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师的文学修养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现代教师的文学修养(精选12篇)

浅谈现代教师的文学修养 篇1

在当今教育中,语文是形成文学发展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师担当的责任是从语言文学、人格素质、道德意识出发,需要在文学修养、文化品位与语文教学艺术上下功夫。而对于语文的学习,它的极高的综合性,使语文授道者所具备的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丰厚的文学修养,却是语文教师素质的精华所在,像光源的聚光点,是具有生命的。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那些方面的文学修养呢?

一、语文教师对文学的创作。

所谓志于道(培养人),游于术(提高语言运用水平),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学用语言,提高素質,培养悟性,促成创造”学会应用语言是第一位的。虽说语文不仅仅是文学,但文学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本能。作为语文教师,文学创作的体验,是对生活的艺术敏感,是对語文教学的感喟,是对周围新生事物的灵敏的反应。

从我国古代、现代教育史、文学史上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作家,他們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時,仍不辞辛劳地在自己的责任田里不辍耕耘,留下了不朽的精神食粮,传承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从而为教育起了光辉的典范作用。比如孔子,他既是传道者,同时也是创作者,他有非常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他的教学语言典雅、规范,常常运用《诗》、《书》等古籍中的名言名句教导学生,也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来勉励学生在艰难复杂的形势中能保持高风亮节的气度。孔子还善于以物作比,把深奥或难以名状的道理说得既形象又明白,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智者和仁者的“动”和“静”喻为“水”和“山”,而且做出“乐”和“寿”的美好状况和结果,非常有力地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智者、仁者。

然而,在广大的语文教师队伍中,真正具备实际写作能力的并不是很多,他们把自己圈囿和束缚在狭隘的理论框架里,文学受到了局限、文思殆尽,文学修养只残留着一些文学常识的影子。更多的是沒有交流文学气氛的平台,更有甚者学校喜欢动笔的语文教师受挫感,认为不务正业、不安心现状,从而使语文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而文学创作趋于沉寂,性灵落寞于尘埃。

二、语文教师对文学的感悟。

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是依据课本来作为指导的,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用语言文学创作的,是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艺术品,充满了灵性和创造性。能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就是语文教师的文学底蕴在发生作用,每位作者的作品,代表的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激情、理想和心情。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了解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状況,奖作品恰到好处的理解深、理解透,然后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光华和情感波澜。作者通过文学作品,无论塑造怎样的形象、渲染怎样的情节,我们做语文教师从作品中既要窥视其人性的弱点,又要挖掘闪与人格魅力的 光彩,从而诱发学生的心智和情感。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式教育,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可以就是其作品本身入深、渗透,幻化出更丰富的、想象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去点拨、指导,和学生一起投入再创作热情,在融通一气中,达到师生互动的对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的教学更多的是重视语言的教学,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处理课文的時候,对生字、生词讲的多,偏向于分析语段和句子的含义,而把课文无端的肢解开來,不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课文,结果学过的每一篇课文,印象就那么几句话,那么几个片段,使学生对文章了无兴趣,失去学语文的积极性。

实际上语文教师对文学的感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是教师本身的文化底蕴,有时候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冠冕堂皇的,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对于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递者,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是精神的布道者,是社会良知的启发者。有了对社会的感悟,才应该保持着高尚的情操,有着能夠感悟人的精神力量,才不愧为一个语文教师,才会为社会的良知做锻造。

三、语文教师对文学的积累。

古人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文选烂,秀才半”“胸有读书气自华”。只有教师勤于读书,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读书,只有教师热爱文学,才能教育学生热爱文学。胸中无墨,自然不能泼洒成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直接的和间接的积累,才能解決写作之源这个关键问题,学生提笔作文时,也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比如看《红楼梦》,宝黛故事让人懂提“情为何物”,看《三国演义》,让人明白三国争雄足智多谋的重要,看《西游记》,懂得孙大圣的法力无边,这些生动感人的名著能极大地拓展人想象的空间。使人遥望山峦、落日余辉,总会若有所思。接触《水浒传》让人我如痴如醉、如梦如狂,会梦想着杀上哪个山头成为绿林好汉;看《李白诗选》,会让人爱不释手,陶醉在诗歌的美妙之中,甚至产生创造欲望。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至于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那将是一生受益的事情,从杂文到小说,从做人到立志,无疑要受其正气的影响,这是一代文学宗师给人的莫大教育。

文学的积累不仅是阅读的积累,也是除知识的积累之外的人生的积累。有一句话叫“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说,此乃都是看书积累的经典名言。它们道出一个真理,那就是语文教师要有孜孜以求的对文学修养做准备,注重多方面收集整理,探索丰富的教学资料,从教学论文、教学新点、学生习作、课堂实录、精彩时文等方面做积累,会给学生更多的引导。

四、语文教师对文学的真诚。

文学是一个纯净的字眼,是善良、真诚的代名词,是儒雅、正直、纯粹的一种化身,它是纯精神的东西。我们常听到弃文经商的人受到打击时的一句笑言,“被文学害了!”之所以人们崇尚文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文学修养,其实这确实是一种人的 高素质的体现,而作为语文教师的育人之上人是人上人,就更需要高素质。文学修养对于语文教师,它是先天性的语文教师的必然,像与生俱来得的一种人的属性,对文学的感觉,利用文笔来实现文学的这个过程,是对自然、对现实的真诚的流露,也是净化心灵过程。

做语文教师,不能抱着“顶多做一个教书匠而已。”但对社会,教书匠已经是一种公认的理解了。试想想,在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社会里,在一个没有自已的声音的社会里,会是一个合理的社会吗?会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吗?会有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学者产生在教书匠的教育下吗?在当前教育制度下,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按照老师一套去背、去记。他们没有自己的精神,没有自己的灵魂,他们的精神已经被阉割了,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展示自己的歌喉,这样社会的发展是正常的么?

