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共9篇)

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 篇1

美术教育是伴随着美术产生的,美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它体现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为了延续美术,美术教育就产生了,美术教育传播社会知识、延续美术文化、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愿望。吴廷玉和胡凌编著的《绘画艺术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其外在形式即它的载体具有物质性,而营造的方式和水平又体现着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技术性和审美创造性。另一方面,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则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意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信息,美术是技术性和艺术审美的融合,美术教育也必须是技术和艺术审美的融合。但是,中国当代美术教育更加偏重于技术教育。而一个合格的美术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要从技术性和艺术文化性看美术作品。

1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的内容

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学院教育的形式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美术教育逐渐朝着整个社会的方向发展,从审美教育本质上来说,逐渐转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艺术审美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实际上的美术教育还是将技术性放在第一位,这就使得学生创造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偏低。具体来说,美术教育中缺失哪些内容呢?

1.1艺术思想的缺失

为什么美术教育中不能缺失艺术思想呢?这是因为美术是一门艺术,要真正掌握美术,那么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美术,确立自己的艺术观念。因此,艺术院校在办学时首先必须确立自身独特的艺术思想,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确立艺术观念。所谓艺术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艺术的独特性认知。艺术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产生的,艺术文化的丰富多彩要求人们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才能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乐趣。但是,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中却并没有艺术思想,许多美术院校的办学者没有明确的艺术观念,没有自己独特性的艺术主张,在教学中也是千篇 一律的以美术技术为核心。办学者没有艺术思想,导致学生也无法确立艺术观念,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文化传播功能没有凸显出来。

1.2艺术课程的缺失

一个高素质的艺术学院是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艺术的,从学院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艺术。比如说: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具有神圣感、仪式感,要给人以艺术欣赏性,让人看到这并不是普通形式化的仪式,而是充满艺术人文气息的仪式。从较为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美术学院教师的待人接物、文明风景、师生见面会、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都应在艺术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但是,当代的艺术教育中并没有那么严密的艺术课程体系,许多艺术课程都缺失了,比如说:行为艺术、波普艺术等内容基本没有在艺术课程中体现。

1.3美术学术的缺失

简单来说,美术学术就是人们追求美术学问和知识的行为信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著名画家、教育家潘天寿曾说:“凡学术,必须有众多之智慧者,祖祖孙孙,进行不已,循环积累而得之者也。”美术学术是对美术教育、美术历史、美术生态、美术传播、美术技术等美术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美术学术观念淡薄、学术行为肤浅、学术价值不高。美术学术的缺失使得学生的美术素养普遍偏低,学生的美术创造价值不高,这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美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1.4族群美术自信心的缺失

中国的美术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从来没有断过,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近代各国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美术教育上呈现出族群美术自卑的心理,在美术教育中大力宣传中西美术接轨,将素描作为一切美术的基础,改造中国画等。族群美术自信心的缺失使得美术教育显得平淡无奇,各个美术院校都去跟风,致使美术教育没有明确的教育方针,美术教育迷迷茫茫。美术教育应有族群美术自信心,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学院,办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美术教育,促进美术文化的传播。当然,要有族群美术自信心并不是摒弃外国美术文化,应在坚持中国美术的基础上主张美术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寻找到中国美术发展的新方向,促进中国美术文化的繁荣。

1.5人文和创新精神的缺失

美术教育中过度强调美术技术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的不足,忽视了学生美术情感和美术文化的熏陶,使得学生将美术作为一门技术而非一门艺术来学习。当代美术教育中,人文与创新精神缺失的表现有:教学中切断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人文学科与美术学科没有融合、教学方法老套等。美术教育中人文和创新精神的缺失导致学生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没有个性,缺乏创新。

1.6艺术评价的缺失

美术教育中,艺术评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却并不注重艺术评价,在衡量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视野狭隘、标准简单。艺术评价缺失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艺术素养低、艺术审美力低。

结束语

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教育途径

所谓诚信, 即诚实、诚恳、信用、信任。诚信张扬了人性, 弘扬了道德关怀,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 “一诺千金”、“言必信, 行必果”是历代品德高尚者的立身处世之道。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开展的对“上海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中, 承认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中有67.0%, 但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仍认为自己是“诚信学生”, 仅有3.9%的学生承认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在赞成作弊的同学中, 居然有高达95.2%的人认为自己是“诚信”的人……。可见这些学生所谓的“诚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信, 从这项十分有代表性的调查中, 我们可以认识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诚信”的概念认识不清。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 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 其中, 幼儿园小朋友占84%, 小学生占51.3%, 中学生占20.1%, 大学生占0.48%。具体表现为:到图书馆借书, 拖延不还;;家庭并不困难却要申请助困补助;有的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书……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

每所高校都有严格的监考制度, 对考生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 对考试作弊学生有严格的处理措施, 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明确的要求和追责办法, 但大学生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 且作弊方式层出不穷, 作弊手段也防不胜防。抄袭作业、毕业论文, 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 东拼西凑, 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 这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2、骗取助学金

国家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在大学生中实行奖助学金制度, 困难学生可凭低保证明申请国家助学金, 有些学生家中不困难, 但制造虚假低保证明来骗取助学金, 而且声称是在为家中减轻负担。

3、逃避偿还助学贷款。

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 助学贷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由政府贴息, 无需抵押, 以自己身份、人格和信誉为担保, 向银行申请发放贷款。如期还贷, 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但个别学生毕业后对贷款时的所有承诺都置之不理, 根本没有还贷款的意思, 大学生的这种行为不仅背弃了自己的诚信原则, 让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 最重要的是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

