结合起来,与各个阶层、领域的同道者打交道、过日子,反思社会机制,正名析理,尝试树立更高的德性标尺。一度痴迷于“为学术而学术”的年轻人,一旦接上这种“地气”,就会深切感受到:当工农劳动者、军事家、政治家、民族实业家和学者能够在古典研习的统一阵线上达成一致,共同提供学习经验,那么现代古典学将解开其专业主义的死结,借助时代的吹息,重新焕发生机,投身到新时代的立法使命当中。曾经一度被视为腐朽、落后的古典思想,一旦能够在形形色色的打交道过程中海纳百川、百炼成金,就将成为最有活力的当代理论实体。青年古典学者若是能够通过自我的修炼和传道授业规范人心、治理风纪,使得人民能够保持心性上的平和中正,那么国家与社会也就会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稳定有序的进步,古典研究的最大意义也就凸显了出来。

作文:当代青年的标杆 篇4

——题记

曾如是《你的样子》所云: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明天我也是你,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中国加油……没有长眠的冬天,春天必将苏醒,然而这个冬天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是被疫情笼罩下,依然信心十足坚信中国必胜的武汉人民;

那是在了解实际严峻情况后,决然选择逆流而上的白衣天使;

那是在面临道义与家人之间选择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各个职位的辛勤劳作者……你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是你们给了我们所有人希望,让我们安心居家。

这个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转眼间,2020已经过去。岁月流转,一个在03年耳熟能详的名字再一次映入眼帘——钟南山——谁知白发已悄悄占满了他的鬓角,眼角眼皮已有些下耷。但下耷的眼皮却遮挡不住他的坚定与智慧,在他高挺的鼻梁上架立着一副银色镶边眼镜,嘴角微微下弯,神情却及其严肃,仿佛在告诫那猖狂的新冠:占我中华者,绝不放过。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是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往疫情严重的武汉,是他面对危难时的临危不惧,才有了现在的国泰民安。他的样子就是无数华夏儿女的样子,他们在苦难中坚强、在岁月中选择逆流而上、在平静的生活中选择低调。他们这一代代的伟人是我们这一代代后浪的榜样。

横空大气排山去,人间砥柱是此峰。

回首过往,今日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70年前,可为了保卫国家和平、反抗侵略,我们的党和政府坚毅的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壮举。即使当时中国正面临着政权、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需要长远的打算。在面临每一战得惨烈斗争、每一次艰难的冲锋、无数次被炸焦的黑土……但经过两年的相持,这场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这场战争展示着宁死不屈、不可欺侮、肝胆相照、精忠报国、顽强抵抗、殊死拼搏的中国精神。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那是最好的他们的样子,也是中国的样子。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020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在大山深处可能还有百姓在温饱线上挣扎,在城市里还有人等着政府的补贴。要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中国梦,还需要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那些为了扶贫志愿出动的人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榜样、那些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人是我们当当代青年的标杆、那些不管风霜雨雪依旧坚守岗位的人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样子是中国的样子,是中华几十载风雨里的光辉见证者、他们的灵魂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我们将永远牢记、学习、领会。

曾如是梁任公所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如今的少年或许也会成为中国未来的样子!

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篇5

论“爱国”的不可选择

在钓鱼岛问题持续保持高温的环境下,“爱国问题”逐渐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尤其在各地反日游行中相继爆发混乱后,人们开始以理性角度重新审视“爱国”这个似乎已经老套的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国家”这一概念。从很早以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就成为读书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其中“治国”既体现了人的政治抱负,更是读书人对于国家负有责任的一种象征。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责任又与忠君、爱国联系在了一起,无法分割,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爱国”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腐败、积弱,以及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新一代有识青年,以救国为己任,运用先进思想,推翻了封建统治,从此,“忠君”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从经济向政治、思想扩散,西方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潮不断影响着国民的意识形态。结果之一,便是在“爱国”这一传统话题上,出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与纠葛,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选择。那么“爱国”真的是我们的选项吗?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我认为,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是毫无疑问的。国家,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民族,整体群众。而我们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应当对这个群体负有责任,这种责任根源上来自于人类的群体性以及我们更高级的感情归属问题。人类的群体性是无可争议的,我们成长、生活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努力付出,我们的身份只不过体现了我们的不同分工,而不是我们的地位。因此,从生物学根源上讲,我们的个体利益需要服从于群体利益。现代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犹豫与怀疑其实是由于我们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思想。个体思想的产生不可否认是一种进步,它是人类思考能力,创造性,丰富情感的来源,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是,个体思想并不意味着否认我们的群体性,而极端的个人主义以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放弃群体利益,这在某一层面上市“不爱国”的体现。

