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计划2010(精选13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以安图县教育局XX年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1、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的成绩分析以后,争取及格率要达到90%,优秀率要达到50%。这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
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按照教育局安排课时进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实施。
《怎样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西乡古城中学 杨小丽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 3课时
第二章 探索生命 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10课时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周次
一、生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等结构层次吗?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单元小结”中 ,有这样一条“小结” (见第70页):
此外,本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最后一段, 也概括说:“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从宏观到微观可以这样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见第65页)
这里所说“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等,是不很准确的。在本单元第二章节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你将知道”中,就明确地提问“多细胞生物体多种多样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在课文中,也说“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见第59、60页)。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以人体即哺乳动物为例来说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说明植物体构成的。而人体和绿色开花植物都是高等的多细胞生物体。结合本书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有关内容可知,四类绿色植物中同时有“组织、器官”的植物体,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绿色开花植物三类,但有六大器官的就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所以,“组织、器官”等结构层次更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在修订前的课本第二单元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中,其开头这样说道:“多细胞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有许多细胞”(见第62页);在本章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中说,单细胞生物没有上述结构, 有上述结构的是多细胞生物(见第68页)。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最新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之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也有三处明确提到“多细胞生物体”:“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命现象”,“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还有一张表的题目就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见第10-1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6月第5次印刷)。此外,病毒等连细胞结构也没有,就更谈不上有上述结构了。
因此,“单元小结”中的“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这句话就不准确了,最好在前面加上“多细胞”,说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这样课本前后一致又不致造成误解。当然,说“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且都有组织、器官等”,也不十分准确,但比“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要准确得多。所以,不能因为是“小结”,为了过分追求文字的简洁而牺牲准确性,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此外,第三节中的“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一句,最好也在前面加上“多细胞”。
二、苔藓植物的“假根”是根吗?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标目“苔藓植物”中,课文这样叙述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见第81页)这里说苔藓植物的“根非常简单 ,称为假根”,就是说苔藓植物是有根的,只是根比较简单,称为“假根”而已。那么,“假根”是根吗? 苔藓植物到底有没有根呢?
我们首先要区分“根”和“假根”。根是高等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有时又称“真根”, 一般是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根的主要功能为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并将水和无机盐输导到茎、叶,以及储藏养分等。根大多是由胚根发育而来(主根),或由中柱鞘细胞发育而来(侧根),也有的是从茎或叶上生出来的(不定根)。胚根是种子萌芽后首先出现的器官,它向下生长深入土壤而固持幼苗。根的结构,大都比较复杂,内部都有维管组织,并具有根冠。
假根则与根(真根)明显不同。假根,是一种单一的或多细胞的结构,外观与根呈类似, 在菌类和一些低级植物都有。在藻类、苔藓和一些蕨类植物(包括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中,生于植物体的下面或基部,具有固着植物体和微弱的吸收功能。从结构上,假根都很简单,不少为单细胞结构,如地钱、蕨的原叶体和伞藻等的假根; 有的为多细胞结构,如葫芦藓等。也有假根形成固着器,如藻类中的海带等。无论何种假根,其内部均无维管组织,尖端也无根冠。所以,假根的进化水平都比较低。假根也有固着植物体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但效率要比根低得多。在来源上,植物体的假根是表面细胞或基部细胞延伸而成,而与根大多是由胚根发育而来不同。
苔藓植物有像“根”的部位,但它非常简单,只起固定作用,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因此还不能称为“根”,只能称作“假根”。它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靠的是叶片。所以,苔藓植物的吸水保水能力不强,植株矮小。也就是说,苔藓植物是没有根的,只有结构简单的“假根”,假根并不是“根”。对于这一点,在最新修订的义务本《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得到印证。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一标目“植物的分类”中,有一个要填写的分类表,其中的“无种子”中“有茎叶”类里,又分“有根”、“无根(假根)”两类,而“无根(假根)”对应的植物是葫芦藓,正是“苔藓植物”,与“无茎叶”“无根”的藻类植物类似(见第97页)。
