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竞赛普通生物学(共6篇)
一、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分裂。
2、植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特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3、动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制的基本类 型、消化和营养、呼吸、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4、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进化的机制、物种形势。
5、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行为。
二、实验竞赛要求选手能够:
1、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及实全镜等常用实验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细胞染色体和制备装片。
3、植物解剖和徒手切片。
4、无脊椎动物解剖。
5、使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6、对实验进行设计,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各队选手准备参加这一竞赛时,可参考高校用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能力,题目比较灵活。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分为初赛和复赛。
生态学部分(20%)
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
(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 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
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 2.适应的相对性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种群 1.概念 2.特性 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 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
(四)群落 1.概念 2.结构 3.群落演替
(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 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 6.物质循环 (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 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 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8.有害物质的富集 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
10.生态系统的类型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 护)
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
(一)人口增长 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 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 保护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 3.草原的利用、保 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 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自然保护区 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 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
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
三、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
(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三)动物行为分类及主要行为 1.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3.繁殖行为 4.社群 行为与信息传递 5.节律行为和定向运动 6.先天行为(本能)和后天习得行为(学习行为)
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 4.组织系统
5.维管组织和维管 束
(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 2.茎的结构(维管束) 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 3.植物体内水分 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 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 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 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 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 的比较 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 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 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 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
5.乙烯
(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 2.低温和花诱导 3.光周期和花诱导 4.春化和光 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 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双受精作用、胚 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
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
(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 2.绿藻门 3.红藻门 4.褐藻门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2.粘菌门 3.真菌门
(三)地衣植物
(四)苔藓植物 1.概述 2.苔纲 3.藓纲
(五)蕨类植物 1.概述 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 4.真蕨亚门 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 物的经济价值
(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 2.裸子植物分类 3.苏铁纲 4.银杏纲 5.松柏纲 6.裸子植物 的起源与演化
(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概述 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 、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 3.被子植 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 动物分类、形态、解剖和生理(20%)
一、动物分类、形态与解剖(重点是无脊椎动物)
(一)原生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草履虫 3.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二)多孔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海绵
(三)腔肠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水螅 3.分类(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四)扁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五)线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线虫纲、轮虫纲)
(六)环节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环毛蚓 3.分类(多毛纲、寡毛纲、蛭纲)
(七)软体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无齿蚌 3.分类(双神经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八)节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甲壳纲 3.蛛形纲 4.多足纲 5.昆虫纲(纲的主要特征: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重要目的特征,触角、口器、翅、足的类型)
(九)棘皮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海星纲、海胆纲、海参纲)
(十)脊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概述(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3.起源 和演化
(十一)圆口纲
(十二)鱼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洄游
(十三)两栖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休眠
(十四)爬行纲 1.羊膜卵的特点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2.主要特征 3.躯体结构概述 4.分类 5.起源 和适应辐射
(十五)鸟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 4.繁殖及迁徙 (十六)哺乳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
(十七)脊椎动物结构的比较(重要器官)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比较 (十八)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
二、人体及动物(重点是脊椎动物)生理
(一)基本组织
