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人文精神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代文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多元的,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审美功能,能够在教育领域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以期能够真正发挥出现代文学的价值,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文学人文精神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文学人文精神论文 篇1:

寓人文精神于“现代文学”教学中

摘 要: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现代文学”中优秀的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我们要通过这一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领悟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人文精神;现代文学;语文教学

一、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崇高价值取向,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为终极目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为人之本,是人类生存之本。

在我国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却呈现一再失落的状态。人们越来越感到迷惘、困惑和失落。为什么繁荣、富裕、便捷的现代生活有时候不能带给我们所期盼的幸福生活?人们正逐渐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势利、倾轧替代了关爱互助;在竞相追逐利益的狂潮中,人们的公德心、爱心日渐萎缩;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却丧失了更多的精神文明。当前,不少大学生在考取了诸多的外语或计算机等级证书、口才越来越好、社交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却没有具备起码的公德心和责任感。对此,许多仁人智士早已洞察,并深感忧虑。于是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其人文素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些高校也已意识到对现代化教育的追求,并不是仅靠在计算机、外语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应该让这些专业技能建立在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所追求的“人的现代化”的目标。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教育乃至国民教育的大事,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培育人文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成为了许多高校积极探索的目标之一。

二、现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中国现代文学的首尾两端——“1919”和“1949”,是连接着中国文学历史发展进程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两个巨大转折点,这就赋予了现代文学史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与探索过程中,产生了以鲁迅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大师,以及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诗人、文艺理论家与批评家。他们所创造的现代文学经典已经成为中国读者宝贵的文学养料和大、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成为了现代民族语言的典范,为中国与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文学即人学。作为文化的载体,现代文学同古代文学一样,形成了一套完整稳定的人文价值体系。深入挖掘现代文学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对树立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人生信仰、建立新型的伦理道德规范、全面提升人文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那么,现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教学中如何将人文精神寄寓其中呢?

1.崇高的爱国思想

列宁说得好,“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中大都贯穿着一根爱国主义思想的红线。五四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全民族抗日救亡的抗战文学、解放战争时期文学,每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无不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呐喊》、《彷徨》贯穿着如何疗救社会病苦、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思考,“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一腔热忱融于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之中。我们从中看到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忧国忧民的鲁迅以及他那堪称“民族魂”的光辉人格和精神气质。从“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你在我心里”(《发现》)和“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一句话》)的诗行中,你能理解闻一多曾说的“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的赤子之情,也会被他面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和震撼。在郭沫若的《晨安》、《炉中煤》、《凤凰涅槃》等诗作中,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与无比的眷恋,以及对祖国与民族新生的热情期盼和讴歌。还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等等,每每吟咏这样的诗作,我们就会为之感动、为之振奋。这些作家、诗人之所以受到后人的高度尊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有着最深厚的感情。在当代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日益淡薄的今天,爱国作家的高大人格的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应将其中的人文精神与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并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将之转化为其自身的精神涵养。大学生应当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爱国爱民的崇高信念,这将是推动我们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2.深沉的博爱情怀

博爱情怀建立在对人类生命珍视热爱的基础上,强调对个体价值与权利的尊重,是对他人的不幸或痛苦表示同情的一种博大深沉的胸怀。回望中国现代文学史,名家的伟大著作中几乎都渗透着这种博爱情怀。郁达夫的《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小说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贫穷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底层人民所体现的美好品质的由衷赞美与敬意,这正是善良人性的真实体现。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对城市个体劳动者祥子被黑暗的不公道的旧社会所吞噬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故事开头老舍先生对祥子拉车那段最富诗意的描写,鲜明地表达出他对劳动人民那种勤劳朴实、正直善良、向往新生活的美好品质的赞美。还有巴金的《寒夜》真实地展现了在抗战的特定时期,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生存的艰难,以及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和心灵造成的巨大伤害。作品饱含着对战乱中生活极不安定的穷困大众的怜悯,表达了对人民苦难命运的同情。拥有这种博爱情怀,也是我们对未来优秀人才的期望。而当下青年学生的情感状态与前辈对劳苦大众的关怀与同情正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忽略社会问题,漠视他人感受,不关心弱势群体;相反,对时尚穿着、娱乐明星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样的青年学生,将来即使拥有了强大的知识武器,也不可能用以回报人民、回报社会。语文教育应该通过这些震撼学生心灵的作品,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培养他们的悲悯意识与博爱情怀,继承现代文学中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传统,建立新型的社会伦理关系,做到社会成员相互关心、同情,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这是现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坚持的一个导向。

