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秩序管理办法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秩序管理办法(共8篇)

市场秩序管理办法 篇1

2007年8月23日下午2时,由区房地局组织的静安区房地产开发企业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会议在区房地局会议室召开。区房地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局的市场科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全区21家有在建项目或有销售楼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首先由区房地局同志传达了国家建设部等八部委下达的《关于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有关文件精神,强调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开发企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结果上报区房地局等项相关部门。

随后,针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销售的热点问题,就进一步加强本区商品房销售监管工作向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了若干要求,并希望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规范商品房销(预)售行为,杜绝违规操作。

最后区工商分局、区物价局市场科负责人针对自查工作中涉及其相关职能的项目提出了指导意见,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供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遇到疑惑时便于咨询。

市场秩序管理办法 篇2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

传达学习了黑龙江省关于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暨监管的政策文件精神,强调加强农药管理,特别是高毒农药监管工作对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要求各级农药管理部门明确目标,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扎实工作,启动高毒农药事件问责制度,完成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暨监管工作任务。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小组,制定实施了包括鼠药定点经营和高毒农药实名登记销售的规定,各县相应制定实施了农药管理规定和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农药的制度化管理。

2完善地、县、乡、村4级农药投入品监管网络

全区目前已建立地、县、乡、村监管网络,农药监督管理体系较完善,监管网络系统对农药经营、使用进行全面管理,对农产品质量、农残事件和农药药害事件进行追踪处理,全程监控农药投入品。各级农业部门的主要任务:地市级负责全地区农药经营、使用管理与技术指导;县级负责县域内农药经营单位管理、使用技术推广、农药案件初步处理;乡级负责乡域内农药使用情况监控、农产品质量监控、技术指导;村组负责村域内农药使用指导,违规、问题事件的报告。大兴安岭地区农药监管网的建立与完善,农药管理措施得以很好地落实,农药经营和使用问题尽快尽早地得以处理和解决,提高了农药管理效能。

3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宣传车、横幅标语、印发资料等方式,在全区全方位地进行农药安全使用宣传,教育全区生产经营者、流通者及消费者要进一步认识明确农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同心协力抓好菜篮子,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二是农委组成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核心,结合扶贫、种植、科教、经管等培训队伍赴各县区对农民进行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培训,印发了限禁用农药清单,分发给广大菜农,教育他们要增强农药安全使用的意识和责任,自觉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管理,确保生产放心果菜。三是对农资经营商进行规范经营农药知识培训,要求农药经营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经营农药尤其是限用农药,对农民负责,对社会负责。

4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登记购销制度示范

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全区以鼠药为重心、以高毒农药为重点在4个县(区)建立经营定点51个。实行高毒农药实名购销登记制度,与经营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农药经营承诺书》,建立购销台帐,要求做到守法、诚信经营,确保销售的农药质量,为农民提供合格、安全、放心农药。全区的农资市场已全面实施农药经营登记制度,执法单位与当地的农药经销商共建“守法经营农药示范门店”;在县植保站技术指导下,以农药、药械配套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结合方式,对农药经营使用实现一体化管理,杜绝高毒、假劣农药。

5全面清查市场,规范经营秩序

大兴安岭地区4个县(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实行限用高毒农药管理专项检查计划,组织市场检查13次,抽查农药样品500余个,全区均未发现公开使用、销售禁限用农药情况,也未发现违规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药经营市场秩序。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50余份,建立了全区监管网共享的农药经营户电子档案和文书档案。农药经营过程中做到经营户自查、执法人员抽检、监管部门定期检查的农药管理局面。

6普遍调查农药使用情况,建立动态监测网

全区开展农药使用普查,普查面涉及15个乡镇,近2000个商品农药,调查方法采用日记式记录,通过农药普查和普查结果的系统分析,对大兴安岭地区农药使用情况和问题有一个科学判断,为下一步农药控制工作提供依据。监控和指导种植户科学应用农药防治病虫害,逐步形成农药使用监测网。

7引进、研究和推广应用替代高毒农药的技术

市场秩序管理办法 篇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依法办事和自由竞争。通过合同来进行规范市场行为同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这两项重要特点。订立合同最基本的依据就是《合同法》,此外还有其他法律来约束合同的订立,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因此合同管理体现了依法治企理念。同时,合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不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因此,合同管理是企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依法治企的大趋势。

现代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合同管理贯穿项目管理的始终,是业主、承包商与市场连接的桥梁与纽带,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的重要法律依据。强化合同管理,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有利于提高业主与承包商的履约率,同时实现双方当事人利益,促进企业、行业发展。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需要

合同管理的全过程都明确界定了市场主体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各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正确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约与索赔等纠纷的重要依据。市场活动中不断涌现诚信危机、不正当竞争等危害市场经济发展,主要是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管理弱化的结果。强化合同管理,使市场主体时刻受到合同管理的约束,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处理纠纷,起到规范市场主体和整顿市场的积极作用。

合同管理体系的构建

合同管理体系是指以相关法律为基础,以合同为管理对象,以合同管理组织为管理主体,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建立严格履行合同职责和义务的评审、实施、履约评价和持续改进的体系。

(一)确定合同管理组织及其职责

合同管理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包括从项目的前期调研、谈判、合同评审和签订,到中期的合同履行、变更和监督,再到后期的项目总结与评价等全部工作。因此,必须是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有两层含义:一是全体员工都应该具备合同意识,具备按照合同办事的意识;二是各业务部门都应参与合同管理的分工协作。全员参与要求明确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各参与方,包括各职能部门和专业负责人的权责,打破条块分割,清晰划分工作界面,确保各部门发挥优势、分工合作、紧密结合,协力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有归口管理部门。企业应建立独立的、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合同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合同管理人员。在实践中,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已经建立了法律事务机构,因合同以法律为基础,因此将合同管理集中于法律事务部门,一般称为合同部。合同部的重要职能就是推进合同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

