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共8篇)
美国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同样这种观念也适用于同性恋者们。没有人能干涉同性恋者们婚姻的意愿。为此,我就说说美国的同性婚姻。
美国同性婚姻运动于1970年代开始成形,自2004年以来,美国共有16个州在法律上认可同性婚姻。
支持同性婚姻的人通常认为,法定的婚姻及其权利不应该对同性伴侣关闭,这种拒绝同性婚姻的做法损害了其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
此外,在美国,支持同性婚姻的人认为,同性恋者不能结婚使得他们不能享受超过1,049项权利和权益以及大量的各州法律和私有权益(例如家庭成员关系,折扣等等)。他们说,一个从法律上否定为公民提供联邦权利或权益的行为直接与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相违背,这个修正案规定为公民提供平等的保护和大量的法定程序。这就意味着为一个群体提供的权利不能否认另一个团体享用。
在2010年12月,美国同性组织正式提出重新要求把同性婚姻合法化,并在12月18日发起游行,争取他们应有的人权及自由,认为同性也能结合,组织家庭。他们认为美国政府歧视他们的性取向,向平等机会委员会投诉,但没有清楚的被告人而不了了知。在2011年3月,经立法会仔细讨论议案,美国作为自由民主的地方,理应批准同性婚姻,最后议案正式通过,在2011年7月正式实施。
2012年5月9日,奥**成为首位公开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国总统。此前他虽然支持同性恋,但却反对同性结婚,2008年大选时,他曾表示反对同性婚姻,但赞成民事结合作为一种替代。奥**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他仍支持由各州的政府自行决定是否承认同性婚姻。2012年5月9日,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主播罗宾?罗伯茨(Robin Roberts)采访时,首次表明支持同性婚姻的态度,获得娱乐圈众多明星的交口称赞。
关键词:社会舞蹈,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文化的高度膨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社会舞蹈作为一种群众性舞蹈的范畴, 其在我国人民公共文化建设中做出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舞蹈不断兴起, 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我国全民教育中做出重要贡献、社会舞蹈在提高人民身心健康的过程中全面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社会舞蹈的文化类型
社会舞蹈从众多的领域当中总结其类型, 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流行文化。
(一) 社会舞蹈与民族文化
社会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不仅具备时代特征, 还具有传承文化历史的意义。社会舞蹈在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群体最具代表性, 特别是在老年人的舞蹈活动中, 充分体现了民族舞蹈的特征, 如广场舞当中的大秧歌、小场舞当中的腰鼓、太平鼓;舞武结合的木兰剑、太极拳等, 这些在舞蹈活动深深跳跃在晨风及晚霞当中, 形成了我国社会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景线。
(二) 社会舞蹈与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是在政府支撑的前提下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来的, 其具开放性、公益性等特征, 旨在满足人民对不同文化的需求。社会舞蹈积极鼓励人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释放与享受精神文化带来的熏陶。社会舞蹈与公共文化的体现, 具体表现出其面对的对象及舞蹈类型, 其对象不受年龄限制、性别限制、地域限制及背景限制, 包括广场、社会、成人、社交、中老年等几个重要的类型, 其包含的内容是人民社会生活及思维道德最好的反映。在当前参与到社会舞蹈活动中, 其中大多以非职业普通群众为主体, 经过长期的发展证明职中舞蹈的参与很大道度可促进社会舞蹈的发展, 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及根据社会舞蹈的发展规律及社会属性。如“百姓健康舞”, 其中不少内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尤其是在歌曲唱作的过程中, 以其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特征歌颂祖国山河雄伟美丽、民族文化及军人风采。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对歌舞的喜爱一直是饱含热情, 从古代的踏歌起舞逐渐演变为现今的载歌载舞, 这种转变形式是一种十分悠久的传统。
(三) 社会舞蹈文化与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离不开消费者及大众娱乐艺术, 其表现出现来的不仅仅是现在进行时, 还是昙花一现。流行文化对于社会舞蹈来说, 每一个时代发展均会有一个舞蹈形式流行在这个时代。中国流行舞蹈与国外的流行舞蹈有着重要的关联, 并且与社会成长的流行意识息息相关。从另一角度来讲, 流行舞蹈文化必然与社会发展环境相适应。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之间, 我国人民逐渐被邓丽君的歌声、牛仔裤、迪斯科深深的吸引住。在当时的那个年代, 人民口中经常唱的是进行曲、常跳舞为忠字舞, 常读的标志口号, 当人民接触到邓丽君的歌声、牛仔裤、迪斯科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释放及新鲜。在上世纪80年代有人曾模仿美国电影的霹雳舞, 霹雳舞在当时的中学校园风靡一时, 然而在80年代后期逐渐走向没落的。而在90年代开始了蹦迪, 并且成为当时最具流行的代表, 但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到了20世纪初兴起了街舞、拉丁舞及Hip Hop的风潮, 并且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到如今的流行舞蹈更具丰富性、内涵性。
二、社会舞蹈的发展现状
(一) 舞蹈教育的水平
根据当前我国学生阶段的水平来看, 舞蹈教育普遍集中在幼儿园及小学阶段, 中学阶段的舞蹈教育相对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试教育, 另外, 中学美育课程的设置还未完全纲入, 导致我国舞蹈中青少年的比例相比儿童的数量要低。对于这种问题, 我国中学舞蹈教育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改进:其一, 将舞蹈教育开展到课外。当前舞蹈教育通常以舞蹈特长生、专业舞蹈教育为主, 但这类教育深深处于失位的阶段, 许多学生学习舞蹈往往是追求功利性, 如舞蹈特长生是为了考入更好的大学, 迈入全新的学习环境, 对舞蹈审美育人的功能有所忽视, 影响了舞蹈艺术学生产生正确的技术技巧观念。只有让学生在充分领悟到舞蹈的美育功能, 才能将舞蹈融入到生活当中, 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其二, 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在当前中学阶段的教育当中, 舞蹈教育课程处于缺位的阶段, 也可说是不存在。完全不符合当前我国全面发展德、育、体、美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 要将舞蹈教育开设到正式课表内, 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为学生的舞蹈教育注入新的生机。
(二) 农村舞蹈文化现状
社会舞蹈不仅仅要体现在城市生活中, 还要关注农村的群众舞蹈。我国许多文化起源于农村, 我国广大农村传承着许多的歌舞文化, 其在农村文化中形成了一方水土的独特文化产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农公共文化的瓦解导致农民参与民间文化舞蹈的热情逐渐降低, 许多民间歌舞无法被新一代的青年人传承。因此, 国家及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的投入, 建立起农村文化工程, 缩小我国农村舞蹈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对于我国当前我国舞蹈发展的特点, 需要搭建起城市与农村舞蹈展演的连接平台, 符合百姓健康的展演平台。
三、社会舞蹈与公共文化的关系
(一) 担任着共同的职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社会舞蹈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艺术, 以其丰富的种类及多彩的文化, 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时代特征。社会舞蹈不仅可作为身体锻炼的一个重要方式, 人民还可通过社会舞蹈感受到愉悦、积极、高尚的情绪。社会舞曲面向的对象有少儿、青年人、中老年人等, 孩子们对舞蹈表现出喜欢的状态、青年人对舞蹈表现出热爱, 而中老年人对舞蹈表现出钟情, 贾作光作为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其曾如此赞美舞蹈:“其具有四健, 健体、健心、健脑、健美。”社会舞蹈遍布在社会的各个场所及年龄段, 不管是在少年宫、公园、广场中均可看到群众优美的舞姿及司愉悦的笑容, 参与到社会舞蹈的群众中越来越广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人民的身体素质条件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舞蹈乐迅速发展, 但这些民营机构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虽然我国舞蹈协会成立了许多的培训学校, 并且开设了成人芭蕾、爵士舞、肚皮舞及瑜伽等相关培训, 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舞蹈的培训市场。随着外来舞蹈化冲击、如街舞、钢管舞、拉丁舞等时尚舞蹈逐渐受到社会群众的青睐, 造成我国古典舞及民间舞的接受程度逐渐降低。舞蹈培训逐渐以经济收入主要目的, 导致时尚舞蹈的群众类型普遍以年轻白领主要, 成为了他们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
在我国1980年时期舞蹈活动主要用于中老年健身, 这种舞蹈活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 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在巨大的贡献。中老年健身舞蹈活动主要集中在45至80岁之间。中老年健身舞蹈活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 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从简到繁、从健身到健心、从自娱到娱群等历程,
(二) 担任着共同的职能——全民教育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快速提升, 社会舞蹈作为人民释放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一种形式, 其具十分广阔的群众基础以及社会空间。社会舞蹈在近年来, 可明显感受到其繁荣的时代。社会舞蹈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教育, 还是一种公共产品, 其在国民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舞蹈与传统的舞蹈性质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其调度形式不再依靠行政命令, 也不再依靠群众的政治激情, 而是以多元化、多层次及分对象的群众性舞蹈, 以更多的关怀、期待及平等交流对话的形式面向群众。作为21世纪人民, 其拥有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权利, 人民可平等的参与到社会文化的生活中。人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 对文化娱乐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社会舞蹈作为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 其在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同时, 丰富了群众的文化方式, 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自古到今, 人民情感表述及抒情形式总以阶梯式的发展, 而舞蹈形式是人类最高的抒情方式。在当前社会舞蹈的大力发展下, 其不仅可陶冶青年人、中老年人的情操, 还能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增进人的情感沟通;焕发人民的精神面貌, 使人民在美的陶冶下感受到身心的愉悦。
综上所述, 社会舞蹈在公共文化中共同担任着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及全民教育的作用。但社会舞蹈的类型十分广泛, 其主要与民族文化、流行文化及公共文化紧密相连。本文阐述了社会舞蹈的类型及现状, 深入分析社会舞蹈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关系, 其主要意义是为了促进人类精神文化的建设, 提示出社会舞蹈发展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为促进舞蹈的发展提出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方堃.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李辉.当代城市广场舞蹈调查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 2012.