4、拖欠学费。

近几年, 高校学生拖欠学费的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想上大学必须交纳相应的学费, 但国家又强调不允许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面对大量学生, 学校不容易弄清学生贫困的真假, 这就给有意欠费者造成可乘之机。尽管有的学校实行“三证”扣押、担保等措施, 但仍然有不少毕业生就是不还款。这样的局面长期下去, 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不良影响。

5、制造虚假履历、签约后违约。

高校的扩招, 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找到工作, 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做文章, 因为求职履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主要参考资料。为了给用人单位留下好的印象, 他们涂改成绩、虚构经历、制造假证件, 如计算机证、英语六级证等, 种类繁多, 应有尽有。调查中发现, 一些学生在履历表上填写了丰富而优秀的个人经历, 享有多种荣誉, 诸如人人都是班长、三好学生, 个个都是优秀党员、学生会主席。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不同应聘者都是同一份履历, 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诚信的怀疑。

三、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

1、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润无心无声”的渗透作用, 做一个讲诚信的教师, 能够影响生别的学生。

2、奖惩分明

对于讲诚信, 守承诺, 讲信用的学生, 学校要加大奖励力度, 对于不遵守诚信的学生要严惩不怠, 树立“诚信我荣”的良好风尚!

3、建立诚信档案

将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计入诚信档案, 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网机制, 使学生的诚信行为与就业挂钩, 诚信缺失的大学生计入“黑名单”, 诚信与否直接影响其生活和就业, 从而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

总之,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 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是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诚信教育, 不断总结归纳, 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新思路, 真正培养出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潘志民:《诚信教育:春风化雨润无声》青岛广播电视报.2003年11月12日。

浅谈当代家庭教育的缺失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

从事班主任工作几个年头,不免总要和家长交流,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当今很多家长不懂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说明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教育息息相关、处处相连。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也必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溺爱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溺爱孩子是当今社会家长们的共性,每家只有一个宝贝,他(她)们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唯我独尊。致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过分娇惯。去超市购物,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买了东西大人拿,孩子一旁垂手跟随。溺爱会给孩子很多负面影响,例如:攀比,厌学,心理承受力差等。《红楼梦》里有个薛蟠,整天游手好闲,打死冯渊,竟视为儿戏。薛蟠不学好,自然与他的寡母王氏有关。原来,薛蟠幼年丧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才使他后来变成败家子。《颜氏家训》中讲:世上有些人,对子女不加管教,而是溺爱,本来该劝诫却反而去鼓励,该斥责却笑着表示赞同,以至于子女长大后不良习惯已经形成,那时再去管教他们,就是打死他们,也不害怕。由此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只有爱也会是失败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失败,则会给后来的学校教育带来巨大灾难。

二、迁就取代了惩罚,家长没有权威

虽然我们不提倡打骂孩子,在家里也要讲求平等民主,但严格要求,严厉教育还应保留,气人打几下也不是不可以。有的家庭,由于父母放弃惩罚这个权利,使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权威下降,可怕的是我们不来研究怎样树立起这种权威来救这些孩子,而是采取更为消极的办法来迁就孩子:这个不让体罚,那个不许打骂,父母更是容让有加,迁就的结果是不断向父母的权威、学校的权威挑战,面对学校的一些惩罚教育,更有家长跑到学校来质问老师。我们常见这样一些情景,新转校的学生因不能很快适应我校的严格管理,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其家长不但不能积极配合学校反而对孩子百般依从。如此种种使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产生了抵触情绪,品行和学习都日见下滑,藐视一切唯我独尊。

三、养而不教,疏于管理

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或生意,对孩子疏于教育和管理,或是托于老一辈代管或是放任自流。父母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常是无声胜有声,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现在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您辛苦了,孩子我们不管了就交给您了。”错误的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试想,父母两个人甚至爷爷奶奶四个人看一个孩子和班主任一个人看几十个孩子的教育时间和精力是无法可比的。孩子正处于身心都在发育的成长阶段,很多事情似懂非懂,可塑性强,但也极易受外界的影响,是人生中接受能力最强也最危险的阶段,稍不留神就会受社会大染缸的污染。而家长却又不管不问,放任孩子接触到不该接触的东西。因此家庭要建立教育堡垒,父母要经常严看严管,使孩子与坏的人坏书坏场所隔离,与那个年龄不该接触的东西隔离开来,社会越复杂父母管教的越要严格细致。

四、不会和孩子交流

我们的很多家长不懂得和孩子交流,总以大人的眼光看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父母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不是总唠叨就是不知说什么。家长不妨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之前先想想自己了解孩子吗?知道孩子想要的什么吗?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来问题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他人的面,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引起对家长的排斥和反感。综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给家长提供以下建议以供参考:①对孩子的教育最好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申斥。②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避免苍白的说教,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③多与老师交流关注孩子的变化。要让孩子知道交流是关心而不是监视,不是不信任。④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⑤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探讨,引导他自己动脑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劳。6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鼓励。

五、重知识轻德育

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忽视对孩子的个性教育。我们现在家庭对孩子的礼貌教育很差,孩子對长者说话没大没小,甚至顶撞父母,待人接物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绝对不能培养出智力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低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但个性发展畸形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常为孩子的不礼貌,不体谅大人,任性,脾气暴躁而深感不安,也感到非常生气。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家长眼睛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分数,忽略了孩子的德育教育,每个家长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但是在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大背景下,只能教育出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光反思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切实的行动,我们孩子的成长道路才可能越走越顺畅!