(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1、前期参与制度

在签署合同前,合同管理人员要参与到项目的招标投标、合同谈判等工作,就合同相关事宜提供专业支持并进行合规审查。合规审查包括营业范围、资质审查、履约能力调研、招标投标文件的审核、权利义务划分,风险分析等诸多内容。

对于招标文件的审核是承包商应进行的工作。审核招标文件,首先要审核招标文件是否符合签订合同的各项原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标单位在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前提下进行投标。其次要审核其内容,确保企业自身条件能满足招标文件的需要,确保招标文件响应招标要求。对于模糊不不清的地方要进行澄清。招标单位的澄清文件、会议纪要、其他补充文件以及后来的中标通知书都将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但最重要的是进行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的审核和分析。

权利义务的划分在合同管理的前期谈判工作中至关重要。任何一方主体都要预防相对方凭借自身优势或市场地位,在合同中明显加重对方责任、免除自身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显失公平条款。

分析风险、明确风险承担责任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这些风险,既不能完全预见和把握,也不能在执行中完全避免。为了尽量减少风险,避免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和争执,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资料,制定明确的合同条款和规范,承包方则应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仔细地分析和估计可能出现的风险,谨慎编制投标文件。

2、合同范本编制与管理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合同范本库,每个项目都要临时编写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可能耽误工程进度。

由此可见,通过编制企业自己的合同范本,可以大大提高合同草拟和合同谈判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全面防范风险制度的构建,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并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拟定合同文本的内容时,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使拟定合同具有预见性,并且要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避免所拟定的条款出现歧义。拟定合同文本要把握以下要点:明确订立时间和优先顺序;约定价款和工作时限;明确组成合同文件的解释顺序;重视索赔条款的拟定。合同初稿拟定后,要进行合法性分析及完备性分析。同时要确保构成合同的各种文件齐全、合同条款齐全、合同用词准确、对项目可能出现的不清情况有足够的预见性。

3、合同的评审、审批、签订管理

合同的评审是指合同审查人员对合同初稿进行全面审阅和审查,提出修改建议的过程。合同评审要坚持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风险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合同的审批是由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负责人按照一定的流程,在各自的权限与职责范围内对合同进行审核与批准。任何合同都必须经过合同部的评审,未经评审的合同不得提交审批。合同的审批流程具体包括:(1)具体业务负责人审批;(2)企业职能部门审批;(3)项目主任审批;(4)企业领导审批。

nlc202309022028

合同经过合同部的评审、负责人的审批就进入签订阶段,也就是进行合同的正式签署。合同的签订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合同审批表,合同审批表是合同评审与审批流程形成的纸质痕迹,是确认合同经过评审和审批的依据;二是授权委托书,是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代表企业签署合同。合同审批表和授权委托书都是后期进行合同归档的内容。

4、合同的履行与动态管理

合同的履行跟踪与动态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项目管理的关键点,因此在合同签订后,要及时跟踪合同的履行,进行动态管理,合同的履行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重视现场签证。签证必须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如果发生变更,要格外谨慎,尤其要重视设计和施工图变更,此类签证只需对变更或修正的项目进行签认,未发生变更的图纸无需重复签认。

(2)及时记录、收集、和整理各种文件资料。一是现场记录,包括现场施工日志、施工报告、业主和工程师的指令和往来信件、出勤情况、设备材料使用报表、中间验收记录、事故记录、现场会议记录、施工进度记录等;二是财务报表,包括施工进度款报表、会计总账、财务审批报告等。

(3)进度动态管理。在合同履行中,要随时把握进度的变化,运用图标、线路等编制方法编制出实际工期。将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进行比较对照,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更正,加强控制措施,确保最终的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偏离不是太大。同时,根据偏差原因做好索赔工作。

(4)质量动态分析。工程质量是关键,质量管理也应该是动态管理,时刻跟踪质量变化,避免偏离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5、合同的归档制度

合同管理不只是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管理,合同的归档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合同管理归档制度不仅使企业文件资料的保管与归档工作统一管理,而且是处理经济纠纷、切实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

合同文本、有关合同的修改、补充、变更、中止、解除的协议、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合同审批表等合同文件都应列入合同归档的范畴。各项文件内容都应确保其完整性,其中合同文本的完整性应包括:合同中约定的“合同文件”范围以及合同附件、合同附录等。

合同归档不止是所有合同文件的简单整理,每一份合同都应当独立建档并编号,并做好合同归档的台帐工作,确保合同归档制度意义的充分实现。

6、合同的总结与后评价制度

将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得失、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撰写分析报告,是规避合同风险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合同管理是企业各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项目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合同管理这个核心点来开展,合同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管理中要讲求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因此,在构建合同管理制度的同时,更要不断探索合同管理的方法,寻找新技巧,解决事件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合同管理的意义得以真正实现,降低市场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进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秩序管理办法 篇4

来源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公告日期 2008-12-26

作者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启动农村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现就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维护农村市场秩序,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和维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既涉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搞活流通、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发展大局,又关乎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和保障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要求,严格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严防假冒伪劣商品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积极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加大农村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农村市场秩序

各地要突出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集中执法力量,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农村市场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执法行动。一是要围绕农业生产资料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要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做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突出工作重点,结合春耕、夏种、秋播等重要农时季节,着重抓好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薄膜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的监督检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行为。二是要围绕家用电器、建材、装饰材料等新农村建设重点商品,深入开展商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针对农村配送、送货下乡和农村集市等特点,切实加大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下乡”商品、摩托车和农村建材、特别是地震灾区重建所需材料等商品的监管,检查其来源是否合法、标识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售后服务义务是否得到切实履行,确保农村商品市场规范有序。三是要围绕农村食品市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突出抓好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蔬菜、禽蛋、奶制品、副食品、烟、酒、酱油、食醋、食用盐、糕点等农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品种的整治。要以农村集市和食品店为重点,严查经销不合格食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安全。