[4]于惠.城市中老年人舞蹈教育状况调查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 2012.
[5]张昕.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 2013.
[6]胡梦颖.当代中国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的群众舞蹈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 2014.
[7]李伟.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吉首大学, 2013.
[8]吴雪蕾.探析群众舞蹈对公共文化建设的作用[J].参花:上, 2014, (11) .
[9]胡志强.群众舞蹈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1 (3) .
[关键词]《美国丽人》美国社会“美”的概念
《美国丽人》在第72届奥斯卡领奖会上独揽五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这部影片在美国好评如潮,但很多中国观众看后却是一头雾水,所以本文尝试从电影的题目American Beauty出发。以当代美国社会中“美”的概念为切入点,力图从整体上准确把握电影的呈现形式和社会意义,从而深入挖掘这部电影的主题和结构的内在联系,为《美国丽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电影的题目American Beauty已经指出了它的一个重要主题:当代美国社会中“美”的概念。事实上,这部电影引发了一系列在当代美国人心目中有关“美”的问题:“什么是美?”“美为什么重要”以及“当我们放弃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来追求美时,会发生什么?”在《美国丽人》中美的代言人是里基。极度沉迷于DV摄影的里基似乎跟普通人很不一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溺,但他却是活得最真实的人。他拍摄所有他观察到的“美”:Jane的眼睛、飞舞的塑胶袋、甚至死去的白鸟,他其实是活在一个最贴近自己的世界。在电影进行到一半左右的地方,给莱斯特的女儿简看他所拍过的“最美丽的影片”。片断里是一个迎风飞舞的透明塑胶袋,贴着红砖墙角不断飘动,飞上、飞下,左移、右飘,停留、旋转,伴随着满地枯黄的落叶,恣意飞扬。而那镜头就只是跟随着塑胶袋,锁定它曼妙的舞姿,幽雅而缓慢地舞动,一会儿好像即将要贴到地面,忽然一阵风又使它拔高飞起;画面停留在影片上,镜头越来越近,配合着阴郁单调的音乐,刹那间时间仿佛停止,只剩下那单纯的节奏紧扣观众的内心。风中的塑料袋表面看起来无章可循,却暗示了更高层次规律的存在,这种规律使塑料袋的飞扬转变成具有吸引力的美丽风景。它美,第一是因为它暗示着世间万物,即使是(或者尤其是)那些最不被人珍惜、没有意义的东西背后,都有着某种“生命”,——宇宙中一种与人为善的力量;第二是因为它培养了一种看待事物和理解事物的方法,美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看就会看到,即里基所说的“停下来,靠近点,看清楚”(Stay,look closer)。
在《美国丽人》中,如果说里基是“美”的理念的倡导者,那么莱斯特则是“美”的追寻者、验证者。在电影的第一幕,他遇到了自己女儿的高中同学和朋友——金发碧眼的啦啦队队长安吉拉。42岁的莱斯特在安吉拉身上看到了诱惑,这让他多年来第一次想为自己做点什么。他的已经凋敝的个人生活开始出现转折,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他辞去了索然无味的工作。减肥健身,在当地的一个快餐连锁店炸汉堡包,听Pink Floyd的音乐,抽大麻。当然,他也开始向妻子坦白自己对夫妻生活的厌倦。他第一次为活着感到欣喜万分,感到自己有时间尽情享受曾经错过的缤纷的美丽。但是,根据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主要角色之前采取的行动都有着某种错误,直到第二幕的“第二个转折点”他才能认识到这个错误。《美国丽人》的第二个转折点是莱斯特知道安吉拉还是个处女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所沉溺的美丽是个错误,他看清了他一直寻求的并不是艳遇,而是和一个女人片刻的亲密感。这恰恰印证了里基所说的美是一种看待事物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停下来,靠近点”,才能“看清楚”。《美国丽人》的第三幕在经典三幕结构中是主要角色的失败,但是从更深的层面上,主角永远不会彻底失败,因为莱斯特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美、发现了美的意义。他在弥留之际重新审视了他“愚蠢的小小人生”,并且发现他苦苦寻求的“美”,并不仅仅存在于卡罗林精心修饰的装扮,也不仅仅存在于安吉拉这样的纯真少女的美貌,更不仅仅在当代美国人有关“成功”的价值理念中,美其实一直都在他琐碎的日常记忆里,小时候女儿欢快的模样,热恋中妻子甜美的微笑。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走向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具有多元化、大众化和商业化三个主要特点.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将是一种整合文化;此外,法治文化、经济文化和信息文化等也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
作 者:任继江 REN Ji-jiang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研究生处,河南,郑州,450007刊 名:开封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IFENG UNIVERSITY年,卷(期):20(2)分类号:G05关键词:当代中国 社会文化 特征 趋势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实现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正是具有“和谐”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历久不衰,并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价值。然而20 世纪初以来,中国一些学者把具有5000 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视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将中国近代的落后、愚昧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其间“五四” 精英们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改变中国百年积弱的状况,不遗余力地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5000 年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大清算。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也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片面了解。“ 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又是一次摧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盛行一时,使广大国人,特别是“文革”之后成长起来的当代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承继。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迅速影响并抢占我国文化阵地。人们更多地是看到西方文化中积极的有价值的部分,而对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忽视太多,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尤其是那些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的青少年强烈地信仰、追捧西方文化,把传统文化看作是束缚个性自由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自卑。受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出现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如环境破环严重、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等。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我国理论界不少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方面,谈谈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充满大智大慧的“和谐”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总体说来“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规律与行动的和谐性,认为人的行为以实现天道的要求为已任,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
“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2500 年前的西周太史史伯曾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为不同的事物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方可产生新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则是不能长期发展下去的。和谐社会正是指社会整体的协调与融洽,是“和而不同”,是求大同存小异,甚至于是求大同存大异。
“大同社会”思想。“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礼运》中理想化的社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中不乏有价值的见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基本架构。“大同社会”描绘了一幅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美好状态。
“民贵君轻”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仁政”说是从民本思想引申出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由“重民”引申出了的“仁政”。“仁政”的实施,既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也有利于民生安定,是封建社会带有民主性的先进思想。今天这一思想,对于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具有可借鉴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方式
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是简单回归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实行“拿来主义”,毕竟构建和谐社会是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事实上,传统文化的衰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说明它与商业社会的要求发生了冲突。传统文化不可能提供给我们解决现在及未来种种问题的现成答案。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与时俱进的文化。为此,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不断地创造出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来。
第一,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针对西方的经济发展涵盖社会发展的现代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和占有自然,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坚定了人们这一信念,由此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与人的分裂等人类生存的难题,也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对立、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相容共处、协调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冲突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呢? 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有重大意义。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 以人为本”的理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对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调整,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要旨是一致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坚持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如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以加强人格教育为核心,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推动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现阶段,加强人格教育,一方面,要大力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道德理念;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独立、创新、敬业、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人文教育,着重培养他们爱国情感、人格自尊、知礼守法和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内在支撑。
第四,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在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古以来各民族就有强烈地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趋向。全球化打破了民族文化的界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无视其他文化的存在,相反,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文化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种文明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既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还要在和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充满活力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第五,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在近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传统文化没有能够与时俱进,这也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哺育、滋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其价值亦毋庸置疑。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但是我们反对对传统文化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当前应围绕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目标,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造更加先进的文化。
