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向下的工程管理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更加专业化,对施工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本文从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着手分析,并对具体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市场导向下的工程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市场导向下的工程管理论文 篇1:

贫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贫困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环境。贫困可以以经济收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指标加以反映,但是一定与环境背景有关,而环境制约下的贫困至少有分散经济、封闭经济、脆弱经济和传统经济四种形态。本文认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由此推及贫困地区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境与贫困的四种互动变化方向。最后,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贫困;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献标识码:A

贫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和平发展时期全球南北差距的扩大为标志,贫困地区与贫穷国家的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发展经济学。但是,发展经济学在解决现实不发达国家或者地区问题中取得的进展并不突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贫困生成的环境变量缺乏考虑。直到最近,才有一些发展经济学著作将环境问题作为研究发展的内容之一[1],这种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无论从理论还是从政策角度看,把环境作为基本因素与变量,都是分析贫困地区与贫困国家发展的初始条件。

一、贫困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环境

贫困首先是一种经济状态。迄今为止,对贫困的衡量存在着多种方式。有从人均收入来衡量,有从健康水平来衡量,有从营养保障程度来衡量,还有从最低20%的组别加以衡量。世界银行在评估贫困问题时曾经指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和较低的健康和教育程度,贫困还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无法对影响自己生活的决策施加影响,受到政府机构的粗暴对待,以及由于社会障碍和准则形成的障碍等。贫困还包括人们面对外部不利冲击、自然灾害、疾病和个人暴力时的脆弱性”[2]。不过,在诸多对贫困加以衡量的方式中,以人均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最为常用。通常的方法是,根据特定区域物价、营养水平和支出购买状况等,设置一个贫困线,在贫困线以下的个人或者家庭被确定为贫困人口或者贫困家庭。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看,贫困国家的分布相对集中,但是动态变化程度较大。以日均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的贫困人口数量看[2](P23-24),从1987—1998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贫困人口从4.175亿人减少到2.783亿人,欧洲与中亚国家从110万人增加到2 400万人,中东与北非从930万人减少到550万人,拉丁美洲从6 370万人增加到7 820万人,南亚从4.744亿人增加到5.22亿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2.172亿人增加到2.909亿人。这显示,全球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亚、南亚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从趋势上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贫困人口在减少,而贫困人口的重心日益倾向于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环境因为人类活动的存在而更有意义。不同发展阶段人类面临的经济结构与经济问题的不同,决定了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也使得环境问题的表现有所差别。世界银行区分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类不同的环境问题[3](P2-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是:有害健康的饮用水、卫生设施的不完善、土壤侵蚀、炉火造成的室内外烟尘。而与此相对应,发达国家出现的环境问题则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温层臭氧的减少、光化学烟雾、酸雨以及城市的有毒废料。因而,世界银行建议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其环境问题,其正当理由有五:一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获得污染较少的技术,并吸收工业国家环境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所产生的某些效益(如保护森林与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三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某些潜在问题,尤其是全球变暖和臭氧减少问题,产生于工业国家的高消费水平;四是愈来愈多的有力证据表明减轻贫困与环境目标之间的关系,为减轻贫困与控制污染的增长提供了支持;五是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维持收入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工业国家的经济政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贫困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环境。就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未必产生于富足的环境基础,但是贫穷国家几乎都位于相对较差的生态环境背景中。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曾经指出:“从整体上看,当今第三世界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要少于目前发达国家开始它们现代增长时所拥有的资源”[4](P130)。土地退化、资源破坏、植被与动物减少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的环境供给条件较好,良好的资源、平坦的土地以及较好的气候,都足以支撑这些发达区域的发展。另外,贫困人口也得不到能够满足健康需求的环境服务。据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人口中目前仍有17%,即11亿人生活在贫困中,其占有的财富不足全球总量的0.3%。另一项联合国的研究显示,全世界大约有8.31亿人长期营养不良,11.9亿人没有安全饮水,27.4亿人缺乏基本医疗卫生设施,5到14岁的童工人数高达2.5亿人①。2000年,发展中国家中,每10个人就有2个人不能获得安全饮用水,5个人没有足够的卫生设施,9个人的污水无法处理[5]。

