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廉政建设总结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廉政建设总结(共8篇)

学校廉政建设总结 篇1

本学期中,我校高度重视党风廉正建设,提出了以“团结、廉洁、务实、创新”作为领导工作作风,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认真执行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认真召开行政例会、党支部大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家长座谈会,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及教职工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对重大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半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没有乱收一分钱,没有教师违纪的现象,没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年中,本人也能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勤奋工作,起好了模范带头作用。现就我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作如下总结,请大家监督。抓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强化学校领导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细则》规定,我校党支部行政对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布置和落实,并按照文件要求自检自查。现将我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理论

提高认识我们坚持抓好校领导,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领导,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并且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各种形式,如教职工大会

, 半专题讲座,党员电化教育,上党课等形式,以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了学习效果。半年来校领导班子共同学习多次,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学习政治理论与学习现代教育相结合,与推动素质教育相结合,与进行学习组织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学校相结合。通过学习,提高了校领导,党员干部教师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二、抓好廉政建设教育

半年来,我们从各个方面认真抓好党风廉政教育。一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干部教师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抓好法制的党纪、政纪教育,校领导参加市组织的法制,党纪,政纪培训学习,在工作中做到“八个坚持,一个反对”强调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在真挚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推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和党风廉政建设。

三、抓好警示教育

学校廉政建设总结 篇2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发展

学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综合了人、财、物等诸多因素的集聚,需要实现优化组合才能真正产生效应。其中,学校文化具有引领导向作用,将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一、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学校文化是发展之源

和谐的学校文化能够让内外环境的诸多因素实现优化,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为学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教师成长搭建广阔平台,为学校未来引来活水。看北大的文化建设,上百年来仍散发迷人的魅力;看清华的校园文化, 激励了众多学子奋斗不止;纵观世界名校哈佛、牛津、斯坦福大学等,更以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引领当今教育走向,为世界学子共同向往。没有文化,就没有名校;没有名校,就没有未来。走进名校的世界,我们应反思自己的学校文化,让我们更有底气迎接挑战。

2. 学校文化是奋飞之翼

学校文化为学校插上了高翔的翅膀,能带领学校走向美好明天。一所学校,哪怕它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与设施, 没有和谐优秀的学校文化,就没有魅力吸引优秀师生,也没有持续发展的能量。一所学校,哪怕它无优质的硬件,但拥有和谐向上、充满生机的文化,就一定会引来优秀的师生,去创造教育的奇迹。看陶行知先生的办学经历,说明了学校文化对学校、对师生的重要性。

3. 学校文化是活力之泉

一所学校,必须建设学校文化,倾力打造持续推进, 才会储备能量之源,让学校一步步走向辉煌。看身边, 有多少弱校走向名校,就是因为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从而吸引了优秀的师生,艰难地一步步走来,实现了一个个超越。比如,杜郎口中学的例子,不就向我们呈现了这样的实例吗?它从毫不起眼到今天的闻名遐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反观一些名校不再辉煌的例子,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

二、倾力建设学校文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并认真去打造它,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 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让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让文化浸润师生的生命,这是文化建设的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并没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么按照常规按部就班地做,让师生没有奋斗的热情,学校如同一潭死水缺乏活力;要么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跟风逐雨般无自己的追求,让师生只在一旁看热闹。把文化融入学校的系统中,融进班级的管理中,融进学校的细胞中,让每个人认同自己的文化, 让每个人在文化中得到营养,激励师生为共同愿景而奋斗,这样的文化必将带来学校的发展,必将为师生的人生添加更多的色彩。

2. 寻求学校文化建设的特点

每个学校的文化建设都应该有个性,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状况,一个名校文化建设颇具名气后,就会引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于是它的东西就被移植或嫁接到其他学校,之后就出现这样的怪圈——模仿者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因子没有得到挖掘和提炼,移植或嫁接过来的则患上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的重病。如今,不少学校请文化公司来打造自己的文化,这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但看看这些被打造出来的文化,却发现个个似曾相识,因为它们没有个性,几乎大同小异。因此,学校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找到自身特点,认真去挖掘自己的本色,用独到的眼光和视野去建立自己的文化,才能让师生觉得亲切,进而关注学校的发展。

3. 体现国家要求和教育规律

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历史、面对现实、着眼长远,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验证。打造学校文化,必须体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因为,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独立的一个体系,它必须体现教育的核心价值, 必须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服务。在打造学校文化过程中,必须更全面、更深刻地研究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再结合学校的特点,找出独具特色、体现自身的学校文化,并以良好的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这样的文化建设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让学生有美丽的起点, 让教师有幸福的生活,让学校有长远的发展。