那么,现代社会,人类的群体性是不是已经消失或者不重要了呢?明显不是,我们的生产生活依旧依赖于群体,利益总量是不可无限增长的,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必定会对群体利益产生危害,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对我们所在的群体的一种背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损害群体利益最终也一定会损害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最终得不偿失。

给当代青年的励志文章 篇6

在浙江永嘉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孩子辍学了,为赚钱养家糊口,他决定用所有积蓄开家小的米厂,厂店合一的那种。

虽说只是小米厂,但经营却一点也不马虎。那时,别人100公斤稻谷总是打出80多公斤米,10多公斤糠,而这家小米厂却打出70多公斤米,20多公斤糠。众所周知,米的价钱贵,糠的价钱便宜,米多糠少才能多赚钱,糠多米少就赚得少。可这个刚开张的小米厂为何要干这种“赔本”的买卖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同行们更是等着看他的笑话。可小米厂非但没有赔,生意反而日渐兴隆,直到若干年后人们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100公斤稻谷打出的米少,颜色就好,质量就高,所以买米的人不管路有多远,都愿意到小米厂买米。稻谷打出的糠多,意味着糠里面就有好多的小米粒,营养就多,买糠的人就觉得划算,当然也愿意到小米厂来买糠。这样一来,不管是买米的还是买糠的,都成了最愿意光顾这家小米厂的主顾,生意哪能不兴隆呢?

在台湾也有个类似的小米店。

当时,在小县城已经有大大小小近30家米店了。这家穷后生的米店开业最晚,规模最小,生意冷冷清清,他只能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上世纪30年代的台湾,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技术的落后,沙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是麻烦。后生花时间将这些杂物一点点捡出来,再卖给顾客。时间一长,人们都夸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于是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那时候,许多顾客都是上门买米的,自己运回家。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对他们来说,自己运米非常不方便,所以后生便主动送米上门。如果米缸还有陈米,他就将陈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陈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会变质了。给顾客送米,细心记下米缸容量,问明家里多少人,多少大人,多少小孩儿,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等时候到了,不等顾客上门,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他的这种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所有顾客的好口碑,于是他那家极不起眼的小米店,竟然成为生意最好的米店。

前一个卖米者,是现今全国制鞋企业的领头羊——奥康掌门人王振滔;后一个卖米者,是曾经的台湾首富——王永庆。他们的成功有着惊人的一致——境界决定了世界。

你的世界有多大,与你的境界有多大密切相关。非凡的成就来源于非凡的行动。非凡的行动来源于非凡的境界。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有所成就有所成功的人来说,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

励志文章2: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忘了勤奋

为了达到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好,你必须不断地奋斗,而勤奋刻苦地训练专业技能尤其必要。如果你是有志于工作的人,每天都应该把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心中问上几遍:“我勤奋吗?”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都不要忘了勤奋,勤奋是你最大的资本。

事实上,在一个公司里,并非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而是那些勤奋刻苦,并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刻苦是一所高贵的学校,所有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进入其中,在那里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独立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习惯也会得到培养。其实,勤劳本身就是财富,如果你是一个勤劳、肯干、刻苦的员工,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醒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的获取,都始之于勤并且成之于勤。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既是基础,也是秘诀。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唯一的捷径就是踏踏实实,摆脱浮躁的情绪,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命运掌握在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上,所谓的成功正是这些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别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实干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弥补这个弱势。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会有很好的想法,但只有那些在艰苦探索的过程中付出辛勤工作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样,公司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一位员工付出努力,勤奋刻苦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重要,而你的勤奋的态度会为你的发展铺平道路。