由此来看,课本中的“根非常简单”一句是错误的,对师生有极大的误导作用,使人认为苔藓植物是“有根”的。原文可改为:“……没有根,只有结构非常简单的假根(假根不是根)。”
三、水和无机盐都是由根吸收,通过导管运送的吗?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单元小结”中,有这样一条“小结”:“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是由根吸收的,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见138页)
上面的第二句话也是值得商榷的。
本单元第一章的开头说绿色植物可以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在“小结”中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点。但根据本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的叙述以及课外资料,可以得知下列信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苔藓植物也没有“根”,只有结构简单的“假根”,它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靠的是叶片;虽然有茎,但茎中没有导管,谈不上有输导作用。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得多。
种子植物同蕨类植物类似,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所以植株也很高大。
任志鸿主编的《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在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典型演练”之“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中”,这样“典析”道: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由于这类植物没有根,没有吸收水分的专门器官,所以适于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中。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但是根不发达,吸收水分的能力不强,输导组织不太完善,也同样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这类植物的生殖过程必须在水中,借助水的帮助完成受精过程,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中。”(见第48-49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6月第9版)
由此可见,四类绿色植物中,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并没有根,它们吸收水和无机盐靠的是全身或叶片,也没有“导管”这一输导组织;有根的只有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两类,只有它们才是由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并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师: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上有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看,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数目一样多吗?气孔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节课我们来观察叶片上气孔的数目及开闭。
教师板书:观察叶片上气孔的数目及开闭。
设计思路:通过回忆,直接切入主题,使学生一上课就明白本堂课的实验目的。
二、实验过程
师:如何才能看到叶片上的气孔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设计思路:提前录制好观察叶片的表皮的演示实验,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课堂空间,使学生快速找到物象,达到本堂课的实验目的。
1.观察叶片上的气孔
学生观看材料、用具和实验过程。
师:操作之前我说明一下(摘一片叶),往叶片的下面撕拉,撕出来的是下表皮;往叶片的上面撕拉,撕出来的是上表皮。要求同桌之间用同一片叶子分别制作、观察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标本。
大屏温馨提示:找到物象之后,数一数同一叶片、同一视野内上表皮和下表皮的气孔数目,填写在实验报告中,由组长计算同种叶片的平均值,然后统计在黑板上。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通过同桌数同一叶片、同一视野内的上下表皮气孔数,并由组长计算同种叶片的平均值,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用数字说话的优秀品质,增强说服力。
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一边画表格、注汉字(见下表),一边指导、抓拍物象,并让组长把平均值统计在黑板上。
[组号\&植物名称\&上表皮气孔数\&下表皮气孔数\&\&\&\&\&]
师:好了,咱们一起看一下大家的实验结果。(教师指着表格)每种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一样多吗(横向比较)?
生:不一样。
师:不同植物的一样吗(纵向比较)?
生:不一样。
师:有没有规律呢?这是陆生的,这是水生的,这是……(在统计图一侧用两种彩笔标出陆生和水生,然后得出结论。)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气孔的分布是有特点的。(板书:气孔分布:陆生植物——大多数下表皮气孔多;水生植物——大多数上表皮气孔多。)刚才大家只观察了本组的植物,现在一起看一看其他组的实验记录。
教师播放抓拍的学生物象。
设计思路:播放抓拍的学生物象,这个环节很重要,学生在观察,观看的时候,仅局限于本组内的一种植物,没有观看其他组的植物。通过播放学生的实验记录,使学生对水生、陆生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的分布一目了然,更加激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师:大家在观察的时候,发现气孔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气孔有大有小,能够张开与闭合。(板书:气孔能张开与闭合)气孔的这种变化有意义吗?
生: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气体交换的窗口。
师:非常好。(回播水葫芦气孔张开图)当气孔张开的时候,植物体内的水分会悄无声息地从气孔处散发出来,带动了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同时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指植物体),这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指板书:分布)陆地上水分少,如果是上表皮气孔多,植物就会很快缺水死亡;而水生植物生活在水里,上表皮必须多一点才有利于散失掉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也适于水生植物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说,气孔的这种分布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设计思路:此处是对叶片上气孔分布不同的一个升华,吻合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进一步观察: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师: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看过气孔的张开、闭合?
生:没有。
师:想不想看?