一要把握好协调性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却忽视了对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传统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是以人的能动性未充分发挥为背景的,强调人对自然的适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依靠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已越来越尖锐。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致力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以为群体、社会和谐,个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和谐。这样的和谐是缺乏活力的,如同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表面上是和谐的稳定的,但却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地位和独立意识。社会和谐依赖人的和谐,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为此,要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每个公民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因为它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它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三要扬弃抽象“ 仁爱”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主张以“仁爱”去融洽人际关系,强调“恻隐之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等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亦是难以实现的抽象的理想。只有发展才能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更加和谐。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富裕的物质生活虽然不会必然地导致和谐,但却是和谐的必要条件,是人与人之间高度和谐的基础。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中华民族才能长治久安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2] 赵甲明,和谐思维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
管理教研部
裴义强
导
言
最近,北京天安门广场又多了一个文化亮点,广场树立了一个高达9.5米的孔子青铜像,意义何在?它是一个信号:中国正在寻找自己的文化。以往这里只有毛主席和孙中山的画像。中国过去二千年传统文化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从胡总书记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代表,它象征性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意义在于要用中国文化来凝聚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现在信佛教、天主等宗教的特别多,虽说我们这些年抓的越来越紧,但从文革后信仰危机,表现这样一个大国五千年历史可供使用的文化资源不多,没有一个文化资源做积淀,怎样提炼民族精神?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怎样在世界名族之林中站立?这个问题已至关重要。我们改革开放不能光抓经济,它必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所以,胡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其中全面发展就涉及到文化。因此中华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需要有个再认识的过程。
孔子像塑于天安门广场具有象征意义,还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于此。当时提出打到孔家店,就是对孔子开刀,原因在于十九世纪,中国在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击之下,国家一天天坍塌崩溃。国人的心理就觉得西方人是我们的老师,从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治夷”,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及胡适提出打倒孔家店,开始全面拥抱西方文化,短短的七十年中,中国人的思想认识发生了一百八
十度的转变。一个人可以,一个民族的思想认识发生这么巨大的转变是没有的。“五四”运动经过了近一百年,我们发现向西方学习,学到最后我们并没有掌握西方文化最精髓的东西。我们仍旧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同事又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给摈弃了,我们又落到了中国文化的边缘,所以,在中西文化边缘这个地方滑落,这是中国今天改革开放后出现信仰危机的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找起。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下意识它是融汇在民族的血液中的不可能被铲除,要铲除就得铲除这个民族。所以说这些年我们抓经济,一时顾不了文化,但它仍然默默起作用,只不过今天重新认识它了。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去批判、弘扬、发扬,就能把整个中华民族凝聚起来,为改革开放事业而奋斗。
(一)儒家和谐的基本含义
1、是事物生成转化的本因和依据
《说文解字》说“和,相应也”即和顺、谐和、和睦、和平之意,可以概括为和谐
西周太史史伯最早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相同的事物重复相加不能产生新事物,只有一种味道就不能成为美味佳肴,只有一种声律就无动听的乐曲,只有一种颜色就构不成绚丽的图画。不同事物相反相承,相辅相济,才能生生不已,使万事万物日新月异。
春秋齐国政治家晏婴也以烹调喻和:要烹调出美味羹汤,除了水、鱼、肉等原料还需酱、醋、盐等调料,用火烧出来才会可口。如果用清水
来调和清水,谁能吃呢?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政治局面的产生也只能由“和”而来,而并非由“同”而生。“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以成其可”。一味顺从君主,没有不同意见,一个头脑,一种声音,就不能拾遗补缺,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清平的国家政治。这个极为重要的哲学观点,是儒家和谐思想产生的根基。
2、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最佳状态
儒家经典《易经·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指天地阴阳,是太极的初分。天地产生四象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万物播收与二十四个节气。八卦则是八个方向或方位。时间交替,月之圆缺,周而复始,运转不息,各得其位,各当其时,又和谐有序。“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万物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不仅自然界如此,心平气和,对于人自身和社会来说也是如此。《礼记》上说:“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血气和平,志意广大,心中斯需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出入矣”。凡正常的事物,其内心外部必定呈现和谐有序状态,也是协调完满充满生命力的最佳状态,和谐得以保持,万物机会充满生机,就兴旺就进步,和谐受到破坏,事物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无论生态事态还是身心状态,都会失调、失序、失衡,影响其发展和进步。
3、和谐是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
儒家把宇宙万物的和谐原理引入人际领域,认为和谐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体现。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和为贵”。孟子则认为,人和是事业
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儒家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应从家族内部做起,“父子不和,家室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室家大凶”。所以首先应“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然后是“尊尊亲亲,以亲九族”,实现六亲和睦。在与周围人的相处上要处好邻里朋友同事和上下级的关系,提倡四海一家,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
4、和谐也是理想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局面
和谐思想首先集中反映在儒家小康和大同的社会理想中。《礼记·礼运》上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社会秩序安定祥和,人际关系亲密友爱,人人公而忘私,献身社会,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大同社会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社会阶段。
在“大同”社会实现之前,首先要建设一个稍低层次的“小康”社会,它的特征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尚存在贫富贵贱差别,社会具有一套完备的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这种尚未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存在阶级等级贫富差别的社会,虽不如“大同”社会完美,它毕竟有正常的政治、经济和伦理秩序,各循规范,团结和谐,安居乐
业,所以称为“小康”。“小康”是“大同”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儒家认为可以达到的现实社会目标。
(二)儒家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晶
1、是对西周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西周特别是周公的思想中早已生成。周公是儒家学说的真正创立者,孔子则是这些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所以孔子称自己是“述而不作”。儒家所继承的西周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敬德,即“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二是保民勤民,体察民情。儒家经典《尚书》中有大量的论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要勤于民事,体恤民众的痛苦,“知稼穑之艰难”,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知所欲,天必从之”。民本思想是其重要内容。
伦理道德方面强调人的修养,用伦理道德规范人的行为来实现社会和谐。其主要包括伦理观念和伦理规范两个方面。观念方面强调以教为先,不孝不友。伦理方面强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多行不义必自毙”等都已产生在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
(《郑伯克段于鄢》)
此外孔子系统的整理了《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并创办私学,使儒家思想广为传承
2、是对诸子百家优秀思想的吸收
《周易》为群经之首,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问老子礼。老子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查而于死者,好议仁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臣者勿以有己。”(《孔子世家第十七》)“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以朽易,唯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威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易于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离开周以后,告诉他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能飞天;鱼,我知道它能藏深渊;走兽,我知道它能奔于旷野。在旷野跑以用网去捉;深水的鱼,可以用钩去钓;在天空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乘驾风云而升天的。今天我看见老子,他大概就是龙吧!”
二 儒家的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新世纪开始以来,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与自然即“天人”矛盾更加突出。“天人合一”思想在儒家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历代国学大师如 钱穆、季慕林、张岱年等 对之有过高度的评价;“中国之文化几千年履代屡起,绵延数千年不断,他也是今天通向现代化的一种思想。” 政治上的“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夏商时期,人们认为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为,经管人间一切活
动,如 征伐、狩猎、地产、建邑等吗,“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 西周人也信天命,敬上帝,认为天乃万民之主。天命由“天子”表达,即“文王受天佑大命”《诗经·大雅》。但周人与商人不同的是认为天命可以转移,殷革夏命,周革殷命。即夏商后来违背了天的意志。周人从夏商两代天命得而失的教训中产生了天命易改的恐惧心理,同时也看到了民心在改朝换代中的巨大作用,为能“忻天永命”,西周统治者提出来“敬德保民”的思想。有民则有政权,失去了民心,则天命终结,政权丧失。所以“民之处欲,天必从之”。夫民,神之主也,圣主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桓公六年》)至于君权天予,用君权压制民权则是汉代董仲舒以后的事情。皇天无私惟德是辅
君王既然是至高无上天的代理人,就应该具有上帝那样高尚的德行,否则社会失去天心民意,导致亡国灭身,即“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那么,君主应该具有哪些上天的品德呢?
