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管理功能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减速、转型、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常态对企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实现企业经济转型成为研究的焦点。结合中央决策要求和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判断:企业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基于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存在普遍弱化倾向的事实,准确定位与调适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成为必要的选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行政管理功能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行政管理功能论文 篇1:

电网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办公室协调功能分析

摘要:在企业中,办公室是开展决策工作、管理工作的核心位置,在电网企业之中,其则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在电网企业开展决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办公室所具有的协调功能为电网企业运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办公室职能具有综合性特点,能够对企业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办公室协调功能,有利于促使电网企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办公室;协调功能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各行业、各领域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用电需求,电网企业需要开展相应的体制改革工作,且在此过程中,办公室相关工作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属于电网企业开展决策工作和综合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也是各级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枢纽,在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对办公室协调功能进行充分发挥,有利于推动企业各方面工作得到良好发展,并保障电力系统得到持续稳定的运行。

一、电网企业办公室的协调功能

电力企业的办公室属于综合性职能机构,需要为企业中全部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并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电力企业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也就要求电力企业办公室的行政职能既包含文件的起草、公文的传递,也包含企业规划的设计以及输变电的协调等。电力企业办公室中协调功能也具有较为显著的综合性,属于办公室对自身各项职能进行发挥时,相关工作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协调功能为办公室中开展各项工作的核心,其能够对整个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进行明确,并根据问题开展分析活动,再合理进行调控各项相关工作。电网企业办公室协调功能还需要针对企业中不同生产关系进行合理维护,并根据领导层人员的决策有机协调企业外部生产工作中各项关系,使各方面工作能够得到协调发展[1]。从总体上来看,也就是采用统一思想、政策以及步调等形式,促使企业中各专业部门实现发展节奏的统一,从而可以强化企业中的凝聚力,并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作风的改进,进而推动电网企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电网企业行政管理中办公室协调功能的发挥

当前电网企业体制改革工作越来越深入,企业发展对于办公室的协调功能也越来越具有依赖性,但是当前诸多电网企业中仍存在办公室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强度过大以及管理范围较广等问题,导致办公室所具有的协调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以此为基础,若电网企业想要促使办公室的协调功能得到切实落实,即有必要保障企业发展特点,能够与办公室协调功能处于一致的状态,并采用以下方式促使办公室协调功能得到良好发挥。[l1]

(一)打通各级间的沟通壁垒

在通常情况下,办公室对协调功能进行发挥,也就是针对企业内上下级或是企业内外部的各项工作实施合理的协调处理,以避免其中出现矛盾或冲突,目的在于保障部门工作的规范性及完整性[4]。由此,企业内部环境可以被充分应用,也就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并且,在对自身职能充分发挥的过程中,办公室还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以及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开展综合性的考虑工作,以对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在进行协调时,办公室为领导层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的辅助,也就需要办公室工作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意识,以全面深入的了解各方面实际情况,以能够为领导层人员进行决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落实部门之间的利弊权衡

相对于其他行业,电力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需要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所以电力企业办公室协调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协调功能的发挥也就更加重要[5]。电网企业的主要产品为电能,其能够为国家各行业的平稳运行提供重要基础,所以电力企业办公室中的各项职能,均应为电力系统的持续正常发展提供服务。办公室在电网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处于比较特殊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协调功能,所以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需要以办公室为中心加强联系,从而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各个部门完成相应的工作[3][h2]。在电网企业之中,办公室具有协调功能,其本质即在于帮助领导层人员对企业中的各项工作开展进行协调管理,且其开展工作的依据在于管理层人员的决策,所以办公室协调功能的发挥应以领导工作内容为指导,且在工作中还需执行领导下达的各项指示[2]。另外,在办公室发挥协调功能时,如果需要面对重大问题,还应及时向领导层人员进行报告,保障领导层人员可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措施,以避免出现领导层人员滥用职权的情况,也就可以降低不良后果出现的几率。[l3]