二、环境约束下的贫困形态

多年来,中国在促进减贫方面的成果为世人瞩目。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1987-1998年,中国日均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的人口从3.034亿人减少到2.132亿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净减少的1.392亿贫困人口中,中国减少了0.902亿贫困人口,占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贫困人口减少数量的64.8%。世界银行估计,在2001年以后的3年时间内,中国的贫困率从16%降到了10%。世界银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在2001年以后的两年中,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迅猛,但10%最贫困中国人的收入实际下降了2.5%。据有关资料,按照我国的衡量口径①,以2000年确定的人均年收入625元的最低贫困线为标准,农村地区至少还有2 82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若以865元的低收入线为标准,农村贫困人口高达9 000万人。

贫困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来的。以2004年全国582个贫困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贫困地区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较低以及地方财政收入薄弱(如表1所示)。

贫困地区通常还具有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文化不发达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等特点[6](P8-13)。但是,衡量贫困,简明和直观的标准莫过于收入。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与其外在环境存在很大关系。各国证据表明,贫困地区往往远离城市和沿海地区。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大兴安岭经燕山、太行山、武陵山至苗岭的东北——西南向山地、东部山地丘陵区、西南喀斯特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蒙新干旱地区等范围,大都是自然环境恶劣区域。李周等人在我国划分了南方与北方两个生态环境敏感带,前者大体是沿400毫米等雨量线及向外延伸的过渡带,后者分布于南方的丘陵地区与高原山区。经过统计分析,生态敏感地区与贫困县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7](P101-121)。

从一般规律上讲,贫困与环境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贫困受环境影响,而贫困也影响到环境的变化。但是通常人们会注意经济富饶地区与经济贫困地区,却很少关注环境富饶地区与环境贫困地区。实际上,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生活在世界上恢复能力最低、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8](P325)。从我国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看,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具有一定的匹配性,甚至可以说,恶劣环境可能还导致多种类型的贫困经济状态出现。根据笔者对各地的考察,至少可以将我国受生态环境影响下的贫困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自然屏障下的分散经济。经济效率与竞争力通常产生于集聚。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汇集较大范围的商品和要素的地区,可以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比其他地区率先发展的业绩。但是,许多贫困地区地形复杂、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组织受制于自然环境的障碍、经济腹地较小、各类生产要素严重分散,难以实现有效的经济集聚,从而降低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二是封闭条件下的自给经济。自然环境的恶劣,尤其是地形条件的限制,使得贫困地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经济运行状态。一方面,环境恶劣使得内外联系与沟通十分不便,物质流、信息流传递困难,区域内部的生产活动很难根据外部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导致区域经济与外部市场的经济联系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扩大与产业的升级要求高水平的分工。但在贫困地区恶劣的环境背景下,区域内与区域外产业分工的交易成本过高,交换密集度高的分工主要在区域内进行,导致专业化过于单一或者专业化效率较低,区域经济的自给性较为突出。

三是环境支持单薄的脆弱经济。脆弱经济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要么自然基础脆弱导致经济基础薄弱;要么产业单一导致经济基础脆弱。一方面,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要么地形变化很大,要么气候条件恶劣,旱涝、水土流失和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因而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供给基础脆弱,农产品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特征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过度依赖于种植业,但作业方式广种薄收,劳动强度大,农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农产品需求与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农业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能力相对有限。