一曰仁。君主必须像天那样,养滋万物,化成天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爱民、利民、安民、富民。孔子云:“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二曰公。执政者应与天同道,大公无私。不为一物而枉其财。三曰诚。以诚待臣,以诚遇民。四曰明即明察秋毫,敏于诸事。效天施政,天人感应。
华夏民族以农耕为主,生产生活与天文地理息息相关。体现在
政治制度方面,《周礼》所设定的官制就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这样设定各司其职显然就是为了与天相适应。后来“三首六部制”也由此继承。“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皆是效天施政之义。
“天人感应”运用于施政领域,就演变成这样的意义: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国家将兴、心有祯祥。国家将亡,心有妖孽。(”《礼记》)夏将亡有孔甲乱夏。殷之兴有伊尹辅汤,周之亡有褒似乱政。天灾是上天的警告。封建时代天灾总是与人祸相伴而行,政治越黑暗,压榨越残酷,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越大。以为多数的天灾是由人祸引发来的。所以有孔子有“苛政猛于虎”的感叹和柳宗元《捕蛇者说》的悲愤。现在中的人讲的“人不报天报”“天助我也”即是如此。
2、生态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当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危机成为全球忧患的今天,人类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地以自己是自然界的征服者自居得意,而是在为解决环境与发展的未来问题而苦苦思索,寻觅人类自救的良方。这时人们蓦然回首,发现中国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竟是人类最早的生态理论。
3、经济上的天人合一
儒家经典《周易》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意为繁育万物,使之生生不息,是天地最高的美德。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生生法则,效法天地的好生之德,尊重生命,厚德载物,普利万物,使自然界保持正常循环和全面和谐。《周易》这一思想,是儒家生态观的重要思想基
础。
儒家这种仁爱万物的思想源于上古时期的环境保护意识。《尚书·尧典》记载 舜的时代就任命伯夷为虞官掌管天下草木、禽畜、负责生态和环境保护了。夏代的《夏小正》也多有所记载。商代文献就有弃灰于市斩手的规定。《逸周书》上也说;“山林非时不开斧,已成草木之长。非择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卵不躦,以成鸟兽之长。狩猎准时,不杀童羊,不夭胎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鸳,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干不失其实。”秦代睡虎地发掘的秦简,也有大量有关环保的法律条文。
现在生态理论学家把生态理论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善的本质是 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损害生命,阻隔生命的发展。人类应该敬畏生命的伦理,促进人和人关心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命运。”
我们今天肯定“天人合一”的价值并不是否定科学。发展现代科技并没有什么过错。改造自然是先让二者的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人顺从于自然地原始社会,人试着征服自然的阶段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
(二)家庭和谐 家齐而后国治
儒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而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基础单位,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首先,儒家从“仁”的高度,认为“仁者爱仁”有个一由近及远,推
己及人的过程。
爱人 首先要从自己的亲人开始,这既符合人为天性,也比较容易做到,然后才能推广开来,达到最终人类一切人。
很显然,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学校才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才能与人友善,爱护集体。很难设想,一个连自己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都不爱的人,能够对社会其他人充满爱心。正如孟子所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其次,儒家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认为和睦幸福的家庭式人获得发展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左传》)即家和万事兴。
再次,儒家以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的角度,认为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家庭不仅是生产、生活、生育的共同体,而且是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基础单位。家庭伦理是社会道德的生长点。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必须从家庭开始。所以《礼记》等儒家经典中,从配偶、结亲、立家、奉养双亲、养育儿女、和睦亲族、祭祀祖先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
又次,儒家从实现社会理想的角度,认为“齐家”是“治国”必不可少的内容、前提和基础环节。
《礼记·大学》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这里特别强调那些负有治国教民的各级国家工作人员来说,他的家治理的如何,对民众影响极大“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万事不能从自己家做起,就不够从政的资格。一句话,“家齐而后国治。”
儒家的这一思想,几千年来未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后世儒家撰写了许多反映儒家家庭伦理的著作,如《颜氏家训》、《朱伯生治家格言》、《先贤集》、《弟子规》等,得以广为流传。
2、夫妻和谐
家庭成员是社会的构成基础,主要包括左右上下,前后三方面的关系。左右是指夫妻关系,即夫妇;上下指供养关系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前后是指手足关系,即兄弟姐妹亲情。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家庭自然和谐。儒家要求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指“五轮”就是这种关系。
就家庭关系而言,夫妇关系局首位。《易传·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又夫妇,有夫妇然后有子女……”家庭中一切关系均从夫妇关系开始。
儒家关系夫妇和谐有四个要点:
一是互敬互爱。
先秦以前,夫妇关系基本上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平等关系。
如《诗经·小雅·常棣》中所言:“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即和,和乐且湛。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意思是:你和妻子的感情深,好此鼓瑟和弹琴。兄弟大家很和睦,团结快乐好尽兴。组织你的好家庭,爱你妻儿用真情。既能深思多谋划,岂有如此不相信? 又如《国风·谷风》所言: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意为:暴风吹得哗啦啦,乌云满天雨又下。
同心合意过日子,不该动辄把怒发。
拔了萝卜拔蔓菁,不但要叶也要根。
过去恩情莫忘记,愿同谐老不变心。
据《左传》记载,执政者那时也对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十分推崇予以褒奖。晋国大夫臼季出使路过冀邑,看见郤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水送饭,彼此相敬如宾,臼季回朝后,对晋文公说:“敬,德之聚也。能敬心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晋文公于是提拔郤缺做了下军大夫,后来成为晋国的大将。
即使在男人地位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儒家也强调,丈夫显贵为天子诸侯,对妻子也一定要敬重。
“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五羊大夫百里奚的故事也更为动人。
二是相依互补。
先秦儒家认为:阴阳相须互补,万物才能繁衍。
由于男女的生理特点不同,从而导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所擅长的事物确有很大的差别。根据这种差异来明确男女所适宜担负的职责,合理地安排夫妇各自在家庭中所扮角色,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抹煞男女在生理素质上的各种差异,片面强调夫妇在任何方面都完全相同,必然产生矛盾和对抗。夫妇之间“和而不同”是合理的。“同而不和”则是有害的。所以俗语言“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先秦儒家主张的“女正位乎内,男正乎外”男有其职,女有其份,内外有别,相依互补的理论,一定程度体现着客观规律,包含着先人的经验。这种意义上的“男女有别”不能和秦汉以后的“男尊女卑”相混同。
“夫为妻钢”要妇女“三从”,恐非先秦儒家本意,而是封建专制将其推向极端的结果。
三是夫义妻贤
夫妇婚前并非骨肉之亲,其组成家庭是一种情爱和道义的结合。所以要做到夫妻和谐,就要夫行夫道,妻行妻道,像个丈夫的样子;妇守妇道,尽到妻子本分。儒家注重夫妻之间的道义,即“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左传》)夫妻要以义和。夫妻相配要以礼相和。四是专一持久
《易经·恒卦》解释夫妻之道说:“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爱之以恒。恒者,久也。”夫妇之好,终身不离。夫妇要做到长久,做丈夫的首先
要讲“夫之义”“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夫之义主要包括:
第一,丈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身不一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干》
第二,要有事业心,具备安身立家的能力。即“致功而不流,致临而有辨。《荀子·君道》 ”第三,尊重妻子,不搞大男子主义。
“夫不下于妻,是为夫亢。夫亢,则内不和。”使为夫妇,终为仇佳谁,一伦灭矣。(《潜书·内伦》)
第四,反对见异思迁,色衰而弃。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孔子说敬重的齐国宰相晏婴有个段故事。有人问晏婴:“你贵为中卿,食田七十万,何以老妻为?”晏婴回答说:“去老者谓之乱,纳少者谓之淫。夫见色而忘义,处贵而失伦,谓之逆道。婴可以有淫乱之行,不顾于伦,逆古之道乎?” 对于“妇道”先秦儒家强调贤、顺、贞、正。
“清闲贞敬,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汉书》)上述中讲到做妻子的要端庄文静,忠贞有耻,举止得常,语言文明,服装整洁,善于持家,以礼待客等,今天看来有一定的合理性。“贤妻良母”现在仍是衡量夫妇优劣的重要标准。以上关于夫妇关系的要求,有许多合理成份,今天仍可借鉴。
应当指出,儒家“五伦”中,夫妇伦理又不是平等因素最多的伦理规范。伦理上名义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特别是秦汉以后男尊女卑思想更加突出。
首先,表面上标榜“男主外”“女主内”,实际里也是男人至高无上,妇女并无多少地位。
丈夫可以以各种理由遗弃妻子。如《大戴礼记·本命》上说的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反之丈夫有此者,甚至无恶不作,妻子则无权休掉他,由此造成了《孔雀东南飞》、《钗头凤》等无数悲剧。
其次,要求妇女恪守贞洁,从一而终。
从周秦到清初董家遵先生根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仅被朝廷旌表的节妇就有36867人,这只不过是朝廷所树立的少数典型而已。反之,对于丈夫男人而言,却无贞洁之说。
三是妇女,无任何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
秦汉之儒先将先秦男女分工和差异观点绝对扩大化,提出“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礼记·内则》“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男不主内是假,女不预外是真,从根本上剥夺了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
3、兄弟友爱
在家庭中,兄弟是仅次于夫妇、父子的最主要的亲情关系,对于家庭和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儒家经典中,兄弟也代表了家庭中其它
同辈关系,如姊妹、妯娌等。
《尚书·周书·康浩》上说:“若弟弟不尊重哥哥,哥哥不关心弟弟,常法就会大乱,应同父不爱子,子不敬父现象一起予以处罚。”兄弟亲爱不仅是“仁”在家庭内部的体现,也是友邻诸侯搞好政事的内容。
《诗经·小雅·常棣》一诗中集中而生动地歌颂了兄弟之间、互相帮助和乐融融的感情。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译为:常棣花开白如银,鄂树花开同根生。
试看如今一般人,有谁能如兄弟亲。
死桑对人是威胁,唯有兄弟最关切。
原上聚土埋葬了,兄弟寻求心肠热。
纵有亲密好朋友,只会教人长声叹。
兄弟在家不和睦,有敌一同去御侮。
纵有亲密好朋友,总是不会来相助。
兄弟乃同根所生,非朋友可比。平时相亲,危难相助,友好相处实乃人生一大幸福。
兄弟和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兄弟之情乃手足之情,应当亲密无间,互相爱敬,一心一意,各尽其力,祸福相当,优乐与共,努力做到情意完美。
哥哥要有当哥哥的样子。即亲而爱之,宽以诲之,谦而让之,体以念之,表而常之。如事事为弟弟做出榜样,不能挟其长而欺弟弟,要善于诱导,亲切耐心,而不宜以父亲对待儿子那样的心态对待弟弟;父母早逝,兄长应该负责抚养教诲弟妹之责。
第二,多为对方着想,互相体谅忍让,共同赡养父母,不能自私自利。