绝大多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管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蘑菇”期。在那段时间里,年轻人就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做着打杂跑腿的工作),时常有“大粪淋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繁琐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勤奋便显得尤为重要。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年轻人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如果不充分利用时间来换取其他的资源,而是敷衍了事,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这无疑是所有可悲事情中最可悲的一种,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流逝了,那就等于你失去了巨大的资源。

据说,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秩序,就是人们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它们的寓意是,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势必会挡在荣誉的大门之外。

勤奋是检验成功的试金石。如果你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梦想,如果你想让你的工作使自己富有一生,请勤奋工作,从现在开始。

励志文章3:成功没有时刻表

在美国的坎布里奇,有位80岁高龄的农妇,膝下有10个子女,还有一群孙辈及曾孙辈。在她熟悉的那片土地上,她平静地度过了自己大半生的岁月。她喜欢针线活,曾绣出令人叫绝的绣品。只是等到她慢慢走向衰老的时候,她的手不再听使唤,已不能熟练地操纵那根细细的绣花针了,而且不时发作的关节炎也让她饱受痛苦。儿孙们劝她安度晚年,不要再那么辛苦,但她却无法忍受那份无所事事的孤单。她开始寻找一些能让自己生活充实起来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细细的油画笔也能帮她完成自己描描画画的心愿,而且那比绣花针容易操纵得多。就这样,她开始了自己的绘画之路。美丽的农场,恬静的乡村风景都成了她画的主题。自己闲来无事一张张地摊开来欣赏,她忽然觉得自己的画足可以拿到坎布里奇的集市上去展示了。于是,那些画被她带到了集市上,没有得到过多的奖赏,却给她换回了果酱和罐头,这让她十分兴奋,不是因为那些果酱和罐头,而是她从此找到了自己乐此不疲的好去处。她更加勤奋地作画,水平也越来越高。

有一天,一位来自纽约的艺术品收藏家在乡村旅行,在当地集市上看到老妇的作品,被深深吸引。他把它们带回去给曼哈顿艺术圈的朋友们看,那些艺术家同样感到惊奇。不久,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妇人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她的作品被广泛收藏,还被印制在日历上、贺卡上。她就是盛极一时的“摩西祖母”。在她1500幅受欢迎的油画中,25%都是她在百岁之后完成的。成功所带来的动力让这位百岁老人的心越来越宽,梦也越来越精彩。

也许你要说“摩西祖母”的成功毕竟有着太多的偶然性,其实,生活原本就是如此,成与败本就带有偶然的因素。但我们还要记住一句: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正如“摩西祖母”曾说过的那样:“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过去总是这样,将来也会如此。”正是她那份年轻旺盛的创造欲望成就了她多彩的晚年生活,也点燃了她成功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蕴藏着那么一座小金库,等待你去发掘。有人敢于相信,不害怕去做不可能的事,而有的人却止步于想想而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做任何事情,信心第一,然后才是策略才是技巧才是为之付出的汗水。成功不分先后,做任何事情都不算晚,只要你能想得到,就义无反顾地从脚下开始。

励志文章4:不要总是瞄准

美国畅销书《心灵鸡汤》策划人卡菲尔德说:“我们都熟悉‘预备,瞄准,射击’。但问题是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在瞄准,错过了射击的机会。”卡菲尔德提出的问题,有一定代表性。

在我周围,就有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的一个朋友,很有才华,文笔很好,智商很高。有人评价说,这个人多才多艺。在没有走上领导岗位之前,他是一位“好参谋”、“好助手”;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尤其是担任“一把手”之后,凡事都极其慎重,左考虑,右权衡,左考虑“有不妥”,右权衡“会引起一些麻烦”,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迟迟不能作出决断。

