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精选10篇)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篇1

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那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80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

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表现出青年人对我们民族炽热的爱,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表现着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提到革命烈士,可能人人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然而,我不这样想,相反,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我为祖国有这样英雄的革命烈士而感到自豪。是他们的爱国豪情使中国从“东亚病夫”中走出来,更是靠他们的爱国豪情改写了我国百年耻辱的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又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力量,他们勇敢地游行示威不怕军警的镇压和逮捕。这股力量,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这股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我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面对新世纪,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回顾发扬“五四”精神,认真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记得,最初开始认识“五四”是从小学的历史课开始的。那时,老师讲到“五四”运动,向我们讲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种种欺凌,讲述青年们为祖国不惜献身的种种壮举。李大钊曾在《青春》一文中写道:“冲决历史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机。”今天的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我们面前的任务同样艰巨。我们应该努力成为鲁迅所说的“创造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为己任,青春热血献祖国,顽强地努力,无私地奉献,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要掀起中华腾飞的巨浪。人生的目标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李大钊身体力行,他壮烈牺牲时正值壮年。方志敏、瞿秋白牺牲时都只三十多岁,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献出生命时正当二十余岁年轻生命,刘胡兰更小只有十六岁,他们献身精神使他们年青的生命“延长了音响和光华”。我们是否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多少革命前辈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断头流血在所不辞。理想是一盏明灯,没有理想的社会是黑暗的社会,没有理想的灵魂是枯萎的灵魂。

五四运动,这个披着光环的词语,已被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史碑上。历史长河永远奔腾不息,也许我们错过了很多浪花雀跃的精彩,但心头难消的却是那久久不息的河啸回响。五四运动已经载入史册,科学与民主,九十二年前,一代热血青年披坚执锐、前赴后继,五四运动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樊篱,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它是成功而具有开拓性的,它的思想精髓深深地影响着当时中国的一批精英知识分子。在当前这样一个崇尚科学、民主的社会里,五四运动作为启蒙运动,自有它的功不可没之处。然而“科学”与“民主”这一五四灵魂要如何深入人心,使它能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呢?

开拓创新,是“五四”精神精髓之一,革命时代,开拓的是一条救国之路;和平年代,开拓创新更是一个民族谋求更大发展的动力所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强国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当代青年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抓住机遇,只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求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作为时代青年,是否能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在于对普遍

事物能否持有批判性。“思考使人清醒,批判使科学进步”。对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来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独立思考,批判选择尤其重要,大学期间,正是课余时间充足,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独立地对外物进行评判,择善而为之,就很容易迷失在各种所谓的休闲与娱乐中,使自己丧失了对宝贵时光的驾御能力。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就很可能终日看似忙碌实质空虚,无所作为虚度青春。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篇2

下面从文学革命看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二者之间到底有何联系。

首先,从内容上看。文学革命主张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言文和旧文学都是儒家思想孔教的直接体现。文学革命实际上就是反对儒家思想,从思想上反对封建的专制统治。而这恰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新文化和白话是用以区分新文学和旧文学的一种形式,后来许多伟大的人物特别是鲁迅以白话文的形式写了大量的文章如:《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批判并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吃人的本质,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鲁迅还写了《我之节烈观》反对封建伦理纲常,提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及个性解放等问题,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

其次,从胡适和陈独秀的主张看。胡适和陈独秀都主张为政治革命而先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为此就要破除旧思想、旧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就要倡导新思想、新文化的载体——白话文。更重要的是:新的思想文化启蒙是一种大众启蒙,要使大众启蒙得以实现,就必须有与大众交流的工具——白话文,由此可见白话文的重要性。在胡适、陈独秀的主张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白话的重要性的重视。胡适的不避俗语俗字,陈独秀的国民文学和通俗的社会文学都需要白话文才能更好地体现。后来李大钊发动广大学生到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体验群众生活,和群众打成一片,白话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都是采用群众能够听得懂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国民文学,这恰恰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再次,文学革命对民主与科学的影响。前面讲了新文学和白话对反封建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不妨进一步想一想:民主是针对封建专制的,科学是针对封建愚昧、迷信的。既然批判打倒一种旧的东西就要树立一种新的东西来代替它,同样打倒了封建专制制度,批判了封建愚昧落后、迷信就要建立民主、科学。提倡民主以培养国民的民主思想(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的人格)和民主制度的意识;提倡科学培养国民的民主精神和国民的科学精神。