四是现代经济要素短缺条件下的传统经济。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区别在于经济要素的来源、集聚、组织与扩散的方式有很大差别,从而产出效率完全不同。按照从城市到农村、从发达地区到边远地区的空间分布,现代技术与生产要素存在着密集度递减分布规律。越是贫困地区,现代设备、现代技术和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越小,横向的信息沟通与扩散越为困难,现代科技要素也越难有效汇集。这样的结果是,先进生产力传播与扩展速度缓慢,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依赖于经验积累和纵向代际之间的口传心授,传统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环境背景的不同,导致经济要素的分散、流动与集聚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贫困状况与脱贫的速度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相比于高差较大的山区来说,自然屏障更低,在要素流动上的阻碍作用较小,同时又因资源赋存状况要好一些,也更容易摆脱贫困;降雨相对丰富地区的居民,因为环境支持能力相对较强,在摆脱贫困格局方面比水资源短缺的沙漠边缘地区相对容易;靠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贫困地区,因为更容易吸引现代要素进入和开放,比西部偏远的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更容易。比如,广东的粤北、浙江的丽水原来都是典型的不发达地区,但是由于广东、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企业投资和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美国的印地安人虽然生活在一个全球经济最庞大与繁荣的国家,而且政府为其保留了较好的森林资源等财富,但是由于与外界封闭而且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持,印地安人的经济远远落后于全美的经济发展水平[9](P162-163):保留地印地安人的平均失业率比美国平均失业率高4倍,平均家庭收入是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70%,所有印地安人中有近1/3的人生活在贫困状态。

三、贫困与环境的相关关系分析

以往人们对贫困的认识主要是建立在贫困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之上。其中,以纳克斯等人提出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最为著名。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Ragnar Nu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循环圈描述了贫困生成与延续的规律性。从供给方面看,一国或者地区经济不发达表现为人均收入低;收入低意味着人们会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能力低;而低储蓄能力意味着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在供给端演化的恶性循环关系。从需求方面看,一国或者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在需求端的恶性循环关系。

如果把这一理论加以延伸,便容易得出贫困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理论。基于笔者在前文中已经分析了环境对贫困的影响与制约,实际上也说明了环境与贫困之间具有一定的循环关系。从供给层面看,贫困意味着生产规模小,而生产规模小意味着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组合的有效供给与组合能力较低,要素供给与组合能力低受制于环境因素的约束;而环境因素制约了有效的产业分工,产业分工程度低导致产业规模小,从而在供给端形成“低投入—紧环境约束—低投入”的恶性循环关系。从需求层面看,贫困意味着低收入水平,而低收入水平意味着低消费能力;消费能力低表明消费倾向与消费偏好受制于环境约束,环境约束导致消费规模与消费层次较低,投资引诱不足现象的存在;最后引起低水平的产业规模与产出水平,于是在需求端形成“低消费—环境约束—低消费”的恶性循环关系。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出来以后,引起学者的广泛讨论,至今经济学家仍未就此达成一致意见。比如,Peter Bauer便否定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的存在,认为:“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始于不发达。假如恶性循环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人类还将停留在石器时代。”[10](P29-45)Bauer争辩的前半句是正确的,但似乎不足以否定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这是因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与所有其他理论一样,都有一定的假设条件作支撑。在科技进步、制度变迁和资源约束等条件既定的状况下,贫穷具有恶性循环的特点。但发达国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资源供给甚至经济掠夺等现象都联系在一起,显然不符合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的既定条件。Nurkse在提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时,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已经判若霄壤了,Nurkse不会不注意到这种差别,其所指的贫困当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从与富裕国家相比较的贫困国家或者与一国富裕地区相比较的贫困地区来看,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有其合理性。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分化与许多国家内部的贫富分化就是以往贫富悬殊状态的延续。中国在20世纪后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正是立足于制度变迁的结果;而中国国内贫困地区与贫困现象得以延续,也说明贫困恶性循环的存在。

笔者认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或者贫困—环境恶性循环理论都是基于问题导向提出的,主要着眼于在发达与不发达的对比中发现制约不发达的障碍因素。在环境、政策和制度等原有因素没有重大变化或中止的状况下,贫困与富裕的分野将长期存在,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比较困难。但是从发展导向角度看,既不能因为存在贫困的恶性循环关系就不去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状态,因为追求公平、和谐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不能因为反贫困存在环境约束就放弃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努力。尤其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摆脱环境约束的方式会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全社会应对贫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予以更多关注。从发展导向的角度,可以将贫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发展与不发展、环境改善与不改善的不同形态,由此推断贫困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四种类型的变化互动关系(如表2所示)。