基于此,从电网企业的角度出发,不管是各职能部门还是办公室,均应开展高效合理的沟通工作,以保障各部门之间得到良好协调。但是在事实上,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其中极易出现为完成自身任务而导致其他部门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也就需要办公室在其中及时发挥调节功能,将各方面关系充分梳理,针对冲突的本质进行细致研究,以有效缓解冲突和解决问题。所以,需要办公室工作人员不仅能够有效处理企业中的大事件,还能对小矛盾进行快速解决,且在对矛盾进行解决的过程中,还需注重保持公平和公正的工作原则,以有效维护各方利益。

(三)发挥办公室行政协调作用

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办公室组织,其功能定位是高效服务、综合协调和督导相关规定的落实。电网企业的办公室要“承上启下”,做好“条状分工”的处理,职能部门是依照“块状管理”的形式,以战略意图为导向,实施必要的管控,对企业的日常业务加以引领,为其提供平台的支持等等,由此可见,办公室是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做出发展计划的。办公室对人员部署进行协调,要对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做出细致的管理,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要发挥指挥的职责,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勇敢的寻求创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围绕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良好的管理局面。

电力企业的办公室行政协调作用更体现在各个工作流程的协调过程中,要细致的做出调整,符合电力企业的运行特点,基于当地的电力系统建设现状,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对于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办公室方面应当给出必要的指示,要求技术部门对此做出应对方案,进一步的凸显出行政协调工作的作用,助力电力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l4]

结束语:

根据上文,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办公室协调功能的发挥可以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办公室工作需要以企业工作为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以能够有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并切实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国星, 崔奕迪. 浅析如何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J]. 中国科技投资, 2019, 000(025):116.

[2] 张继伟.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研究[J]. 电子乐园, 2019(9):0426-0426.

[3] 朱国海. 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完善对策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14).

[4] 俞辰. 电力企业行政办公精益化管理的思路与措施[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02):213.

[5] 郑国星, 崔奕迪. 新形勢下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14).

作者:李静

企业行政管理功能论文 篇2: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研究

摘要:以减速、转型、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常态对企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实现企业经济转型成为研究的焦点。结合中央决策要求和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判断:企业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基于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存在普遍弱化倾向的事实,准确定位与调适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成为必要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围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创新的核心内容,优化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功能,强化其整体功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

经济新常态是党中央对中国经济的理性分析和准确判断。在运筹中国十三五规劃时,中央再一次强调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研究发现,企业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基于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存在普遍弱化倾向的事实,准确定位与调适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成为必要的选择。因此,本文试就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必要性、功能调适定位、调适的基本策略和思路,以及调适的着力点等问题进行阐释,以期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必要性

(一)经济新常态要求企业发展减速、转型和创新

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河南时,首次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称为“经济新常态”,强调要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从消费、投资、出口等十个方面阐释了中国经济的新特征。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于实际,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同时提出的十个“更加注重”明确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表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长时间处于新常态阶段。

经济新常态成为当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深刻背景,引起了决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纵观学术界的研究,对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分歧比较大,大致有三种说法。一部分学者从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有一部分学者是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动力及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分析,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新常态离不开国际大背景,与外国的经济新常态相似,实质上都是指经济的回落,即经济的减速。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表明,学界对经济新常态的理解虽然表述各异,但其核心是一致的,即体现为增长减速、结构转型和战略创新等特征,正如2014年9月在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上,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全面阐述:“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三大特征”。所谓减速是指把经济发展速度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转型是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是指从以往的要素和投资驱动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

(二)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强化党组织的功能

作为重要的经济体,企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比如需要解决实现企业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问题,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问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问题、发展动力亟待转变等。面对这些问题,决策界和学术界有一个共识:要求企业改变过去一贯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导向,通过降低企业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健康发展中稳步前行。

适应新常态,企业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三)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提出了调适的要求

