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传播适应性研究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西藏新闻传播史》作为第一部关于西藏新闻传播历史的著作,其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不言而喻。本文是从编辑学和出版学的角度分析本书的编辑特点以及出版价值。关键词:西藏新闻传播;编辑特色;出版价值《西藏新闻传播史》系西藏民族学院周德仓教授所作,本书主要论述的是西藏地区的“区域新闻发展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新闻传播适应性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新闻传播适应性研究论文 篇1:

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范畴

摘要: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无疑是其核心范畴之一,但却并没有受到学界的应有关注。本文试图简要阐述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中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范畴,把握学术研究的特质。

关键词:民族语言大众媒介核心范畴

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简称“民族语言媒介”)毫无疑问是核心范畴,但却常常被“回避”。

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应聚焦何处?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怀疑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了,但就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本身而言,却显得有些“目光涣散”,延揽的对象过多,并且与多个学科研究发生重叠,研究的指向比较模糊。

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范畴。在中国的民族地区,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信息传播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色彩。但在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和国家的国际形象关系密切,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主流传播平台,其引导力、影响力毫无疑问居于主导地位。基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正处于成长期的文化现实,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学术界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少数民族大众传播媒介纳入自己关注的主要范畴。

根据统计,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已经使用汉语,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有13个少数民族使用文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佤文等①,同时基本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媒介,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构成了中国民族语言媒介体系。而在国家媒介体系中,也设置了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媒介。

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特质日渐凸显。在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体系中,由于文化的交融,民族地区媒介正表现出与非民族地区媒介的更大趋同性,传统媒体同样面临挑战,新媒体的传播力急剧提升,但民族语言媒介的受众范围、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却发生重大争议,特别是在现代传播背景下,民族语言媒介存在的必要性、媒介价值和未来命运格外令人焦虑,成为民族新闻传播难以回避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关于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最大挑战,因而也成为核心命题。

二、为什么民族语言媒介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命题?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涉及很多层面,但直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就可以发现,民族语言媒介成为最具民族特色但同時也是最大的现实难题,足可以列入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命题。

1.民族语言媒介是民族的文化权利。在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得到明确保障,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传播是其文化权利的应有之义。

2.民族语言媒介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体现。在国家的治国方略中,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国策。它对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创办文化传播机构,包括新闻出版媒介的权利给予法律中保障。

3.民族语言媒介最具民族传播特色。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中,没有哪一种媒介能够如民族语言媒介这样最典型地体现出民族传播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民族语言媒介用民族母语传播,使这种传播可以实现传者和受众之间的“无缝对接”,其中没有任何文化隔膜,即使不识字的民族受众,也可以通过民族语言的声画传播实现信息的沟通;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民族传播的方式,同时在传播内容上自然就会容纳更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民族语言媒介又必然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汉语构成奇异的“民汉双语”传播格局,形象地体现中华民族多位一体的现实,构成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特性;在民族文化的沐浴下,民族语言媒介能够真实展示民族的传播心智,塑造本民族最合适的传播模型,实现最直接的传播。在民族语言媒介身上,民族传播的基本特质展示无遗。

4.最能体现民族传播面临的挑战。在习惯思维下,民族语言媒介仅仅是一种国家政治的符号而已,其存在本身就已经足够了,并不具备或者没有人去追究它是否真正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民族语言媒介的兴衰并不关心,似乎存在合理,消失也在心理逻辑的许可之内。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民族语言媒介固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庇护,但更重要的是服从于传播的需要。只要你真正走进民族社会的基层,就会感受到民族媒介存在的必要性。当然,民族语言媒介在复杂的文化护环境中,也遭遇严重挑战,主要包括受众教育水平、城乡分割、媒介形态变迁诸方面,成为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民族语言媒介的问题,实际上就不能解决整个民族新闻传播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民族语言媒介面临的挑战

