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市场论文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审计市场论文(共8篇)

审计市场论文 篇1

自接到总部要求自查的通知,**分部第一时间成立稽查小组,将所有手头工作暂时搁置,对前期各项推广工作内容做统一梳理。销售公司总经理批示:"严格全面彻查,不管是否为总部稽查项目,不允许流于形式,所有相关人员无条件配合。"大量核心人员变动使事件细节的断档确实为稽查造成了阻力,现经系列人员的逐一查找、询问、资料收集等环节,认真将事实反映如下,请各领导查阅:

一、专柜

1、**分部专柜制作价格,是根据当时**分部12月份招标制定价格。招标过程先对外发布招标信息(报广、电台),经议标后以邮件形式通知有意向竞标公司,由公司财务、产总、监事或相关授权委托人参与,并经过走访过建材市场材料价格,对展台制作的材质的使用进行了要求。最后由参会领导通过匿名投票方式竞选出三家展台制作公司:**广告,**经济开发区**广告制作部。招标从展台制作的材质、要求制作工艺、或对大卖场统一制作标准的要求(如连锁系统制作要求较高)、制作地的路程及制作量制定价格,并在会议结束后近快做出了对展台制作的价格等相关规范。

2、专柜制作按照客户的回款任务量及结合所在地实际情况进行申报与制作,根据公司内发文件有统一的级别制作标准,也告知了广告公司各级别制作标准,各参与竞标公司均有提供公司资料,而参与制作广告商也向分部提交了资质证明、税务登记证等五证相关资料交至分部财务备案,并按公司财务要求交纳了质保金,一旦对展台的制作出现偏差或不符合我司制作VI标准,则按公司文件相关内容进行处罚。故只收取了中标广告公司相关证明及质保金。后期也针对出现的新的问题多次召开了广告商的培训沟通会,也根据相关的问题补充了新的考核制度并与广告商确认签字,得到广告商的认可。(见附件通报、制作标准及考核制度)

3、前期因公司网点数量不大,区域规模较小,而有些区域确实存在比较偏远且经济实力情况较为落后的情况,所以在分部各区域内只有一家广告商。至2010年已在各区域均已增加到两家广告商。由于前期招标过的广告公司有部分无法配合我司的各项标准与制作要求,已对其进行更换,目前已在进行最后的帐目清理工作。对后期增加的广告商,因未参与招标,有的只在公司内部MIP流程上进行申报(金都广告),有部分因前期有过合作,只是因当时只需一家,在竞标中未考虑,后因制作需要,将其例入供应商范围,有部分广告商为与冰箱共用广告商,由一个品类走完公司内部流程。但

是制作标准无条件按照公司招标价格制作。

4、洗衣机专柜从去年12月开始均直接采购总部标准件,因考虑到发展的长期利益,我司不顾总部标准件价格较自己制作成本大,全部统一向总部采购,只为营造更好的终端形象和全方位的对经销商给以支持。公司并无对广告公司进行一般展台制作招标,而是全部采用总部高规格高标准展台,采购总部标准件的公司为南京汇通广告公司和广东好运通,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二、赠品

1、赠品采购的价格均先经领导同意确认某种礼品,然后通过几家广告商的报价,对比同等价格产品的性价比和材质等各方面。并通过对当地或其他销售公司同类产品采购的报价,然后报至公司财务及产总同意后,按正常招标流程采购。有部分采购赠品由当地采购商采购价格比礼品供应商采购价格要低,而非公司招标供应商,只通过对其资质或采购能力进行实地考察,再通过对其采购品进行实地验收来管控。

2、赠品采购有部分延续08年招标供应商,且不同品类赠品有不同的供应商,并在采购前,通过两家以上的询价与市场调研对采购品类进行比价,并通过对非礼品公司也进行过比较。对于赠品采购的价格,从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考虑,有部分同类型的的赠品,因改进了赠品质量或加入分部其他要求,同类型产品在质量或工艺上有所提高,在采购价格上就有可能有偏差,采购过程中报至财务与产总同意执行。

三、物料

1、物料制作经过了四家以上的广告商招标,鉴于对物料质量的把控和品德的信任度,最后在当时只选定**与**各一家供应商。前期销售公司物料制作的量不是很大,能满足制作的需求。其他几个小区域则按照公司招标价格,根据制作量的多少与当地实际情况,基本上由经销商或代理商先行垫付在当地制作,再由销售公司经审查后付给经销商。故有部分资料的提交就无广告商的招标信息,只有中标广告商才向公司提供了信息与相关证明。

2、物料规格工艺在公司内发文件上对物料制作的工艺与制作要求对广告商进行了规范,并告知了相关的广告商,同时下发了各业务。各业务在申报此类申请时,按照公司的统一模板进行相关的申请,经同意后由广告商根据各业务申请内容结合物料制作要求进行制作。物料制作与采购价格与制作量的多少有关系,且我公司对广告商的要求是

包含的服务内容,例如有部分的高空安装,根据高空安装的难度来收费;网点的布置,有部分由广告商来直接布置;我分部有几个旅游城市,在城管、工商的收费的标准上,有些项目对物料的要求与价格要高于其他非旅游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特殊性(如***、**、**等)。

