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精选10篇)

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 篇1

一、简答题(每题5分):

1、简述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和三个维度。

2、简述要成为一位优秀中学生物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3、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4、概述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原则及特点。

5、简述构成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论述题(每题15分):

1、谈谈怎样才能提高生物学科的学科地位?

2、你认为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举例说明。

3、你打算在今后的生物学教学中,怎样不断的发展你的专业素养?

4、试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特点。

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 篇2

1 实验教学步骤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不同于专业基础实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活学活用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本院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开设在大三下学期,学生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笔者参考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实验教学程序设计为四步,即动员分组、开题答辩、开放实验和论文答辩。

1. 1动员分组———以兴趣为导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自主是创新的前提。在实验前4 周对学生进行动员,明确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实验课程的总体布置。具体做法是: 让学生4 ~ 6 人自发组成团队,确定团队负责人; 各团队选择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地域资源特色,尽量从周围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选择来源丰富、价廉易得的实验材料,例如油菜花、金盏菊、枇杷叶、金银花、杏鲍菇等; 各团队再根据实验大纲要求的技术内容,利用4周左右的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项目分工。

1. 2开题答辩———以答辩促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比较才有进步,有竞争才有创新。各团队分别准备PPT进行开题答辩,内容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技术方案、进度安排、组员分工等,教师和学生可随时提问和参与讨论。教师最后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对实验方案给出修改意见。同时教师根据答辩情况进行评分,作为实验考核的依据之一。

学生通过开题答辩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比较,激发内在的竞争和较量。为了“争口气”、不“丢脸”、不“比别人差”,各团队会主动学习,去查阅更多、更全的资料,激发创新思维,讨论形成更好的实验方案,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活学活用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1. 3 开放实验———以任务为驱动,分工协作,提升综合实验素质

责任到人、分工协作是团队效率的重要保障。各团队负责人根据实验方案,拟定所需的实验试剂和仪器材料,由教师统一订购后,分别组织实验项目的实施。在实验过程中开放实验室场地和仪器设备,放手让学生按照拟定的方案分工进行实验,将实验过程完全“交还”给学生。教师淡化为“安全员”“服务员”“咨询员”,甚至是“观众”。

每个团队组员都单独承担一项任务,例如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大孔树脂筛选、纯化,金盏菊精油提取,等等。团队各组员既有独立任务,同时又要抓紧实验进度,共同完成实验项目,不仅提高了实验综合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验的整体进度由团队负责人督促和控制,并负责作好每个组员的考勤和工作评价,将其作为实验考核的依据之一。

1. 4论文答辩———规范实验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科研素养

实验完成后,各团队按照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和模板,共同完成一份实验论文,包括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文献综述、材料方法、结果分析、结论( 或讨论) 、参考文献等要素,图表、文献引用均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要求进行。

每个团队各推荐1 名学生,与教师一起组成答辩评委组进行课程考核。推荐的学生负责该团队实验论文的答辩,不参与本团队的考核评价。每个实验项目答辩限时5 min; 然后由团队成员依次汇报在实验中所负责的工作; 并针对相关实验操作进行面试考核,面试内容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处理等。

通过改革传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考试,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文献分析、数据处理、问题讨论、成果总结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研的系统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2 实验考核评价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在实验总评成绩中的平时成绩占30% ,考核成绩占70% 。在平时成绩中的开题答辩成绩占40% ,由老师评定; 组员团队贡献成绩由团队负责人评定并签名,占60% ; 团队负责人的团队贡献成绩则直接与实验论文和实验结果挂钩,各占50% 。

考核成绩由实验论文、实验结果和面试答辩三部分成绩组成。实验论文成绩由教师根据论文质量评定,占考核成绩的30% 。实验结果和面试答辩成绩取答辩评委组评定分数的平均值并签名,分别占考核成绩的30% 和40% 。另外对实验项目获得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的,本课程实行免考,省级立项考核成绩为90 分,国家级立项的为95 分。

该考核办法实行两年以来,学生的参与度高,能较好刺激学生管理好团队,保障实验项目的顺利完成,考核结果也基本反映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

3 实验教学活动化

结合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的特点,本院鼓励学生团队就相关实验项目申报和参加各级各类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小课题、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活动,并引导完成实验较好的团队撰写论文或专利,让实验教学真正活动化。