三、加大农村市场日常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农村市场消费安全

各地要切实加强农村市场日常监管工作,依法清理和规范农村市场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加强农村商品市场监管,强化日常巡查,切实保障农村市场消费安全。一是要严把农村市场主体准入关。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主体,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许可的,要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审验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前置许可证明文件,按照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依法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农村食品、商品交易行为的监管。监督农村食品、商品销售者依法建

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严格审验供货商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商品合格证明和标识,如实记录食品、商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购销台账、质量追溯、质量承诺、重要农资备案、种子留样备查公告等自律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和新“三定”方案,加强对农村食品、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查验农村市场食品、商品的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失效日期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加强不合格食品、商品退市监管,建立健全行政监管责令退市和销售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对有关部门通报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不合格的食品、商品,立即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监督销售者停止销售、追回已售出的食品、商品,就地封存,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再次流入市场。三是加强对涉农商标、广告的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涉农商标、地理标志的保护,加强农村市场的广告监管,严厉查处发布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资商品广告和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四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工商所和红盾护农服务站的作用。重点解决因农资引发的群体性投诉,将信用分类监管与日常巡查有机结合,完善监管档案,及时将监督检查情况录入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加强对信用监管数据的统计分析,突出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经营户,切实提高日常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日常监管执法落实到位。

四、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切实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

各地要依据《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手段,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一是要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不合格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假使假以及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和商标侵权、虚假广告、传销等各类违法行为。二是要加强案件排查和督查督办,强化对违法线索的梳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大要案件要挂牌督办,限期办结。三是要严格办案程序。对涉嫌犯罪的,严格按照规定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要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执法纪律,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既有效惩处违法行为,又依法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商品的正常流通。

五、加大农村消费维权工作力度,切实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

各地要加大农村12315网络和“一会两站”建设工作力度,努力将农村12315执法平台建设成为工商部门与农民群众的信息互动平台,工商部门畅通民意平台,接受农民消费者监督、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平台,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现实利益问题平台,切实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要进一步畅通农民消费者申诉举报渠道,切实加大12315进农村、进学校工作力度,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基层工商所、红盾护农服务站的积极作用,方便农民消费者申诉举报。要健全农民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的受理、查办、反馈等工作制度,认真受理和依法处理农民消费者的咨询、申诉和举报,特别是要注意解决好涉农群体性申诉举报,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要加大农村“一会两站”建设力度,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将“一会两站”纳入新农村基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总体工程,倡导利用基层远程教育网等社会资源,建立12315城乡远程维权平台,为农民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服务。三是要加强对涉农消费咨询、申诉、举报信息的汇总分析,随时掌握农村市场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警示、提示,及时进行消费引导,促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六、加大监管制度建设,切实构建农村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各地要认真总结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红盾护农、农村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巩固成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构建农村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一是要依据工商机关法定职责,紧紧围绕规范农村市场主体、农村商品质量和经营行为,大力完善农村市场主体准入、商品质

量监管、日常巡查、进货查验和进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等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监管执法体系。二是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引导农村商品经营者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进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商品质量承诺等自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商品经营者自律体系。三是要加强与各级消费者协会的合作、与行业协会的协作和与新闻媒体的信息交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社会监督体系。四是要切实加强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特别是强化节日期间、春耕、夏种、秋播等农忙季节农村市场重大事故的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监管应急处置机制。

七、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切实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积极营造农村市场监管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播、宣传单、告示栏等多种手段,积极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农村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农村市场监管工作成效,曝光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农村市场监管环境。二是要加大农村消费指导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执法干部下乡、消费知识下乡和消费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帮助农民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识假辨假和消费维权能力。三是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切实加强与商务、农业、工业主管、质检、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信息通报,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共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八、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制度,狠抓检查落实

各地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对农村市场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狠抓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商机关一把手要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内设机构按职责分工协作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以落实新“三定”、停收“两费”为契机,着力解决好监管理念转变、监管知识更新、监管能力提高等问题,根据监管需要对工商所人员、装备、监管区域等进行必要整合,充实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执法队伍,保证执法力量,特别是要强化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力量,切实提高监管执法能力。二是要明确分工,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地要强化农村市场监管属地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检查指导责任制、工商所辖区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内设机构的分工,企业注册、外资登记和个体私营经济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农村市场生产经营主体的登记管理,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要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农民消费者的咨询和申诉举报,加强农村市场商品质量监管,依法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食品流通监管机构要依法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依法查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农副产品销售者的监管,加强对农资商品的监管和检查;竞争执法、直销监管、商标管理、广告监管等机构要分别加大对农村市场不正当竞争、传销活动、商标侵权假冒、虚假广告的查处力度。纪检、监察机构要对农村市场监管执法工作进行行政监察。各职能机构既要按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农村市场监管合力。三是要强化督查指导。采取全面检查、重点督查、交叉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督查指导工作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督查,确保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人员力量和经费保障等落到实处。各地要分别于2009年1月20日、3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前,将农村市场监管情况统计表分别报送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并分别于6月20日、12月20日前书面报送本地区农村市场监管半年工作小结和全年工作总结。如遇有重大情况,可随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市场秩序管理办法 篇5

树形象

充分展示交通人的新面貌

——佳木斯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工作总结汇报

为迎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于8月16日在佳木斯市的胜利召开,创造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运输良好环境,按照市政府相关精神及交通运输局的具体实施方案,佳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动真情、鼓实劲、全员参战,在“保省运、创文明、争一流”的工作目标激励下,在40余天的超前工作和超量工作的环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的整治交通秩序大会战行动中争得了荣誉,赢得了胜利,圆满地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

