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共8篇)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1

一、近年来领导干部道德操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相比,同领导干部肩负的历史重任和职责相比,同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领导干部在道德操守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有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只要有经验,不学理论也能应付工作,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整天陷于事务,忙于开会,穷于应酬,无暇顾及学习;或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读书读个皮儿,看报看个题儿,文件看个大意,阅后锁进抽屉”,“不读书,不看报,跟着感觉凑热闹”。有的领导干部理论与实际脱节,要么不顾实际照本宣科,把理论与实践简单对号,照抄照搬,不善于用正确的理论改造主观世界,不善于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来运用理论,要么喜欢在名词、概念上做表面文章,讲道理头头是道,一接触实际却束手无策,说功比唱功还好。由于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总认为理论学习、道德教育是虚的、软的,因而道德教育难以入脑人心,导致廉政勤政意识薄弱、理想信念动摇、意志不够坚强,不能用健康的态度和正确的准则对待人生、规范行为,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偏低,没有体现出领导干部在道德实践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他们一旦受到钱、权、色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就经不起诱惑,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成为历史的罪人。

(二)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个别领导干部在增强效益观念的同时,也诱发了“一切向钱看”等现象。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想索取,不想奉献;只要钱财,不要原则;只顾个人,不顾他人;把等价交换的原则引入党内。有些干部在理想信念上,表态与心态不一致,理论认可与实践认同不一致,顺境时与逆境时不一致。有的甚至会上讲真理、会下讲歪理,人前人后两副面孔。与此同时,个别地方、部门良好的社会风尚有所退化,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在一些人中受到冷落。社会公德和礼仪风尚,如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助残济困、文明用语等传统美德有所淡化。同时,还多多少少地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风俗习惯、愚昧的社会现象,如封建迷信、拉帮结伙等时有发生。少数干部贪图安逸,缺乏昂扬的斗志,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学习不刻苦,工作不勤奋,下基层怕麻烦,接触群众怕丢架子。少数干部自由主义现象有所滋长,组织纪律性较差,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讲,对一些政治“笑话”、灰色“段子”、消极“顺口溜”津津乐道。有的捕风捉影,为了个人私欲,散布消极言论,影响了团结,干扰了正常工作。

(三)工作作风不够务实

有少数干部工作水平一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够扎实,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不善于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解决问题。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拿不出有效对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当前干部的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依然有一定市场。群众用这么一副对联形容某些领导干部的作风,上联是:“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反映出,毛泽东和邓小平提倡的求真务实的作风仍然没有真正成为我们党内工作的准则,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是倒退了。有些干部热衷于玩数字游戏,虚报产值与速度;有些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有些为求新求异,根本不考虑实际效果和群众意愿;有些为求个人升迁,不讲良心道德,置党性原则于不顾,摆花架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有些表里不一,说话、做事不讲诚信,对基层、群众承诺的事做不到、做不好;有些为了狭隘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名利,对上级的有关政策、法规视而不见,消极应付上级,行政执行力较弱;还有一些干部对成绩加以夸大,对失误则尽力隐瞒,好说空话、假话、大话、套话,哗众取宠,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这些行为和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级乃至中央决策的准确性,阻碍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四)以权谋私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些经济部门和企业,为了取得发展经济的某些政策、优惠条件,常常用金钱开道,拉拢腐蚀领导干部,避开政策、规定、法律的限制,为他们提供方便;一些权力部门和个别领导,凭着对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权,借着人民群众有求于他们,故意刁难基层和群众,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大搞权钱交易。有少数干部以检查为名,到被管理对象那儿吃拿卡要。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为家属、子女、亲友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待遇,以“合法”形式掩盖不正当目的;或是领导干部之间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升学、就业、参军、投资、经商、晋升职务等方面提供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甚至有少数领导为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打招呼,缺乏应有的正义感和办事原则。上述现象虽是少数,但副作用极大,影响极坏,腐蚀性极强。

(五)八小时以外行为自律较为软弱

能否管住自己的脚,某种程度是检验领导干部思想上是否有定力、行为上是否有自控力的重要尺度。近来来,一些领导干部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走进了不该走进的地点和场合,从而误入歧途。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八小时工作以外、工作区以外、家庭以外的行为是自由的,感到在个人自由支配时间来点“兴趣爱好”,不过是给生活加块“调色板”,组织上既“不该管”,也“管不着”。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领导干部在“三个以外”无所顾忌地把脚迈进了星光闪耀的豪华饭店、灯红酒绿的高档(原作者:茅胜斌)KTV、各种服务一应俱全的桑拿浴室、一掷千金的高级赌场,热衷于趋炎附势,忙碌于迎来送往,逐步滑入腐败的泥潭。另外,有少数领导干部不讲家庭美德、不顾社会公德,言行失范,影响形象;有的恃权傲物,对群众耍横凌弱,甚至出言不逊;有的不关心社区建设,不注意邻里团结,不讲文明、不守礼节,影响较坏;有的对家庭不负责任,对配偶不忠诚,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找三陪、包二奶、养情妇乃至嫖娼宿妓。

二、领导干部道德操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他们在带领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同时,也实现着道德的升华。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上不思进取,作风上华而不实,政治上缺乏原则,生活上追求享受,甚至道德观念沦丧,难以抗拒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最终导致生活上的腐化和政治上的堕落。而产生这些问题,既有干部自身素质和主观原因,更主要的是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不够,抓得不力。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道德操守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松理论学习忽视道德践行