实行这种教学模式两年来,先后获批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1 项; 参加省级大学生挑战杯获奖11 人; 参加省级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获奖4 人;发表学术论文6 篇。特别是2012 级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有9 个团队以实验内容申报了大学生创新项目,获批了省级、校级项目共5 项,学生的专业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 问题及建议

这种教学模式是笔者结合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经历,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本科生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两年的实践,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少数”问题。很多学生习惯了被动学、被动做,这种开放教学模式让他们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无所事事,只有少数学生如鱼得水、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学生差异化显著。其次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轻松惬意,但涉及内容和环节很多、很庞杂,相比传统固定内容的实验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还需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实践经历,并结合产业应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教、学、用统一。最后就是实验设备的问题。实验教学设备应该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购置或更新,建设与实际应用接近的车间式实验室,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院根据专业方向特色,购置建设了具有提取浓缩、分离纯化、干燥成型等完整工艺工程的车间式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室,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摘要:笔者针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特点,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从实验教学步骤、实验考核评价、实验教学活动化等三个方面,尝试构建并实施了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实践表明:新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开放实验,实验答辩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胡志明,李金龙,惠宏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综合性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312-314.

[3]付畅,关旸,崔继哲,等.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创新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J].林区教学,2009(10):17-18.

[4]向福,刘亮,项俊,等.导生制自主学习模式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27-28.

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 篇3

任课老师:陈鹏

班组试卷(个人作业)

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班组长是

2.班组长必备的五个条件:1)专业的知识2)________3)教导的技能4)_______

5)领导的技能。

3.现场常见的七大浪费: 1)______2)等待的浪费3)_______4)作业本身的浪费5)过量生产的浪费6)_________7)不良的浪费

4.现场的信息管理的技巧:1)建立资料库2)建立管理看板3)___________.5.管理者的自我认知,我是谁,对企业我是督导者,对员工和下属我是________,对自

己的团队我是________。

7.6S的实施三原则是、持久性原则和人性化原则

二、选择题

1.作为班组长,最重要的能力是()

A.专业能力

B.人际关系能力

C.概念能力

2.作业指导书要做到()

A.确认、清晰明了、异常管理

B.清晰明了、详细解释、C.锁起来

3.领导者是()

A.觉悟者

B.带兵者

C.苦行者

D.独裁者

E.传道者

4.现场改善的三“公”一“客观”是指()

A.公正

B.公平

C.公开

D.用经验说话

E.用数据说话

5.现场的工作方法是()

A.亲力亲为

B.现场中心

C.团队协作

D.重视过程

E.预防为主

6.现场的特点是

A.影响因素多

B.人员频繁流动

C.物料大量流动

D.业务涉及面广

E.动态管理要求高

7.信息管理包含以下内容:

A.作业日报的管理

B.管理看板

C.文明生产

D.工作笔记

E.厂房和环境

8.现场中关键的少数是()

A.影响后序工作的事务;

B.有牵连影响的跨部门工作;

C.影响指标指数的事务;

D.上司特别强调的方面;

E.员工、下属关注的工作

9.以下对策,无效的是()

A.罚款50元,通报批评

B.制定一口标准图示悬挂,人员重新培训拿取方法

C.加强员工品质意识

D.重点工程处揭示实物,追加确认,打点标识

E.知会上工序注意保持清洁

三、简答题:

1、现场常见的七大浪费是什么?

3、质量的三不原则指的是什么?

4、5个为什么如何理解?

小组作业:

分为学习小组(7-9一小组)进行讨论后提交小组作业,要求规范化。

1)从你工作现场中找5个问题点,然后做出点滴教育。

2)做一块生产看板。

作业要求:

1.每门作业必须有封面,写清楚课程名称、任课老师、学员姓名及所在企业名称;

2.字体、字型要统一

封面: 三号宋体字,内文:12号宋体字

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 篇4

1.实施红牌作战中,挂红牌的目的是√ A B C D 对事不对人 对人不对事 对人也对事 不对人也不对事

正确答案: A 2.在进行工厂布局设计时,无需考虑的原则是√ A B C 物流通畅原则 变化性原则

时间、距离最短原则

D 红牌原则

正确答案: D 3.在对工厂通道整理工作进行检查时,无需顾及的是√ A B 作业区与通道混杂在一起 弯道过多,机械搬运车通行不便

C D 未将通道位置画出 行人和货物的通道混用

正确答案: C 4.日式企业独有的一个把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是√ A B 5S手法 五视手法

