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育改革语境下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不仅有利于健全大学生人格,也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鉴于当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存在严重缺失,首先应明晰大学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的人文精神,其次应优化大学人文课程改革,再次应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后应培养大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从而提升大学生人文品位,增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篇1:

探究新时期高等教育中的德育工作策略

摘要:今日的中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数的七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在此形势下,大学生的素质状况更为复杂,教育的难度不断攀升,特别是德育工作,其教育水平直接决定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是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基础教育工作,应该引发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策略

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类意识形态纷纷涌入,导致各种价值取向充斥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较大的冲击,造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各大专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科学的德育工作是极为必要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应该引起教育界和各大院校的广泛关注,将德育纳入到日常教育中。

一、高等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1、公民道德教育。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其德育工作必然包括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能够使其明确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约束自身的行为,调整个人的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中的 “中流砥柱”作用,引领时代的发展[1]。

2、民族教育。民族意识是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家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习惯和沉淀,是中华民族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构成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教育中,应该渗透民族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

3、自律教育。德育教学中,应该积极重视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借助对个人的理性、信念的提升,形成强大的自制力和约束力,规范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使其合乎社会的主流价值形态,实现个人道德的完善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4、法制教育。在社会道德体系中,法制是道德的延伸和强化,是依托国家强制力对社会人的行为进行的约束和规范,是社会道德的底线所在,“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高等德育教学中,应该重视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知法、守法和懂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准则,提升自我的发展修养。

二、新时期高等院校德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等院校德育工作认知偏差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停留在专业性方面,注重对大学生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考查,以 “才”为先,忽略了对大学生“德”的培养,造成教育方向的偏差,使得德育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有才无德”的情况,非但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反而成为社会的 “毒瘤”。该种认知层面的问题在高校中广泛存在,阻碍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等教育的严重缺失。

2、德育工作内容脱离实际。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面向社会,以满足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道德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这要求德育工作必须贴近社会实际,反映现实问题。然而,当前的许多高等院校将德育教学局限在理论层面,将其视为基础教育课程之一,采用学分制进行管理,导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提升没有丝毫帮助,丧失德育工作的价值。

3、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模式陈旧。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是当前的德育体系无法解决的,需要交由工作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工作模式,实现德育教学的与时俱进。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德育教学仍然沿用落后的教学模式,以说教为主,缺乏交流和互动,形式乏味,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三、新时期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1、明确德育工作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德才兼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就此出發,高校和老师应该将德育工作与知识教育并列,提升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将其纳入高校基础教学当中,借助德育的有效开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奠定社会发展的

人力资源基础[2]。

2、构建科学的德育教学体制。教育体制的开展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建立完善的德育教学知识体系,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德育教学的知识架构和脉络,以此作为德育教学的核心;其次,将德育教学渗透入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加强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关联,借助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学活动。

四、加强德育与生活的结合,推行“生活即德育”理念

采取多元化的德育教学途径。新时期,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托网络建立网站、公众号、qq群等网络教育途径,与传统的课堂、板报、文艺演出等教育途径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途径,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德育教学体系。

五、结语

综上,德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构成,应该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德育工作,顺应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需要,构建科学的德育教学途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亦慧.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水平的途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0(24):216-216.

[2] 温金英,汪行舟.试析高等院校就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05):699-700.

作者:杨亚东 董亚洲 曹恒基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篇2:

教改语境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

摘要:教育改革语境下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不仅有利于健全大学生人格,也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鉴于当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存在严重缺失,首先应明晰大学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的人文精神,其次应优化大学人文课程改革,再次应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后应培养大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从而提升大学生人文品位,增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教育改革 大学生 人文素养

引言

教育改革语境下高等教育既承担着培养社会专才的使命,也负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人文教育使命。新时期的国际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文素养之间的竞争。值此深入改革发展之际,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求经济发展、科技猛进,也需有文化上的深厚积淀。这必然要求承担着造就高素质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教育不仅应着重大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也应关注培养其人文素养。

一、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解析

(一)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思维的改进

人文素养作为一种基础素质,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渗透力。这不但表现在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上,也表现在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还能促进大学生爱国精神的深化,增进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思维方式的进一步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某种意义而言,一个人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仅仅是人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即其思想水平、精神精神、认知能力及其文化教养,才是人真正全面发展的关键标志。高雅的内心修养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自觉关心他人、心系社会及人类、自然的习惯,进而逐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使其综合素质能到全面提升。[1]每位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学校应尽最大能力为学生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潜移默化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改语境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现状及原因