(二)消化系统 1.食物的成分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食物的消化 4.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循环系统 1.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体液平衡(内稳定)
(四)呼吸系统 1.系统的结构特点 2.呼吸机制 3.气体交换
(五)泌尿系统 1.系统组成 2.肾脏的结构 3.尿的产生
(六)生殖系统 1.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排卵和经期 3.受精 4.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 的形成 5.胚胎的膜
(七)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付交感系统) 2.反射 3.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八)感觉器官(眼和耳)
(九)内分泌系统 1.脑下垂体 2.甲状腺 3.胰岛 4.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 5.卵巢和睾丸 6.内分泌 功能的调节 7.昆虫的激素调节
(十)免疫系统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细胞生物学部分(20%)
一、细胞的化学成分、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一)化学成分 1.水、无机盐 2.糖类 3.蛋白质(包括:氨基酸、三字母缩写、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变性实质) 4.酶类(概念、特征、分类、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5.脂类 6. 核酸(包括DNA和RNA) 7.其他重要化合物(包括ADP和ATP、NAD[+,]和NADH[+,]、NADP[+,]和NADPH[+,])
(二)结构及功能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运输等) 3. 细胞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的结构与功能) 4.线粒体结构、功能 5.质体的类型和叶 绿体的结构功能 6.核糖体 7.过氧化氢体、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功能 8.细胞核(核膜、染色体、核仁、核 基质)和核功能 9.细胞壁成分与结构 10.细胞骨架系统(包括:微丝、微管、中等纤维、微梁)的功能 1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13.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
二、细胞分裂
(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意义
(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间期G[,1]、S、G[,2]的变化)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特 征
(三)减数分裂 1.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2.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五)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癌变
三、细胞代谢
(一)糖代谢(指异化) 1.糖的无氧呼吸(糖酵解) 2.糖的有氧呼吸(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 酸化)
(二)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异化)
(三)同化作用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原初反应等) 2.暗反应(卡尔文循环)
(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转录 2.翻译 3.遗传密码 4.生物合成过程
(五)生物代谢类型中重点是原核细胞(微生物)的代谢等 1.光养和化养 2.自养和异养 3.厌氧和需 氧
(六)细胞的全能性
(七)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简介
遗传与进化(20%)
一、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 1.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DNA的结构 3)DNA的复制 4)基因结构与基 因表达的调控 5)染色体的结构 2.遗传基本规律及应
用 1)基因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基 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4.多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5.基因定位 6.基因之间的相 互作用 7.卡方检验8.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9.基因工程简介
(二)变异 1.基因突变 1)概念 2)特点 3)机理 4)类型 2.染色体变异 1)结构变异 2)数目变异
3)基因组、染色体组 3.基因重组 4.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二、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
(二)生物进化机制 1.进化证据 2.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突变、自然选择、生殖分离、适应、进化的 中性学说) 3.哈特?温伯格定律及应用
(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四)物种的形成(途径和方式)
三、生物界级的分类
(一)病毒和类病毒 1.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2.类病毒
(二)原核生物界 1.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2.蓝藻 3.放线菌 4.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
(三)原生生物界 1.甲藻门 2.金藻门 3.裸藻门 4.粘菌门5.原生动物门
(四)真菌界 1.酵母菌 2.霉菌 3.大型真菌
(五)植物界
(六)动物界
(七)植物界和动物界进化系统(树)
生物学竞赛范围和要求
中学生物学竞赛,是以普及生命科学为原则,以培养21世纪生命科学的后备人才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认 识生命科学、保护物种的科学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较高层次的选拔赛。因此,要求试卷编制应规范化,命题 应科学严谨,克服随意性。
竞赛命题的主要依据
1.国际生物学竞赛(IBO)的理论纲要(《生物学通报》,1994.10)。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高中生学习文化知识、发展身体素质的过程中, 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 对全面认识和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与功能、继承与发展人类体育运动文化、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就学生而言, 学校体育竞赛非常有吸引力。然而仅靠全年一次的运动会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和参与需求。因此, 必然要整合高中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 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 学校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运动, 体育竞赛应构建以提高健身实效、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与能力。冲破单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局限, 有选择地把适宜于学生健身的部分体育竞赛项目与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集体性、多样性、经常性、小型性的大众化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 逐步形成多项目、多内容、多频率、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 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校体育竞赛内容新体系。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是随机选择的鞍山五中高三男生50名、女生50名、高二男生50名、女生50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数据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
通过调查得知现在开展的学生体育竞赛项目有田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体育竞赛多数是在国庆节前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 但有时因为各种原因还难以保证。运动会仅局限在田径项目上, 其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运动会所显示出来的是一种高技能运动的低水平比赛, 严格的竞赛规则, 有限的竞赛空间, 较高的体能、技能要求, 使学校体育竞赛成为少数特长生施展的天地, 大部分学生被无情地排斥在竞赛之外, 学生的参与率很低。
通过访谈学生得知篮球、足球、乒乓球赛均是由学生利用课间及体活课自发组织的, 形式零散、范围小, 时间难以保证, 效率低, 比赛无规则, 欠缺体育教师的引导与扶持, 时有运动损伤或争执发生, 这对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积极性调动不足, 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体质都起不到促进作用。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参加次数很少的占37.0%, 只参加过一次的占19.5%, 从未参加过的占29.5%, 合计86.0%。而参加过很多次体育竞赛的只占14.0%, 由此得知, 学校以田径运动会为主要竞赛项目就只能停留在少数人参与、多数人观赏的现状。
2.学生对体育竞赛的喜好与认 知。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非常喜欢体育竞赛的占42.5%, 比较喜欢的占42.5%, 喜欢的占12.0%, 合计97.0%, 而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只占0.3%, 由此得知体育竞赛倍受学生的喜爱。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很渴望参加“多项目、多内容、多频率”和“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的体育竞赛。
