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系统操作说明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系统操作说明(精选5篇)

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系统操作说明 篇1

(http://10.129.6.205/sztz/),登录用户名:学号;初始密码:123456;

在登录后的页面左下角,有学号与姓名,单击鼠标左键即弹出:

可以进行个人信息的完善,点击修改密码标签可进行密码的修改.密码建议使用易记的8位以内的数字或字母,密码如有遗忘,可向辅导员申请重置.学生申报→班级预审(通过)→辅导员审核→提交

进入素质拓展学分管理系统后,点击“新项目申报”进行申报信息填写。

点击”申报项目”下拉框

 项目级别:不能明确时,先填报“院级”,并在备注栏中进行相应说明;

 分值:参考学校及学院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  项目内容:尽量要将项目的信息交待清晰;

 证明材料:同一项目编号的证明材料为同一文件上传,一般为图片(JPG)格式;同一项目编号下有多个项目,应将不同的证明材料合并在同一文件中上传。

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系统操作说明 篇2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多用户权限分类

本系统针对不同用户划分使用权限实现分级管理,并加入审核功能便于各管理部门相互监督,形成过程反馈机制,做到透明、公开、公正。系统用户角色[2]主要分为:学生、院系学工管理员,学校学工管理员及系统管理员。学生用户可查询相关管理规定、开展的课外活动信息、个人参加情况及已获学分情况,并可在系统规定时间内,进行正在开展活动的网上报名;院系学工管理人员为课外活动学分录入者,管理学生获奖、科研、社会活动等信息,并按学期录入学生已获学分。学校学工管理员为项目实施审核监督者,对各院系管理员录入的学生学分定期审核,通过审核的学分,才可在学生查询页面显示,并发布开展活动信息,管理学生申请。系统管理员可对下级用户权限分类授予,根据用户的角色分配相应的管理及查询权限,细化到字段级,能够灵活控制各个级别用户的权限范围;管理可用教学资源,如:教室、指导教师、实验室等信息;维护项目内容、等级、学分标准,进行历史数据的备份,便于全校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查询分析,生成相应的报表;通过设置各项控制参数,如学年、学期、假期、开学时间、校区等,构建每个学期的系统运行平台,保障系统按教学周期正常运行。

1.2 学分制管理模式

高校学分制管理[3]特点主要为:个性化培养,即允许学生有一定选修课程的自由,而且不受太大的修业期限限制。只要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完成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的要求,就可以毕业。课外素质学分管理同样如此,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制定不同素质培养方案,不同专业学生要求的达标素质学分各异,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此外,因不同类别课外学分的内涵及难易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同类别的课外学分也有层面的不同与难易的差别,所以课外学分的管理与设置采用分级分层的原则。系统按照大类管理模式,学生可按照兴趣在大类中选择任意项目参与,结束后根据项目在大类中的等级给予相应学分。此外,除竞赛、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等固定项目外,系统按管理要求适时增加临时项目。

1.3 高效率与安全性并重

本系统高效率主要体现为数据中心查询实时公开,课外活动从发起、实施到结束后学分授予,均可及时在网站上公布动态消息。其次,系统基于网络环境建设,可真正做到教学资源数据库共享,教师学生可及时查询教室占用状态、学生必修课时间安排等信息,保证课外素质活动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的基础上高效进行。此外,设置学生个人邮件通知系统,在学生学分发生改变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教学管理信息安全保证是网络教学管理的运行基础,除硬件安全外,还包含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审查性和可控制性。完善网络安全主要采取两种方法:1)系统架构保证,本系统选用三层C/S、B/S结合模式,实现应用服务与数据服务分离,并在应用服务器前端假设安全网络代理,实现过滤可疑信息,只转发安全数据,从系统架设上减少攻击渠道。2)应用程序权限分类[4],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来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访问、修改、检测和控制。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项目申请以外的其它时间,只能进行权限内的信息查询;院系学工管理人员仅具有所负责活动的成绩输入权限,不参与学生报名信息管理,且录入成绩及学分只有在审核过后才可存入正式数据库,录入后除系统管理员外无法修改,杜绝由于权限交叉引起的学分认定混乱。