(一)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不少高校并未构建相应机制以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其学习生活,促使其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其学习动机。不乏有学生抱怨,大学的第一堂课竟交由就业办老师讲解如何备战工作。而这些将使得学生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日后找一份满意工作,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从而容易导致大学生在人生新阶段无以感受人文关怀的引领。故而他们在正确认知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对于人生的关键作用上可能有所偏颇,在人生意义及人生价值的探索上将兴趣索然。

(二)大学人文教育不受重视

从当下看,大学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上有所偏离。具言之,表现在专业过度细分而视野比较偏狭,课程设置上偏向专业教育而导致面向过窄。人文课程的教育不受重视,不谈质量却关注学分。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接轨,大学教育正被专业主义、功利主义所侵占,尤其是受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边界被不断侵蚀、突破。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不再处于统治地位,知识分子的地位为管理家、企业家所代替。即便涉及人文教育,也大抵是对本学科的基础扩展与整合,极少采取文理相通式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无疑助益颇小。

(三)大学人文教育实效差

一是学生不具有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内在需求。从当下的教育实践看,高中文理分科的现状依然未有任何改变。在高考压力之下,报考理科的学生漠视甚至放弃对语文人文知识的学习,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先天畸形,也导致其信奉理科而贬低文科的心理的滋生。二是高校语文教师因人文教育不受重视而被边缘化。语文人文教育的命运与大学语文教师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近十年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时而作为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时而作为选修课,不断变化,大学语文教师的待遇可见一斑。大学语文教师不受重视的尴尬处境也进一步恶化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四)人文阅读指导不到位

伴随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阅读已俨然步入后现代阅读时代,即读图远远超过读书的时代。无论是采取网上阅读还是书本阅读的方式,都亟需学校的引导。然而这方面在当下的人文教育中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后现代阅读时代,被改变的并非是简单的以书籍为主的阅读方式,还包括阅读本身。[2]这个过程通过不同视角述说同一事物,并全方位地展示同一事物,立体式地刺激读者的感官。同时,其浅阅读、碎片化的特征尤为明显,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以直观方式体验,从而少了思考的自觉性,这也进一步制约了读者对这些人文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改语境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优化路径

(一)明晰大学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的人文精神

首先,明晰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作为大学的灵魂,是教育者对如何开展教学的理性认知与理想追求。转型时期的高等教育应重塑一些曾丢失的教育精神。如若没有了人文灵魂,没有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尊严、自由、平等、民主的唤醒和追求,这样的高等教育也只是形在而魂散。

其次,注重提升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唯有立己,才能立人。作为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教育工作者也应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才能以正直品格感染学生,以美好的人性唤醒学生,以博学强知教导学生,才能完成生命的对话。教材并非好的课程,教师才是最好的课程。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学生朝夕相处,其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是隐性的人文教育过程,也是鲜活的人文熏陶过程,其行为范式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优化大学人文课程改革,着重人文精神的内化

高校应当依据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促进高校课程的全面改革,将人文课程摆在高校教育的关键地位。首先,将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理念植入课程规划设计与教学实践中,使得人文教育自始至终伴随教育的整个过程。在追求专业的精尖同时,也不忘探索生命的意义。其次,构建大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体系。配合学分制的改革,在增加人文教育必修课课时同时,也多加开设人文教育的选修课。再次,开设人文学科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制度,破除人才培养模式较窄的困境。最后,深入人文教育改革,力改机械强调工具性、单一性的传统教学理念,摒弃原来的灌输模式,关注人文教育的开展策略和设计,将人文教育作为教学重心,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使得学生在汲取充沛知识精华的同时,也不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从而自觉内化人文精神。

(三)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现有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社会科学课在公共必修课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这些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形塑正确的意识形态。然而教学实际当中却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材内容的安排,还是具体的教学过程,都鲜有展现人文教育的独特内涵,也未能突出人的精神与智慧,从而难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破除以上这些困境,首先,应反思这些课程设置的意义和责任,重新布置和安排这些课程,可以专题形式进行,从而真正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特别是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善美的熏陶中展现大学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有助于学生在能力、品味、气质等多方面有长足的发展。[3]其次,对于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有相应的要求。其应具有更高的教学智慧与人生智慧,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得心应手,懂得以何种更为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明晰如何启迪学生,如何用爱心来呼唤生命,如何用情感和理性来开拓学生的精神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培养大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提升大学生人文品位