一是环境恶化、经济恶化。世界环境委员会1987年对撒哈拉以南地区有以下极具说服力的论述:“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更悲惨地承受着这种由贫困引致的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的痛苦,而环境退化又导致了进一步的贫困”[8](P313)。这里,世界环境委员会给出了贫困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极端状况,就是贫困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这种状况的发生通常因为以下原因引起:人口过度增长超过环境的许可范围、资源枯竭或天灾人祸等现象的发生。这一模式的典型特征是,经济增长状况恶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二是环境改善、经济恶化。就是减少经济要素的投入,而增加对环境要素的投入,造成经济增长趋势发生改变,但是环境状况则明显趋好。至少有两种状况会出现经济恶化与环境改善的趋势。一种状况是由外力援助下的环境改善工程。比如,由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都对不发达地区的环境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经济收入的下降。只有在国家的援助份额超过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带来的利益损失时,农牧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另一种状况是由于劳动力与人口流出,导致更大程度的规模不经济和集聚效应的降低。但是,在人口与劳动力流出的同时,对土地的压力也相应减轻,出现生态环境的相对好转。

三是环境恶化、经济改善。虽然更多地增加对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却带来环境恶化的效果。或者说,经济增长是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这种状况具有不可持续性,因为贫困地区的环境本身就很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多次出现毁林、毁草开荒等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些煤炭、有色金属蕴藏丰富地区,由于开采,生成了大量的废水、废渣,甚至污染了农田与河流,并沿着生物链传递毒素,侵蚀民众的身心健康。

四是环境改善与经济改善同时发生。在这种状况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或者说经济与环境之间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得益彰,经济发展得益于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一般来说,在这种状况下,当地的环境与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好的基础,而产业发展又偏重于无污染或者对环境无损害的类型,如旅游业、手工业等产业,并注意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在以上四种类型中,从取舍性角度看和以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衡量,路径选择的优劣顺序依次是:第Ⅳ类>第Ⅱ类>第Ⅲ类>第Ⅰ类。其中,第Ⅳ类是最应该选择的模式,第Ⅰ类为最不应该选择的模式,第Ⅱ类、第Ⅲ类介于其间。第Ⅱ类通常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侧重于环境改善的政策目标;第Ⅲ类注重于市场导向,侧重于经济增长的目标。第Ⅱ类如果缺乏持久性的外力支持,或者人口与劳动力流动方向出现逆转,则有可能向第Ⅲ类甚至向第Ⅰ类的方向转变;而第Ⅲ类如果不附加必要的环境约束,则最终会向第Ⅰ类方向转变。但是,如果在第Ⅱ类或者第Ⅲ类发展模式中增加有利于增长的成分或者有利于环境改善的约束,则第Ⅱ类、第Ⅲ类模式也都有可能向第Ⅳ类模式转变。

实现第Ⅳ类模式符合政府与社会期待的目标,体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这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较强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也是贫困地区发展障碍最多的地方。假如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小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则贫困地区愈来愈贫的格局将不可避免。(2)具有弱增长甚至弱减少的人口变化规律。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新增人口一定会吞噬经济增长的业绩,拉低平均收入水平;但是人口的急速下降,也可能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3)具有递增性的环境改善速度。在可能的条件下,改善贫困地区的环境状态,修复恶劣的生态环境,使环境尽量适合于人居,将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4)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应该既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产业基础支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又符合绿色、清洁和环保的基本要求,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往往是因为其处于第Ⅰ类发展模式下。由于经济基础落后,很难实现自主性的快速增长;由于环境恶劣,也制约了经济增长,也因而缺乏改善环境所必需的最低规模性投资。尽管一步到位地抵达第Ⅳ类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这一方向应该为贫困地区确立发展思路与战略所追求。如果贫困地区的政府能够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的规律性,准确分析与认识区域的资源、产业和环境等特点,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来形成推动第Ⅱ类模式的环境改善的目标,同时又利用市场机制,引导资本推动第Ⅲ类模式的经济增长,则经过一番不懈努力,有可能逼近乃至实现第Ⅳ类模式的发展。