4. 建设学校文化是长期过程

建设学校文化不是一时的事,更不是请几个能人提几个口号就可实现的事。建设学校文化是一种长期行为,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比较长久的时期去倾力打造。在现实中常有这情形,不少学校一段时期就换一套做法, 换一个领导就换一种方式,这怎么是学校的文化呢?怎么能促进学校发展呢? 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避免三天两头不停变的做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大忌。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重视氛围的营造和细节的落实,只有把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每一个细节中,才能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有生命力的文化,让师生得到更多的滋润。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 篇3

随着教育体制深入改革,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促进了现代学校科学管理的发展,而且通过成功的学校管理又不断丰富着学校文化的内涵。总的来说,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管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粘合剂和指示灯。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物质”。学校文化为学校的教职工树立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协调师生行为,并可以保证为了激发师生的创造性而采取的措施不会导致混乱。学校文化还为师生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文化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这力量深入骨髓。

第二,学校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激励和控制作用。

学校文化就像社会道德一样,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是一种内在约束,也就是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学校管理首先是依靠制度,但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制度也有不合时宜需要不断完善的。那么,一旦制度失效,学校靠什么来约束师生的行为?这就需要学校文化这个力量来帮助管理学校,引导或约束师生的行为。学校文化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产生一种集体激励动力,使师生自觉为争取学校集体荣誉感而奋发努力。同时,学校文化还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师生个体行为,这种力量没有权力的强迫、威慑和物质的利诱,而是和师生做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和引导,使师生时时处处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对师生的行为控制更为持久、更为有效。

第三,学校文化能帮助学校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学校不在大小,有了学校文化才能提升学校品位。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校容校貌、校歌校训、典礼仪式、文体活动以及师生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规范都能反映和折射出学校的形象。笔者所在学校干净整洁花红柳绿;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处走廊都传情;师生着装充满活力,见面相互问候。整个校园步步有景、处处育人,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浓厚的文化氛围,构成了和谐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校文化建设给学校塑造了内容丰富、广泛认同的学校形象文化。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良好的学校形象是一所学校的无价之宝,是学校赢得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将文化品牌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系统管理来规划实施,已经成为许多优秀学校的自觉选择。

让学校文化真正深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构建,使师生员工产生认同感,成为学校文化自觉的执行者和推动者,主要要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不断激发学校文化管理的新活力。

学校作为社会重要的主体,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以人为本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议题,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师生需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尊重师生的自我价值,引导师生自我管理,便能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从而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树立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取向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以和谐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进而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学校文化管理的保障度。

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学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师生员工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在学校的相关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学校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学校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学校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建设学校文化时,必须按照学校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学校的有关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师生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第三,突出个性,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管理的竞争力。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有的具有古老深厚的底蕴,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的讲究科学、严谨,有的讲究学术自由、兼容并蓄。不同学校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类型各不相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尽管各个学校的学校文化个性特色不同,但都是学校的灵魂,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学校文化管理应该特别注重表现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化色彩,从而才能体现出学校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征。只有个性化充分的学校文化才是真正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学校文化,才能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学校的无形财富,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展现和提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教育目标渗透到教书育人过程中。

学校德育建设总结 篇4

学校德育总结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近几年来,我坚持把素质教育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主题,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加强体育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是把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在高校逐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三是把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不断深化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四是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根本,着力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自觉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篇5

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我校建立了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并以师德作为

自开学以来,我校在教育局和教委的的领导下,学校领导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师师风教育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了提升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质量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质量,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切实纠正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树立教育的新形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特对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如下总结:

一、广泛发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我校建立了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并以师德作为学校教师考核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开展。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改善队伍形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为此,学校狠抓了师德、师风建设。

1、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学校及各部门工作的主持者、领头雁,领导干部必须自身作风正、形象好、有威信,才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所以,学校一贯重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利用各种机会,反复要求干部,讲政治,讲正气,讲廉洁,讲奉献,在教职工和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一个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作风正派的领导干部队伍已经形成。

2、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完善安全制度,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切实提升班主任老师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我们学校一直很坚持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及时组织班主任进行相关的学习和交流、培训,为更好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而努力。