3.高远的人生之思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经世致用。这一特点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现代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暴露、批判社会的黑暗,再现人民生活的苦难,揭示灵魂的病痛和改造国民性的思考。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文化不关注人生与宇宙。相反,现代文学中有许多作家作品表现出了对人生宇宙的幽远而深沉的哲学之思。徐志摩的《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风向吹》、卞之琳的《断章》等诗作,传达的是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索。鲁迅《野草》中《过客》、《死火》、《秋夜》等散文诗透露着个体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特别是“生存困境”这一世界性文学主题,在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钱钟书的《围城》中,都有不同角度的表现。纵观这些作品,它们都表现了现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某个侧面:对人之为人的本体思考;对宇宙存在的形而上的追问;对悲苦、悲伤的根源的寻求;对超越世事的热切渴望……虽然其内涵不免沉重忧伤,但毕竟表达出了高远的哲学思索。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名篇,正确看待人生的苦难与缺憾,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前辈学习,勇于探究生命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直面现实,敢于向命运挑战,做生活的强者。

4.诗性的审美意识

追求审美意识就是指人生的实践形态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并浸透艺术精神,从而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艺术化、诗意地生活。具有人生审美意识就是要确证和实现自身意义及个性的最高生命追求,懂得艺术、精致地去生活。这种意识深深地渗透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如:朱自清的《春》、《绿》、《荷塘月色》让我们看到生机盎然的美丽春天、人间仙境似的梅雨潭醉人的绿、朦胧月光下迷人的荷塘,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绚烂缤纷,欣赏如诗如画的景色;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到“那湖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我们能够体悟到徐志摩那强烈的追求爱、自由和美的单纯的信仰;而“在船上行动自由,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乌篷船》)里描绘的是一种恬淡宁静、悠然自得的生活真趣和对家乡风物的亲近之情;还有沈从文《边城》中那幽幽的远山、清澈的溪水、翠绿的竹篁、高高的白塔、一半着陆一半入水的吊脚楼,以及端午节的赛龙舟、男女唱山歌等,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及淳朴的民风相互交融,“人性”之美熠熠生辉。可见,通过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能够体味生命的意蕴,领悟前辈生命力的丰盈,面对人生的苦难依然向往永恒内心世界的执著。领略前人生活的意趣,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去体味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激起生活的热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才能提高生命质量,才能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以美学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领悟其中所包含的绚烂多彩的美好情感,激发起祟高的生命活力。因为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技能,还应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增添对美的追求和创新的热情。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以一条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奉赠青年朋友们: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中,不要象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驶而过,而要多多回首,流连风景。这样,丰富华美的世界才不会了无生趣。他建议我们象欣赏艺术一样欣赏世界和人生,他认为凡是善于欣赏的人,“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了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到了这种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是的,人生的丰富、美好、充满情趣来自于自然的人性化和生命价值的张扬,更来自于对人生意义的体味和对生命意蕴的解读。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能够赋予青年学生一双慧眼,使他们能够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生活和人生,从而感受到世界、人生的丰富和诗意。

综上所述,现代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名家大师们的人格写照,体现着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终极关怀,更体现着对人类命运的不懈思索,对美好前景的执著追求。这些人文内涵对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通过这一学科的教学,逐渐感化学生,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人文精神的领悟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健康发展,并且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义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

[3]林晗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5(9)

〔责任编辑:吕 征〕

作者:王静悦

现代文学人文精神论文 篇2:

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的几点思考

【摘要】现代文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多元的,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审美功能,能够在教育领域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以期能够真正发挥出现代文学的价值,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教育意义

现代文学具体指在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一定的历史变革影响下,广泛接受外来文学思想而逐渐形成的新文学形式,不仅使用现代化的语言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的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以及表现手法方面都与传统文学具有较大差异,并且在新时期出现了现代小说、话剧、散文诗、新诗和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特征,与世界文学潮流一起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文学形式。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在我国研究较早,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下面本文就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一、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研究

关于现代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武永明对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其站在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思考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看法,特别是其在文学教育功能方面的论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郭虎妹也在其硕士阶段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且在综合分析后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站在文学阅读的角度,探究了现代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多维度文学观念,将西方文学的教育批评方式引入到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影响力[1]。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也对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和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研究内容,也对我国高校现代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