语文教师以文学修养启发心智、打动人心,必是让性灵深处的东西散发光彩,于是以最真纯的文学故事去感染,去占有它的一席领地,这对于语文教师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以信手沾来的,文学虽然是守候人心灵的最纯净的天空,而真诚也是语文教师对文学的最直接的信息反馈。人不能缺失真诚,尤其语文老师所要面对的是需要真诚以待的一颗颗稚弱的心,语文教师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第一扇窗,也正是完善学生人格的第一道门榄。

语文教师肩负着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是大前提。而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需要通过文学的途径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实现。

五、语文教师运用文学巧设情境。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借助生活自然美、情感表现美、艺术构思美、语言凝练美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寓美融情于语文教学之中,以富有艺术和感染力的语言,生动、丰富有面部表情的戏剧性的体态语言的表演,吸引学生的全部课堂注意力,巧设情境,营造氛围。要精心设计一段课前导入语,一个能激发学生真切感情的设问,一段充满感情的朗读,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情绪渲染的作用。

1.寓美于其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美感具有情感的精神愉悦性,情感是美感的主要特征的显著的标志,它使整个审美的过程都带上愉悦情感色彩。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涵咏咀嚼中有历久弥新的意蕴,揣摩玩味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陶冶。《苏州园林》中大讲究、小点缀的图画美;《望天门山》“青山相对出”“孤帆日边来”的意境美;《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辩美;《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寥寥几个字就写出了长年悲倦的羁旅之思,可见语言的凝练美。因而引导学生对文章词句的推敲、内容的揣摩、文旨的领悟,实际上就是寻找美、欣赏美、创造美。

2.融情于其间。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有着“澎湃的激昂的热情,不断的给所教的知识加温”,开启学生的心泉,“博观约取,披沙拣金”取精用密、厚积薄发。教师是主导。教师 的激情应融于整堂课中,包括导入激趣、诵读理解、品味赏析的表情体态之中,记得讲《枣核》一文时,那种改了国籍也改了民族感情的主要深深的震撼着人的的心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于光中先生《乡愁》、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导入激趣,“洋洋虽然穿在身,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来对许多海外的游子虽身居异国仍情系故乡的那种豪情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教师的情感于学生的情感、作者的情感自然的融合一起,水到渠成,意到情至。

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思想,也是最容易创设教学情境的,也最容易引导和激发学生进入情绪体验状态,能使学生思维与情感得到一个伸展的空间。人的行为是受到心理调控的,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能呆板地机械地灌输知识,冷冰冰地说教,而应以教材为轴心,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文情,巧设途径,运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来丰富教情,以达到唤醒激励鼓舞学情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有渴求知识的主体意识,展现自身主体价值的强烈愿望。我们在深情的诵读了“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来概括闻一多先生的一生,感染学生,配以花与叶的投影,“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直觉上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带着审美的情感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强化了教学效果。

六、语文教师要有独到的文学见解。

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答案需要准确,这就要语文教师发表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学生因性格不同情、趣爱好不同、能力各异,解阅作品的方式、审美体验也不尽相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充分的挖掘文学底蕴的厚度,使教学内容多元化,让想象插上翅膀,让学生的文学想象的天空自由飞翔。不要把异彩纷呈的东西进行规定、圈囿,不要把一定论用贴标签的方式硬性纳入学生的头脑中,这样必将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反对一元化、反对“标准答案”。语文老师独到的文学见解定能促使学生的独特的感受、自由的声音,也因此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人格得到自由的提升。

语文教学是诗意的活动,又要让理性之光照耀语文课堂。语文的雅韵首先来自教师的个性和气质,还有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钻研。语文教学应该是审美的,有“临风把酒,壮思逸兴”的豪迈;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多彩;语文教学应该是宽容的,有开放的、民主的、人本的特色。我们要致力于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探索,从独到的文学见解出发。

七、语文教师借文学之功发挥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是打开文学之门的金钥匙,也是巧使文学功力而提升人格魅力的神枪手。一个感受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产生伟大的人格思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 的解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人格美和社会美。进而追求美,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美好成果。

八、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文学的真实性。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抒发真情、表达实感。“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全的人格。”作文的过程是对事务认识的过程,是需要抒发真情实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人,也是心与身的融合。许多学生作文时说得都是空话、套话、大话,甚至是谎话,这样招致人性的阴暗面滋生,其实,文学并不是万能的,但文学的魅力是无法抵挡的,而语文老师的文学修养像一种品格一样,必须附着在其个人的素质中,否则,没有文学教育的语文教学会像咀嚼多遍口香糖一样,而学生作文更是如此,没有灵性的作文教学,作文的天地一片灰暗。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始终是为应试而服务。中学语文教材一般以不同的文体单元,结束了一个单元的教学,才让学生写一篇同样体裁的作文谠生下意识地模仿课本中的范文来写,模仿得像,语文老师就会评价为好作文。如此经年累月培养出来的学生,文思如何能敏捷?更不要说文思如泉涌了。而更多的语文老师在高考前给学生发放许多篇范文,让学生拼命背诵,更把应试作文教育演绎到了极致。而最近几年,新概念作文对中学作文教育有所冲击,但效果不大。有些思想超前些的语文老师,并没有从根本上启发学生支创新,仍然让学生去模仿新概念作文,走的还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只不过模仿的对象摇身怪变,使学生变成抄袭高手而已

优秀的文学作品人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和审美素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没有文学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语文技能训练,使本是活生生的文学作品变得琐碎、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绪和兴致,导致文学欣赏能力下降,也使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受到制约。