研究表明:企业基层党组织在适应新常态上,目前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还很有限,整体功能存在普遍弱化的倾向。一方面,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辐射范围缩小,影响力大不如前,使得部分企业根本不重视党的领导,甚至会刻意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使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发挥受限。比如,较多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决策功能淡化,在组织领导和决策制定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且企业员工对基层党组织缺乏认同感,导致企业基层党组织脱离员工,不能关注员工动态,倾听员工心声,满足员工诉求,从而使其组织宣传功能和规范监督功能失效。另一当面,企业基层党组织对其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政治引导错位、缺位,缺乏政治坚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不清晰、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急功近利,片面强调企业经济效益的倾向;服务保障功能弱化,常常以管理者自居,过度强调管理,轻视服务,或脱离群众,无法保障群众的利益需求;组织宣传功能弱化,企业中部分党员思想怠慢、行动涣散,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丧失汇集员工为企业经济转型出谋划策的能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普遍弱化要求必须对其功能进行调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党组织。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为此,企业应将中央精神与自身发展实际(尤其是存在的问题)结合,通过调适来使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科学化、具体化,以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在遵循《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使企业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提高企业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能力,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决策咨询功能的定位

面对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企业发展新常态,如何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还需要继续探索,但企业基层党组织在企业的发展中充当着经济分析师、决策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十分明确。不管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充当企业发展的政治核心,都依赖于党组织决策咨询功能的发挥。首先,从党组织联系群众看,企业基层党组织是企业的组织纽带,集聚了企业不同部门的员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企业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提高了企业决策结果的科学化水平,保证了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其次,从党组织的参与管理看,企业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或影响企业重大决策,把党的政策和党组织的主张渗透到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最后,从党组织的自身属性来看,企业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和企业的纽带,引领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要实现经济长效、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听取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企业发展同国家建设方向的一致性,成功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概言之,企业基层党组织优化决策咨询功能的定位就是要在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下,完善企业基层党组织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企业经济发展形势、健全决策咨询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基层党组织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宣传组织功能的定位

“党章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必须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其中对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和组织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定位。首先,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宣传组织功能旨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实现政治领导作用,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则进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宣讲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组织学习党中央精神的民主生活会,使企业主和员工把国家的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大限度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其次,企业基层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能按照市场需求对企业的活动及其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组合,有利于实现企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功能和组织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二为一,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依托。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经济减速的下行压力,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宣传组织功能,能凝聚企业人心,促进企业和谐,营造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总之,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宣传组织功能定位就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变粗放型的经济为集约型经济的过程中,提高组织宣传意识,创新组织宣传方式,增强组织宣传能力,积极解员工之忧,化员工之愁,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队伍建设功能的定位

党章明确指出“重视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战略发展创新的关键时期,市场对企业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功能定位指明了方向。首先,企业基层党组织要为企业发现、吸纳和培养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党章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企业党组织是企业各组织的联接枢纽,依托于这样的组织枢纽,企业基层党组织就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发现员工中的先进分子并吸纳其入党,进而为企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企业党组织作为企业各个组织中的先锋队,具有示范引领企业员工的重要功能,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需要“充分挖掘和宣传优秀党员的奉献精神,树立先进典型,促使党员在对比中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在激发党员自豪感和荣誉感中,增强其建功立业的上进心”。总之,企业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功能的定位就是要善于发现、培养并使用政治可靠、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优化党组人才结构,为企业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供可靠保证。

(四)规范监督功能的定位

企业基层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规范监督。具体来说,党组织的规范监督功能主要体现为在遵循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围绕党内规章条例和国家法律法规等规范,保证中央、上级党委和党组织自身决议的落实。首先,企业党组织以党章和法律为依据,通过在企业中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等,提升企业领导干部和员工的法治素养和政治理论素养,监督并规范企业行为。无数实践证明:当员工将个人发展要求同祖国号召相统一、企业将发展理念同社会需求相契合时,就能够充分实现资源的配置,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当企业发展或者员工行为不符合政策和法律的规范时,党组织就要及时的进行规范。其次,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放缓的压力可能会促使一些企业选择为了自身效益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走钢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其规范监督功能,适时的调整和规范企业的行动,在规范和监督中,“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总之,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规范监督功能的定位就是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五)综合治理功能的定位

