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共8篇)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篇1

——谈中国当代社会阶层

入学一年来,我先后听了二十余次的学术讲座。所聆听的讲座包括: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前沿讲座,如刘老师的《国际石油合作标准合同及财务制度》等,有关指导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和素质培养的讲座,如李老师的《沟通理论与技巧》,王修智老师的《齐鲁文化与山东人》,王通讯研究员的的《人本时代与人才管理现代化》,陈占安老师的《关于经典著作选读的思考》等,还有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的讲座,如辛向阳研究员的《天安门的历史哲学:中国奇迹的政治动因》等。这些讲座的知识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我的知识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人文素养,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

在众多讲座之中,自己最为感兴趣当属辛向阳研究员的《天安门的历史哲学:中国奇迹的政治动因》,一方面是自己对政治及历史学感兴趣,另一方面该讲座以独特方式将政治学跟历史相交汇,给人以新颖的感觉。所以吾想从这个话题出发,顺着政治和经济的路线,谈谈对我国当代社会阶层的认识。

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一)阶层划分

目前社会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从大的框架来说,有这么三种:第一种还是用两个阶级分析,认为分为两个阶级,若干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技术人员阶层等等。第二种是进行阶级分析,把现在中国分成七个阶级,分六个阶级的也有,这一观点多限于内部学术范围里。第三种主张搞阶层分析,认为目前进行社会阶层分析比较好,更符合现阶段国情。

前两年,中科院进行了一个全国性调查,抽样调查了十二个省市七十二个县市六千户,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加权,然后在大量社会研究资料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全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作了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划分成十个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其划分的依据: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有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着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分别为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

(二)阶层分化

改革开放以前,在国家基本制度设置(如计划经济体制)、政策安排以及“左”倾政治意识形态的模塑下,中国社会结构以一种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为其显著特征。仔细考察那30年的中国社会结构演变过程及其结果,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以下四个维度的二元化身份等级:人民-非人民的政治二元身份、城乡二元户籍身份、干部-非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二元身份以及全民工-集体工二元单位身份。人们的命运,基本上就由这些维度的二元化身份等级体系所决定。所谓“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与知识分子阶层或干部阶层)的说法,实际上是对这种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的一种过于简化的描述。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基本动力。经济体制转轨的方向是放弃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社会也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对于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阶层结构的演化而言,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逐步地改变了社会的资源配置机制,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资源让渡给社会或市场控制;削弱了传统高度中央集权的再分配体制对人们的控制力,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调整了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扩大了就业空间,改变了职业结构;扩大了社会经济差距,推动了社会分化,催生了一些新社会阶层,改变了各个社会阶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其结果是,传统的多维二元身份化等级体系逐步崩溃瓦解,政治二元化身份体系被迅速放弃,单位二元化身份等级差别逐渐丧失其社会意义,城乡二元化身份虽然继续存在,但其间的阻隔正在不断为巨大的“民工潮”所打破,干部也因为文化精英(包括学界名流、影视明星等)和经济精英(尤其是私营企业主)的崛起而不再是中国社会惟一重要的精英集团,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而中国人作为个人的命运,则因为新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出现而被重新结构化:国家的制度安排决定个人命运的时代基本过去,人们 将要以自己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个人努力为基础,在新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体系中获得自己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证研究发现,如果以职业为基本坐标,并结合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多少,可以从当代中国社会中识别出10个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2001年,这十大社会阶层在劳动年龄人口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占2.1%,经理人员阶层占1.6%,私营企业主阶层占1.0%,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占4.6%,办事人员阶层占7.2%,个体工商户阶层占7.1%,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占11.2%,产业工人阶层占17.5%,农业劳动者阶层占42.9%,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占4.8%。可以看到,在中国目前的这种阶层结构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阶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可比性。正因为如此,该课题组将前者称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之所以说还是一种雏形,其原因在于,首先,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要素都已经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出现,各阶层的社会位序也基本确定;但是其次,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属于基层社会的各阶层(主要是农业劳动者阶层)所占比重依然过大,属于社会中间层的各阶层所占比例过小(估计2001年中国社会中间层仅占全社会劳动力年龄人口的15%左右),从形态上看,这还是底层较大、中间阶层和上层都较小的结构,而不是社会中间层较大而底层和上层较小的橄榄型结构。

(三)阶层分化现象认识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现象的一些判断。

首先,与绝大多数已经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一样,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职业因素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力与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二是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都是工业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科层组织发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其次,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的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仍然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制度因素包括所有制、户籍制度、部门差异以及国家在资源配 置中的强有力的作用。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是导致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普遍特征。但很显然,这一因素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中的作用要相对弱于它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

第四,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期对社会阶层分化也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即在过渡时期的利益调整中,大部分人的收人和生活水平会逐渐提高,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人因为收人和生活水平相对下降而落入社会低层;另外,在过渡时期还会出现阶层位置不确定的边缘性群体。

二、警惕阶层固化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国家总体上安定统一,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不仅实现了温饱,寿命和健康指标都有较大增长。但是社会改革领域的停滞甚至退步,使得目前的中国社会结构被扭曲并处于一种失衡的衍化状态中。

通常意义下,竞争和分层都是正常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成员个体能力的差异,一部分人在竞争中势必处于优势,并享受相对较多的社会产品,因为这部分人凭借能力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在这样的逻辑下,社会结构和阶层之间的流动是正向的,只有竞争和创造得到了鼓励,社会才能发展,所以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尽管出现过“脑体倒挂”,但总体上大学生受到很大的尊重,寒门子弟是可以通过追求文凭和知识来改变命运的。

改革注重以推进经济改革和市场化为主,较少关注社会领域改革。随着帕累托改进模式的结束,权力的垄断和市场经济结合后的产物之一,就是一个阶层两极剧烈分化的,阶层之间缺乏公平流动机制的社会结构;一边是社会强势集团,另一边是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被边缘化,还缺乏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和机制,由此产生了很强的被剥夺感和反社会情绪。