一些腐败分子在他们的“忏悔录”中,都把不注重学习,放松对世界观改造作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的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领导干部道德缺失往往是从放松理论学习开始的。由不讲学习、不讲政治,到放弃思想改造,导致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直至背离党的根本宗旨,个人私欲膨胀,道德也就失去了根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成天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平时很少读书,很少花时间掌握政策,即便参加会议、学习,也往往不用心思,不肯动脑,不求甚解,完全用应付任务的观点去对待学习。有的干部把学习当作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指标”,以工作挤掉学习,甚至认为理论学习是专家学者们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学习,学习会影响业务工作。还有的认为学习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所以平时一有空,就吃喝玩乐、经商赚钱。由于放松学习,有些人难免在理论上糊涂、政治上动摇,进而迷失方向,分不清是非、辨不了黑白,面对物欲喧嚣的诱惑,道德防线就很有可能溃破。当然,有些部门和单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在对干部进行道德教育时,重理论灌输、道德说教,轻能力培养、行为养成,其结果是造成知行脱节、道德理论与道德行为分离,未能发挥道德教育应有的作用和效力。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全党:“有书本知识的人,要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并上升为理论,才可以不把局部的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才可以不犯经验主义错误。”所以,不读书、不学习、轻实践是领导干部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领导干部的道德操守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个人内在的自我修养,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道德是靠公众评价和舆论监督实现的,没有公众的经常性评价,离开社会舆论的监督,不讲道德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的批评,良好的道德风尚就难以形成。这些年来,我们在道德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方面不断地作了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反映社会主义道德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政治运行规律、体现领导干部行为特点的基本道德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没有具体化为每个职业、每个岗位、每个个人的行为准则,使得大多数道德准则因缺少落地的支撑点和连接点而被束之高阁;道德践行缺乏制度、体制、机制协助,特别是同现实社会的利益原则相脱离,使道德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践行的动力;缺乏科学有效的道德评价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使道德行为得不到及时的褒扬和奖励,不道德现象得不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各级干部的监督也非常有限,整个社会缺乏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充分实现的环境和氛围。目前,在干部选任工作中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在制度体制上,“官必民选”或“票决制”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仍为一大空白。在干部使用中虽有征求群众意见的环节,但干部的最终使用、提拔权,还是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甚至个别主要领导手中,这就必然使一些干部把注意力转向上级领导机关和能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领导人那里,而不会为对自己提拔升迁没有多少影响的群众诚心诚意地服务。这样一来,领导干部践行忠于人民、服务人民的道德承诺,就会因缺乏制度保证而难以兑现。在现代社会,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干部道德素质,使干部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唯有人人都保持对制度的敬畏和尊重,社会才能走向理性和有序。加强领导干部道德操守建设,要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入到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中,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强制性导向作用,促进良好的从政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

(三)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部分领导干部是受益的群体,但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许多领导干部却感到精神空虚和迷惘。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人要不要讲人格、做官要不要讲官德、崇高理想还要不要追求?如何对待享乐、如何对待金钱、如何对待权力、如何对待升迁、如何看待待遇、如何看待奋斗、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他们对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惘,甚至在很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基本的荣辱感。与计划经济有关的统一规划、服从命令、公而忘私等道德价值被市场经济的功利价值所代替,传统道德观念由于对现实社会缺乏足够的解释力,也与市场经济求利性原则有所冲突;同时,形式主义与“假大空”的道德说教,也显得苍白无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凸显出来,个人的物质利益观念被强化,加之市场经济实行等价交换原则,货币金钱是商品交换的中介,极易使人用金钱衡量自身和他人的价值,导致少数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搞权钱交易,经商牟利,傍大款,笑贫不笑娼。其次,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经济领域的竞争难免着重追逐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因而出现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相背离的现象,出现不择手段投机钻营、争名夺利的现象。市场经济大背景对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部分领导干部私欲恶性膨胀,破坏公平竞争,通过不正当手段制造升迁机会,损人利己,以权谋私。甚至将经济领域的一(原作者:茅胜斌)些原则错误地引入政治领域,公共权力“私有化”,巧立名目,为腐败行为鸣锣开道。

(四)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未能充分彰显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2

一、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和实际运作中的效果不尽人意, 对内控制度的建设还处于试探和被动阶段, 内部控制基础十分薄弱,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内控制度建设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 对如何健全内控制度更是无从下手。企业过多倾向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 认为只要能够正确遵循即可, 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战略意义, 尤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现代企业制度的健立已向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和质疑, 管理者进行决策时不应只由一个人说了算, 内部控制部门同样可以提出真知灼见。

2、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 缺乏科学性和及时性。

尽管很多企业已建立了内控制度但由于本身的局限性, 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 需要将企业自身情况和外部的经济环境结合起来, 很多企业忽视了之前应做的市场分析和调查, 往往只是机械地照搬别人的经验, 却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和改进, 不可能存在一套适合所有企业的万能内控制度。还有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 重经营、轻管理, 自我防范能力、风险意识较差, 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也缺乏一定的预见性, 必然会大大降低了制定相应解决措施的及时性。

3、监管机制失效, 内控组织形同虚设。

内部监督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很多企业未设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 直接隶属于财务部门, 独立性不高。在职能上仅限于日常查账、保护财产完整, 未能向各部门工作有效性和合理性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 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很好的战略指导作用。独立董事的监管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 由于大多数独立董事是由大股东推荐的, 主要由企业高管组成, 难以保持独立性, 构不成对重大决策的制约因素, 在实践中充当“花瓶董事”的角色, 而实际决策者往往是董事长或大股东。面对管理人员的滥用职权或大股东的非法挪用行为内控组织却无能为力, 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监管这道重要的防线不攻自破, 更难以应对外部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了。

二、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欠佳。

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 大大弱化了内控制度的建设环境。三鹿集团的破产很大程度上源于内控制度的失效, 三鹿集团的股权结构表面上看比较合理:股权相对集中且三大股东相互制衡, 实际上, 第一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 平均每人持有很少份额, 相对来说经营者持较多份额。因此, 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 这给内部人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欠佳的股权结构还容易引起大股东非法挪用公司资产, 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2、管理者素质低下, 法制观念淡薄。

管理者素质不仅包括知识技能、业务操作能力, 还包括道德素质、法制观念等方面。目前我国企业管理者素质普遍偏低, 而且企业又不注重对高管、财会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 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在制定和实施内控制度时, 需要管理者运用大量的职业判断;在发现问题时, 及时的补救措施同样需要运用专业技能和经验。很多人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都不懂, 很容易作出违法违纪之事, 非法挪用资金从事法律禁止的交易。就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为例, 总裁陈久霖挪用上市公司的期货保证金过多的从事投机交易, 这是法律明文所禁止的。更可悲的是, 事后他还说“如果再给我5亿美元, 我就翻身了。”这说明他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仍执迷不悟。

3、信息沟通与披露不及时、不充分。

信息与沟通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困难和问题, 困难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企业在发现时不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与各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途径, 对外披露不充分甚至不报, 致使问题愈演愈烈, 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例如, 三鹿集团在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时未能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 更没有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信息, 而是长期隐瞒问题, 这也是对社会公众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再例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违法从事石油期权投机交易的一年多时间, 未向集团报告, 直到资金出现问题、经营难以维系时才作出紧急报告, 但为时已晚, 纵然有回天之术也无能为力。

4、其他原因分析。

企业的发展战略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内控制度建设, 但不合时宜的决策可能会间接引发内控制度的无效, 再加之企业外部的不利环境的冲击, 这给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以中捷股份的内控失效为例, 实施多元化战略本身并没有错, 在恰当的时机下会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有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 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而中捷恰恰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多元化战略, 在公司利润已严重下滑的情形下, 且处在产业转移与升级国家采取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 公司很难顺利地从银行取得借款, 面临巨额资金缺口, 中捷高管选择了非法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由此看出, 内部决策的失误加上外部融资渠道的不畅成为造成内控制度失败的重要诱因。