浅谈现代教师的文学修养 篇2

一、要加强自身阅读和文学积累

“胸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教师只有勤于读书, 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胸中无墨, 怎能泼洒成文?可见日常的积累何等重要, 在阅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提高, 在提高中升华。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常常会感染学生自主的阅读欲望, 从而引领学生也熟读这些作品, 在春风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 滋生出灵感, 感悟生命和理想, 感喟人生, 然后产生创作的冲动, 更使人格和灵魂得到升华和净化。

二、要重视语言修养, 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传道, 授业, 解惑”离不开语言。课堂教学, 实际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凭借语言把知识融成乳汁, 哺育学生成才;运用语言把道德化作甘露, 滋润学生的心田。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三、要有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各门学科中, 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 内容覆盖面广,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渊深、广博的知识。我们只有以“终生学习”的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 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 重新构建自己的素质结构。要能遵循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语文教师。这样才会不被时代所抛弃。

学生是受教师潜移默化影响的。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让它成为一条永不枯竭的滚滚而来的长流水。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严谨笃学, 与时俱进,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

四、要做一位创新者, 有先进教学理念并能把它运用到实践中

语文教育的重点是打好语文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21世纪, 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 在创新教育的发展下, 教师只有学习新理念, 改革落后陈规旧法,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语文教师要加强文学修养 篇3

一、现状

(一)传统观念给我们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古代的封建教育,强调“文以载道”。近百年的语文教育把语文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现在站在讲台上的语文教师,都是在这种思想和教育行为中成长起来的,短时间内要改变这种状况已不是易事。清华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韩军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语文教育现状:“教师上课凭技术,诸如什么开课的技术、结课的技术、板书的技术、朗读的技术、调动学生情绪的技术乃至极为详尽的几课型、几步法、几环节等。你进入语文教育圈内看看,参加语文教育会议,翻翻提交的论文,多是在讲这些非常具体的技术;阅读语文教育方面的刊物书籍,众多论文,是在传播这类技术;听听一些老师做客、作报告,实在手把手的教给人这些技术。”(《一个危险的倾向:重技术,轻精神》韩军)

许多名师传播的也是这种理念,如语文教学大家魏书生在《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中对作文批改也只是从技术方面做了规定。作文本来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由表达,对生命的真切感受,在准确表达以外,应有一定的文学性和精神内核。在这样的批改标准下,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个性表达都得不到鼓励,写作训练便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必然制造出新的八股文。

在传统烙印下,教师漠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抛弃工具性,注重人文性,任重而道远。

(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

过去的语文教学基本是一以贯之的模式,即所谓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五大块”教法,死板僵化。在应试教育激烈竞争的今天,语文教学连“五大块”教法也不如,基本都是根据考点进行训练,课文成了支离破碎的训练教材。语文教学跟整个社会一样处于浮躁不安之中,过于急功近利,课文都没时间认真研讨,即使加上一个文学鉴赏考题也改变不了什么。

著名青年学者摩罗曾一再呼吁出现“文学教师”,能够“用他的诗性感悟照彻这些知识和现象”,即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热爱和懂得文学,这显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做法

我们的语文教育积重难返,近几年教育竞争愈演愈烈,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教育必须做的事情。加强人文性教育,是拯救社会、拯救教育的必要措施。

(一)读一点文学名著

语文教师应挤出时间读一点文学名著,给自己精神“补钙”,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生于华夏,学习语文,传授语文,不读孔子,不读诸子百家散文,不读屈原的诗,不读司马迁的历史散文,不读唐诗宋词,不读“古典四大名著”,不读鲁迅,如何传承发扬它呢?作为语文老师,对世界文学、文化也应该有所了解。如果对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等等这些世界级的文学大师,我们都一无所知,或只是在文学史中有些许了解的话,课堂上,除了照本宣科,我们如何能引导学生吸取世界文化的营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呢?

(二)学习一点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知识

有些教师大学时学过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但那时只是把它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达不到学以致用的境界,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它又被束之高阁。因此,有必要重温旧课和重新学习,加强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的修养,以理论来指导文学阅读,提升阅读层次。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把文学之美传达给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三)写一点文章

语文教师应该养成写作的习惯,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更不用说要做名师了。一线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写写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故事等,而且能随时捕捉到许多生动鲜活的材料。但在写东西时,不要局限于写清楚明白就可以了,应该适当增加一点文学性,既可使文章增色,也有利于个人文学修养的提高。

我们都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要让学生有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能力,而且要有感受美的能力,如此加强文学修养就是必然之义。

参考文献:

[1]韩军.一个危险的倾向:重技术,轻精神[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08).

[2]郑升.对当前语文教改与教师素养问题的思考[N].教师报,2004,(10).

[3]陈琦.浅析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

浅谈教师的情绪修养 篇4

浅谈教师的情绪修养

情绪在人格系统中起主要的动机作用,教师的情绪修养更加重要,它是提高教师健康心理水平、培养学生健康情绪的需要,也是改善和调节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的需要.教师究竟如何进行情绪修养,首先必须树立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其次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水平,注重陶冶情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既有“先天”也有“习得”,教师应特别重视“习得”.