目前很多社会领域的选拔和竞争,都是以“纯天然禀赋”——血缘为标准。竞争者的教育背景和个人能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其结果必然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某些地方政府和国有垄断企业在选拔官员和聘用雇员时,凸显了这种现象。比如河南省固始县在2008年全县选拔正科级和县局级干部任用中,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基本都是当地官员和房地产老板的 子弟。

目前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已经呈现出同代交流性减弱,代际遗传性加强的趋势,“拼爹游戏”、“官二代”、“贫二代”和“蚁族”都是这个身份化了的社会的产物。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需要精英来担当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大任,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由于缺乏公平的竞争、选拔和退出机制,来自弱势群里的精英无法跻身社会的中高层,领导发展和变革,同时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另一方面,大量把持这些优势社会地位的强势集团子弟,他们唯一动力和目标就是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这样势必会阻碍中国的进一步改革。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篇2

1 如何定义“新社会阶层”

从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可以把新社会阶层大致界定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出现的一个规模巨大、构成复杂、价值多元、成长迅速的社会群体。”[1]在国家统战部门的工作定义中, 新社会阶层指广泛分布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 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的社会阶层。按照中央的最新定义, 新社会阶层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 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纵观历史, 新社会阶层的产生与改革开放关系密切。1978年, 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中国的新社会阶层开始发育, 1992年以来改革开放进程加速, 中国新社会阶层进入壮大期。需要指出的是新的社会阶层并不是“无根”的群体, 而是既有阶层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阶层) 中部分成员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转型而分化、演变而来的。

2 脱胎于而又区别于既有阶层的新社会阶层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 结构形态的广泛性。新社会阶层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群体性概念, 广义上几乎涵盖了除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之外的所有社会成员。

其次, 价值选择的多样性。新社会阶层是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中西文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下, 其成员具有相对的理性意识和宽容精神。

第三, 发展取向的动态性。新社会阶层不是一个静态的社会构成, 它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第四, 社会参与上的主动性。新社会阶层成员大多具有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意识, 对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度较高。近年来, 中国社会中大量出现的自治组织主要是以新社会阶层为主体的。

第五, 成长过程的渐进性。新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 并不是一个新的阶级, 而是一个源于既有阶级而又不具有既有阶级特征的社会性政治主体。他们的数量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逐渐成为“构建合理社会结构与增进社会和谐程度的生长点”。[1]

3 新社会阶层的现状分析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58.5%的人认为新社会阶层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非常大”或“比较大”, 但同时, 也有近半数的人认为这一群体缺少归属感, 对他们“心存顾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北京私营企业主中的大部分对自身地位评价较为保守。

要提升社会对新社会阶层的认可度, 应从新社会阶层产生说起。按照社会学家的说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户籍、出身、文凭、地域等的‘先赋因素’为依据的‘身份分层’的地位开始弱化、下降, 以拥有财富、技术、知识等的‘后赋因素’为主的‘经济分层’地位上升”。[3]这一升一降间新的社会阶层就开始出现了。因此, 可以将新社会阶层的兴起看作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表征。在中国现有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向更具稳定性的“橄榄型”转变的过程中, 中间阶层的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 在转型的道路上, “市民社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民间团体, 不仅能成为监督权力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成熟的市民社会可以让一些社会问题在基层得以消解, 从而增进社会和谐。对于转型中的中国也不例外, 这就凸显出新社会阶层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 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都不是一个完全封闭地自我演化的过程, 而必定要在自身已有结构的基础上, 在保持某些有价值的特色的同时, 遵循普遍性的发展趋势中演化。就社会阶层结构而言, 具有普遍性的世界发展趋势, 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 通过教育和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 最终形成一种较为合理的阶层结构。”[4]而中国的阶层结构的变化, 是“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政治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新科技刺激以及全球化诸要素综合作用下, 速度之快, 规模之大, 超出一般”。[5]因而, 各阶层之间界限比较模糊, 社会角色频繁更换。这使得新社会阶层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缺乏认同感。

最后, 新生活阶层自身的弱点也是造成社会公认度不高的原因。一方面, 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收益者, 特别是其中的私营企业主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 造成了各社会阶层间收入差距拉大, 阶层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新社会阶层并不成熟, 内部良莠不齐, 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而社会也没有完全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因此, 其他社会阶层的一些群众对新的社会阶层有着消极的认识和看法。

4 和谐社会中新社会阶层作用的发挥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必然要求形成一种各社会阶层能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协商和妥协, 最终达成共同遵守和维护的社会契约, 并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的社会机制。因此, 在新社会阶层作用正确地发挥中, 党和政府担负着很大的责任。

首先,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提高新社会阶层成员对党的认同性。在新条件下,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 在巩固执政基础的同时, 要使其也能表达和协调新社会阶层利益, 使他们从“感恩性的认同转变为文物利益性的认同, 真正将中国共产党看成是代表和维护其根本利益的‘自己的党’, 以免他们在体制外寻求利益表达渠道”。[6]具体地, 就是要以人为本, 把维护人的合法利益, 鼓励人的创造性作为基础, 以凝聚人心为目标, 以能否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检验标准, 真正做到识人、辨人、用人。

其次, 政府应在公平正义的前提下, 建立健全社会整合机制, 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现代社会要求的工业化、城市化, 产业转轨、市场经济繁荣, 民主法治理念和社会发育机制, 都可以在新社会阶层身上找到契机和症结所在。

第三, 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挑战着中国“大政府小社会”的传统管理模式。与此相匹配的政治机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应随之迈入现代化进程, 努力构建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格局。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这就明确了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 党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政府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能, 社会组织要承担起协同党和政府的功能, 公民个人也要发挥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当然, 新社会阶层自身的建设也至关重要。新社会阶层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发挥自身优势, 先富带后富, 积极主动为社会建设做贡献。

摘要:贾庆林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中所做的报告中, 在谈及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时指出:要密切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 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他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协调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党和政府就要对新社会阶层团结、教育、支持、引导, 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整合社会资源, 加快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从而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 真正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词:改革开放,新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如何定义“新社会阶层”[N].解放日报, 2008-03-10.