3、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加强教职工及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利用教师例会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等,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动员和组织教职工讨论,使教职工明确认识到: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在充分讨论、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位教师时时做好表率,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的形象,在家长面前树立“最可信赖的人”形象,在社会上树立“最文明群众形象”,展示坦诚向上整洁的精神风貌。靠正面教育,靠榜样引导,靠制度约束,对教师从正面提出要求,又从反面划出了禁区,始终使教师以“传道、授业、奉献”为己任,视爱生、敬业为天职。

4、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我们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诚恳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学期,我们就学生及学生家长突出反映的问题,学校进行了认真的整改。通过整改,密切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针对个别教师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我校及时予以教育、处理。我校要求教师坚决杜绝各种不良现象(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家长;乱收费,乱接受家长宴请,乱订复习资料,乱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办校外收费辅导班等)。

5、开展以“帮扶两困学生”为主要内容,对“学困生”实行了帮助,学校每学期都对贫困生实行减免学杂费政策。而对于那些思想上后进的学生从不歧视、放弃,总是抱着“帮助一个后进生等于培养一个优秀生”的宗旨,更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帮教工作,因此学校违法犯罪率为零。

6、规范收费行为。我们严格执行“一费制”政策,严格按照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格执行“收费通知单”制度。设立了收费公示栏,公开了监督电话,将学校收费完全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避免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通过开展上述实实在在的活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自身形象不断得到完善,涌现出了不少师德典型。现在,全校教职工人人为学校着想,为学校尽力,教职工的精神风貌、自身形象焕然一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三、规范教育行为,坚持依法管理,依法育人

首先,我们规范了学校行为,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规定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法律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确保了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第三,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普遍认可。校务公开的推行,给学校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学校领导进一步增强了民主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赢得了教职工的信任和尊重,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色学校建设总结 篇6

一、基本情况

丰固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占地7680平方米,附设幼儿园一所。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38人。小学教师10名,幼儿教师3名。其中中小学一级教师3名,中小学二级教师7名。县教学能手2名,县学科带头人1名。全部达大专以上学历,45岁以上教师一人,教师队伍年轻化。

教学设施齐备,有实验室,美术室,电脑室,图书室,仪器室,音乐室,阅览室,体育室,劳技室,卫生室,多媒体室等11个功能室。

二、学校特色

多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深化课程改革,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生为本,开展教法学法研究,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学校各项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优化育人环境

为创建美丽校园,大量投入资金,逐步优化育人环境。暑假期间,在学区领导的关怀支持、村委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投入20000余元对楼顶瓦片进行了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村委投资6000多元为幼儿园房顶铺设了油毡。本学期开学以来为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进程和美丽校园的创建,学校维修校舍、粉刷美化校园、更换设施设备、创建班级文化共计投入20000余元。安装监控系统投入和电子屏4000余元、校园广播系统6000余元、购买仪器柜柜投入资金5200元、学桌4700元、联想7600D打印机1800多元。

学校创建美丽校园规划合理、设计得体、环境整洁,为师生提供了舒适、优良的育人环境;村委的支持、家长的配合是美丽校园建设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为迎接市标准化检查验收,村委派出铲车清理教学楼后院,家长主动帮助教师装订档案,义务到各班教室擦玻璃、擦灯管。

(二)狠抓教学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好的学校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每年的考核,我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学期初出台考核草案,全体教师会通过后,形成考评方案,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查,其中出勤10分,教案10分、作业10分,教学成绩70分,既简单规范又便于操作,和每年的教师评优模直接挂钩。这样的考核既名主更实用,老师们小事不请假、大事推后周末干。此外,我校的暖心工程更是深入人心,谁补差学校提供方便面、火腿和鸡蛋,谁过生日学校会送一份生日祝福。方法对了头一步一层楼,人心顺工作热情自然高涨,我校的教学成绩更是稳居学区前列。

众所周知,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期中考试前,在复习过程中,六年级老师发现有好几名好学生上课走神,打瞌睡,听不进课去,班主任究其原因,发现村里最近优惠安宽带,好多学生家里都安了,晚上学生不是玩游戏就是聊QQ,而且课间学生谈的也是游戏和QQ,这下可急坏了代课教师和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果断决定,分批见家长,一是让家长明白当今的形式和学校的态度,二是要求家长制止学生上网并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家庭辅导,学校紧接着召开了学生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通过两会的召开,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学区组织的两次考试中,我校六年级成绩稳居学区第一。

齐心协力,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教学成绩都在学区名列前茅,得到家长和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教师团结奋进