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发现并发展孩子某方面的特长等。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应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注重家庭教育,加强家校沟通(家校双方都要主动)。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任何教育形式都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也不例外,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家庭教育则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中的某些缺陷。家庭教育,特别是积极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李鹏飞,男,现任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八中学。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调查与分析 篇4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现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要求做人应当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常言所说的“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就是讲做人要诚信。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追求真理,人性追求诚实”。他把诚实看作人性中的真理,是做人的宝贵品格,其实讲的也是诚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由此可见,诚信在古今中外均被看作是做人最可贵之品质。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弄虚作假严重,是非观念淡薄

1、入学档案造假。一些学生受社会转型期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上急功近利,为求在大学期间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惜在入学前档案造假,不是学生干部写成学生干部,没有获得的荣誉奖励也都写上,甚至不是党员的伪造假的入党材料,冒名顶替别人之名上学等等。这些行为为高校在大学生入校后因材施教以及选拔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添置了障碍,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良性发展。

2、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有些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

3、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

4、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5、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方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就业。

二〉信用意识缺乏

1、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

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

2、拖欠学费。恶意拖欠学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

3、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

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的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

三>缺乏真诚与信任,人际关系淡漠

有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孤僻狐疑,不相信别人,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人际会关系淡漠。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性性因素加大。

四〉虚荣心强,隐瞒事实。

1、有些大学生虚荣心强,不愿暴露农村家庭境况,忌讳谈论父母,而又喜

欢追赶潮流,追求名牌,于是虚称开销能力透支消费。而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借钱不还,借物不归。也有大学生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2、为了面子而谈恋爱。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但有些大学生见

周围同学都恋爱了,自己碍于面子也开始谈恋爱,但是却缺乏对感情的正确态度,缺少责任,只把谈恋爱当成游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危害

1、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的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

2、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利益。

3、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

4、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在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也诱发了人们的求利

心理。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腐败、夸虚报、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 出现了诸如守信者得不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 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等消极现象。这些负面因素极大地腐蚀着学生的心灵, 从而导致诚信的失范。

2、家庭诚信教育偏失

家庭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 家长的言行举止, 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至于考试作弊, 则不以为然。有的父母在子女面前不注意个人言行, 给子女留下不良形象, 如要求孩子勤奋、不贪玩, 自己却整天扑在麻将桌上;教育孩子要文明、不吵架斗殴, 夫妻间却打骂不断;让孩子要诚实、不弄虚作假, 却当着孩子的面做虚假事, 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养成带来不好的影响。

3、学校诚信教育实效性欠佳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教育历来是重智轻德,在学生的智力培养和道德引导上一手硬一手软,对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中出现的失范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诚信育人的观念不够强。

2〉教育方式、方法不当。高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内容不贴近实际, 重理论轻实践, 重灌输轻引导,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政治说教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3〉高校内部管理的不规范。某些高校存在招生舞弊、各种评比掺水,乱收费等不诚信现象,同时,在对违纪学生处理、奖学金评定、党员发展等工作中出现走后门、开绿灯等不公正现象。

4〉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职业道德,说话做事不诚实、不守信、不负责,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诚信形象,给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

5〉许多高校缺乏健全的诚信制度与诚信教育制度,没有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表现缺乏详细的诚信状况记录,更没有建立起学生诚信档案。

4、大学生自律意识较差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时代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

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5、约束机制缺乏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在传统社会,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去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四、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1、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

一是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好。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2、加强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从家庭教育来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次,要加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学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在师德建设上,要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第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教育工作方法有多种,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心理暗示法等,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作用,不能孤立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作用,同时,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3、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

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大学已建立国内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师大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

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 篇5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当代女大学生现代女性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

余 卉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当代女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现代女性意识有所缺失,因此对女大学生进行女性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培养:从心理上克服女性的依赖性和盲从性,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做好女性自身的定位。关键词:女大学生女性意识缺失培养

当代女大学生是集现代人、女性、知识分子于一体的特殊群体,一方面,她们受现代文化的影响,追求进步,努力进取,渴望在学业、事业上取得较大的成绩,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的仅将自己人生的目标定位于一心一意做一名贤妻良母式的家庭妇女,有的羡慕男性在一定程度上比女性自由,恨不得将自己变成一名男儿身,这些都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女性的自主意识没有真正生长出来,存在女性意识的缺失,还需要对其进行女性意识的培养。

一、女大学生女性意识的缺失

什么是女性意识?南开大学教授乔以刚认为,女性意识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而学者罗婷这样说:“女性意识也就是性别意识,是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刘素玲:《谈当代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08)。对于“女性意识”的概念纵有不同的表述,但其核心观念是相同的,那就是充分肯定女性自身的价值,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近百年,表面上女性是解放了,从家庭走出,走入了社会,但在思想上,多数女性包括知识女性,女性的自主意识没有真正形成,在现代教育中表现为女大学生女性意识的缺失。

1、向传统观念复归,成才意识淡薄

在传统文化环境中,男性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却处于依附地位,女性的命运被牢牢地掌握在男性手中,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男强女弱”、“男尊女卑”、“夫贵妻荣”、“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三从四德”、“夫唱妇随”、“女为悦己者容”等思想一代一代地禁锢在中国女性身上,像一把沉重的枷锁钳制着女性自身的发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虽然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地位也不断提升,但几千年来的文化心理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这种思想直接危害着当代女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她们在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之间徘徊,不知如何定位自己、塑造自己。

一些女大学生在陈旧思想的影响下,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自身的成才意识淡薄。认为女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把选择好丈夫、建立家庭、生育孩子作为女性人生追求的目标。即使是读大学也仅仅是为了将来能多一些机会接触处于社会高层的男性,从而找到各方面条件不错的男性作为自己的伴侣,使自己生活更安稳而舒适。每到大学生毕业离校找工作的时期刊文献

