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是强调企业内部价值消耗费用为主,并不能给企业提供及时有价值的管理信息,在现代化高新技术的信息时代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机械制造企业普遍在追求可以提供有价值成本管理信息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更好的生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微型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型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摘要:成本管理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成本相关问题的总称,具体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成本管理无论是对于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中小企业的特点制约了其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使成本管理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文章对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力求使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中小企业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比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授权和80%以上的新产品研究开发,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创造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鉴于此,提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乃至战略意义。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对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利润,片面强调生产成本降低,这会造成极为短视的经营行为:通过扩大生产量,降低固定成本分摊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营造规模经济的假象;通过降低或者弱化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换取用料成本的降低和加工工序的简单化。这些必然导致更低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在短期的效益增长后,必然会带来长期的效益下滑乃至企业倒闭。如果采取和企业规模相适用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就能起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二)对生产及运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任何成功的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激励和考核。激励考核应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来源于企业的预算和管理体系,而成本预算是企业预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和不可或缺的步骤。成本预算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为绩效考核提供了标准,也设定了目标。

(三)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式,中小企业必须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成本控制,持续改善型降低成本,不断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当前国内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层重营销,轻管理

中小企业大都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主的成长历程决定了中小企业具有不可比拟的灵活性,但是这也会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阻碍。中小企业老板出身销售的比例较高。其格外重视销售的重要性,但也导致了管理方面的弱势,成本管理作为业务繁琐且直接效益无法界定的工作,非常容易被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忽视。

(二)成本管理不到位,导致名义盈利、实际亏损

中小企业因为管理层的原因和历史发展的局限,只有63%的企业设置了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其中,50%以上的企业,成本信息和其面临的经济责任、考核标准没有一定的关联。为了有成本核算而设立了成本核算的岗位或职责,但实际上并不依靠成本信息作为决策依据;成本核算信息不健全,且长期不更新,导致企业名义核算盈利、实际核算亏损。

(三)成本數据错位,导致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大幅降低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大都应用在生产管理领域,但是产品90%以上的成本在产品设计完成后就已经被固化了。在生产环节付出的努力,对成本管理本身来说,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论认为,成本管理从产品的设计环节已经开始,贯穿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售后服务的全经营链条。片面的追求生产成本,导致研发的方向偏离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本质,从而降低了产品研发的成功率。

(四)成本数据缺失,导致产品定价不合理

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简单而落后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手段,缺乏对新工具的引入。传统的成本核算以人工工时作为所有间接费用的分摊依据,这在传统人力密集型制造业是适用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技术的运用,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比逐渐提高,此时,仍然使用人工工时作为分摊依据就显得极不合理,会导致成本信息严重失真,新产品的定价完全采用了错误的依据,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或者销售不畅。

三、关于完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管理层应重视成本管理工作

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无论规模大小,成本管理都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重视。管理层必须在全公司范围内明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植入到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具体来说,需要统一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全员树立成本管理的奋斗方向;建立勤俭节约、奖优罚劣的成本管理制度;营造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的团队氛围,激发全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建立标准明确、考核严肃的KPI体系,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二)对资产等进行全面梳理

成本管理的难点在于间接费用的管理。中小企业主在发展的初期,为了节约资金,会通过私人账户购买设备、模具,甚至转让的技术,这些资产没有形成账面资产,但是具有较大的价值,而且会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但是却因为手续的问题被忽略掉,导致产品吸收的成本不完整、不健全,从而会影响企业的销售价格、竞争策略等经营决策。所以必须夯实资产,明确区分企业和企业主个人资产。因此,中小企业应对资产等进行全面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投资者角度来说,重点梳理:是否存在投资者抽逃资本金的行为;是否存在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开支,当作企业的开支入账行为;是否存在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当作企业的收入入账的行为;是否存在属于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资产,由企业无偿占用的情况;是否存在属于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债权、债务,由企业收账或偿付的情况等。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重点梳理:是否存在企业的费用开支,由投资者个人或家庭自行列支,不在企业报账的行为;是否存在将企业的收入,视为投资者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不在企业账面上反映的行为;是否存在将企业主体所有占用的资产,被投资者个人或家庭无偿、长期使用,不在企业账上反映的行为;是否存在将企业的债权或债务,由投资者个人或家庭以自己的名义收回或清偿的行为等。

(三)规范生产工艺

中小企业的发展初期,普遍没有专属工艺;部分技术型企业,老板本身掌握加工工艺,由于担心技术的流失,对包括成本核算人员在内大部分员工采取保密措施。这导致了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不完整,缺乏生产工艺,就缺乏料工费的归集依据,前端研发和设计也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后端售后和维修也无从谈起,整体的成本链条都无法完成。所以必须实现产品生产工艺的规范,同时为了规避技术流失的风险,可以隐藏关键加工环节,并采用批次核算的管理办法。具体来说,需要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半成品及成品工艺路线及每一工艺所经过的车间和工段;每一工序的加工内容、执行的工艺标准、使用设备装备和模具等;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原辅料定额用量;工时定额等。