根据调研和观察,民族语言媒介面临多重挑战。

1.语言的困惑。虽然国家极力推行基础教育普及,但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农牧区民众文盲不少,识字水平有限,就直接限制与平面媒体接触效果,即使面对新媒体,也会制约信息接收效果。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国家在民族地区推行的双语教学政策面临复杂困难,语言“空壳化”现象逐渐严重——口语与书面语分离,能说不能写的情况蔓延,这也限制了与民族语言媒介的接触;在开放和信息环境下,面对现实需要的选择,民族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语言习惯等逐渐萎缩,使用范围越来越局限于农牧区,对民族语言媒介构成了最严重最直接的挑战;作为历史产物,民族语言在一定成程度上难以适应现代科技,这种语言不适应性造成传播障碍。语言的困惑实际就是受众的困惑。

2.机制的困惑。对汉语媒体依赖严重,媒体独立运作能力不足。在双语传播体制下,民族语言媒介一般与汉语媒体同体共生,遂设立民族语言编辑部,与汉语编辑部同属一个媒介行政体,但因为民族语言编辑部专业人员缺乏,故自采稿件有限,翻译就成为惯常手段,民族语言媒体的传播策略、传播指向和传播优势就不能充分展示。民族语言媒体到底应该是独立的媒体还是汉语版的翻版?双语传播的一致性和区别性如何把握?民族语言媒介的自有优势何在?

3.区域的困惑。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或多语媒介受众的区域分割越来越明显,大体的走向就是民族语言媒体更集中于农牧区,而汉语媒体则集中于城镇。但问题是存在着双语或多语“杂居”的区域,那么在这个区域,双语与或语与媒介的受众到底是谁呢?如果在农牧区是民族语言媒介占主体,那么汉语媒介能否进入受众的视野?如果在城镇是汉语媒体为主体,那么民族语言媒介是否还有人接触?难道双语或多语各自“割据一方”就是合理的传播现实?双语或多语传播能否实现全区域融合,而融合的结果是否必然就是民族语言媒介的退出?一切有待現实的回答。

4.内容的困惑。处于双语传播媒介保持宣传政策一致的考虑,以及民族语言媒介本身传播机制的缺陷(如民族语言记者、编辑的匮乏等),民族语言媒介最容易成为汉语媒介的翻译版,更多的变动也许仅仅在于因为拼音文字与汉语方块文字版面容量的差异而造成的内容容量的精简,整体内容并无多大区别。民族语言媒介到底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还是汉语版的异性“双胞胎”,人们还是支持第一选择。因为如果作为独立媒体,她就会具有自己的传播设计和策略,更方便于发挥自己的传播技术优势,更能适应自己独特的受众,更容易形成自己的传播地位和特色,但实际上很难实现。

5.功能的困惑。对于民族语言传播媒介的功能,如果没有基本的了解,最容易将其视作国家民族政策的符号,似乎并无实质的意义。假如仅仅是站在民族地区城镇的背景上观察,也许看到的更多是被疏远甚至抛弃的民族语言媒介,更容易得出民族语言媒介等于“政治符号”的结论。民族语言媒介于是就成为基本不具备传播价值的政治滋生物,仅仅是国家政策的象征而已。人们会质询:作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文化传播以及娱乐的功能,是否存在?没有真正受众的媒介有无继续存在的意义?

6.人才的困惑。按照常理,国家在民族地区积极推行的双语教育,能够为民族语言媒介提供充足的民族园传播人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民族语言媒介恰恰缺乏能够驾驭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特别缺乏能够熟练使用民族语言进行采访、写作、编辑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那么,大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生为何不把民族语言媒介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选择?主要是民族语言媒介的局限性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包括经济效益、事业前景和成就感等。高等教育尚不能提供具备完整民族语言媒介素养的专业人才,进入民族语言媒介的更多是民族语言、历史、文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新闻传播学院系几乎没有民族、汉语兼备的双语传播人才专业。供职于民族语言媒介的人员更多地是具备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素养,但却未必拥有新闻传播的专业素养,民族传播能力并不完整。