期,在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看到社会上的成功男士张贴于校园里的专门针对于女大学生的征婚启事,这些征婚启事很有市场,吸引了大量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有的由于容貌不够漂亮,花钱去整容,为的就是能顺利找到一位已经成功的男士作为自己将来的靠山,认为靠自己的奋斗打拼不可预知的未来还不如嫁个好老公成就终生的“安逸”,为了所谓的安逸,有的傍大款,即使这位大款比自己年长几十岁,即使自己不爱其本人也再所不惜,只要有她所爱的金钱就行,有的甚至甘于做 “二奶”。总之,“找个成功男士”、“嫁个有钱人”等已成为一部分女大学生的共识。

有的女大学生还总是按照传统的审美标准将自己努力塑造成一位温柔贤惠的女性,认为只有这样的女性男人才喜欢、认可。特别是她们看到某些个别的事业有成的女性在情感、婚姻上的不如意后更是坚定地认为女性宁可柔弱、小鸟依人,也不能变成女强人。她们害怕特别成功,认为事业心强、能力强、成就高的女性,常会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因而失去女性特有的温柔,使得男性不愿意接近,于是有的女大学生宁可装作不懂,也不愿表现得处处很优秀。

2、对自身女性角色的盲目抗拒

女性的柔弱、怯弱、自卑、依附、平庸等弱点,加之在就业时一些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苛刻要求甚至仅仅因为是女性就拒之门外的现实,使得一些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女性的性别角色产生抗拒、排斥反应,她们十分痛恨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以及对女性的压迫、约束,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超越这些束缚。为了表现自己的反抗,为了实现自己心目中认为的“男女平等”,同时由于受一些媒体宣传(如快乐女生)的影响,一些女生努力使自己在外在装扮、性格上与男性接近甚至一致,她们常常以一种孤芳自赏的姿态对待周围的人,在使自己变得独树一帜的同时,却很难与周围环境融合,她们常以一种蔑视的眼光俯瞰着人们,然而她们在远离了别人的同时也孤立了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显得孤独寂寞。

二、女大学生女性意识的培养

法国女性主义的先驱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从生理、心理、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重新对女性进行了剖析,她宣称“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朱艳美,赵媛媛:《女性主义与当代女大学生的现代女性意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6)。这个“女人形成”论对后来全世界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充分说明对女大学生进行现代女性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从心理上克服女性的依赖性和盲从性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作为一个社会人,女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19世纪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简爱》塑造了一位有着强烈独立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女性人物,女主人公简爱没有美丽的容颜也无丰厚的经济基础,但是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独立的人格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女性的独立意识既是女性自我觉醒的体现,也是女性对“父权制”、“男权主义”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否定和反抗。作为一个现代女大学生,应该从心理上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去寻找一种区别于男性的独立性的存在,从而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女性应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独立于男性面前,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对女性的传统看法,从而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2、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1)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女性的先天条件决定了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甚至女性自

己都认为在事业上无法和男性相比,怀有这种思想的女性索性放弃了对学业、事业的追求,一心追求着心目中认同的完美的家庭生活,而实际上男性与女性在智商、能力上只存在发展上的差异,没有高低之分。经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在认知方式上,女性的阅读能力比男性强,注意力较男性要集中,靠书本和课堂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强于男性;在思维方式上,女性形象

思维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强的语言天赋。比如在学校奖学金的获得者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此外,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歌舞晚会上,参与者较多的是女生,表现出众的往往也是女生。因此女生应充分利用好自己自身的天然优势,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元化的舞台,充分展示自己作为女性的自信和独特的魅力。

(2)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娜拉是易卜生《玩偶之家》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当初成天满足于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

中,但是她后来觉悟了:自己原来仅是丈夫的傀儡,于是她走了,然而她能走多远呢?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娜拉走后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她口袋里没钱。独立的前提是要有经济能力,没有经济的独立就没有人格的独立,而经济的独立是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才能获得的。在大学期间,女大学生除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外,还应和男生一样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大学内的团学会、学生社团、协会等都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很好的锻炼平台,学生在这样的团队中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与社交能力,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与个人特长。很多成功女士在自己的大学时代都曾是校园里的积极分子,活跃于校园里的各种大小活动中,有的甚至还是学生会主席,而这一段宝贵的大学生活经历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够足以使自己独立于社会之中。

3、做好女性自身的定位

(1)对女性角色要有明确定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女性的家庭角色:相夫教子,而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开始进入社会,接受教育,参加工作,承担起了社会角色。因此现代社会的知识女性承担着双重角色: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两者缺一不可。女性切忌为了家庭角色而放弃社会角色。因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首先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人而存在,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积极参与社会的创造。对于家庭劳动,社会是不肯定其价值的,不给家务劳动以一定的经济报酬,如果为了家庭而放弃事业,女性就失去了独立的经济能力,成为了男性的附庸,在社会上属于从属地位。所以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对女性实际上是不利的。西蒙·波伏娃曾说:“许多年轻夫妇的家庭,给人的印象是夫妻完全平等。但若丈夫是一家经济的唯一负担者,这种平等便只是一个错觉,他们依照他的工作地点决定他们的居处;她跟着他从城里搬到乡下或从乡下搬到城里,甚或搬到远方或外国去;他们的生活水准依他的收入而上下;他们的生活节奏随着他的职业上的要求而缓急;朋友和郊游也往往在他的行业范围之内。他比妻子更积极于参加社会活动,所以在知识、政治和道德上,他仍是指挥者。而且,对于不能自立的妇女,离婚只不过是一个空的理论”(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第258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现代女生接受专科、本科教育的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还要不断地深造,这样能够不断的巩固自己的社会角色,使自己在社会上能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发挥自己作为社会人的作用。因此女性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首先把自己定位在社会角色这一层面上,不能放弃自己学习、深造的机会,只有将自己打造好了才能赢得自己的地位和他人的尊重,女性应该在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后再谈家庭角色。