学校领导工作思路清晰,思维敏锐,围绕“争创一流学校”的目标,教师之间工作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师专业成长,强化教学常规检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了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学校按照“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的原则,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为了解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向学生作问卷调查,从结果来看,学校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紧紧围绕“爱生、敬业、求实、博学”的教风,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由于教师编制紧张,我校教师不是带三门考课就是包班,还要完成学校的分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依然保持很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经受住了考验。

近三年,我一直带三年级数学。选择了带主课既是挑战更是压力,特别是本学期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和美丽校园的创建,好长时间就没时间进教室上课,但又得在短时间内出效率,堂堂清、人人清,每次考试成绩没下过前三名。每天上班

在没有会议的情况下,保证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回,我以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每一位教师。自己的辛勤付出对教师而言起到表率作用,教师们心服口服。

丰固小学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人际关系和谐,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昂,在这样温暖的集体里,大家工作心情舒畅,谁也不好意思不努力工作,谁也不能不努力工作。任务分配下去,大家不分轻重,都能认真去做,从不推脱,真正同这个集体荣辱与共。

(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我校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得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上,我们舍得投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聘请县教育局的领导以及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为我们做专题讲座、听课评课、传经送宝,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增长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技能。2013年1月,武荣姝老师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2013年3月县优质课赛讲活动中我校王雷、李变娥两位教师荣获一等奖,2013年5月王雷被评为县教学能手。

此外,常规教学常抓不懈,备、讲、批、辅、查间月检查验收,及时进行小结,查漏补缺。近年来,教师调动频繁,新教师的培养是我校的又一重点工程。我们结合实际,采用“老带新,新促老”互结对子的办法,每学期都要组织1-2次全校性的轮流听课评课活动,老教师要献推门课,新教师要上入格课,全体同学科教师参与,课后针对授课情况用“3+2”的模式进行合理实用的评课。使每一位教师在听课中锻炼,在评课中成长,真正把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做在实处,落到细处。

奋进的团队、精细的管理、高效的课堂,我校的学业成绩一直稳居学区前列。以上学期为例,1-5年级18门考科,我校11个第一,3个第二,1个第三。

(五)课程改革有序推进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入师生的心中,学校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师生们正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改工作中去。学校课改培训重在实效,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一方面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新课改培训,另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通过观看课改光盘、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示范

教学等形式加强对课程理念、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通过培训,老师们无论课程理念、科研水平,还是教学素养、教学技能等方面都受益匪浅。

学校课改工作扎实高效,教科研成绩显著。一学年提交课改论文 7 篇,其中,省一等奖1篇,电教论文2篇,德育论文3 篇,都获国家一等奖。学校课改工作开展顺利,课改教研活动丰富多彩。学校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新老教师结对考核,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得以落实。同时,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课改教研活动,帮助老师从落实课改精神、端正教学思想的高度去把握教材。

(六)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提出“学生自我管理,共建和谐校园”的德育工作思路。

首先,学校提出要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努力挖掘课堂中的德育资源。从深入课堂听课情况来看,学校相当一部分老师的课堂教育教学都能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经常鼓励学生,将课堂教学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真正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探索和创造。

其次,学校倡导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自我完善。在学校的倡导下,学校班主任都能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班级教育环境,都能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制定自己的班级公约,开展由学生自定主题的主题班会。一些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如班委轮换制、班长组阁制等。

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把城赵二中队李宝柱同志聘为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我校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光盘,学习安全知识挂图。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不仅给学生传授安全法规知识和自救逃生的技能,而且让学生付诸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实际和进行防震自救实地模拟演练,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达到了知行统一,师生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七)艺术教育另辟蹊径

薄弱学科建设一向是我校的重点工作,力争开全科目,开足课时。我校始终把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作为教育工作的着眼点,上好体育课,坚持“两操一活动”的有序进行。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学校乒乓球队的训练,今年4月在学区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我校荣获女子团体第一,男子团体第二的好成绩。为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比赛奠定了基础。

在“迎新春书画大赛”中,我校选送了2件作品参赛,其中王雷的行书作品被选送到市。

此外,我校把折纸作为冬季学期开展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重点。它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学生,内容涉及古诗词,成语故事,动画故事,寓言故事,异国风情和各种植物、动物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了学生对古诗词和各类故事的理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真正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学年,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坚信:有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有我校全体师生的团结努力,我校的各项工作在新的学年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特色学校建设总结