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前文指出,贫困地区的不发达,有其经济与环境方面的双重障碍。障碍越多,逾越障碍的成本就越高,依赖自主努力实现多重目标的难度就越大。所幸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有了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央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中部崛起的政策,对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政策中涉及到的退耕还林工程、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治理工程等,都会积极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政策中涉及到的增值税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也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国家多年来实施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有助于限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各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好的市场基础。由于制造业的增长,对于原料的需求增加,为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提供了好的契机;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到风景名胜地区旅游的需求也明显增大,贫困地区的山川美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大增;由于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驱使一些企业将生产线向资源成本与劳动力成本都较低的贫困地区转移。如果政策操作更加合理,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就已经具备了。

从政府政策利用的途径上看,贫困地区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援助性政策。中央政府的援助性政策带有整体性、全局性和组合性的成分,涉及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改善和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需要贫困地区用好用活中央的援助政策。过去常有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说法,听来没有问题,现在看来问题不少。这种说法的一个缺点就是将政策与科学割裂开来,并在实际应用中导致科学与政策分家。结果是贫困地区实施的许多政策没有得到科学地实施,或者在实施中没有科学地监督,结果使大量的投入没有产生应有的扶贫效率。另一方面,科技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往往脱离于政策援助之外,变成完全市场化的产物,科技扶持的公益性、援助性和普及性没有体现出来。当务之急,要实现政策科学化,保障政策的透明运作、管理规范、责任明确和监督完善,使政府政策能够在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长期的推动作用。要看到,许多贫困地区既缺乏资源基础,同时生态环境恶劣,国家对这些区域的援助也将是长期的。必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使中央政府的政策能够真正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所分享,使民众成为援助政策实施的受益者。

从市场化角度看,贫困地区应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各类投资者进入,创造更多的财富与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必须用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要求投资者。引入污染型企业虽然短期内创造了财富,但却长期损害了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应该在基础设施与信息传播方式改善的基础上,鼓励贫困地区本地的企业和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农副产业的同时,发展林牧渔等产业,并发展轻型、无污染的制造业和旅游等服务业;规范化地建设好各类产业园区,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并发挥企业集中、集聚的作用。在交通条件改善的同时,积极输出劳动力,鼓励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地区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德·M·梅尔,詹姆斯·E·劳赫. 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世界银行. 与贫困作斗争——世界银行2000-2001年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世界银行. 发展与环境——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4]迈克尔·P·托达罗. 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5]世界银行. 让服务惠及穷人——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周民良. 反贫困与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J]. 中国软科学,1999,(3).

[7]李周,孙若梅. 中国生态敏感带与贫困县的相关性研究[A]. 李周,黄正夫. 农村发展与环境[C].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8]戴维·皮尔斯,杰瑞米·沃福德. 世界无末日[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9]史迪夫·H·汉科,巴涅·道德勒. 部落所有制:土著美国人经济发展的祸害[A].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阿兰·A·瓦尔特斯. 发展经济学的革命[C].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彼特·鲍尔. 对现实的忽视[A]. 詹姆斯·A·道, 史迪夫·H·汉科,阿兰·A·瓦尔特斯. 发展经济学的革命[C].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注释:

① 引自严浩:《资产建设:加拿大新型扶贫思路的启示》, 2006年12月13-14日中加论坛论文。

Povert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OUMin-liang1,2

(1.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ASS,Beijing 100836, China;

2.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Key words: poverty;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朱 蓓)

作者:周民良

市场导向下的工程管理论文 篇2:

刍议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再管理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更加专业化,对施工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本文从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着手分析,并对具体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理论;管理人员;管理方式

一、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概述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正由传统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以及销售导向转变为更高层次的市场导向、成本导向以及价值导向。也就是由原本内在的质量管理需转变为外部因素、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学原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应随着方针、政策及目标的不断变化而相应的进行调整,这也是未来理论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正确管理,需要建筑工程单位和管理单位一致的努力,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的管理,以使企业能创造更大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二、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同其它生产或者经营领域相互交流和沟通。众所周知,不同的生产或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可以方便大范围地与其它生产或者经营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若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提升质量战略,在企业中塑造质量体系。因为单凭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没有办法从根本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只有通过战略策划,并加入更多的质量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改进。实际上,建筑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不足,而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结果所导致。