一、动员与宣传相结合,努力调动行业各方面的积极性

自市政府7月25日下发《佳木斯市迎省运军警民千人整治交通秩序大会战行动方案》后,交通系统紧急行动起来:市交通运输局于7月28日召开了“交通系统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动员大会”,制定了《交通系统整治交通秩序实施方案》;市运管处于7月29召开了“迎省运讲文明带头维护交通秩序动员会”,制定了《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交通局运管处实施方案》。又在8月5日再次召开“迎省运整治道路运输秩序推进大会”,会上公布了《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交通局运管处实施方案》,并层层签订了《交通局运管处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责任状》。与此同时,市运管处客运、货运、汽修、驾培等具体管理部门对其所管理的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走访宣传,召开了相应的会议,认真部署道路运输全行业的整治要求,深入落实市政府、交通局和运管处的整顿会战意义和要求。客运、货运、汽修等部门还走向街头、客货运输场站和企业,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耐心地宣传整治范围、内容和目的,使广大从业人员充分认识交通整治的重要意义。省运会召开前夕,运管处共发放宣传单9800余份,发放各类整治通知5000余份。

为了树立行业形象,市运管处特别要求处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市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务必严格遵守“严管街十不准”、“严管街非机动车十不准”和“严管街行人六不准”规定,争做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带头人。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市运管处还加大了这次整顿会战的对外宣传和上报信息的力度,先后在内部刊物《运输行业管理》、《生活报·三汇版》、《省道路运输》上刊发稿件。特别是于8月13日在《生活报·三江版》第十三版上刊登了“迎省运道路运输换新貌”交通专刊。此外,市运管处还向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信息网站、省运输局政研室等单位发送各种相关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方面的信息计200余份。

市运管处办公室和政工科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全方面地宣传报道我市道路运输行业迎省会的决心和实际动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宣传目的。

二、任务和责任“挂钩”,确保会战效果显现高效

在贯彻落实市政府、市交通运输局相关整治措施的过程中,为加强领导,确保打赢这场市场整治大会战,市运管处专门成立了由处长任组长、各副处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整治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处临时负责人与各位分管副处长、各分管副处长与相应的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各科室负责人分别与每一个执法人员和相对应的企业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状,达到了“任务分 解、责任到人、人人参与、处处见效”的总体要求。

(一)客运管理科的任务和责任

1、严抓“三关一监督”工作,确保客运车辆进站手续齐全有效;驻站办督促客运站严抓“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对手续不合格的车辆一律不许出站运营。

2、杜绝和清除长途客车及过境客车私设站点问题,坚决打击四丰山服务区、紫薇山庄、永安桥和八一宾馆门前等几个私设的站点,决不允许私设站点现象反弹。

3、采取流动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的方式,规范车容车貌、方向标志和各种设施,严格检查客车内的“小马扎”等加座设施。

4、规范客运车辆严格遵守市政府对严管街的各项要求。

5、认真做好客运枢纽站周边秩序(重点是林管局门前落客区秩序)、客运中山站周边秩序和客运枢纽站与中山站之间的秩序管理工作,确保客运站周边200米之内不停放客运车辆。待发客车必须进入指定的待发停车场停放,客车落客必须到指定的落客区完成。

6、杜绝客运经营者和司乘人员在客运站内外喊客,不许客运经营者引导和带领乘客购票。

7、彻底治理客运站周边强行揽客行为和利用其它非法车辆倒客行为。(二)货运管理科的任务和责任

1、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网上公开举报电话、清理责任区段的主管部门和责任人,使货运经营者对市政府的“千人整治交通秩序大会战行动方案”人人知晓,并主动配合行业管理部门工作,保证货运市场有序经营。

2、第二运输管理站、第三运输管理站、郊区运输管理站和货运科分片包干,相互配合,明确责任区、责任路段、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细化至具体执法人员,对各自责任区内所有货运经营业户、经营场(站)、物流网点的经营秩序、经营行为、车辆停车秩序等予以严格监督,同时加强货源调查和源泉管理工作。

3、对市区重点街道、重点路段安排精干执法人员重点巡查,集中整治,死看死守,不留死角和盲区,做到货运市场无违法、占道经营,待货乱停车行为。

4、标本兼治,注重把好源头许可管理关。对货运企业和道路货物运输车辆的准入手续予以审批前,严格审查质量诚信经营承诺、业户经营场所所在社区出具的不扰民和不占道经营证明、营运车辆停车和待货的停车场所证明。及时调查违章车辆所在公司,对该公司进行批评教育,并作违章记录。

(三)汽修办公室的任务和责任

7月中旬开始,由汽修办和稽查队联合对友谊路的汽修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坚持每天早六点到晚六点不间断地在路上巡查,所有经市运管处审批的汽修企业不允许有占道维车现象的发生。

8月6日起,全处执法人员统一行动,全面分段管理。郊区运管站、二站、三站全面负责胜利路、长安路、红旗路和站前路的货运市场及汽修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稽查队、货运科负责友谊路和广源物流园区的看守及全面巡查;汽修办全面负责汽修市场整治的指导工作。所有执法人员对无照经营、占道修车和门前乱停乱摆物品等违法行为务必进行严格监管,本着从重从快打击的原则,杜绝占道修车、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全面清理占道修车、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的同时,稽查队配合汽修办对全市汽修企业现状进行了全面排查,摸清了基本底数,为下一步全面清理汽修市场秩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做好省运会期间交通整治工作的各项工作,市运管处设立了监查组,不定期地对“整治的区域”市场进行检查,对负责整治违规停车、非法喊站和强行揽客、非法倒客和随意落客、私设客运站点、占道经营、无证经营户、居民区扰民等现象监管不到位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检查督导,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失职、违反纪律的执法人员,按“责任状”进行处罚。

三、监管与整治共同进行,确保“责任区”达到整治标准

在这次大规模的交通秩序整治会战中,市运管处共调用20台标志执法车辆和抽调全部规范着装上岗的55名运政执法人员。这些运政执法人员从7月26日开始,每天从早6:00到晚17:00对全市各重点部位按照“责任状”和“任务分解表”规定的责任内容进行严管严查。在交通秩序整治过程中,运政执法人员积极采取流动检查、摄影取证、接听举报、受理投诉等多种方式对长途客车、货车、机动车维修经营秩序和经营行为进行全方位管理,在每天长达12小时的死看死守监管中,确保无占道经营、无待货停车、无占道修车、无无证经营等行为发生。