C D 五现手法 改善手法

正确答案: C 5.观察的四个层次依次是√ A 看、视、见、观 B C D 见、视、看、观 看、见、视、观 观、看、视、见

正确答案: B 6.5S的总结报告的时间长度应控制在√ A B C D 30分钟以内 40分钟以内 20分钟以内 15分钟以内

正确答案: A 7.文件管理的四个步骤依次是√ A B 存档管理、日常管理、分门别类、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分门别类、存档管理、日常管理

C D 分门别类、存档管理、日常管理、日常维护 日常管理、存档管理、分门别类、日常维护

正确答案: C 8.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是√ A 程序化

B C D 标准化 系统化 公式化

正确答案: B 9.根据生产要素来区分,标准可分为√ A B C 程序类标准、规范类标准 制度化标准、规范类标准 生产类标准、管理类标准 D 人员标准、设备标准、材料标准、方法标准、环境标准

正确答案: D 10.关于戴明的圆环原则,说法是错误的是√ A B C D 它是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 它是一逻辑的组合 它呈螺旋式的上升

它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A 11.识别管理的人员识别适用于√ A B C D 规模大的企业 规模小的企业 三资企业 国有企业

正确答案: A 12.当公共场所采光不好,视线不佳时,我们应该进行√ A 整理

B C D 清扫 整顿 清洁

正确答案: B 13.在整理的推进过程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A 白牌作战法

B C D 红牌作战法 黑牌作战法 黄牌作战法

正确答案: B 14.清扫的准备工作是指对员工进行√ A B C 清扫的技能教育 成本的节约教育 设备的耐用教育

D 安全教育

正确答案: D 15.5S的涵义是√ A B C 收拾、整顿、清扫、清洁、修养 整理、整顿、清扫、整齐、修养 检查、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D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篇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

自2010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被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以来,学校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从2010级信息安全专业和2011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中开始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通过开展多方研讨和调研,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加入企业培养环节,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与著名企业的合作培养,实行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双导师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开展积极研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加强教师、企业和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学校和学院多次组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企业资深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开展座谈研讨,明确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对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配套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统一了思想。

(二)组织广泛调研,开展理论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国家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各高校与企业都是一种创新。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我校通过参加一系列全国性的研讨会,多方调研,学习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 加强同企业沟通,听取企业提出的宝贵意见。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之课程内容改革探索”和“基于大工程理念‘现代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获学校2010年教改立项支持。信息安全专业持续多年对国外工程教育开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课题组成员于发表了“国外信息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多篇教改论文,对实践教学活动中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三)改革教育理念,制订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90人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该专业依托信息安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强大优势,充分利用校内、企业界、工程界和国内外各种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培养信息安全研究型、创新型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杨义先教授通过整合信息安全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科研合作单位的强大资源,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网络信息攻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力量,制订了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实施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或科研院所学习实践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可免试推荐攻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工程硕士。

2010年版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保留2009年版培养方案中厚基础、重实践的理念,将专业课程分为密码学、网络安全、数字内容安全、信息系统安全4个模块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实践常态意识,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四)实施内引外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努力探索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每位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

学校正在逐步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晋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以及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措施。计划引进有工程和研发经历的博士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考核办法,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研究、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正在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培训和轮训的制度。

从2010年开始,信息安全专业计划在4年内达到6门专业核心课程: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数字内容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工程概论的师资具备5年以上工程经历。每年安排教师到信息安全企业或研究院所兼职、挂职锻炼。计划从2011年开始,启动信息安全专业教师认证资格计划。

(五)学校大力支持,专项经费保证

学校对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给予专项经费支持。2010年支持每个

试点专业10万用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并将随后的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计划的经费报学校明年预算。

(六)依托学科优势,实施产学研合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是关键所在。学校在整合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成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成立联合培养体,建立培养基地,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信息安全专业已经与国瑞数码安全有限公司、北京安码科技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行业企业探讨了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与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具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产学研强强联合的优势)联系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灾备系统实习工作。

(七)促进国际化交流,培养国际型人才

我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样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和法国亚眠大学开展互派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同时邀请了美国,意大利等一些知名大学教授开展学术讲座,洽谈国际合作教育事宜。

二、意见和建议

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实施以来,教育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有以下问题希望教育部能够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一)学制问题