[2]张宛丽.中国“新中产阶层”正遭遇“精英陷阱”“权利排斥”[J].人民论坛, 2007, 9.

[3]新社会阶层的作用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 2008-03-13.

[4]青连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J/OL].http://yzzlw.com/writi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131.

[5]龚丹韵.新社会阶层兴起发出什么转型信号[N].解放日报, 2007-06-21.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篇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逐渐演变为“十大社会阶层”①。这十大社会阶层是:

(一)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主要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

(二) 经理人员阶层。主要是大中型企业中的高中层管理人员。

(三) 私营企业主阶层。按照目前政策规定,主要是指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

(四) 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

(五) 办事人员阶层。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

(六) 个体工商户阶层。包括小业主、个体工商户、个体劳动者、小股民、小股东以及出租少量房屋者等。

(七)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他们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工作。

(八) 产业工人阶层。包括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其中进城的“农民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九) 农业劳动者阶层。他们是承包了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唯一或主要职业的人员。

(十)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包括城镇里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的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已经失地而在城镇一时还找不到合适职业的失地农民,因残障或因病而不能就业的城乡居民。

二、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教育诉求

不同的社会阶层因社会地位、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各异,导致其教育诉求各不相同: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在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他们为保持目前的既得利益和地位,不仅要求有更高品位的教育供自己消费,更要求有更高品位的教育资源供其子女消费。

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与国家权力和海外资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充足的条件和机会追求教育的品位,他们除了自己参加EMBA、后EMBA、总裁班学习之外,还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入贵族学校,或者送往国外接受世界高水平的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阶层大多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及专门职业技术培训,尝到了教育的甜头,他们对教育特别重视,他们自身及其子女都有较为强烈的追求高品位教育的诉求。

个体工商户阶层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由于收入相对稳定,有能力接受系统的教育,但又限于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导致他们不会计较教育消费水平的高低。

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属于低收入阶层,他们有限的收入首先要用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他们会要求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机会,为他们自身选择职业或重新就业服务。同时,他们还把向上级阶层流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弟身上,因而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至少能够享受国家提供的最基本的就学机会。

概述这些教育诉求,从学段来说,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从教育所在地来说,涉及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随迁地方教育与原籍地方教育;从质量来说,涉及高品位教育与达标学校教育、未达标学校教育;从办学方式来看,涉及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

三、满足社会各阶层教育诉求的对策探索

“学有所教”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民生目标,怎样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教育诉求,尽快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在政策安排上,我们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结构与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政府、社会、市场、学校、公民个人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公共事务,而不再是由政府全部包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②

当前值得借鉴的国外教育治理与公共服务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一种是以新加坡为典型代表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

1. 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该模式的基本观点包括,一是认为学生是消费者,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消费者,国家重点关注教育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开发人力资源;二是认为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高于国家教育权;三是从技术与管理角度认为教育需要竞争和参与。基于以上三点,美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保障家长与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教育选择权,不断鼓励各种教育机构的产生,如磁石学校、家庭学校、托管学校、私立学校等等,另外还立法保障教育权的选择水平,如建立教育券制度、学区及跨学区选择制度、双通课程等。同时美国还将私立教育的运作方式引入公共教育系统中,一方面在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以及在公立学校内部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竞争生源、师资、社会荣誉等;另外一方面,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杠杆作用,进而由市场优化教育投入、师资结构、生源水平、校长管理等。美国这种模式体现了教育市场的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教育普惠性、公平性的一些问题。

2. 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新加坡实施“教育储蓄计划”,为6-16岁学生设立“教育储蓄账户”,国家定期存入资金,也鼓励家长存钱到账户,使学生在受教育期间,可以使用账户的钱支付教育费用。这样,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由个人、社会、国家共同负担教育成本。新加坡学校分为四类:政府学校、辅助学校、自治学校、自主学校。国家教育体系中,以“政府学校”这类公立学校为主,承担教育的全民覆盖,强调普惠性,另外的学校则提供更高标准、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③新加坡的教育公共治理与服务模式既保障了基本的教育需求又满足多元的教育需求,充分体现了多元化、多样性。

在国内,上海进行了改革创新(见下表):构建教育公共财政供给模式;建立民办教育机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制度;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实施教育委托管理;推行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协商制度。

当前,我们要进行现代化教育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探索。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拆除阻隔市场、公民、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屏障。建立新的服务体系,保障各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教育,引进社会专业组织、引进专家资源参与教育治理和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促使教育治理主体结构和权利结构的变化,使政府单一主体的治理格局被以政府为核心、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所取代。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督政、督学和教育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二)力促学前教育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针对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010年,国务院向全国印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要求把学前教育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国务院的安排,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2012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了65%,广东省则达到了95%。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前教育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畅、办园体制不清晰、幼儿师资匮乏、教师身份不明确和政策文件难以落实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学前教育就难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学前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政府应作为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向发达国家吸取经验,通过法律法规途径保障学前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通过法律法规来处理好学前教育与幼儿园、举办者、家长、社会等的关系,合理分担责任和追究责任。

(三)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所以国家出台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但因为义务教育学校并不是均衡优质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很大,所以“择校热”“补课热”降不了温、“升学考试”屡禁不止,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未能很好落实。

如何实现均衡优质发展?其路径应该有五条:第一是扶弱。第二是扩优,如“教育集团化”就是扩优。第三是流动,教师和校长能够在一定范围流动,这是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路径。第四是共享,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应该通过网络信息将优质的课例和优质资源进行共享。第五是通过学校内部的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和自强。用十个字来概括,就是:扶弱、扩优、流动、共享、自强。然而,应该进行怎样的政策安排,让各方的力量都能够调动起来,形成合力来达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呢?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与方案有:《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2012]3号),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但在对教育集团化、通过网络信息将优质的课例和优质资源进行共享、学校现代化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尚需出台对应的法律法规。

