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只重视课本内容传授,不重视思想文化教育和学生能力培养;只重视课堂教学,不重视课外活动,不重视激发学习兴趣。总之,只重视“应试”,不重视培养学生素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物学素质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生物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1:

试论目标教学与生物学素质教育

【摘 要】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关键词】目标教学;素质教育

生物学素质教育纳入目标教学的轨道,依据生物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推进,使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洞察明晰,心中有底。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21世纪建设人才)的生物学素质,是摆在中学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存在的今天,要在生物学这样一个“小科”中抓好素质教育,说说容易,实行起来会特别困难。

把生物学素质教育纳入目标教学的轨道,依据生物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推进,使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洞察明晰,心中有底。这样,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将促使生物学素质教育步步到位。诚然,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付出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二、确立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

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为本学科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依据新大纲确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落到实处。

对于知识教育,既要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又要明确知识教育对学科教学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知识教育作为基础,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都没有依附,也无从谈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教育要有所倾斜(就中学的整体教育来说,自然德育是首位)。

对于能力培养,既要知道能力培养必须以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更要明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渔”,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正是打开生物科学殿堂的四把金锁匙。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对于政治思想教育,不能为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而喧宾夺主,更不能把生物教学异化为政治课教学,而应该是潜移默化、自然渗透。所谓的自然渗透不等于可以忽略思想教育内容,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 在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支配下进行的,我们应该充分探讨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如果说前一个目标是衡量教学内容及质量的尺度,那么,这个目标则是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与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相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困难要大,而这种困难与应试教育下师生之间所形成的不正常交往不无关系。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对优等生给予良好的激励和较多的指导;对一般学生给予一般的指导;对差生给予的是鄙视或漠不关心。学生在与教师的这种交往中相应的态度是:优等生为了保持教师对自己的良好印象和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就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好成绩;一般学生感到争取优良无望,但又不甘心落到下等,因此只付出一般的努力;差生则由于受到鄙视,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是白费劲,结果心思根本不用在学习上。

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师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的信含,并把帮助中差生的提高与培养尖子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腔热情 地帮助中差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三、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生物教师必须是生物学教育事业的挚着追求者。

不论中考、高考是否考生物,也不论学校把生物视为“小科”或“副科”,面对被漠视了的生物教育,要一往情深地投注全部精力。决不要把教师个人的作用小看了,如果你能在学生中树立一个使学生敬佩而向往的形象,其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中,笔者曾耳闻一些教师因学校把生物课视为“副科”,便感叹自己无所作为,致使其所任生物课陷于放任自流;也曾目睹另一些教师以自己对生物教育事业的挚着追求,引导一批批的学生走向热爱生物学的道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是能够改善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的。

(二)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试的压力没有了,要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

然而,空讲“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欲望。应选用一些针对性强的实例贯穿于章节教学之中,向学生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离不开生物学;剖析生物学能为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实现优化环境、优生优育、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等共同理想造福。

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变被动为主动,并千方百计地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那种应试教育下因死记硬背而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也将随之而消失。

(三)做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个大家关注较多的课题,研究成果俯仰皆是,无需作更多的理论探讨。这里仅就学科贯彻因材施教谈一点粗浅认识。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

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样是时代赋予我们生物教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文胜.论目标教育与素质教育,广西教育学院报,1999.1

作者:甘振

生物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2:

生物学科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学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只重视课本内容传授,不重视思想文化教育和学生能力培养;只重视课堂教学,不重视课外活动,不重视激发学习兴趣。总之,只重视“应试”,不重视培养学生素质。而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中学生要想成为未来科技高度发达社会里一名合格的公民,无论他是一名生物学家还是一名普通百姓,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即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那么,如何对课堂进行创新改造,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当然也深有体会。

首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我认为让学生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收获是一个好方法,而成功的德育渗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讲《伴性遗传》时,我采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咱们班有没有同学患色盲?”真巧,一个男生站起来说他患色盲。我又问他家里还有谁患色盲,他说他舅舅也是色盲。这时我告诉他们,我以前的一个男学生是色盲,他的外公也是色盲。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急于解释,又进一步发问:“你们听说过哪个女孩患色盲吗?”学生们面面相觑,摇头摆手,底下又是一片议论声:“真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学生们充满期盼的目光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导入新课,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具备应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考、讨论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生物知识应用到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氛围就很浓厚。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找到适当的阅读材料,开展小型的知识讨论会、辩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尊重学生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引导,利用具体教具模拟蛋白质合成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首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而DNA在细胞核中,那么DNA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学生通过模拟蛋白质合成过程讨论并回答:(1)DNA从细胞核中进入细胞质中从而指导蛋白质合成;(2)DNA和蛋白质分别存在于它们原来的位置,只是中间有一个中介可以将DNA上的信息带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来指导蛋白质合成。学生讨论完,教师给出阅读材料:1955年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如果加入 RNA酶分解细胞中的 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再加进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同年,拉斯特(Laster Gold)等人将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发现标记的RNA分子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看完材料后学生思考答案——遗传信息的传递与RNA有关,从而总结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DNA—RNA—蛋白质。那么,DNA上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导RNA上再传到蛋白质上从而去体现生命活动的呢?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问题提出后教师演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对大致过程有所了解。接下来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使探究有了一定的梯度和高度,把问题设置在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从而提高其自主探究的热情,增强了学习氛围。