综合治理本是党和国家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是指协调整合企业党组织已有的各种功能,使每个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共同治理企业发展,侧重于强调治理方式的多样性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在国家层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由此,在企业中,党组织通过充分发挥决策咨询功能、宣传组织功能、规范监督功能和队伍建设功能,从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调适,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和企业发展环境。可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综合治理功能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创新企业治理方式,完善企业制度,充分发扬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治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同时要健全企业员工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企业员工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增强企业的服务功能,实现企业、企业领导和员工相互間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企业良好的发展氛围、建构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为企业的顺利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智力支持。总之,企业基层党组织综合治理功能的定位就是要加强和创新企业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进企业基层党组织治理的精细化、系统性,进而强化整体功能。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路径

(一)调适的基本策略和思路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应以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五个发展”理念,实现“四个全面”的整体推进。其基本思路是: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围绕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创新的核心内容,优化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功能,强化其整体功能。其逻辑结构如图所示:

首先,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创新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在坚持党的领导下,要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为抓手,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转换、产业升级,以创新驱动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其次,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功能的调适是将企业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战略创新作为核心内容。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方向模糊不清,这就需要从现实的发展需求出发,抓住变化的实质,调适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最后,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基层党组织通过功能调适,使企业适应新常态,顺利完成发展目标,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二)调适的主要着力点

第一,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功能调适中,要积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行政管理层决策企业事务,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逼迫下,企业能否浴血重生,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将直接取决于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这就要求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抱着“对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态度积极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首先,明确经济新常态对企业自身的挑战及机遇。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理性判断,深入领悟中央综合分析的要旨,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抢占企业发展先机;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针对性地对市场展开调研,明确企业自身定位,不断寻找促进企业效益提高和转型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与产业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和有效性,从而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其次,加强和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企业基层党组织既是决策者又是调节者,在总体上把握企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部分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失业风险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隔阂,引起了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担忧,从而致使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任。这种形势就要求企业基层党组织改变过去无效的工作机制和传统的工作方法,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工作体制和员工喜欢且有利用扭转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法。

最后,实现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员工作为落实企业发展目标的执行者,要充分激发其积极主动性,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员工接受职业培训、继续深造等,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企业基层党组织只有坚持把员工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使其甘愿为企业未来发展赴汤蹈火,实现把决策者的理想目标转化为现实的目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汇聚企业员工智慧推动企业发展,达到企业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未来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的最佳选择。

第二,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功调适中,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企业各项改革,推动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企业基层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在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具体而言,企业基层党组织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管理:

首先,提升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执企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打铁人自身都患了“软骨病”,就不能指望其打铁,更不能寄希望于打出优质的铁。企业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打铁人,首先必须保证其自身坚强有力,企业党组织应不断的加强自身建设,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其次,塑造企业文化内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不仅面临本土竞争压力,而且还面临国外资本的强大压力。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企业要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就要积极塑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内在软实力,增强安全管理法治化水平。企业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的主干,应该积极带头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制度,并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确立可靠的保障。

最后,增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动力。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在经济领域直接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企业运行机制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企业各项改革,勇于担当,勇于进取,勇于变革。如此,方能增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动力,推动企业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从而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第三,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功能调试中,要主动加强自身全面建设,积极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促进企业成功实现创新发展

“过去的革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水平。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只有全面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建设,以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为目标,才能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企业基层党组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全面推进“五大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所有企业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严格遵守党章及党的各项纪律在组织建设方面,严肃治理整顿“软、弱、懒、散”的组织和个人,大力表彰“高效、堅强、求实”的党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企业基层党组织只有坚持站在员工的角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才能拥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反腐倡廉方面,企业党组织必须坚决剔除党内一些异化的变质堕落分子,这是企业党建工作中功能调适的重点所在。

其次,积极构建“三型”党组织。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关键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基层党组织处于企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决策本身。只有积极选举和配备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熟练的高精尖人才,才能一方面适应企业党建工作,另一方面适应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大趋势。

最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具有引领和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每一位共产党员及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的要求,加强业务学习,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各自领域都能够创先争优,努力做到踏实做人做事,以实际行动向广大群众宣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小我影响大我,以个人带动集体,从而营造又红又专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DB/0L].2014-11-0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I/09/C_1113175964.html,2014-11-09.