最后,文学革命强调国民文学,即强调了国民,强调突出了人的作用,即讲到人的解放问题和提出人觉醒的要求。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强音是“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伤逝》)”,这所体现出的完全自觉的主体意识与个体意识,许多知识分子都有著作体现这一主体意识和个体意识。如: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新的文学的要求》,胡适的《易卜生主义》和陈独秀的《基督教与中国人》,等等。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学革命的一些主张内容对新文化运动有很大影响,是包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的。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文学革命的总体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如果失去了文学革命,那么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将大大降低。设想中国共产党人用艰涩、雕琢、晦涩的旧文言文向无多少知识甚至是目不识丁的贫困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宣传革命,那么会有几个工人和农民会跟着共产党走。后来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用通俗的易懂的大众的语言进行宣传,创办许多通俗刊物如《劳动者》、《劳动界》、《劳动之音》等,创办识字班和补习学校,得到了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文学革命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多方面,因而,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多面体。

参考文献

[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第133页.

[2]厦门大学学报,2000(1).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篇3

关键词: 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不断摸索适合的发展道路来挽救处于危急之中的中华民族,翻译外国文学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五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的文学也是人们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一时期翻译文学的研究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正处于我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先进的知识分子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不仅使国人了解了西方,还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新文学的建设。下面通过结合当时的翻译状况来分析一下外国文学翻译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1 外国文学翻译的概况

在“五四”期间,各路知识分子纷纷做出了“思想救国”的尝试,由于我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的局限性,本身已无力担起挽救中华民族亡族灭种的命运,而先进的西方文化的渗透则能给人们一种思想上的启迪。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五四时期既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国告别旧文学、倡导新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倡导新文学,就需要学习西方。这时候,翻译活动则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手段。茅盾曾说过“我觉得翻译文学作品和创作一般的重要, 而在尚未有成熟的‘人的文学’之邦像现在的我国,翻译尤为重要否则, 将以何者疗救灵魂的贫乏, 修补人性的缺陷呢? ”(陈福康2000:73)。

从翻译的题材上看,“五四”时期与近代前几个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洋务运动时期,徐寿、李善兰、华蘅芳等知识分子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大多出于晚清军事、外交的需要,对当时的文学贡献微乎其微;到了戊戌维新时期,在严复的率领下,维新派和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学生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著作,详细阐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到了“五四”时期,内容更是有了质的变化,由于对西方文学的开放态度,文学翻译成了主流,人们大量的接触到了西方的文化的精髓,在当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奇观。

从学习的对象上看, “五四”时期主要是学习欧洲文学,但在对五四文学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尽管胡适、鲁迅等五四新文学的领袖极力推崇西方文学,但也并没有将从古典文学到现代主义的整个西方文学都拿来学习。因为他们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西方的古典文学上,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卢梭之后的现代西方文学,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

在“五四”期间,在鲁迅、陈独秀等人的推崇下,西方的各种思潮、流派开始传入中国。这就客观上为中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王哲甫曾说:“中国的新文学尚在幼稚时期,没有雄宏伟大的作品可资借鉴,所以翻译外国的作品,成了新文学运动的一种重要工作”(王哲甫1996:259)。根据记载,“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1917-1927 年间出版译作225 种,其中理论译作25 种,作品总集13 种,分国别译作187 种)。且从翻译人员的构成上来看,译者多以社团成员从事翻译活动,比如新青年社、文学研究会、创造会等等。

“五四”时期的翻译特点,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队伍素质高。这一时期的译者大多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接受过西式高等教育。不但在语言上没有障碍,同时有着开放的思想观念,对外来新鲜事物持开放态度。

(2)翻译范围广。这里所说的翻译范围广,不仅指翻译的内容,还涉及到这一时期翻译所涉及的原作流派、题材、体裁,译者的选择乃至传播途径,这些都有着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向。这就使得读者能够更多的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

(3)转译现象盛行。转译是指原作的最初语言和译作的目的语之间经由了第三种语言的中介。冰心之所以在翻译界占有一席之地,与她译介东方泰戈尔的诗歌密不可分,这种现象被学者们归结为翻译的“弱国模式”,认为这是意识形态支配翻译活动的结果。

(4)翻译理论盛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留下的翻译理论甚少,乃当时的一大憾事。而“五四”时期有关翻译理论的论述盛行,涉及到翻译标准、功用等方方面面,为后来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使得翻译活动有了理论支持。