2 系统设计

综合系统需求分析,考虑目前流行的软件体系结构C/S和B/S[5]模式,为克服单一C/S结构客户端连接用户数有限,对客户端操作系统的限制,安装或维护等不便,及B/S结构安全性较低,应用服务器负载过重的缺点,采用C/S及B/S混合的三层体系结构。各级管理员选用C/S客户端,实现安全性高、交互性强、数据量大、运算较复杂的功能模块;学生用户选用B/S客户端,实现安全性和交互性要求不高、应用范围比较广、使用人数比较多的一般查询功能。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充分考虑用户利益,保证浏览者方便操作的同时也使得系统更新简单,维护灵活,易于操作,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有效的减少通信的数据量,具有很高的传输效率。

2.1 管理模型

系统功能设计分为Web服务和应用客户端服务两种[6],Web服务采用JSP动态交互网页实现课外活动信息发布、活动报名、学生学分查询及其他门户网站一般功能,主要用户为学生;应用客户端服务遵循J2EE规范,采用Java编程语言,可实现平台无关性,在Unix、Linux及Windows操作系统均可运行,开放性强,便于二次开发,主要实现考核项目维护、考核内容维护、专业素质学分培养计划维护、报表统计及网上报名审核,主要用户为各级管理人员。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在各业务间共享,如学生学分数据、教学资源数据,保证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课外素质教育活动。Web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通过标准数据接口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实现共享数据的删改、查找及统计报表生成,且采用数据挖掘分析关系数据库,形成直方图,预测趋势,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由于本系统建设基于教育网,与国际互联网隔绝,出于安全考虑,在与Internet连接时在对话层引入代理服务器,隐藏数据库信息及用户IP,起到防火墙的作用,防止被黑客攻击。

2.2 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主要分为考核项目表、考核内容表、专业素质学分计划表、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表、学生信息表、专业信息表及课外活动表,数据库主要表结构[7]关系如图2所示。

其中考核项目表为课外素质教育的大类项目,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活动、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及职业资格与技能考试培训六个方面;考核内容表为考核项目表中具体内容,包括获奖等级、所属项目及可获学分;专业素质学分计划表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基础,包括了学年、学期、专业名称、每学期应获得学分类型及学分数;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表记录学生已获取学分、所属项目、考核内容;课外活动表为开展活动列表、起止时间及所属项目。

使用该系统同时应首先设定考核项目表、考核内容表、专业素质学分计划表信息,在录入学生学分时,院系学工管理员根据学生参加活动情况将具体学分添加入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表。在学生完成每学年培养计划时,院系管理员使用统计学分功能,计算各学生已获学分、所缺学分情况,对未完成培养计划学生进行预警;学生也可在网上及时查询,掌握个人修读情况。

3 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加之学分制教学模式“活”的特点,本科生课外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开展活动的类型、范围和层次迅速扩大,管理的复杂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学生课外素质教育管理都是依赖人工或运用简单的单机版软件进行,难以处理大量管理信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且无法实现与正常教学任务资源共享,做到管理规范、透明。为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对大学生课外素质教育模式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建立C/S、B/S混合架构的课外素质教育管理系统,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培养及实时管理的问题。从系统应用及硬件配置角度考虑了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架构、安全代理及权限分配的安全解决方案,可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为掌握分析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情况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丹平,姜晓平,邱华.设置课外学分的实践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2]任虹灿,李世晨.学分制环境下学习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10).

[3]孔晓红.学分制与大学素质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4]吴晓光.学分制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系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5]赵耀锋.学分制模式下教务管理系统的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6]孟祥双.基于学分制的综合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软件学院,2005.