本来这样一个“很全面”的人,却因为“瞄准”的时间过长,耽误了“射击”的最佳时间。我的另一位朋友,在一个单位,担任了近十年的“一把手”,因为“全面”,要照顾左左右右的关系,政绩上,并没有什么建树。有人说:“看来这位是马谡式的人物。”意思是说: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独当一面。只是“瞄准”,不去“射击”,虽不会“脱靶”,却总也打不到“靶心”上。这难道不也是一个悲剧吗?确确实实,我们在“射击”前,要有充分准备。也就是说,要“瞄准”,尽量准一些,然后,才去扣动扳机,这样,射出去的“子弹”命中率才高。

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大家也要记住: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一个竞争很激烈的时代。机遇很多,但也充满了挑战。我们在抓机遇时,不能“放空枪”,这就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在机遇来临时,快速“瞄准”,快速“射击”。世上每做一件事,都会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我们就可以“射击”;弊大于利,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在这里,“射击”是一种理智,放弃也是一种理智。做事左顾右盼,就会影响下决心。很多像我朋友这样原本很有才华的人,如果能够“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机会“射击”,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或许可以大有作为。想创业就会有风险,成功往往总是藏在风险中。

每一次“射击”,都需要“瞄准”。如果每一次“瞄准”之后却不“射击”,虽然没有风险,却绝对不会有所收获。成功和失败,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谁能够不经失败就轻易成功?有人说:成功藏在九十九次失败之后。可能严峻的现实更残酷,有时候成功会在九百九十九次失败之后出现!这就是说:并非每一次“射击”,都有收获。谁见过百发百中者?就连奥运赛场上,不也有优秀运动员脱靶吗?一次脱靶,并不能说明你是失败者。杜丽在北京奥运会上,就是在先失利的情况下,经过再拼搏,再努力,才登上冠军领奖台的。

假如杜丽失利后,就放弃,那她真的就会成为一名败将。但是,在先失利这种不利情况下,杜丽及时调整心态,不背包袱,不留阴影,坚定沉着,最终战胜了“自我”,战胜了对手。事业,生活,工作,创业,恋爱,交友,家庭,不都是这样好事多磨的吗?哪儿有一帆风顺的成功?成功需要克服恐惧心理,更需要调整、放松,在瞄到一定精确度时,就要勾动扳机——射击。唯有“射击”,才能击中“靶子”,才能“射”出成绩,“射”出好成绩。

不要把时间、精力、才华、智慧、知识空耗在没完没了的“瞄准”上。要学会把握时机,把握瞬间,抢抓机遇,勾动扳机,“射”出人生道路上,事业上的“更高、更好、更强”。

要在“射击”中来证明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不要把成功的机遇,都空耗在权衡利弊的“瞄准”之上;要及时“射击”,好抒写人生最壮丽的一笔,最大化的实现人生价值。

励志文章5: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

我有一位经商的朋友,出生贫寒,在事业上却十分硬气,从不接受身边人的“施舍”,全凭自己一手打天下。经过近10年的打拼,如今他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有将近20位员工、小具规模的公司。

一日小聚,我问起近来公司的发展状况,他如实“炫耀”了一番这些年多次起死回生的经历,言谈间,两眼放光,无比自豪。接着,他话锋一转:“其实我这不算什么,比我晚入行的小辈早已干成了大公司。说来惭愧,我几乎是最早起步,现在却最为落伍。”我做出惊讶的表情,他更加忿忿不平起来:“这些年来,我一直举步维艰。要是我也像他们那样做,四处讨好,左右逢源,我会不比他们强?”

这让我想到“赢在中国”20第9期的比赛,一位选手谈到他的创业经历时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而作为评委的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先生却认为,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一个人应该“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这才是一种大气”。

在我念大学的时候,遇到两位室友,他们一样的聪明,却有不一样的性格。一个室友在做习题时,从来不看答案,遇到再难的题目也坚持自己思考,这样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有的习题仍然不能够解答。另一个室友碰到难题的时候,首先也坚持独立思考,但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未能解决,就会选择看答案。一个学年下来,看答案的室友“击败”不看答案的室友,摘取了年度一等奖学金。

的确,懂得依靠自己固然很好,懂得依靠别人更是一种智慧,人生天地间,不可能所有的事都能自己解决。接受外来的帮助并不等于依赖别人,而是一种积极的方法,一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正如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妨看看答案,从而获知的方法,以至于事半功倍,这样不更好吗?