在交通秩序整治期间,市运管处在客运市场、货运市场和汽修市场交通秩序整治方面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客运科除内业人员外,其他执法人员全部上岗。在主管副处长刁秀明同志的亲自带领下,对站前的站车秩序强化管理,彻底治理了客运站周边非法喊客、强行揽客行为和利用其它非法车辆进行倒客行为,共检查营运车辆150多台次,查处违规车辆5台,每天清理在 站内喊站的司乘人员20余次,清理小马扎14个,收缴非统一标志30多个,罚款5000余元,组织临时站内加车167台次,安全运送旅客3000人次;货运科、第二运输管理站和第三运输管理站执法人员采取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经营行为和深入经营货物运输企业、货运场站、停车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使绝大多数的车辆都能保证正常的停车秩序。整治期间,对轻度违章车辆和业户批评教育达300余次,暂扣经营许可、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48个,强制扣留严重违规车辆7台、强制拖走3台,集中组织学习、接受教育20余人次,在相关证照上给予违章记录8次;汽修办每天坚持对友谊路、红旗路、站前路等主要路段上的汽修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共查处无证经营业户28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并规范了7户,取缔了12户,转向经营1户。

由于领导得力、组织及时、管理有方,运政执法人员志气高涨,精神饱满,任劳任怨,确保了良好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为省运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通畅的交通环境。

四、加强车辆调度,为省运会服好务

为切实做好省运会交通运输保障车辆的准备工作,市运管处提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保障车辆的调查统计工作,对市区的保障运力和征调驾驶员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同时,安排精干人员到省运会筹委会负责专项协调工作,并按照筹委会的需求规划出具体的车辆征调总体方案,提出赛事期间和会议期间的车辆使用计划。省运会前期和运动会期间,市运管处共安排了75台保障专用客车和面包车、40台轿车和10台应急货车,抽调30名执法人员昼夜坚守在运送和疏导演职人员、运动员及教练员的第一线。仅省运会开幕式当天 就提供保障车辆63台,调动保障车辆达500余台次,运送参赛及相关人员近2万余人次。从会议开始到结束,共计提供保障车辆近2000余台次,运送参赛及相关人员近6万余人次。

五、交通人的“四特”精神,在省运会期间发扬光大

省运会期间,市运管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保障责任区内各重要路段的道路运输秩序良好,做好省市领导、各地(市)代表团、组委会、运动员和教练员以及开幕式演职人员的运输保障工作。接受任务后,运管处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和部署,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和深入一线,全体运政执法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地坚守在服务于省运会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交通人特别能承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1、各级领导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为明确任务和细化责任,在接到任务后的第二天就要签定责任状。由于办公室人手少,市运管处主要领导亲自动手编写和修改《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交通局运管处实施方案》及责任状内容;为保证责任落实到位,运管处领导又亲任督查组长,每天起早到各路段巡查,督促检查各岗位的工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责任路段现场存在的问题并随时调整工作部署和措施。

在8月10日,针对胜利路叶子加油站和长青路货车、货站占道经营等难点问题,市运管处专题立会研究以上问题,及时做出了“专项整顿,重点打击”的整治措施。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市运管处调集20台执法车和30名执法人员,同时请媒体参与,在主管货运、汽修的刘长青副处长和张毅副处长的亲自带领下,利用三天的时间,在重点难点路段专项打击(事先已对全体经营业户和车辆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到期不走的3台货车予 以强制拖走。对轻度违规经营的业户在相关证照上作违规记录,待证照年检和质量信誉考核时,视违规次数情况予以经营资质降级或吊销证照处罚。对严重违规、拖延整改的48家经营业户,暂扣经营许可、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再规定整改期限。在第二次规定期限内再不整改的,予以吊销证照处罚,促使48家经营业户全部整改到位。

此外,在交通秩序整治期间,市运管处对以上车主、业户,采取了不罚款、组织办班学习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进行强化教育43人次。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终于打开了“两个难点路段”的局面,保证了我市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大会战活动的顺利进行。

2、市场监管人员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客运、货运和汽修市场上的市场监管人员每天坚持12个小时战斗在交通秩序整治第一线,经常是大家来不及换班就猫在车里吃几口盒饭、喝几口矿泉水,异常辛苦。许多执法人员累病了,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客运科副科长冯伟东的腿站肿了,从未喊过一声苦。此间,他爱人正在哈医大做腰间盘手术,他都没抽出时间前去陪护;货运科执法人员徐利因为连续几天顶岗而吃不上午饭,胃病犯了也没有休息一天;货运科执法人员姜长友感冒发烧了,却坚持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才去医院打点滴„„这样的感人事例在省运会期间还有许多,许多。可以说,省运会期间井然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是用运政执法人员的汗水和辛苦劳动换来的。

3、派驻省运会的工作人员协调有序,尽显交通人本色

在省运会中,市运管处派出了三组工作人员,他们为黑龙江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召开代表交通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市运管处派驻到省运会的第一组工作人员,是以客运派出所所长宋云鹏为同志为首的3名筹委会工作人员(于文、宋金山)。他们在市交通运局的统一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全力配合下,从今年1月份起就已经开始调度车辆,运送先期举行赛事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先期赛事的间歇期间,他们不辞辛苦地深入到市区100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调查摸底,以实地验车的方式确定了2004年以后出厂的、车况良好且检测合格的52台通勤客车、考斯8台特客车、15台面包车和四家汽车赞助企业提供的40台轿车作为省运会期间运送参赛人员的保障车辆,有效地保证了保障车辆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他们还要与相关部门联络制定每个阶段比赛和开幕式前后的运输计划,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然后,他们再及时地把训练、比赛发车时间表分别发送到每个代表团手中。运动员生病了,他们能够连夜将其送往医院,还买来姜和糖做成姜汤送到病床前。然而,他们自己生病时,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继续工作。每次比赛期间,他们都要忙到深夜,有时候就住在筹委会,几天都回不了家。宋云鹏同志感冒低烧,因上下沟通时说话太多,嗓子哑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声带长了息肉,但他没有休息,仍然尽量用沙哑的声音在联络、沟通„„