表1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竞赛的目的是为丰富其课余生活的占82.5%, 为强身健体的占81.0%, 为集体荣誉的占65.5%, 为提高体育技能的占51.5%, 为与人交流的占44.5%, 为兴趣浓厚的占42.0%, 为表现自己的占18.5%, 为取得名次的占8.5%。由此得知, 中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目的很明确, 参与体育竞赛能够丰富其课余生活, 缓解学习压力, 强身健体, 提高体育技能, 并能在比赛中增进交流, 为集体获得荣誉得到集体的认同, 能够在比赛中加强团队协作意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表2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喜欢大球类竞赛项目的占46.0%, 喜欢小球类项目的占42.0%, 喜欢田径类项目的占41.5%, 喜欢趣味类项目的占22.5%, 喜欢武术类项目的占20.5%, 喜欢舞蹈类项目的占18.0%。由此得知, 学生对田径、大球类、小球类项目等非常喜爱。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渴望参加健身性体育竞赛的占70.0%, 渴望参加多样性的竞赛的占63.5%, 渴望参加娱乐性项目的占54.5%, 渴望参加趣味性项目的占51.0%, 渴望参加竞争性项目的占49.0%, 渴望参加单一性项目的仅为1.0%。所以在项目设置上, 应该保留学生喜爱的竞技项目, 有选择地引进学生喜爱的健身性、多样性和趣味性项目, 改善现有项目的比赛形式和方法。例如让距跑、多人接力跑、男女混合接力、两人三足等。丰富体育竞赛的内容, 体育竞技与思想品德俱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参与体育竞赛能使其对体育的兴趣更加浓厚的占49.5%, 对其体育兴趣有一些促进的占41.5%, 对其体育兴趣没有影响的 占8.0% , 有消极作 用的占1.0%。由此得知, 参加体育竞赛能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加浓厚,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要丰富体育竞赛的活动内容, 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
学生认为参与体育竞赛对其学习生活非常有益的占31.0%, 对其学习生活有益的占55.5%, 对其学习生活没有影响的占11.0%, 对其学习生活有害的占2.5%。由此得知学生认为参与体育竞赛对其学习生活很有益处, 利用运动这种“积极性休息”的方式调剂学习后的紧张, 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3.学校体育竞赛的发展趋势和改 革对策。
(1) 以优化学校体育竞赛机制为立足点。
学校体育竞赛应该改善原有的竞赛机制, 改造竞赛项目, 以容纳更多的学生, 包含更多的体育竞赛项目为立足点开展学校体育竞赛。
可以有选择地把适宜于学生健身的竞赛运动项目与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集体性、多样性、经常性、小型性的大众化体育项目融合在一 起, 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学校统筹下自己组织开展体育竞赛。还可以采用征集竞赛内容的方式,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集思广益, 不断充实和完善竞赛的内容。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 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 培养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展现他们的各种才华。
(2) 以科学育人为出发点。
体育的育人、益智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丰富多彩、紧张激烈的活动, 以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形式来实现的。它较少说教, 更多的是切身的实践体会, 并具有肌肉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的特点, 这就是体育科学育人的特殊性, 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生对体育竞赛的技术难度要求, 对体育竞赛胜负的承受能力, 以及参与体育竞赛对其意志品质的影响的调查得知: 有65%的学生对体育竞赛的技术难度要求是难度适中, 有54%的学生对体育竞赛胜负的承受能力比较高, 有93%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竞赛能够提高其意志品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竞赛, 难度适中, 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作用。
(3) 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
学校体育竞赛应与发展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相结合。通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辩论赛、体育主题演讲比赛、体育书画与摄影展、体育文艺表 演、体育黑板报评比等形式,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强化体育意识, 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优化了校园体育竞赛环境, 激发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满足了不同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需要, 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发展、特长的发挥、身心的愉悦、品德的完美, 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较为理想的方法。
(4) 以终身体育为发展点。
对于学校来说, 体育竞赛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校体育竞赛应将开展的项目与健身性、趣味性融合起来, 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都能与学生一起合作参加体育竞赛, 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变化的心理, 促进学校体育竞赛的顺利发展。
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对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非常有利。学校作为终身体育教育的一个关键场所, 应与自身的目标与终身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相吻合, 与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生活体育、康乐体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普及了教育的学生不因体质衰弱而落伍于时代的要求, 从而更好的担负起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学校体育竞赛仅限一年一次以田径运动会为主, 是一种高技能运动的低水平比赛, 而且还难以保证。学生自行组织的比赛时间难以保证, 效率低, 欠缺引导。学生的参与率很低, 竞赛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2) 学生对集体性、娱乐性、健身性的体育竞赛非常喜欢和渴望。认为体育竞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生活有积 极影响。
(3) 学校体育竞赛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对策是:以优化学校体育竞赛机制为立足点, 以科学育人为出发点, 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 以终身体育为发展点。
2.建议。
(1) 学校体育竞赛内容应将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面向全体学生, 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不同条件和特长的学生参与到学校体育竞赛及体育文化活动中来, 各取所需, 各展所长, 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
(2) 围绕体育竞赛, 建立与多学科互动合作的学校竞赛模式, 促进相关学科间活动的相互渗透融合, 丰富了学校体育竞赛的内容, 提高了学校体育竞赛的文化内涵。
(3) 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者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创造, 以满足学校体育竞赛发展的要求。
(4) 学校体育竞赛应与体育达标、体育考核等内容相结合,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将必要的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列入其中。
(5) 学校体育竞赛以全民健身计划为核心,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竞赛相结合, 促进体育竞赛的多元化发展。
(6)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 构建学校体育竞赛的新模式。转变传统观念, 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赛内容与形式,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 使学校体育竞赛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 面向终身。
参考文献
[1]楚继军, 汤起宇.普通高校群体运动竞赛内容的改革[J].体育函授通讯, 1996 (4) .
[2]胡靖平.学校体育竞赛现状与构想[J].上海体育科研, 2003 (01) .
[3]刘宁, 王国洪.略论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竞赛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 2006 (03) .
[4]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5]崔瑞华、刘玉.对我国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思考[J].体育学刊, 2008, 5.15 (5) .
[6]闻勇, 李宁.浅谈体育竞赛价值[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 .
[7]陈铁成.运动竞赛学[M].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选修课讲义, 2001:6.
[8]王君.体育健康与消费[J].社会体育, 1999:12.