2.有利于解决当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许多管理上的问题。由于当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非专业人员的加入,使得企业的管理机制被严重削弱,导致质量问题和工程事故以及鉴定不利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大量出现,因此必须对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也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则需要在技术与方法上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化。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与手段的实施也需要随着工程管理目标的变化而改变。

三、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进度管理体系的管理

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全面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体系的管理,对所有管理人员来讲,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款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的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2.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提升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的实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大力普及计算机技术,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键全发展,在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吸收和完善了许多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促使当今国内外很多新颖的管理手段和想法,快速与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相融合。这在保证工程质量、改善投资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管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3.发挥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作用

要保证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不断创新。对管理人员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才能保证他们在整个现代施工管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企业内部广泛使用竞争上岗的制度以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办事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为目的,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设备、材料和人工成本费用的控制,同时提高对施工机械设备与劳动效率的管理。

4.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

作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筑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发生质量事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承担技术管理责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监督,并对监督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与安全教育。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的管理学科,随着当今社会步入信息化与科技化时代,人们创造财富与福利的方法、途径等有了新变化,不再是重复传统的生产活动,而是更加注重项目开发与项目实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企业主要为完成上级交付的计划任务,并以追求产值为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将市场观念取替计划观念、利润观念取替产值观念、管理观念取替行政指令,以此促进工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同时改变经验主义,实现科学技术管理,强调创新,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要管理领域,并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具体项目的应用而不断调整与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2]李宏.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略谈[J].才智,2008,(02).

[3]林知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幻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侯艳峰

市场导向下的工程管理论文 篇3: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有效方法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经济发展,过去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提高工程管理与控制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立足之本。工程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到竣工的各个阶段,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律,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达到统一。

1 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同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相互交流和沟通。众所周知,不同的生产或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可以方便大范围地与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当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由于当今建筑企业私营化起来越普遍以及企业自身的改制导致的管理机制被严重削弱,使得质量问题、违法违纪案件、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以及鉴定不利等管理问题普遍出现,因此必须对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 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2.1 加强进度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中的管理

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考虑。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进度款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个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管,对施工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明确规定,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质量控制书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要严格控制。

第一,既不能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对建筑结构布局、和装修等标准进行任意变更,也不能对建筑临时设备和材料进行随意变更,以避免造价失控的出现。第二,既定的施工时段内不要轻易更改施工方式,保证加班施工和签证用工的必要性,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第三,对于施工方面的管理,如果出现问题和矛盾需要变更签证,要先弄清楚是属于哪一方面的责任。

2.2 普及计算机技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的实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就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吸收和创新了很多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促使当今国内外很多新颖的管理手段和想法快速与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相融合。这在保证工程质量、改善投资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有效、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管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2.3 在管理人员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作用

要保证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不断创新。对管理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他们在整个现代管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完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补充管理体系的新鲜血液,引进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广泛使用竞争上岗的制度以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办事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为目的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设备、材料和人工成本费用的控制,同时提高对机电设备与劳动的干预。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党政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有力的约束机制保证项目管理的平稳进行,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认真执行,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标准、规划。

2.4施工质量管理理论

若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提出质量战略,在企业中塑造质量体系。因为单凭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没有办法从根本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只有通过战略策划,并加入更多的质量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变革。实际上,建筑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缺陷,而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也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则需要在技术与方法上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一致,实现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化。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需要随着工程管理目标而改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正面临经营革命,由传统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以及销售导向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市场导向、成本导向以及人文导向。也就是原本内向的质量管理需转变为外向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学原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應随着方针、政策及目标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这也是未来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必将在未来得以发展。

2.5施工技术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筑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正确管理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和管理单位共同的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以便能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现代管理体系有着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够有一个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我国的建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2]李宏.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略谈[J].才智,2008,(02).

[3]林知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幻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曹策

上一篇:高职院校食堂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镇上半年工作总结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