(四)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打造普职融通的办学体制。

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不同社会阶层对这两类学校的态度和诉求各不相同。例如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较高地位等级的阶层,在其子弟完成义务教育之后,通过中考如果是升入职业高中学校,会想尽一切办法转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认识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等值作用,并注重将两者进行融合。主要做法是赋予所有中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同等资格;确定职业资格文凭和普通教育文凭的等值认可,实行学分认可、学分累计和学分转换。如德国的学生可在普职双轨体系中自由转换;美国在综合高中体制中使两方面课程相互渗透等等。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全省首试公办普通高中和公办职业技术学校之间“普职融通”,即: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资源共享,打破普职阻隔的现状,做到优势互补、学分互认、学籍互换。其目的是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接受不同教育的机会。

我们应该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打造普职融通的办学体制,打破普职阻隔的现状,做到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学籍互换,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接受不同教育的机会。

(五)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标志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9%,广东省达28%。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优势特色专业不多、紧缺人才可获得率低、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小、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学科发展能力不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高。这直接导致拥有较多经济资源的阶层都不看好国内高校,都千方百计送自己的子弟出国就读。因此,推进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成了当下的迫切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我们首先要研究确定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节点、目标值、实现路径和主要措施。同时要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我省推进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价,为总结成绩、诊断问题、调整教育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与支持。

(六)办开放大学,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当代社会,各阶层的成员都有继续教育的要求。办开放大学,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成学习型社会,是适应这种要求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家和省级开办了开放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我省也在省电大的基础上建起了广东开放大学。

开放大学要承担起全民终身学习的支柱任务,立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之大局,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优势,努力成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公共教育服务并举的综合开放性大学。

但目前的地级市、县(市、区)还没有开放大学,农业劳动者阶层要学习农林牧渔的新技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要学习转行——重新就业的本领,这些问题都难以解决。所以,目前还亟需探索出台建学习型社会、办开放大学方面的政策。

(七)探索国际化教育路径。

送往国外接受世界高水平的教育,成了当今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较高地位等级的阶层的时尚。而学生出国就读的状况,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国际化程度、教育开放水平和多种途径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学生来说,海外学习、实习,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提升自己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鼓励出国就读,是推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需要。

目前,除大学生出国留学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小学生海外就读的现象。很多中小学为满足这种需要,纷纷办起了“国际班”“预科班”。而能否允许公办学校办“国际班”“预科班”?如何组织国际班教学?如何构建双语课堂教学机制?如何整合学校课程内容?怎样规范各类学校国际认证?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探索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八)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

民办学校在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教育诉求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迫切需要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影响力强的民办学校。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我们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多主体多形式举办民办学校。完善民办学校的法人登记办法和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分类管理的实施办法,加强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建立民办学校协同治理机制。对承担政府委托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按照接受义务教育学生数量和当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拨付相应经费。对于捐资举办和出资人不要求合理回报的非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给予经费奖补。民办学校学生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资助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用地、税收、规费、融资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更优惠的政策。取消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收费备案制,适当放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收费审批制,逐步形成学校自主定价、市场调节、社会监督的价格机制。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健全民办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和财务监管制度。

(九)完善弱势群体教育补偿制度,全力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

一般来说,改革发展的公平正义阳光应该普晒在全体社会成员身上,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应该有的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对发展成果共享的资格。但由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起点不同、素质不同,在社会中的位势不同,获得教育的机会也不同,教育效果和成功的机会也往往不同。所有这些不同如果不予以公平正义的矫正,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社会群体不仅有可能被牺牲在起跑线上,到终点线更是差别巨大。

在现实社会中,资源总是稀缺的,总是不足的,某一社会群体拿到了、拿多了,势必会有其它群体拿不到、或者说拿得少。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来看,哪个群体拿得多,哪个群体拿得少,往往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补偿制度就是对那些能力优秀但没有优越背景的人、对那些先天身体缺陷或者处于恶劣环境的人进行补偿。目前,国家出台了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也出台了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的政策,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政策,还有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借读费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但如何落实好这些政策让那些弱势群体真正得以补偿,还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动员起来,协调一致,探索和完善相关办法和措施并抓好落实。

?鄢 谢绍熺 男,1960年生,研究生毕业,正高级职称,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02,(3).

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3-11-15.

{3} 李燕.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公共财政的研究视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中国教育改革前沿报告-浦东新区教育公共治理结构与服务体系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15.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篇4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速,当代中国原有的单一化的社会结构正在迅速解体,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新阶层的出现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研究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带来的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阶层结构;阶层分化

关于社会阶层问题,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有两大理论渊源,从而形成了两个理论传统:一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另一个是以马克思·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学术界主要坚持的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来对我国的社会阶层进行划分,而且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划分阶层的标准主要是政治身份和行政权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在当代的社会学理论中,学者们更倾向于韦伯的多元分层标准。

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已经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大大缩小。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社会分层有了一套新的标准,即政治身份与行政权力,围绕这一标准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分层结构——政治分层,整个社会被划分为四个阶层:①干部阶层,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地制定者和实施者位居社会的权力中心,因此他们构成了社会的核心阶层。②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随着经济建设时期的开始,他们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虽然在政治上他们经常处于被改造的地位,但是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特别是在下层老百姓眼中)通常高于其他社会成员。③工人阶层,工人被视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特别是产业工人,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是当时社会的中间阶层,但由于工人阶层文化程度较低,所以从事的工作基本上属于体力劳动。④农民阶层,他们处于社会分层体系的最边远地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国家当时的“重工轻农”政策将他们排斥在中心社会之外,他们在各种资源(权力、社会声望、生存机会等)的分配上处于全面的弱势地位。