(5)译者角色的多重性。“五四”时期的译者不再是单纯地从事翻译工作,比如鲁迅、瞿秋白等。他们承担着思想、文学、社会等多重层面的重任务,也使得这一时期的翻译更加复杂与多样。

2 外国文学翻译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五四时期的翻译有着三重追求——思想启蒙、政治救亡和审美情趣。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新的词汇与语法

在白话文逐渐成为文坛主流的时候,汉语的语法也在发生变化,主要是双音词和语法规则的涌现。这明显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在“五四”的新诗运动中,复音词的增加,有利于现代汉语将复杂的思想和现实生活表达出来,充分地反映现代人生的生活状况。

再看词汇。词汇变化最活跃,王力认为晚清到五四汉语词汇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前三千年,而“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1898),新词的产生是有限的。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1919),新词的产生得比较快。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把已通行的新词固定下来,另一方面还不断地创造新词,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文学需要”。新词的产生,突破了传统文学原有的审美观点,使得新的文本具备了现代特征。

2.2新的文学体裁

“五四”之前,中国的现代文学尚处在萌芽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白话诗尚未出现。纵观当时的文学题材,则明显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我国的作家模仿外国文学中爱情故事、侦探推理等内容,创造出了相似的作品,比如鲁迅先生的 《狂人日记》受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 玩偶之家 被译介到我国后,胡适先生摩仿写出了爱情小说 《终身大事》 ,塑造了中国的第一个“娜拉”。

2.3新的文学形式

对新文化的倡导者来说,翻译对文学创作往往会有着驱动作用。“ 真心的先去模仿别人, 随后自能从模仿中, 退化出独创的文学来”(刘纳1999)。中国现代文学新的样式的诞生和发展,如新诗、白话小说、话剧等都和翻译活动息息相关。“五四”时期对外国小说的翻译,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的变革,而且对整个现代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旧小说的章回体逐渐被打破,作家们开始采用西洋小说的形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新的文学形式,如新诗和话剧,以及新诗标点的引进,对中国新文学的成长和发展,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林纾先生翻译 《巴黎茶花女遗事 》,彻底摆脱了传统小说的章回体的束缚,并且保留了其中部分日记体;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提倡全用白话,韵文之戏曲,也都译为白话散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

3 总结

社会每一次进步与发展的背后都有着翻译的身影。中国各个时期的翻译无论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还是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发展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单从“五四”的角度来看,它也标志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翻译的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译作不再仅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不再拘泥于军事、外交等内容,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国人介绍西方先进文化,从根本上唤醒中国人沉睡的意识。

从外國文学的翻译对我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来看,通过大量的引进西方词汇,促进了汉语新词的产生以及语法的充实,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复杂地思想状况。新型文学体裁和形式的涌现,让国人欣赏到了自己的白话文小说、新诗和话剧。

“五四”时期可以被看成我国翻译史上的盛世。正是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蓬勃发展,引进西方文学,才涤荡了整个社会的歪风邪气,促进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从这一阶段的历史意义来看,它不仅继承了我国对佛经翻译和科技翻译的传统,也启迪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第四次西学引进的高潮,为后来的翻译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73.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篇4

嵩明地税赵莉莉

在我心里,五月四日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是代表中国青年的节日。我相信在坐的各位也一样,非常熟悉“五四”一词,把“五四”当做我们青年人的节日。但是在座的谁能告诉我“五四”究竟指的是什么?说说你们对“五四”的理解!也许一提起“五四”一部分人脑海里就想到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上街游行,并且火烧了赵家楼一幕”,其实这样想就狭隘了。还有人一提起“五四”脑海里就联想到“反传统”“反儒家”的运动,联想到反对文言文,反对旧文化的运动,其实这样想又单一化了。还有人甚至把“五四”与后来发生的各种政治思潮,政治运动,政治斗争片面地捆绑在一起,但是这样又政治化了。

那么,真正的“五四”究竟是什么呢?真正的“五四”首先的一个时代的概念。“五四”绝不仅仅是指1919年一批学生上街游行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它实际上代表了近代中国一次重大的变迁,其起止日期大致从1914年开始,到1925年落幕,前后大约10年这样的历史过程。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大时期。期间,中国发生了许多事情,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华层面。这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里,那些为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而斗争青年身上的那种精神,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纪念,因此有了“五四”有了“五四青年节”。