7.前景的困惑。对于民族语言媒介的未来,是一个敏感而难以讨论的话题。从国家民族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而言,民族语言媒介无疑要一直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生命力不仅应该源自于国家力量的赋予,更源于民族受众的需要,民族语言媒介理应是富于现代色彩、全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媒介、民族文化传承载体。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融合的速度和广度加快、加大,少数民族语言不得不接受文化融合带来的巨大挑战,严格而言,文化的选择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能被人为阻滞或扭转,语言种类的“简化”是必然趋势,人类更趋于在更大范围使用更一致的传播符号,以适应交际的需要,部分民族语言的“被融合”甚至消融在所难免,民族语言媒介的“精简”也在逻辑之中,人么总会想象民族语言媒介的明天和生命周期,但现在难道会有明了的结论吗?

四、民族语言媒介为什么在研究中被“疏忽”?

不管人们是否明晰地意识到民族语言媒介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播中的重要地位,但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回避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使相关研究总是很难实现跨越。

1.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民族语言的障碍。对民族语言媒介研究的基础,就是要掌握民族语言,起码能够看懂或者听懂民族语言媒介多传达的信息。这种现状就给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者提出期待,必须学习民族语言。语言是进入文化的第一道大门,掌握民族语言也是进入民族语言媒介研究的基本前提。而身处民族院校的学者们,实际具有学习民族语言的最便利条件。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西藏自治区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双语(汉族学习藏语,藏族学习汉语),西藏民族学院各基层单位为此邀请藏族学生担任教师,在教师中每周开展藏语学习。

2.少数民族学者“缺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方阵。虽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正在勃兴,但她的研究阵容还并不强大。人们会发现,在这个本应该拥有最多少数民族学者的文化方阵中,却恰恰最缺少少数民族研究者,或者是缺少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非少数民族学者。这种缺席,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别是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缺乏民族语言的支撑,缺少民族文化的基础,不能直接了解民族语言媒介,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把握,不能保证准确地理解,学术研究的基础就不牢固。我们并不认同“掌握民族语言是研究民族新闻传播的准入证”的说法,但民族语言修养缺乏确是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一大软肋。

3.对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价值把握不足。思维的惰性会使我们把民族语言媒介等同于国家政治,将其仅仅是看作为没有实质意义的政治符号。但实际上,民族语言媒介具有多层的含义:它不仅是传播信息、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同时具有保障民族话语权力、展示民族生存状态和增强少数民族凝聚力、影响力的使命,而在国家层面上,民族语言媒介还具有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历史责任。当然,不论给民族语言媒介赋予多少文化角色,其基本的媒介角色却不能被忽视。只有突破政治视角的局限和成见,认可其媒介本质属性,才能对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价值有基本的把握。

4.缺少在文化融合背景上面对民族语言媒介的学术勇气。关于民族媒介的研究,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的主要难题之一。有一个担忧就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依然沿用传统的汉族主体民族新闻传播模式,以非主流文化的眼光看待民族语言媒介,不能准确评估民族语言媒介的传播意义和文化价值。在一个开放的多民族国度,国家既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民族的文化权利,同时又力图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塑造中华文化的当代形象,于是民族文化个性和文化融合就成为一种复杂的关联。如何在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审视民族语言媒介的“前世今生”,眺望民族语言媒介的未来命运,就成为极大的难题。但因为涉及国家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关系等敏感话题,民族语言媒介就被有意“疏忽”,转而关注比较“保险”的话题,在学术的边缘优雅“散步”,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很难触及关键范畴,限制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境界,不利于树立研究的独立性。

面对民族语言媒介的生存现状和研究现实,笔者建议学界要明确“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语言媒介”之间概念的区别,清醒认识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核心范畴”的学术地位,全面梳理民族语言媒介的历史和现状,分别建立不同民族语种的媒介研究中心,有效推进民族语言媒介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拓展民族语言新媒体传播领域,直面民族语言媒介发展中的困惑和挑战,由此思考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华传播学”。

注释:

①柳盈莹:《“作为文化的传播”:论我国民族语言新闻媒介的发展——基于西双版纳傣语媒介的调查》,载《新闻大学》2011年2期;

作者简介:周德仓,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出版《西藏新闻传播史》《中国藏语报刊发展史》等

作者:周德仓

我国新闻传播适应性研究论文 篇2:

《西藏新闻传播史》编辑出版价值管见

摘要:《西藏新闻传播史》作为第一部关于西藏新闻传播历史的著作,其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不言而喻。本文是从编辑学和出版学的角度分析本书的编辑特点以及出版价值。

关键词:西藏新闻传播;编辑特色;出版价值

《西藏新闻传播史》系西藏民族学院周德仓教授所作,本书主要论述的是西藏地区的“区域新闻发展史”。西藏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规模,其新闻传播既有新闻传播事业总体上的特征又存在着自身特色。正如周德仓教授所言:“西藏的新闻传播不会很发达,但也不会失之平庸”。

一、编辑特色浅析

编辑活动包括编辑活动的要素、运动方式、手段、目的等内容。编辑活动是对已有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的精神劳动。《西藏新闻传播史》的出版对于研究西藏这一区域的新闻传播现象具有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本书在编辑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1.编辑过程方面。①选题:新颖,立意鲜明。选题是出版工作的第一步,一个编辑工作的开始都是从选题开始的,选题既是基础,又是编辑出版工作的灵魂。周德仓教授的《西藏新闻传播史》在选题上有着独创性和开拓性,这就要求作者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职业敏感性和创造力,其次,关于区域少数民族新闻研究至今还较少涉及,本书为我们厘清了西藏从原始社会至今的新闻传播的历程。②组稿:稿件收集过程艰辛。组稿工作是贯彻落实选题计划的第一个步骤,确定选题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稿件的收集过程,这是编辑过程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最终出版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西藏新闻传播史》一书来看,资料的整理收集更是困难重重,一是西藏位于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其自然气候较内地差别较大,首先要解面对的问题就是身体上不适问题,二是西藏地区是双语传播环境,在一些农牧地区,有些农牧民不识字甚至只能说藏语,这也是资料的收集过程中的困难。③语言风格:简约、内容翔实丰富、思路清晰明确。语言风格虽然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却与读者对象阅读的适应性密切相关,此书语言风格简约生动,读来朗朗上口,简约中透露着生动。在内容上,此书可谓翔实,不仅廓清了西藏自原始社会至今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史,还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形态进行了阐述,其中更是包括一些西藏特有的信息传播方式。④编校装帧:简约又不失藏式风情。书籍的出版必须设计出与书籍内容相应的阅读环境,实现良好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此书在字型,书籍大小方面在阅读感受和携带方面都较适宜。其设计也在某些方面体现书藏式风情,首先,此书的封面选取的背景是布达拉宫这个宏伟的建筑,封底选取的是高原风景,在“西藏”两字映衬下的是西藏独特的雪山和藏式服饰,其浓浓的藏式风情呼之欲出。

2.编辑活动的特性方面。①编辑活动的思想性。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由于人的思想是由人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所以思想性必然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本书在政治上的作用在于超越新闻传播本身的独特的文化和政治意蕴,不仅关系到西藏的稳定和繁荣,也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这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②编辑活动的创造性。编辑活动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创造精神产品的关键一环。经过编辑主体的劳动,被筛选出来的精神产品获得了最佳的传播机遇,不仅在内容上有了较大提升,在形式上更有了本质改变,获得了价值增值。创造还意味着求新,新事物、新成果、新观点、新问题等等,这在本书中最有体现,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论述西藏新闻传播史的著作,在创造性方面毋庸置疑。