大学学生交流学分认定暂行办法 篇3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本科生对外交流学习期间修读课程、成绩认定、学分转换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认定范围

具有大学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具有下列情形中的外出学习经历,其在外校的学习成绩,可按照本办法进行课程学分认定工作。

(一)国家公派出国(境)留学;

(二)学校与国(境)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派遣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交流项目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项目;(三)学校与国(境)外高校合作,派遣学生到国(境)外进行短期研修、游学、实习;(四)经学校备案,学院与国(境)内外高校院(系)合作,派遣学生访学交流项目;(五)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校际访学交流项目;(六)经学校批准,学生自行到国(境)内外高校交流学习。

二、选课要求

派出学生在离校前应在学业导师指导下,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交流学校开课情况,提出学期课程修读计划;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提交及确认选课结果,并提交课程认证申请,经所在学院及教务处审核通过后,作为交流学习课程成绩及学分认定转换的依据。

三、课程认定原则

学生学习结束后,需提交由交流学校出具的成绩单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由教务处审核备案,一份由学校档案馆存档,一份装入学生本人档案。

(一)学生在交流学校所修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与我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一致时,可直接认定为相对应的课程,课程学分以我校培养方案的学分为准;(二)学生在交流学校所修课程与我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不同,但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经开课学院审核,可认定为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应的课程,课程学分以我校培养方案的学分为准;(三)学生在交流学校所修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本校专业培养方案中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教学内容,且经过学时学分转换后,该课程学分等于或大于该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学分之和的,经开课学院审核,可认定为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对应的课程,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成绩均按所修课程成绩分别记载,课程学分以我校培养方案的学分为准;(四)本校专业培养方案中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生在交流学校所修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经开课学院审核,认定为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对应的课程,成绩按照交流学校所修课程名称分别记载,课程学分以我校培养方案的学分为准;(五)非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相关学院可根据教学内容判断是否认定为专业选修课,认定后的课程学分以我校培养方案的学分为准;(六)交流期间修读课程不能认定为专业课的,修得学分可认定为通识选修课学分;(七)学生参加的国(境)外短期项目可根据时间长短认定为我校通识选修课学分;

(八)学生离校前有不及格课程且为必修课情况的,交流期间应当修读相同或相近的可替换课 程,否则,返校后重修该门课程直至通过。

四、办理流程

(一)受理时间 每学期开学后第 1-5 周为集中受理时间,其中:第 1-2 周,学生按照要求准备材料并提交给所在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第 3-4 周,学院、教务处逐级核定结果;第 5 周,成绩汇总上网。

(二)材料准备 学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申请表》(附件 1)

一份、交流学校出具的成绩单一式三份、成绩单为外文的需提供中文对照表一式三份、所学课程内容简介一份以及其他证明材料,备齐后交至所在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三)材料审核 学院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召开会议审核学生提交的材料,如涉及需要认定的跨院开设课程,需邀请有关学院教师一并参加,学生本人列席会议接受现场答疑。教学管理办公室整理课程学分认定结果,汇总填写《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结果汇总表》(附件 2)。

(四)复核确认 各学院将汇总表、原始成绩单、成绩中英文对照表各一份交至教务处学籍管理科,教务处组织校内专家进行结果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反馈至学生所在学院,由其负责补充材料或重新认定。

(五)成绩上网 上述流程全部结束后,学籍管理科负责汇总整理全部材料和成绩信息,将相关课程对应成绩录入教学管理系统。

五、成绩记载方式

(一)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与我校相同,则无需转换,直接记载;(二)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需转换为我校的百分制时,按以下对应关系进行转换后记载:

1.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为五级制时,如优秀、良好…不及格,或 A、B…F,或5、4…1 等,按表 1 对应关系转换:

表 1 成绩等级 优秀(A 或 5)

良好(B 或 4)

中等(C 或 3)

及格(D 或 2)

不及格(F 或 1)

百分制成绩 95 85 75 65 45 2.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以 A+、A、A-…F 方式给出,则根据表 2 中成绩等级与百分制成绩的对应关系转换:

表 2 成绩等级 A+

A A-

B+

B B-

C+

C C-

D F 百分制成绩 100 95 87 83 80 77 73 70 67 60 45 3.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为二级制时,按表 3 对应关系转换:

表 3 成绩等级 合格(P)

不合格(F)

百分制成绩 85 45(三)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需由百分制转换为我校的五级制时,按以下对应关系进行转换后记载:

1.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为百分制时,按表 4 对应关系转换:

表 4 百分制成绩 100-90 89-80 79-70 69-60 59-0 五级制成绩 优秀(A)

良好(B)

中等(C)

及格(D)

不及格(F)