[2]中央經济工作会议公报[EB/0L].http://www.cjmsa.gov.cn/9/222/230/416/424/2023733.hmd

[3]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EB/0L].http://news,hextm.com/2015-12-22/181347528.html.

[4]杨静,许敏.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7).

[5]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

[6]秦天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2015,(30).

[7]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EB/0L].http://hi.people.com.cn/n/2014/1109/c356346-22853737.hlanl.2014-11-9.

[8]新华网.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EB/0L].http://www.zjfz01.com.cn/index.php/cms/item-view-id-54919.shtml,2015-12-21.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0L].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ii/i9/c_113722546.htm,2012-12"11.

[10]中国共产党党章[EB/0L].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2012-11/18/content_2269219.htm.

[11]李艳华.浅析转型发展时期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J].钢铁文化,2014,(1).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0L].http://news.xint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

[1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刘吕红

企业行政管理功能论文 篇3:

论政府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赢利行使收益权的模式选择

[摘 要] 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国有企业利润一直在快速增长,2006年实现的利润已超过了9600亿元。这么多的钱并没有上 交给作为产权人的全国人民,而是留在各企业手里任其自由支配。这使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名不符实,其社会功能难 以实现,造成国家应得财政收入的流失,加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为此,探讨政府代表国家(人民)对国有企业赢利行 使收益权的模式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赢利;收益权;模式选择

[作者简介] 黎晓武,南昌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学研究。(江西 南昌 330047)

一、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对国有企业的赢利当然地享有收益权

当今世界,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保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其经济中都发挥着程度不同的作用。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市场经济中,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两重性:营利性和社会性。国有企业的两重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双重的功能:营利功能和社会功能。国有企业的营利性和营利功能首先源于企业作为经济人的自然本能。其次,国有企业的营利性和营利功能还决定于企业的性质。同其他非国有的一般企业一样,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也要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或实现成本最小化。但是,国有企业还必须具有特殊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功能。从根本上说,这源于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需要。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的存在表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无法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弥合市场功能缺陷,客观上需要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当干预。一般来说,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运用经济政策进行干预;二是组建国有企业。其中,由政府投资组建国有企业是一种重要的选择,这种选择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和许多场合都是不可替代的。在此情况下,由政府拥有或实际控制的国有企业,除具有一般的营利功能外,也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非营利的社会功能。如果国有企业丧失了这种功能,仅仅依靠政府实行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运行,是难以克服市场失灵和弥合市场功能缺陷的。这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普遍存在国有企业的重要原因。不过,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国有企业的设立动机上存在差异。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主要是国家调节与控制经济的一个基本工具。在中国,国有企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群众共同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国的国有企业除了要完成经济调控功能外,还要完成确保社会主义公有制属性和确保共同富裕的赢利任务,即要求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说,中国的国有企业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它承担的责任比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有着更高层次的标准,就是一为国家,二为社会,三为员工。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的经济组织,要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我国,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照《全民所有制经营责任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企业法人或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从法律上看,我国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归属非常明确,即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但从实践的角度看,对全民财产有可能并且实际行使权利的是政府,所以说,国有企业实质上是政府企业。正因为如此,世界银行将国有企业定义为:国有企业是指政府(包括政府部门)拥有的或(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实际控制的经济实体。于是,“全民——国家——企业”这种基本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演变为“全民——政府——企业”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这表明,全民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政府所有制,政府是全民财产事实上的所有者。既然代表国家的政府成了国有企业的事实产权人,那么,政府就应该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赢利享有收益权。理由有二:第一,政府既然是国有企业的投资人和事实上的产权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赢利行使收益权就是它的应有权利和责任;第二,我国的国有企业肩负着引导、推动、调控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及共同富裕的重任,而这一重任的实现要求政府必须对国有企业的赢利行使收益权,否则,就是失职。