二、出版价值探究

1.第一部关于西藏新闻传播事业研究的书籍。《西藏新闻传播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西藏新闻传播历史的著作,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特别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空白,该书基本上厘清了西藏自古至今的新闻传播历程,具有开创性意义。该著作研究了西藏自治区从原始文明时代到公元2000年间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生在西藏地方的新闻传播现象,以及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规律,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2.以传播学视角进行写作,具有学科建设意义。作为学术界第一部西藏地方新闻传播史,该著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多方面突破,成为中国新闻史特别是少数民族新闻史领域的代表成果,对西藏新闻传播形态和特点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总结了西藏传播形态、传播形式及其特点以及独特的新闻发展规律,因此《西藏新闻传播史》的出版对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文化功能。《西藏新闻传播史》传递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学的知识,还传递着西藏独特的文化气息,为读者打开了新的视野范围,扩充了我们对于西藏这片神秘领土的了解,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藏族人民卓越的智慧,又能体会到西藏这片圣地的不同寻常的文化色彩,因此,此书所传递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政治功能。关涉到西藏的任何话题都会引起国内学者甚至外国人士的极度关注,党和政府对西藏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以及人才培养使得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慢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周德仓教授在西藏研究热这个大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此书的出版一方面是关于西藏学术研究取得的硕果,一方面又传递着政治功能,因此这本书不仅是关于中国新闻事业尤其是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重大突破,同时还关系到西藏的稳定和繁荣,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

三、结语

《西藏新闻传播史》不仅是第一部关于西藏新闻传播事业历史研究的著作,更是一本兼具传播学和文化价值的著作,这些文化特质和创造性使得本书极具编辑出版价值。此书在西藏新闻传播历史史料的挖掘和分析上有多方面的突破,为西藏新闻传播历史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藏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周德仓.西藏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罗紫初.编辑出版学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孙利军.出版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梁成秀.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的编撰特点和编辑学意义略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2).

[5]梁成秀.《四部医典挂图》编辑学价值浅析[J].民族学院学报,2009(11).

[6]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明月(1990-),女,河北衡水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研究。

作者:王明月

我国新闻传播适应性研究论文 篇3:

媒体深化拓展国际新闻传播的有效策略

摘要 国际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时效性,更需要具备对国际新闻深度解读的能力,这种精确的解读也代表了相应的支持立场以及态度,但这需要具备公平的价值判断、众生平等和包容万物的心态进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新闻传播应该增加新闻的厚度,拓宽新闻联系的思路。

关键词 媒体深化;国际新闻;策略

引言

在新时代的指引下,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对国际新闻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在传播国际新闻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国家间交往日益密切,充分利用国际传播优势,将有助于通过国际新闻传播提升国家形象,带来更大的经济机遇,扩大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媒体深化拓展背景下,国际新闻传播的有效策略。

一、要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爱国情怀

对于从事国际新闻传播的国际新闻编辑必须首先想到自己的国家,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基础。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必须诚实准确地将中国新闻传递出去,更大程度地解释中国的立场和意见,能够凸显出新闻编辑在国际舞台上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国际新闻编辑不仅要对内容的传播负责,还要充分了解国家的总体情况。面对国际形势的挑战,国际新闻行业需要更成熟、更优秀的人才作为新闻领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够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具备敏锐的世界观和新媒体观,成为国际媒体领域的中国探索者和专业人士。国际新闻传播还需要通过加强语言技能为国际交流搭建桥梁,通过语言交流,为更深度的国际传播奠定基础,努力成为国际交流人才。另外,构建立体化通用学习平台,提高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适应性,也需要强调语言艺术,国际新闻编辑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培养表达能力,学习其他官方媒体平台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用友好、幽默的语言传播国际新闻,合理表达中国的立场,也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通過语言的感染力达到宣传的目的。

二、扩大国际编辑的视野

国际新闻的目标群体不限于一个国家,而是全世界。由于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文化差异,国际新闻编辑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了解传播国家文化的必要性,并“相互了解”。以国际化的眼光和胸怀,了解各国受众的心态、话语体系和接受心理,让更多的人热爱中国新闻体系。在语言表达方面,国际传播编辑必须勇敢地尝试多种方式向国外宣传,在制定语篇转换策略时,国际新闻传播者的传播要素包括文化语境、心理和广告策略。中国和西方的语言系统连接得很好,讲故事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通过真实事件和例子与观众产生共鸣。以叙事细节为起点,凝聚共识,抓住细节,以小事件打动观众。同时,必须具备与公众接受心理相一致的清晰的猜测能力,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争取更多的言论空间。