论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知识管理 篇7

在教育领域, 教师个体化的经验就以隐性知识的方式存在, 它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关。虽然这种隐性的教学知识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但却是教师独创性的东西, 构成教师教学经验的重要部分。如“教学无定法”“潜移默化”“为人师表”等都是用来形容教师隐性知识的存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使学校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学校作为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的学习型组织, 与企业一样迫切需要知识管理战略的有效支撑。

一、学校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的生成、积累、共享和创新等过程的管理, 将学校内的各种知识与教师进行有效的融合, 通过知识的共享、创新等方式, 管理和提升学校内部知识, 鲜明教育教学经验、方法、思想, 最终以盘活学校知识资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变化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的主要功能在于扩充、整合、创造组织的知识资源, 使组织中的知识资产发挥最佳的创造能力, 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完成组织的目标。“学校知识管理”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根本目标, 重在知识的实践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校知识管理实施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的, 它不同于“知识管理”本身, 更不同于“企业知识管理”。学校知识管理的实质, 就是对学校的知识运动和创新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从而有效促进学校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二、学校文化与学校知识管理关系图

我们将学校文化与学校知识管理的关系作个形象的比喻:由“生成、积累、共享和创新”组成的知识管理循环流程就像一个隔层杯盏, 杯内盛着热气腾腾的水是不可触摸的“学校文化”, 它因原有的学校文化底蕴而产生的一股蒸气源源不断地向上喷发, 作用于周围的四个子流程不断循环往复或相互推进, 从而又反作用于学校文化, 如图1所示。

学校文化一般是指学校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是学校中成员的一种共同认知, 能够强烈地影响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一所学校的文化在一个时期内相对来说应该是长期稳定的, 但从长远的发展观点来看, 组织文化会随着组织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革。学校知识管理需要良好的运行环境, 其中, 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很大。同样的知识管理制度, 在不同的学校文化环境里运行, 常常会有不同的效果。

三、知识管理型的学校文化建设

(一) 学校知识管理中的文化障碍

文化问题是成功实现知识管理的最大障碍, 学校中的文化障碍常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不愿共享

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开发个人的知识, 以此使自己在学校中突显出来。这很自然地会产生“知识就是力量”的看法。学校缺少知识共享的气氛, 教师之间不愿意共享彼此的教育教学知识与经验。教师间大多喜欢单兵作战或各自为政, 往往欠缺主动汲取新知、分享知识的习惯。由于隐性教育知识是最接近教师的私人信息, 很多教师会认为他拥有的这部分私人信息是他的个人价值所在, 如果把这部分隐性知识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他可能会因为没有价值而失去自己的利益。这样做是与知识管理的目标相违背的。

2. 害怕创新

教师由于工作非常繁忙, 常常会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创新。这也会助长保守的教学文化发展, 这对知识管理也是不利的。

知识不愿共享和教师害怕创新的文化障碍, 需要学校去创造一种环境氛围, 在这种环境中, 共享知识和创新会得到尊重和褒奖。

(二) 学校知识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就学校文化而言, 从信任与分享中建立有利于知识管理的学校文化, 将会推进学校知识管理的发展和实施。为有效落实知识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特别需要注意培植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1. 建设学习型学校

在学习型学校中, 学习是这一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我校的领导团队首先将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 学习成为我校教师的自主选择和自身习惯, 学校中形成了一种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我们学校中, 时时是学习之时, 处处是学习之地, 人人是学习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 我想吃老本都不行。”一个教龄近三十年的老教师如是说。一方面, 我们重视教师的合作学习, 集思广益, 在合作学习中, 实现教师之间知识的生成和共享。另一方面, 也利用知识共享的组织机构。我校网状的、扁平的、富有弹性的结构组织, 有利于教师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沟通, 有利于增强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 有利于学校知识的创新。

2. 打造共享知识的团队文化

我校研究实践的是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的知识管理理念。学校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 教职员工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 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给予鼓励。尽管在学校内部共同分享知识, 从许多方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迎接这一挑战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则意味着学校管理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学校里,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 精通一门学科, 但由于教师的个性差异, 每个教师又各有所长, 有的擅长理论研究, 有的喜欢解题答疑;有的长于动手操作, 有的善于创新思维……而学校除了课堂教学外, 还有许许多多的急需开展的重大活动、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这些仅仅依靠常规的部门来实施, 显然是勉为其难的。实施知识管理后, 我们采用一种称之为“蜘蛛网”的“智慧型”项目团队的做法。“智慧型”项目团队能快速组建, 很快将拥有相应知识的教师聚集在一起, 设计思考, 解决问题。一旦任务完成, 整个团队同样快速解散。这些专业教师组成的, “A+B”形式的智慧型项目团队, 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智慧的碰撞, 创造新知, 是普通的知识运用成效的好多倍。