【关键词】高中 生物模型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就是物理模型。其中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
1.1 实物建构模型活化了抽象知识
建立动植物细胞的模型,如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器种类,细胞核、细胞器大小比例,如何体现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等。我们采用白色橡皮泥捏成半圆做成细胞质;用白色泡沫塑料做成细胞质基质;用弹力布做成细胞膜;用各色彩泥,捏制成各种细胞器之后,如内质网是捏一条扁平的彩泥之后折叠在一起而成;高尔基体则用二个扁平的彩泥和三个小球表示;核糖体则用若干小球体表示,而且是最小的,并且有较多的放于细胞质中,一部分固定内质网上,用大头针固定于细胞质基质上;用半个蛋壳倒扣在细胞质中表示细胞核。通过模型制作体现了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1.2 图画构建模型提高了识图能力
实物模型在大小、色彩、视觉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不是很广,但是以图画形式构建模型则相当普遍,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心法则、各种细胞器结构的静态模型、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等过程模型、以及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等。通过多次这样的物理模型的构建,学生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凡遇抽象的结构或过程,都会尝试用简易的图画帮助理解、思考。而且,在高中生物中,识图能力极为重要。图表是生物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在生物高考中注重考查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和绘图的能力。
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模型。我们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课本中的单个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题时总有很多的“想不到”,究其原因是不能迅速地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而构建概念模型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2.1 构建概念模型,整合零碎知识
必修1《分子与细胞》,由元素、化合物、细胞结构和功能构建一条主线,围绕以细胞为核心,从外到内逐一规纳,使零碎的知识完整化;如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等构建这样的概念模型;有利于学生对某个单元、某个模块知识进行加工、理解、储存,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记忆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感知、记忆、想象能力的发展。
2.2 构建概念模型,简化复杂知识
必修3《稳态与环境》,其中血糖调节是“看不见,摸不着”,又极为复杂。故而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模型建构活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课前,明确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及作用,制作好了“糖卡”、“胰岛素卡”、“胰高血糖素卡“;现探究饭后半小时及运动时机体该怎样做才能恢复正常血糖水平,并用卡片进行操作。通过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学生再根据在活动中的体验,构建出了图解式概念模型,将复杂的生理过程简化,不但有利于同学们识记,还能培养分析、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学会把看似复杂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到相关知识的联系,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高考中做常见的图形、图表题时,也不会再战战兢兢了。
3.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根据具体情景,抽象出数学规律,并用公式或图表的形式表达。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3.1 构建数学模型,辨析易混知识
必修2《遗传与变异》,其中“减数分裂”一节,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等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联会的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学生通过构建这样的数学模型,很容易地掌握了这几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再联系“DNA的复制”一节,DNA经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和第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的区别,课上,通过图解分析,师生一起构建了数学模型: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2n-1)m(注:m为1个DNA分子所含某种脱氧核苷酸数),第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2n-1m,难题立即迎刃而解。
3.2 构建数学模型,化解重点难点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其中酵母菌呼吸作用过程中随氧浓度变化所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间的变化特点、恒定温度条件下测某植物随光照强度变化所释放O2或吸收的CO2、单因子因素与多因子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等,我们先引导学生构建表格式数学模型,然后转化成直观地坐标曲线,最后再让学生把集合在一张坐标图上,让学生归纳后加以比较,从而化解难点。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学生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模型的建构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局面,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建构模型能够使生命现象或过程得到简化、纯化,对生物系统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探索,顺着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去感知、去思索,从中领悟和形成运用模型建构方法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领略科学知识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 朱正威 赵占良 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书生物 2007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考生须知:
1.本卷共3大题,5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10页)和答题卷(共2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所在地。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为了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欲将小麦和玉米的叶片制成临时横切标本,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的目标主要是比较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B)先用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
(C)先用低倍镜对焦,寻找叶脉,观察维管束外是否具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D)主要观察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无基粒,这是C3植物和C4植物的主要区别
2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
3.下列的几个小实验,结果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从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4.真核生物所合成的蛋白质,因mRNA起始密码子为AUG,故在其蛋白质的氨基端具有一个甲硫氨酸,但 自血中所分离出的白蛋白中并无氨基端的甲硫氨酸,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白蛋白的基因位于线粒体的基因组内
(B)白蛋白在血液中会被蛋白酶所修饰
(C)白蛋白在细胞内的运送过程中会被蛋白酶所修饰
(D)分离的过程导致白蛋白被修饰
(E)白蛋白在通过肝细胞膜时,白蛋白的氨基端被修饰
5.下列有关植物对低温环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的针叶树以落叶来减缓生理活动
(B)许多二年生的植物普遍需要高温的刺激才能开花
(C)越冬的种子通常含有高浓度的脱落酸,使种子维持休眠状态
(D)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来维持细胞膜的流动
6.右表是对农作物Ⅰ和农作物Ⅱ在同一土壤中N、P、K三己要素肥效试验结果。“+”表示施
肥,
(A)农作物Ⅰ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B)农作物Ⅱ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C)对农作物工来说.磷钾是必需元素,氮是非必需元素
(D)不同的农作物对磷钾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7.下列有关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内的胚是由合子经多次细胞分裂发育而成,包括胚根、胚轴、胚芽、胚乳和子叶
(B)大麦种子浸水后,其胚乳即产生赤霉素,以分解养分供胚生长发育