三应对措施

1、治理结构, 创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

良好的内控环境是建设内控制度并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理结构的改善程度。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层这四个法定刚性机构组成了公司的治理结构, 为建立、实施内控制度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针对企业监控独立性水平低下, 应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保持独立董事、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独立》性。企业还应完善股权结构, 防止关键人大权独揽, 实行职工持股的企业应完善职工代表大会, 允许由职工自己推选代表进入企业日常管理, 在进行决策时代表广大职工行使表决权, 以更好的保护全体职工的权益, 相应地也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企业还应创造属于自己的组织文化, 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对组织成员的言行起到无形的约束, 形成严肃但又不乏活力的内部环境。

2、严格的控制活动。明确各部门乃至个人的权、责、利, 这是实现内部牵制的前提条件。企业需要从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会计和出纳需要由不同的人担任;组织机构相互牵制。如进行赊销审批时, 销售部门、会计部门、收账部门需共同决定是否予以批准, 各自应做好分内之事并相互牵制;严格授权批准控制。某个部门或个人在处理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 例如投资决策的审批、超过一定限额的销售审批;加强实物控制, 包括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的全过程控制。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有关文件的接触, 如现金、有价证券、存货等, 配备专门的保管人员;增加资产物资清查的频率, 保证实有数量与记录相符, 对造成物资丢失或损毁的、应负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惩处。

3、建立广泛、透明的信息沟通系统。信息沟通系统是连接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桥梁。信息沟通系统是否顺畅决定着企业能否实现信息在各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和交流, 能否利用现有信息及时作出战略调整等等。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需要收集涵盖企业全部重要活动的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 且应当及时、可靠;要建立有效的交流途径。让每一位职工知道公司目前的真实情况, 了解自身对企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任务完成的进度和有效性, 对不足之处对症下药;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应做充分披露, 这是法律对信息披露作出的最低要求, 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表现。

4、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战略作用。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战略作用, 缺乏内部控制的决策往往是不完整的, 在对企业内外环境和风险的分析上有绝对的发言权, 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必须重视内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不可盲目做决策。有时候管理层提出的一个经营战略本身是好的,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和外部实施条件, 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在权衡战略好坏上内控部门发挥着关键作用, 有时还会扭转一个企业的命运。适当地“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也是很有必要的。

摘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企业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然而,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由于内控制度失效引发的企业破产案件频频发生。本文结合个别案例分析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内控制度建设,案例,问题,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卓玲.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会计之友.2007 (2)

[2]、刘晓波.基于中捷股份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分析[J].财会学习.2009 (2) .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3

会计诚信问题一直是会计领域里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由于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使得企业领导者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做出错误的决定,给企业乃至社会带来危害,我国对会计诚信的制度尚未明确开来,使得会计诚信缺失,阻碍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加强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的会计诚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市场交易双方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使竞争作用正常发挥,维持一切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字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所谓会计诚信,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为人在进行会计处理时的态度诚实,二是行为人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信守承诺,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和制度。会计诚信是企业法人、会计师事物所、中介机构、证券分析师和会计人员等的行为准则之一,如同社会个人的道德规范,它的作用不但是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更在于向社会传递行为人的信用和声誉,丧失诚信的企业最终将被社会抛弃。

二、新时期会计诚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十分普遍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不符。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社会生产、管理、生活诸方面是普遍存在的,这类问题的存在无论对我国的经济管理还是政治管理都产生着不良影响,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与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

会计信息的造假指的就是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因某些利益的原因,如为博取股东信任,达到提高分红数额,表示营业或偿债能力高强,减低甚至逃避纳税,刺激股票市价,或者是隐瞒营业亏损,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健性,或者是减少股东要求多分红利,减低股票市价以便收回库藏股票等等原因,在事先经过周密安排,有意导致会计资料的虚假。这些种种就称之为会计信息的造假。会计信息的造假,主要的表现形式有非法设立账簿。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核算不真实,形成虚假报表等形式。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不少的上市公司为了保住“壳资源”或达到配股、增发股票等某些目的,往往利用调整会计政策、关联方交易、资产置换等手段进行资产的账面重组,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比如,在中小板闹得沸沸扬扬的绿大地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绿大地开始与深圳证券上市,绿大地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制造假的会计信息,虚增资产,在上市前就虚增资产3.6亿,此后又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开始了大肆融资。2009年下半年,绿大地的资金链逐渐绷紧。绿大地拟定向增发2500万股,价格不低于18.64元,融资4.66亿元。为使这次增发成功,绿大地通过编造假账的手法,将花了600多万元购买的广南林地使用权,虚增至1亿元,直至2013年,公司股票由此于当年5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至此,持续了多年的绿大地虚假融资案例彻底结束。

2.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企业因为会计是企业的动脉,大都采用亲信人员作为会计人员,这样就造成了一部分有能力的会计专业人员无法从事到自己合理的工作岗位,造成部分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尽到一个会计的良好职责,由于是公司領导人的亲信,在公司面临风险的时候,不能恪守诚信,依法办事;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利益权利的引诱下,中饱私囊;有的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暗示下,因为对工作的得来不易,不得不违心的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使得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薄弱,总之这些均使会计诚信严重缺失。

三、新时期会计诚信建设方面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

1.社会大环境诚信的缺失

人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并在这个环境下潜移默化,我国社会整体来说,诚信道德相对缺失,无论什么都存在造假的现象,在这样一个大染缸下,公民们又该如何坚守自己的诚信。

2.会计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到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作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而原有的会计制度没能跟得上这种改变的步伐,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使得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追求高利益,公司会计人员在领导示意下,各个职能管理部门有法不依,更是造成了严重的诚信缺失。

3.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

目前,很多公司避免财务大权外落,用人唯亲,使得其会计人员对国家的政策、法律等等都不是太熟悉,业务处理能力低下,不能正确处理经纪业务上的会计往来,或者在处理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相应的细心,缺乏会计从业人员所需求的会计职业道德,甚至一切听从领导安排,背弃原则问题。

四、解决新时期会计诚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对全民进行道德培养,使得人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道德标准;其次,重点针对会计工作人员,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示诚信缺失造成的恶果;最后,发挥社会媒体的力量,广泛宣传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促进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营造出诚信的社会环境。

2.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系统机制,加强会计执法立法建设

目前我国会计法规不健全,使得会计从业人员打擦边球,钻制度的空子,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改会计法规中不明确的条款,努力完善会计法规,使得一切做到有法可循。并增设赔款处罚,对造成会计失真、会计造假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责任大小对其所造成的结果进行赔偿,加大处罚力度,此外,执法部门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时,不讲人情,让会计工作人员明白法律的严肃性,一旦出现会计诚信问题,将要受到严厉的惩处,这样才能减少诚信缺失问题的出现。

3.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非常必要,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树立正确的行业观念,强调会计行业自律;其次,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规范会计教学;再次,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年检时,不能只是单纯的形式作业,要为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最新的会计知识,以考核形式检验培训结果;最后,公司内部也应该定期考核,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充满动力。