二、政府尚未能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赢利行使收益权

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国有企业利润一直在快速增长,1998年全国的国企实现利润仅为213.7亿元,1999年猛增到1145.8亿元,2002、2003、2004和2005年分别达到3786.3、4769.4、7368.8和9047.2亿元。2006年159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546.9亿元,同比增长18.2%,1031家省市级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097.2亿元,同比增长38%。2006年国有企业共计实现利润超过9600亿元。这些利润去哪里了?国有企业是国家的、人民的,因此,它们所获得的盈利都应当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所以,国企应该向国家分红。但是,从1994年的财税改革起,国有企业就没有向国家财政上交利润,其依据是1993年底颁发、1994年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根据决定,“作为过渡措施,近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1993年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交”的办法。但实施的结果却是所有国有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一样只缴纳税金,所得利润不上交国家作为财政收入。既然国有企业的利润没有向国家分红,则所获利润就是变成了所有者权益留在企业里。那么,国有企业将这么多的钱用到哪里去了呢?除了用作流动资金、支付非国有股东股息和新增投资外,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表现为将利润隐藏或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形式分配,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过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等行业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十六大”后,国企改革倡导“三分开”: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利税分开。在利税分开的前提下,必须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其他投资者的收益都很清楚,非国有的、外企的利润都要拿走,问题就集中在国有企业、国有投资这块。国有企业的投资利润在利税分开的情况下,也要像其他投资人一样,让出资人享受一部分权益。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曾指出,在国家尚未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拥有国有资本收益自由支配权。效益好的企业职工收入不断膨胀,而困难企业的职工收入下降,由此产生了企业内部分配秩序混乱的弊端,日益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并积重难返。 部分国企的巨额利润结余,全部由国有企业自主支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企业掌握的预算外资金容易乱投乱花,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极大浪费、损失和各种形式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认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性的李荣融曾公开表示:“国资委最大的权没有落实,就是收益权。因为出资人最重要的权是收益权。”这充分说明政府尚未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赢利行使收益权。这种做法带来了以下危害:

第一,使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名不符实。根据现代产权理论,资产所有者取得或占有资产收益,产权人怎样占有资产,就应怎样占有收益。依据我国宪法,国有企业是全民占有的公共财产,那么,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也应该由人民群众共同拥有。所以说,国有企业独占利润的做法使其国有性质名不符实。

第二,造成国家应得财政收入的流失。我国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投资组建了数目众多的国有企业,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它们为国家创造财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国有企业把应上缴国家的利润留在企业里,自然就造成了国家应得财政收入的流失。

第三,给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既然国有企业利润没有向国家分红,主要去向就是转为所有者权益留在企业里,用作新增投资。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例,从2000-2003年,4年的净利润合计为954亿元,但2004年的固定资产却比2000年增加了934亿,这就说明了大部分的利润转为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企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投资比例一直相当高,1995年占54.4%,2000年是50.1%,均超过一半。2001-2004年分别是47.3%、43.4%、39%和35.5%,虽然未过半,但仍占比例最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中,城镇投资75096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占5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5.2%。2006年1-7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44770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46.6%。可见,这两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固定资产投资正在膨胀。国有企业存在的行业,一般是政府频频干预管理及限制准入的行业。一方面,这些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不能对需求作出积极而正确的反应;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大多处在行政性垄断之下,行业外的能够作出积极反应的投资者难以进入。每当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后,出现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的“瓶颈”,而由于投资缺乏产权约束,往往导致过度投资。由此形成“短缺——加大投资——过剩——压缩投资——再短缺”的恶性循环,是周期性经济过热和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第四,加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没有向国家分红,而是留在企业里由企业自由支配。数目庞大的利润,除了用作流动资金、支付非国有股东股息和新增投资外,就是用来供企业高级管理层挥霍和为企业职工滥发奖金和福利,过度地拉大了赢利国有企业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差距,加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

三、政府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赢利行使收益权的模式选择据了解,国资委正在起草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将使得中央企业不再能“独享”一年6000多亿元的利润,而要开始向国家这个出资人上缴收益。目前国资委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具体方案,有望年内出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开始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其中北京市对所出资企业的收益收缴工作已全面推开。这表明政府已经决定将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赢利行使收益权。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应由谁代表国家行使收益权?怎样行使收益权?收上来的红利应如何正确使用?