第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必须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介绍《伴性遗传》这一节时,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首先,指出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一种致病基因(b)只位于X性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X和Y或X和X是一对异型同源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和Y或X和X一定要分开。然后,依次提出几个问题:①人类色盲和人类色觉正常的基因型有哪些?②在色觉正常的基因型中有无携带者?是男性还是女性?③人群中可以有几种随机婚配方式?后代表现型如何?④色盲遗传有哪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连环设疑的“问题链”,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发散开来,营造了一种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不仅使学生接受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也削弱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培养了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有很多,通过发散思维式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教学效果更佳。

第四,适时强化知识系统化,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宰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对知识的巩固、落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同时结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俯视所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最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其进行知识升华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能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才可称得上能力;只有提高了这种能力,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升华。例如在学习完生物《稳态与环境》之后,恰逢秋末冬初。学生在教室外活动的时候,我让他们观察校园教学楼前面的法桐,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不一会儿就发现,有的已经落光了叶子,而有的还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发现,未落叶的法桐离教室较近。“因为光照时间长!”“那么,为什么离教室较近的地方不易落叶呢?”同学们很快结合《植物激素》一节的知识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笔者的以上这些体会应用得当的话,足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以此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县第四高级中学)

作者:耿继涛

生物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3:

对中学生物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科教育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就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

学校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科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的。在生物学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在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讨生物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生物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并有一定创造性的人。这就是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从这样的素质观出发,在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1、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素质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生物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如世界是物质的原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观点在生物科学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例证。2、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未来需求来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价值放到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

(1)科学方法。生物学教学除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方法;分析、概括方法;类比、推理方法;科学假说方法等)之外,更需要的是训练学生学会科研方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设计构想、整理分析结果;实验工具、实验材料的选择)。生物学教学中观察实验,不仅是为了印证某一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而且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

(2)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心理素质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的生物资源等知识时,可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3)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

二、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教育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构建好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具体制定单元课题的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是指在文化科学、身体技能方面应指明达到的水平;在思想道德、心理、能力方面要指明通过哪些内容或活动培养哪种能力或品德。所谓 “恰当”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水平。

2、使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视学法设计

在教法设计的同时进行学法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学法指导,这是生物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法设计以章、学段为单位整体设计为宜,因为这样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对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规划。学习方法有很多,结合生物教材可以进行如下几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1)自学方法。这种方法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学习阅读,即老师通过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逐字逐句的读,理解其关键的词语,然后逐段逐节的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第二步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开始由教师给出提示提纲,学生自己总结,再讲评交流;然后过渡到通过讨论写出提纲,自己总结,最后组织全班交流。第三步是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体学习的方法。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进行教学。一本书从绪论开始先让学生对全书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深入到局部学习,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如此,也就是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这样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讨论交流法。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思辩方法、表达方法,讨论可以发展学生的交往素质。

(4)知识整理归纳的方法。提炼要点,列表、归纳知识网络等。

以上这些方法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因教学环节而有所选择,要做到和教学方法有机地优化组合。总之使用要恰当,避免用得过死,绝对化。

三、努力提高生物学教师的素质

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全体生物学教师的努力,只有高素质的生物学教师,才能使生物学教学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因此,提高生物学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1.增强生物学教师的事业心。加强师德修养,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当一个教师踏上讲台的时候,面对着的是学生的需求,背负着的则是时代的、社会的重托,因此要求教师的爱不能停留于“母爱”,而应当是一种凝聚着该时代的社会要求的更高尚更博大的“教育爱”。在一定程度上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2.重视继续教育。教师进修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第二是大练 教学基本功,提高授课质量,花大力气解决好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问题。第三是培养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培养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培养教师对其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有了这些能力和习惯,教师就可以自如地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教师要参与教科研。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好处是:第一可以使教师更进一步掌握教育规律,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提高教师对教育理论的认识,提高教师对工作的责任感。第二是教师可以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反省的习惯。第三是教师可以从中学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总之,生物学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加深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全面理解,大練教学基本功,在教学的过程中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成为德才兼备的、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

作者:翟红艳

上一篇: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精选2篇)下一篇:政教处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