五、结语

总之,当前社会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非常严峻,只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会计诚信问题,才能促进公司的顺利发展,使得国家的经济蒸蒸日上。

(作者单位: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九里山矿)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4

一、目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过程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是认知上有“误区”。

主要表现是:个别单位、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同于一般的单项工作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这个事关系统全局性问题,仅仅看成是某一个或者是几个主要领导人的事情,认为与本部门和本人无关,只要认认真真把业务工作抓上去就行了。

二是责任上有“盲区”。

个别单位班子及其成员贯彻落实责任制只满足于一般部署和要求,具体指导、过问和检查落实不够。有的单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形同虚设,“一岗双责”只是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小组成员很少去认真研究、分析和主动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追究上有“库区”。

主要表现是:有的单位对有影响本单位目标考核的违纪违规案件,能捂则捂,能遮则遮,凡事讲“勾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怕影响单位经济利益;有的单位出了责任问题,由于工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很难确定对谁进行追究;

四是考核上有“统区”。

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方法,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客观性受到置疑,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权威性逐渐削弱,考核结果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廉政考核和勤政考核合二为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勤政考核取代廉政考核的趋势明显。

二、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的有关建议

第一,夯实组织机制,落实“主体责任”,使责任制工作实现由“要我抓”到“我要抓”,由“被动抓”到“主动抓”,由“部门抓”到“全员抓”的转变。坚持“党委(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责其职”的领导体制。各单位“一把手”要把“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一把手”重视是核心,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其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始终,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制度。党组织领导带队考核制度,上级党组织领导同志在任期内,必须亲自参加一次以上对下级班子和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同时不定期带队进行调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每年要在民主生活会、干部职工大会上把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作专题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至少每三个月应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第二,细化责任目标,责任分解到位,要突出解决“谁来抓、怎么抓、抓得怎么样、抓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责任分解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基础,也是实施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与奖励的前提。因此,责任分解应当遵循“明确、具体、量化、可行性”的原则,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明确”,就是要层层分解责任目标到有关职能部门和具体人,不能使责任目标太笼统和原则化、概念化、公式化,“责任状”一签了之,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具体”,就是要区别不同情况,突出单位特色,按各单位实际确定责任目标;“量化”,就是要看得见、摸得着,赋予责任者具体的工作任务与标准,使之知道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便于追究、奖惩,为了保证党风廉政考核的系统性,必须创新廉政考核内容,实行内部考核和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内部考核方面,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预警机制、履行职责、执行纪律、接受监督、查案惩处”等五个方面。在外部评价方面,主要考察社会公众对当地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的亲身感受和主观认知,主要包括“干部作风、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廉政效能”等四个方面。干部作风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等;依法行政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行政监督、行政救济、政务公开等;廉洁从政主要包括自我约束、公务节俭、职务消费、职权运用和干部选拔等;廉政效能主要包括落实中央或上级政策、党政部门办事效率、惩治腐败、社会风气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可行性”,就是责任目标要定得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便于责任者执行落实。

第三,严格责任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对考核对象,特别是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精确的判断。必须依据目标制订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和考核程序,力求规范、科学、有效,要坚决维护考核的严肃性,逐条逐项全面检查,防止走马观花,既要听单位领导汇报,更要听群众评说,既要考察面上的工作,更要研究深层次的问题,既要做到全面检查考核,更要突出敏感性的问题,既要量化测评打分,更要看实际工作成效,切忌以一般性的检查代替责任考核,杜绝打“人情分”、“印象分”的问题,防止高分掩饰下的问题和隐患。责任考核的终极目的在于总结推动下一步的责任制工作,奖惩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责任考核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二是与领导干部的奖惩相结合;三是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相结合;四是与记功、评选先进相结合。总之,考核工作要全面过细,认真扎实,奖优罚劣,视实际情况,对在责任制考核中成绩优秀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宣传,优先提拔使用、晋职晋级;对评定不称职的,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警示、诫勉、通报、免职、降职降级,使无为者无位,触动其思想灵魂。对考核工作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向责任对象发出《预警告知书》,适时提醒并督促解决;对存在问题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落实,并对牵头责任单位发出《督办通知书》,责成其及时有效地解决其牵头范围内的问题。

第四,强化责任追究,严肃执行纪律,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责任追究意识,做到凡违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规定的,都要追究责任,决不放纵袒护、姑息迁就。一是要开展领导问责。对责任制考核一次不合格的领导班子,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的评优资格,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连续考核两次不合格的,主要负责人应引咎辞职,问题严重的要追究党纪责任。对于考核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实行公开曝光并实施末尾诫勉,对主要负责人予以调离直至免职。二是要实行责任再追究、向上追究和终生追究。发现应追究而未追究或追究明显偏轻的问题,应责令下级党组织再追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因失察失管致使下属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应向上追究,追究主要领导、直接领导的责任;对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出现问题的依法依规实行终生追究,避免责任对象的短期行为和侥幸心理。三是要突出责任追究的重点。把组织人事、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建工程、行政审批、项目管理等职能部门作为责任追究的重点部门,把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行职责而导致主管、分管范围内出现违纪违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责任追究的重点对象。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2)

自十八大以来,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一些省部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国家级领导干部相继落马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固然有其自身修养不够、自我要求放松的主观因素,但客观上也反映出我们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过程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

一、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赋予责任主体具体的责任内容,而责任内容需要通过责任主体的具体工作才能实现。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存在责任主体不清、责任观念淡薄的状况。特别是那些主抓经济工作的行政干部、业务干部,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不大,过度地强调抓党风廉政建设有“不务正业”之嫌,忽视了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归

结起来有四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纪委的事,与已无关,甚至片面地认为实行责任追究就是搞株连,因而“不想抓”;二是不是从正面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成果,而是消极地认为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积重难返,靠建立责任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信心不足,因而“不愿抓”;三是出于自己小集团利益考虑,认为抓早了、抓紧了、抓狠了,单位和个人吃亏,因而“不真抓”;四是一些本应对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由于不学习不研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了解,对如何结合本单位实践、抓什么心中无数,因而“不会抓”。以上种种思想认识上的“软性”,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脆弱性”,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二、责任主体落实“疲软”

主要在三个环节上存在差距:一是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实施环境和氛围。二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缺乏全过程的监管。三是配套制度不到位。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开发区作为组织协调的纪检监察力量比较单薄,难以保证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三、主体责任追究“虚浮”