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个无争的事实,并且文学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

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接受文学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感受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生动形象,优美的文学意境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等获得自由的文学享受,进而体会审美主体的自由和自豪之感,这在本质上表现出对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升华[2]。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凤凰涅槃》、《再别康桥》等经典作品时,学生总能够被作品中的优美意境、生動的形象、气势磅礴的语言和高尚的生活趣味等感动,进而得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调节,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二)现代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认知双重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被称之为文学界的百科全书,对人的认知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在审美过程中得以实现。这种实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貌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化认知[3]。就以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其根植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定的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思想倾向,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由衷的向往和追求,能够加深对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知和认同感。例如在具体分析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巴金的《寒夜》等作品时,学生就能够在体会作品内涵的和接受作品精神教育的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三)文学作品的核心教育功能

我国古代文学特别重视教育性,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倾向、精神意志品格等产生影响,人们将文学作品称之为精神食粮就是对其教育性质的最生动表述。高尔基曾经对文学的教育意义进行分析,认为文学的本质目的就是帮助和引导读者正确的认识自己,进而提高其生活的信心,产生追求真理的愿望和勇气。这表现出对现代文学作品教育意义的深刻阐述,简单的说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在精神层面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转移人的心理倾向,促使人焕发出一定的精神面貌。

综上所述,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对我国当今教育领域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现阶段应该加强对现代文学的重视,在教育领域充分挖掘其教育功用,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昂.浅析电子图书的现代文学意义[J].现代交际,2014(11):75-75.

[2]冯宪光.“中国梦”的文化和文学意义[J].当代文坛,2013(6):12-14.

[3]贺仲明.莫言的乡村立场和文学意义[J].语文建设,2012(12):16-19.

作者:郑云霞

现代文学人文精神论文 篇3:

知识分子批评话语的生态性建构

对现代文学批评的研究,虽说不上汗牛充栋,却也著述颇丰。因而,如何对现代文学批评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对当代学者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研究者要么力求挖掘新史料以产生颠覆性的论断,要么在既有史料的基础上另辟新说。学者耿宝强于2013年9月出版的著作《中国现代文人的唱和与辩驳》(以下简称《辩驳》)显然属于后者。耿宝强以潜在的生态学的整体主义原则和文化建构立场去审视已有的现代文学批评史料,对现代文学批评话语场的主要脉络和整体性特征进行了一番颇具创新性的梳理,使这一话语场的意义功能在当代语境中更为突出。

首先,《辩驳》体现了生态学的整体主义原则。整体主义原则是生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强调任何一个物种和生命形式都在两个向度上发展,一是在时间向度上,一个物种或生命形式自身的发展、延续与变革;一是在空间向度上,一个物种或生命形式与其他物种或生命形式的关系。也就是说,考察一个物种或生命形式需将其放到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去综合审视。生态整体主义观点与文学理论中的“场”概念有相通之处。皮埃尔·布迪厄在《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提出“场”概念,认为文学存在于一个文学场中,而且作用于文学的还有其他类型的场,诸如艺术场、知识场、权力场等。在《辩驳》中这种生态学的整体主义原则突出体现为整体性思维的自觉性,即始终把现代文学批评作为一个话语场而对待。批评话语场的自觉意识使耿宝强对各种批评话语事件的阐述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意义框架和理论高度,从而避免了对研究对象进行孤立的、就事论事式的简单化论证。这种整体性思维在意义维度上存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表现。