目前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环节两者均要求有一年左右的企业实践。如果学生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得学士学位,并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实践环节存在一定重复性。可借鉴国外(欧洲)普遍实行的5年本硕连读,其中含半年至一年的实习环节,更为合理。

(二)配套政策

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使企业感到有责任、有积极性接纳实习学生。以往的实践环节多依赖于学校、教师与企业的“私交”,这是不规范、无保障的。国家应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和大学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包括税收、安全、保险、教师聘任制度等制度,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

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在真实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三、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申报和论证办法的建议

目前我校联系的大部分企业对申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抱积极态度。希望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对学生培养的责权利要求、设立学生实习伤害保险,对企业税收制定优惠政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习单位应不局限于企业还可以是科研院所,后者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主战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要培养卓越的高级技术人才,也要培养卓越科学家。国家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认证之间机结合,做到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

北京邮电大学

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 篇6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一) 背景分析

1.学校情况分析

学校秉承“和谐教育”理念, 实施“容短促长, 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 逐步建构起适合杭州第十四中学学生个性的“目标多层次、内容多样化、评价多元化”课程体系, 积极开发学生潜能, 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生物教研组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都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一致。

2.学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 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凤起、康桥两大校区蓬勃发展, 中美合作高中课程教育项目———AP课程 (即美国大学先修课程) 中心茁壮成长。凤起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10%的学生, 而康桥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30%的学生, 两校区的学生在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均存在差异。因此, 在开发和设置课程时应有所差异, 凤起校区的课程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 康桥校区则侧重于职业技能和兴趣的培养。两校区均有对生物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 学校学生先后有260余人次在高中生物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2人获得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10余人在浙江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这些学生是我们教研组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3.硬件设备分析

生物学是实验学科, 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建有“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 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中高端的实验设备, 拟建“人体生命科学馆”;康桥校区开发了“开心农场” (生物实验地) , 配备了水培系统、光照培养箱等仪器, 拟建设“光合作用实验室” (温室大棚) 。一流的硬件设备, 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教师情况分析

生物教研组现有教师18人, 其中特级教师1人, 高级教师6人, 博士1人, 硕士12人。教研组内青年教师多、学历层次高, 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热情, 有能力开设“高、精、尖”的生物选修课程。这些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新课改的强大新生力量。

5.现行教材分析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存在一些不足:重理论轻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少, 科研能力培养不够;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学生实践机会少, 职业技能培养不够;缺少相关的专业、相关的院校、相关的职业介绍, 不利于学生将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应弥补这些不足。

(二) 课程体系的设计

1.课程总体目标

多途径、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研究能力和职业技能。

2.课程体系

(1) 总体思路。如图1, 以国家的必修课程《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为土壤, 孕育出“追求卓越”的三条不同途径:针对选考生物的学生, 选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针对AP课程班的学生, 选学AP生物学;针对全体学生, 选学校本选修课程。这样, 就为学生有差异地追求卓越、有选择地获得成功搭建了平台。

(2) “4·3·2·1”生物校本选修课程群模型 (如图2) 。

1四个课程群。开发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 主要涉及4个课程群, 分别包括:

走向生物学家之路系列 (以凤起校区“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 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

植物栽培系列 (以康桥校区“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 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技能)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无土栽培技术》《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等。

趣味生物学系列 (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基本素养) :《“走进自然”植物社》《“走进自然”昆虫社》《趣味生物学》等。

生物学与生活系列 (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知识) :《生物科学与生活》《食品与健康》等。

2三个层次:基础课程, 拓展课程, 专长课程。

基础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开设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各类课程。这类课程普及面广、内容丰富,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例如《食品与健康》《趣味生物学》《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走进自然”植物社》等。这类课程的开设在于满足广大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需要, 定位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学习主动性, 最终培养出拥有基本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生。

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潜能开设能充分发挥学生资质、施展天分的课程, 例如《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无土栽培技术》等选修课程。这类课程生物学科特点明显,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类课程的开设, 满足部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拓展加深学生的学科知识, 提高学生在生物领域的学习能力, 最终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拥有明显优势特长、具备优秀个性品质的学生。

专长课程:围绕学校生物这一特色品牌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开发和建设的课程, 适合部分在生物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 例如《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等。这些课程主要是满足高端人才的专业发展需要, 培养未来的生命科学工作者。

3两个核心实验室载体。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应围绕实验展开, 康桥校区以“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开设《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选修课程, 凤起校区以“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开设《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选修课程。