而纪念“五四”又不仅仅只是为了纪念,更多的是为了继承和发

扬。继承和发扬留存下来的那种精神,那种“五四”所带来的英勇与坚强、果敢与奋进、热忱与理想、不屈与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该随风而逝,不该只凝固在那一个时代,不该只是用来纪念。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为了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作为一名共和国的税务人,弘扬“五四”精神,做好一名真正的税务人在新时代下显得如此重要。崭新的世纪大门已为我们开启。每个人都渴望祖国建设的步伐不断迈进。我们,一群为国聚财的税务官,一群共和国的收税人,更要继承“五四”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对得起这身海蓝的税服,对得起头顶的国徵,才能自豪地说一声,我是一名真正的税务人。

做一名真正的税务人,我们就要赤诚。对国家赤诚,对人民赤诚。如果把祖国比作母亲,税收就是母亲身上的血脉。那么我们——共和国的收税人,就是为伟大母亲献血的孩子,我们就要永远对母亲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今天,我们税务人面对着各种以高科技为背景的经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以聪慧的大脑、广博的知识、睿智的心灵和火一般的激情去为祖国谱下华彩乐章!真正的税务人,便是那巍巍国魂下永不变心、永不褪色的赤诚!

做一名真正的税务人,我们就要敬业。弘扬“五四”精神不只是口号,而是一种行动。社会日新月异,不进则退。随着加入wto后,要求我们掌握更多更新的税务知识。敬业就是要我们热爱税收,踏实

肯干,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身穿税服,心系税务。前面收税的道路尽管很崎岖,需要在烈日下我们顶着酷暑下乡,需要在暴风雨中我们迎着狂风深入企业。但是,为了共和国的税收,我们无怨无悔。真正的税务人,便是那不怕苦不怕累日益进取的敬业精神。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五四”精神的指导下,追求卓越、奋力拼搏、有效执行、不断超越自我。

我们坚信,有“五四”清泉的滋养、有“五四”清风的沐浴,我们一流的嵩明地税人,一定会让嵩明地税更加辉煌,让嵩明建设的更加美好!

五四作文:一九•零九 五四征文 篇5

他们是一群热血的爱国青年,他们用一颗颗赤子之心点燃了所有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他们是一群爱拼的追梦青年,他们用精彩舞步诠释了青春的跃动。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之间的故事相互碰撞,叮当叮当响……

一九一九年五月三日

“经众代表讨论,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城,在北京大学这个民主思想的集中营里,更是激起了千层巨浪。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数十名青年学生神色激动地举着这样的横幅边喊边走进了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在他们的感染下,原本熙熙嚷嚷的学生们也整齐地挥舞起拳头。霎时间,整个礼堂热血沸腾。

此时,学生会的临时主席廖书仓走上了主席台,双手用力地在空中挥舞了数十下,人潮声才渐渐平息。廖书仓激动地喊道:“青年朋友们,即使我们失去了山东,但我们炽热的心决不会丢掉!”

“对!”台下齐声呐喊。

“让我们青年人干出一些有血性的事来!”

“好!”

突然,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跃上了主席台,用力撕下了衣襟,当场咬破了中指,写下了“还我青岛”四个大字。他顾不上还在汩汩流血的伤口,举起血衣,激愤地喊道:“还我青岛!”

礼堂的气氛被燃至了极点。

青年人的满腔热血化为了悲壮的誓言――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被占领,中国人民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低头。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街舞社的三位元老品博、步方麒、晋驱正带着社团的其他成员练习街舞。忽然副团长团颉面色凝重地走进了舞蹈室,拍了拍手,沉重地说道:“团长出了车祸,左腿骨折,不能参加表演了。”

躁动的.舞蹈室在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每个人因惊讶而张开的嘴足以塞进一个拳头,正在示范倒立的晋驱也因受惊而直挺挺地摔在了地板上。

要知道,团长是街舞社的灵魂。缺少了团长,整个街舞社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还有一个星期就要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演出了,该怎么办?