3、物料制作资料的提交有提供发票、制作协议、明细、照片等相关资料,常规的物料制作因有统一模板,按每次申请报规格与数量提交,因广告商都有相关证明类在财务备档,且相关招标的规范信息都以文件形式下发,故未在每次提交资料时提供招标资料。我分部在招标前有在报广及电台等相关媒体发出通知,并通过对议标等流程并以邮件形式通知意向竞标广告公司,招标时有通过财务、产总、监事及相关授权委托人在场的进行投标决定。招标资料的收集当时分部基本按文件要求流程来做,但有部分资料未按文件形式来保存,且因前期人事变动,收集的广告商对应资料有部分可能流失,有部分则简化了流程,如投标保证金承诺书、投标承诺书等则直接体现在与广告商的代理协议上。

4、物料类在招标时也有印刷厂类的通过竞标,我司对广告商的制作要求与时间有严格界定,材质上了也有严格要求。印刷厂在某些项目上的制作较为单一,且在时间的界定和服务方面无法完成,有些不包含为我司分货、发货、送货等项目,且产品线单一,无法满足需求,我分部只能按印刷厂的价格将印刷类的产品承包给广告商。后期在制作量加大的情况下,在**区域也增加了一家物料广告商,同时结合在批量生产时,将印刷类产品直接交由印刷厂制作,有部分物料在实际制作中,根据批量的制作,再适当的降低广告商的制作价格。

四、户外1+1

1、户外续签广告牌基本上延续09年的户外广告,其户外广告价格基本上延续09年的价格,如有政府行为的广告位置需要更换的,基本上也是按照同等性价比的位置和价格更换,如**楼顶户外大牌原位置为火车站户外广告牌,**市步行街户外广告10年未再发布,无续签广告牌的价格高于09年的。

2、续签广告牌同比09年有降幅的为柏园桥的户外大牌。因该户外广告商与我司有多年合作,09年签订价格为14.3万,10年签订价格为12万,是因为今年我分部又与其签订了沅江二桥的一块户外大牌,并有意向继续签订其另一块户外广告牌,且因前期该广告商信誉较好,今年该广告商又与我司签订了展台制作协议,在本着长期合作、互惠互

利的原则下,该广告商同意以12万/年的价格为我司发布,但是制作费用与安装费用由我司自行承担。在签订户外广告时,也在广告位置周边地区进行过位置、价格的比较,根据广告位置的车流量、人流量及广告效应,选定位置与价格比性价比最优,最后经产总与董事长同意选定投放。在广告位的降幅上,广告商也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与我品牌的长期合作出发,所以在09年的基础上给予我公司最大的降幅,且广告位置均为广告商私有,经过几年的投放,其投入成本早已收回,因此能在他们保证利益的情况下,可以将广告位价格降低。分部其他旅游型城市则因广告位置较少,且主要将广告位用于旅游或地产类的品牌宣传,与其他产业的品牌合作较少,也不愿意合作,广告位置价格相当高,而**城区则广告位的数量较大,竞争较为激烈,且可投入的品牌不多,因此价格相对分部其他城市价格较为优惠。

3、我司选定广告位置主要集中于**、**、**区域,**、**基本上延续09年广告位置与价格,10年**区域新增了两块户外大牌。户外大牌的价格根据广告位置地段与面积大小价格不一样,经销售公司董事长与产总同意10年在**区域增加投放两块,按公司流程与总部户外报帐流程申请,价格参考为因当地为旅游城市,在工商等手续的审批上比同等城市价格稍高,故整体价格有可能比同等城市价格稍高。

以上管理中可能因时间和具体原因确实未坚持一些原有的标准,而销售公司因不同执行人的素质也导致出现专业能力的不足,过多的市场化和部分操作过于灵活化,领导管制及人管人的现象明显。虽然公司在三年不到的发展中已逐步完善和更重视流程化,制度化的规范和建立,也一直在推进内部管控体系,但更需要总部领导的监督和指导。希望总部领导综合实地原因,考虑地域素质与特点,对相关内容酌情调查,毕竟分部赖以生存的源泉是销售,也请总部站在市场的角度多支持和辅助销售公司的成长!

**分部整理汇报

审计市场论文 篇2

(一) 审计收费及溢价

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产品费用、预期损失费用和会计公司的正常利润。目前审计外收费项目也逐渐转入审计收费, 且规模越大的事务所, 审计收费越高, 溢价越明显, 综合作用下审计收费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相比而言, 由于国内审计业务的接受程度不高, 所以为了保持正常营业, 事务所收费总体上看比美国收费要低。但审计溢价也很明显, 王振林 (2002) 、李连军 (2005) 等发现“四大”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国内大所, 而国内大所的审计收费又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 即规模越大的事务所审计收费越高。

(二) 审计市场的集中性

对反映集中度的N厂商集中比率和反映离散度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两个比率的研究发现,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服务是高度垄断的, 美国上市公司乃至其他大型企业的审计业务95%以上均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包揽, 即形成了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 高度集中性正在对多年来运行良好的美国经济商业模式造成破坏。虽然国会也曾提出一系列的干预政策, 但实效性的措施却未实施, 集中性非但不减, 合并现象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因为受市场经济转型完善过程的影响:1997至1999年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 按客户数计算的CR10一直未超过三分之一, CR20一直徘徊在50%左右。在2000至2002年, 市场集中度增长很快, CR4增长到49.82%, CR8增长到58.89%。2002至2004年CR4基本保持稳定, CR8继续小额攀升。总体上看, 若以客户资产总额来计算, 中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但我国审计市场尚未形成垄断竞争局面, 也尚未发现明显的专业化;审计市场上存在严重地区分割现象, 地域性比较强。