(2)对女性的品格特征、性格气质要有明确定位

在性格上女性天生具有自己不同于男性的品格特征、性格气质,如细致、随和、体贴、忍耐、善良、温柔、无私。这是女性与生俱来的,不要因为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而放弃作为女性特有的美好品质。在很多大学,除开设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一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个人气质与涵养的课程,如形体训练、健美操、服饰搭配与美容、中国传统文化等,这些课程特别适合女生发展的需求,学后能在外在和内在上提高女生的气质和修养,从而提高女生作为女性的个人魅力。总之,男女平等是男女地位的平等,而不是男女性格、品质、气质的同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不是将女人变成男人,而是在保持女性独有的美好特质下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总之,当代女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在生理、心理上保持女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积极地参与社会,平衡好女性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最大程度地体现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2]刘素玲.谈当代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8).

[3]朱艳美 赵媛媛.女性主义与当代女大学生的现代女性意识[J].鞍山师范学院学

报,2005,(6).

[4]苗金燕 魏童龄.由婚姻观谈当代女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重庆交通学院

学报,2006,(6).

[5]陈亚兵.传统家庭伦理对当代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

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篇6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时期,兴盛于明清。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古代中国历来重视文科,因此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全民教育,一种是应试教育。其中,应试教育从过去一直延续现在,而且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中尤其突出,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定式教育模式。而无可厚非的,这种定式的教育模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比,不管是当代的高考制度抑或是公务员考试制度与科举考试都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考试形式都是国家举办的选拔性竞争考试,以成绩取人。

2、严密的考试程序,考试题的命题、印刷、发送等过程都严格依据国家保密法进行。

3、考试试题题是对在校学生的指挥棒,评分标准也体现了教育的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高考等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来源中获取人才。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现代的人才选拔考试,或在考试性质、考试功能,或在考试产生的社会影响上,都与科举有着某种程度的直接承继或间接渊源关系。不仅如此,与科举考试的性质、功能差异甚大的现代社会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也都是从考试题型、考试组织、防止作弊等方面吸取科举考试方法与技术之精髓。其奉行的公平竞考、择优录用原则均取法于科举制。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仅靠考试取官就能解决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出路问题,但作为一种精巧的政治录用方式,考试选才可以减少用人方面的腐败,其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这便是科举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考试本身要求的选拔性和它的规格化,是其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二者不但在选拔功能上延续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其命中注定的规格化弊端上也一脉相承。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客观上需要确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与人才培养标准,考试既要为精英教育选才,也要为大众教育服务。因此对于统一考试的利弊我们应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其利在于能够高效、客观、公平地选拔人才,其弊端主要是考试选拔的标准较为单一。

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仅局限于《四书》、《五经》,而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实际运用。它把恒定人才的一切标准仅局限于一篇文章中,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不需要具备任何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样的道理,便造成了中国当代的考生“书呆子”的存在越来越多。在当代教育模式中,对人才选拔方式依然实施类似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学历制”。既以考试为评定教育的主要方式,把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标准,这使得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负面作用,改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在考试的题目中,大都以记忆性的知识较多,而且几乎是仅以一次期末考试就评定了学生所有的能力,而大都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这使得学生天天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为了一张能够证明学历的文凭而在苦读。这显然是没有真正地考察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死记硬背而不求理解的做法。针对当今教育的这种怪状,冯雪梅先生曾一连串发问:“有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好工作?上了研究生是否一定能“物有所值”?对学生而言,付出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所收获与回报?对社会而言,是否真正培养了所需之才?”

面对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现实和矛盾,我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学者到底是“学”生还是“考”生?但在疑问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回顾历史,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科举制度这一文化。我以为,中国这些腐朽的文化遗留一天不改变,我们的考生还得在这个痛苦的“考海”中挣扎,所以,要改变腐朽的文化,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评定人才的标准。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对策 篇7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从总体来看, 不仅仅是思想教育问题, 而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包括学校感恩教育缺位、家庭感恩教育失衡、社会感恩氛围淡薄等诸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 学校感恩教育缺位。

多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产业化的急功近利, 学校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 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 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 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在考入大学后, 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德育, 高校普遍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 关心最多的是就业问题。

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 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弱化, 感恩教育缺失。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 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 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弃了, 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既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 让学生“成才先成人”, 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 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 也是高校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二) 家庭感恩教育退化。

古人曾云:“父母在, 不远游”、“百善孝为先”, 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做人的基本前提。现在大学的教育对象是由独生子女占多数构成的群体, 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 父母则是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子女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感恩意识的形成, 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 现在的大学生, 由于父母过分溺爱, 过分照料, 助长了他们的依赖心理, 使他们变得任性, 很少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 逐渐形成了权利意识强烈而义务感和责任感淡薄的心态。

父母过分的溺爱也导致了子女的错误观念, 认为父母对其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而不知感恩与回报。还有在应试教育环境中, 考试成绩一俊遮百丑, 只要学习成绩好, 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 造成少数学生唯我独尊, 从来不会考虑到父母的感受, 更不懂得感恩。因此, 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中, 存在着家庭教育的退化问题。

(三) 社会感恩氛围淡薄。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他们在社会大环境中会受到诸如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大众文化以及群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社会目前功利主义盛行, 同时也没有面向社会各阶层人士进行的感恩教育, 整个社会的感恩氛围淡薄, 在这一大背景下感恩教育很难有效进行。