不要由于自己有了妻子儿女淡薄了兄弟情谊;不要因为妯娌之间不和而伤害了兄弟和气;不要由于争夺钱财而辱没父母,让人耻笑;兄弟之间产生误会隔阂应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取得和解,不宿怨记仇。
第三,兄弟互敬德根本点是帮助对方的成就荣誉而喜悦,为对方的毛病与耻辱而忧虑并帮助他改正。帮助还要讲究态度和方法,不伤害兄弟感情。
第四,兄弟姊妹中,男性有责任保护女性,而姊妹也应尽力有益于兄弟。
当然,儒家的“亲亲尊尊”“兄弟之仇不反兵”等,不分是非,亲情高于国家法制是显然不足取。
4、父慈子孝
按照儒家的观点,夫妇关系先于父子关系。但就其在家庭中的作用而言,父子关系重于夫妇关系和兄弟关系。儒家视孝慈为仁德之根本,礼仪之核心,称为“人伦之公理。”不仅将其视为调节父子和家庭关系的规范,而且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的普通行为准则以及社会教
化的基本内容,以至成为巩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
由于父亲在父子和所有家庭成员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父不慈则子不孝。”慈就是爱,多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父慈在子女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
第一,养育未成年子女。
《左传》上讲,“子即生,不免于水火,母之罪也。”抚养未成年子女,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人不如此,不若禽兽。只要子女不坏到杀人放火虐待双亲的地步,就不能弃之不管。这不仅是对子女的责任,也是对国家社会的责任。现代社会中屡屡发生的遗弃虐待子女行为,既属伤天理也违背公德,有害于社会国家。
第二,对子女要宽惠慈爱。
《荀子》上说:“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即父亲对子女要宽宏耐心,循循善诱,慈惠疼爱。对于天质贤愚不同的子女应一视同仁。对于天性愚钝的子女不仅不应该嫌弃,还应该给予更多的爱心。不能重演“郑伯克段的悲剧。”
第三,教育子女做人成材。
儒家一向把教子育人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内容。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爱其子而不教,尤为不教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不怕饥寒,畏无家教”这些至理名言,千百年来深入人心。凡明智的父母,无不在教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努力使其成为有德行、有志向、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以光大祖业,报效国家。
教育须得法,教育不得法,必定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家庭的和睦。所以儒家强调“教子有方”。“励之以志弗利以词;劝之以正,弗劝以作;主之以检,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劝以财。“授之漁而弗授之鱼””。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堂前教子,枕边教妻。这些即是对教子有方原则的发挥,也是千年教育子女的总结,大有发掘利用之价值。
孝;《尔雅·释亲》上说:“善父母为孝。”即善事父母。这方面的准则叫孝道,这类德行叫孝行,通此二者即称孝子。以后,孝的含义逐渐拓展,包括所有至亲长辈,对已逝的父母事死犹生,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等等。
商周时期的孝有两重含义:一是对死去祖先的孝敬称为“死孝”、追孝,在隆重虔诚的祭祀仪式中,与祖先的神灵沟通,得到他们的福佑。二是对在世的父母的孝敬,称为“生孝”。先秦儒家虽未完全弃商周孝道中迷信祖先,祈望神灵保佑的宗教观念和仪式,但已将“孝”的核心转移到“生孝”上来,使之更加和乎“孝”的本意,加强了“孝”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作用。
儒家所倡导的孝行,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从物质生活上赡养老人,关心父母身体健康。
孔子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父母有需要做的事,子女应当去代劳;有了酒饭,让父母先吃好。做儿女的还要特别为父母的疾病操心。
第二,尊敬父母,使其精神愉悦。
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供养,还应该上升。“敬”这样高一级的精神生活层次。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为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为对父母尽衣食之养,即与饲养其它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只有发自内心地恭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敬的核心是“无违,”不做违背父母意愿的事。其中经常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是最不易做到的。即所谓“色难。”
第三,提高自身素质,不辱其亲。
儒家认为,所谓孝,并非仅指尊敬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子女应严格要求自身,在社会上受到赞誉,从而祖宗荣耀,给父母带来好名声。
第四,重视丧事与祭祀,慎终追远。
儒家认为,办好丧事,重视祭祀,这是对死者尽孝的继续。反之,办理老人丧事不认真,神情不衰痛,过后不虔诚祭祀,是违反人性常理不孝行为。“生则敬养,死则敬厚,视死如视生。“丧则观其情,祭则”观其敬。(”《礼记·祭义》)儒家主张举办丧祭,应量力而行。最重要的是要有哀痛真情,反对活着不孝,死了乱叫,讲排场沽名钓誉。
第五,继承先人遗志,完成未竟事业。
这是孝子更高层次。孔子主张“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其精神就是要求子女能继承遗志,使之开创的事业绵延不绝。
(三)人我和谐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和物质财富,也包括思想文
化力量和精神、文化、道德素质。衡量某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看它的物质力量,还要看他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这个民族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即内部是否和谐、团结。胡锦涛总书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篇讲话中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之中首先举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可谓抓住了要害。中国儒学即是人学,它以人为本主体为核心,为追求家庭关系和谐而提出家庭理论观,为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和谐而提群己观。
儒家人我和谐的社会理论包括:贵和、仁爱、诚信、忠恕、宽厚、礼让、谦敬、礼教八个方面,称为八德。
1、贵和
人类在“和”与“斗”的矛盾中走过了漫长艰苦的历程,“和”也是人类几千年苦苦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素以“贵和”而著称。几千年来以成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精神纽带。
《尚书·尧典》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说的是尧帝发扬才智美德,使九族亲和睦,百姓平顺,万邦协调,是后世效法的榜样。《左传》也说:“师克在和,不在众。”说的是军队打胜仗不在于兵多,而在于上下团结一心。《论语》中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实行,以和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荀子》对人与人之间不顾廉耻,互相争斗更深恶痛绝。他怒斥“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为事利,争财货,无辞让,轻死而暴,属之鸟禽兽。愚莫大焉,害莫大焉,辱莫大焉,危莫大焉。人之有斗,我甚丑之。”(《荀子·荣辱》)但他认为正义争斗不在此列。《易传》也说:“人同心,其利断金。”《说苑·敬慎》上更从反面道出不和之害:“不知则不可用,是故四马不和,取到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总之,和则家兴国治天下平,不和则一事无成。
2、仁爱
仁爱,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总纲。仁与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仁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爱是仁德核心,指的是尊重人,热爱人、理解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仁与爱是统一的,爱属于仁,出自于仁,离仁则无爱,无爱就无所谓仁。
《论语》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人而亲人。当学生问起孔子的志向时,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把天下普遍和谐做为向往目标:“四海之内皆兄弟。”
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把仁总结为:“仁者爱人。”爱人所应达到的高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人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特别要尊重那些有缺陷有困难的人,把他们的难处当做自己的难处。
儒家讲爱人的同时又主张把爱人与姑息区别开来,掌握善恶是非 的标准,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当恨。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也以姑息。”他告诉我们不能爱一切人,姑息不是爱,只有爱人以德才是真正的爱。对所爱的要分析全面对待,反对“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片面性。
诸子百家中墨家也是倡导“兼爱。”与墨家相区别,儒家的仁爱是有差别层次的。主张有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远而近。从最近的双亲开始,然后是家人,再后是家乡,国人和天下人。
3、诚信
诚信是儒家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总要准则。
诚信,即忠诚和信义。许慎《说文》云:“诚,信也;信,诚也。”诚的内容就是真实不欺,即不自欺也不欺人。
不自欺,即对自己要真心实意地追求道德修养,存善去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欺人,即是对他人不存伪诈之心,不说假话、不办假事、开诚布公、以诚相待。一个人只有具备既不自欺也不欺人的优良品质,才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至诚可以感天动地。
信,本为“人言”,即“人言为信,”其含义也是诚实不欺,但主要是指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易传》上说:“和兑之吉,行为疑也。”说只有相互信任,无所猜
忌,人际关系才能和睦,行事才能吉祥顺利。孔子极为重信,他强调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即车子无车辕与横木相连的木销子,则不能行进;人若不讲信用,就无法做人行事。孔子把信义联系在一起说:“无信即无义”而无信无义,何以处人?
儒家的这些论述表明,处理一切人际关系都必须以诚信为本,他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要求。不仅朋友之间要讲诚信,而且子女、兄弟、姐妹及亲属之间,上下级、同事之间、家庭、社团、乃至国家之间,都要讲究诚信;不仅处事待人要无欺,而且从事各种职业均需“以信成之。”当教师的要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误人子弟;做医生要讲医德医术;经商要讲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从政则更需要把“取信于民”作为立政之本。如此等等。
4、忠恕
忠恕是儒家仁爱思想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所谓忠,就是尽己之心,尽自己之力为人做事。而恕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忠恕合用,是指孔子所指明的忠恕之道,它是儒家所主张的处理人我关系的道德准则。
《论语·学而》上说:“吾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每天多次反省检查自己,为别人筹划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忠恕之道,从积极意义方面说,就是“已欲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已及人,由己心推知人心,通过角色互换 的心理体验,舍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儒家的忠恕之道,包含了三种品格: 一是宽广无私的胸怀。
一个人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凡事只想到自己,心里没有他人,一看到别人好了,心里就会不舒服,更不容忍别人超过自己。这种人往往嫉贤妒能,甚至搞阴谋、耍手腕,千方百计踩别人,把自己突出出来。结果是孤立了自己,而且搞坏了人际关系。君子的风度是:“君子已善,亦乐人之善也;已能,乐人之能也。”这种人并非缺乏竞争意识。他的竞争观念是:我希望你超过我,但我要通过正当努力,取你之长,争取比人你更强。这样大家都进步,人际关系亦能和谐。二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乐于助人胜过自己的人,必定是出以公心,希望社会更加美好。有这种思想做主宰,才不会鼠肚鸡肠,任狭偏私,排斥贤能。三是助人为乐精神。
别人强,自己不仅高兴,而且帮助他“立”和“达”。这才是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君子之德。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行为距此尚远,原因在于: 首先,是心地不忠,难以行恕。
一些人素质很低,极端自私,既不存念他人,又不顾及社会,心
中唯有自己。这种人如何能设身处地,以心比心,尽心竭力地为他人做事呢?