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如所有制结构变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分配方式多元化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等。这些重大的变化都使得我们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分层取代了政治分层。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阶层结构相比,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许多新的阶层出现

如前文所述,在建国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有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四种阶层。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各种社会制度的改革,原有单一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阶层结构成分趋于复杂化、多样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课题研究小组对此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等[1]。

2、中间阶层的出现,但是比重过小

所谓的中间阶层是橄榄型社会结构的中间凸起的部分,西方称之为中产阶级,在我国则是指那些人们所说的社会、企业的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等社会阶层。197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规模有了非常快的扩张,而且是整个社会中扩张最快的结构部分

[2]。中间阶层的出现有许多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新时期的市场取向和政策导向的作用。社会中间阶层并不是某一个特定阶层的代称,而是一些具有相似特征(如收入水平、职业声望等)的若干各阶层的合称。它是在社会各阶层相互交叉的基础上,逐渐淡化其原有的阶层界限,社会属性相同且相对泛化,包含多个阶级成员的“特殊阶层”。

中产阶级是一个社会保持稳定的杠杆,尽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中产阶级的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其比重仍然较小。一般认为,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超过30%,这个社会就会取得相对的稳定;超过40%,就达到稳定期。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比重已经达到35%,原联邦德国中产阶级的比重为22%,日本也已达到28.9%,而我国的中产阶级现在的比重仅有12%。现在被视为是“中产阶级孵化器”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中产阶级孵化的瓶颈,在高校的生源中,农村的生源比重不断下降[3]。中国下层通过中层再向社会变迁的通道已经收窄甚至堵塞,下层向上层流动的成本加大,上层对下层的排斥已趋刚性化。

3、社会阶层分层标准的多元化

因为想要全面把握一个社会分层的状况,就要使用比较综合的标准,而不是单一的标准,如生产资料的占有、财富和收入、组织权力、社会声望、知识技能、职业等。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综合指数体系,产生了很多测量和分析的模型。不过在当前的学术界,为了简化社会分层的方法,倾向于把“职业”看作包含了各种经济社会资源占有和使用信息的标准。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把资源占有作为基本纬度,并辅之社会经济地位综合指数的测量,也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二、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所产生的影响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对于我国社会阶层分化所产生的影响,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

1、社会阶层分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和积极影响

我国社会结构出现显著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在社会层面的客观反映。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推动了我国社会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化[4],这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合理流动;新的中间阶层的出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另外还促进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为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2、社会阶层分化产生的消极影响

当代社会阶层的分化在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利益冲突、摩擦、矛盾日益明显与频繁。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是以政治分层为主的社会,那时社会上人们的政治不平等程度较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原因,因此各阶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大。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不平等逐渐取代了政治上的不平等,各阶层之间经济上的差距不断拉大。近代中国社会上下两个阶层的对立已经达到相当地步,基尼系数不断恶化达到0.49,实际上已超过0.50,大大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平民阶层对上层的精英阶层是一种羡恨交织的复杂心态,而上层的精英阶层对下层的平民集团则是一种强排斥与漠不关心的鄙视态度[4]。这些都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②社会公正遭受严重的侵蚀,社会秩序遭受严峻的挑战和破坏。

在阶层分化的过程中,由于阶层分化的起点、规则、分配结果上的不平等,导致大量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使社会公正秩序遭受到严重的挑战和深度的侵蚀,阶层分化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公正的制度规范的制约[5]。由于目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以及官场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使得一些人以权谋私,侵蚀社会的公正。另外,一些企业家并非是靠自己的能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而是靠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发财,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③社会公众不安全感增强,认同感偏离。

社会阶层的分化所带来的变革,使得社会公众普遍感觉到不安全,且导致认同感的偏离。不仅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等,就连生活在社会上层的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都普遍感到不安全感;只有处于社会中坚的中间阶层的安全感指数相对高一些。而近两年来仇富心理的盛行,每倒下一个富豪,国人都拍手称快,反映出公众对富人的财富认同感的偏离。另外,现在“民工”成为不稳定的代名词,他们在城市生活中被视为是“潜在的小偷”,成为困扰城市生活不稳定因素,这是人们对“民工”这个社会阶层认同感的偏离而造成的。总之,在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中,公众普遍感到失衡,不安全感增强,对社会阶层结构缺乏普遍的认同。

三、在阶层分化终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

和谐社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产生的消极效应,我们应该从社会结构形成的内在逻辑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国情出发来寻求对策。

1、采取政策引导方式,采用社会政策和制度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中间阶层为大多数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这种社会阶层结构不仅反映了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本质特征,其将成为工业化、科技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社会支持力量,同时还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为它意味着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受益,享受着安定的生活和占有较理想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社会稳定的坚实力量。

2、建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机制,缓解由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与矛盾。和谐社会应该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社会流动机制能够缓和由社会位差造成的各阶层之间的冲突,释放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员在比较利益面前所积累的不满,有利于化解社会阶层间的利益矛盾。

3、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阶层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提倡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体现社会公平,通过各种手段,在合理的限度内逐步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调节各阶层的利益关系,防止出现过于严重的两极分化。建立社会阶层利益协调机制还包括健全利益诉求机制。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各阶层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逐步增强。但我国现阶段各社会阶层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同政府之间缺乏对话协商,存在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的问题。因此,必须健全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机制,使社会各阶层的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反映,使发生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和消除。

参考文献:

[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4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6-57

[3] 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3,155

[4]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87

浅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篇5

浅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表面上看,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近几年走上了进中求稳的道路。但是经济的流动性加快并不代表社会综合流动性的加快。以社会阶层为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愈发严重,“官二代”、“富二代”以及“垄二代”等一系列名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严峻现象。了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原因、危害,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社会流动性的举措,是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阶层固化、资源分配、体制改革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提高社会流动性,减弱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响。而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阻碍就是社会阶层固化,即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性受阻。以至于当今社会上广为流传着“读书无用论”、“工作无用论”的说法。处于社会阶层底端的人群,即便是再努力,也很少有能与生来携带丰富社会资源的上层人群相对抗。底层人群拼命读大学之后,依旧会被大城市的一纸房价、一本户籍吓到。社会资源牢牢停留在上层群体手中。“富二代”之后会有“富三代”,“官二代”之后会有“官三代”,而“穷二代”们也会固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偶尔个别人可以冲破坚实的阶层封锁。但这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来说,其力量微之又微。