作 者:付全新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中学,湖北,宜昌,443000 刊 名: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3(5) 分类号:B842.6 关键词:教师   情绪   修养  

浅谈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 篇5

教师的人文修养涵盖了非常宽广的内容,本人由于才疏学浅,不能广著宏论,只能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小小的角度,肤浅地谈谈“教师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心”。

自古以来,我国的知识分子,素以敢于担当大任而名扬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历代知识分子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高度体现。屈原,岳飞,文天祥,于谦,顾炎武……古之先贤们在国家和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以他们的赤胆忠心,谱写了一曲曲彪炳千秋的正气之歌。追忆先贤,当思我辈今日之责任,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身在三尺讲台,就应当心怀国家民族之未来,心系学生和家长之重托,尽心尽力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即认真履行“教师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心”。

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教育战线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复杂,尤其是农村中学,更是首当其冲:留守儿童,问题少年,网瘾,厌学,早恋……哪一个问题都是令人使人头痛的问题,哪一个教师摊上一个这样的学生,真够他忙乎的,个别谈话,开班会呀,作家访啊,办法想了,工作也做了,可效果往往不佳;这时,你能放弃不?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确立壮士断腕的决心,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急国家和人民之所急,想国家和人民之所想,就像这样事情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不救他,谁来救他!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自己是汲取古今文化之精华而成长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肩负着传承古今文化精华给下一代,并塑造其高尚灵魂,锤炼其顽强的意志,锻造其强健的体魄,因此,责任何其重大!

愚以为初中语文教师之人文修养的提升,首先应当强调“教师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心”。因为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乃至全体教师整个人文修养的前提和关键。如果没有了“教育使命和责任心”,混日子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能是误人子弟,毁了整个教育大堤,那将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愧对古之先贤。那还不如趁早从讲台上下来,去干点别的事儿为佳!

李江华

浅谈现代教师的文学修养 篇6

姓名:

学号:

我国古人就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即为人师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实施靠教师,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他自己必须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和广博的学识。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古人也曾说过,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所以,作为教师,或者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比较全面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说不管是中学政治教师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的核心素养,我们也可以将它大致等同于文化知识素质。

1、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主角,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伦理学、法学、哲学史、经济史、共运史、中国革命史等。教师只有进行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纵观全局,准确地理解教材精神实质,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授教材,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为学生打开知识大门。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高的判断能力,以自己的正确思维和判断来影响和引导学生。

2、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

教师面对的学生在个人禀赋、才能、爱好、性格等方面是有差异的,要把他们培养成才,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学法等理论知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象黑夜里走路一样。思想政治课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就能运用这知识,科学地分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在教学中才能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使教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广泛学习和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政治学科涉及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和掌握文学、语言学、逻辑学、历史、美学、书法以及某些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既深又广。如果教师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的知识就难以深钻,理解就不透彻,讲解就只能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才能自信地走进教室,对教材的讲解才能引经注典,运用自如,才能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引导

惯。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和价值判断、分析得失、完善教学的过程;总结是对大量感性经验的理性升华,从中提炼出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教育精华的过程。如果不进行教学反思,这种教学最多是一种简单的多次重复;如果不进行教学总结,知识只能停止在感性的起点。只有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激发智慧的火花,才能唤起沉睡的灵感。因此,教师要多吸收同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整理和完善教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促使其发展。⑶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上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毫无疑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有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准确的语言表达、生动的语言形象、高雅的语言修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语言要清晰准确,具有逻辑力量。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的讲解,不仅能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口齿清楚,表达清晰,语句要符合语法,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讲清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有半点随意性;语言表述要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即用严谨的推理方式,揭示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使人听后思路清晰,得其要领,有理有据,令人折服。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在人们的心目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理论深奥,语言枯燥乏味,有些教师的讲解也是平板、干瘪、严肃,导致学生对政治课毫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采用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比喻,通俗的语言对教材进行剖析,增强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参与学习,获得知识。

5、具有教育教学的组织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还表现在他的教育教学的组织能力上。教师的组织能力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是很难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做到能根据确定的教育任务和要求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制定长计划、短安排;要能够配合学校各方面工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使自己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与课堂教学的组织有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严密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恰当地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活动一环扣一环的进行;要善于灵活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控制教学环境;同时,要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做到教与学紧密配合。

如果作为班主任还要具备管理学生和指导学生集体组织活动的能力。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这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否则,整个班级体只能是一盘散沙。要管理好学生,并指导学生成功地开展集体活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它们的错误一味纵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给好心而不给好脸,学生犯错必须让其承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成长为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4、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习和教育教学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上要求真、求精,为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工作上要求实、求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落实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准确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一丝不苟地批改每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对待学生要求胜、求成,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胜利者,人生的成功者。以上教师的行为,正是教师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精神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还能使学生在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5、海纳百川的胸怀。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主动征求和虚心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有些学生的意见不正确,教师也不要横加指责,记仇于学生;教师也要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完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教学要象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宽容和善待学生,和风细雨地指出问题的症结,让学生在自省中完善自我。另外,教师要多与学生交心谈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因,乐学生之所乐,让学生在师爱中感受到父爱和母爱,这样,学生也会用尊重的举动和感恩的心态去对待教师,在学习中他们又会增加一份力量,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6、团结协作的品质。团结协作,它不仅是教师学识水平的表现,更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展示。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善于与其他群体密切配合。在社会上,要主动与相关组织合作,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及生活表现,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在学校,教师要善于与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班主任、科任教师合作,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美的心灵;在教师中,每个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这也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个体作用在集体智慧的交融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顺时而变的精神和能力

论现代教师的师德修养 篇7

一、加强师德修养,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在基石”;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足以说明党和国家把教育事业放在重要的地位, 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赋予了重要的使命。

作为人民教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自身思想认识, 注重思想修正,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道德行为上, 时刻注意言行, 以身作则, 率先重范。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技能, 有效的传授专业知识, 作好现代教育工作, 达到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加强师德修养,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主题不断转变,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职业也变的多元化,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冲击着教师师德的修养、颠覆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导致一些教师道德失控, 拜金物欲至上的思想驱使下, 行为偏离, 有背师道尊严, 失去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品质。而学生良好行为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教师的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来熏陶的。因此, 教师不能单纯的认为上完课, 把要传授的知识讲授出来, 就是教师的全部的职责, 个人的行为和道德与职业无关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选择教师这一职业, 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 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传承人类科学文明, 把塑造具有优秀人格的社会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