(三) 审计人员资格

美国采用的是较为严格的ACCA标准。进入审计市场, 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和认证, 在8年内通过14门科目考试, 大专以上学历方有注册资格。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 (A-IA) , 必须在10年内通过16门考试。我国只要5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CPA) 的6门考试科目即可获得资格证书, 即可从事审计业务。且大专以上学历, 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国公民均可以报考。美国的会计师认证需要经过4-l0年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 比我国注册会计师认证最多6年时间难度大得多。

(四) 规模经济程度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的一些会计事务所就开始通过兼并和收购在全美范围内扩大经营规模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现在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谋求成长、服务多样化以及获取行业专家才能,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越来越多。我国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的大规模合并出现在2000年, 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因素比较大, 且范围较小、规模经济具有不均衡性。

二、中美审计市场结构差异分析

(一) 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

美国审计收费的三部分有其各自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产品费用一般取决于委托人规模的大小、业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总体财务状况。对较小的会计公司而言, 产品费用受委托人特征的影响程度要大于财力雄厚的大会计公司。预期损失费用随被诉讼风险的增加而增加, 许多事务所陷入“无利经营”的境地。为挽救事务所, 收费项目就从审计收费以外转向审计收费本身, 导致审计收费日益增加。收费标准还受审计市场竞争的强弱的影响。若会计公司之间竞争激烈, 总体审计费会减少, 但供求双方的竞争往往使审计费最终趋于均衡。

收费溢价的原因是类似的:不同事务所之间的审计收费差异代表了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回报。规模大的事务所, 从业务范围、审计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而涉及到审计服务的质量都能得到保证, 所以对审计需求者的收费比较高, 这是声誉带来的审计溢价。“四大”已经建立起高质量的声誉, 其审计收费中包含了声誉溢价, 所以其收费高于本土事务所;国内大型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事务所, 也具有较高质量的声誉, 所以审计收费也略高。

(二) 影响审计市场集散程度的因素

美国审计市场结构研究者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产品人手解释集中性的原因。研究发现, 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具有较高的审计服务质量, 即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保证, 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和受管制行业的客户市场上, 大事务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质量优于小事务所, 所以在上市公司和受管制的行业中,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容易形成较高的市场份额, 这种较高的行业市场份额所带来的效率提高又使客户得到了更高的保证程度, 委托人更倾向于选择大型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久而久之, 小规模事务所如果经受不住高质量、低报酬的审计要求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消失于审计市场或者被其他大所兼并。大型事务所因此占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审计市场结构。

我国1993-1999年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过程为逆集中化, 是我国经济转型的结果和副产品。一方面, 由于大型事务所独立性相对较高, 而当时被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 市场上充斥着对低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 导致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显著下降;另一方面, 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又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结果就是审计市场集中度的下降。2000年以后相关市场环境有所转变, 市场对审计服务的需求逐渐正常化, 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凸现出竞争优势。在相关监管政策的配合下, 一些竞争力强、绩效好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竞争优势日益稳固, 吸引了更多的需求单位转向聘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从而使得审计市场出现集中化的迹象。

(三) 影响审计人员进入门槛的因素

我国审计市场比美国发展起步晚的多, 整个审计领域的各项工作都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改革过程中, 具备专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人数较少。不管是事务所、审计人员还是委托单位, 对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和对审计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的变化中, 事务所和被审单位成本效益原则的坚守也会影响到对审计人员层次水平的要求。

(四) 影响规模经济状态的因素

我国审计市场中, “四大”在大客户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本土事务所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而制约本土大型事务所规模经济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包括:准入管制、价格管制、监管当局不信任以及缺乏国际经验等。由于我国大型事务所国家支持的特殊性, 政策因素影响比较大, 不能像美国审计市场那样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审计市场的合并和分离。这种政府政策性强制推动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不良后果, 导致经营效率的下降。

三、对优化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启示

(一) 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目前对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两者没有关联, 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我国当前的审计市场来看, 适合我国的观点是: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某一个审计委托而言, 审计费用随事务所的不同而变化。因此选择事务所的同时, 也就同时选择了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四大所之所以在我国审计市场上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最重要的一点是其提供的审计报告质量上有保证。从注册会计师角度来讲, 高质量的审计需要较强的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声誉, 这使得注册会计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更好地为委找人服务。从委托人角度讲, 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委托人, 要通过选择提供高水平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降低不合格审计的风险, 他们愿意为避免这种风险付出较高的成本。

从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中, 应该关注审计收费的规范化和市场决定的收费自由度的权衡。为保证审计质量, 约束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以及被审单位, 需要采用适当的较高的审计收费标准;但同时为了活跃审计市场, 扩大国内事务所审计市场份额, 又必须保证所设的收费门槛能为被审单位所接受。这就需要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 也需要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利用宏观调控的权利, 对收费标准加以规范, 克服市场本身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二) 适度鼓励集中