4一个目标。以“容短促长, 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为目标建设课程群, 充分考虑到个体智能的多元性, 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和谐发展, 激励学生追求卓越, 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三)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对此, 笔者以省精品课程、省网络推荐课程《走向生物学家之路———高中生物学拓展课程群》为例进行介绍。

1.课程群的总体目标

21世纪, 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技术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生命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生物学家。本课程群是为培养未来生命科学工作者的基础性、引导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本课程群的开设, 旨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工作的兴趣, 培养生命科学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在知识上、技能上、思想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群的结构

如图3所示, 课程群的结构包括8个模块。其中, 3个模块为拓展课程, 分别是《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 每个模块18课时。这3个模块与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的3个模块完全匹配, 是必修课程的深化。每个模块的章节结构与必修模块的章节结构匹配, 实现了拓展的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无缝对接, 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每个模块包括5章, 每章包括:知识拓展、经典例题、针对训练、实验探究、前沿介绍 (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 5个栏目。其中前沿介绍 (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 体系性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生科院和研究机构、各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职业,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职业。另5个模块为专长课程, 分别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 每个模块18课时。这5个模块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实验课程, 注重学生高层次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与必修、拓展课程相应模块也是匹配的, 是知识、技能、方法上的深化。这5个模块的学习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研究方向进行研究, 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课程群的实施

3个拓展模块可以与必修课程同步开设, 学生可以体系性地选学三个模块, 也可以选学部分模块。在选学了拓展模块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职业方向选修相应的专长模块。

二、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

(一) 教学方法改革

1.深化网络教学, 打造学习社区

作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 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 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渗透。目前, 学校正积极构建基于差异发展的“数字彩虹计划”学习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社区, 包括学习社区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评系统等。“数字彩虹计划”里的课程由微视频、学案、习题等组成, 我们力图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交互、网上走班以及在线测评等技术,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发展。关于学习社区的教学模式, 我们注入许多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元素:任务驱动、游戏化学习、正反馈机制以及翻转课堂。即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 利用游戏化情境与元素, 以正反馈机制促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动力, 充分参与到学习社区中去———基于正反馈机制设计的游戏化学习社区: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获得奖励—接受新任务。学生在此模式的学习社区中, 能够将学习任务合理自主化, 安排好自身的学习进度, 与同伴共同进行闯关学习的比拼, 形成良性的竞争激活机制, 从而激发出学生本源的学习能动性。

生物教研组已完成了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核心内容的微课视频制作和分层的习题库建设, 接下来将继续开发必修三和高三复习的网络学习平台, 努力建成一个完善的生物必修课程学习社区。网络选修课程的开设及实施同样也是在学习社区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构建的。目前生物教研组已将《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3门选修课程编制成网络选修课程, 以便更多的学生更自由地选学。

2. 以“小课题研究 ”的形式开展选 修课程的教学

生物教研组开发的选修课程, 许多是与实验相关的专长类选修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并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基本流程是:课程开始, 引导学生确立不同的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课程中, 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课程结束, 学生完成相应课题报告、论文并相互交流, 质量高的可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或公开发表。比如在《细胞工程实验》选修课程中, 授课教师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是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肝癌治疗的体外研究。基本流程是:首先, 通过提取分离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接着, 以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细胞培养, 从时效性、剂量性、细胞毒性和比较测试4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探索和开发新的治疗肝癌的途径和方法。18位选学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研究和学习。

(二) 评价方式改革

当前的必修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纸笔测试。纸笔测试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 但忽略了对技能、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忽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因此, 在选修课程中我们采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1.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课堂发言、提出问题的情况;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

2.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在实验课程例如《基因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 我们在评价指标中加入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学生课题研究能力的考查。对于一些活动性选修课例如《“走进自然”植物社》, 以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和认识植物的多少等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可通过观察学生行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访谈、调查问卷等途径进行。

三、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根据课程的要求, 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规划, 最终在凤起、康桥两个校区建成了“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等4个学科专业教室。作为省学科基地培育学校, 杭州第十四中学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到2014年底为止共投资了310万元, 用于“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仪器的配备和“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设。

“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冷冻小型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生物安全柜、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全波长酶标仪、人工气候箱等仪器。实验室可分为教学区、实验准备区、基础实验区、分子生物实验区、植物组培区、动物细胞培养室等功能区。该实验室确保《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校本选修课程能顺利展开。