三、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走到我国各地,包括偏远地区,以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收集有关中国故事的信息。在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化方面,必须关注:视觉、智慧、笔和脚。视觉是指积极观察和寻求新闻的灵感和分歧。通过观察的呈现,视野变得准确而深刻,新闻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智慧是指理性地运用远见,将思想和创新元素结合起来,使历史连贯一致。笔的力量是视觉和大脑的结合,使内容越来越高,使文本更加详细和有力,并使作品具有温度感、深度感和思想高度感,必须锻炼脚才能到达内容的顶端,让新闻内容更强大、更丰富、更有意义、更有吸引力。记者和编辑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角色既是专家又是其他。在给定的网络通信中,可以与用户形成双向通信和交换联系。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强自己的知识,实现“一个人可以做更多”,培养综合型的国际新闻传播者。例如,优秀的国际新闻编辑涉猎一定要广泛,能够分类信息和概述稿件内容。为了对一些媒体的相关规定和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总结,需要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的相关沟通能力、编辑技巧和法律知识。必须具备适应变化、揭示真相、发布新闻,保持理解、协调、沟通和理解事件细节的能力,能够在国际上公开愿景、价值观和重要性。在互联网下,国际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之间的差异掩盖了一些传统新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因此,有必要澄清国际新闻的地域和时间界限,按照截止日期公布信息内容,并及时更新新闻。文本、图像、声音和短视频等包容性格式的组合可以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效果,从而确定媒体的路径。新闻不能仅以电视格式或纯文本呈现,而是需要建设和丰富互联网平台数据库,结合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和各种媒体的独特优势,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推动中国国际新闻在全球环境中不断发展。

四、新技术传播、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强大,辐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同时,要利用互联网在国际传播中的机遇,引领国际传播,加快建设新的媒体发展标准,努力抓住机遇“过关”。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创新电脑化、矩阵化、互动化,拓展国际传播平台,重塑话语体系,促进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形成。应用新技术,拥抱新媒体和新变化,积极利用信息时代推动国际新闻高水平传播。互联网具有现代传播的特点,与现有媒体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积极利用互联网作为一种快捷方便的通讯手段,建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国际理论新闻体系,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相关人才,通过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国际新闻体系,拓展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打破了传统多元信息交流的局限性,既能保证面对面的交流效果,又能实现形式化的交流。互联网更像是一种聚合传播,形成网络传播结构,注重多种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互动,根据公众反馈和新闻反馈联网,通过收集国际新闻,及时处理和传播大新闻,通过互联网为用户开辟独家信息获取渠道,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更自由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授予发布的权利,系统分析浏览用户新闻和公众各种内容的时间,并向公众返还更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新闻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现代国际传播的背景下,网络传播给传统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也使得在中国传播新闻有些困难。因此,国际新闻传播也是我国重要的发展主题。首先,需要明确中国的立场,以便一些支持中国媒体的国家能够彻底了解中国外交。二是要根据国情,紧密开展国际新闻传播,培养新闻专业人才,适应新技术传播的潮流,与互联网高度融合,探索创新,获得更广泛的沟通渠道。

参考文献

[1]毕振山.试析新媒体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9(5):20-22.

[2]林颖.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国际新闻深度报道[J].青年记者,2019(32):60-61.

[3]马莹莹.在融合中创新实现信息多轮增值——中国石油报两会融媒体报道模式简析[J].传播力研究,2019(14):82-83.

[4]王韵权.再发现——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魅力[J].新闻传播,2019(15):72-73+77.

作者:黄娟

上一篇:学生会换届演讲稿下一篇:企业办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