(四)完善BOM单

产品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最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前文提到,随着技术的发展,间接成本的分摊必须采用和传统按工时匹配完全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目标产品应具有完整而详细的BOM单,这样erp或者mrp才能及时获取准确而翔实的数据,才能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根据企业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中小企业应结合以下原则制作BOM单:以研发或技术部门下发的正式指导生产的技术资料为标准;严格执行技术资料要求的相关参数和工艺路线;精确地描述产品的设计指标和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设计关系;完整的BOM单至少应该包括产品明细表、图样目录、材料定额明细表、产品各种分类明细表。

(五)引入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員

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管理制度的缺乏和对财产损失的恐惧,会让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会议易成为家族会议,虽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但往往也会导致其更容易衰败。中小企业必须引入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人材推荐上要做到合理公正,提高家族成员以外的管理人员的忠诚度和奉献度,从而保障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优秀的人才可以使用。

四、结论与展望

受中小企业领导者的水平和成本观念的影响,中小企业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全面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短及长的过程。中小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合理的切入点。从具体产品、到生产环节、到工艺改进、到技术改进、到设计优化、到面向市场的工程设计,逐步完善,这样才能最终形成最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建英.优化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J].绿色财会,2013(09).

[2]沈旭.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析[J].中小企业成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1).

[3]韩平.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07).

[4]冯爽.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企业战略,2016(10).

[5]姜旭宏.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

(作者单位: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作者:张武飞

微型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篇2:

战略成本管理在机械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的探索

摘要: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是强调企业内部价值消耗费用为主,并不能给企业提供及时有价值的管理信息,在现代化高新技术的信息时代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机械制造企业普遍在追求可以提供有价值成本管理信息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更好的生存。机械制造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分为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部分,并将两者很好的融合,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 管理模式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成本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深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的机械制造业,更是因此而缺乏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我国机械制造业成本管理模式,引进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已成为多数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如何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其目标就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建立。

二、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机械制造业成本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仅仅注重包括直接材料、人力、燃料和其他动力以及制造费用等成本费用的管理,且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落后,从而使成本管理问题成为束缚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片面认为成本管理完全等于控制、管理生产成本

简单的将生产耗费当作成本管理的全部,这是国企机械制造业的通病。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竞争精神,缺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具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举措。

(二)管理模式单一

事前全面预算未能有效推广,或者全面预算流于形式,大多只有事后核算,并辅之以一些简单的处理分析,更多的是忽略事前分析和事中监管。

(三)成本控制手段单一

成本管理方式仍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成本信息滞后,不能及时指导生产经营,对企业战略的支持力度不大。在信息化和各种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显然已经落伍。

(四)参与成本管理人员不够或能力缺乏

目前,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主要都是成本管理专职人员,但是涉及到成本管理问题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专职人员,而应涵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质量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这就必然导致专职成本管理人员的能力难以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也必将导致其他员工成本意识缺乏,全员成本管理成为一句口号,浪费问题难以有效杜绝。

总之,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大大的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新的战略成本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应用的探索已是势在必行。

三、建立机械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构思

(一)建立以“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

现代机械制造企业的运行包括采购、制造、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而市场经济的这些环节无不是围绕价值为中心的活动。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围绕这一系列为了提高价值而进行的活动所构建的,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为主的三个有机整体。

首先,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将企业内部分解为许多单元价值链,产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转移完成了价值的逐步积累与转移。深入分析这些联系可减少哪些不增值的作业,并通过协调和最优化两种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其次,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反映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其他连接点,可以十分显著地影响自身成本,甚至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再次,通过横向价值链分析,对企业自身各经营环节的成本测算。不同成本额的公司可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面对成本较高但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可采用低成本策略,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使得规模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公司在主干公司的压力下能够求得生存与发展;而相对于成本较低的竞争对手,可运用差异性战略,注重提高质量,以优质服务吸引顾客,而非盲目地进行价格战,使自身在面临价格低廉的小公司挑战时,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以“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之中,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无疑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这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的起点,同时也为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奠定基础。通过对企业实际成本与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互动和优化。

(二)建立以“成本动因”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

这一管理模式是以企业的成本动因本身为核心,从成本管理的结构和成本管理的执行上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结构性成本在生产开始之前就已经都已经被确定。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其结构性成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直接影响着汽车企业的产品成本,虽然目前我国汽车企业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在结构上相对还是不够合理,重型货车等以国产开发为主,而轿车则以合资的形式为主。这样不同的车系很难形成互助,直接会导致我国汽车业规模化难以发展。而像德国和日本甚至包括韩国,这几个国家的汽车工业从重卡到微型车都有很全的生产体系,所以,这几个国家的汽车工业也是呈现出大集团化和规模经济效益。而我国现阶段汽车制造业技术水平较低,主要还是以劳动加工整合为主,这就直接影响了汽车制造的效率,从而最终制约了我国汽车业的发展。