“人体生命科学馆”以3D数字人体系统为核心, 以异形投影、体感技术、互动技术为手段, 配合人体模型、标本和组织切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探究器官和系统的运作规律,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健康的生活知识, 形成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它包括教学区、中国数字人区、虚拟显微镜区、健康生活区、人体组织区等, 配备了虚拟实验设备、各种人体模型和标本、高级综合急救模拟人系统等。该实验室可用于校本选修课程《人体生物实验》、《健康与医药保健》 (浙一医院医师开设) 、《人体急救知识》 (医务室开设) 以及必修课程的教学和参观。

“开心农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了植物栽培所需器具, 并加强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光合作用实验室”拟在2015年建成, 将配备完善的水培系统。

《卓越教师教育新坐标》读书体会 篇7

昌乐县实验小学李磊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从中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方法,找到了管理中的智慧,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还有大量的专家语录,其中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语录最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卓越的教师还是普通的教师,要胜任这份工作,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反思自身素质,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抚育心灵。

2、浓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状态。因为读书,让我们开阔

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平时忙于上课、忙于学生,可能无大量的时间投身书海,但是只要挤,时间总会有的,利用边角料的时间,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读读经典名著,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看看学术前沿,了解教育同行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翻翻文学作品,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沐浴智慧、遨游寰宇、充实自我。

3、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助力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目前,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我原来以为,天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这些零碎而繁琐的平凡事件都是忙忙碌碌,谈何研究?其实,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课题,都值得研究。把教育教学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过程,则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平凡而伟大,大有文章可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与习作牵手,与思考为伴,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是我们记录的好材料,以随笔的形式整理与提升,大胆提炼自己的“一家之言”,成就自身发展。

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做魅力教师,是每一个教

生物试题之生物进化 篇8

A、用捕虫网兜捕、针插、保存 B、针插、展翅、保存 C、兜捕、毒杀、展翅、针插、保存 D、兜捕、毒杀、保存

12、具有触手、触角、颚足的动物依次是( )

A、水螅、蝗虫、蜈蚣 B、园蛛、蝗虫、水螅

C、蝗虫、水螅、河蚌 D、园蛛、河蚌、水螅

13、下列用鳃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

A、河蚌和沼虾 B、血吸虫和沙蚕

C、蝗虫和海蜇 D、蜗牛和蛔虫

14、在鲫鱼的血液循环中,动脉血是指( )

A、含氧少,颜色暗红的 B、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C、心室里的血 D、静脉血管里的血

15、下列哪种鳍控制鲫鱼身体前进的方向( )

A、胸鳍 B、腹鳍 C、尾鳍 D、背鳍

16、鲫鱼能在不同的水层停留,起作用的结构是( )A、鳔 B、鳃 C、肠 D、侧线

17、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 )

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青鱼、草鱼、鲢鱼、鲫鱼 C、鲢鱼、鳙鱼、鲤鱼、鲫鱼 D、草鱼、鲤鱼、鲢鱼、鲫鱼

18、“四大家鱼”的混合放养能够提高池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种混合放养的依据是( )

A、个体大小和代谢水平的不同 B、对水体的要求不同

C、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 D、生长快慢和生殖方式的不同

18、下列状态下的动物,哪个最先被青蛙捕获( )

A、突然起飞的苍蝇, B、死螟蛾,

C、装死的蝗虫, D、蠕动的蚯蚓

19、下列动物中,为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的是( )

A、青蛙,B、蟾蜍,C、娃娃鱼,D、鳙鱼

卓越教育生物测试题 篇9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纺织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纺织作为一项古老的生产活动, 人类很早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纱, 然后再将其织成布的技术。纺织工程专业课是纺织产业链上涉及纺纱、织造、针织、纺织品设计、印染、服装设计等的专业基础。大连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自1958年开始办学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 沉积了雄厚的教育基础及办学经验。它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教育历史最悠久、办学门类最齐全、办学力量最强大、最具特色的纺织专业。2012年, 在学校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大背景下, 纺织工程系“依照教育部卓越计划”修订纺织工程专业非卓越班培养方案,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一、我校纺织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1. 生源不足, 质量不高。