2.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以 A+、A、A-…F 等方式给出,则根据表 5 中对应关系转换:

表 5 成绩等级 A+

A A-

B+

B B-

C+

C C-

D F 五级制成绩 优秀(A)

良好(B)

中等(C)

及格(D)

不及格(F)

3.若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方式为二级制时,则根据表 6 中对应关系转换:

表 6 二级制成绩 合格(P)

不合格(F)

五级制成绩 优秀(A)

良好(B)

中等(C)

及格(D)

不及格(F)

六、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申请表 2.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结果汇总表(一)

3.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结果汇总表(二)

年 5 月 18 日

附件 1

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申请表

(学生用表)申请编号:

申请日期:

****年**月**日 学生填写部分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性别

手机号码

邮箱

申请原因 □国外访学交流项目

□国外学位互授联授项目 □境外访学交流项目

□国内访学交流项目 □自行联系国(境)内外学习

简要描述(访学交流学生,需要写明时间、项目名称、访学高校、专业及主要课程。)

准备材料 清单

学院审核部分 学院审核 结果 经审核,该学生提交的材料中,认定为我校

专业

门课程共

学分,提交教务处复核。

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

学院(盖章)

****年**月**日 教务处复核部分

教务处复核 结果 是否有不合格材料

□无、□有; 是否同意学院审核结果 □是、□否。

复核人:

教务处(盖章)

****年**月**日

备注:申请编号由学院教学办登记,格式为年份+学期+学院代码+三位流水号,如:2015-秋-01-001;

附件 2

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结果汇总表(一)

(校际访学交流)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电话

该生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赴_________________国(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交流学习,期间修读以下课程并获相应成绩。

专业课程转换栏

学生所修 交流学校课程 转换后的 我校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成绩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 学分 成绩

学院意见:

院教学院长签字: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

签名:

****年**月**日

附件 3 3

大学课程学分认定结果汇总表(二)

(短期研修、游学、实习)

通 选课转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电话

该 生 于________ 年________ 月 至_________ 年 _________ 月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_________________ 国(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进行

活动。

学生所参加 交流学校活动 转换后 我校通选课程 活动名称 起止时间 评价结果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 学分 成绩

换栏

学院意见:

院教学院长签字: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

签名:

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系统操作说明 篇4

参编人员:蔡

吉东波

田仲金

冯子宸

冯羿铭

吴剑锋

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

2013-09

吉林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操作指南

一、综合测评系统说明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使用Sais系统的“综合测评”模块。参与测评的学生使用本人sais系统账号登录。用户名为:学生本人学号。密码系统默认:123。如遗忘可联系本学院辅导员老师,予以重置。

参与师评的教师一般指各年级辅导员老师。

各项测评指标打分区间均为60-100分(最低分不得少于60分)。学院管理员可由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本学院综合测评系统各项指标的设计、确认及综合测评工作的推动。学院自行设置除净加减分外的其他指标系数。

学生工作部学生思想教育办公室负责全校综合测评系统的开启、关闭及各项测评指标系数区间设置。

二、综合测评系统具体操作

1.系统登录

使用谷歌浏览器登录http://sais.jlu.edu.cn,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登录。如辅导员账号密码有问题,请联系学生工作部修改。考虑到系统安全,系统暂不支持其他浏览器。

图1:Sais系统登录界面首页

2.综合测评分组管理

登录系统后,点击分组管理——添加分组。(见图2)

图2:Sais系统综合测评模块分组管理

分组管理分为互评分组、排名分组两项。(1)互评分组

互评分组,适用于学院系统测评初期,学生测评之前。设置完成后,组内学生可进行互评,非小组同学不能评价组内学生。一般互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部分学院情况特殊,需要为不同专业的部分同学进行个性化分组(如某些实验班)。正常分组的,可在点击分组管理后——添加分组(见图3)。输入分组名称,选择“互评分组”,填写排序(排序为方便查看分组的排列,序号大的小组排名靠前),点击添加,分组成功。