表现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说,责任划分的复杂性导致责任追究难以执行。从主观方面说,原则性不强,查处过宽,导致责任追究难以到位。但相比较而言,主观方面的原则性不强,斗争性较差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比如要认定某一不良后果为何地、何人、何时所为,难度很大。而且不良后果往往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尤其是决策失误、用人不当的问题。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主体意识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首先要提高责任主体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有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要通过学xxx省委、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学习国家、省、市等领导同志在历次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理解和掌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认识到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责任主体本身必须承担和履行的基本职责,自觉地担负起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负起总揽的责任。从整体上做出反腐败斗争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二是负起决策的责任。对本系统、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及时认真查处;三是负起协调的责任。对一些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协调,为责任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还要加强对责任追究重大案件的宣传,利用典型案件进行落实责任制的警示教育,触及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思想灵魂,进而在整体上增强贯彻落实责任制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强化领导责任

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被追究的错误必须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范畴;责任追究的对象必须是各级领导干部;发生的事件必须是与领导干部职务、权力所产生的责任紧密联系的。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本目的,在于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负起领导责任,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是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点。要使领导干部意识到,并非自身没事就没事,作为领导,分工的工作出了事,下属出了事,自己同样有事,这样就可以促使其在约束自己的同时,也管好下属、亲属和家属。在追究领导责任时,特别是那些集体研究决定的问题,除主要责任人承担责任外,班子集体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并承担责任。

三、强化考核体系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涵盖内容十分广泛,要保证对责任主体责任制考核的真实全面,就必须对责任内容进行细化,对程序进行规范。在内容上,要确保“三个突出”:突出责任主体对本单位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从负总责的角度出发,强调责任主体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岗位职责,提出具体要求;突出体现党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突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为保证检查考核的真实有效,要注意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如评议制度、检查制度等。特别是检查制度,要将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依据。特别要强化领导干部个人责任,要求被考核的领导干部不但要报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情况,还要详细报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内容,逐项登记个人住房、因公因私出国出境、公务用车,以及是否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担任职务,是否违规干预插手自己职责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经济活动,从中收受好处费等方面的情况,作为考核的必要材料。

四、强化追究程序

责任追究首先由党的领导班子决定。党组织形成追究意见后,谁去追究,应根据追究的形式、内容来决定。追究的内容属于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的,按照有关规定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指定的单位负责实施。需要动用组织措施,免职或调整其职务的,要根据党委的意图,由组织人事部门来实施追究;需要动用党纪、政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实施追究;需要动用法律的,由司法部门实施追究。责任追究的内容不外乎党纪、政纪、法纪、组织等手段,要根据其责任大小,根据追究后的效果如何来决定。要依据错误事实,分清层次,实事求是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3)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成败。实践中,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责任意识淡薄。

有的领导干部仍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具体业务,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满足于开个会、讲个话和签个责任状,认为这样就履行了第一责任,很少直接过问、具体研究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具体指导和检查落实不够。有的单位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空转”,对党风廉政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对主体责任的分解、落实责任情况的检查考核等推动责任制落实的具体工作,甚至向上报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都“打包”由纪委承担。

二是履责方式单一。

除参加会议、照稿讲话和签订责任状外,责任分解常照抄上级文件,集中交责也只是形式上开个会,领导班子成员不知道如何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无论是年中开展的“责任制巡查”,还是年底开展的的“责任制考核”,常用方式的也就是听汇报、民意测评、个别谈话,而且一天要巡查考核几个单位,谈话走访不够细致深入,考核的主要对象也从党委异化为纪委的工作情况,存在“走马观花”现象,很难真正发现问题,导致单位之间巡查考核结果相差无几,督促指导甚至考核也就流于形式。

三是责任追究不力。

虽然建立了“一案双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但问责追究尚显刚性不足,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处理一般干部多,倒查领导干部责任少;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多,追究纪律责任的少。有的基层单位在责任追究方面怕影响单位荣誉,不仅自己不追究责任,甚至在上级追究责任时,还通过各种方式打招呼、做工作。在实施责任追究时,没有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结果公开制度,难以保证责任追究公平公正。

深化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就是要各级党委切实承担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使命。当前要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增强主体意识,健全责任体系。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要强化担当意识。通过媒体宣传、党校主体班集中学习等形式,引导各级党委尤其是主要负责人不仅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的责任意识,还要明确专人负责主体责任的分解、部署、考核、报告等具体事务,切实解决纪委“代做”的问题。二要细化主体责任。要根据党委班子成员分工,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内容,让每一位成员搞清楚、弄明白哪些是主体责任、哪些是第一责任、哪些是分管责任。同时,要明确主体责任落实的任务、要求和具体措施,让其知道怎样履行责任。

三要层层传导压力。通过示范引领、集中交责、谈心谈话、落实责任双报告等,将责任链条延伸至下一级,做到工作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是完善督查机制,推进工作落实。

加强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日常监督,是推进责任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一要建立巡审联动机制。改进党风廉政建设三级巡查机制,结合信访举报、案件查办情况,每年选择3-5个单位,采取“系统查、查系统”的方法,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围绕权、钱和制度执行等事项,开展巡审监督,组织专业审计队伍开展专项审计,集中发现并查处党政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二要探索廉政质询制度。选取全县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问题突出、工作不力的基层单位党委(党组),组织县纪委委员成立质询组,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民主测评、询问质询等措施,查找在履行主体责任、作风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承诺事项跟踪督促整改。三要开展全媒问责行动。完善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四位一体”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筛选问政主题,组织部门领导班子向群众述职述责报告,接受群众质询评议,作出整改承诺。对承诺的问题跟踪督办,凡践诺不到位的严格问责。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倒逼担责尽责。

责任追究是保证党委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的“撒手锏”,要形成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一要细化考核指标。对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综合县委目标考核和县纪委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考核办法,制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量化考核工作方案》,细化考核分值和具体要求,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谈心谈话、廉政风险点排查、两会三述等工作措施,与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一并细化量化,强化实绩导向,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5

加强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关键是解决突出问题。根据局系统纪律作风实际,这次要重点解决好八方面的问题:浅尝辄止,学习氛围不够浓;四平八稳,创新意识不够强;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够高;各自为政,协调配合不够畅;一团和气,制度落实不够硬;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不够紧;自由涣散,遵章守纪不够严;作风漂浮,服务基层不够实”;树立四种机关作风:树立起爱岗敬业的机关作风、树立起风正劲足的机关作风、树立起团结和谐的机关作风、树立起服务基层的机关作风。

(一)要解决好学习氛围不浓、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建设系统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不少,各单位也结合实际,搞了一些活动,但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不大,有些可以说是纯属在浪费时间,走走形式,做做样子。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一是对学习的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务虚的东西,走马观花,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学习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二是学习时冷时热,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想起来一阵风,过后无影踪,学习无法经常化、制度化。久而久之,导致我们的干部职工队伍习惯思维,按部就班,工作没有新思路、新办法,满脑子旧黄历、老调子,单位日常工作毫无起色,局里安排工作落实不力。在城市建设上,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吃不透,更别说自主创新;在城市管理上,除推出街路长负责制外,我们还有什么好制度、好办法,多年来回潮反复严重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的怎么样,大家心中都有数。昨天,在民主生活会上,总工胡一锋同志提出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城建队伍素质的问题,可以说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所以,各单位要把学习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起到相互推动促进的作用。