网上曾流传过一段“北大才女刘媛媛4分44秒演讲让整个世界都沉默”的视频,视频中的演讲者刘媛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寒门贵子”这个话题,出身农村的她,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助力,仅仅是父母愿意供她读书,她就觉得很幸运了。与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她没有捷径、没有所谓的资源,只能靠自己打拼。刘媛媛的经历,可以说是当今社会阶层固化的一个小缩影。相比于大多数人来说,刘媛媛还是幸运的,她有一无所有但砸锅卖铁也支持她上学的父母,她有足够的努力和勇气,愿意走出“寒门”,与这个世界奋力一搏。而现实是,社会上大多出身寒门的人连这些基本的条件都没有,他们在“读书无用论”氛围中成长、生活,连尝试改变的欲望都丧失了。当资源牢牢掌握在一类人手中时,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失去的发展的动力。我们强调社会流动,那是因为只有在资源流转中,人人具有危机感,人人拥有前进的方向和希望。一个没有希望的民 1

社会学论文

族,如何能强大发展?

社会阶层的存在是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像今天这般固化则是畸形的、不合理的。笔者认为,社会阶层固化有两大原因。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自古代科举制到今天的高考,变得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相对公平。但是就现代中国来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高考的公平性减弱,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弱化。2017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高考话题中引入了不少新鲜事物——共享单车、高铁等等。这些新鲜事物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他们寒窗苦读,学习知识,但还是败在了这些新鲜事物面前。这从侧面反映出教育资源分配但不均,大量的农村孩子享有少量的教育资源,这样不对等的现状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受阻。再次,户籍制度影响社会流动。最近热播的影视剧《欢乐颂》中的安迪和樊胜美就是很好的例子。安迪虽是孤儿,但得到养父母资助,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从美国华尔街归来的金融人才。本来就吃穿不愁,再加上其亲身父亲赠予的遗产,自然是处于社会食物链的上端。但樊胜美呢?虽然有貌有才,但她受到原生家庭的拖累,不仅得不到家里的助力,反而深受其害。她一心想在上海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过自己的生活。但上海的房价又何其高昂?仅仅是想留在上海,扎根立业就是难事,更别提获得长足发展。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篇6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行为不仅表现在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中国出路的艰辛探索上。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这是一次反对政府腐朽统治与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内容:颁布了表达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失败原因: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意义:1.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有利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起步,使人们打开了眼界3.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也改变了社会风气。失败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1-

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但洋务运动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做“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戊戌变法。这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阶级束缚的一次改良维新内容: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百日维新,但以失败告终。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尽管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真诚地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剥削、奴隶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建立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帝国,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维新作为中华民族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注: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

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篇7

一、新社会阶层的衍生是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结果

所谓新社会阶层, 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 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阶级变化、阶层重组中逐步发育成长起来的具有相当数量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特殊阶层。“新社会阶层”的称谓最早见之于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从当前中国社会实际来看, 新社会阶层是人民群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从经济实力上看还是从数量上看, 都是一支日益壮大、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006年7月《瞭望新闻周刊》报道, 中国新阶层以及从业人员人数已超过1.5亿人, 约占总人口的11.5%, 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 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 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这些数据表明,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社会阶层正以独立的姿态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社会阶层的产生, 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国内因素而言, 中国新社会阶层是伴随着新的经济形式、新的产业兴起而从其他基本阶层中分化出来的社会利益群体,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结构变迁条件下的产物。第一, 经济转型。1978年底以来, 中国调整了改革开放前“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结构, 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经济得以长足发展, 为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培育和发展了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市场体系,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促使新行业、新职业不断产生, 为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另外,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升级, 为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 社会结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经济体制转轨,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公有制经济条件下, 中国的阶级结构比较简单, 由两个阶级和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改革开放后, 工人阶级数量增加, 内部构成持续分化, 除了国有和集体企业中传统意义上的工人之外, 还包括在“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中的工人;农民阶级逐步分流, 参与新的社会结构重组, 出现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新兴阶层以及“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知识分子阶层从业领域不断扩展, 身份不断改变, 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自由职业者等新阶层。因此, 社会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为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从国际因素来看, 首先, 经济全球化的急速蔓延加速了资本在全球的流动。资本在百转千回的流动中, 也相应地找到了自己的着陆点———中国, 使得一些服务于外企或跨国集团公司的新型白领阶层在国内寻找到生存空间。其次, 新技术革命, 特别是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引起的技术飞速发展与革新, 也吹响了向新兴科技领域进军的号角, 从而, 使一些新兴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得以产生。再次, 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强势推进, 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社会分工的精细化, 一些新兴行业应运而生, 这些新兴行业无疑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新的生长点。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新社会阶层

1. 新社会阶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仅个体、私营经济所创产值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二是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到2000年底, 仅私营、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全国就达7 500万人, 共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07万人, 年增长159.9%。三是对交纳税收的贡献。目前沿海地区私营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50%左右, 浙江、广东等私营经济发达地区超过80%;同时, 全国个体私营经济每年的税收贡献仍以70%以上的速度递增。四是对公益事业的贡献。新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 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周围群众, 有的积极帮助周围群众致富, 有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 有的积极赞助“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截至2007年底, 由非公经济人士发起的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已实施项目16 244个, 到位资金1 337多亿元, 培训人员387万多人, 安置就业近5亿人, 帮助带动787万多人脱贫。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新阶层的100多家企业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达4亿多元。此外, 他们中的一些人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积极为国家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2. 新社会阶层是解放思想的探索者