首先,制定阅读经典作品的科学规划,可依据学年进程分为基础阅读和专题研读的形式,为学生列出专门的书单。通过经典作品的基础阅读,有利于学生与世界伟大心灵进行顺畅对话;通过专题研读形式,促进学生关注生命,关注自我人生,关注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也关注对多元文化的思考与解读。其次,开设大师经典讲座,可邀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开展经典导读讲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活动,深度解析有趣的事件、人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再次,建立数字图书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和内容优势,输送数字阅读材料,对有深厚内涵的期刊、书籍等文本资料和图像、语音等音像材料开展广泛收集,进而实现知识的保值及增值。

结语

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明晰大学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的人文精神,优化大学人文课程改革,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从而实效性提升该群体的人文素养。语

参考文献

[1]何锋兵.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教育发展研究.2011(05).

[2]丛利红.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创新路径[J].语文建设.2015(11).

[3]郑广峰.试析名著阅读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培养[J].语文建设.2013(21).

作者:康宇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篇3:

利用班级建设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实践

摘要:主要针对当前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班级建设水平的系列措施。指出要从当代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从“管”的概念过渡到“引导”,开展以班级为参与主体的校园活动,并让优秀的高年级同学去引导低年级同学的成长,实现班级建设制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把个人考核与班级建设水平结合起来,从而培养班级同学的集体主义意识。

关键词:班级建设;集体主义;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占勇(1976-),男,河北阜城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朱菁(1987-),女,江苏泰州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上海 2014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项目编号:11JDSZ302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特色项目、高教研究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小,大学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憧憬的地方,那时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比较艰苦,许多学校20多平米的宿舍要住7~8个学生,班级同学怀着同样的梦想,从入学军训开始,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运动会等活动中,始终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合力,每一位班级成员都会为集体而战,为班级荣誉而战,班级的荣辱与每一位成员息息相关。这种传统而质朴的大学班级氛围让班级每一位成员都慢慢学会如何“合群”、“奉献”与“感恩”,不仅建立了友谊,而且形成了很强的集体主义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上海地区几乎达到了“普及教育”的水平,许多学生没有了进入大学的兴奋感,再加上信息平台的增多,使得他们对集体活动的渴求下降,把自己封闭在自己世界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而使得他们很难融合在一起。再加上“90后”独立性越来越强,协调合作能力越来越弱,“维权”行为时有发生,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但作为未来要融入社会的个体,在校大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融入周围的环境,形成团队协作意识。要加强这一点,需要从加强学生生活的圈子入手,而班级正是这个圈子的主体,因此,分析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起到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教育的效果。

一、班级建设面临的困扰

20世纪90年代,一个专业一般招1~2个班,班级数量相对较多,班级管理难度相对较小。最近几年,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再加上独生子女独特的个性特点,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扰。

从客观上来看,一方面,从教育资源方面看,由于教室资源的不足,每个班级固定学习、活动的场所不能得到保障,学生只能三三两两去图书馆或公共自习教室学习,然而即便图书馆和教室都充分利用起来,也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因此,许多学生宁可在宿舍里独自学习。另外,考虑到师资和教育成本,许多课都实行大班(几个班合班)授课。这样,班里的同学很难有较多的时间互相接触,沟通机会较少,班级的感觉和责任意识也会比较淡。另一方面,学分制、选课制给班级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也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开始接轨,学分制和选课制将更多的学习权利赋予了学生本人,但对于以集体管理为主体的传统大学管理模式,难免会有很多不便,如果用成绩来考核班级成员的话,由于班级成员所修课程的差异,使得很难用常规的评定标准去考核内涵不同的成绩单,因此,必须探索新的学生管理制度去适应教学制度的变化。

从主观上来看,一方面,“90后”学生独立的个性多元化的理念影响着班级建设目标的一致性。“90后”学生成长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在上海地方高校更为突出,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越来越脆弱,与人和睦相处的交际能力有所欠缺。而他们的父母大多受过一定的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使得他们思维方式的独立性非常强,即便一个宿舍的同学在一起,也只是各自玩着喜欢的游戏,交流日渐贫乏,甚至有些同学主动交流的意识都没了,班级管理变得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教师管理层(班导师和辅导员)、班级管理层(班长和团支书)以及学生会、团总支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之间如何协调,各自的职责与作用又是什么,这些资源要调动起来,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去保障。

