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中学教师应创新当下学校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教育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提升思想品德,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教学的创新,应深入推进城镇中学思想品德建设新局面,从而使学生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篇1:

关于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 要: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为宗旨,以师德为先为基础,以统筹兼顾为手段,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关键词:育人为本;师德为先;统筹兼顾

近些年来,很多学校比较重视硬件建设和师生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这是正确的,还需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因为只有切实解决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为师生排忧解难,多做实事好事,才能够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要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校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因此,我们应当把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一、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育人为本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要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牢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二、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师德为先

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质量和水平,或者说,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思想道德面貌。教师的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无形的、巨大的教育资源,它是学校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是重点,领导干部是关键,教师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关键和重点很难抓好。如果说学校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那么,可以说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是这项基础工程的基础。

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教育引导作用,既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又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师理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成为一个值得尊敬并受到尊敬的人,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三、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统筹兼顾

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学校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持公共理论课的改革与完善,深入推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公共理论课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活动和学校发展中的先锋模范和带动作用,切实抓好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定期召开学生党支部会议,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党员发展工作的整个过程。建立健全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和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为此可以开展以思想道德教育宣传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现实活动中的内心体验,增强学生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内心自觉。

3.加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要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学校教学科研的全过程和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能够抓住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将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注重实践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尤其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在校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上开辟民族精神教育的新课堂和新阵地。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各学校尚未形成较为有特色、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活动还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缺少品牌项目。要结合学校实际,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和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营造积极进取、健康高雅、秩序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例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6.加强网络使用的正确引导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些学生把时间花在网上聊天、玩游戏上;有个别的学生甚至轻信网络上交友招来不幸。因此,应该严格管理好校园网络,净化网络使用环境,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学校网络这个阵地,牢牢掌握网络的主动权。

作者:张波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篇2:

城镇初中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中学教师应创新当下学校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教育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提升思想品德,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教学的创新,应深入推进城镇中学思想品德建设新局面,从而使学生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城镇初中;思想品德建设;实践

[基金项目] 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城镇初中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S〔2018〕GHB2238)。

[作者简介]杨成(1980—),男,甘肃民乐人,民乐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城镇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极大的比重,但由于城镇较之城市来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其教育资源也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城镇中学在思想品德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艰难。强化城镇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学科,但目前我国中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而城镇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更为薄弱。

一、城镇初中学校思想品德建设现状

1.整体角度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别已逐步缩小,但城镇中学的思想品德建设水平仍受到区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从宏观角度来看,思想品德建设水平低的主要问题集中于经费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思想品德教育思路模糊、教学模式落后等方面。受传统教育理念、教师职业考核指标以及学校更重视升学率等因素影响,比起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即使目前政治课也有教育指标,教师因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政治课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思想、法纪、品德方面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仍旧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形式开展教学,这都严重局限了城镇中学生的视野以及思维能力的开发,尤其是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思想观念偏差以及行为偏差,这种局面令人担忧。

2.社会层面

在城乡二元体制教育结构下,城市与城镇之间在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生活环境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较之城市中学生,城镇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拮据,其成长环境也相对落后、单调甚至学习条件艰苦,即使他们凭借自身努力考入城镇中学,但思维模式及生活习惯仍保持以往习性,无法跟上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由于缺乏自信而表现得较为不合群。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城镇学生也能通过许多方式了解世界,由于中学生的身心仍处于成长时期,其思想观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3.学校层面

城镇中学的思想品德建设水平,也反映了学校对思想品德建设的不重视,传统教育模式仍普遍應用在城镇中学课堂教学当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更重视学生的分数,导致课本中关于优良传统的教育内容被遗弃,文体活动被放弃,部分学生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应试教育也使得学校对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更为重视,放弃对升学无望的“差生”的培养,使得“差生”逐渐产生叛逆心理,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形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因此也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对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也无从谈起。