市运管处派驻到省运会的第二组工作人员,是代表交通部门驻市纪检委“省运会整治交通秩序效能组”的汽修办主任孙天振同志。他主要负责友谊路路段的整治和督办工作,随时向交通部门反馈“效能组”整治工作的各种信息,并在“效能组”工作会议上领取相关工作任务,报告交通部门在整治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在参加“效能组”各种会议的同时,他还肩负着全市汽修市场整治交通秩序的工作任务。他经常是在市纪检委“效能组”开完 早会就马上到汽修市场去执行交通秩序整治任务。很多的时候,他白天在运输市场上工作了一天,晚上还要继续参加市“效能组”召开的工作会议。孙天振在赶赴哈尔滨参加会议临上火车前的两个小时,还在交通秩序整治的工作岗位上„„

市运管处派驻到省运会的第三组工作人员,是以刁秀明副处长带领的货运科副科长关军为首的20名“演职人员运送车辆”押车和引导工作人员。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的要求,市运管处派出的这20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20台客车运送省运会开幕式所有演职人员的押车和引导工作任务。

按照计划,8月14日和15日这两天,押车和引导工作人员要在晚上运送演职人员进行彩排。但14日这天下起了大雨,所有押车和引导工作人员都冒雨按时达到现场待命。他们从中午11点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押车和引导车辆来回运送演职人员。由于参加开幕式的演职人员多为学生,在大雨下显得秩序很乱,还有个别演职人员对车辆挑剔,在发车场地乱跑,使得押车和引导工作人员在雨中组织演职人员上下车时,每一次都要大声地呼喊、维持现场秩序,对个别人还要做思想动员工作。押车和引导工作人员嗓子都喊哑了,身上的衣服也总是被雨水浇湿,一天下来,衣服在他们的身上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8月15日是悼念舟曲死难同胞的全国哀悼日,原计划的晚8点彩排临时更改到次日凌晨进行。他们从晚上7点集合出发,一直在会场外和车上车下往复地奔波,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结束工作回家休息。

8月16日开幕式的当天,他们中午12点出发,引领63台客车和面包车往返运送了20000多名演职人员。开幕式上,节目精彩纷呈,而为了这场 演出忙碌了一天的他们却不能进场观看哪怕是一眼。比他们还要辛苦的,是市运管处派驻到省运会的3名筹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在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后,还要回到指挥部,总结当天的工作,细化次日的工作方案„„

他们的事迹,只是运政执法人员中的一个缩影。省运会期间,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默默无闻地战斗在交通秩序整治第一线的执法人员,用他们自身的敬业精神打造着交通人的新形象。正是这些同志们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才使得省运会的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市运管处派出的这些同志们的优秀表现,得到了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和省运会筹委会领导的一致表扬和好评。

六、从业人员知识竞赛,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添新彩

为给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道路运输驾驶员,为省运会期间的全市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增添新的色彩,在主管副处长于永和的亲自领导和部署下,市运管处于8月13日在佳运集团兴运培训中心隆重举办了迎省运佳木斯地区首届“做文明市民遵守交通秩序知识竞赛”和“道路运输从业资格理论知识竞赛”。全市区的9所培训机构参加了竞赛。经过一天的激烈竞争,共评选出“做文明市民遵守交通秩序知识竞赛”个人奖三名、“道路运输从业资格理论知识竞赛”个人奖三名和团体奖三名。

通过比赛,增强了驾驶员遵守交通秩序和遵章守纪、安全驾驶的思想认识,提高了驾驶员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理论知识水平,是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的再宣传和再教育。此次竞赛,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应,深爱广大从业人员的欢迎和支持。

自开展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大会战活动以来,经过市运管处参战的全体 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环境明显改观,主要街区和重点路段及客运站的秩序都有了明显好转,实现了市交通运输局单利局长在“交通系统迎省运整治交通秩序动员大会”上做出的“具有光荣传统的交通人一定会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的庄重承诺,用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事实证明,交通人是一支关键时刻能拉得出、调得动、叫得响、打得赢的过硬队伍,是我市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必将在将来的地方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药品市场秩序 篇6

着力提高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效能

上海市副市长 周太彤

(2007年2月8日)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将上海市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药品监管工作的主要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不能光靠“人海战术”。在2006年排查“齐二药”的专项行动中,上海共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先后出动了监督人员15000多人次,对3000多家单位逐一进行调查,这种传统排查方式费时费力,也容易延误时机。为了提高监管与应对药品突发事件的效率,市政府在2006年8月全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题会议上提出,“要紧紧依靠信息技术实施监管,向技术要监管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新的监管模式”,“积极探索构建统一监管平台,掌控医药企业的运作状况和产品的流转信息。”

2006年9月,我们开始着手构建上海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2006

1年11月初完成并进入试运行,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投入运行。上海市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覆盖了全市所有128家药品批发企业,这128家药品批发企业批发的药品占到全市药品销售额的98%以上。通过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便能够初步查明进入本市各类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生产单位、批准文号、批号、供货单位、购进数量、流向等基本信息,为药品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不良药品的召回和假劣药品的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撑。

今年1月上旬,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查封某一种问题药品的紧急通知后,当天晚上我们就迅速启用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搜索该药品在本市药品批发流通环节情况,仅用了10分钟,就查明了该问题药品在上海的进货单位、进货数量等基本情况,立即对这些药品采取了监控措施,防止问题药品蔓延。