教师的道德修养的丧失, 对于自律学生的影响:一方面会对这类教师产生烦感, 逃课或故意作对;另一方面对教师和学校失去信心, 无心学业, 感觉前途迷茫, 失去努力方向。对于盲从学生的影响, 则会无底线的效仿, 甚至出现很多过激行为, 失去约束力, 在学校或同学之间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以及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加强师德修养, 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 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教书育人这一重任的前提和基础, 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 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在学生心灵成长, 性格塑造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在经济社会金钱至上的思想冲击下, 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道德的把控, 追名逐利, 利用教师职权, 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礼品、宴请。个人生活道德败坏,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 将这些社会不正之风, 带进校园形成教育腐败。从而在工作中造成不良影响, 在处理学生事务中出现不公平现象, 不能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面对评优评先, 干部的选择, 就会以教师个人利益作为选择的首要条件, 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 社会不正之风在校园内滋生, 教师本身失去在学生中应有的尊严和信任。

四、加强师德修养, 具有宽容仁爱之心

中华文化的传承中,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 主要涵义有两个方面即:“忠”、“恕”, 在不同背景下得到继承和发扬。在现代教育工作中, 仍然应遵循仁爱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 要“忠”于自己的职业, 具备相应的职业品质, 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 怀着仁爱之心, 一视同仁, 不以自己的感情好恶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出现偏袒、庇护、鄙视和冷淡部分学生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 批评与表扬恰到好处, 作到有理有据。容忍学生个体差异存在的人性弱点, 给学生以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自由呼吸、自主探索、追求真理, 允许学生有创新思想和个性发展, 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通过宽容和尊重他人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从情感上体验宽容, 从而能够珍视、认同并培养学生的宽恕与容忍精神。通过教师的宽容仁爱唤起学生的宽容意识, 从而带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结语

教师的师德修养, 是从事教育事业必须的品质与职业素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工作中, 可以从思想、行为上影响万千学子, 具备高尚品质的教师是学生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会激励和影响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积极奋进, 挖掘无限潜能;在生活中充满阳光, 活力四射。因此, 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不仅教育工作的需要, 也是个人的提高, 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摘要:“德高为师, 学高为范”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是从事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更应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仁爱教育思想, 从思想和行为上作到严于律己, 以身示范, 影响万千学子, 塑造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师德,道德品质,仁爱

参考文献

[1]常琳.党的十八大教育政策内涵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 .

浅谈提升教师道德修养的策略 篇8

调查并了解现状

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观念、师德评价、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只有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教师对他的爱,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重要。

分析并找出问题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是真正的教师。”可见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师德素养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我校师德状况虽然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第一,育人意识淡薄,新课程理念不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少。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因此只注重灌输知识,不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部分班主任只要成绩,无育人意识。

第二,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念变化、社会转型期的信仰危机等,也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冲击。教育事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社会风气等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失衡。

第三,渴望学生成才心理迫切,导致教师观念落后陈旧。如:一些教师动辄得咎于学生,体罚与变相体罚,造成了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地灌输,造成了学生心智的僵化;一些教师将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搬进课堂,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考并加强认识

教师的主要教育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这一特殊年龄段的人群情绪不稳定,个性品质易变,人生观、道德观等还未形成。而教师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对学生有强烈的熏陶作用,能坚定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教育实践一再证明,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已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起来。但任何课程都离不开教师的实施,所以如何更新教师绝对权威观念,呈现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服务与被服务的新型师生关系,弘扬“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师德观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第二,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同时学生的成长恰恰是靠教师的成长所给予的。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当做终身学习者和一个不断成长中的人,他才能与学生一起共享交往中蕴藏的巨大财富,汲取生存的力量而活出生命的意义。所以为了培养出时代的“新人”,适应时代需求,教师也应淡化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观念,建立尊重学生的新师德观。

实施并改进方法

第一,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师德教育。师德的养成,除了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决定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育引导。要通过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师德教育与业务活动相结合、师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等不同方式,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务和任务,自觉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

第二,“依法治校”,从德施教。在我国,师德建设已上升到法律层面。《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法律对师德内容的规定,为新时期师德建设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和有益参考。

第三,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关系。这要求教师必须形成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人格,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实现教育民主和学校气氛的民主化,形成一种平等相处、共同合作、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的崭新的师生关系。

第四,加强修身修德观念。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教师的学习应与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同步。所以加大师德建设力度,必修从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学习入手,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把师德作为教师的终身修养,长期培养及教育。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水平。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任务,要通过第一线教师来实现。因此,进行师德建设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浅谈师德建设与教师师德修养 篇9

“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的重要思想。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极其重要性,而其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是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师德修养。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这一道理充分表明师德建设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

一、建立以德立校的学校管理机制

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风。学校的良好运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基础。建立以德立校的学校管理机制,首先要建成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良好的师德又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以德立校”方略对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也为学校推进师德建设工程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这一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应根据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要求,从以德立校的层面上,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形成廉洁高效、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学校管理格局,以实现师德建设工程的目标。

二、营造健康高效的师德师风氛围

近年来,许多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党员、教职工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办法》等。这些意见和办法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学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思路以及具体实施的基本原则,从而使得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通过种种意见和办法的出台,营造一种健康高效 1的师德师风氛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拚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抓师风、正教风、促校风,坚持以人为本,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高效的师德师风氛围,才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