其次,是把无原则的原谅和迁就,当做忠恕之道去实行。对于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恶行劣迹,不谴责,不斗争,予以包庇和姑息。
5、宽厚
宽厚,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待人接物方面宽宏大量,与人为善,不刻薄,能容人。
《周易》上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言大地广袤深厚,养育万物,无所不享受它的恩德。君子也应当像大地那样,具有宽厚的胸怀。唯有宽厚,才能兼容万事万物,与人友好相处。故孔子曰:“宽则得众”。“君子莫大乎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儒家在宽厚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不以恶意猜测别人。
孔子云:“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要不、先为主地怀疑别人在欺诈,不主观猜测别人不诚实;即使面临也能及早察觉,这种人就是贤人了。孔子承认社会中有人心地不善,需注意提防,但不应该事先毫无根据怀疑一切人,因为那样人与人便无法以诚相待了。
第二,别人有优点,要崇人之德,扬人之善,师人之长,切勿嫉妒。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之”。已善,亦乐人之善;己能,亦乐人之能也。”
第三,对他人的短处和过失,勿求全责备,勿言人短,既往不咎,责人勿刻。
孔子主张对人不要求全责备,“无求备于一人。”不要攻击人家的短处,子贡问孔子:“你最憎恶是什么?孔子说:‘称人之恶者’。”爱揭人短,说人坏话是不宽厚的表现,有损君子之德。批评人不要过于刻薄。人与人可以展开批评,但要与人为善,注意分寸,不要伤人太甚。《荀子·荣辱》上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对人错误,要“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帮其改正。反对以怨报怨,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者,公而无私也。即对待仇怨要从原则和大局出发,该怎样对待就怎样对待,不以对方与自己是否有仇怨为转移。孔子还主张大容人,尤其要容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君子以容民畜众”。严于责己,宽以待人。遇到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春秋谷梁传》云:“礼人而不答则反其敬,爱人而不亲则反其仁,治人而不治反其知。(”《僖公·二十二年》)意谓礼貌待人,人家却不这样待我,就要反问自己:我对人家是否做到了恭敬 ?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就要反问自己:我对别人是否真正做到了仁爱?我管理别人,却
没有管理好,就要反问自己,我是有足够的智能?如此反躬自责,而不是一味埋怨别人,人际关系当然会和谐。春秋就有蔡人浇田的故事流传。
儒家所倡的宽厚,并非无原则的原谅迁就,姑息养奸。强调宽而不纵,遏恶扬善,把宽厚与放纵区别开来。与道家老子“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是儒家与之其最大的不同之一。
6、礼让
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这个大家庭之所以能以友好和睦著称于也,维系长期的统一与稳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几千年形成的重礼仪、讲礼貌、尚礼让的优良传统。说礼让,首先须说礼。
礼,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
一、“四维”(礼义廉耻)之首,地位十分重要。礼的内容涵义十分丰富,略而言之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之礼,泛指以政治伦理观念为核心的典章制度及一切道德标准;狭义之礼,则是指礼貌、礼节、礼仪和礼则。
中国古代《周礼》将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
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是丧乱和祛病消灾之礼;军礼为军中之礼节;宾礼是朝见迎宾之礼;嘉礼为饮食、婚嫁、庆贺之礼。每种礼都有详尽的规定。儒家认为,是否知礼、守礼、体现着人禽之别。《诗经·庸
风》上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不仪,不死何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冠义》)儒家进一步强调,礼是人立身行事的根本。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季比》)若不懂礼,不讲礼,不守礼,就难以做人,难以立足于社会。人只有知礼,才能免于粗野,成为文明人。只有以礼待人,才能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左传》上说,“让,礼之主也”,让是德行的根基。让就是不接受。
荀子认为,人群之所以纷争,是由于“争”“胜”“贪”等毛病。要通过礼义教育,使人“劳苦之事皆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争则不足,让则有余。礼尚往来,人我相报,是儒家推崇的宽厚礼让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待人处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诗经·卫凤·木瓜》上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永认为好也。”讲的就是礼让。
儒家讲“礼尚往来”,但反对看重于财物,来往中主张以情为主,量力而行。“多货则伤于德,币美则没礼。(”《礼记·中庸》)受思必报,施人勿念。(如三国中的关羽)中国人讲的“施思图报非君子”“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此意。
7、谦敬
作为个人而言,应具备恭敬之心,谦虚之德。一切礼仪礼节的实
行,都必须以敬为前题。敬,即发自内心的真诚、尊重、恭敬。有敬才有礼,才有让。
《左传》上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对人要有恭敬之心,是讲道德、讲文明的集中体现。没有敬,礼就无法实行。孔子反对貌似有礼而内心虚心假意的行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 ·公治长》)比如,在丧祭活动中,形式再隆重,礼节再周到,如果缺乏发自内心的悲哀之情和恭敬之心,也是不可取的。
儒家还认为,真诚与恭敬,应当一视同仁。不分地位高低,身份尊卑,财高多寡。要特别恭敬天下之父母,天下有德之人。
总之,一个谦虚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自然能做到恭敬礼让。具备谦虚的美德,对人就会真心实意的恭敬,有发自内心的恭敬态度;有发自内心的恭敬态度,才会有礼让文明的行为。大至让权、让位、让名、让利,小至让路、让座,都会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8、礼教
“礼教“并非指封建纲常名教,而是指儒家所倡导的道德礼仪的教化。儒家的主张是:
第一,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是内心的思想情感,礼仪是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
孔子认为有仁始有礼,如同先有白纸,然后才可以在上面绘花。
所以,思想道德教化是根本。
第二,建立健全礼仪规范。儒家认为,只重视礼仪的外在形式不行,而没有礼仪也不行。各种道德要求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来表现。没有礼仪,道德就无法落到实处。第三,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礼记·内则》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岁,首先“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即传授少儿应知应会的各种礼节,通过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从小打下礼仪基础,养成良好习惯。到十五岁,再进“大学”。学习四书五经,从理论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之通经明理,不仅懂得应该怎样做,而且懂得为什么必须这样做。为了更好地进行道德礼仪教育,古人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编写了许多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启蒙实物,如人们所知的《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朱子家语》等,教育效果良好。
第四、从上面做起,率先垂范。
孔子提出,行礼义的关键在于“上好礼”,“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四)上下和谐
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除了血缘亲情关系,社会伦理关系外,还表现为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否开明健康,往往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君臣、君民关系是政治关系的集中反映。中国儒家关于君臣、君民和谐的某些合理主张,对于当今社会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者,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促进上下和谐,从而实现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客观地分析儒家政治关系中的消极成份,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封建残余的根源和危害,彻底铲除其影响,建设现代民主政治。君臣相和
先秦儒家思想中,君臣关系有较多温合、合作、平等、亲睦等合理成份,而较少秦汉以后被膨胀强化起来的专制、奴役和冷漠色彩。1.君臣关系上互敬互信。主要体现在互辅、互通、互信、互敬四个方向上面。
互辅。《易传·比》上说:“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候。”把君王与诸侯关系比喻为水附大地,地纳江河,相辅相依,不可分离,患难与共。
互通。《易经》云:“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与地不交感,万物将闭塞窒息;君与臣不交感互通,国家就要衰微灭亡。
主张君臣要敞开襟怀,坦诚相见,消除彼此疑惑。
互亲。《易传·家人》上说:“王假有家,交相爱也”。亲其所贤,然后令则从,施则行。
互信。君主应信任臣下,臣下也应信任君主,国事方有可为。反之,“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荀子·王霸》造成上下二心,分崩离析。
互敬。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下之所以应尊重君主,是因为君主应该有必要的权威。反之,是因为贤臣有功于国家,在百姓面前也应该有一定的权威需要维护。故汤之尹伊,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孟子·公孙丑下》 2.和而不同
意为互相和作,相互补充,不简单相加。世间万物都是“和则生物,同则不继”,不相质的东西相互结合互补方能化生万物,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必然导致事物灭亡。君臣关系也是如此,君主远离那些与自己思想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左的臣子,只听奉承顺服之言,国家的事情必定办坏。
“和而不同”思想源于西周史伯,春秋齐的晏婴发展了这一观点,明确指出“和而不同”,并将其做为上下级和谐的基本原则。一次,齐景
公感叹说:“所有大臣只有梁丘据与我相处和谐。晏子纠正说:“他与您是同不是合。”齐景公不解其意。晏婴就以羹汤奏乐为例,说明君臣之间应当是“和而不同”。孔子也吸收了上述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论语·为政》)3.从道不从君
意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是否服从君主、以及长辈、权威,要看他们的言行是否符合道义和真理,而不能盲从、屈从。
孔子主张“以道事君”。认为君主有过错,臣可以批评规劝,“勿欺也,而犯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违背执行君主的命令屡谏不听,可以出走,不与之合作。不过孔子还没有提出对于昏君可以采取革命或暴力的手段。
孟子则有所发展。认为对不贤之君,“残贼”之君,不听规劝的昏君,可逐、可废、可伐、可诛。公孙丑问孟子:“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回答:“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孟子·尽心上》“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为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珠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武王讨伐商纣是救人民于水火,而不是什么造反纂权,所以才受到民众箪食壶浆的欢迎,孟子在“从道不从君上”,比孔子较为彻底,但与民主意识相距仍远。
4.虚怀纳谏
要上下和谐和,国不失政,执政者必须广开言路,虚怀纳谏。听到正确的意见而不采用,执政者就会有失政德。君臣二者关系中,君是主导方面。君主不能广开言路,使下属畅所欲言,上下政治和谐关系就会受到破坏。
《孟子》说:“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则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之也之也,予既已知之矣!’之也之也之声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谀之人居,国可治乎!(“《孟子·告子下》)
荀子也说:执政者应认识到敢于提意见的下属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家庙不毁。(”《荀子·子道》)《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也是说,听不到反面意见是因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缘故。
总之,执政者若不能广泛听取下属意见,势必造成耳目闭塞,愚而自专,贤人远遁,谗人当道,是非混淆,善恶颠倒,政事由是而败,国家因此而亡,哪里还有什么上下合谐之言!5.任贤使能
任用品德高尚,使用有能力的人称为用贤使能。执政者能否任人唯贤,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上下和谐、政通人和的主要因素。首先,用人的问题,关系国家安危。
《易经》上说,“小人勿用,必乱邦也。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荀子》上也说:“能用当一个则天下取,失当一个则天下危。”
其次,出以公心,任人唯贤。
孔子认为,用人应当像晋国祁黄羊那样,“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荀子·王霸》)而不能把官职当做私礼送人情。
再次,是强调用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要重实绩,重公论。用人方法上善于扬长避短,才尽其用。实现群贤毕集,人尽其才,君臣相得,上下和谐的局面。
(四)实现和谐的思想方法 1.中庸的本义
中庸是表现人的行为质量的形容词,是人认识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等社会实践中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时机分寸,恰到好处,过犹不及。,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人格的完善和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长期以来,许多人将中庸误解为不偏不倚,骑墙调和的折中主义,息事宁人无是无非的老好主义,反对斗争忽视竞争的保守主义,这些都曲解了中庸的本义。实际上,它是一种包含科学合理性和辩证色彩的思想方法。
中庸思想创于上古,源远流长。《尧典》上讲,如何治理国家?尧答:“允执其中”。盘庚也主张治民要“各设中于乃心”。周公也倡行“中德”。《周易》里讲的“正中”、“待中”“行中”中等不胜枚举。
儒家中庸思想涵盖范围和应用价值有三个方面:
其一,它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万物只有当其位和其轨才能健康运行,正常发展。“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其二,中庸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凋预矛盾选的正确思想方法。中庸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度的界限,即超过度或未达到一定界度都要影响事物的质,势必向相反方面转化,事情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做事掌握分寸,不走极端,正如孔子说“过犹不及”。
其三,中庸也是对人道德要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甚至矣乎!“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要求人发自内心真诚实意地做人做事,要求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保持修养,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态度,行为适度,言行得体,不片面,37
不冲动,不偏执,不做过头过份之事。如,质朴而不粗野,文明而不虚浮,有正当欲望而不贪婪,泰然自信而无傲气,威严而不凶猛,宽和而不放纵,庄重矜持而不固执,合群而有原则等等,这些非有很高的道德不能做到。所以孔子称中庸为“至高至德”。
2.中庸与和谐
和谐标志事物之间平衡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中庸是强调行事时把握正确之点,以便对问题处理得当。和谐状态是人们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中庸是实现和谐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这是二者的区别之点。
二者还有相似、相依、相渗、相趋之点。
首先,为了保处理问题的正确性,中庸需要研究事物间的关系。每个部分,每个方面的度,只有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从整体和谐和的要求出发,才能把握。尤其对事物两极(过与不及)进行分析研究以后,才能判断选取其间的正确之点。
其次,和谐要研究“度”。事物要达到和谐,它的各部分,各方面之间就必须保持一种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规定了它们各自所应有的“度”。同时和谐本身也是对失“度”、失“衡”状态的否定。
第三,各种相异要素之间所以能够相“和”,并非盲目、无序的拼凑组合,也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苟和,而必须以某种正确性为其存在标
准;而中庸所要达到的正确性则提供了这种客观标准和恰当的方法,使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都能达到“中“的状态,都能在“度”的规范下健康地运动发展,从而事物才能实现总体上的和谐。
总之,“和”作为关系结构体现事物状表层状态“中”作为理性精神深藏于事物 深层之中;“和”是“中”的目标和结果,“中”是“和”的前提、灵魂和保证;无“中”便无“和”,求“和”需要“中”,二者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3.中庸的基本要求。
儒家不仅提出了中庸方法论的原则,而且对其在人生及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首先,在政治方面主张以德治、礼治为主,刑礼相参,宽严相济。执法方面刑罚得当。行政缓急得当,欲速不达。
孔子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以是和。“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无欲速,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二是,经济方面,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得中,敛从其薄”。施惠于民要“惠而不费”,役使民众应“劳而无怨”,满足上下欲望时要“欲而不贪”,取民有度,救济民众要济急不济穷,“周急不济富”。做生意要严守中庸之道。
三是,伦理道德方面:在忠君问题上,儒家既主张尊君忠君,又
强调“和而不同”,“从道不从君”,反对愚忠愚孝。
四是,文化娱乐方面,提倡从事身心健康的活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反对“乐极生悲”。
五是,个人修养方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恰当得体,不逾分寸。不做过头之事,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角色,不要乱插手乱干涉。君子“思不出其位,”分清可行、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4.求“中”的方法
一是,因事取中。首先要区别时、环境、对象、上述不同则其“度”也各不相同,不能用一个要求和标准来作为所有关系的“度”。
其次,“中”的含义是指正确、恰当,所以取中不是两端距离的居中之点,而是恰当正确之点,如“救急不济贫”。
二是,因时取中。儒家称之为“时中”。其有两个含义:首先是与时偕行。人只有与时俱进,当行则行,当上则止,做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其次是见机而作,掌握火候。
三是,权变得中。即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中”,把握“度”,不能死守教条,僵滞不化。
四是,礼仪达中。儒家把“义”做为“中”即正确性的前题,把“礼”作为达到“中”的外在规范,循礼守义,才可言“中”。
孔子说:“君子于天下也,天适也,无莫也,又与之比”。如他在义
利关系上,他并不反对富贵,而主张“义然后取”,反对“为富不仁”“不义高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舍生而取义”以及忠孝不能两全等皆有现代意义。
五是,以节致中。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有节度,才能达到“中”才能正常运行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无论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还是人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个人心理都须加以节制。如汤不盐不可食。多了更不可食。贪得无厌,不加节制,就会走向衰亡。
节制的办法
首先是守礼,加强个人修养,其次是不做超越现实条件(不合乎)的非分之想。
儒家中庸之不足,首先是追求目标至善,手段至当,效果至佳,过于求纯。其次是坚守事物限度的同时,没有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打破限度,促进转步,三是儒家学说太投机,太近人情,太正确,难以做到。
三、传承命脉,开拓创新,重振复兴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社会文明进步与其和谐程度成正比。当人
类处于野蛮蒙昧阶段时,互相残杀,弱肉强食,虐待环境,人际倾轧,使社会到处充满着不合谐。而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定是各方面高度和谐的社会;反过来说,只有高度和谐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和谐是现代文明的灵魂和重要标志。
(一)时代呼唤和谐,世界正走向和谐。1.世界的多元化呼唤和谐
当我们进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发现从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都反映出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一元性被多元性所取代,二元对立正转变为多元共存。新世纪将是多元化的世纪。
一是政治发展多元化。冷战结束,意识形态对立淡化,“党同伐异”已不合时代,不得人心。善于宽容和谐调越来越成为政治家的美德。
二是经济发展多元化。单一的所有制、经济体制、分配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三是文化发展多元化。“欧洲中心主义”,西方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将被打破,不同文化、文明互补,争奇斗妍。
四是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多元化。宽容成为公认的美德,人们更加强调差异强调同一。个人生活方式选择愈加自由,愈少清规戒律,对以往被视为异己的行为司空见惯。个人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行为方式,人们很少干涉。前题是只要他们承认遵守公共领域的社会规
则和法律即可。
世界以宏大的气魄和宽广的胸怀接纳各种异类、异相、异质的事物,实现共生、共立、共达、共荣,这恰恰是中国儒家所倡导的普遍和谐精神。
2.工业化商品经社会中的人类渴望和谐
首先,当代发达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既是“富裕”社会,又是“病态“社会。人们物质丰裕、精神痛苦。人成了物质、金钱、商品的奴隶。由此造成色情、暴力、赌博、吸毒等“社会病”。
二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恶化,从而使科学变成毁灭自身的武器。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气候变异,严重危胁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1992年世界环境大会宣言》)
三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民族与国家、个人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严惩扭曲。
3.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和谐
一是持续发展,即现代发展兼顾未来。
二是整体发展,即把经济发展和政治、思想文化精神文明统一发展起来。
三是协调发展,即人与自然、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生活、科学与
人文之间协调发展。
四是平等发展。即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城乡、所有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都应有共同生存发展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机会。
4.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失序、失衡、失调、失范尤其需要和谐。
一是当前社会发展主流健康,但社会失序问题严重。二是经济领域失衡矛盾突出。三是分配领域失调矛盾加剧。
四是精神生活、文化建设失范较多。(拜金、享乐、纵欲主义)社会转型期这四种现象有些难以避免,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若不予以高度重视,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
(二)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具有意义深远的伟大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所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中华民族新的价值体系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石之上。
自鸦片战争以来,历史上的种种“破”和立的经验和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可以凭借某种理由摧毁所谓的旧道德、旧宗教、旧文化,这并不很难,但要按自己的意图建立起新的道德、新宗教、新文化却极其艰
难,往往造成破而不立,青黄不接的状态。我们伟大的祖先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信仰、规则、价值等等,已经在当代人心中渐渐淡化了。这对一个伟大民族来说,不是吉祥的征兆,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讲演中说: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第二,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只作为“经济动物”崛起,更应该是这个伟大民族精神文化的重振和复兴。
2.正确认识和对待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文明课题。“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分别走“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个极端,都不是实事求是的、全面的。
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抱肯定的态度和挚爱的态度,是应该肯定的。但我们不是说传统的东西一切都好。
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以道德目标代替政治目标,夸大道德的作用,以群体性代替自主性,培养封建奴性;以义务代替权利,轻视个人权利,以民本思想代替民主政治,实行愚民政治等等糟粕,需要
批判、发展的维承。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一些遗产不断积累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淘汰,而贯穿始终的是基本精神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一、社会文化对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影响
1. 社会文化对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积极影响
社会文化是艺术产生的源头,而艺术则是从源头中流出来的一股活水。文化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符号和模式,而是整个社会价值的核心体现,它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一段时期内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审美倾向和思维方式。从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某个特定的时代会产生特有的文化背景,这种规律在王朝更替或社会大变革时期会显现的尤为突出,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总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趋向开放与多元,艺术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不同领域和流派的艺术形式相互共存、相互影响。文人瓷绘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随之增强,艺术创作达到空前活跃的时期,作品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其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应用使信息快速而广泛的传播成为可能。在信息时代中, 各种各样的文化资讯从四面八方涌入人们的视听, 振动着人们的感官, 信息量的增大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产生了巨大变化, 原有的审美情趣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人们不再满足于某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来满足感官上的需要, 而是渴望看到更有包容性更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当代文人瓷绘艺术不能驻足于某种固有的形式中, 而应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当代文人瓷绘与其他绘画艺术一样呈现出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但无论是坚守传统还是主张革新都应服务于艺术创作本身。多种审美意识的融入丰富了当代文人瓷绘的创作理念, 使它突破长久以来的禁锢与束缚, 许多文人瓷绘家在探索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作风格, 成为当代艺术之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1所示为朱乐耕教授绘制的青花五彩茶具, 他在创作中融入现代人的情感诉求, 给予传统技法以新的诠释, 充分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风貌。