(C)赤霉素具有促进大麦种子萌发的作用,可使用脱落酸使其失效
(D)光照会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通常比黑暗中生长者高
8.AZT(结构如右图)可用于减缓AIDS病人的某些诊
状。该药物有效的原因为
(A)锁定HIV的外套蛋白,防止其与CD4接合
(B)抑制HIV的核酸复制
(C)接合到HIV的代谢性酶上
(D)干扰HIV的蛋白的活性
9.下图表示了病毒进人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
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一个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过程
(B)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的方法可以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干扰素
(C)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
(D)一次注射干扰素后能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的免疫功能
10.平均动脉血压会受到动脉血管的收缩或舒张、心搏出量和心跳速率等生理因素的影响。
假设某人大量 失血,为维持正常血压,出现的生理变化是
(A)动脉血管收缩、心跳速率增加
(B)动脉血管舒张、心跳速率减少
(C)动脉血管舒张、心跳速率增加
(D)动脉血管舒张、心跳速率维持不变
11.下图1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
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B)图1中CD段变化发生在减数Ⅱ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C)就图2中的甲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秋水仙素能阻止其进一步分裂
(D)图2中的三个细胞不可能在同一种组织中出现
12.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将两种氨基酸依赖型
红色面包霉突 变株a和b,分别接种到下面6种培养基上,结果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号培养基上生长。a、b可分别在2、4和2、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下面关于两种突变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都需要有G氨基酸才能生长
(C)必须同时供应三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都能在4、5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13.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
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代表C3植物,b、d代表C4植物
(B)a、d代表C3植物,b、c代表C4植物
(C)b、c代表C3植物,a、d代表C4植物
(D)b、d代表C3植物,a、c代养C4植物
14.爱美想用胶原蛋白(collagen)来保养皮肤,但市面上卖的胶原蛋白产品种类繁多,她就
去查百科全书,发现胶原蛋白原来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在皮下结缔组织含量极多,其单元分子的分子量约为130,000道尔顿,三个单元分子会先缠绕形成三股的螺旋,再聚合成大分子的胶原丝。据此, 若想以胶原蛋白保养皮肤,最佳方法是
(A)吃的 (B)擦的 (C)浸泡的 (D)皮下注射 (E)静脉注射
15.下列与胃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食物经过胃之后变成碱性食团
(B)胃酸可进人十二指肠和小肠抑制胰液、肠液和胆汁的排放
(C)反刍动物的胃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4室
(D)反刍动物的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协助反刍动物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16.现有一实验,将一种真菌Glomus etunicatum L.接种于水稻种子后,播种于一处含锌
的土壤中;对照组则在同样的土壤中播种未接种此真菌的种子。实验期间分别于播种后40天的抽穗期与120天收成时,测定水稻生长情形。综合结果如下:①收成时,单位种植面积中实验组的稻谷与稻杆的重量显著增加;②收成时,实验组稻谷与稻杆的单位重量中的含锌量显著增加;③生长期间测定锌流人稻谷与稻杆情形,发现实验组抽穗期的锌流人量明显大于对照组;④实验组土壤中的含锌量明显较少;⑤许多菌丝延伸至实验组土壤中。由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结果可以间接证明锌的吸收可能对水稻抽穗期影响较大
(B)结果①、③及④即可证明此真菌能帮助植物对锌的吸收
(C)结果②及④即可证明此真菌能帮助植物对锌的吸收
(D)此实验主要目的是证明锌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
17.“有些鱼的肌肉演化为发电器,如电鳗发电达五百瓦,利用发出的电以捕食、防御、定向
及辨别附近物体的形状。”根据文献的记载与报导,这种发电器官是由许多细胞所组成,每一个细胞所能产生的电位差仅有几十毫伏特(mV)而已,且都有神经纤维支配,这种构造与脊椎动物的脊髓神经和肌肉间之连接相似,事实上,科学家也是利用电鳗的发电器官当作实验材料,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肌连接(neuromuscular junction)这种特殊的突触传递机制,并获知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会释放乙酰 胆碱,作用于肌细胞的接受器,引起肌肉细胞兴奋与收缩,获得非常丰富的结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电鳗为了御敌其发电细胞在遇到敌人时会自己发电
(B)电鳗本身可以决定发电与否,与神经无关
(C)电鳗发电不但需要运动神经,也有感觉神经参与
(D)电鳗在发电之后常会不小心把本身给电晕
18.牵扯(伸张、牵张)反射是我们日常维持身体姿势与
平衡的重要生理反应,这种反射与肌梭(牵张感受
器)受到牵扯有关。肌梭呈梭状,内有与梭外的骨
骼肌成平行排列的肌纤维。肌梭内的肌纤维有Ia
感觉神经分布(图),当骨骼肌被外力(如手上重物)
拉长时,肌梭内的纤维也同时被拉扯而兴奋,并
将讯号传到分布于肌梭的感觉神经元,进而产生
牵扯反射。右图表示手掌支撑了100克物体时的牵扯反射的神经径路,箭头表示神经冲动传导方向。若在图中的手掌上添加2000克重的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头肌更舒张
(B)拮抗肌与其运动神经活动增强
(C)感觉神经传人中枢神经的讯息减弱
(D)支配二头肌的运动神经所传导的神经冲动减弱
(E)分布于二头肌肌梭的感觉神经所传出的神经冲动增强
19.有关动物血液功能的叙述,以下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离子的蛋白质,血红
蛋白中的铁离子可与氧分子结合而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当 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致使其中一氨基酸改变时,一定不会影响此突变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 b.血红蛋白能运送氧气及二氧化碳,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会受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c.人类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所需的ATP来自无氧呼吸 d.动物食用糖类后,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促使细胞吸收血糖,降低血糖浓度,刺 激肌肉及肝脏储存糖元,及引发脂肪的分解 e.吸人过多的一氧化碳易引起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造成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氧化,导致血红蛋白 携氧功能降低
(A) a b (B)b c (C)c d (D)d e
20.小李参加越野赛跑,沿途觉得非常口渴,急于寻找水喝。在此状况下,小李体内肾脏功
能最可能的变化是
(A)肾小球过滤率增加 (B)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C)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大 (D)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通透性降低
21.血液流动方向为动脉弓→大动脉→小动脉→微血管→小静脉→大静脉→静脉腔,以下能正
确表示出在人类不同心血管构造中血液流动速率的变化的是
22.核酸限制酶 BamHⅠ、XbaⅠ及BglⅡ的切割序列与位置(^)分别为G^GATCC、T^CTAGA和
A^GATCT。经二种核酸限制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互相接合起来的是
(A)XbaⅠ和BglⅡ (B)BamHⅠ和BglⅡ
(C)三者均可以彼此互补并接合 (D)三者均无法互补并接合
23.小麦毛颖(P)对光颖(p)是显性,抗锈(R)对感锈(r)是显性,无芒(A)对有芒(a)是显性,
三对基因独立遗传,没有互作。用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中选出10个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纯合株系,F2中要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的小麦进行自交的植株数至少为24.人类的Down氏综合症(先天愚型)是21染色体引起的,一般不能生育后代,偶尔也可生育,如果两个患者婚配,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假定2n+2个体胎儿期早夭)
(A)1/3 (B)2/3 (C)1/4 (D)3/4
25.下表所列举的A、B、C、D四种鸟中,能得到更多的进化优势的鸟是
26.在含4种核酸A、U、G、C的64种密码子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尿嘧啶的密码子应为
(A)12/64 (B)37/64 (C)27/64 (D)9/64
27.右图中甲、乙两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图像,已
知甲图显示的碱基顺序为TCGAAT,则乙图显示的
碱基顺序为
(A)TCGCAC (B)ACCGTG
(C)ATTCAG (D)TCCGGA
28.杂合体AbC/aBc与abc/abc测交,后代双交换型