二、完善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 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学会感恩, 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但由于我们的德育工作长期忽视感恩教育, 才使得感恩这个古老的话题今天在高校重提。如何给大学生补上感恩这一课, 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 使大学生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 加强学校的感恩教育。

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 而高校则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因此, 要使大学生知恩感恩, 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加强高校的感恩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1、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使学生识恩、知恩。

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 在这个社会里, 爱从来都是双向的, 谁都没有只奉献不回报的义务, 谁都没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权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此熟视无睹。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因此, 实施感恩教育, 要引导学生捕捉、感受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 启发学生挖掘这些或大或小的恩惠的价值。这样既能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让他们时刻对身边的人和物心存感恩, 又能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2、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寓教于学。

不断发掘教材中蕴藏的感恩思想, 将对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 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同时, 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 用表率作用影响和感召学生。对大学生而言, 教师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教育技能, 以德服人, 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中, 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教育效果。

3、强化学生的感恩实践, 使学生施恩。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必然要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才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 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世界妙语大全指出:“高等院校开展感恩教育有必要通过社区服务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 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大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强化感恩实践, 大学生才能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 并将之形成一种习惯。例如, 节假日可以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与考察、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挂职锻炼等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报答恩人、亲人、社会、家乡的事情;成立感恩社团组织, 定期开展活动。

4、创建感恩文化, 营造温馨的感恩校园。

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创建感恩文化, 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感恩环境, 创造一个充满人情关怀的校园。因学生生活于其间, 也浸润于其间, 所以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倡导感恩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是子女的父母, 不是子女的奴隶。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子女要正确施爱, 不能溺爱, 要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 教导他们学会感恩, 要让他们意识到, 别人对自己做了好事、帮助了自己, 自己就应当感谢, 包括对父母。子女只有随时意识到别人 (包括父母) 的恩惠, 才会谢恩和报恩, 也才会产生爱别人的情感。同时, 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 要放手让子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让他们早些脱离父母的羽翼, 少一些依赖, 多一些体验, 多一些磨砺, 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感恩情怀的现代人。

(三) 创造社会感恩氛围。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文化源远流长, 是人类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进步产生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基础。感恩是一种文明, 人有了感恩之心,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生命将得到滋润。我们要充分发挥报刊、影视媒体、网络的宣传教育作用, 三者结合共同营建弘扬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感恩文化的良好环境。各种媒体应当理直气壮地宣传以感恩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使知恩、感恩、报恩形成主体主流的舆论共识, 营造感恩的社会风尚, 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摘要:感恩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目前却出现了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范志英.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张剑利.论中师生道德体验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3]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4]萧家芳.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5]郝大勇.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 篇8

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素质教育劳动对社会和生活的作用,已被历史和现实所明证。作为为未来生活准备的教育活动,当然也缺少不了劳动教育这一内容。在中外教育史上,从国外的马克思、欧文、佩斯泰洛齐、卢梭、杜威、马卡连柯,到我国的墨子、陶行知、毛泽东等,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及具体的实施,都有系统的思考和具体的制度及实践安排。

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建国后我们通过开办校办工厂、校办农场、勤工俭学、开设劳动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的管理和实践经验。之后,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稳步进行,劳动教育也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有所体现。但从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现实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二者之间还相距较远。倡导劳动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1.与对劳动教育的定位不明相关的对劳动教育内核的把握不准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虽然不时地提及劳动教育,但对劳动教育的定位始终都缺乏稳定性。有一些教育家把劳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呼吁和倡导,比如佩斯泰洛奇,在其所提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中,就包括体育、劳动教育这一重要方面[1]。而如直接和间接地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家以及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期里我国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其实是把劳动和劳动教育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来对教育活动进行安排的。比如倡导“生活教育论”的陶行知先生,当创办的晓庄师范于1930年4月遭到国民党政府封闭之后,又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在解释什么是工学团时他这样说:工是工作,学是科学,团是团体。工学团既是一个工场,又是学校,还是社会,是把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教育组织,贯彻“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精神[2]。在另一些时候,如在我国20世纪初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中,更直接地把劳动教育微观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课程分支,甚至对课程的标准也进行了微观的操作层面上的规定。当这种宏观的不稳定性和微观的细致性同时出现时,就极易造成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劳动教育核心要素的把握不准。其产生的结果就是:现实的劳动教育因只强调其自身的某一方面而缺乏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继而造成现实劳动教育的实践混乱以及劳动教育的应有效果不能在教育活动中并最终在受教育者身上自然呈现出来,从而使现实的教育实践者表现为对劳动教育的忽视或对之的优势作用丧失信心。

2.与对劳动教育作用的认识不清相关的劳动教育的效益未获得充分实现

由于劳动教育的潜在效益不能立竿见影地发挥出来以及由于对“考试”的全民焦虑和与之相关的应试教育,一些老师和家长就把学习与劳动教育看成是具有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的两种存在:劳动教育占用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学习时间少了,学习成绩很可能就下降了。因此,老师很自然地侵占了所有的本该属于劳动教育的时间而用来进行直接的知识学习,家长也“好心”地为了让孩子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投入学习而自愿地包揽了全部的(甚至是理应由孩子自己来承担的一部分)家务劳动。而实际上,这样的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单向和被动的。而这些,是完全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真实的劳动教育来进行激活的。