生:想看。
师:那好,对照实验报告中“观察气孔的张开与闭合”步骤自己验证一下。
教师录制学生视野中的气孔变化,大屏展示提示:(1)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纸可以放得厚一点。(2)盐水滴得少,清水滴得多。(3)可以用同一个标本反复实验。
设计思路:尽管是一个小小的提示,告诉了大家做好气孔开闭实验的诀窍,使学生能通过目镜尽情地观察气孔的动态变化。
师:好了,大家都做完了,一起看一下这组学生的实验过程(播放录制的气孔的变化过程)。一边播放,一边指图描述:滴盐水之后,保卫细胞失水,保卫细胞外侧的细胞壁会拉直,气孔慢慢关闭;滴清水之后,保卫细胞吸水,保卫细胞外侧的细胞壁会凹陷,气孔慢慢打开。
(1)认同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能够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了解人的活动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尝试收集、处理资料的方法的技巧。并树立了解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杨海江
针对上一学期,生物教学出现得问题,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熟悉教材:要保证自己首先将教材的全部知识弄明白,然后才能上课。
2、备好没一节课。只有备好没一节课,才可能上好课。将每一节课都认真备课,虽不要求有规范的详案,但是要有知识点脉络,体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最起码的教学要求------心中有数。
3、讲好课。生物教学不是教师的想当然,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上课,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重难点,应该有轻重、有区别,使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至少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参考【二】
一、教学总目标
1、认识生物的主要分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植物物的生殖大多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二)学生情况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七年级学生对生物知识还是新知识,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二)方法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21周)
七年级上册生物共三单元十章内容,各章计划用时: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1周)。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2-3周)。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4-7周)。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8-11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12-13周)。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14-16周)。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7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18周)。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9周)。
第六章挨家爱护植被,绿化祖国(20周)。
总复习(第21周)。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参考【三】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绩。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参考【四】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 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国卫生等实践活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但仍有个别同学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学生刚步入初中,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 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在期末统考成绩三率达标。
(2)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实验能力,了解一些自然现象,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1、(9.2-9.6)致同学们
2、(9.7、9.10-9.14)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3、(9.17-9.21)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4、(9.24-9.29)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与第二节 植物细胞
5、(10.1-10.7)国庆放假 做好前九月份的复习工作(复习卷子)。
6、(10.8-10.12)第三节 动物细胞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7、(10.15-10.19)第二单元 第二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与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8、(10.22-10.26)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9、(10.29-11.2)期中复习(前2个单元)。
10、(11.5-11.9)期中考试 期中评卷
11、(11.12-11.16)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2、(11.19-11.23)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与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13、(11.26-11.30)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以及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4、(12.3-12.7)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2.10-12.14)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2.17-12.21)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7、(12.24-12.28)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18、(12.31-1.4)复习期中考试以来的内容
19、(1.7-1.26)总复习期末考试与评卷
六、教学措施(应对策略和教学设想)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2、做好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5、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
6、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7、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
8、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已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9、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10、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11、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1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
13、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14.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5、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16、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7、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8.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作业及时认真完成。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试的检测中考个好的成绩,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参考【五】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3课时
第二章探索生命3课时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课时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4课时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10课时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课时
11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参考【六】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参考【七】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教学内容
1、概要:生物学什么?