整体性思维在横向维度上表现为内容体例的设置。首先,耿宝强将现代批评的各种话语行为概括为“唱和”与“辩驳”两种看似对立却又相互依存的话语形式。这种概括非常贴切而又准确。在现代文学存在的真实历史语境当中,知识分子之间的话语表达是多样的,有时表现为和风细雨式的唱和,有时则表现为疾风骤雨式的辩驳。唱和有利于一个文学观念和学术理论的完善与形成;而辩驳则有利于文学观念和学术理论向宽度和深度的发展,乃至导致观念与理论的嬗变。两种话语形式在文学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正如耿宝强在“代前言”中所语:“因为只有既有唱和又有辩驳,才能将某一命题或学说阐发得更加完备。”[1](P4)其次,在论证的内容方面,《辩驳》涉及到了诸多问题,如:新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问题、“问题与主义”的学理探讨、“贞操问题”、诗艺论争、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新诗的产生、知识分子的政治分野、社会阶层不同导致的不同学者之间的文学观点的碰撞、知识背景差异造成的观念碰撞、“信念”问题、翻译方法论争、教育理论论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文学评价标准问题、文学的“人性”与“人生”观问题、对鲁迅的认识问题,等等。从文化形态上,这些论争包含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文学问题;从文学种类看,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类型;而对某一种文学类型(特别是诗歌)而言,则涉及到了它的产生、发展、形式、派别等问题。这些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论争看似散乱无序,实则构成了整个现代批评话语场的丰富、复杂的言说状态,更能体现出现代文学场的自由性和文化平等意识。批评话语是一种价值倾向性鲜明的话语方式,它更能涉及意识形态内涵,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不管是唱和,还是辩驳,它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内涵有时是浅层的、激烈的,有时却是潜在的,不易觉察的。例如在《胡适与李大钊:问题与主义》、《周氏兄弟与胡适:<贞操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意识形态内涵霸气侧漏;而在《郁达夫与胡适:夕阳楼之争》中所涉及的意识形态问题又是潜在的,其中郁达夫所体现出的底层社会身份对文化不平等的愤慨和挑战是不易觉察的。这种论争使现代批评话语挣脱了纯学术的范畴,从而印证了美国学者詹明信的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永远是政治知识分子”的论断。

而整体性思维在纵向维度上体现为现代批评场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发意义。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研究者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影响,或者说任何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时代所用。耿宝强在研究现代文学批评的时候,有着鲜明的意义指向性,他在著作的“代前言”中说道“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十年,是一个需要巨人、也培育了巨人的时代。巨人们早已远去,但却仍然如浩淼星海,光照人间。他们无论是炸裂燃烧,还是微温中道,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穿越绵延迢迢的时空隧道,走进渐行渐远的现代文人,理解他们深邃思想的同时,感受他们在唱和与辩驳中显现的独立的人格、博大的气量和宽广的胸怀,会让历史的存在融入当代的生活,从而提升我们日益干枯的灵魂,重建和谐的文人生活。”[1](P8)这里,作者将现代文学的当代文学功用提高到一个社会的、文化的与人性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从现代批评场到当代批评场的文学功用的横移。尽管作者主要的论述对象是现代文学批评,对当代文学批评未做涉及,但著作潜在的比照意义和互文性是显在的。对当代文学批评案例,作者有所提及,如王彬彬对汪晖的批判、李辉对文怀沙的批判。严格说来,当代的文学批评远比不上现代文学批评,学术制度的缺乏独立性与政治色彩、学术的浮躁气与功利性以及屡见不鲜的学术不端行为都使得当代批评界缺乏一种自律性、纯粹性和他者认同感。故阅读现代文学批评,对当代学术界具有极大的反讽意义。

其次,《辩驳》还体现着生态学意义上的文化建构立场。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文学史(包括文学批评史)写作都是一种话语建构行为。但生态学和一般意义的史学编撰的建构立场有所不同。文学史建构与生态学建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价值指向性,后者则体现为一种场域意义下的整体性思考。比如,在当代学者对现代文学史的编撰中,“意识形态”因素曾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文学史编撰的统摄力量,而“现代精神”在当代又成为文学史编撰的指导精神。所以,一般意义上文学史编撰的文化建构体现着明确的价值指向性。但在《辩驳》中并没有一种指向明确的、同质性的价值立场,而是保留了各种论争的矛盾性、差异性和具体性。归根结底,这种异质共存的现代批评场是一种话语构成物。具有矛盾性、差异性的现代批评话语场不同于实存的文学环境。当然,实存的文学环境是个矛盾丛生的环境。但话语构成的批评场与历史当下的实存语境并不相同,从实存的文学语境到话语形态的批评场实际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从一个非完全原生态的实存环境转变为一个理想性的人为建构的场域。于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空间的非生态性一面被忽视了,而它的文学生态性一面极大地被发掘和彰显。所以,现已成型的关于“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话语言说都是一种叙事,一种修辞而已。《辩驳》亦如是。

