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社会主义阶段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建筑工程业蒸蒸日上,由此便加大了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应运而生,成为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工程建设服务业的后备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校企合作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企合作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篇1:

“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合作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培养途径探析

摘 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虽然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日益兴起,但是高职建筑类人才还是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论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还是从相关课程体系出发,急需改革。近年来,国内不断对发达国家的高职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另外,对国外高职教育人才模式的相关优势进行分析得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较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时代规律。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筑工程技术;技能培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08

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近年来,国内城镇化进程较快,推动了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应该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目前大学精神是:教育发展应该为经济发展和进步服务。所以,高职类院校应该不断加强相关课程探索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旨在满足建筑行业对相应人才的需要。在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积极转变国内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和建筑行业相关特点,不断探索课程体系建设和高职类建筑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对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内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消费增长和城镇化主导投资,不断推动着国内经济稳定发展。近年来,建筑行业需要一线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逐年增加,另外,中国建筑行业国际化也需要大量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所以,不断加强高职教育的发展力度,为国家建筑行业培养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当前高职类建筑专业的首要任务。

二、技能培养具有的特点

(一)建筑行业的实践性特点鲜明

建筑行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践性较强,专业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成,而是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积累而得。在建筑行业中,很多工种都需要以师傅传授徒弟的方式进行实践经验的传输。这就决定了实践能力并不能在学校实验室获得。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和产品多样化,不管是外观还是建筑结构功能都不尽相同,就建筑行业来说,需要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数量较多,高职类院校并不具备充足的资金进行购买,所以,学生必须经过亲自学习时间,通过不断的摸索才能掌握相关技能。

(二)建筑行业流动性大,国际化工程增多

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个显著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季节的变化上,还会来自具体工程完工后,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会出现大批量的流动。另外,建筑行业还有临时任务较多、施工现场较为复杂以及作业条件变化较大的特点。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我国对亚洲以及非洲的投資也显著增加。国际工程项目,一般施工现场条件十分艰苦,所以,参加海外项目的人员,必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另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外语水平。

(三)建筑施工场地环境复杂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场地变化较大,通常也不具备一定的规则,建筑结构如果不同,那么不管是施工方法,还是施工场地自然也就不相同。即使建筑类型相同,施工工艺和方法如果不同,其场地也不会相同。随着施工进程的变化,施工现场变化也较大,学校实训基地都不能满足相关相应的学习要求。另外,建筑施工一般都是露天作业,很多项目工程甚至会需要野外作业,这就决定了工作环境会相对较差,另外,建筑施工过程中季节、水文、气候以及地质条件对施工项目的影响,学校实验室都不能模拟出来。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技能培养包含哪些

日前,建筑行业相关专业已经被列为国家紧缺型专业,虽然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建筑行业的就业情况较好,在所有专业中,建筑企业的需求量都排在首位。就国内建筑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看,在所有建设类专业中,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缺口较大。经过对相关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在所有建筑行业人员的需求中,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两个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另外,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较大,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占第三位。除此之外,暖通以及安装等技术人员需求量也较大。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需求量最大的为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施工管理、资料管理以及工程造价。从学历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对大专类人才的需求最高。如果从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素质出发,建筑人才需要具备多样性结构知识。相关企业必须对建筑技术人员严格要求,要求其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制图能力,另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施工组织能力。还有部分企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CAD绘图能力,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较充足的实践经验。从建筑人才素质出发,相关企业更注重施工管理能力,对人员编制和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的能力。另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招投标和预决算能力。通常情况下,相关建筑企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总而言之,建筑行业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四、“工学结合”模式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培养的优势

近年来,国内经济水平发展速度较快,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伴随着,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转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为就业、宗旨为服务、中心为实习实训,旨在通过实习带动就业。凭借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建设提供高质量、功能里的综合性人才是高职类院校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对企业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时间和理论进行连接,通过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发现,高职类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建筑素质更高的专业性人才,相应的毕业生对建筑行业标准的适应性更强。另外,这部分人员具备充足的建筑基础知识,较高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另外综合素质较为优秀。高职类院校在培养学生时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必须从宽知识面、高素质结构以及应用能力入手。为了可以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狠抓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可以综合理论和实践的优秀人才。