图3:添加分组

添加分组完毕后,点击分组管理——互评分组,点击左上角“选择查看范围”,然后选择目标年级、专业、班级,进行分组学生选择。

按照班级进行分组的,可直接全选当前班级页面学生,然后在系

统底部的“系统分组”选项,选择前一步建立的分组名称,提交(见图4)。

因学生数量的多少不同,部分页面不能全部显示应分组学生,故在选择提交后,应继续点击“选择查看范围”,查看应选学生是否仍有剩余,如有剩余,请继续上一步操作,将全部应选学生纳入分组。每次分组必须在页面下方选择“系统分组”选项,避免误分组。

图4:选择分组学生

对于个性化分组的,操作基本上与按照班级分组一致。不同之处是需要在不同的“范围”选择。点击需要加入分组的学生即可。如匡亚明班,可在不同专业、班级选择分组学生。

分组结束后,可点击“分组管理”母菜单下的“分组管理”子菜单,查看分组情况,如有删改,可点击详细分组,进行部分组内学生删减。

(图5)

图5:分组成员删除

(2)排名分组

排名分组,与互评分组无内在逻辑关系,适用于学院系统测评后期,学习成绩导入以及综合素质测评全部结束之后的总成绩排序。

操作方法与互评分组基本一致。一般按照专业排名。部分学院低年级课程一致的,也可按照年级排名。有的特色专业和实验班需要进行个性化排名分组,参照互评分组的个性化分组即可。

各个学院内部各年级互评分组及排名分组可以不统一要求。根据各自需要建立不同的分组方式。

重要提示:分组完毕一定要认真的多次核对。如果分组有遗漏,已经开始测评后,补充添加的分组成员将不能参加测评,需要删除分组,重新建立分组,已经进行测评的结果不能保留。

3.进行综合测评指标系数设置。

点击“综合测评”——“学院设置”开启综合测评系统。详细指标由学院自行设置。

测评成绩权系数与学习成绩权系数之和为0.99。组评权系数+师评权系数+互评权系数+自评权系数=1。保证最高净加减分+测评成绩权系数×100+学习成绩权系数×100=100。否则会提示设置失败。

图6中的师评默认分值为测评开始过程中师评栏目每个学生测评位置的默认基础打分值。师评可在默认分值的基础上,直接修改师评分高于或低于默认分的同学分值。

设置师评默认分值项时,务必做好各年级的协调工作,以学院为单位,只能设置一个默认值,对各年级测评生效。一旦设置,再修改后仍默认第一次设置的师评值,修改无效。

学院管理员必须开启综合测评系统,才进行下一步的测评工作。

图6:Sais系统综合测评模块学院设置项目(系数学院自行设置)

4.学生进行互评及自评

以上设置生效、学院开启综合测评后,各年级参评学生即可登录Sais系统进行测评。本次测评系统设置了不参与互评的同学不能进行自评。测评指标依据系统提供的三级指标进行。满分均为100分。

各年级辅导员及学院管理员可及时点击“成绩管理”母菜单下的“评测结果”,查看“自评”栏目成绩,无成绩的学生即为未参加互评和自评。需及时通知同学在测评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评。同时,为了方便查阅,仍可点击“选择查看范围”选项,按照班级查询未测评情况。互评成绩暂不显示,需要在阶段性测评工作结束后,系统后台运算产生。

图7:测评结果查看

5.师评

点击“成绩管理”母菜单下的“成绩管理”子菜单,录入师评成绩。满分为100分。在我们前面进行的“综合测评指标系数设置”项目中,为师评设置了默认分值。各年级辅导员老师在默认分值基础上进行调整打分即可。

师评成每页录入完毕,即可点击系统左下角的保存按钮。

图8:师评成绩录入

如部分年级师评基本一致,只有部分同学需要在基础分上酌情添加的,可使用简单的操作方式,不需逐一翻页查找。在“选择查看范围”右侧的区域内输入学生姓名全拼搜索,打分后提交即可。

图9:检索方式录入师评成绩

6.组评

组评采用线下进行的方式。各学院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可按照实际情况以班级、专业、个性化分组等形式设置。组评的小组设置不要求一定与互评分组、排名分组有必要的逻辑关系。

小组成员分别为组内成员打分,满分为100分。打分结束后,将组评的平均分上报学院,录入系统。录入操作与师评录入操作基本一致。组评无系统默认分,所有组评成绩必须逐一录入提交。