三、重塑严谨笃学的师德群体形象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史料 篇10

[摘 要]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培养合理、科学的文学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史料”的选择、提取、介绍和自身对文学事件、现象、作家作品所形成的“史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学史的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史观。对“史料”的讲解应力求客观、翔实、全面,尽量回归文学史本身,而“史见”的发挥应做到“论从史出”,平情议论,既阐释自己对于文学史的“一家之言”,又以谦虚、真诚的态度引进其他“史见”,引导学生在独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 文学史观 史料 史见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呈现现代文学思潮运动及各类文体的发展脉络,讲析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水平,并培养学生认知与评价文学史的能力。而无论是作家作品的讲解和分析,还是文学思潮与运动的梳理和评价,都依托于教师对于“史料”的处理和其“史见”的阐释,并从而影响到学生文学史观的形成。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史料”意识和“史见”阐发,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方法论上都极为重要。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史料”和“史见”的处理上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不足与偏差,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水准和质量,而且更直接对学生文学史观的培养产生了负面的导引作用。

“史料”处理和“史见”阐发的主要问题

(一)过分拘泥于“史料”呈现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而言,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论的观点:“‘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也就是说,历史作为人的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认识和研究历史必须以事实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历史资料。对史料进行带有实证性质的搜集、甄别与选取,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性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史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学史的认知兴趣,并通过呈现史实,营造“回归文学史”的氛围,增强教学的历史感,最终实现对学生独立获取史料、鉴别史料、运用史料分析历史的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过犹不及的极端倾向。

具体而言,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走向“故纸堆”,过分拘泥于史料的介绍与呈现,这或许体现了对史料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的充分认知,但往往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这一教学倾向体现为教师极尽考据之能事,尽可能挖掘某一文学运动或作家作品的相关文献资料,史料的介绍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了解了文学史或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与风貌,但却停留在零乱浮泛的层次上,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面对纷繁驳杂的资料性知识,却无法获得认知对象、分析对象、解释对象的能力。比如对现代文学中的重量级作家诸如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的教学,往往纠缠于对作家整个生平事迹作来龙去脉的细节性追溯与交代,有严谨考证的优长,但却不能对每一阶段的作家创作道路作出判断、总结和概括,不能挖掘出生平中的某些重要的具体事件的性质及其对于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生成的特殊意义,而学生对作家的认知也就停留在感性的、或者趣味的层次上,难以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高度。又如,对于新文学三个十年中的多次文学论争的讲授,也只是停留于冗杂的、带有文献性质的史料介绍,对论争的焦点、实质、产生语境等诸种因素不能作系统的梳理和概括,不能辩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论争双方的合理性和缺失,更是缺少主观的评价与判断。而且由于史料获取的不完整性,教师所呈现的很大程度上可能还只是一种局部的真实,学生所获得的也就只是对对象低层次的片面认知。因此这种“纯客观”且是不完整的史料介绍,实则体现了教师缺少对于文学史的识见,所反映的无疑是由于缺乏理论思维能力所导致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新文学史料的无能为力。

(二)“以论代史”——轻视对史料的占有

在课堂教学中,与一头扎进“故纸堆”中沉溺于史料的表象事实呈现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倾向,是忽视对客观历史事实的实证即史料的占有,在课堂教学中停留于对历史事实的轻描淡写与简单勾画,甚至放弃对史料的介绍,更多地乃至完全地在进行自身史见的阐发,“以论代史”地进行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的讲授,学生聆听到的也就几乎全部是渗透了教师个人情趣、意向和其文学史观的主观性内容,获取的纯粹是其对于讲授对象的主观看法和评价,文学史的真相因为史料的匮乏在课堂这一重要的认知渠道中被遮蔽,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对于文学史事实的了解和基于了解与认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判断和评价的权利,课堂中的文学史成为教师个人的主观史见的阐述史。

如果教师“以论代史”之“论”是基于对史料的充分占有、考证与分析,是从既有的文学史事实出发,那么即便只是其“一家之言”,尚且提供了一种认知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更为可怕和需要规避的是,“以论代史”之“论”只是因史料的缺失而进行的不顾文学史事实的主观臆测与随意判断,这种文学史研究与教授彻底丧失了学术研究本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看似滔滔不绝,实则是一种“伪批判”的姿态。在缺失对史料充分占有的尴尬背后,其冠冕堂皇的逻辑起点是历史(包括文学史)的“不可知论”,即过于强化历史真相难以抵达、无法探知的观点,认为文献资料(这是新文学史料的主要存在形态)本身只是观念诠释的产物,它与历史的真相之间存在距离,无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这一论调的实质是一种历史的虚无主义。基于这一理论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史论作为文学史的阐述方式,且因为史料的匮乏而导致了诸多主观的随意评价与判断,其呈现的内容不仅没有构成对文学史的趋近与回归,反而使历史本相失之甚远,更无法实现对文学史进行全面把握和本质分析的教学目标。

史论结合:“史料”与“史见”的辩证统一

显然,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上两种史料处理与史见阐发的倾向因为走向极端而失之于偏颇,都不能较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成为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的重要障碍而适得其反。课堂教学中“史料”与“史见”的正确处理与配置最终需要走向史论结合的辩证统一。

(一)以全面、翔实的“史料”回归文学史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风貌与历史进程的认知都依托于新文学史料的获取,全面、翔实地进行史料的介绍,构成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内容。现代文学的史料浩如瀚海,即便是某个单一的文学事件也可能存在大量的文献资料记载,因此,应尽可能地呈现史料所涉及的相关文学史的原态事实。具体而言,史料的处理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客观、全面的史料呈现