从美国审计实践来看, 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因为集中使得大型事务所在审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能抵制来自客户的不当压力, 降低被审单位不正当变更要求;还有助于提高审计业务的连续性和边际利润, 提升会计师事务所间竞争的层次与水平。相反,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低集中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 较多小所的存在使事务所平均客户数量过少, 市场占有率过低, 会计师事务所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分散也加剧了审计师与上市公司间审计契约关系的失衡, 大多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经营管理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 会计师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共谋, 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因此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增强我国事务所的竞争实力, 可以借鉴国外审计市场发展的经验, 采取提高审计市场准入标准, 引导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强强合作等措施, 适当地提高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

(三)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寡占并非完全垄断, 也不是扼杀必要的竞争, 而只是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在审计市场的结构调整上, 应该遵循国家集权领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大事务所以权利优势以吸引市场中的合理、合法的兼并和重组, 借此去除无竞争力的小所,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必须把握好市场竞争分散和集中的度, 对市场垄断和集中有明确的区分。为了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 壮大优势产业和行业, 鼓励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兼并和重组。在处理审批过程中, 必须严格兼并重组程序, 仔细调查申请单位的行为意图, 发现潜在的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视同仁, 避免超国民待遇, 稳定审计审查秩序, 为审计市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促进审计市场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

(四) 提升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我国一直注重对注册会计师的定期培训和业务考核, 保证其符合市场对审计服务的要求。2009年刚刚改革的CPA考试制度, 将五门专业考试变为新制度规定的六门专业课考试和综合能力测试, 增加了考试难度、提高了进入门槛。且国内许多培训机构也开始举办ACCA等国际资格认证考试, 参考人数也越来越多。这说明我国已经在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审计队伍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逐渐与国际接轨。

审计市场结构的优化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完善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自动调节作用外, 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等个层面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以促进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辉, 徐正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10) .

[2]韩洪灵, 陈汉文.审计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分析——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及其述评[J].浙江大学学报, 2009 (3) .

审计市场论文 篇3

关键词:审计需求;代理理论;信息传递理论;保险理论;独立审计市场

一、理论概述

独立审计需求理论主要包括代理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和保险理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最早有瓦茨和齐默尔曼在《以市场为借口的会计理论的供求》一文提出,认为审计的起源不是外部推动产生的,而是社会发展的选择。审计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为了降低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的共同需求。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包括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系统理论。前者认为通过定期传递财务报告以及对其审计,可以有效传递相关公司信息,减轻逆向选择问题;后者假设利益关系人依据财务信息作为决策,但利益关系人不具备有甄别财务报表公允、真实的能力,从而聘任审计师做出鉴证和报告。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是从利益相关者的风险转移角度来探究审计需求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使用者需要通过某种机制来降低投资风险,认为审计有助于降低财务信息风险并且更加强调审计的风险转移。

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十七世纪初到十八世纪欧洲大量移民来到美国,美国殖民地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但两权分立只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只有委托代理关系并不一定形成对审计的需求。当委托人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与代理人签订严密的契约以及对代理人实施严格监督来限制其行为形成代理成本,而独立审计成本低于其他代理成本,委托人才会对审计产生需求。

起初美国的审计师均来自于审计行业成熟的英国,美国公司所有者一般都会运用独立审计方式监督和限制代理人的行为。随着美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股份公司普遍采取由股东大会委托职业经理人管理经营公司。而与之相匹配的是股东对审计需求的增多,从事独立审计的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增多,注册会计师行业逐渐壮大。通过分析,美国审计市场的发展以及独立审计的需求是一种自发性的社会需求。

与美国不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后因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存在私人所有,所以没有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不会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也就没有独立审计需求,以至于独立审计行业停滞。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引进外资为了解决遇到合营企业资本确定、利润分配和税收等问题,才恢复独立审计。由此产生的委托人是中外双方股东,代理人是被委托人聘任的管理者,中外股东委托独立审计师对管理者行为进行鉴证。中国的独立审计需求不是来自于社会需求,而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中外合营企业的问题而产生的审计需求,是一种政府经济改革、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由于中美的独立审计需求不同,导致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方向,而中国则是政府推动式发展方向。

三、信息理论分析

在二百多年的美国资本证券市场历史发展过程中,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美国股票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带来了严重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使得社会产生对独立审计的需求。例如, 1933年《证券法》颁布之前,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多数公司的财务报表已经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1926年82%的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注册会计师,其中79%接受第三方独立审计。这证明了美国对独立审计需求是在法定审计前就普遍存在,美国政府对其管理是放任于独立审计市场的行业自治。

中国的独立审计市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企业与投资者信息的不对称,所以不存在社会对独立审计的需求。改革开放后,证券市场的发展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政策推动下发展的,而中国起初对上市企业的法定审计就是对欧美国家的“复制”,上市审计是迎合法定要求和证监会管制的产物,并不是向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所以作为独立审计的供给方注册会计师是为了满足非市场需求而产生发展的。

假设存在对独立审计的需求,那么我们也不能因此说明被审计的财务信息是真实公允的。因为审计的质量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会出现审计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美国独立审计市场开始也是存在自身缺陷的,但是行业自身不断完善,事务所之间的优胜劣汰形成声誉机制,法律的不完备产生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虽然从自我管理体制转变成了由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监督的独立管制体制,但是行业自身发展始终来源于独立审计市场的需求,而政府只是场外监管者非主导者。