2、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3、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4、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国庆放假
6、第三章细胞
实验:显微镜使用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第三章细胞
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单位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
8、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细胞分化成组织
第二节: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9、期中考试期中评卷
10、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光合作用
11、第五章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呼吸作用
12、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吸收作用
第四节:蒸腾作用
13、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五节:运输作用
14、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5、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16、第六章绿色植物的生活
第三节:生殖器官的生长
17、第七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第一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8、第七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第三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参考【八】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绩。
(教师身着汉服,头梳堕马髻)大家知道老师穿的这身衣服的名称吗?它叫作汉服。还有我的这个发型,也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堕马髻。现在我这个整体造型展示的就是汉朝女子的形象。通过观察这个形象,汉朝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朴素、洒脱)我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大家的回答:敦厚朴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扇尘封、厚重的历史大门,梦回大汉。
大汉曾经而临怎样的历史形势呢?请大家阅读材料:《汉书-食货志》。汉朝经济繁荣,形势大好,这多亏文帝、景帝对国家的治理,我们将他们统治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板书)。
二、讲解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它并不是大汉建立之初就有的,相反,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可是先辈们面对这样的“烂摊子”,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领读《汉书·文帝纪》)。汉文帝身居高位,却能和农民一样,挽起袖子来干活,这在皇帝里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其对农业的重视。(板书:重视农业)
汉文帝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生活十分朴素,他平时穿的都是用粗布做的衣服。正所谓:成南俭,败由奢。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奠定了汉室几百年发展的良好基础。这就是“文景之治”形成的第二点原因:勤俭节约。(板书:勤俭节约)
我现在讲个故事。有一个小姑娘叫缇萦,她的父亲是个行医之人,但却由于没有治好一个病人的病就被告发,缇萦既悲伤又气愤,上书文帝以求救父,说:“一个人砍去脚就不能再行走;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贫女愿意替父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文帝看了信,深受感动,就此下令废除了肉刑。由此可见,文帝具有以德治同的思想。(板书:以德化民)
正是因为文帝、景帝在位时期重视农业、勤俭节约、以德化民,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可是,要想在此基础上成就千古大业,就必须有居安思危之感。有时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大家看《汉书·主父偃传》,我们将其中反映的问题称为王国问题,说明大汉政治不统一。(板书:政治不统一)再来看《汉书·董仲舒传》,可以看出当时汉朝存在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板书:思想不统一)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大一统的伟业。
三、讲解王国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王国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西汉前期的形势图,大家观察一下,与秦王朝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异常情况?(学生回答)对,这就是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国并行制。(板书)这个制度既保留了秦朝创立的行政单位“郡”,还恢复了西周的分封诸侯的办法。这看起来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吗?其实这是高祖刘邦为了击败项羽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他希望这些王侯能够拱卫汉室江山,可是事与愿违。大家请看,这是文景时期中山国第一代王靖王刘胜下葬时穿的殓衣——金缕玉衣。大汉规定金缕玉衣是皇亲贵族的专属,诸侯王只能穿银缕玉衣。这小小的诸侯王斗胆用金缕玉衣,由此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学生回答:诸侯王实力强大)。现在大家就以组为单位,结合《汉书·主父偃传》,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得出解决对策:“推恩令”、“削地夺爵”)(板书)
通过“推恩令”和“削地夺爵”,王国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这就可以一劳永逸吗?还有什么问题?对,思想还不统一。
四、讲解何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假设你们是各地举荐上来的贤良方正之士,你们给大汉出出主意,究竟应采用什么思想来统一国人的思想呢?(学生分为法家、道家、儒家三组进行辩论)
各位说得都很有道理,董仲舒(点一名学生),你是前朝的博士,你来说说。
学生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说道:臣认为您要以德来服人心,以儒家学说来统一国人的思想。
就按董先生的意思办!即日起,诏告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板书)。那么董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呢?
学生:为了更好地贯彻儒家思想,您要在长安设立一个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机构。
嗯,此举极好,就将其称为“太学”,取“大学”之义,作为我大汉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板书:设立太学)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匆匆过去了,在这为期半年的教学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借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先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深刻的总结,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以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一、教学方面
1、充分备课
在备课方面我投入了较多的精力,熟悉大纲要求,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便更好更细致地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还要设计出文字简洁,脉络清晰的板书,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一目了然。
2、向课堂要效率
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课堂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或者说是一个主持人或组织者,尤其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高效阅读与思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过程。向课堂要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质疑的引导,他们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好一些。
3、教后记反思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研方面
1、坚持听课与评课
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积极参加每周一次的生物组教研,多参加集体学习。
三、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物学知识正在成为普通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前沿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在教学时运用实物对照、调查、实验等方法,借助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让学生走出课室,调查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他们认真地观察自己身处的环境
2、不足: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课堂秩序性稍差一些,学生背记稍差一些,检查监督力度较小,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
周次 | 实 验 内 容 | 实 验 类 型 |
光对鼠妇的影响 | 探究 | |