正如列宁所言:“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史料把握中,对史料的考证与抉择,应力求完整、全面,尽可能地呈现文学史的原生形态和本真风貌。尽管历史时空中的原态事实已不可能分毫不差地重现,但史料的把握可以努力逼近史实的真相,因此要坚决摒弃“为我所用”的史料取舍原则,以形成辩证统一的文学史认知。比如在对自由主义文人梁实秋的课堂讲授中,史料的呈现不应仅仅围绕他在20年代与“五四”新文学的对立立场和30年代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营的对峙姿态,课堂教学中这种单方面的史料呈现,很可能导致(事实上也发生过)的结果是学生会最终将梁实秋定性为所谓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而事实上,这样的定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梁实秋的本相并不完全相符,即便不是替梁实秋做翻案文章,也应对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国学修养、稳健审慎的治学风度、其作为人文主义思潮中坚力量的重要贡献、以至其在翻译领域和散文写作中的突出成就等作客观的介绍,这样才能较为完整、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梁实秋。同样,对于20年代的学衡派的史料呈现,也不应只局限于其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下对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否定性文献资料的介绍,当然这一大是大非论断是不可回避的,但同时也应介绍其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方面所作出的实绩和针对新文化运动中诸如白话诗创作的简单化倾向、过度否定传统文化、失却学术耐性等方面的某些合理见解。只有全面而辩证的史料介绍,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接近文学史的真相。

2.重视翔实的细节性再现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课程性质,本身即是富于感性色彩的,对于文学史情境的感性呈现就显得十分必要,并且翔实的史料呈现本身也是“回归文学史”的重要渠道。尤其是目前学生了解文学史事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影视剧作品,而影视剧作品可能存在不负责任的“戏说”成分,翔实的细节性再现就更彰显其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确保对史料作出正确的基本判断即抓住历史主干的前提之下,对于史料的翔实的细节性呈现能通过对历史枝节的把握更为充分地说明和论证对象的某些特征和性质。比如,对现代文学泰斗鲁迅先生的讲授,毫无疑问的是要通过新文学史料的呈现和作品的细读,使学生对这一被公认的“最伟大的现代中国作家”形成理性认知,但同时,若能更细致地挖掘史料,以翔实的细节性史料呈现走下“神坛”的凡人鲁迅,一定能在增强课堂教学真实感和历史氛围的同时,使学生更为全面、真切地了解鲁迅,并与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形成呼应性学习,从而实现更优良的学习效果。比如对鲁迅生平事迹中的“南云楼**”的细节性情境再现,能使得学生在作品之外进一步了解鲁迅同时代人眼中、而非后世所推崇的鲁迅形象。同一事件,在当事人鲁迅和林语堂的日记以及旁观者郁达夫的回忆性文章中有着不同的版本和描述,而此三者史料中所呈现的鲁迅在日常交际中的凌厉风格与其文风并无二致。对“南云楼**”的翔实呈现,无疑增强了学生对鲁迅的感性认识,并最终强化了对其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的理性分析,这样的课堂讲授与学习无疑是最为有效的。

(二)客观、合理的“史见”阐发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课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史见的阐发不仅是其文学史观的集中体现,更由于包含了自身对于史料选取与论证的独特立场与观点,因而在无形中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对于文学事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认知的角度和方法,对于学生认知文学史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因而力求客观、合理的史见阐发,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基于史料之上更高层次的环节。

1.“论从史出”

力求“论从史出”是史见阐发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在科学的文学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全面而翔实的史料所呈现的文学史实,最终得出关于某一文学史问题的科学、合理的结论。这也就意味着史见的阐发不是主观随意的臆测和评说,而是一种努力接近文学史原态的观点阐述,因此应注重对于相关史料的充分占有和辨伪,这样的史见才能站得住脚。比如由于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政治化的解读,导致了对许多文学史现象的政治定性成为主导性和权威性的史论,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地做翻案文章,在介入某位作家或者某一文学事件的解读时,迫不及待地、乃至一发不可收拾地铺排出与政治化解读大相径庭的结论。其主观意图无可厚非,有利于引导学生避开特定的解读情境而回归文学史本身,但却由于缺少相应的史料作为支撑,也未能呈现论证的逻辑过程,使得学生难以信服的同时只能教条地对教师的阐发作死记硬背的记忆。因此史料的合理运用本身也是史见阐发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尽管由于时空限制和史料本身存在的真伪问题,无法做到对文学史“纯态事实”的还原,但这不能成为“以史代论”的借口,只有尽可能地研读、辨析和概括史料,才能使史见的阐发避免失之狭隘和臆断。同时,“论从史出”还必须注意严谨、规范地运用史料。在史见阐发中对史料的引用若能准确标明出处,交代所引史料的来龙去脉与产生背景等要素,不仅能增强史见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而严谨的治史意识。

2.力求审慎的“一家之言”与学术史的客观呈现相结合 在现代文学课程的讲授中,史见的阐发是课堂教学富于魅力的重要表征。与尽量客观地铺排史料相比,它不仅体现了教师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文学史见地,而且因为增强了文学讲授的当代性而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自身的史见阐发只是对文学史进行解读的“一家之言”,只是特定时空背景下基于自身的文学史观和对史料的特定占有程度而作出的个人化判断,而绝非文学史的本相面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史见阐发如果未能声明只是“一家之言”,往往被学生当成是对文学现象的唯一正解,因此,史见的阐发本身无可厚非,而且是教学层次中的必要环节,但应指明只是“一家之言”,并力求审慎和合理。如果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思维能力而暂时无法驾驭史料,推导出相应的史见,宁可放弃仓促的评价与不够严谨的论说,以免误导学生对于文学现象的认知。并且审慎的史见论说应充分张扬理性精神,而放弃过于感性的情感性评价,做到不依个人的好恶而抬高或者贬低论述对象,力求做到“以中正之态度,为平情之议论”。