目前,上海市正在积极完善并扩大这一实时监控系统,从药品扩展到植入性医疗器械,并将不良产品召回等环节纳入系统管理,使信息技术在药品监管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去年“齐二药”、安徽华源“欣弗”药害事件排查的经验,我们专门组织了突发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课题组,对本市突发药品安全事件的处置原则、程序、工作制度和网络进行了

研究,并制修订了《上海市突发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实施预案》和各项工作制度。根据《应急处置实施预案》,重新构建了本市突发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网络,明确了突发药品安全事件的报告、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流程、力量调动、一线处置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有关信息的对外发布等具体规定。同时,将药品流通实时监控、举报受理中心等获取的信息作为应急管理的基础信息,纳入应急管理系统统一指挥调配。最近,我们开展了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应急处置药品安全事件的业务培训,今年一季度将组织全市药监系统人员开展一次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突发药品安全事件的能力。

三、创新监管机制,掌握监管主动权

上海市以全面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为契机,着力完善药品长效监管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与公正执法的机制。2000年市药监局成立之初,市政府就要求上海药品监管部门率先建立起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机制,药品监管的经费、人员的收入待遇、办公用房及监管装备,均由公共财政予以保障,切断了药品监管部门在经济利益上与企业的联系,杜绝“靠药吃药”等问题的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与严肃性。二是进一步完善药品抽验机制,加大药品抽验力度。从2001年开始,上海市就实行了行政抽样与技术检验分开的改革,增强抽样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共拨出3000多万元经费用于药品抽验。

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同时,定期公布药品抽检结果,充分发挥了技术监督的威慑力。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药品抽验机制,进一步提高抽验项目的靶向性和针对性,优化抽验经费的使用效能。

三是进一步完善药品隐患与违法行为发现机制。上海市建立了网格化的药品监管网络,实行监督重心下移和监管关口前移,在街道与居委会,在乡镇与村委会,聘请药品协管员、监督员和信息员,建立联系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发现违法行为的蛛丝马迹,快速采取行动,防控药品安全风险。我们正在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热线“962727”,现在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将正式开通。

四是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管机制。我们强调“三个主动”,即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出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日常监管与动态监管上,克服“重审批许可,轻动态监管”的倾向。我市药监部门建立了与企业法人约谈制度,促进药品研究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增强法制意识与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控制,加强企业自律,严防违规操作,严防有质量问题的药品流入市场。

市场秩序管理办法 篇7

关键词:种业,市场,准入

1 前言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古老的产业,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是经济再生产、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民为政要, 农为国本, 种为农先”, 民富则国强, 农业兴则国家兴, 种业兴则农业兴。种子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源头, 是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一切现代农业技术、农艺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种子这一载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自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种子开始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环境下流通。当下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在这种环境下, 一个健康、净化的种子市场对于粮食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市场监管的角度, 就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构建和谐种子市场秩序,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为今后推动本地区种业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什么是种子市场

种子市场是对种子有购买能力的需求, 也是对种子有需求且有能力购买的农户群体。种子用户有购买动机和使用某品种的习惯, 真正采取购买行动而成为某一品种的使用者, 还要有一定的购买力作经济保证。种子用户的收入是影响种子购买力的最重要因素。纵观我国种子商品化和种子市场的发展进程, 无不与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收入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农民使用商品种子、优质种子, 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反过来, 优质新品种的采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思考分析

3.1 建立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 种子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市场监管难度也是日趋明显。在如此发展趋势下, 我们的种子市场管理队伍既要懂得市场执法程序, 又要了解相关的农业技术;既要有较高的管理素养, 又要有较高的法律水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另一方面要将培训与实践、考试与考核结合起来, 建立一支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真真正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执法, 为地方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3.2 严格市场种子准入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相关规定, 市场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市场经营者在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明之后, 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营业执照。负责种子市场准入的相关部门一定要落实经营许可制度, 对于种子经营、加工、仓储、生长等等各个环节要严格实地检查, 确保合乎法律程序, 取得相关资格证明之后, 方可按照规定发放资格证明。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 如下情况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证:经营不在分装地包装种子;受有经营许可证证书书面委托代销种子的, 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 但是必须要办理营业执照, 并在地方种子管理机构备案过。除此之外的, 一律可视为无证经营。对于无证经营的单位, 勒令其整改, 否则吊销其经营许可。

3.3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要落实种子档案管理制度。将出售种子的来源、去向、质量、品种, 购进人、售出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等, 严格登记备档。种子经营备档至少要保存到售后两年以上, 这样可保证售后种子服务的跟踪到位。种子售后当年, 要根据经营档案记录情况, 组织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 做好技术指导。尤其是在作物性状表现突出时期, 有效地跟踪调查, 可及时了解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及时为生产户主提供技术指导, 保证农作生产的顺利开展。

3.4 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指出种子进入市场必须要将种子真实信息披露给购买者, 明确了种子标签真实制度的重要地位, 这样做可有效规范国内种子市场的销售行为, 也是提高流入市场种子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 建立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也为市场监管机构加强种子适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由此, 必须要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在实际市场经营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制作种子标签, 标签要详细备注种子的名称、栽培要点、适种区域等等法定信息。这样可保证农民放心识别购买, 切实提高准入市场种子质量, 维护了农业市场秩序,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加大种子质量监管力度

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 也是决定着农业收成好坏的关键所在。当下, 由于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也在情理之中。为了防治种子案件的发生, 必须要将种子质量监管落实到位。对于市场买卖种子, 要定期进行抽检。尤其是在种子收获后播种前, 重点抽检种子生产大户和种子经营企业。对于抽检后的结果要及时公布于大众, 对于质量不达标的种子坚决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保证准入市场种子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勇.狠抓队伍建设全面履行职责强化种子市场监管[J].中国种业, 2012, (10) :40-41.