3.与对劳动教育内涵挖掘的不充分相关的劳动教育魅力的高度丧失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常常沦为日常教学中的一项简单任务或单纯的体力性教育,异化为教师和家长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或成为在老师的严密监督之下的另一种场合和方式的控制,这样的工具主义的劳动教育[3]既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劳动兴趣,更无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似乎仍然扮演着一个外加者的角色,被淡化、弱化甚至是轻视。它好似教育活动的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调味品,一直没能有机地融合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1.对我国教育界优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回应

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病,人们强烈呼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现实中对素质教育之“素质”的应试化解读使得素质教育的成果大为缩水。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多元价值和多维功能的活动,如果能够真正地开展和实施的话,其产生的作用将是辐射性的和全方位的。

2.对现当代中小学生特征性缺陷的自然性弥补

现如今中小学生独生子女的人口学特征对我们的教育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冲击是很明显的。自觉和不自觉的娇生惯养,主动或被动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产生的后果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眼高手低、好逸恶劳,物欲和自我的双重膨胀以及伴随而来的对劳动、劳动者的轻视甚至是鄙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甚至已被那些现实中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歌二代以及学二代和啃老族等彻底颠覆。在此种情势下,劳动教育的开展将借助劳动这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自然和切实的过程,会给其参与者以真切的感受与体会。相应的学风、个人作风甚至是社会风气也会有所转向和调整。

3.对基础教育与中等和高等教育人为脱节的自然性贯通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本应是步步为营,后为前继的。但现实的教育由于过度的功利化和工具主义,而使小学生最远大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当迈入大学校门之后,更多学生感到的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当走出大学校门时,这种后遗症还会持续:如非北上广不去,月收入非五千不签约等现象比比皆是。当代的大学生也不是本身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和不知道学了之后去干什么,而是以往多年变味的教育让其不知道该去学什么和怎么去学习。如果有一贯如一的劳动教育的熏陶和影响,想必他们在走入大学校门后甚至是再走出大学校门后不会有那么多的浮躁和不如意,也会以更积极的心理态度应对择业就业过程当中的各种困难,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三、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

1.全面重视

要想使劳动教育的应有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要高度重视并广泛参与进来。首先,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安排者和实施者的学校和教师应先身士卒。要看到升学率之外的对学生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的更多的方面,并能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设计上、课程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配置上予以平衡,这些将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其次,家庭和家长也要密切配合。家庭和家长要协助并协同学校和老师,为学生接受劳动创造环境的、时间的、思想等方面的条件。此外,鉴于劳动教育所具有的鲜明的体验性特征,也客观要求学生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心地去实践和体验劳动。

2.系统设计

这种系统性体现在多种方面。首先是对“劳动教育”的系统性认识。劳动教育,应是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再到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知识点的系统工程。其次,是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其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结合。劳动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化设计和系统安排,强化学生通过具体的劳动体会、感受和实践而获得自然的、生动的、鲜活的、直接的经验,从而在形成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表现为品行、知识、体能、审美等方面的统合发展。

3.有机安排

这种有机性,首先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机安排上。比如要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征,不同时代的历史的、科技的、经济的条件以及不同地区的状况和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综合安排。其次,还应注意各种劳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如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以此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4.强力助推

教育行政部门、媒体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外部力量也要注意形成合力,强力助推。作为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方针的倡导、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引导及相关的财政、奖惩制度和措施的执行等方式对那些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较好的学校和地区通过表扬、宣讲、奖励、财政倾斜等方式,巩固其成果、扩大其影响。各级各类媒体也不要把报道关注的焦点仅仅定格在各地的“高考状元”和各校的“学霸”身上。在媒体影响力日趋强大的今天,对劳动教育方面的关注和正面报道也会对劳动教育的推进产生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总之,对劳动教育的倡导,可以弥补我们把关注教育的视角仅停留在诸如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队伍的建设、办学模式的选择等教育活动的微观层面上的不足,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在理念上有更核心性的、导向性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修订本,上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刘猛.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毛泽东.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 篇9

塘沽区首批区级课题

课题名称: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缺失与弥补的研究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我校所承担的课题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缺失与弥补的研究》,这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目标,以办让家长放心、满意的学校为宗旨确立的。

课题由上级部门批准,并同时成立了课题小组,于2007年1月9日开题。经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论证,制定了课题实施的方案和计划。

一、课题方案如下:

(一)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课题的提出)

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效、持续长远地开展下去,我们对课题的提出进行

了重新地认识,使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深刻地感受到此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我校的学生家长95%来自外地,他们基本上没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而剩下5% 的家长虽然出生在本地,受教育的年限也不长,他们的生活重心都放在谋生,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上,根本无暇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简单地认为孩子放在了学校,一切教育问题均由学校负责,致使孩子们缺失了在成长过程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家庭教育的缺失,势必形成学生人格上的缺陷以及各种不良的习惯。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于促进外来务工人员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子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城市的学生一样,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习习惯上、行为习惯上、卫生习惯上、道德品质上得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三年的时间里,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建立家长学校,通过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2.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影响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道德品质;通过摸索、学习、实践,不断地推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3.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践,使工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增强,各种良好的习惯逐渐形成,为滨海新区的建设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月上交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

2.走进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分析总结影响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走访所任班级1/3的学生家庭。

3.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实践,总结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任课教师每学期上交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在全校范围内交流,互相借鉴。

(四)、课题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教学校长、教学主任、教育主任、一线骨干教师组成;制定计划、组织活动由课题负责人柳红负责;课题的档案管理、研究成果的征集由组长芦秀智负责;家长会的召开、家访活动的开展由副组长王艳丽负责;具体的研究工作由课题组成员实施、开展。

(五)、实施步骤和方法

实验的步骤:

1.课题的制定和筹备(2006年2—8月)