十七大报告指出,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新社会阶层是解放思想的实践探索者。第一, 新社会阶层率先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出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许多人自发、本能地进行简单的生产和商品交换, 努力突破僵硬的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束缚, 寻找自救谋生的路子。他们冲破了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 大胆走向市场, 迎接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第二, 新社会阶层率先探索新型所有制实现形式。自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 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例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经济、三资经济, 都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有效的现阶段所有制形式。第三, 新社会阶层率先探索市场配置资源的新生产方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 新社会阶层不等、不靠、不要, 率先主动面向市场要资金、要人才、要技术、要效益。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有效避免了政府管理与企业之间的职能错位,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求得了生存发展。

3. 新社会阶层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新社会阶层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发展壮大, 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解放了生产力, 发展了生产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新社会阶层采用灵活、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 与众多规模比自己大、实力比自己强的国有、集体企业竞争, 敢闯敢试, 赢得了甚至比国有、集体企业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新阶层的参与竞争, 加速了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 从而推动了我们国家整个生产力的发展。200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 私营企业主中的代表人士被选为全国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有9 000多人, 被推荐为全国县级以上政协委员的有3万多人, 有1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这反映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新社会阶层是中国先进文化技术发展的有力促进者。改革开放以来, 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2007年, 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总数中和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 民营科技企业分别占到70%以上和80%以上。

4. 新社会阶层是社会阶层结构的丰富者

社会阶层结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 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科技发展、政治民主化以及社会稳定的水平。从目前看来, 中国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还不够合理, 表现在:该缩小的阶层没有小下去, 主要是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该扩大的阶层没有大起来, 主要是社会中间层规模过小。这种状况明显不适应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要求。根据社会阶层结构具有普遍性的世界发展趋势, 只有通过工业化、城市化, 通过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不断发展, 最终形成一种较为合理的阶层结构, 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新的社会阶层为完善中国的现代化阶层结构,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 他们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就业方式也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只要他们是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法律范围内从事生产劳动和经营,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 不管他们拥有多少财产, 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 也不管他们就业方式如何, 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摘要: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加速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嬗变, 从而催生出新社会阶层, 同时新社会阶层又推进了改革开放进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社会阶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张晓刚.和谐社会视野下新社会阶层的阶层属性刍议[J].求实, 2011, (3) .

[3]张莉莉, 万曦.试析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1) .

[4]余文华.新社会阶层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17) .

[5]王四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社会阶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大学学报, 2009, (12) .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篇8

一、当代文化对中国油画的冲击

“当代文化是指在当代生活环境下,人们目前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就拿我们生存的社会而言,一切行为如:行为艺术、前卫文化以及所有出现的艺术形式从本质上说都离不开当代社会文化的制约,所谓的前卫只不过是一些有才能的人物立足当代所做的前所未有的大胆原创行为和表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各种文化的融合,从某中意义上是对艺术观念的冲积是很明显的。因而努力探讨全球化和当代文化包括本土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促使许多艺术批评家做出各自的态度。在国内,这种表述的角度和层面,影响着对中国架上绘画艺术的正确判断,针对架上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意义,很多学者认为它在观念以及形式上都跟当代文化留有代沟,再加上有着悠久历史的架上绘画在漫长的探索中,出现众多卓绝千古大师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法”、形式与技巧高度完善,以至有人认为架上艺术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剩下的不过是夕阳余辉而已。

事实不可罔顾,西方现代主义当初作为一大片重要的思想朝霞,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叶,它那种极为鲜明的挑战旧传统及古典主义的姿态,对理性、体系、科学、真理和人的个人价值的不懈追求,对于冲破西方保守的中世纪式的宗教政治对人类自由思想的禁锢,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它那种艺术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和超越的观点,对因循摹古风气甚浓的美术界,仍有启迪意义。简要的说,脱胎于西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概念。

张奇开在他的《当代美术家》这样说过:“哪怕有毕加索这样的英雄人物开路,但许多年来,绘画已经脱变成一个陈旧的概念,今日的画家再也不以“画家”为荣,都希望被冠上“艺术家”的头衔。可见架上艺术的悲凉落寞与自暴自弃。”这并非危言耸听,众所周知,当前的国际艺坛,油画的空间越来越小,艺术家对于各种新媒材的关注,以及对艺术表达的直接性的关注。

二、当代社会文化现状给中国油画带来的活力

而在当代中国对油画的欣赏及趣味以趋于多元化、各种风格、各种样式和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经过二十年的沉淀和积累,最能集中体现中国当代艺术质量和特色的还是油画。这一种带有地域色彩的特殊性,在国内众多大展上,架上绘画(主要是油画)依然是重点。这与国际的主要展览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油画创作过程中高度强调材料,如刀、笔、油、彩、木、纸、蜡、粉的自身性格转化为观念和精神表达的重要手段,甚至基本手段,人与材料打交道的堆、刮、挑、抹、钉、挤、压、粘的过程转化为观念和精神表达的过程,过程即创造、即表达、既精神、既语言。说白了,如果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看来,架上绘画如果一味的沉陷于一种技法和效果,这种个性化的效果只是漫长艺术生涯中的一个过程,沉迷只会越陷越深以至不可自拔。架上绘画真的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要不要发展?的确给当代艺术家出了难题。就像高更所说“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看来为保持当代油画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旧的思维也应该舍去了,那些东西只是旧日天空中的一道彩虹,所以我们要主动去发掘人类深层世界的巨大可能性,加之当代社会状况以及这种状况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困惑、战争、生态、人的异化问题为架上绘画表现人的丰富性、畸变性、矛盾性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一切都需求架上绘画在画什么上多动脑筋,不仅仅只在技法上下功夫。在前辈画家踏出的路上,剩下的我辈要成为站在高起点上的现代文明新一代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使架上绘画充满了风险和困惑,又使架上绘画充满了魅力和希望。