而执行性成本动因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后才成立的,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其他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之则会使成本提高。如汽车制造业的执行性成本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能力运用模式、员工参与情况。生产能力运用模式主要能过固定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由于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改变,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对于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生产能力运用模式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产量的上升会带来单位成本的明显下降。而员工参与成本又由显性和隐性构成,显性成本如钢板的浪费,隐性成本主要包括员工的消极怠工和对企业情况的不关心。

四、完善战略成本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应用的几点意见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优方法之一,企业可以通过战略成本管理,运用以“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或者以“成本动因”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使成本管理的比较呈现在大家面前,从而让决策者更好的决策。

(一)进一步完善战略成本管理预算理论

要将传统的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出更好的具有预算效益的管理模式,从一开始就对这样一个“管理产业链”进行很好的把握,为体系化、科学化战略成本管理铺平道路。

(二)正确认识战略成本管理观念,培训员工养成参与成本管理的思维习惯

企业要采取培训和建立职工成本管理小组的模式,加强和鼓励员工的全面参与,健全全面成本管理体系,让全体员工理解接受多动因理论观念、成本系统管理观念等新的理念,真正意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从而更好的为企业谋福利。

(三)选定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无论是以“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还是以“成本动因”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都是可以解决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但是,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模式,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是企业竞争的一项策略,才能更好管理好企业的成本和促进企业的发展,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

(四)完善战略成本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不同于现行的财务会计和现有的管理会计信息。战备成本管理涉及面广、所需信息数量较大、而且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分析处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建立超越企业范围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战略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拓展信息来源渠道,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高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国际互联网及时准确地收集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供应商信息、客户与同行企业需求信息、资源信息等。

(五)加强战略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部领域、全过程和全部人员都按可控成本制订和分解目标成本,作为责任成本,纳入成本预算,对成本的发生进行日常控制与核算,在对全部人员承担的目标成本完成情况定期核算的基础上,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或奖金挂钩,以经济利益调控全员的成本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刘鸣.浅谈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与探索[J].金融经济,2012(10).

[2]褚嘉霓.浅析战略成本管理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及注意问题[J].科技信息,2010(35).

[3]张士玉,王滨有,张士宏.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邓灏

微型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篇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简析及政策研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小型及微型企业不断涌起,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其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在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其资金的注入困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及速度。而且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企业会逐渐缩小极有可能走向消亡。本文通过对当前金融政策和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政策研究,希望能带来借鉴性价值。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小微企业;问题及政策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的概况

“供给侧改革”就是在需求增大的同时寻求经济的增长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措施增强生产率并改革经济的结构组成。而小微企业在我国的企业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当前的政策下小微企业现状小型企业由于其发展的规模及速度较差与大型企业,其现代化程度不高,这也决定了大量劳动力的应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的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但小微企业的规模也决定了企业对资源的利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把握当前的经济政策,在弥补自身不足的同时寻求企业的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小微企业在我国的企业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企业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大型企业的不足,其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力量。现今的小微企业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资金匮乏,当前的小微企业多为家族企业或合伙经营,在资金方面多数是自筹,而银行贷款注入极少,缺乏长期且稳定的资金来源。而民间借贷是一种风险极大的借贷方式,一旦出现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因此大多数企业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这也就导致了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生产成本高,小微企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很难保证生产的速度及质量这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加剧了企业发展的难度。3.管理制度不完善,小微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在人员方面缺乏多方面人才,而管理的不科学及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企业管理混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4.缺乏支柱性产品,这些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在产品的创造性方面有所欠缺。这一问题主要还是资金的匮乏,在核心人才的投入方面不够,本身的发展规模和待遇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差于大型企业,因此对企业的发展有所限制。5.稳定性不足,这些企业由于资金,人才,产品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企业的稳定性不足,在应对危机的时候经受不住打击,可能会导致企业不断缩小甚至倒闭。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为了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其中,“供给侧改革”在需求增大的同时寻求经济的增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措施增强生产率并改革经济的结构组成。而小微型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大管理力度,当前企业的问题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自身资源的管理存在问题,小微企业虽然与大型企业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可以在发展自身优势的同时学习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的运用制度,避免资源的滥用或者浪费,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效果。2.增强资本管理力度,提高资金的吸引力。这些企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的匮乏,限制企业的发展。当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需要建立正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应用进行跟踪监控,在资金的审批方面严格监督。采用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规避资金的周转风险,这也会在资金注入方面加大了吸引力。3.加大人才投入,吸引核心人才。核心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高科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企业才能够在生存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4.与其他企业合作,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长期稳定发展,与其他相近企业的合作,弥补自身不足,发挥长处,壮大实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小微企业如果寻求长期稳定的发展。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对小微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发展。企业本身应该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抓住机遇,加强企业管理机制改革,改善资金的运用机制,与企业间加强合作,注重人才的运用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改善企业现状的同时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杨,王彬,高慧.“供给侧”改革下小微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以福建自贸区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8(03):101-103.

[2]张踽,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问题探析[J].前沿,2017(05):61-65.

[3]高华建,阴曙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業发展的问题分析及政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6(32):3-4.

作者:谌畅

上一篇:企业技术创新思考论文下一篇:广播电视集团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