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 分组 | |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 分组 | |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 分组 |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演示 |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 分组 | |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 探究 | |
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 分组 | |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 探究 | |
植物根尖的结构 | 演示 | |
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 探究 | |
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探究 | |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 演示 | |
茎的输导功能 | 分组 | |
花的结构 | 演示 | |
叶片的结构及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 分组 | |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 探究 | |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 探究 | |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演示 | |
植物呼吸的蒸腾作用 |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计划2010 篇10在新的一个学期里,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圆满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学优势上,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实践活动的环节,使每位学生都有更多的思考。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是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生物学》。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在优势的教育基础上要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提高的思想理论。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导入课堂来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组织好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要懂得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分工合作、乐于交流,这样才能有利提高教学质量。 4、组织学生懂得会收集和整理有关生物学的资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5、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之间要相互讨论和分析问题。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和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素养。 2、这个学期主要讲的是人体各个系统的知识,学生感觉到有点难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表明学生才能够理解。 3、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 4、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多关注周围环境对人体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三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四周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五周 复习 第六、七周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八周 复习 第九周 考试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十二、三周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十四周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计划2010 篇11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与此同时,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与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护卫生等实践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大部分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是,学生刚步入初中,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的繁多复杂,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 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素养方面:基础知识要做到较好的掌握。 (2)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实验能力,了解一些自然现象,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这一学期的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建立一种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够增强环保的意识,积极爱护环境,初步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环境观。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1、(9.11-9.15)致同学们;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9.18-9.22)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课时);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9.25-9.30)第一单元第二章 第三节;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二课时); 国庆放假(10.1-10.8)假期复习作业 4、(10.9-10.13)月考与成绩评析;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细胞(二课时); 5、(10.16-10.20)第三节 动物细胞;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6、(10.23-10.27)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7、(10.30-11.3)期中复习(单元检测、期中检测) 8、(11.13-11.17)期中复习与期中考试(前2个单元) 9、(11.20-11.24)期中评卷;第三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二课时); 10、(11.27-12.1)第二节 种子植物;第二章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二课时); 11、(12.1-12.8)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二课时); 12、(12.11-12.15)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二课时) 13、(12.18-12.22)复习与月考; 14、(12.25-12.29)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二课时);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二课时); 15、(1.4-1.5)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二课时);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17、(1.8-1.12)总复习 18、(1.15-1.19)总复习 19、(1.29-2.2)总复习期末考试与评卷 六、教学措施(应对策略和教学设想)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2、做好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5、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 6、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7、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 8、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已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9、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10、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11、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1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 13、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14.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5、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16、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7、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8.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计划2010 篇12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而且抽象:比如克隆、遗传信息、DNA、染色体。