人群散后,四位元老静静地坐着。

“我想,每个人都希望可以继续吧?”团颉率先打破沉默。

“对”,品博接过了话,“我的单臂倒立可不是白练的。”说完,他马上做了一个单臂倒立的动作。

步方麒笑了笑,说:“没有了团长对我们的影响的确很大,但我们可以用更多的努力去弥补。多留些汗,摔多几次我也不在乎。”

团颉绽放出灿烂的笑脸,伸出右手,说:“团结。”

其余三人纷纷把手放在了团颉的右手上面,“拼搏,进取,不放弃”三个响亮的词不断地在舞蹈室里回荡。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

青年学生匡互生依靠敏捷的身手从窗口爬进了曹汝霖的家,迅速地打开了曹家的大门。霎时间,愤怒的学生如潮水般涌进了曹家。曹汝霖早已不见了踪影,诺大的曹家空余下另一个卖国贼章宗祥。

这棵墙头草不断挪动着瑟缩的身子,希望可以找到一些障碍物来遮挡住学生们吃人的目光。但他失败了。他无奈地望了望四周,这里再也没有他可以依附的墙了。此时,他唯有像懦夫一样蜷缩在墙角,双手抱头,等待着学生们愤怒的拳头。他每一声软弱的惨叫都撕裂了学生们的心。他们心里痛啊,祖国的锦绣河山竟断送在这等懦夫身上!

浩浩荡荡的学生游行队伍继续前进。沿路的一切都因为他们而像凤凰般浴火重生,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群充满血性的青年们正开辟着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二零零九年五月四日

“晋驱,坚持住。”站在晋驱背上的步方麒轻声鼓舞着。

街舞社的精英们正进行着最后一个也是最高难度的动作――叠罗汉。表演的成功与否,全在此一举了。

晋驱轻轻地应了步方麒一声,用微笑掩盖住脸上抽搐着的痛苦。此时的他们想到的,都是那一同流汗流泪,拼搏追梦的岁月。会心的一笑,令他们这股绳拧得更紧了。

一个,两个,三个……“罗汉”就这样一个个地叠了起来。

当团颉拿着队旗站在“罗汉” 之上时,全场立即沸腾了。这群爱拼的青年们,终于抓取到他们心中最美的太阳。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篇6

高二(3)班 蔡燕婷

尊严一词,大家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尊严呢?请让我从韩信的胯下之辱谈起。

韩信,与张良、萧何合称“兴汉三杰”,汉朝著名大将军,然而他的少年时代却有一段屈辱往事。少年贫贱,韩信受人欺辱,竟然当街从别人胯下而过。后来刘邦重用韩信,项羽先心有所惊,后听信市井之言,嗤笑道:“胯下之夫,也只有胯夫之勇罢了。”殊不知这个受项羽嗤笑的胯下之夫,竟是多年后率兵打得他的亲信节节败退的威猛大将军,封侯拜相,流芳百世。

什么是尊严?韩信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地位,一个平凡人甚至是身处劣势的人,都有权利拥有尊严。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主奋斗的精神,我们需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让生命之花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别人的骄傲之所以看起来那么难以容忍,只是因为他有损于我们自己的骄傲,而他人的低调之所以大受欢迎,则是因为他让我们看上去更加完美。尊严不是件华丽的外衣,赏心悦目不一定风华绝代,同样的,高高在上的人不一定有尊严,贫贱卑陋的人也不一定没有尊严。谁能说默默奉献的农民工没有尊严?事实摆在眼前,他们吃的是最差的伙食,住的是最简陋的房子,干的是最低贱的.工作,那纷纷洒洒的石灰浆染白了他们的头发,那轰轰作响的机器,转动带走的是他们的青春。但是谁能否定他们的人生价值,抹杀他们的巨大贡献呢?可以说,他们活得比谁都有尊严,他们是人类尊严的最好诠释者。

由此可见,在一般人眼中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的人,往往他们的尊严更能撼动人心,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挣脱这个枷锁,以掷地有声的宣言和无私奉献的行动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尊严是和所有人平等的。

村上春树说:“人类所拥有的最美好情感就是自尊,一切的人,包括商人,奴隶,平民,他们都有自尊,这是谁也无法摧毁的至高无上的事。”是的,这是真的。张爱玲毅然离开胡兰成,在爱情面前有了尊严;谢坤山在残缺不全的躯体面前,成为定格在画布上的尊严人生;席慕蓉矮小平凡的形象背后,演绎了一个奇女字的辉煌人生;痴情公子如呐兰性德,狂傲不羁的性情中却隐含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尊严的理解。

历史告诉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其实英雄亦好,凡人也罢,最主要的就是要活得有尊严,就是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诠释这一共同的人生主题。作为如太阳般喷薄而出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时刻捍卫自己的尊严,书写属于我们的灿烂人生!