(二)要解决好精神状态不振、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工作人员精神不振主要表现在上班思想懒散、不思进取,敷衍了事、工作应付,对工作不安心、不用心,上班不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想事干事,工作缺乏主动性。其原因:一是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认为进了局机关或事业单位就进了保险箱,不管怎样工资不会少一分,对自己所拥有的岗位不珍惜,或者是爱岗但不敬业。二是缺乏工作激情。在一个单位工作或从事某项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惰性,缺乏激情,工作牵牵就就,得过且过。三是人浮于事。闲的人多,做事的少;指手画脚的多,埋头苦干的少,工作没有压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精神不振是工作的大敌,一方面局里将采取相应措施,整顿领导组将进行经常督查,对各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迁就,特别是对整改不明显、问题突出的单位,局里要对一把手实行问责,切实解决苦乐不均、轻重不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突出问题,真正让不想干事、不愿干事、不能干事的人无立足之地,让能干事的有舞台、想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地位;另一方面各单位也要明确岗位责职和任务目标,按照“基础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特色,难点工作抓突破”的要求,高标准确定工作目标,严要求强化工作检查,重奖惩抓好工作考核,要人人有担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

(三)要解决好执行纪律不严、勤俭节约不紧的问题。纪律即规则,现代社会是讲规则的文明社会。各单位干部职工要时时刻刻都要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廉政纪律,狠刹四股歪风:一是狠刹奢侈风,反对铺张浪费;二是狠刹浪费风,提倡勤俭节约;三是狠刹吃喝风,杜绝相互请吃;四是狠刹拖拉风,提高办事效率。现在有个别单位干部沾染了一些不良风气,存在精神上低要求、生活上高享受的现象。有的单位缺乏节约意识,互相攀比,比车、比待遇、比办公条件,此风不可长。所以,全体干部职工要

强化节俭意识,坚决纠正讲排场、比阔气、求奢华、图享受的不良风气,要提倡比服务,比贡献,比工作,比成绩,通过比较找到差距,通过比较发现问题,通过比较知耻后勇,通过比较改进作风,严守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好廉洁自律规定,做到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

(四)要解决好大局意识不强、协调配合不畅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人与人合作是人的基本能力。与人共事,你不能企望改变别人,而要学会与人合作。但目前科室之间、系统各单位之间不善交流,缺乏沟通,各自为政、不讲配合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是借口工作忙不愿配合,有的是借口不知情不想配合,有的是自身糊涂不能配合,还有的是简单应付了事。凡此种种,危害甚大。各单位尤其是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全局出发,把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各单位、各科室虽然有分工,但工作岗位是流动的,工作目标是相同的,任何一个单位都离不开其他单位的协助和支持,各单位、各科室之间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会,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忌,多一份尊重、少一份自大,多一份包容、少一份狭隘,树立起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机关作风。

(五)要解决好服务基层不实、工作作风不硬的问题。有的干部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对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视同一纸空文;有的大而化之,工作不精细,有些科室起草的文件,语句不通,错字连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有的学风不浓,玩风很盛,玩性很大,玩劲很足,玩样很多;有的不按时上下班,早上迟到,下午溜号,天马行空,自由进出;有的干部有利的事情抢着干,为难的工作到处推,口口声声不会干,干不了;有的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我们要借助这次作风建设活动的契机,克服不良风气,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花在学习上,把本领使在工作上,把功夫下在落实上。真正实现“四个百分之百、一个下降”,即12319热线反映事件办理率达100%,群众对服务部门的满意率达100%,审批项目按时办结率达100%,对信访案件的办理率达100%,同期群众信访、上访案件下降50%。

从学风看,有的干部不善于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学以致用,既有学习不够、缺乏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问题,也有学用脱节、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的问题。

从工作作风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身上还比较严重,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有待大力弘扬。

从领导作风看,少数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一些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民主集中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从生活作风看,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以及生活情趣不健康的问题在部分领导干部身上反映得较为突出。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6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核心,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和党在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的问题。

一、基层党支部“两个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支部是连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多数党支部能够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但也有一些支部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支部书记综合素质良莠(you 有)不齐,制约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个别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企业的新变化、新形势,工作上没有多大作为,更谈不上突破。有的党支部书记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造成了支部书记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二)支部活动缺乏有效载体,内容形式单一,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的党支部创新不够,只满足于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组织义务劳动等,缺乏有效载体,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有的党支部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在引导党员上教条化,造成党员思想素质不够高,工作不积极。

(三)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敏感度不够,主动性、针对性不强,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支部书记深入职工群众不够,对职工的思想信息了解掌握不及时、不准确;当职工思想出现波动时,主动靠前做思想工作的意识不够;个别支部书记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做思想工作的办法不多,针对性也不强,不能有效的解疑释惑。

二、基层党支部“两个作用”发挥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难于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支部书记大多是从一线的优秀工人中选拔出来,他们踏实、肯干,在工人中有较高的威望,但部分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一些。随着管理体制的逐步扁平化,要求支部书记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既要懂党务业务、会做思想工作,还要懂生产、会经营。如果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就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需要。

(二)支部活动载体设计不新颖,党员先进性不能很好凸显。一个有效的载体能够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性意识。目前,一些党员存在群众化倾向,主体意识削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党员等同于一般群众,与普通职工斤斤计较,重利轻义,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无法体现。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虽然工作责任心较强,但工作基本上是老方法、老思路,缺乏有效的创新意识,使支部缺乏活力。

(三)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老套,员工思想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有的支部书记做职工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对职工的思想问题只知表象,而无法触及思想根源,做职工思想工作经常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有的支部书记则害怕群众来反映问题,思想工作方法简单、生硬,缺乏耐心和说服力,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职工队伍的思想问题。

三、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基层党支部“两个作用”的发挥 基层支部有没有活力,支部书记是关键。通过加强支部书记“说、写、业务工作”三个能力培养和抓载体激发支部活力,在促进党员和支部“两个作用”发挥方面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注重“三个能力”培养,提高支部书记综合素质。

1、培养支部书记“说”的能力。坚持每月召开支部书记联席会议,让支部书记逐个汇报当月工作情况,通过汇报发言,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支部书记会应用电脑,会制作课件,会上党课。支部书记还能将课件的制作方法应用到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活动中,把平常拍摄的职工违章照片插入到安全课件中,提高了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