二、加强城镇初中学校思想品德建设措施

1.学校应重视思想品德建设

首先,教育部门应意识到城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将思想品德建设工作摆在首位,保证学校在人才、物资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充分到位。其次,城镇中学教师也应审视自身,明确教师的职责是“育人”,改变以往只重视升学率的工作态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并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整教学目标,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育唯一目的。

2.更新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和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任务是发展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启发其自觉性,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切实需要,以尊重、关心、开放的态度实施教育行为。城镇中学教师应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依据当下时代发展变迁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同时让学生参加有效的社会实践,既让学生看到社会美好的一面,也让学生知道社会丑恶的一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改进自身教育方法和形式,以寓教于乐且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教师不仅要发挥出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同身受,在感受中提升思想品德,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正确认识思想品德的内涵,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

思想品德教育并非只是政治课程教师的教学目标,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教育目标。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思想品德教师的在岗指导,也应令全体教师深度理解当下教育改革方向以及教育改革强调的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及教学形式,使自身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使自己实施的教育工作发挥出育人功效。正如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非政治课教学目标一样,想要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有效培养,教师应秉承师德的育人之本,以平等姿态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交流地位,逐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持接纳态度,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培育人才是人类发展史中亘古不变的“历史主线”,当下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为了使学生符合未来的社会要求,必须充分意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城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当下学校的教育模式,将多种有效教育措施引入课堂教学当中,深入推进城镇中学思想品德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韩兴,刘光.农村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时代农机,2017,44(07):167.

[2]李方圆.农村中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研究[D].渤海大学,2017.

[3]李方圆,胡承波.农村中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研究综述[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03):42-45.

作者:杨成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篇3: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的思想观念、利益观念、竞争观念不断涌现,随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腐朽、不健康的东西也滋生蔓延。因此,探讨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思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具体措施和经验教训,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的绿色通道,就成为摆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了。

几年来,笔者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前提下,在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就更新德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能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要健全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团员活动室的作用,在校园和教室张贴校风、教风、学风,张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名人名言等,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处景点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二、加强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实行中小学政治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劳动技能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为目的的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握这一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尝试:

1、转变教育观念,使教育与育人相统一。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政治课成为脱离实际的纯理论灌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表达个人想法的机会,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思想政治课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传授知识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进行“五爱”、“三观”教育。要选择典型事例和材料,凭借感人的榜样,凭借教师的激情讲授,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去推动学生相信和追求一定的思想政治倾向和道德倾向,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注重心理调适,改善师生关系,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个性。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学有专长,还应是一个精神饱满、情绪乐观、人际关系谐调、言行举止受人欢迎的人,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营造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交朋友,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使师生彼此心理相融、产生思想上的共振,要杜绝“我教你听”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每一位学生领悟到自我价值并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3、注重课外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做到自强自主。

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要改变过去重理论灌输而轻实践教育的不良倾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达到自强自立。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体现思想道德建设的多途径特征

中小学各学科所担负的德育任务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以科学性为前提,渗透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风格、平等的师生关系、高度的敬业精神体现教育的示范性、有效性和教育性,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

如:在语文教学中可用插图激趣法、语句激情法、情境再现法、生情法、人物赏析法等不失时机地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用先进历史人物的言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革命事业心;在地理教学中可渗透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激发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总之,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应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教育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科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起着主导作用。

四、以班团队活动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促进德育目标全面落实

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德育工作者在落实德育目标时,也应以此为基础,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班团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应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实践”为载体,以“跨世纪雏鹰行动”为活动中心,以团队的基础工作为重点,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比如:开展以学英雄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抒发爱国情怀,继承革命传统,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起点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祖国、爱家乡,学好知识,保卫祖国,建设家乡;开展“我是集体小主人”、“我为班级添光彩”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要将德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之中,从中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做到道理从大处讲、要求从小事提、训练从行为起、效果从实处求,扎扎实实,有的放矢,切不可空洞说教和盲目“拔高”。

总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但同时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才能肩负起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

作者:许有锋

上一篇:地勘单位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员工考核方案(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