评语:什么是尊严?小作者用耳熟能详的韩信胯下受辱诠释得淋漓尽致。再结合雄辩的说理,典型的事例,以不可辩驳的论证强调了尊严的重要。

试析感染了世纪病的五四文学 篇7

1. 感染了“世纪病”的“多余人”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欧洲正在经历着狂风暴雨式的资本主义革命, 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运用政治手段为自己的发展开拓道路, 而传统封建的统治者们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利益, 新旧势力在进行着关于利益的争夺战。在这个充满了剧烈动荡的转折时期, 法国大革命如同一声惊雷给封建制度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 同时也彻底颠覆了整个欧洲的社会制度。然而, 在大革命后的几十年, 法国社会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中, 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中, 革新派与保守派、进步势力与落后势力、正义与邪恶等等复杂的因素又相互交错。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知识分子们经过大革命的狂热后, 开始了理智冷静的思考, 继而发现他们曾经为之奋斗的自由、民主的理想社会并没有实现, 一种空虚、徒劳和受欺骗的感觉喷涌而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也徘徊在希望和失望的道路上, 已经腐化僵硬的旧时代逝去了, 而新的时代除了尖锐的矛盾并没有带来希望, 前途显得飘渺而虚空。这些敏感的先觉知识分子就陷入了迷惘, 生发出忧郁悲观情绪, 形成了这一时代特有的时代病症———“世纪病”。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也是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 虽然狂风暴雨的民主主义运动结束了封建王朝, 但是两千多年沉淀的封建势力没有被彻底消除, 仍然有着顽强的抵抗力, 尤其是存在于人们意识里的封建思想, 仍然占据社会意识的主流地位。腐朽的封建社会已经瘫痪了, 而新的社会模式还没有形成, 加之各路军阀的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经济的贫困落后等因素夹杂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 社会局面动荡而混乱。这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担忧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但是世俗的社会又使得他们报国无门, 在国内的冷遇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 他们忧郁悲观的情绪也就应运而生了。正如郁达夫《沉沦》中忧郁症青年在自杀前的那声声啼血的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 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2) 这就是为什么整整一个世纪之后五四文坛严重染上了“世纪病”的社会原因。

“世纪病”患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性格特征也是他们产生“世纪病”的重要因素。沙克达斯、勒内、沃达夫等都是已经没落的贵族家庭的子弟, 从小生活在一种孤独落寞的环境中, 并且都接受了较好的教育, 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使他们养成了孤芳自赏的高傲性格和敏感脆弱、多疑忧郁的特质。这样的经历和性格使他们厌恶现实却又无力改变, 在动荡的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只能冷漠麻木的陷入精神堕落的无底深渊。“世纪病”患者形象对他们所处的环境深恶痛绝, 他们叛逆、孤独、忧郁、感伤、狂暴、悲观。当他们在叛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 脆弱的他们又逃避地钻入个人生活的小天地, 显示出他们那“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拜伦笔下的曼弗莱德, 歌德的维特都是这一时期苦闷厌烦的青年的精神写照。

“世纪病”患者形象在一个世纪后传入中国, 得到了响亮的回应, 找到了知音———五四时期中国文坛上出现的“多余人”群像。他们是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 鲁迅笔下的“孤独者”, 丁玲笔下的莎菲, 柔石笔下的朱胜瑀等等。这些形象都是生活在动荡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五四时期最早觉醒的一批知识分子, 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幻想, 却不能冲破封建势力的阻碍。腐朽的封建社会已经瘫痪了, 但新的社会模式还没有形成, 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的反差使他们迷茫, 使他们成为伤感忧郁、孤独彷徨的“不幸青年”。他们是精神孤岛上的贵族, 同时也是世俗生计中的乞丐。他们在反抗时成为孤独的战士, 在孤独中无法摆脱世俗的冲击, 为了摆脱生存困境, 他们不得不陷入灵魂死亡的阵营, 但是清醒的认识使得他们无法摆脱灵魂上的折磨, 在挣扎中他们颓废沉沦了。

2. 带有中国特质的“世纪病”