2、、培养支部书记“写”的能力。首先,要求他们从基本的宣传报道稿写起,鼓励他们积极动笔,大胆展示。还要积极的撰写论文、调研文章和总结材料,及时思考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经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3、培养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本着对支部书记“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组织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基础业务现场观摩培训活动,面对面进行授课和交流,使大家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还可以购买有关党务方面的书籍,通过会议组织集中培训,有效提高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

(二)应用好载体,支部和党员有发挥作用的平台。

通过推行“基层支部月度工作目标定位考核”、“亮党员旗帜树窗口形象”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让党员亮出身份、担起责任,让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发挥。

1、定目标,激发支部活力

针对个别支部工作中出现的“重安排、轻落实”、“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推行基层支部月度工作目标考核,由各个支部书记拟定当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对其落实情况与支部书记绩效工资的50%进行挂钩考核,使支部的阶段工作更有计划性,目标定位更准确,工作措施更具体,促进基层支部工作常抓常新,激发支部活力。

2、抓载体,找准工作切入点

在“五好支部”创建活动中,我们应始终把促进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切入点,各支部在创优争先活动中主动而为,针对各支部工作特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卷包车间支部可以在党员中开展“比安全看效果、比产量看工效、比稳定看出勤”的“三比三看”活动,支部书记和党员组成“零点督查小组”,带头跟班,哪个工作面有困难、生产条件变差、职工情绪低落,他们就会出现在那里,使党建工作更好为车间生产经营服务。

3、严考评,促进党员争先 我厂可以开展“亮党员旗帜、树窗口形象”党内主题实践活动,把安全效果、生产任务、工作质量、队伍稳定等列为考评项目。坚持每月一次联评,通过月度党员自评、支部考评、领导点评、群众参评的考核办法,选树典型,提升党员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考评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考评较差的,进行组织谈话,并帮助他们制订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整改。同时,将考评分数每月上墙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让个别技术业务不精、自我要求不高、考评分数低的党员丢不起面子,促使他们自觉查找不足,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

(三)及时跟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生产员工队伍稳定 我们把生产队伍的稳定作为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支部深入细致地做好“六必访”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生产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释疑解惑和思想疏导工作,有效促进生产一线员工队伍的稳定。

1、预警先行,增强工作主动性

我们应该在班组中设立员工思想信息员,及时收集和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每月召开一次思想信息专题分析会,对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对错误的思想苗头加以正确疏导,做到抓早、抓苗头,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有时工人由于工作条件变化造成工效低,收入受影响,不想干,支部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找他们谈话、沟通,说明工作条件变化是暂时的,并告诉他们公司新出台的生产一线员工提资政策,让他们树立信心,放弃想走的念头。

2、掌握去向,招工补员赢先机

我们应一直坚持开展一线员工流入、流出访谈活动,设立一线员工人流动台账,深入了解工人流失原因,提前做好疏导工作。每年向每位返乡职工发放《给返乡过年员工的一封信》,除对员工亲人进行节日问候外,还宣传了我厂的各项招工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员工带来新工人来厂招工。同时将招工名额下达到各党支部,各支部书记密切关注新人生产工人的工作、生活、思想情况,超前做好疏导工作,力所能及解决新工人住房、子女上学等琐事,连新工人的饮食习惯,支部书记都做到心中有数,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赢得了招工主动权。

3、实事办好,职工利益摆在前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7

关键词:党员管理人员,思想纯洁,问题及对策

当前, 国有企业中的大多数党员管理人员是讲党性、顾大局、重原则的, 这种思想政治基础, 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 但也有不少同志思想不纯、理想信念淡化, 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 势必影响企业改革发展进程和党的形象。

一、国企党员管理人员思想纯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一些国企党员管理人员思想纯洁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注重现实价值, 淡化精神追求。

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浪潮的冲击, 有部分党员管理人员没有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把理想的天平倾向了现实价值, 理想信念逐渐淡化, 党性修养逐渐放松, 以至于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 重眼前、轻长远, 重实惠、轻荣誉”的价值倾向, 平时工作生活中想得就是金钱、实惠, 讲得就是现实、物质, 在思想上以现实利益的标准去衡量工作和劳动的价值。

(二) 注重个人利益, 淡化奉献意识。

一些党员管理人员一方面缺乏大局观念。心中想得不是企业全局利益, 而是自己的局部利益, 对上级分配的经营目标任务不是欣然接受, 而是嫌多不嫌少、讨价还价、拈轻怕重, 对工作任务分配强调客观困难的多, 主动承担责任、下决心、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少。另一方面, 缺乏奉献意识, 心中装得不是党性修养、品行操守, 而是个人的业绩、薪酬、奖金和职务升迁。因此, 总想调到或长期呆在经营条件好、薪酬收入高的单位, 而不愿到条件艰苦、经营困难的单位去开创事业;有的在职务升迁前对本职兼职都愿意干, 但利益目的达到后就能推则推、不愿多干了。

(三) 注重业务技能, 淡化政治意识。

主要体现在:一是政治观念和党员意识淡薄。在纷繁复杂、矛盾交织的社会环境中, 思想不纯的党员管理人员在听到或看到负面的信息或谣传时, 忘记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忘记党员的义务, 不是正面解释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维护党的形象, 而是不辨是非, 人云亦云, 不自觉地宣传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偏激的言论, 向群众输送负面信息, 无端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二是政治学习意识淡薄。他们对学习业务技能精神饱满, 一讲到政治理论学习就头脑发胀, 提不起兴趣, 只求少、不愿多, 对集中学习是敷衍了事, “出勤不出力”, 听课当耳边风, 学不进脑海中, 对自学、思考更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结果是学习不到位、领会不深入、掌握不牢固。

(四) 注重明哲保身, 淡化责任意识。

对待不利企业发展甚至损害企业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不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 坚持原则, 敢于斗争, 而是采取“好人主义”“事不关己”的态度, 睁一眼闭一眼, 听之任之, 只求不得罪人。

二、国企党员管理人员思想纯洁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国企党员管理人员思想纯洁存在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 本人着重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从社会层面分析。

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一些负面因素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 在冲击着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 导致一些党员淡化理想信念, 忽视党性锻炼。二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不断加大。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传, 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判断形势, 导致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怀疑、动摇。

(二) 从组织层面进行分析。

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实际重视不够, 抓得不实, 如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中, 有的单位出现“重生产经营, 轻党务工作”的现象, 特别是在改革重组中, 往往精简、合并党群部门, 不愿配强必要的党务政工人员;有的单位把党建工作当做软指标, 对党建工作的考评“轻描淡写”, 对管理考核制度的执行也是做“表面文章”;有的单位对党建工作经费没有按规定列入财务预算, 给予必要保障。二是有的单位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严, 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对党建工作不花心思抓、不想点子抓, 造成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落实不够到位, 一些党员教育制度如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政治学习、党员轮训等做起来流于形式、不求实效, 一些党员管理制度如政治学习考勤、个人目标考核等在执行上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使各种非共产主义思想“乘虚而入”。