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偏低,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并且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要想让学生对前面四个知识点能有一个深度的理解,这节课并不容易上,因为学生之前也有些关于DNA,基因的知识,但并不理解这几种物质的.关系,有一定难度。 我用上课铃声、天气预报说明我们的生活需要信息,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也需要信息。借用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西瓜、大豆里存在某种信息指导他们的发育成自己的样子。接着说我们长得像自己的父母就是因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某种信息,像这样能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信息,称为遗传信息。它决定我们外表即性状表现。 自学“资料分析”,得出结论: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引导学生思考,信息都需要物质作为载体。文字、图片的载体是纸;天气预报的载体是收音机;新闻的载体是电视等等。遗传信息也有载体,是什么?――DNA。 DNA分子很长可以分成很多片段,这种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的片段称为基因。 结合以前学习内容,细胞染色最深的部位是细胞核,介绍细胞核中有一种极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也因此被命名为染色体。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出示“从DNA到染色体的图解”,让学生归纳细胞核、染色体、DNA与基因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 篇1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 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2.沙漠中的植物一般不具有的特征是: A.茎肥厚多汁 B.根系发达 C.叶退化成刺 D.叶面宽大 3.下列诗句中,与生命现象没有关系的是: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4.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A.肌肉细胞 B.果肉细胞 C.神经细 胞 D.血细胞 5.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一只眼注视目镜 C.使用较大光圈 D.使用低倍物镜 6.人体的血液属于哪种组织?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7.将浸泡的玉米种子切开,在断面上滴一滴碘液,看到的现象是: A.种皮变为蓝色 B.胚乳变为蓝色 C.子叶变为蓝色 D.胚变为蓝色 8.草履虫细胞内没有: A.细胞 膜 B.线粒体 C.染色体 D.叶绿体 9.根冠具有保护根尖的作用,下列哪项不属于根 冠细胞的特点? A.细胞体积较大 B.细胞形状不规则 C.细胞呈长方形 D.细胞排列不整齐 10.杨树的茎能够不断长粗,是因为茎内有: A.输导组织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韧皮部 11.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原因是: A.传粉受到影响 B.水分吸收过多 C.养料供应不足 D.果树不能开花 12.把萎蔫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变化是: A.体积增大、柔软 B.体积 增大、硬挺 C.体积减小、柔软 D.体积减小、硬挺 13.植物根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增多 D.细胞分化 14.英国科学家范海尔蒙特栽培柳树的实验证明绿色植物生长需要: A.土壤 B.水分 C.氧气 D.无机盐 15.叶肉的栅栏层细胞的特点是: A.排列疏松,叶绿体含量较少 B.排列疏松,叶绿体含量较多 C.排列整齐,叶绿体含量较少 D.排列整齐,叶绿体含量较多 16.日常食用的黄豆粒是由花中的哪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子房 B.胚珠 C.柱头 D.花药 17.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18.长有新鲜蔬菜的塑料大棚中,在白天有阳光时增加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 19.要检验一株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必需的条件是: A.要用一株叶片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C.要在有阳光的上午进行 D.要在有阳光的下午进行 20.下列可以称为生物圈的是: A.地球 B.一个池塘 C.太平洋 D.一片森林 21.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装,可 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因是: A.减少水分散失 B.减少果皮损伤 C.抑制呼吸作用 D.保持温度恒定 22.下列植物中,食用部分属于植物茎的是: A.甘薯 B.马铃薯 C.胡萝卜 D.菠菜 23.合理密植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原因是: A.增加植株数目 B.充分利用肥料 C.充分利用光能 D.充分利用水分 24.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是由于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25.番茄或西瓜的果实里都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它们的: A.雌蕊有许多个子房 B.雄蕊有许多粒花粉 C.雌蕊有许多个柱头 D.子房里有许多胚珠 第Ⅱ卷(综合题 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小明同学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标本,看到如下 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撕取一小块做成的标本叫临时 。若使用的是目镜为5×的,物镜为10×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 倍。 (2)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小明转动了 ,换成40×的高倍物镜,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 (3)视野③的图像模糊,需要使用 进行调节,看到视野④,物像放大了 倍。 (4)在视野②中,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标本过程中没有将叶表皮 ;用碘液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染色,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 (5)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这些刺激眼睛的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 中。 27.(9分)下图 A、B、C、D是根尖的4个结构的细胞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A细胞位于 ,B细胞位于 , C细胞位于 ,D细胞位于 。 (2)D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吸收 和 。 (3)植物根的生长与 和 有关。(填字母) (4)从根尖的尖端向上排列,依次是 。(填字母) 28.(9分)下图为枝芽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①的名称是 ,②是 , ③是 ,④是 。 (2)在适宜的条件下,标号②的结构发成 , 标号 发育成新芽,③逐渐伸长,枝芽就发 育成 。 (3)芽分枝芽和花芽,在农业生产中,一般尽可能保留 ,适当剪除 ,以确保多结果实。 29.(7分)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能用字母回答的,请用字母回答) (1)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出现 等结构。 (2)细胞分裂进行的顺序是 。 (3)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的是图中 处; 染色体位于细胞两端的是图中 处; 此时两端染色体数目 ;已形成 两个新细胞核的是图中 。 (4)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平均分配 对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30.(6分)如下图 所示:小红剪下一段月季花枝条,浸泡在盛水的瓶中,在阳光下倒悬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状况。 (1)枝条上能长出根的部位是 处, 生长方向是 ; (2)能长出新枝条的部位是 处, 生长方向是 ; (3)水分由A处输送到C处,是由于植物茎内的 来运输的。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是 通过茎内的 运输到A处。 31.(10分)下图表示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按要求回答: (1)绿色植物被称为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是因为 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图中的 C 过程是 作用,在细胞内的 中将 和 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2)图中A 过程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消耗 气,分解有机物,产生 气体, 并释放 。 (3)图中 B是植物的 作用,通过叶片 的 散发水蒸气,同时带走一部分 热量,防止叶片被晒伤。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计划2010】推荐阅读: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教学计划05-30 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10-13 七年级生物教案上册11-15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5则范文06-24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测试题11-13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1-02 七年级下册生物计划10-17 七年级上生物教研计划10-25 七年级下生物期末教学总结10-12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9-13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