为aabbC_和A_B_cc,则其连锁基因顺序为 29.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的企鹅,个体越小。这一事实可用以说明的生物概念是
①适应性②应激性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说来,低等动物的生殖力都高于高等动物
(B)具有高死亡率、短寿命和强生殖力的种群往往比一个低死亡率、长寿命和低生殖力的种群有更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C)在自然界,决定种群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人和迁出等
(D)自然种群增长规律的S型曲线,其K值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而与遗传关系不大
3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业生态系统必须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就要发生演替
(B)目前全球温度有升高的趋势,人为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C)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温室效应会使北半球的气候带北移
(D)空气中的CO2浓度升高,会使C4植物发展超过C3植物而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32.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有适合的萌发条件也不萌发。例如有些植物的种子秋天成
熟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这类植物最有可能自然分布在
(A)低纬度地区 (B)低海拔地区 (C)高降水量地区 (D)高纬度地区
33.下列生命现象中,区域的界限对哪一项特别重要
(A)寻找配偶(B)遗传适应(C)种内斗争(D)成功的生存斗争
34.以下对于生物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间的生存和繁衍的条件重叠越大,种间竞争越激烈
(B)激烈的种内竟争会引起食性分化
(C)为保护雷鸟种群增加个体数量,应尽可能地捕杀雷鸟的天敌
(D)受保护的没有动物牧食的草场,生物生产力大于有动物牧食的草场
35.不适当引人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大量繁殖,对当地生态系统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
而下列情况中,与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最可能的是
(A)缺乏天敌 (B)食物丰富
C)气候适宜 (D)对本地物种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6.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最根本的是
(A)丧失遗传多样性 (B)趋于同型交配 (C)基因交流减少 (D)种群适应能力减弱
37.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分,它们属于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因细菌种类不同而不同
38.要使一个生态系统保持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主要的是需要
(A)增加生产者的个体数量
(B)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
(C)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但对外来物种的引种要十分慎重
(D)减少最高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
3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节律并不是绝对不受环境变化影响的,很多动物的节律能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B)动物群居生活有利而无弊
(C)群居动物如果与伙伴隔离就不能正常发育
(D)在动物界中,哺乳动物后天性行为在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最大
40.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共同特点是
(A)动物的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C)动物的行为都是在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共同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D)动物的行为都与遗传有关
二、选择题Ⅱ(本题有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
的,不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分布都有各自特有的时间和空间,这有利于
(A)避免种内斗争 (B)减少种间竟争
(C)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D)促进能量流动
2.与种群个体数量变化调节有关的因素是
(A)捕食、寄生和竞争 (B)气候条件
(C)社群和领地行为 (D)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和遗传的多样性
3.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步骤①加人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wwW.55A5276C6CDB7E0E.html心法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4.“血-脑屏障(血脑障壁)”是管制血液中物质进人中枢神经的调节机制。已知二氧化碳可
以,但是氢离 子不容易穿透过血-脑屏障。此外,延脑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与动脉管的周边化学感受器,均受氢离子浓 度的改变所调节。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对延脑的化学感受器无影响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活化动脉管的化学感受器
(C)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活化延脑的化学感受器
(D)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时,对延脑的化学感受器无影响
(E)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时,活化动脉管的化学感受器
5.就体内的生理内在恒定观念来看,口渴时应会发生的生理作用是
(A)垂体会生成较多的抗利尿激素
(B)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肾脏会再吸收较多的水
(C)口渴时所喝的水大部分是由小肠吸收,少数由大肠吸收
(D)口渴时,血液中渗透压会比正常状况时低
6.以RNA上的信息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三个含氮碱基为一个密码子,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有
(A)在大肠杆菌中,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第一个密码子大多是GUG
(B)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5’端的第一个密码子大多是AUG
(C)由植物细胞核中形成的RNA合成蛋白质,第一个密码子是AUG
(D)翻译后经修饰成为有功能的蛋白质,第一个氨基酸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E)由植物细胞核中形成的RNA与线粒体中所形成的RNA,合成蛋白质的密码子都是相同的。
7.右图为牵牛花、白芥菜的开花率和每天日照时间关系
图,判断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牵牛花为短日植物,白芥菜为长日植物。
(B)植物开花数达最高开花数50%时的日照时数,即
为临界日长。因此这两种植物的临界日长均为14
小时左右
(C)白芥菜南种北引,生长期延长,应引用早熟种
(D)白芥菜在24小时的周期中经16小时光照,8小
时黑暗处理可防止开花。
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测定人类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测序的方法有多种化学修
饰法是一种传统的DNA序列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Maxam和Gilbert发明的。其基本原理是:①用特制的化学剂处理末端具放射性标记的DNA片段,造成碱基的特异性切割,由此产生一组由各种不同长度的DNA链组成的混合物;②将上述混合物经凝胶电泳处理,将不同长度的DNA链按大小分离;③再经放射自显影后,根据X光底片上所显现的相应谱带,读出待测DNA片段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下面是测定DNA片段中胞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化学修饰法DNA序列分析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凝胶电泳的作用是将不同长度(大小)的DNA片段分离开来
(C)根据放射自显影的结果可判定胞嘧啶在该DNA片段上的位置
(D)若要判断鸟嘌吟在该段DNA片段上的位置,在采用上述方法时,用类似的化学试剂处理后,获得的混合物中,被32P标记的有2种
(E)理论上分析,按化学修饰法来测定一段DNA(双
链)中的全部碱基顺序,最少要按上图所示模式操
作3次。
9.右图为玉米根部在单位时间内增长的实验结果,正确
的是
(A)10kPa的氧气分压对根部生长可大幅改善
(B)与21kPa的氧气分压比较下,100kPa的氧气分压对 根部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
(C)浸水时根部生长受损主因是氧气分压太低
(D)与58kPa的氧气分压下相比,5kPa的氧气分压下有较高含量的ADP
(E)与58kPa的氧气分压下相比,5kPa的氧气分压下可吸收较高含量的矿物盐
10.Wollny试验:在光照强度、水分和肥料三因素的不同水平下,获得了不同产量的春黑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正确的是
(A)只改变光照强度对产量的影响小
于同时改变肥和水对产量的影响
(B)同时改变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
对产量影响大于施肥或不施肥对
产量的影响
(C)几个单因子综合作用的效果总是
大于各个单 因子作用之和
(D)由各组不同实验条件导致产量的