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大多来自于政府推动,例如事务所的合并重组是政府对行业的“小、散、乱”和过度竞争时推动的。法律方面,注册会计师违法成本较低,且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代替法律手段。可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力量薄弱,面对市场缺陷无法通过市场“无形的手”有效调节,也无法利用法律手段,所以只能通过政府行政手段来解决。

四、保险理论分析

审计会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审计市场中参差不齐的审计质量会带来新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使用者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损失,当公司出现经营失败时会对注册会计师提出诉讼赔偿来弥补。

美国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以及集体诉讼等法律制度均允许被审计企业报表的报表使用者可以对注册会计师提出诉讼。例如1980年到1985年安达信支付了大约1.4亿美元的法庭和解费。美国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减轻合伙人的诉讼压力曾采取公司制以及有限责任合伙,而有限责任合伙被延续到现在成为各国事务所效仿的事务所组织形式。

相比美国法律的严苛,中国虽然在《证券法》、《公司法》以及《注册会计师法》都规定注册会计师违规需要承担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但相关信息使用者通过法律诉讼获得损失补偿,因为在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方面缺乏配套法律制度支撑,投资者也可能会因行政处罚滞后而导致赔偿受阻。中国目前关于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制度方面无法保证审计质量以及无法保护投资者利益,也就不存在保险理论下的独立审计需求,法律的不完备暂时只能由行政手段进行填补。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转变也并非来自于诉讼压力和行业自利行为,从事业单位制有限责任制再到现在政府部门推动的特殊普通合伙制,都是由政府强制行政手段来填补法律缺失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先天缺陷。

五、总结

通过对中美两国独立审计需求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在美国尽管美国政府在审计市场出现问题或相关法律不完备时进行干预或控制,但是美国的独立审计市场发展主要依靠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力量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可见,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是以独立审计市场需求为主导,行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在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以及间接管理和场外监督的政府管理体制。

相比美国,中国独立审计市场缺乏审计需求,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是产生于自下而上的市场需求,而是政府在体制改革下强制性推动发展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尽管中国独立审计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但自身需求受限于根深蒂固的政府行政权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通过间接管理和监督来完善独立审计市场环境,从根本上发挥独立审计市场主导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仲藜.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发展若干重大事件的回顾[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

[2]陈毓圭.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EB/OL].

[3]文硕.世界审计史[M].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

审计市场论文 篇4

行审计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22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实施条例的第20条对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范围和审计机关监督方式作了进一步明确和规定。这是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部门的法定职责,然而要履行好这个职责,各地审计机关面临了严重的挑战:审计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其履行法定职责的需求。目前,审计机关应对这一挑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社会审计机构专业人员帮助实现其职责。现就如何利用审计机构问题谈谈看法。

一、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困难。尽管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中,国家投资越来越低,但就其金额上来看是逐年增长,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制2009年期间,中央预算内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达32%。而且,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事项复杂、专业性强。例如,为了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对工程合同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价,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合同法等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等。然而,审计机关投资审计部门无论人员数量上,还是专业结构上都不能满足要求。以贵州2009年为例,2009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2438.18亿元,投资领域涉及交通、水利、房建等

方方面面,而全省的固定资产审计人员仅有300多人,且大部分人员并不具备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的背景,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很显然难于完成审计法赋予的职责。

二、审计机关利用社会审计机构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社会审计机构是是指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程造价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具有审核有关单位财务收支及工程结算能力的机构。

从审计技术的发展来看,社会审计基本上一直走在国家审计的前面,尤其是在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方面,1999年底,原附属于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师事务所全面完成“脱钩改制”,带走了不少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再通过长期市场竞争形成的相对竞争优势,使社会审计机构聚集了一批精通工程审计的工程师、造价师等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国家审计机关所不具备的。但国家审计以法律授权、经费自理为保证的高度独立性,以及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手段,则是中介机构无法企及的、在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完全可以依托审计机关的行政权威,通过优选中介机构,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体现最佳社会效益。

三、当前审计机关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主要模式

1、直接聘请中介机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

这是国家审计署倡导的模式,2006

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办法》对审计机关聘请社会审计机构人员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方式从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上是最容易控

制的,然而这种方式是将社会审计机构当成“劳务公司”,对社会审计机构而言是最不容易接受的,从贵州省的情况来看,当审计机关需要从社会中介机构聘请人员参加审计机关的审计组时,社会中介机构基本是出于“友情赞助”。

2、社会中介机构以机构的名义参与审计组

这种方式多用于投资额比较大的高速公路、大型水利等项目,审计机关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按审计机关的要求,独立完成审计中的专业工作,并对其审计部分出具审计报告。例如在某高速公路的竣工决算审计中,审计厅委托8个社会中介机构完成18个标段的工程结算审计和征地拆迁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织每周以例会的形式由各社会中介机构报告审计进度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由审计组长确定统一的处理原则。审计厅人员完成财务收支部分审计的同时根据各审计机构提供的的线索完成建设管理方面问题的取证,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进行复核。最后审计厅根据各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及自己人员的取证对建设单位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这种模式下,审计机关能较好的控制审计质量,也能较好的保证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各审计机构只完成其专业的部分,不涉及建设单位管理问题,审计机关能及时提供服务,其审计成果能够以独立的报告展现出来,为其发展较为有利,因此社会审计机构比较喜欢这种模式。