7.净加减分

净加减分线下进行。由辅导员老师负责酌情加减分。建议学生自主申报佐证材料,班级预审核材料,辅导员老师终审,加减分,录入系统。录入操作基本与师评、组评一致,所有加减分成绩必须逐一录入提交。注:学生净加减分佐证材料由各学院备案。

附:学生个人佐证材料申报表样表(供参考)8.学习成绩

因各学院成绩计算方式和科目有差异,故本次综合测评采取线下统计成绩的方式。要求成绩来源于教务处。各学院可到各自教学工作办公室导出,并按照各年级分别的标准确定课程范围及计算方法。系统要求为加权平均分。公示无误后,录入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录入方法同以上各环节。

福建师范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系统操作说明 篇5

1-1交齐学费,无处分等不良记录的,+1分;拖欠学费扣一分(1分∕1学期)有处分按情节严重性扣0.5至2分不等。

1-2有入党申请书的,+0.5,有党课结业证书的+1,最高1分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2-1,2-2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完成并通过,+1分;若没完成寒暑假社会实践且没交报告扣1分。

2-3社会实践获系部表彰,+0.5

2-4社会实践获院学院(一∕二∕三∕团体)及省、市表彰或奖励(一∕二∕三∕优秀)院级(2∕1.5∕1∕0.5分)

市级(4∕3∕2∕1分)

省级(6∕5∕4∕2分)

2-5青年志愿者活动并完成任务,按0.2分一小时计算,1分封顶,特殊除外

2-6青年志愿者活动获系部表彰或奖励(0.5分)

2-7青年志愿者活动获学院表彰或奖励(或参加义务献血1次,加1分)

2-8参加团支部安排的“一助一”活动(0.1分∕小时)1分封顶

2-9参加院系统一安排的义务劳动(0.1分∕1小时)1分封顶

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

3-1参加学院科技制作、科技比赛、各类学科竞赛获奖积极参与(0.2分)

获系部奖(1∕0.5∕0.3分)获院级奖(2∕1.5∕1分)获集体奖(1.5∕1∕0.5分)

3-2参加市级科技制作、科技比赛、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完成集训任务(0.5分)代表学校参赛(1分)获集体奖(3∕2∕1.5分)获个人奖(4∕3∕2分)

3-3参加省级科技制作、科技比赛、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完成集训任务(1分)代表学校参赛(1.5分)获集体奖(4∕3∕2分)获个人奖(6∕5∕4分)

3-4参加全国科技制作、科技创作、科技制作、各类学完成集训任务(1.5分)科竞赛获奖代表学校参赛(2分)获集体奖(5∕4∕3分)获个人奖(8∕7∕6分)3-5参加班级组织的专题研讨获集体奖(0.5分)

3-6参加系级专题研讨获集体奖(1.5∕1∕0.5分)

3-7参加院级专题研讨获集体奖(2∕1.5∕1分)

3-8积极听取学术讲座(0.1学分∕小时)每学期给予0.5分,封顶0.5分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4-1参加学院读书活动、征文活动、文艺演出、美术积极参与(0.2分)

展览、演讲比赛、辩论赛、普通话赛、外语竞赛等活获系部奖(1∕0.5∕0.3分)

动获院级奖(2∕1.5∕1分)

获集体奖(1.5∕1∕0.5分)

4-2参加市级及市级以上文艺演出、美术作品展览、积极参与(1分)

演讲比赛、辩论赛、外语竞赛等活动获个人奖(4∕3∕2分)

获集体奖(2∕1.5∕1分)

4-3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文艺演出、美术作品展览、积极参与(1.5分)

演讲比赛、辩论赛、外语竞赛等活动获个人奖(6∕5∕4分)获集体奖(4∕3∕2分)

4-4参加学院篮球赛、排球赛等各种体育竞赛(田径运动除外)凡报名并且参赛的给予0.1

分学分,团队集体比赛上场的给分,不上场的不给分。体育竞赛获得个人前三名的(2∕1.5

∕1分);个人四至六名的0.5分;个人七至八名0.3分。团队集体比赛获集体奖(每个上

场运动员加分,不上场的不给分)集体奖前三名,上场运动员每人得(1.5∕1∕0.5分)