变化来看,光和水对春黑麦作用效
应是叠加的
三、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8分)利用下列方法可用来测定田间棉花植株的光
合作用强度,具体过程如下:
①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叶片(叶片左右对称)20
片,编号。②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
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叶片
自然生长角度③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④4小时(单位:h)后,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一半,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⑤返回实验室后将各同号叶片的两半对应叠在一起,在无粗汗叶脉处用刀片沿边切下一定面积的两个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80℃-90℃下烘干5小时,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
注:两部分叶片干重差的总和除以叶面积及照光时数,即为光合作用强度
光合作用强度=(两部分叶片干重的差)÷(切取叶面积总和×照光时数)
(1)该实验中,特定时间段内的光合产量= ▲ 。
(2)用三氯乙酸杀死叶柄筛管细胞的目的是 ▲ 。
(3)实验步骤中,有一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而设置的,请列举两例: ▲ 。
(4)叶片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最可能是 ▲ 。
2.(12分)在研究细胞周期时,可以用 BrdU进行标记。将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
中培养,当细胞的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人到DNA的子链中。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由于掺入BrdU的情况不同,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使DNA双链螺旋程度降低,从而着色浅。请分析回答:
(1)若观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则该细胞正处于第 ▲ 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2)若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深、一条着色浅,则该细胞正处于第 ▲ 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判断的理由是 ▲ 。
(3)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部分交换。若用显微镜观察,如何判断姐妹染色单体已发生了部分交换?答 ▲ 。
(4)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 (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5)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下三种变化:①继续进人下一个细胞周期;②暂停分裂,但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癌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细胞分别属于 哪一类型?(填序号) ▲ 。
3.(10分)癌基因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1)1910年科学家从患肉瘤的鸡身体内抽取体液,然后把这种无细胞的抽取液注射到正常鸡体内,结果被注射的鸡也长出同样的肉瘤。于是他认为导致鸡肿瘤的病原体最可能是某种病毒。
(2)1963年有人从劳氏肉瘤病毒中筛选出两种突变型:①温度敏感突变型tsRSV;②缺失突变型tdRSV,并用它们分别对体外培养的鸡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化,其结果见下图。
问:鸡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进行的是 ▲ 分裂;B组实验说明了 ▲ 。
(3)1976年有人利用劳氏肉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核酸序列作探针与鸡细胞核DNA杂交,发现劳氏肉瘤病毒致癌基因与鸡细胞核DNA存在高度相似的序列.杂交时遵循 ▲ ,那些高度相似的序列在正常情况下与细胞的 ▲ 有关,叫做 ▲ 。
★ 竞赛之险象环生作文
★ MBA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解析之写作
教师进修学院生物教研员
张华
我于2008年8月8日~11日参加了生物学科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
会议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举办,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承办,会议地点为哈尔滨大方培训中心。省高中生物教研员郭玉华主持会议,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张晓明副院长参加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全省大约400多名生物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我区每个高中至少选派一名教师,共有1名教研员和1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会上,广东省深圳市教学研究室的专家颜培辉做了题为《选修课程的总体把握》的讲座,重点介绍深圳高中生物新课程选修模块的做法及对一些典型问题的处理,供我们借鉴。张晓明副院长做了《高中课改的全国态势与我省进展》的讲座,对全国高中课改总体进程和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化解对策。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包春莹老师做了《模块课程选修教材解析》的讲座。重点对选修1的每一个实验专题进行了分析。深圳外国语学校的肖什源给我们讲了他自己选修模块的教学感悟。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刘庆华教授做了题为《胚胎工程》的讲座。简要介绍了胚胎工程的生物学基础及最新动态。会上,哈三中的张彩波老师给我们讲了对今年高考“理综合”试卷生物部分的评析和学生答卷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这对高中教师指导学生高考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会后感悟
1、实施新课程,学习是关键
通过几位专家对选修模块的分析,使我们对选修模块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地区开设选修模块所面临的困难。新课程涉及到的许多内容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全新的,尤其是新增的许多实验,对于先期进行课改实验省份的教师,他们虽然经过了实验操作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困难,对于我们地区这些平时都很少动手操作的教师来说困难可想而知。面对同样的困难,有些地区的教师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也很有效,比如,他们可以去高校与大学老师共同探讨,也可以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解决,我们地区的教师就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没有高校,一个年段只有一个任课教师。也因为如此,去省里参加培训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教师来说是很珍贵的学习机会。对于全省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实验教学,省教研室初步打算今年寒假进行培训。
2、实施新课程,基础设施要跟上
生物学科选修1模块侧重于实验操作,是由六个专题十六个课题组成。从我们去九所高中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理、化、生新课程所需的实验室设备还没有到位,生物新课程选修1很难开设。在此,我希望尽快完善基础设施,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三、今后打算
1、坚持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高中还要坚持集体备课,我们地区每个年段基本上一个学校就
一、两个生物教师,我们可以把全区同年段的生物老师集合在一起,利用集体备课或网络教研的机会,共同探讨,以最佳方式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在年段之间进行校本教研,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2、深入研究课标、教材。
一线教师关注教材但很少研究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能作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张弛有度,而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添加教学内容完不成任务挤占课时。
3、结合我区高中现状开设选修课
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九所高中都没有专职生物实验员,而且实验室设备陈旧,选修1侧重于实验操作,而且每一个课题都需要较长时间,这样,没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专职实验员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开课也只能是更多的讲实验,教学效果不好还会影响高考成绩。鉴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我们地区以开设选修3模块为主。等人员配齐、实验室设备到位了再开设选修1模块。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教材;探究能力;认知规律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教材在初中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针对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在三个必修模块中加以强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就其探究能力培养体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一、新教材知识体系更能感悟学生,有利于新的探究观的形成