3、将建设项目的审计完全委托给社会审计机构

这种模式下,审计机关将其应当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国家建设项

目完全委托给一个或多个社会审计机构,其中一个为社会审计机构为主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其他审计机构和汇总审计报告。在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之前,审计机关审核其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完成后审计机关根据其审计方案,复核其审计报告。在这种模式下,审计机关一般情况不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如果在符复核审计报告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涉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审计机关另行安排审计项目进行专项审计。这种模式下,社会审计机构要根据审计机关审核的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计,而审计实施方案中一般含有对建设单位管理问题及建设单位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审计的内容,社会审计机构从“维护客户关系”方面讲,审计机构不太愿意对涉及建设单位违纪违法的事项进行审计,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审计机构利用其发现建设单位管理方面的问题来换取建设单位其他审计业务。且当审计机构出现审计失败时,审计机关难以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追究社会审计机构的责任。

4、授权建设单位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 当国家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申请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而审计机关又认为该项目不是那么重要或是审计机关实在难以抽出人手时,常常采用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机关一般以复函的形式,授权项目建设单位自行邀请社会中介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这种模式下,审计范围、审计目标由建设单位与社会审计机构在业务约定书中约定,审计机关一般只要求建设单位待审计完成后备案其审计报告。这种模式下,项目建设单位与社会审计机构的关系就是一个简单的服

务关系,基本谈不上国家审计意义上的审计监督,难以达到审计法上规定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目标。

四、法律授权模式—实现对国家建设项目全面审计监督的根本途径

审计报告审计期间 篇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第二十一条“审计报告应当注明报告日期。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 关于审计报告日期的规定,中注协已经历三次规定,前两次具体规定如下::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1995年版)第十九条:“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 财政部关于印发《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等3个准则的通知(财会[2003]11号)对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第十五条“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审计报告日期不应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5号—审计报告(试行)》对“完成审计工作”作了明确界定:完成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了所有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足以支持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在界定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应当实施的程序已经完成;(2)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的事项已经提出,被审计单位已经作出或拒绝作出调整或披露;(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已经正式签署会计报表。

从中注协对审计报告日期的规定演变可以看出: 1、2003版已删除了关于“外勤”结束日的相关规定,规定为“审计工作完成日”,并增加“不应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2006版最新规定只规定了“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由此可以肯定,最新规定中审计报告日并不是“外勤结束日”。

2、审计报告日与“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正式签署审计报告前,通常把审计报告草稿和已审财务报表草稿一并提交给管理层。如果管理层

批准并签署已审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即可签署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管理层签署的已审财务报告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财务报表的日期。本人认为提交给管理层的报告草稿应当是经过质量复核过的报告,因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第二十九条:“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准备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既然审计报告草稿发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后,若管理层签署报告,即可出具,那么本人认为该草稿应该是经过质量控制复核过的草稿。

因此经过上述分析,本人认为项目质量复核应该在审计报告日之前。

赵星伟

2010-6-13篇二:审计报告七大注意点 出具审计报告七大注意点 一忌事实不清,武断下结论。

事实是审计调查报告的基础,是作出审计结论的根据。事实部分是审计调查报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离开了事实的审计结果和结论将成为“无本之木”。叙述事实时要从审计事项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结果等方面入手,揭示审计事项的本质,使分析与事实一致,结果与事实一致。偏面、虚假、歪曲的情况是审计调查报告之大忌。

二忌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

审计调查报告重在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报告内容要突出审计事项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剖析产生问题的关键原因,做到有数据、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突出重点,张弛有序,防止罗列现象、报流水账。

三忌浅尝辄止,停留于表面。

要对审计调查所取得的大量资料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分析和提炼,层层深入,把握事物的特点,不能就事论事,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注意发现光环后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漏洞和隐患。

四忌堆砌数字,没有活情况。

审计调查报告只有把“死数字”与“活情况”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才有说服力、可信度。如果只是数字的堆砌、指标的罗列,必然是软弱无力,这种空洞无物,枯燥死板的报告肯定不会受欢迎。

五忌内容单一,报喜不报忧。

审计要发挥“免疫”功能作用,成为领导的“参谋”,就应真实、准确、客观,敢于揭短,敢于暴光,才不会贻误“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审计调查报告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揭露问题;既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客观因素,又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方面找原因。

六忌缺乏文采,专业味太浓。

审计调查报告是审计的最终成果,是服务于经济发展,为领导决策当参谋,让群众知实情的载体,主要服务于外部。所以要淡化专业味,少用专业语言,多用大众词汇,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清楚,文字要精炼,用词要准确,避免口语化。

七忌千篇一律,文章格式化。

不同事项的审计调查报告应有自己的特色,形式上多样、灵活、新颖是审计调查报告生命力的重要条件。形式呆板,千篇一律的八股式文章,可读性必然弱化,很难进入领导的视角。

总之,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不高,将最终影响到审计效力效果,因此在出具报告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上述注意点,才能保障审计报告能切实发挥作用。篇三: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规范内部审计报告及相关活动,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报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内部审计活动,可结合行政管理程度的要求,参照执行。第四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当体现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并有助于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方面的评价:

(一)经营活动合法性;

(二)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三)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四)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

(五)组织财务状况与会计核算状况;

(六)组织的风险管理状况。

第五条 正式立项的审计项目应当在终结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当根据组织适当管理层的要求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编制并报送中期审计报告:

(一)审计周期过长;

(二)被审计项目内容特别庞杂;

(三)被审计期间比较长;

(四)突发事件引起特殊要求;

(五)组织适当管理层需要审计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

(六)其他需要提供中期审计报告的情况。

中期审计报告不能取代终结审计报告,但中期审计报告能够作为终结审计报告的编制依据。中期审计报告不具有终结审计报告的效力。

第六条 编制审计报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性。审计报告应以可靠的证据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反映审计事项,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二)完整性。审计报告应当做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不遗漏审计发现的重大事项。

(三)清晰性。审计报告应当做到逻辑性强、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阐明事实和结论。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过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复杂语言。文字应当通顺流畅,用词准确,避免使用“几个、少数、大量”等模糊字眼说明情况。

(四)及时性。审计报告应当及时编制,以便组织适当管理层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在保证审计报告质量的前提下,审计报告应当在完成现场审计后尽快编制,经过征求意见和补充修改后分别送达各有关方面。

(五)实用性。审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有利于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有助于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

(六)建设性。审计报告不仅应当发现问题和评价过去,而且还应能解决问题和指导未来,应当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

(七)重要性。在形成审计结论与建议时,应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相关的风险水平和重要性,对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严重差异和漏洞以及审计风险高的领域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有重点的详细说明。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要考虑被审单位接受审计建议、采取相应措施的成本与效益关系。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建立健全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岗位的要求和责任。复核层次级别的具体设置应当视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人员配置等各种因素而定。

第八条 审计报告可以手工编制,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自动编制。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需用联系及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以高超的沟通与合作技能来组织和编写审计报告。

第二章 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

第十条 内部审计报告因审计项目预定目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的内部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正文;

(四)附件;

(五)签章;

(六)报告日期;

(七)其它。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标题应能反映审计的性质,力求言简意赅并有利于归档和索引。一般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名称;

(二)审计事项(类别);

(三)审计期间;

(四)其他。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是与审计项目有管理和监督责任的机构或个人。一般应当包括:

(一)被审计单位适当管理层;

(二)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或者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

(三)组织最高管理当局;

(四)上级主管部门的机构或人员;

(五)其它相关人员。

考虑到各个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方式差异,审计报告的送达单位或个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正文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一般应当包括以下项目:

(一)审计概况;

(二)审计依据;

(三)审计发现;

(四)审计结论;

(五)审计建议;

(六)其它方面。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材料。一般应当包括:

(一)相关问题的计算及分析性复核审计过程;

(二)审计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三)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的反馈意见;

(四)记录审计人员修改意见、明确审计责任、体现审计报告版本的审计清单;

(五)需要提供解释和说明的其它内容。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由主管的内部审计机构盖章,并由以下人员签字:

(一)审计机构负责人;

(二)审计项目负责人;

(三)其他经授权的人员。

第十六条 审计报告日期一般采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送出日作为报告日期。以下情况下使用相关的日期:

(一)因采纳组织主管负责人的某些修改意见时;

(二)内部审计人员在本机构负责人审批之后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新的重大问题时;

(三)内部审计报告存在重要疏忽时;

(四)其它情况。

第三章 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十七条 审计概况是对审计项目的总体情况的介绍和说明。一般主要包括:

(一)立项依据。在审计报告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审计项目的来源:

1、审计计划安排的项目;

2、有关机构(外部审计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委托的项目;

3、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安排的项目;

4、其它项目。

(二)背景介绍。在审计报告中,应当对有助于理解审计项目立项以及审计评价的以下情况进行简要描述:

1、选择审计项目的目的和理由;

2、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业务性质与特点、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员工数量、主要管理人员等;

3、上次同类审计的评价情况;

4、与审计项目相关的环境情况;

5、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技术性文件;

6、其它情况。

(三)整改情况。如有必要,应当将上次审计后的整改情况在审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四)审计目标与范围。审计报告中应当明确地陈述本次审计的目标,并应与审计计划中提出的目标相一致;还应当指出本次审计的活动内容和所包含的期间。如果存在未进行审计的领域,应当在报告中指出,特别是某些受到限制无法进行检查的项目,应说明受限制无法审查的原因。

(五)审计重点。审计报告应当对本次审计项目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说明,并指出针对这些方面采取了何种措施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也可以对审计中所发现的重点问题做出简短的叙述及评论。

(六)审计标准。财务审计的标准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所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其它相关规范制度。管理审计的标准主要是组织管理层已制定或已

认可的各项标准。第十八条 审计依据是审计报告应声明内部审计程序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的。当确实无法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时,应在审计报告中陈述理由,并对由此可能导致的对审计结论和整个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做出必要的说明。

第十九条 审计发现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测试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或消极的事实,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所发现事实的现状,即审计发现的具体情况;

(二)所发现事实应遵照的标准,如政策、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

(三)所发现事实与预定标准的差异;

(四)所发现事实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五)所发现事实在目前现状下产生的原因(包括内在原因与环境原因)。第二十条 审计结论是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所做出的职业判断和评价结果,表明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在做出审计结论时,内部审计人员应针对本次审计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和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做出评价。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结论可以是对经营活动或内部控制的全面评价,也可仅限于对部分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如果必要,审计结论还应包括对出色业绩的肯定。