一段时间后,我将一份从报纸上摘录下来的资料递给那位朋友:香港长江实业副主席李泽钜是李嘉诚的大儿子,这位现年44岁的李家大公子不仅在其运营的和记黄埔传统项目上颇多建树,同时控制着欧洲第三代移动电话网和世界最大的港口运营业。,李泽钜入股加拿大航空公司,成为加航的最大单一股东,同年获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朋友看了,默不作声,长时间静坐在那儿。是的,没有人会否认李泽钜受到了李嘉诚的指点和帮助,但也没有人会认为李泽钜今天的成就是躺在其父功劳簿上的结果。李泽钜没有生活在父亲“亚洲首富”的阴影之中,而是谦虚地接受父亲的影响和帮助,坦然地利用父亲给他带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功。

当代青年的拜金主义研究 篇7

关键词:拜金主义,青年,价值观

一、当代青年存在拜金主义的原因

所谓拜金主义又称金钱拜物教, 是指盲目的崇拜金钱、“金钱至上”、金钱大于一切的思想道德观念观念和行为。[1]我国青年产生拜金主义的具体原因, 主要包括其经济根源、社会因素、以及西方文化霸权的外部因素等三点原因。

(一) 拜金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 就带上拜物教性质, 因此拜物教是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2]拜金主义价值观是由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而产生的, 是随着商品货币关系和私有制的出现而随之兴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复杂, 多种文化思想交错在一起, 使得货币除了本身的功能之外又被赋予了更多的附加功能, 它可以买到地位、身份、名誉等等。

(二) 拜金主义产生的社会因素

首先, 一个社会的整体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青年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环境, 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大青年接受社会主义的主导的价值观。然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告诉我们, 市场经济必须要依靠市场上的投资、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 这就很容易激发人们的功利性, 导致“金钱至上”的庸俗性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其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速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等传传媒工具向大众提供有关社会变革的信息。然而,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 有些传媒却丧失了本应秉持的社会责任感, 大众传媒媒介的价值取向也正在偏离正确的方向。最后, 众所周知,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国的的社会主义制度持仇视态度, 更是向我们的青年一代极力的鼓吹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该制度的优越性, 同时一味向中国传播一些庸俗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同时, 西方的霸权主义国家通过其在全世界的话语权极力地抨击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倡导的主导价值观。互联网资源在世界交往链条中占有重要地位, 于是西方很多国家把新兴起的4G网络作为对我国实施“西化”的的新策略。

二、拜金主义对青年造成的影响极其危害性

(一) 严重影响当代青年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接受与理解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观, 与夸大金钱的作用、把金钱至上作为人生信条、作为人生评价唯一尺度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是完全相背离的价值观。然而当今社会上充斥着这种相背离的拜金主义的价值观, 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我国的价值观尤其是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年一代。

(二) 强化了青年人生活动功利至上的倾向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使青年学习上出现错位、偏科的现象。拜金主义使青年不愿意多学习人文类的理论知识, 当今高校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 大学生对于马列这种政治课都采取及格就好的的态度。这种世俗性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5]这种趋利性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今后就业方面的发展。

(三) 拜金主义的出现是导致青年犯罪的物质诱因

大学生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 经济来源有限。尤其是进入高校这个“小社会”“小熔炉”之后, 他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所带来的各种诱惑LV、CHANEL、DIOR更是屡见不鲜, 高校中物欲横流的奢侈品刺激着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攀比欲, 这时, 有限的金钱与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就会不断被激化, 物质、金钱等的欲望的冲击了的道德、法律以及正义的最后防线, 为了金钱铤而走险, 于是偷窃, 抢劫, 诈骗等行为在大学校园中不断增多。