(一)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收益权比较合适。由谁代表国家行使收益权?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财政部代表国家行使收益权;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收益权。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国资委的应然性质是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简单地说,就是所出资企业的股东。2003年5月13日公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12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同时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条例》从宏观上明确了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地位和特征,强调国资委作为国有股权的代表机构对国有企业行使出资人拥有的权利,追求出资收益的最大化。这一规定说明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是行政管理,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权仅限于出资人权利的制度追求。因此,国资委应是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赢利行使收益权的合适人选。

(二)国资委应依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则来行使收益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反映政府作为出资人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资本性支出的预算,是对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经营性国有资本收支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的工具,它反映的是国有资本所有者与国有资本经营者之间的收益分配和再投资关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功能就是要通过计划,反映和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活动,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的根本性重组,确保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并服务于政府的社会和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最能体现政府的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其分配主体是作为资本所有者代表的政府,它以国有资本的宏观经营并取得宏观经济效益为分配目的,以资本所有权为分配依据,并以竞争性市场为其活动范围,其收支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着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形成的,因而国有资本预算是经营型预算。国资委行使收益权的依据应当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则。现在的问题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该由谁来编制?是财政部门,还是国资委?财政部和国资委争论了很久,现已初步达成一致,由财政部负责编制总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资委负责编制166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笔者的观点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应作为整个财政预算的一个子系统,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国资委负责制定,并与财政部门制定的公共财政预算一起提交每年的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后,交国资委执行。

(三)收上来的红利应由财政部门和国资委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则来决定其用途。收上来的红利应如何正确使用?这是政府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赢利行使收益权最终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国资委收取的国有企业红利应该上缴给财政部,纳入总的预算程序。正如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所说:“这笔资金的最后归属应该是国家,而国家的代表是财政部。在红利交到财政部后,财政部可以成立一个像国家投资基金一样的公共基金委员会,建立专门的条例,规定投资只能用于公共领域,比如社会保障等。在这个公共基金委员会,国资委可以派代表,财政部和相关的劳动社会保障部等类似机构也可以派代表,决定怎样用这个钱。”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部部长王志钢认为:“国企上缴的红利,应先交给国资委,当然这个钱收过来之后,一定要国家用,国家怎么用,要有一个合理的划分。但不要把国有资本预算体系和财政部的公共财政体系对立起来看,国有资本预算体系是公共财政里面的一个子体系、小体系。至于这部分红利怎么进入财政部,只是具体的操作问题。”笔者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制定一个规则规定按一定比例将国有企业上缴的红利分为国有企业发展基金和公共事业基金,同时规定由国资委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赢利行使收益权,国资委必须将收取的国有企业红利上缴给财政部,财政部再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则规定的比例将上缴红利注入国有企业发展基金和公共事业基金。国有企业发展基金由国资委编制规划用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公共事业基金由财政部编制规划用于教育、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

参考文献:

[1]孔善广.追问亿万国企利润[J].新青年·权衡,2006,(10).

[2]郭凤琳. 国资委最新统计数据:159家央企去年利润增长18%[N].中国证券报,2007-01-26.

[3]唐涛.国企分红:现实考量与政策交锋[N].人民法院报,2006-11-10.

[4]盛大林.李荣融制造天大笑话:政府竟没有拿到国企收益权[N].中国青年报,2005-12-23.

[5]孔善广.追问亿万国企利润[J].新青年·权衡,2006,(10).

[6]王尧.央企巨额利润何时与国民分享[N].中国青年报,2006-07-27.

[责任编辑:李小玉]

作者:黎晓武

上一篇:高中生演讲稿优选3篇下一篇:家长学校发言稿(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