4-5参加系部各种体育竞赛(田径运动除外)凡报名并且参赛的给予0.1分学分,团队集体

比赛上场的给分,不上场的不给分。体育竞赛获得个人前三名的(1∕0.5∕0.3)四至八名

0.2分。团队集体比赛获集体奖(每个上场运动员加分,不上场的不给分)集体奖前三名,上场运动员每人得(0.5∕0.3∕0.2分)

4-6参加市级各种体育竞赛(田径运动除外)凡报名并且参赛的给予1分学分,团队集体比

赛上场的给分,不上场的不给分。体育竞赛获前八名(5∕4.5∕4∕3.5∕3∕2.5∕2∕1.5

分)。团队集体比赛获集体奖(每个上场运动员加分,不上场的不给分)集体奖前三名,上

场运动员每人得(2∕1.5∕1分)

4-7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各种体育竞赛(田径运动除外)凡报名并且参赛的给予1分学分,团队集体比赛上场的给分,不上场的不给分。体育竞赛获前八名(8∕7∕6.5∕6∕5.5∕5

∕4.5∕4分)。团队集体比赛获集体奖(每个上场运动员加分,不上场的不给分)集体奖前

三名,上场运动员每人得(4∕3∕2分)。

4-1,4-2,4-3,4-4,4-5,4-6,4-7,每项按最高名次算,不得累加。

4-8参加团支书举行的各项活动每学期给予0.5分,不参与活动的不给分。

4-9,文明宿舍,一次加0.1,两次0.2,三次0.5,四次1分

4-10参加系部田径比赛凡是报名并参赛的得0.1分。800米以上项目0.2分。得田径项目比

赛前三名的(1∕0.5∕0.3)四至八名0.2分。

4-11参加学院田径比赛凡是报名并参赛的得0.1分。800米以上项目0.2分。获得个人前三名的(2∕1.5∕1分);个人四至六名的0.5分;个人七至八名0.3分。

4-12参加市级田径比赛凡是报名并参赛的得1分(800米以上项目1.5分)。获得前八名(5∕4.5∕4∕3.5∕3∕2.5∕2∕1.5分)。

4-13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田径比赛凡是报名并参赛的得1分(800米以上项目1.5分)。获得前八名(8∕7∕6.5∕6∕5.5∕5∕4.5∕4分)。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5-1社团+0.5,被所在评为社团优秀再+0.5,被学院表彰再加1分,最高2分

5-2学生干部(包含课代表),每学期一分,获院表彰再加1分,获省市表彰加2分注明:需从班主任会议记录本上复印班级班干人员名单

技能培训及其它

6-1驾照+1.5驾照持有者只能加一次,组织部每次记录驾照加分人员名单,以防多次累加,如发现累加现象,每次扣0.5分

6-2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给予相应学分,以班级为单位打印成绩单,不得多学期累加,如发现累加现象,每次扣0.5学分

6-3各部门通知班长、团支书等班干开会,无故迟到、早退、缺席三次,扣本人0.5分,五次扣1分,以此类推,2分封顶

6-4无故旷晚自习三次,扣0.5分,旷5次扣1分,旷8次扣1.5分,旷十次扣2分。。以此类推,扣完为止

6-5团支书工作手册不交或迟交者,扣团支书0.2分,全班每人扣一分。

6-6团课

各班未按时上报开展团课时间、地点,一次扣全班级学生0.1分

未按指定时间、地点开展团课,以未开展团课计算,一次扣全班级学生0.5分团课时间未达到指定时间要求,视时间长短酌情扣分,最高扣全班级学生0.3分团课开展较差者,扣全班级学生0.2分

6-7获得发明专利证书(4至6分)

6-8在学院报上发表学术论文(2分)

6-9在其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分)

6-10在各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分)

6-11在院报上发表宣传作品(1分)

6-13在市级新闻媒体或公开刊物上发表作品(2分)

6-14在省级及以上新闻媒体或公开刊物上发表作品(3至4分)

6-15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系部、院级活动者,视时间长短给予0.2-0.5分不等

上一篇: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下一篇:四个全面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