五、校企合作作为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具有更重要的优势

(一)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互补

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具有各自的优势,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因为成本和经费原因,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建筑专业实训基地不会出现塔吊、龙门架等大型建筑施工设备,但是在建筑企业,这些设备都是必备的。但是高职院校的场地和办公环境较好,可以凭借培训基地的建立,引入人才。学校凭借相关资源和相应的企业进行合作,在这里,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是,提供项目经验,学校所起的作用是,为企业提供人才骨干力量。如果条件允许,和企业一起开发相关项目,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二)有利于将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利于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进行结合。校企合作、工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要求高职类院校必须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做首要任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属性就是实践,学校需要根据实践培养能力,组织和实施相关教学和课程,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还需要通过相关企业岗位实习以及学校实训季度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掌握。作为给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主体,学校的学习环境必须和建筑施工场地进行结合。

(三)有利于先进的理念得到更好的交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体现了当代教育和生产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基本特征,建筑人才的培养水平也在教育理念和先进管理理念互相结合的推动下稳步提升。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单元,企业的发展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面临淘汰的风险,所以,不管是企业的生产技术还是企业的管理理念都必须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高职类院校和相关企业,一同创建实训基地,必然会引入企业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计理念。这样一来,高职类院校的学生也可以充分接触更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计方法,使得学生参加工作后,将自己更好地贡献于企业和进步。

六、结语

本文对国内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同时对比国外先进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合目前高职类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国内高职类人才培养的正确途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类建筑人才培养中,优势十分明显,值得学习和推广,另外,要求高职类院校必须不断提高教师资源水平,落实好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云祥.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2(Z1).

[2] 田灿.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大众文艺,2017(14).

作者:谭翰哲

校企合作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篇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研究

【摘 要】社会主义阶段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建筑工程业蒸蒸日上,由此便加大了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应运而生,成为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工程建设服务业的后备军。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技术人才 培养 必要性

项目编号:2014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 2014ZCY159

前言:通过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相搭配,在共同协商,彼此配合的方法下将教学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专业课程的设计,运行模式的构建相结合,塑造了大量实际操作能力强,与社会市场接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校企合作对于学校的必要性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校从校企合作中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不仅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工程建设信息,了解社会需求方向,而且可以及时更新专业技术,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案,使得课程针对性大大增强,大力提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把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快本专业前进的步伐,给学生提供大量先进的,准确的,及时的学习信息,为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技术做出大量贡献。

(二)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的必要性

对企业和学校双方来说,校企合作是个一箭双雕,互惠互利的好机会,给两方都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方面,企业利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拥有科研技术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先进的专业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的运转。另一方面,学校直接为企业提供大量对口专业的技术人才,企业可以不花费较多资金,提前挑选到自己需要的高质量,高职业素养的毕业生。

(三)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也极大方便了大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充分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实践性,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先进前沿的行业信息,感受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氛围的同时,择业、就业压力也相对减轻,这源于自身的操作能力强,所学理论与社会需求挂钩,能够迅速适应本行业的工作环境,与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较快投入到社会中,就业多了一份有力的保障。

二、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一)兼顾企业和学校的利益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本身的种种优点,如有利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体系的改革,为企业提供先进专业技术与科研成果,供应高质量,高素养的技术人才,给建筑专业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在就业方面赋予他们积极有益的保障和帮助等,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适用。为大众所熟知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一系列大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每年吸纳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用来保证公司的高效运行和流转,从而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拉动我国GDP持续上升,为我国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与市场经济的完美契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企业,高职院校,学生都从校企合作中受利丰厚,能够享有国家专门实行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各种优惠政策,为自身的运营带来极大好处。

(二)充分考虑市场需要

市场决定经济,需要决定变化,校企合作是一种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一起参与培养人才的创新,它既适应于当今市场环境,又满足了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大力渴望和需求,是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且是一场成功的革新,实现了教学中课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对接,实现了企业选拔准则与毕业生高技能,高素养的对应,实现了国家建筑行业各部门的多样化需求同具备专业性、针对性学生的对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有力增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极大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改变我国目前的僧多粥少的不协调的现状,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的拓展壮大,维护社会安定。

(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应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为达到人生目标,实现生命价值,做好充分准备。然而,我国因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计划经济体系和受到固守传统,不愿革新的高校教育理念的毒害,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被部分教师所质疑和拒绝,在他们看來,这种方式将阻碍教育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校企合作,不能一味的排斥,只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应看到它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探究出它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利益,毕竟所有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只有教师及时的认可,才能帮助学生制定准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学生通过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加强同企业的沟通交流,加大对企业的了解,对就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校企合作才发挥出了应该有的效果。

总结

校企合作现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大力推广校企合作,让每个企业,每所高校,每位专业学生乐于接受并参与其中,将是一项浩大的,充满挑战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葛超,冯晨静,李娜.人学生就业困难的原闪分析及指导对策[J].河北农业人学学报,2010,(3):359-361.