课题申报表和开题报告由柳红负责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由芦秀智负责撰写。确定课题小组成员。

2.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总结(2007年3月——2008年7月)

(1)课题组成员根据本学校的实施方案开始研究工作(包括理论的学习),所有任课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课题组成员要及时记录研究过程,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性研究成果。

(2)2008年8—12月,各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成果报告,课题组长汇总所有的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结题报告,接受塘沽区教科室的专家鉴定。

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个案分析、经验总结、成果交流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计划在三年的时间里,广泛征集教师优秀的研究成果,参加市区级各类比赛,在全校乃至全区推广我校的研究成果。

二、2007年3月—2008年4月课题研究的过程

据本阶段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以家访、问卷调查、学生谈话等形式进行)

(一)分析总结了影响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因素: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是行为或倾向,它是后天获得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学习习惯的好坏。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有着正向的关系,一般地,越是优秀的学生,学习习惯就越好,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又转化为一种动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1、小学生在家的时间约占2/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素质教育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就是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了。我校自2004年被命名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口校以来,大量的务工人员子女来我校就读,约占全校人数的95%,这些学生的父母均来自贫困地区,自身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水平低,没有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加之他们平时都忙于生计,更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他们中绝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的目的就是有人为他们管理孩子,孩子不丢、不受到伤害就可以了,至于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家长根本不重视。同时,这些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孩子的家就在几平米的地下室,家里孩子两三个,回到家里还要照看弟妹,根本没有学习的时间和氛围。

2、缺失的教育。

一部分的家长只抓孩子学习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如:自主读书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想象创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到社会和自然中涉取知识的能力等。这种缺失的教育观认为,知识全在书本上,或者认为只有书本知识才是知识。因此在开发孩子智力时,只注重教他们识字读书,而置社会生活和自然常识于不顾。,对社会和自然常识孤陋寡闻,知之甚少的孩子,很难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所以我们要教孩子读有文字的书本,也要引导他们“读”社会和自然这无字的书本。向实际生活学习,如让孩子看电视中的新闻节目;带孩子到野外游玩、参与一些体育、文娱活动。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指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激发孩子想象、创造的欲望。同时,活学活用书本知识于实际生活中,这都是很重要的。

3、不良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诚实守信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领导下,学校和家长所渴求、社会所呼唤的美德,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而社会影响错综复杂,网吧、游戏厅等层出不穷,在一些领域和地方的不良、不规范甚至非法现象屡见不鲜,使众多的小学生耳闻目睹,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均给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同时,给小学生们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这是影响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向上成长的重要原因。

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老师们走进了学生的家庭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影响小学生,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养成的因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每一位课题组教师都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撰写了客观、全面的调查报告。

(二)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则和有效途径:

提出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则和有效途径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必须有反复的实践来验证,因此,课题组教师每学期均有相应的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以下原则和途径的提出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1、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就是要面向全体,组织全校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科,所任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身的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强行一种学习习惯。

3)层次性原则。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接受事物的能力有高低,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该有差别。

4)自觉性原则。习惯的养成不应该是老师强加的课程,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好学生的影响下自觉形成的个人行为。

5)循序渐进性原则。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反复检验、反复实践并行之有效的行为,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6)持之以恒原则。对于那些成绩落后,上进心不强的学生来说,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和恒心,在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及时监督、不断提醒,让一种好的习惯能贯彻到他所有的学习活动中去。

2、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方面的讲座和辅导,使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掌握更多的教育方式。我校利用家长会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做个榜样》、《关注孩子的生存智慧》(知心姐姐主讲)等专题讲座。

2)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学法方面的讲座和辅导。利用校会的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学法讲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科学地进行期末复习》、《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谈》、《良好的小学英语学法包括那些》等。

3)在学生中间树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典型,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要求各班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学法交流,让学生从身边的好典型中学到经验。我们在各班评出“学习小标兵”

4)学校通过 “共建和谐校园”“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之星”等活动,规范学生身上不良的行为,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交流与实践,总结并推广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多年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只注重了教师的教授质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自身进行的学习方法的总结,针对这一弊端,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新教育观念,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就是一把金钥匙,它是可以打开通向任何一座知识宝库的大门。本学期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推广了一些学习方法,如:低年级的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快速查字典、提高计算速度等;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概括段意、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修辞作用的方法,写作中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观察事物的方法,描写事物的方法等;数学中简便运算的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英语中快速识记单词的方法等;美术中画面布局、上色的方法;音乐中发音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时在教给学生方法,只是我们不善于把这些方法系统地总结下来加以推广,今后我们要在这方面多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

1、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我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分别在低、中、高年级开设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美文诵读课。为了进一步落实考试作业改革,我校开展了教师作业设计大赛、试卷设计大赛、学生各类趣味比赛、阳光体育活动等。

2、教师论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结合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教师论坛活动,旨在于探讨并推广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3、学法交流。在全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进行学习方法交流活动,要让学生取得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佳效果,必须找到符合儿童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内容的途径。本次“学习方法大家谈活动”旨在于把学生身边有效的学习方法推介给大家,同龄人的经验,既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又有说服力,可供借鉴的地方较多,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形成了自己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不善于分析、总结,不勤于反思和积累,因而丢失了大部分真实、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所以,做经验总结时,大量的借鉴、高深的理论尤其显得空洞。

四、下一步计划和预期成果

1、开展“个案追踪”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记载研究成果,得到第一手材料。

2、进一步落实“走进学生心灵”活动,让老师的温情填补孩子心灵上缺失的东西,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3、总结教师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编撰成集,形成我校特有的教育风格,并加以推广。

课题主持人签名

上一篇:队列训练教材下一篇:远方之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