出现在十九世纪初叶西欧的“世纪病”是直接指向人性本身的。因为这时的西欧, 资本主义已经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尽管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矛盾, 甚至资本主义的改革也没有取得彻底的成果, 但是这些依然存在的社会问题并没有成为束缚人们、孤立人们的工具。在动荡的社会变革中, 人们思想相对的获得了一些自由, 并且对纯精神领域的形而上学的追求是西方文化的精神传统, 所以西方的作家们关注的焦点是人性本身, 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问题对他们的刺激都形成他们对人类自身认识、体验的一个角度, “世纪病”是加深其社会经验、推进厌世悲观的一个机会, “世纪病”的本体意义是私人化的。

“五四”是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的起点。当腐朽的大清帝国还做着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的时候, 西方世界已经开始甚至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现代化路程。五四这一代的知识分子,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方位地接受近代文明的群体, 面对西方的飞速强大, 和中国每况愈下的社会环境, 他们的内心有火一般的热情, 这热情在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时一次又一次的地被熄灭, 他们不得不在世俗的禁锢中被一次又一次的摧毁。报国无门, 理想不能实现, 一次次的打击使他们失去了信心。由此可见, 五四时期的“多余人”是带着社会责任枷锁的忧郁者。

五四时期中国文坛上的“多余人”们曾经满怀希望地从落后的封建牢笼中冲出来, 力图寻找一条改造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然而, 随着五四激情的退潮, 他们也陷入了社会困境中。封建势力、黑暗社会和民族歧视逼迫他们掉进了孤独忧郁的深渊。而以权贵为中心的世俗社会将他们推入“有一技之长, 却无立锥之地”的困境, 极度窘迫的经济现实, 使他们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这些“多余人”颓废了, 沮丧了, 堕落了。但是身上流着“达则兼济天下”传统血液的这批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又使他们无法真正抛开责任, 彻底地堕落。他们在自己的内心中无法认同自己, 对自己的“堕落”深感内疚, 由此步入了一条充满自责和忏悔的道路。

西方的“世纪病”患者们涌现于十九世纪初期, 是在资产阶级前赴后继革命四百多年后才出现的, 为这批觉醒的知识分子减轻了沉重的革命任务, 他们多是从贵族阵营或是中产阶级家庭中分化出来的, 他们永远不存在生计问题。

五四时期的“多余人”面对的却是存在了几千年的强大封建势力的镇压, 而且中国资产阶级斗争的软弱和革命历程惊人地短暂, 构成强弱的巨大反差。中国的“多余人”来自发展并不成熟的小资产阶级, 常常会面临经济困扰的压力, 受到干扰和限制, 所以, “多余人”的觉醒和抗争格外艰难, 有的革命者甚至最后不得不向封建势力妥协, 放弃救国救民和个性解放的美好理想。

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多余人”形象感染了十九世纪初弥漫西欧的“世纪病”, 使得苦闷忧郁的情绪迅速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蔓延。但是这种病又与当时中国恶浊的政治环境分不开。当时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中, 农民尚未普遍觉醒, 资产阶级未能领导一次成功的革命, 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整个社会。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他们的追求必然会以悲剧告终, 他们的命运变得更加残酷, 更加悲惨。“多余人”形象是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曲折的反应。

参考文献

[1]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2]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文库:郁达夫经典.京华出版社, 2004.

[3]李宁.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刻画的世纪病.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

[4]何健.痛苦的先觉与执着的固守.保山学院学报.2010.3.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篇8

关键词:文艺复兴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 人的文学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需求下产生的,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拉开了欧洲近代历史和文学的序幕。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创造的灿烂文学,不仅仅为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20世纪初的中国,在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一群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为了推翻旧思想、旧文学而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也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些知识分子受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企图在中国来一个思想上和文学上的“文艺复兴”,这也形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间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所以,人们常常将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一、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的传播。明末清初,随着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欧洲的天文、地理、机械、美术等知识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但是,直至清朝末年,欧洲文艺复兴才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正好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状况相吻合,所以,文艺复兴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到达了高潮。五四时期,对欧洲文艺复兴文学有深入研究的知识分子有周作人、胡适、蒋方震等人。周作人在《欧洲文学史》一书中,全面评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作家作品,并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中古文化进行了对比,揭示了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魅力和伦理效能,其人其书都在文艺复兴文学中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蒋方震也针对欧洲各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而编写了《欧洲文艺复兴史》,初步概括了近代科学和近代思想与文艺复兴运动之间的联系。