[2]薛维忠.从人学生结构性失业角度谈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卬.职业时空,2010,(3):359-361.

[3]欧阳伦四,辛均庚.关下转变当代人学生就业观念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0,(4):124-125.

作者:侯启超 方洪涛

校企合作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篇3:

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 “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对建筑工程技术知识针对性地学习,从市场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具体化的需要,培养面向21世纪既懂得理论知识,又能具有创新性、知识性的高水平人才。

【关键词】高职 建筑工程 校企合作

国家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保障,需要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高精尖技术人才一直贯穿国家整个发展史。高职教育是国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力量,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也不足,所以我国高职教育中出现了生源萎缩、毕业生素质下降及就业困难等情况。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校企模式的構建有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校企模式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首先,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岗位的需要进行具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面向的工作岗位要具备不同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要确保课程的设置和专业课程符合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具有高职性、科学性、先进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2.校企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要依赖于校企模式的开启,依赖于校企合作的积极开展。首先,应该具体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学校的教学能力的环境下,最容易体现出来的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校企模式下的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把企业的要求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和条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单位和管理阶层,进行严格地调研和实地考察工作,从而可以在更加具体和细化方面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建设

现阶段我国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育教学都在寻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的合作都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想在校企合作模式试验中取得显著效果,就要做到四个“一体化”,从招生、培养、实习、就业四个方面着手。

1.招生、培养、实习、就业的四位一体化

建筑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招生,招生中需要经过的面试流程主要由企业进行负责,因为企业人员对于未来的建筑工程领域人员的要求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具体标准也了如指掌,为以后进入建筑工程领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相关技术技能则主要由学校负责,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专家进行共同地研究和讨论,确定学生在学校期间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的开设应该尽量和以后企业的工作需要形成链性联系。所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特色建设要由建筑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从招生、培养、实习、就业四个方面着手。此外,该课程在平时教学当中要尽可能地抓住适当的机会在企业内进行教学实践,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的实习主要由企业进行负责,实习的岗位可以根据学生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的差异性进行具体设计,同时实习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在企业内部进行直接就业。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高效地实现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夙愿,同时可以使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保障,可谓是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多方面受益的局面。

2.校企密切合作的教学过程和新型的分流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中最显著和突出的特点就是企业可以全程地参与进学校的教学过程。在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特色建设过程中,企业要参与到具体教学设计和教学课程设置。同时,还要将企业文化和企业规章制度融入该课程的平时教学实践中。企业的专家顾问也可以定期地在校园内开展讲座,开设和该课程相关的企业培训课程,也可以由企业的兼职教师和有经验的专家顾问进行详细地讲解。企业以这种方式直接参与进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地了解。

另一方面,考虑到并不是全部的学生都可以胜任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施工员,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和兴趣爱好,开设一些其他相近课程,实行分流教学。

3.学生管理的校企密切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特色建设,需要企业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倾注大量的心血。企业可以派驻专家或者有经验的员工长期入住校园,并选派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协助学校辅导员进行学生平时管理和教育。这样,企业就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灌输给学生,学生也能在高校的学习中了解企业的运行特点和运行规律,这样就能降低在实习过程和以后的就业中因为不清楚企业的运作流程而产生错误的概率,可以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中。

此外,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在实际的运作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校企合作模式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根据企业和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来培养人才,积极地与企业实现共识,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其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培养体系和方案。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科学高效的课程培养方案有利于人才的创新性和知识性的培养;再次,要注意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和技能,实现校企合作模式软件的升级。

三、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是新时代下适应高职学校就业和企业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模式,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构建,可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企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改变建筑工程领域的就业环境,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硬性需求,真正地实现了学院、学生、建筑企业、社会多方面共利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建中. 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李素洁.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 学园,2014(12):21.

作者:赵丽华

上一篇:总工会金秋助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军区物资采购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