渠道管控:打破市场秩序魔咒 篇8

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

发展初期,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不顾长期利益而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碍于营销政策和客情关系的延续,仍没有对市场进行有效梳理,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市场布局不合理对不同市场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有效的布局,没有采取差异化的渠道策略,没有进行科学的资源配置。比如,对于一个流通型的市场,如果给予不必要的销售政策和过多的促销资源,则很容易转化为窜货的本钱。

客户选择不严格企业发展初期对经销商来者不拒,导致投机商充斥其中,正常的经销行为变成了纯粹的投机行为,规范的经销商也只能被迫追求短期利益。在这样的政策下,流通商趋之若鹜,纯销商避之不及,造成“货物遍地跑,终端看不到”的“移库”现象。由于一般药品只有两年的效期,“移库”必然迫使下游经销商低价抛货。

销售指标不合理由于市场布局的失误与经销商选择的草率,企业没有认真分析每个市场的流通和纯销情况,制定新年度销售指标时,往往简单地在上年度销售的基础上统统增加30%~50%,导致流通型市场销量越做越大,指标越来越多,窜货现象越来越严重。

市场发货不管理由于竞争的压力,企业明知一些流通型市场在大量窜货,但仍不控制发货,要多少给多少,助长了流通型市场的窜货行为。

返利政策过高。不少企业为了促销,还在“三八”、“五一”、“十一”等敏感时期推出阶段性返利政策,进一步加大返利力度。但由于经销商对产品利润空间要求不一,利润空间巨大,导致部分经销商低价抛货或窜货。

返利管理不当。发展初期,一方面企业不懂得返利管理的科学内涵,一方面经销商不愿意企业过多干涉其经营,这就导致企业对返利管理采取简单的销量管理,即仅仅根据经销商的销量确定返利的大小。这样,越是窜货的经销商销量越大,拿的返利也越多,而返利多了就更有条件窜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市场秩序混乱的危害

客户利益难以保障,长期合作难以为继

价格混乱、价格倒挂、低价窜货等问题严重损害经销商的利益,打击客户的积极性。由于投机商的破坏,致使规范的经销商也只能重视短期利益。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经销商难以和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渠道价格难以提升,企业利润受到侵蚀

渠道价格的长期低位徘徊导致企业赢利能力不足。表面上,品牌建设硕果累累,但实际上企业利润难以大幅度提高,企业未能充分享受品牌价值与品牌效益,并由此直接影响到企业进一步的研发能力、营销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强化。

品牌美誉度降低,品牌力难以释放

市场秩序的混乱会严重影响品牌的美誉度,使企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价值受到直接的伤害,不管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品牌力难以充分释放,甚至是赔本赚吆喝。

销售瓶颈难以突破,营销力难以实现

市场秩序的混乱,经销商信心的丧失,严重影响到销量的提升速度,长此以往,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崩盘。

企业难以长远规划,长期利益难以保障

市场秩序的混乱,价格的长期低位徘徊,销量的增长乏力,使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长期战略规划,或者有心无力,或者难以推行。如此发展,则企业的长期利益难以保障。

市场秩序混乱像毒瘤一样侵蚀着品牌OTC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治理措施,如实行区域保护、严厉打击窜货,但这些措施只能取得短期效果,且效果不大。为提高经销商的积極性,有些企业进一步提高经销商返利、提高销售人员提成等,殊不知这恰如火上浇油。

那么,市场秩序混乱到底能不能治理?如何治理?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认真的研究认为,市场秩序完全能够治理,但必须采取科学、系统的管控措施,且必须分步实施、系统推进。

渠道管控的四大策略

渠道管控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稳定、可控的渠道分销体系及市场秩序;维护价值链上各级客户的合理利润空间,与经销商建立稳定、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稳步、持续提高销售业绩和企业的赢利能力,进而提高品牌美誉度,释放品牌力。渠道管控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渠道管控必须遵循“保证销量、循序渐进、措施完备”的原则。保证销量——不能保证销量,则老板这关很难通过,渠道管理是许多OTC企业的顽疾,没有企业领导的鼎力支持,渠道管理根本就行不通。循序渐进——渠道管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操之过急必将无功而返。措施完备——市场秩序混乱非一日之寒,渠道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一招半式,或仅在某个、某几个点位下手于事无补。循序渐进式的渠道管控可能需要1~3年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渠道管控目标。

策略一:市场布局与渠道调整

首先进行市场划分,并根据市场划分配置营销资源。

其次根据区域市场容量、产品成熟度、渠道结构要求、经销商的覆盖能力等因素确定一级、二级(或三级)经销商的选择与布局。建立架构合理、覆盖有效的渠道网络。尤其是粤、江、浙等纯销型市场,渠道深度与密度一定要充分考虑,达到目标终端的有效覆盖。

策略二:合理定量与适当控货

定量、控货与市场布局工作密切相关,必须在合理的市场划分与渠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定量——按年度动态核定各市场的纯销量与销售指标。适当控货——按核定的销售指标控制发货的数量与速度,减少压货,合理库存。

策略三:分步实施价格管理

如何进行价格管理?价格管理能否一蹴而就?不少企业由于渠道价格混乱,甚至价格倒挂,窜货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终端管理缺失,终端价格也长期在低位徘徊,甚至被一些药店恶意打压,作为招揽顾客的招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渠道价格,还是终端价格,管控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分步进行。首先制定阶段性维价目标,逐步提高渠道价格与终端价格。其次制定超低价窜货处罚条例,根据阶段性维价目标,严厉打击超低价窜货。

策略四:科学设计返利政策

返利管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返利的数量,一是返利的内涵。彻底扭转单纯以销量定返利的管理方法:逐步降低经销商返利总量;降低销量返利权重,增加管理返利权重;逐渐降低阶段性返利政策,保持营销政策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减少窜货资源。

当然,对于条件许可(有能力、有资源,且能够忍受短期的销量下滑)的企业而言,渠道管控可采取坚决、果断的“休克式”疗法,加快渠道管控的实施步伐,用不到1年的时间实现渠道管控的目标。

上一篇: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模拟习题下一篇:湄洲岛游记初二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