二、班级建设的对策分析

1.从学生个性总体特征出发,以引导代替管理

从“70后”,到“80后”、“90后”,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叛逆”的倾向也越来越强,再加上传统教育中“管”得过紧,一旦到了大学有了独立空间,不想被“管”的欲望会越来越强,因此,班级管理需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向班级建设的思路靠近。如参与各类集体活动,尽量避免以命令的口吻去刺激学生的情绪,进而造成被动参与,效果大打折扣,而更多的要通过宣传和引导,并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过程的益处和乐趣,激励大家的主动意识。

2.开展以班级为参与主体的校园活动

“90后”大学生是活跃的一代,相对于窝在宿舍玩游戏,他们更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在一起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笔者曾经多次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之所以他们玩游戏成风,主要觉得太无聊、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而说到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由于各种原因,要么是限额报名,要么指定报名,能让大家主动广泛参与的活动过少,从而使他们逐渐对这些活动失去信心。然而,作为一个班级,在各类竞争性的活动中更能体现凝聚力,就像拔河比赛一样,合力的最佳发力点是慢慢磨合出来的。因此,开展一些班级成员集体参与的校园活动,让每个班级成员都能成为主力,培养大家默契的合作精神,对于进一步增强班级合力,培养大家的集体主义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3.高年级学生参与低年级班级建设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把班级管理好,需要从对班级每位同学的了解做起,而作为教师,无论是辅导员,还是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都在十岁以上,代沟很明显,思维方式差异较大,许多事情的沟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提出从高年级遴选部分优秀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班级建设工作,首次选拔了11名大三的同学(都是成绩优异的党员)分别安排到大一7个班中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通过学长的引导,新生能及早适应学校的环境,并为今后学习、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班级学习氛围、活动参与的热情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高年级的学生会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想尽办法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成了低年级学生心中名副其实的“小老师”。

4.实行班级工作制度化、民主化、公开化

一个国家需要法律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而一个班级也同样需要一套合理的制度来保障班级同学的利益,规范每一位成员的行为标准,使学生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首先,制度的形成不能违背国家和学校的规定,要从促进发展的角度去设计,不能纯粹以惩为主。其次,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图有形式,难于操作,在执行过程中还应不断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最后,制度的执行要具有公正性,不能因人而异,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班级建设制度明确化的基础上,对优秀学生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和在其他各类评选过程中要推行民主化的制度,结果要公开化,这样,每个人的利益才能保障,才能在享受到班级平等权利的基础上,为班级发展尽义务。

5.关联班级考核与个人考核

近年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首次推出了德育考核量化的考核体系,旨在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个人考核的干预,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衡量一个学生。在奖学金名额分配的过程中,以往采用班级平均分配的原则,降低了班级之间的竞争,而且,有些学生私心较强,把自己做得很好,却无视班级的发展,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明德,明学,明事”的校训格格不入,试想一个心无集体的人又怎么能为社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力?因此,在班级各项评奖名额分配的过程中,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将推行班级考核与个人考核相互关联的制度,对建设较好的班级增加评优指标,而对班风等较差的班级将减少其评优指标,旨在通过班级之间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和凝聚力。另外,在个人考核过程中,将实行书面材料与答辩并行考核,衡量指标中将增加对班级建设的贡献度,引导班级同学主动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

三、结束语

班级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交流载体,也是毕业后最有益的社会资源之一,做好班级建设工作,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同学们养成乐于奉献的集体主义意识。班级建设的措施需要从学生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着手,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革新,保持以育人为本的主旨,将走向社会的处事之道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以积极、豁达和无私的心态渡过大学集体生活,在“象牙塔”内收获希望。

参考文献:

[1]靳丽华.试析高校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J].福建高教研究,2010,(6):52-53.

[2]张桂生.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

2010,(8):105-108.

[3]杨卫民,刘彦.班级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下移”的有效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4):82-84.

[4]郑建乐.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抓好班级德育建设[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8):157.

[5]李义丰.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高教探索,

2010,(6):131-134.

[6]高军.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提升途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3):55-56.

[7]聂存虎.对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建构的几点反思[J].探索,2007,(3):103-105.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王占勇 等

上一篇:安全责任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运输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