三、抵御拜金主义对青年思想侵蚀的几点建议

(一) 政府应该加强市场体制规范

首先需要适当的规范市场经济活动,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尽可能地消除拜金主义给青年一代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将积极应对, 在披露社会炫富等恶现象的同时也要旗帜鲜明的对其进行批判, 使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其次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舆论引导功能, 加大我国文化制品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指引他们、以好的作品激励他们、以崇高无私的精神教育他们。

(二) 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 合理引导以净化社会风气

作为拥有舆论导向功能载体的新闻媒体不能为了金钱利益而过多报道社会上负面情绪, 不能仅仅停留在披露社会上存在各种拜金的社会现象, 还应该多报道积极正面的新闻轶事, 表扬鼓励道德模范和社会中出现的最美教师、最美妈妈等真善美现象, 还要勇于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用强大的文字和鲜活的图片制造良好的良好舆论, 同时批判背离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观的一些错误行。

(三) 高校应加强对青年金钱观和功利观的教育引导

首先高校的思想道德工作者要做好对青年思想及价值观的的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了解除了金钱、权利、物质追求以外还有很多精神追求, 比如道德、正义、理想等等,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奉献社会。其次高校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教导学生, 金钱的多少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的标准。

(四)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培养子女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父母应该让他们感到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这些东西弥足珍贵, 用金钱是远远不能衡量的。父母更应该教会孩子理财, 教会他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让他们真正明白金钱其实不存在任何意义,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解决缺钱带来的问题更有意义的多。虽然每个人都对金钱有一定的渴望, 但是我们应该自己努力用正规的方式获取金钱, 这样才能用金钱创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朱书刚.拜金主义辨析[J].前进论坛, 1997 (2) .

让儒家思想滋养当代青年 篇8

一、 当代中学生普遍欠缺的品质

1.为人诚信

现在的学生对于考试作弊已经见怪不怪了,学校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也较为宽待,最多给个警告处分。虽然高考中设有诚信考试签名栏,但形同虚设,每年高考仍有恶性作弊事件曝出。新加坡对学生考试作弊有着极端的规定,考场中不知情下带入特殊文具都算是作弊,一旦考试作弊被记入档案就很难找到医生、律师、教师等地位高待遇好的工作了。俗话说:“小时偷油长大偷牛”“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小的考试作弊不能小视,诚信教育要从细微处抓起,因为“不讲信用”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

2.宽以待人

谈起与同学的关系,学生似乎很大度,说:“关系都不错。”但是真正遇到利益取舍时谁都不后退,有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因为看不惯某同学的走路姿势而大打出手。过早地成熟心理击败了他们天性的善良,让同学之间关系淡漠,亲情之间关系疏远,再加上独生子女的身份,使当代中学生越来越以个人为中心,只注重个人感受,不考虑他人处境。

3.仁爱之心

先是北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后有网络视频虐猫女虐兔女向大家展示虐待致死小猫小兔子的全过程。这让人性的冷酷走到了极点,“不寒而栗”“冷血动物”,已经没有什么词语能指责这类事件了。这些人学生时代的仁爱教育一定是失败的。“人之初,性本善。”他们的人性退化了,良知荡然无存。“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许多人熟知的经典警句,怎样深入内心并付诸行动,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

4.尊敬师长

若说现在的高中生“把老师当仇人,把父母当庸人”似乎并不过分。因为他们的知识已经超过了父母,即便他们的父母当初是大学毕业,若不专门从事本科目教学,二十多年后知识也不会那么全面,所以,把父母当庸人是“自然”的。与此同时,网络多次曝出学生戏虐教师的事件,情节严重程度影响恶劣程度超出想象。本人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因在别的学校打了老师被开除,却转入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有人问及此事该生不但没有羞愧之色,反而洋洋得意。问:“你怎么转入更好的学校了?”该生坦然答道:“花点钱就行了。”钱可以解决一切,钱可以忘恩负义,一切都是钱的错吗?