3. 鼓励教师创造新知、运用新知

学校廉政建设总结 篇8

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党的建设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校党组织就必须要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做到“三个结合”,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引导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吸收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把个人发展融入社会进步的洪流,续写清华人爱国、成才、奉献的时代篇章。

引导学生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育人特色、推进优势转化,努力把学校百年发展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国际交流、高质量后勤保障等多种办学优势,自觉主动地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完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完善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其将来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事业的开拓者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学生集体建设,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实现德智体美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完善学生评价激励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的空间和条件,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和专长、彰显个性和本色、发挥优势和潜能,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已经把“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为新百年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制定、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培养、引进、支持、流动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尤为重要,要认真研究教师激励和评价的机制和政策,充分肯定教师为人才培养所做的努力和指导学生的辛勤付出,倡导“育人”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例如,在专业教学中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导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又如,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以及前途、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再如,在科研工作中,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尊重科学规律,努力拼搏攻关,使参与研究工作的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清华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责任,受到严谨科研作风和创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熏陶。要鼓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并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紧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学校党的建设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与要求。学校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要求,动员全部力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中。

坚持世界一流,就要勇于承担建设一流大学的国家责任,始终保持永创一流的不懈追求。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学校要深刻认识一流大学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把握时代前进脉搏,警惕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危险,时刻保持永不满足、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克服消极心理、保守思想,用长期扎实的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学校还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善于协调和处理跨文化事务的优秀人才,要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创造新的前景。同时,要深入探索一流大学建设规律,把国外现代大学的先进经验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我国大学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把握好各办学要素关系,统筹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任务,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新的经验。总之,要牢固树立一流意识和国家意识,坚定不移地提高办学质量,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

坚持中国特色,就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办学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把服务国家现代化作为办学的根本追求和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自觉把一流大学建设放在国家发展的大舞台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引领国际学术前沿“两个战场”统一起来,努力解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要大力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引领未来,始终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坚强阵地。

坚持清华风格,就要大力继承和发展百年清华的办学传统,不断激发创造活力。百年积淀的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是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独特魅力所在。我们要认真总结各个时期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师队伍为根本保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秉承“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传统,遵循“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积极落实“优势转化战略”,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弘扬人文日新,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营造开放包容、多样和谐的校园氛围,创新发展模式,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激发师生创造活力。要十分珍惜学校长期形成的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学校党组织爱国奉献、又红又专、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光荣传统,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实”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建一流,大力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实干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每个人的点滴努力最终实现学校发展质的飞跃。

世界一流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清华风格是学校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精神气质以及发展模式的高度凝练,三者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普遍规律和具体实际的结合。这是学校关于一流大学建设规律不断深化的认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时期清华人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智慧结晶,是推动学校新百年发展、实现长远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共性与特色、当前与长远、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物质条件与精神力量等若干重要关系,努力走出一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之路。

紧密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深化学校党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处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第一线,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把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方针政策及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基层,把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到抓好基层、打牢基础上,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提高学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要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措施,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和载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挥文科院系的学科优势,围绕热点难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形势政策研究和宣传辅导,使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改进理论宣传,加强新闻媒体建设,用好宣讲团等有效方式,贴近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宣传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和基层创造的先进经验,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努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发挥党委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功能,完善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的票决制,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要充分发挥院系党委(总支)在本单位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党政联席会议形式决定重要事项。进一步完善党支部设置,党支部要研讨本单位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支部书记要参与本单位重要问题的讨论和决定。坚持基层出经验、基层出政策,发挥师生的首创精神,注重总结推广基层的新鲜经验。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以优良党风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充分运用创先争优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启示,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推动创先争优的常态化、长效化,使创先争优融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价值追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群众工作。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最大限度地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学校党内情况通报、领导班子年度民主评议和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好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发挥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增强群众工作合力。引导党员和师生自觉坚持优良校风学风,弘扬高尚师德,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保持良好精神风貌。关心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尽心竭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2012年4月,学校召开了第13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几年来学校党建的成绩与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扎实落实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努力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以优异的办学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审定:胡和平、陈旭,执笔:范宝龙)

上一篇:在环境中改变下一篇:事业单位政审个人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