纺织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众所周知, 高校招生中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代表着该专业的社会认同程度, 比率越高, 优秀学生的招收人数越多, 越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水平及学校发展水平的提高。反之, 无专业志愿、调剂的学生越多, 学生的专业思想往往不稳定, 学习不安心, 学习积极性不高, 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此外, 从研究生的录取率来看, 研究生的生源也存在严重不足, 不利于纺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 纺织专业毕业生流向分散而纺织企业又求贤若渴。

我院除了考研究生或准备考研究生之外的大部分毕业生去了纺织企业, 但98%的毕业生选择的都是大连、上海、深圳、广州及江浙、山东等一带沿海大城市, 并且去了这些沿海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又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跳出了纺织行业。而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对纺织人才又有较大需求纺织报上, 不断登出这样的广告“年薪20万诚聘总经理”, “年薪20万聘请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10万年薪招聘车间主任”。我院过去纺织专业主要注重的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人才的培养, 可近几年去这些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

3.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1世纪的现代纺织, 需要的是既精通纺织技术, 又懂外语、懂计算机、懂贸易、懂法律、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无法适应纺织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表现为知识面狭窄, 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够, 创新精神缺乏。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 我国纺织行业几十年来相对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汽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有些滞后。如纺织科技跟踪国外的多, 原创性研究少;纺织产品仿制国外的多, 自主开发的较少。

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核心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环节四个模块。毕业要求182学分。

通识课程67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57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通识课程包括政治法律 (思想道德修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启航工程) 、文字体育 (大学外语、体育) 、自然科学 (高等数学、外语) 、计算机基础文化素质类任选课五个子模块。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7.5学分。其中包括化学基础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纺织化学) 、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 、数理基础 (纺织应用统计学) 、管理贸易基础 (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国际贸易) 、学科基础 (织物结构学、纺织材料学) 五个子模块。

专业课程34.5学分, 其中专业必修课程19学分, 专业限选课程8学分, 选修课程7.5学分。专业基础课有染整工艺、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实践教学33学分。实践教学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金工实习、制图测绘、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1. 在大纺织基础上加强专业方向的培养。

新培养方案中, 大纺织学科平台课包括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染整工艺学和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为了在大纺织的基础上, 突出对纺织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学习之后, 将学生在三、四年级分流成三个专业方向, 分别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加工工艺设计和染整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纺织专业方向的了解进行专业限选课的选择, 在学习专业课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 为实现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提供空间。

2. 整合了我校现有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系和内容。

为了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合理的, 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实际条件相适应的, 包括实验环节、实习环节、课程设计环节、毕业环节等的实践体系、内容和方法, 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方式完成系统的实践教学。通过实习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设计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 、实验技能 (专业实验) 、创新训练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技创新) 四个实践模块, 使学生从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到初步具有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践能力支撑。

3. 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就业见习行动。

学生从大二开始, 学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人大三后,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科研课题或方向, 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所带的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实践教学周开展实施见习行动。目前, 学院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就业见习协议。“见习行动”通过与专业对口单位对接, 为在校生提供毕业前的岗位实践锻炼, 提高见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通过工作岗位的实践积累经验, 为他们步入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 尽快适应角色并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搭建平台。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纺织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 大连工业大学“卓越纺织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辐射推广, 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一生物暑假作业测试题 篇10

1、“看见糖果分泌唾液”和“青梅入口分泌唾液”分别属于()

A、条件反射、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D、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视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

A、视网膜B、视神经C、大脑皮层D、瞳孔

3、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全部三个环节B、任何一个环节C、至少两个环节D、任何两个环节

4、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森林B、土地C、河流D、大海

5、在脑和脊髓中,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

A、灰质B、白质C、神经中枢D、语言中枢

6、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A、感觉中枢B、听觉中枢C、视觉中枢D、语言中枢

7、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A、生活质量B、肝炎C、非典型肺炎D、癌症

8、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传染病()

A、艾滋病(AIDS)B、肝炎C、非典型肺炎D、癌病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缩手反射中,人先感到痛,然后缩手()

2、所有的反射都是大脑控制的。()

3、只要意志为坚强,吸一两次毒是不会上瘾的。()

4、吸烟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长期吸烟会引起癌症。()

5、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适合各种生物生存的场所,也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

6、人体感受器的非敏感地区比敏感地区提供更多信息。()

7、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人表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8、艾滋病是有AID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9、与心血管柄有关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吸烟、高血糖和高胆固醇。()

上一篇:留学澳洲维多利亚大学专业下一篇:浙江万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