5.孝敬父母

有个高一男生在班主任办公室“揭露”他父亲的罪状,说他校服破了父亲也不知道帮他缝,说他父亲下班太晚不能按时给他做饭,说父亲深夜看电视影响他休息,等等。听得在场的其他老师都想帮他父亲教训儿子。而去年轰动社会的儿子儿媳状告父亲不养他们一案更是让人义愤填膺。年迈的父亲不光要干体力活养活儿子儿媳,还要负责给他们洗衣做饭,连儿媳妇的内衣内裤都包括在内,大热天儿子觉得别人要求他出去工作是不把他当人看,可是却让父亲出门上班前帮他们做好早饭备好午饭。此类种种堪称大逆不道,为何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可见,传统教育势在必行。

二、 儒家思想关于道德品质的阐释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对儒家道德品质集中的概括,也在引领人们达到思想品质修养的高点。

1.关于诚信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诚信,是儒家所推崇的处世原则。《礼记》记载“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自古以来,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作为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诚待人要求我们要诚实,态度要诚恳,讲话要坦诚。待人以诚,否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功利思想。《论语·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宪问》也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之句。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做人之道,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2.关于宽恕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矛盾不是单方面的。古之君子要求自己总是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则宽厚并且要求简单,“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要想到“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语文课堂不应只教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亦该教育学生修身养性。

3.关于仁爱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仁者,爱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与旁人同等的地位上,推己及人,充分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意志和心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破除一切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体现在政治治理上,就是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主张重视教养,改善民生,增强国力。“仁”也是儒家提出的最高道德准则。众所周知,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作为“仁者”的君子,一定要有人格,有志向,能明辨是非,能守位善道。他提出,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不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曾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把对原则真理的追求维护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不但教育了学生,对一个民族刚健进取心理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

4.关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儒家认为“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地之行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是生育我们的恩人,要知恩报恩。“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凡为人子,孝当竭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孝是动物天性的光明,人间永恒之真理。“师严道尊,人伦表率,养我蒙正,教我嘉谟。”老师是生我们法身慧命的恩人。人比动物高是因为人有智慧,有道德观念。智慧道德是老师教的,所以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是相同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事师犹事父母。”“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所以,古人“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我们应将这些思想加在小学语文课本甚至幼儿的启蒙读物中反复强化,而不是由个别意识到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家长自主选读。

三、语文教学应担负道德品质教育

语文学科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育中道德品质内容渗透的关键。所以有人说“语文老师就是天生的班主任”。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既是语文教育的专家,也应该是展开德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教师的人格魅力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要观察学生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思想教育工作难进行,难就难在简单的说教枯燥乏味,学生持抵触态度。所以,思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让教育对象有触动,教师要观察和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语文课上的情感诱导也是很重要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影响学生,通过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让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主动领悟其中的情感,积极接受老师的教导,变被动为主动,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二,要让作品本身说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善养我浩然之气。”“泛爱众,而亲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简短而又富于哲理及教育意义的话语,或是对人生的启示,或是对社会事件的评定,或是对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肯定,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本身就能激起学生的品读热情,教师把美感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是更好吗?

第三,作文教学要突出道德品质教育。过去,有人之所以提出“语文教学不应担负历史课和政治课的教育任务”的原因,是将道德品质教育的范畴理解得太狭窄,它不仅包括原先的德育,还应包含高尚人格的塑造、高雅情趣的陶冶、良好性格的养成等等,涉及到人性真善美的方方面面。作文,作为学生记录社会现象、表述人生观点最自由最直接的方式,就应该充分得到利用,让学生在写作中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改正错误言行,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总之,语文教学应担负道德品质教育重任,不光在课外阅读中,而且要贯穿于课堂,要适时适当有目的系统化地进行。中国有句老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文化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文化精华,让儒家思想滋养当代年青人,让传统文化生根发芽开花!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阅读教学与高考选考内容的衔接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89)

上一篇:义务献血团日活动策划下一篇:求职自荐信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