与传统的大纲教材相比,新教材知识系统编排体现了“手脑结合”“手眼结合”“实验与理论结合”“传授知识与指导学生自学结合”的原则。改变了旧教材的“概念—说明”或“事实—概念—说明”的单一编写模式。采用了“事实(现象或生活实际)—问题—讨论—概念—应用”“实验—现象—分析—结论”“问题—自学—概念”“观察—问题—分析—结论”等编写模式。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旧教材这一部分并没有讲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的,而是直接讲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么传导的,然后讲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怎么传递的,没有涉及生物电是如何发现、如何产生,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疑问,“真的有生物电吗,怎么会有电呢,我怎么没有被电到呢?”他们就会有很多的疑问,而且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的。新教材则首先以探究活动的形式把生物电的发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新的探究观的形成。
二、新教材适应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注重了探究活动的层次和力度
“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于观察与实证,以培养观察能力为主的实验有9个,实证科学方法的探究实验有4个,其他形式的探究活动8个,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等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遗传与进化”模块侧重于假说与演绎,如遗传因子的发现过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另外本模块还渗透了其他较高层次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和破译遗传密码,运用动态物理模型研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以及运用静态物理模型研究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些发现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达到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稳态与环境”模块一方面侧重于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如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另一方面侧重于系统分析,如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等知识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系统分析方法的大致思路。
三、新教材科学探究活动形式多样,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教材的三个模块除沿用了老教材中的部分验证性实验、调查和实习活动等探究活动外,还有种类多样、数量不等的其他的探究活动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实验(13个,培养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探究活动(11个,全面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模型建构(4个,领悟和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资料分析(25个,培养信息处理能力)、资料搜集和分析(5个,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思考与讨论(48个,培养思维能力)、技能训练(14个,训练过程技能)、调查(3个,培养调查能力)、制作(2个,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课外实践(3个,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四、新教材引入了鲜活的数字和模型,促进了学生探究观的发展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用数字说明问题的地方,教学中可以用这些鲜活的数字设置许多悬念,突破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探究观的形成。如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转化,时刻进行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这个知识点非常抽象,教材用了“经测定,一个人在剧烈运动的状态下,每分钟约有0.5 kg的ATP转化为ADP,正常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小时内将有40 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和ATP总量仅为2~10 mmol/L”,立即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又如在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时,提出“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 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这一数字,引导学生思考讨论“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72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得出实验室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进而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规律的思考,这样学生通过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发现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一变化规律人们掌握了发酵的具体过程;运用物理模型的方法科学家构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能量金字塔模型等。这些数学和模型的方法,是现代高中学生必须了解和应用的重要的科学方法,它将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进行科学研究。
五、新教材提供了开放的探究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在三本必修教材中设置了11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不仅比初中的深入,而且还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给教师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例如,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教材提供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或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并提供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方法,提示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的搜索方法,另外给出一个参考案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本组探究的环境因素、实验材料与用具,并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综上所述,新教材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系是根据不同模块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整体化设计和编排的。这种编排在整体上是循序渐进的,能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面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新时期中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的新特点,人教版新教材在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方面难免存在着一些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对于农村中学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解决丰富的探究活动与课时紧张的矛盾?如何有效提高学困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在对整套教材的科学探究方法体系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探究方法内容的教学,同时不断总结、比较和调整探究活动的开展顺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文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一等奖课题的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赵占良.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
(作者单位 湖南省沅江市第一中学)
【高中竞赛普通生物学】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竞赛初赛试题10-07
高中学科竞赛活动方案09-29
高中物理竞赛静力学07-19
高中数学竞赛心得体会10-26
生物竞赛06-17
初中生物竞赛07-23
江西省生物竞赛预赛09-07
潍坊普通高中招生09-14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09-10
民办普通高中设置标准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