第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它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适切的精神滋养。美国学者格里德认为,文艺复兴运动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能够加以利用的灵感。本文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在文学方面,文艺复兴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更加突出,这不仅仅表现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文学家和史学家,新文化运动最初是在文艺领域开展,更表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先进思想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向封建主义宣战的重要武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被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所接受,成为了中国五四时期文学艺术精神营养的主要来源。

2、欧洲文艺复兴的反封建反教会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文学,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走上了反封建的道路。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统治,这一时期的文学也以此为目标,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丑恶,向宗教神学的压迫和反人性观念举起反抗的大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反抗传统的精神也影响了五四新文学。自此,新文学能够运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一切,重新评定封建传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发现了中国封建统治的虚伪和血腥,发现了传统文明对人性的禁锢、对权利的剥夺、对尊严的扼杀。而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以孔教伦理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于是,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等人开始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力求推翻腐朽、僵化的传统文明,呼吁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属于新文学的响亮主题。

3、欧洲文艺复兴对现实人生的回归、对人性的肯定影响了五四新文学。出于反教会的政治目的,欧洲文艺复兴反对来世主义和虚无主义,开始打破荒诞虚无的天国梦幻,转向生动真实的现世社会。它倡导人文主义的价值力量,着重表达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真实欲望,表现出鲜明的世俗倾向。这一特征对五四新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白话文学的实践中。胡适是白话文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各国文学之后,得出文艺复兴文学始于文学语言的结论。并且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白话俗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文学的语言载体。例如但丁就是用意大利“土语”而不是用拉丁语创作的《神曲》,乔廋也运用“民族土语”进行创作而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新纪元等等。在中国,胡适开始用白话文进行写作,鲁迅的《狂人日记》更是白话文小说的代表作品。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五四文学革命论文 篇9

创和谐企业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表彰劳动模范的一次大会。在此,我代表公司党政工向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广大职工、共青团青年、先进工作者和全体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五一”国际劳动节变称“五一”,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

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国际上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国从1949年12月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五一劳动节,举行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劳动模范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单位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我们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学习他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之际,为了大力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继承“五四”传统,传播先进文化,缅怀“五四”先驱们所取得的丰功伟绩,86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青年运动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共青团组织发扬青年革命传统,弘扬五四精神,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集体、单位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出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这些成绩的获得来之不易,凝结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凝结着劳动模范的无私奉献,铭刻着劳动模范的时代精神和崇高品格,在这里我建议,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如何发挥职工优势,利用工会、共青团组织工作特点,弘扬“五四”精神,做好目前公司工作谈几点要求:

一、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作用,积极投身公司各项建设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我们企业是工人阶级最集体的地方,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搞好企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和党群意识,更加自觉地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广大职工工作,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动员广大职工共创经济发展的文明成果,强化团结意识,积极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从公司的全局战略高度,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动摇,坚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不动摇,坚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动摇,深入做好引导、保护和发挥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工作,着力解决好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工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实行厂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依法确保广大职工有效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

工会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支持工会依照法律、法规和自己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公司处在内忧外患,各项工作在等待我们进一步创新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员工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做加快发展公司经济的主力军,工会组织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特别是劳动模范的奋斗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行列中,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好职工的积极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创新公司发展,推动公司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二、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职能作用,创建和谐企业

工人阶级既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的

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创建公司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公司经济效益增长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生力军作用,继承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推进工人阶级的知识化进程,造就高素质的工人队伍,激励广大职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优秀事迹,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用劳动模范的奋斗精神塑造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开展比思想、比作风、比进步,学技能、学文化、学先进的大环境比赛,努力增强学习能力

五四主题演讲稿:弘扬五四精神 篇10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力量,他们勇敢地游行示威不怕军警的镇压和逮捕。这股力量,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这股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该怎样去宏扬五四精神呢?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中考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学校才有希望。如果教室很脏,假如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管坏了,哪个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同学马上买一块换上它--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思想要牢牢记在心里。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别说:“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同学,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学生,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学生,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学校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学校的资源,就是不爱校!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们每天洗脸都为学校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我们学校二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学校资源。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学校才有希望。

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我们每天早上把校园打扫干净,朝读一下课就有同学乱扔纸屑。谁丢下这些纸屑就是不爱校。就是不爱国,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我们的终身都要学的最重要的“课本”。好的,同学们请你马上捡起自己脚下的废纸,这就是爱校的开始。

上一篇:档案管理员总结下一篇:乙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