2. 社会文化对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消极影响
然而,正是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造成社会思潮中一些导向不良内容的出现,构成了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音符。尽管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却也需要引起所有人的关注。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来的各种思想的激荡,客观上导致了近年来国内美术领域某些民族文化自信心缺失、价值理念混乱、审美取向迷茫以及创作观念盲从躁动等现象的发生。当代文人瓷绘艺术也在多种文化思潮的撞击中寻找着自身的价值和位置,围绕放弃或坚守传统瓷绘的阵地、瓷绘艺术是否可以被其他绘画形式所取代等颇具争议的问题则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一部分文人瓷绘家思想迷茫,失去了创作的热情,还造成文人瓷绘艺术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与尊重,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片面、模糊。
笔者认为,当代文人瓷绘是传承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传统文化才是发展的有力根基。只有尊重和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的把它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单纯的追求新派艺术就如同空中楼阁,缺少了稳固的基石,是难以长期立足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都有着特殊的标志,即是民族性,文人瓷绘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应该立足本民族文化开拓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艺术,这才是发展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正确道路。中国拥有深厚而丰裕的文化底蕴,许多优秀的艺术形式都是依托它的养分而成长壮大起来,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发展也必须扎根于此,要充分合理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社会文化资源,把发展新时期的瓷上文人画与传统瓷绘艺术联系在一起,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二、文人瓷绘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将最终服务于生活。艺术是所有文化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一直以来它都以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作为瓷上文人画代表的浅绛彩艺术,以中国纸本绘画为蓝本与陶瓷材质相结合,画风清雅脱俗,风格别具一格,与先前景德镇的传统瓷绘截然不同,这种新颖的形式很快受到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喜爱。正因如此,浅绛彩瓷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让更多人切身感受到中国文人画和陶瓷艺术相互交融产生所的巨大魅力。
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发展同样影响着当今的社会文化。在信息时代中,人们习惯于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具有高端科技含量的新事物上,越来越少有人还会回想起传统手工艺曾经为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当代文人瓷绘艺术正是把人们带向一个既新鲜又熟悉的天地,还当今浮躁的艺术氛围一个新面孔,重拾社会对当代陶瓷艺术的信心与喜爱之情。优秀的文人瓷画同样可以展现纸本文人画所追求的美学境界,瓷土的可塑性给予绘画广阔的表现载体和空间,变化万千的釉色可以带来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如图2),而陶瓷材质的特性使瓷上绘画艺术可以保存千百年之久而不会出现纸绢材质腐烂变质的问题。当代文人瓷绘艺术向人们传达的不仅是千百年陶瓷文化的深厚积淀,更是中国文人画所崇尚的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这些深层次的内涵赋予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它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引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更广泛的关注,激发更多人投身其中,为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开放的氛围包容着更广泛的艺术形式和类别,这些都为文人瓷绘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作为创作本体的文人瓷绘家需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导向,坚持自己的艺术立场,立足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把文人瓷绘艺术发扬光大。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继承了中国千百年来陶瓷文化的精髓,展示了当代陶瓷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涵养,同时也获得了新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地位,成为一门独特的绘画形式。当代文人瓷绘艺术的兴盛昭示了陶瓷艺术的复兴,它必然会引起当代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中的新焦点。
摘要:陶瓷艺术是社会大背景下的产物, 它如同社会文化的缩影展示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方方面面;而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陶瓷艺术同样影响和促进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并为不同时期留下深刻的烙印。本文从文人瓷绘艺术的发展出发, 探索其与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儒孝文化社会责任意识作用实践
儒孝文化价值观提倡的孝道,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人伦的道德,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出现的各种问题令人堪忧。究其原因,与儒孝文化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缺失不无关系,特别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大学生中进行儒孝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现状
社会责任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儒孝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不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显得十分薄弱,从而导致了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模糊、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许多不良现象。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成才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相对缺乏
某高校随意取样的问卷调查显示,“你为什么要勤工助学?”763%的大学生回答是“为了个人的需求”,156%的大学生回答是“为了缓解家庭负担”,而只有81%大学生回答是“为了培养能力以便将来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更重视个人理想,而轻视社会理想。从本质上看,这些大学生是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爱国主义情感强,奉献精神相对比较弱
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逐步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责任和光荣使命,其也能够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曾记得,在抵制法轮功的日子里,我们的大学生更是立场坚定,有力地批判和揭露法轮功的罪恶本质,在钓鱼岛事件……诸如此类的事情在高校大学生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事看到他们的爱国情感在日益增长。然而,与这种爱国情感相比较而言,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却相对比较弱,尤其是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有人站在最前沿时,我们的一部分大学生却犹豫了,退缩了。如在择业时,大部分大学生还是首先考虑个人的利益,他们一般不愿意到基层去,到边疆去,缺乏一种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儒孝文化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得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既有观念形态的社会化,也有技术形态的社会化;既有物质层面的社会化,也有精神层面的社会化。但是社会化的决定性因素既在于一个人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的培养,也在于其对社会和他人所应有的奉献精神。当今社会,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提出了家庭美德要将尊老的要求排在首位,这也再次说明了儒孝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尽管我们不能机械地将孝与人才直接划上等号,但是孝中所包含的基本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仍然是我们所不可低估的,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有哪个单位愿意或敢把重要事务交于其管理。所以,从儒孝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开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儒孝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实践
儒孝文化教育的归宿和目的是提高修养和規范言行。作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来说,大学生自身自觉的接受儒孝文化,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去实践儒孝文化,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和有效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切实发挥好儒孝文化自身的作用。儒孝文化内容丰富,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的。高校在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办与儒孝文化相关的社团,编写宣扬儒孝文化积极内容的戏曲、书本、绘本,编排话剧、小品等作品的形式,以及组织儒孝文化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儒孝文化方面的辩论赛等方式,扩大儒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校园媒体应宣扬赞美孝行为, 针砭不孝行为, 宣传社会主义时期新孝道。通过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多种形式,消除当代大学生对于孝的教育的抵触情绪并使他们慢慢接受,让儒孝文化潜移默化的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二、要注意高校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师的言行容易被学生所认同和效仿,高校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专职德育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赡养老人,敬爱老人,关心学生和同事,常怀感恩之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努力科研和教学,勇于奉献。学校把是否践行儒孝文化作为评选优秀教师的标准之一,对这样的老师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
第三,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儒孝文化。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敬老助残、交通协管、支教帮教等志愿者活动,以及重阳节到福利院、敬老院去看望老人、服务老人,这样的活动如果真正落实好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在这些活动的同时,要注意使活动系列化,具有长效型,形成本校的特色。在活动结束后,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要求参加活动的大学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从中学到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把学生们的感悟集合成册,发表出来,供全体学生观看和交流,努力践行儒孝文化。
参考文献:
[1]卢明霞,王立仁孝德教育的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2]王金勇和谐社会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建设价值及其实现华章,2009(05)
【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推荐阅读: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文化的建构11-04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09-29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06-13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建设10-03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09-24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1-02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文化11-03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问题11-10
美国饮食文化礼仪09-06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