同时,由于自身的史见阐发只是“一家之言”,应充分重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方家对某一文学现象的论说而形成学术史的呈现,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相关史论,但不能是简单的因袭和拾人牙慧,而是以谦虚、诚恳的态度引进对某一文学现象的多重解读。通过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论述加以比较,不仅避免了以单一思维来论说对象,并最终体现了包容的文学史研究情怀,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格。比如对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基于不同的文学史观,新文学的三位重要作家——胡适、周作人和梁实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学史观。胡适在其《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呈现了进化的文学史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在淡化文学的社会功利性的同时论证了循环论的文学史观,而梁实秋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则形成了其新人文主义知识背景下的共时的文学史观。对他们各自独特史见与史观的介绍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初期新文学的多重参照。更为明显的例子是不同时代和背景下对现代文学作家的评价会形成种种不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之间体现的正是不同的文学史观念的微妙变化,课堂教学中对作家研究学术史的介绍,自然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而理性的文学史观。

此外,由于教材成为学生认知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重要渠道,对教材的合理介绍和运用也十分重要。实际上文学史教材也往往是基于编者特定的文学史观、而“写出来的文学史”,它本身包含了编者认识和对待历史的特定角度与态度,渗透了编者的趣味与史见,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家之言”。因此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教材获取相应的史实呈现,又要对教材所依托的文学史观作介绍,对编者相应的史见阐发作辩证的分析,避免完全抛弃教材和迷信教材两种极端倾向。

总之,展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应注意史料处理和史见阐发中出现的问题和种种失之偏颇的倾向,力求二者在课堂教学中的辩证统一,即一方面充分占有和呈现全面、翔实的史料,实现“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课堂理念;另一方面在充分介绍学术史知识和其他史见的同时,在基于史料考证与分析的基础上阐发自我富于个性的、对于讲授对象的“史见”。在这一原则之下进行的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才能高效且益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文学史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 篇11

关键词:语言;修养;陶冶

一、语言要求文明、健康和纯洁

作为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一定要文明、健康和纯洁。纯洁指的是要用普通话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必须为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用方言教课造成的语音错误,还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规范。可是,有的老师习惯在学生面前讲些生僻的文言文,以此来显示自己是多么有才华,可是这满口的“之乎者也”,却搞得学生莫名其妙,一堂课下来更加的云里雾里。文明的语言指的是词要文雅和优美,语气要和蔼一些,语调要悦耳一些,这样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愿意听老师讲课,并且认可老师所讲的内容,这其实打的是心理战术,先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健康的语言指的是讲课时候一定不能用粗俗和低级的污秽语言。为人师表一定要注意语言修养,好的语言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语言要求准确性

教师的语言要求一定要准确和简练。准确指的是观点表达要明确,语言的意思要求清晰,语音要符合标准,措辞要使用恰当,推理要符合逻辑。作为老师,在使用语言方面一定要合乎思维的规律,根据规律,加上正确使用的概念,才能做到条理清晰,思路分明。只有正确反映了客观的现实,语言才有实际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那就要求所运用的知识一定要准确科学。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做到有丰富的词汇量,在语言使用方面要做到准确,不能语义含糊不清,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而且保证他们学到的知识具有可靠性。

三、教师语言的形象性

语言的形象性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内容中的形象信息,比如,借景抒情、环境的渲染、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设、性格的刻画等,这些内容在课本中以形象的表现手法出现。形象信息中的日月山川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比其他学科更多地表现了人类传统风俗习惯的多个侧面。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把枯燥无味的道理经过有趣形象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很快接受,并且高兴地去接受,而且还能长久地记住。怎样使学生记忆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运用形象性教学语言,把课堂内容形象展现。教师要认真地品味课本内容,点拨学生走入意境。

语文课堂上的气氛要活跃起来,能让学生巧妙地运用文字掌握新接触的内容,并且因为新知识带给的美感而领悟到深层次的内涵。当然,这需要语文教师有很高的修养,能让孩子们畅游语文的世界,拥有优秀人类的美好心灵……从而在潜移默化的环境感染和熏陶之下,让心灵得到升华净化,情操到了陶冶,这样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榴英.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06).

[2]吕艳粉.浅谈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河南农业,2012(03).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中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修养 篇12

一、加强师德修养, 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 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才能以高度的热情、充沛的精力、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平凡而艰巨的教学工作中, 为培养祖国的花朵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教师在提高政治思想的同时, 要加强师德修养。一个人民教师, 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体体现在他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上, 要热爱教师职业, 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是教师参加教学活动,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热爱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希望得到长辈和师长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指导, 能使学生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熏陶学生, 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既教书, 又育人。

二、苦练从教技能,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必须掌握语言文字的专业知识。语文专业知识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一个知识体系, 显然不可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掌握整个体系的各个方面, 但是, 必须熟练掌握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 才能保证教学中准确传授语文知识, 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保证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储备丰富的文化知识, 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的设计和运用, 而是自觉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

此外,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也是小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 形成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教师具有较强的分析教材的能力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 怎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领悟、理解、掌握重点训练项目, 怎样结合训练重点, 复习、巩固非重点训练项目, 一篇课文, 怎样布置和检查预习, 怎样抓住重点、难点等等, 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教学要建立在对教材和学生实际分析的基础之上。设计教学时要从实际出现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合理运用教学形式, 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扎实训练, 讲求实效。各项设计要搭配好, 就像弹钢琴一样, 十个指头协调起来, 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长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归纳, 上升到理性认识, 再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并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别人的先进教学经验, 为我所用。进行任何一项教学研究, 只要看准了, 就要勇于实践, 大胆实验。

三、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 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社会知识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单靠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必须更新观念, 变“管用一生”的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各行各业的人都应参加不同时期、不同要求的继续教育。小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 即使取得中师学历, 同样也要接受继续教育的再培训、再学习、再提高。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成为一名不落伍的教师。

上一篇:关于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下一篇: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