作为话语修辞的结果,《辩驳》折射出作者浪漫的人文情怀。耿宝强从纷繁、芜杂的现代文学论争的历史当中择取二十余个文学论争现象进行阐述,并进而营构了一个颇具生态性的现代文学批评场。这种言说背后体现了耿宝强浓郁的人文情怀。当代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往往体现出不同的类别与倾向性,一类是岗位型知识分子,他们的学术研究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注重研究的学术性、逻辑性与学理性;一类是公共型知识分子,其学术研究往往更注重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怀与理想主义。前者以知识理性为本体,后者以人文精神为本体。当然,这种分类只是出于一种论证的需要而做出的简要分区,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绝非如此简单。显然,耿宝强身上的人文情怀更为浓郁一些。《辩驳》对现代文人的生平经历、学术思想、情感历程与精神世界的探究与诠释,实际是触摸一颗颗光彩照人的文学灵魂。在这种触摸与表达中,当代人势必从中大受裨益。可以说,耿宝强具有一颗现代文人般的诗心,他的文学理想和人文思想在《辩驳》中淋漓尽显,如“代前言”中写到:“想象一下,晚上还在一起谈笑风生,甚至推杯换盏的兄弟,夜深人静回到书房,回忆起对方的音容笑貌,写着辩驳对方的文章,第二天相见依然其乐融融,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1](P7)在希冀与畅想中不免有落寞与孤寂。这种话语深处的落寞与孤寂就是对当代批评场无声的批判与嘲讽。何为文学批评?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曾语:“批判不是怨恨的反应,而是一种积极生存模式的主动表达,它是进攻但不是复仇,是某种存在方式天然具有的侵略性,是神圣的邪恶,没有它,完美则无法想象。”[2]耿宝强在对现代批评话语言说的背后是对当代文学批评场的质疑。具有人文情怀的言说使耿宝强不自觉地延续了“五四”以来的人文主义写作传统。这种写作主要继承的是西方工业革命时代以来从卢梭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浪漫主义传统,它对工业革命所造成的恶果进行猛烈抨击,物质、金钱、道德败坏、人性堕落、信仰坍塌等都成为它批判的对象。耿宝强作为知识分子的魅力正在于此。

如果说上面体现了一种审美态度,而人文情怀在《辩驳》语言表达层面的表现是恰当的言说方式——叙评——的选择。耿宝强的表达以叙为主,以评为辅。“叙”体现了他对文学史料掌握的丰富,而“评”则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和认识的准确。在著作中,时常有如下极具睿智性的理论洞见和学术论断:“这是胡适第一次和国内的人谈‘八事’,收信人恰恰是陈独秀!他不知道,这样一拍即合的历史巧合,标志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已经起于青萍之末了。”[1](P4)“应该说,留学时期和《学衡》初期,是梅光迪一生思想最活跃、也最有创建性的时期。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那些意见,他对白璧德思想时代价值的发现与高度评价,他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自觉批判,他对新文化运动在资源背景和思想方法上不乏见地的比较批评等,无论是思想的方法、比较的眼光、历史的意识,还是最终所形成的思想结论,时至今日,仍然未完全失去其思想光辉。”[1](P158)针对现代文学研究而言,叙评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言说方式之一。对古代文学而言,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史料的大量遗失,决定了研究方式的考证式;若用叙评的方式则有失严谨。而对当代文学而言,由于当代人之间的距离之近而无法形成艺术上恰当的审美距离,导致“叙”的研究方法必然有失公允。再者,当代研究者对同代人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经历等都缺乏必要的研究,因而这种基础性资料的严重匮乏也就决定了对当代文学对象“叙评”式研究的不合理性。而叙评式研究对于现代文学研究则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一是有关现代作家和学者的传记十分丰富,这为当代学者的叙评式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背景资料;二是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和理论形态涌入中国,这为当代学者审视各种文学问题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形态。因而,《辩驳》实现了理论言说与言说对象的很好契合。

总之,在平实、温和而又不乏诗意的言说背后,《辩驳》体现了耿宝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浪漫想象以及对当代文学批评的无声批判。尽管现代文人的批评不乏意气用事,甚至有时恶语相向,但当人们重温这些批评话语时,不管是唱和还是辩驳,我们反而会被其中的真诚、勇气和人格的魅力所深深感动!

注释:

[1]耿宝强:《中国现代文人的唱和与辩驳》,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2][法]吉尔·德勒兹著,周颖、刘玉宇译:《尼采与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李盛涛 山东滨州 滨州学院中文系 256600)

作者:李盛涛

上一篇:总监辞职申请书下一篇:创新意识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