(三) 从个人层面进行分析。

主要是因为:一是世界观不正。一些党员管理人员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自自我改造, 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 思想境界、道德观念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是价值观扭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部分党员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 表现在:一是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过于追求现实物质, 凡事讲回报、重实惠, 表现出政治意识淡化、求利欲望强化、人际关系“物化”的倾向。二是个人主义思想凸显, 放松了对政治价值观念的探求, 过分注重个人发展,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集体协作观念、服务奉献精神及艰苦奋斗的作风被淡化。三是利益观错位。部分党员过于看重利益, 过于强调索取, 把自己的个人利益、眼前利益放在首位, 以现实利益为标准去衡量组织分配的工作, 对自己有好处的就积极主动干, 要自己奉献的就敷衍应付, 甚至尽量推脱, 特别是当个人现实利益与国家政策调整或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无原则地发牢骚、讲怪话, 影响改革发展大局。

三、解决国企党员管理人员思想纯洁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 落实工作责任, 增强党员教育的坚定性。

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一岗两责”制度, 把“两张皮”合成“一张皮”, 具体做法是:一是把党员教育工作与各级班子经营目标任务考核相挂钩, 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促进各级班子成员切实重视党员思想教育并形成抓好工作的合力。二是把党员教育工作与年度考核、个人职务升迁相挂钩, 促进各级党员管理人员扎实抓好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三是由上级党委成员联系挂钩基层党建工作, 加强对各单位班子及管理人员的教育、引导和监督, 形成上下共同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健全保障机制, 增强党员教育的持续性。

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 主要应抓好人力、经费和阵地保障。实践证明, 这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福建省民爆化工公司去年通过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三个保障” (人力素质、党建工作经费、活动阵地) , 取得了良好成效, 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 艰苦奋斗精神、集体协作精神进一步发扬。该公司的具体做法, 一是合理调整组织设置, 充实基层支部班子, 选好配强支部书记。二是扎实抓好“党务政工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组织开展了党务政工人员业务培训及技能竞赛、党课教案评选。三是把基层单位党群工作经费列入财务预算, 建立经费预算、使用和监督管理制度, 确保党群工作经费落实、专款专用。

(三) 讲究方式方法, 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有针对性地做好事前调研。建立健全党风信息定期反馈、党性党风调研分析等制度, 及时了解党员思想脉搏、正确分析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教育打下基础。二是针对不同对象,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一方面要根据党员管理人员有别于一般党员的特点如地位、权力、收入和责任等, 采取具有针对他们共性问题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增强党员管理人员的义务意识;另一方面, 根据党员管理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 如针对不同单位、不同条件、不同年龄段的党员管理人员, “量身定做”地设计不同的思想教育方案, 促进他们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及时进行自我纠偏, 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 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工作、推动发展。三是针对不同时期党员思想的状况, 突出不同的教育内容。根据当前党员思想问题的主要根源, 应突出加强教育党员管理人员的利益观教育, 引导他们正确判断大利和小利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三种利益关系, 把自身利益融入到企业发展事业中来, 把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 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四) 创新方法手段, 增强党员教育的鲜活性。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就业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的现状分析

会计系毕业生人数多!去年将近 1000 人! 共有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但是社会相关专业就业岗位少,就业分散,就业门槛高!这就给总体就业造成一定困难。面对上述困难,会计系领导及教职员工树立信心,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良心! 踏实工作!坚持不懈!较好地完成了班级就业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 会计系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达 90%以上!签约率达 50%以上。

二、会计电算化就业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12 年就业蓝皮书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13.6%)和财务 / 审计 / 税务 / 统计(10.5%)。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职业类为财务 / 审计 / 税务/ 统计,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职业类为销售。从三届的就业趋势中可以看出,在就业比例较高的职业类中,大学毕业生从事财务 / 审计 / 税务 / 统计、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等职业类的比例在增加。2013年,高职会计专业的就业却不容乐观。

1.各行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增长放缓

2013 年,从国内环境来看,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货膨胀仍处高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市场经济放缓,许多私营企业暂时停产,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交织在一起,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碰头,将共同增加就业压力。

2.就业压力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已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能够从事最基本的会计核算,还要懂得融资理财等。对于刚毕业的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生来讲,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较低,对口就业压力较大。

3.直接上岗难

由于刚办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一般很难找到会计类工作,并直接上岗。

4.毕业生离校前的工作能力较低

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离校前的工作能力不足 50%,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有待加强。

三、针对会计电算化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1.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及时

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具体付诸于行动。 思想上重视!要求系领导牵头广泛联系就业单位!提供就业信息与咨询要求毕业班班主任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放下自己的事情!多考虑学生就业!把就业工作当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完成。

2.在校期间抓好同学们的素质培养工作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顺利就业的前提。从大一开始很多班主任就定   期或不定期到班里开各种不同主题的班会!从思想道德,为人处事,专业知识,学自身素质!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的需求。 只有认清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提高自身的素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3.做好学生离校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1)在学生离校前的一个学期里!多次召开就业指导专题班会。分析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就业方向!帮助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告诫同学们面对现实!处理好专业与就业的关系!

(2)统计好学生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生源地,就业意向和就业区域意向,家庭电话,家庭地址,手机号,电子信箱等等。 同时,建立每位同学的就业台帐。随时跟踪记录更新每位同学的就业情况!

4.做好学生离校实习后的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

通过给同学们打电话询问了解其就业情况,并提供意见和帮助。从2008年4月班主任反复地给每一个还未签约的同学打电话,通过电话反复不断地与同学们沟通,大大地提升了就业签约率。

5.控制专业盲目扩张,控制专业扩招

全国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的现状应该引起教育部的重视,重视全国各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和新专业的申报,避免专业盲目扩张,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综合院校出现。 根据教育部 4 月 3 日在其网站公布的 201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258 个专业将不得安排招生。同时,建议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设置进行严格审查和详细论证,并给予高职院校以指导。通过社会对会计专业就业供求的反馈,教育部指导高职院校对就业饱和的专业进行预警并指导其做出调整。专业的设置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除了要求专业也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外,更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预警专业,在专业招生人数上应严格控制,才能从总量上控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供给。

6.合理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多数高职会计专业以培养具有基本操作能力的普通会计人员为人才培养目标,目标太过于单一,缺乏特色,只强调专业技能,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只考虑到学历层次方面专科较低,没有从横向方面拓展。大量同质人才充斥就业市场。目前全国会计人才市场中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倘若选择该专业就业,就只能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或实习期无工资)和不同岗位薪酬落差较大的现状。因此,长远来看该目标缺乏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 2010

[2]张冬燕.《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2012

上一篇:浙江省杭州市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试卷下一篇:和静县第八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