易英说“历史不能取代现实,一种语言越精致,也就是它在表现力越贫乏的时候,这时只有现实语言的重构才能恢复它的活力。”当然这主要谈的是艺术语言对于社会与当代文化反应的表现能力,而非指不用去追‘如何在偏离它本身所包含的技法情况下、能够不让油画的某些传统性质丧失;不仅要建立起新的规范,还要与传统有血缘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当代架上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前卫艺术影响以来,架上绘画艺术面临着灭顶之灾的可能。但所幸的是有着一批不看天色不看脸色的艺术家依然存活了下来。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家罗中立先生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经受了中国数十年的“文革”动乱,“上山下乡”、“大跃进”等等,让当时的人们心理和思想上饱受严重的侵洗。这在罗中立先生的作品《父亲》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情怀,它包含着批评、反省、同情、赞赏,它所蕴涵的能量居然可以使任何不同际遇、不同阶层和确不同立场的国人直面它时都为之震撼。罗中立《父亲》的现实意义、当代性和历史功绩都是不可低估的,它也托举着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段落达到了其它章节难以达到的高度。说是《父亲》成就了罗中立,到不如说社会创就了罗中立。现在身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罗中立先生不但以一位农民画家自称,而且对当代社会现状有着敏锐观察,尤其是对当代农民生活现状的关注,使他仍然操守着架上艺术的信念。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刘小东也是一位操守架上绘画的成功人士。他以写实手法表现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这就是当下生存的精神独立。实际上,在八十年代的绘画中,属于现代主义类型的绘画作品已经试图通过触及存在的达到精神的独立,对于形式的迷恋本身就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由于现代主义过多地受到西方绘画形式的直接影响,在表述精神超越时遭遇了形式的反弹,这种超越便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愈发淹没在形式自身的泥潭之中。由此,对当下生存的状况的表现,便在刘小东这种以写实的手法为语言方式的绘画作品中占有了优势。“很明显,刘小东的作品,是从两个视角切入当下生存状态的精神层面的,一个是对事象纷呈、浑茫杂乱的生存图景的描绘。”可以拿他的作品《心乱的男孩》为一典型案例,在这件作品中,他画出了前所未见的个人思想空间的紊乱,画中的男孩,既是一个当代青年的肖像,同时也是当代青年群体的精神肖像。背景描绘了堆放在桌子上的各种物品,这些物品是当代生活中个人化的生存痕迹,当它们非常密集杂陈在画面上,就把人的思想压迫在他所居处的空间中,让观众不得不在这个具体人物所处的空间面前感悟到现实处境。这种跟其他人所共有的经验有联系的和强烈的瞬间感受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实际,成为现实的一切其他形象的写照。还有他近些年的作品,也表现了生活在社会普通阶层的所谓的"小人物",他的视点驻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用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他们最普遍、最日常的生活状态提示人们对现实的关注,也可以说展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生存风景。

nlc202309081531

张小刚的“家族肖像”以上千万美元的高价拍卖创下了中国油画的最高价之后,再加上他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架上艺术工作者的核心力量。他的作品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充当着中国文化与西方对话的一个重要句式。张小刚在青少年时期和大学毕业之后的很多年里也生活在成都。早在80年代,张小刚的艺术表现出压抑与伤害的表现主义的特征。这与画家的个性以及生活境遇有关。那些表现幽灵的作品是他生病的精神记录,而1989年的许多作品表现出的残酷与伤残与社会的政治现实有关。直至1993年之后,“大家庭”作品的出现,画家开始了他的对历史与记忆的系统和反复的认识。

还有陈文波、谢南星、何森、张小涛、任小林等等如今他们作为功成名就的架上艺术家,在他们生活的城市揭示着社会的同时还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象他们一样,还有很多“偏执”于架上艺术的艺术家们,以自己的画笔描述着当代社会以及当代社会中生活的人们。不管人类的艺术潮流冲向哪里,有多么凶猛,它都无法掩盖这些架上艺术家门像劳动者那样具有永恒的工作魅力。

三、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前景

油画包括雕塑、版画、国画等等作为现代中国的艺术,它与美术院校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中国画、版画或其它艺术学科,虽然在艺术院校之外可以独立生存、发展,它们的主体力量不在院校师生之内,当然美术院校也不能完全涵盖全局。但是我们考察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就会发现,架上绘画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院校为生长基地,以院校师生为中坚力量。而美术院校油画专业的教学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又一直对中国绘画创作的前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全球性的文化潮流也对院校的绘画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流行大众文化挤占精英文化的地盘、传统的绘画艺术逐渐走向边缘等等。当前“油画” 已不是一个全球性的艺术问题,而是现代中国艺术教育中特有的现象;就油画作为学院内的专业学科设置,也并非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而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油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必然对从事这一专业的人提出诸如工具材料、技巧程式、关注重心等等一系列限制。另外,中国的油画家也肩负着一种重要的文化使命,即让这一艺术门类本土化,而这些是西方画家根本不必担心的问题。换言之,这些问题的凸显反而成为目前中国油画探求的动力和一个新的突破点。

同时我们还要主动的去发掘人类深层世界的巨大可能性,加之当代人的生存困惑(如战争、生态、人的异化问题等等)为艺术表现人的丰富性、畸变性、矛盾性提供了空前的可能和胁迫的接受需求,从这些方面,架上绘画还大有前途,大有创造与表现的可能性。

当代社会文化在冲击架上艺术的同时,也为架上艺术提供了可能性。而一种绘画语言的形成,总是在复杂矛盾的环境下进行的。这不单是需要一种铤而走险的勇气,而且更要具备一种特有的艺术家情结和对社会敏感度、洞察力。只有不沉迷于一种技法和效果,一种固有的审美态度,才可能有对自我否定的批评勇气。一个有健康人格的艺术家他必须是具备对当代社会、当代文化及生存状态预示的理想空间.

上一篇:房地产经交易制度政策下一篇: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