第二十一条 审计建议是内部审计人员针对审计发现提出的方案、措施和办法。审计建议可以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的改善和纠正的建议;也可以是对显著经济效益和有效内部控制提出的表彰和奖励的建议。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依据审计发现和审计证据,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审计结论的性质,提出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现有系统运行良好,无需改变;

(二)现有系统需要全部或局部改变:

1、改进的方案设计;

2、方案实施的要求;

3、方案实施效果的预计;

4、未实施此方案的后果分析。

第四章 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确认有较大必要性的条件下编制规范的中期审计报告。一般中期审计报告篇幅较短,应当清楚地说明审计发现的事实、不良状篇四:离任审计报告

北京中天呈会计师事务所

beijing zhong tian cheng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关于对北京*****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原总经理*****同志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报告

中天呈审字[20012]第6008-1号

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接受贵公司委托,于2012年1月4日开始对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原总经理*****同志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任职期间(以下简称任职期间)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审计过程中涉及的会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由*****负责,我们的责任是通过履行相应的审计程序,真实反映所约定事项的审计结果。

我们的审计是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审计业务约定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进行的。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座谈了解、实地调查、抽查盘点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

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北京市*****资产经营公司、北京市产经营公司两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于2003年3月4日共同出资成立,于2009年7月30日变更为北京 xx程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2005年11月15日,吸收北京 xxxx有限公司为股东,北京 xxx有限公司更名为北 xx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变更为北京市xxx 法人独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为***;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住所:北京市xx区*****镇北广阳城村,经营地址:北京市8号;经营范围:投资管理、房地产开发、销售商品房。*****下设工程技术部、投资经营部、财务管理部、前期开发部、总工办等部

门。总经理:*****,目前公司正式职工45人。

(二)*****同志简介及其主要职责 *****,男,1964年10月生,籍贯北京,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曾任北京xx中央休闲购物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市xx区*****镇镇长助理职务。*****同志曾先后荣获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部级奖、科技进步金奖、优秀小区奖、优秀开发管理奖、1996-1998全国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先进个人、第二届北京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家等多个奖项和荣誉称号。

根据2004年9月12日公司第一次董事会决议,聘请*****为公司总经理,聘期三年。

(三)所在单位财务状况

根据*****提供财务报表反映,截止2011年12月31日*****同志离任时,*****总资产139.28亿元,负债总额为138.97亿元,所有者权益3,090.62万元;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实现收入1.58亿元,利润总额3,039.67万元,净利润2,231.84万元。

(四)本次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我们于2012年1月4日组成审计组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账内的财务收支、资产质量、经营成果、内部控制、重大经营活动和依法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审计。另外,审计组对*****部分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及问题。我们的审计工作得到了*****管理层及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二、任职期间所在单位主要财务状况

(一)任职期间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分析 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任期内(下同),*****账面资产增长1,281,770.46万元,增长了11.54倍、负债增长1,281,318.47万元,增长了11.82倍,所有者权益增长451.99万元,增长了17.13%。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金额单位:万元

1、资产状况

截止2011年12月31日,*****账面总资产1,392,814.60万元,比2009年年初数111,044.14万元增加1,281,770.46万元,增长了1154.29%。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任期内土地一级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形成在建工程。各项资产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其中:

(1)货币资金:201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26,628.65万元比2009年年初数32,697.91万元减少6,069.26万元,减少了18.56%;减少原因为银行存款余额

减少。

(2)其他应收款:201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是7,479.69万元,比2009年年初7,411.28万元增加68.41万元, 增加了0.92%。大额明细如下:(3)预付账款:2011年12月31日预付账款余额是6,342.97万元,比2009年年初13,178.44万元减少6,835.47万元, 减少了51.87%。大额明细如下:

(4)存货:2011年12月31日存货9.12万元,为低值易耗品,从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不变。

(5)长期投资:2011年12月31日长期投资367.34万元,比2009年年初267.34万元增加100.00万元, 增加了37.41%。

(6)固定资产: 2011年12月31日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63.08万元,累计折旧483.59万元,净值579.49万元;2009年初固定资产原值313.90万元,累计折旧171.66万元,净值142.23万元;净值增加437.26万元,增长了307.43%,主要是购置了车辆和办公设备。截止2011年12月31日运输设备原值806.76万元,办公设备原值256.32万元。(6)在建工程: 2011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1,351,168.00万元,比2009年年初56,980.18万元增加1,294,187.82万元, 增加了2271.29%,主要为土地一级开发投入及配套项目回迁楼和周转房、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入。

(7)无形资产:2011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236.14万元,比2009年年初290.64万元减少54.50万元, 减少了18.75%,为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2、负债状况

截止2011年12月31日,*****账面负债总额为1,389,723.98万元,比2009年年初总额108,405.51万元增加1,281,318.47万元,增长了1181.97%;主要原因是预收土地一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款。

(1)预收账款:截止201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为1,310,699.97万元,比2009年年初69,724.48万元增加1,240,975.49万元,增长了1779.83%。增加主要原因为*****土地一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未竣工结转,收到的开发建设款篇五:内部审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内部审计报告没有固定的项目要求。基本的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审计报告的标题

审计报告的标题因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关于对**公司财务收支的审计报告;关于对**公司(**期间)经营(目标)结果的审计报告;关于对***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报告;关于对**公司经理**离任的审计报告;关于对**公司***问题的中期审计报告;关于对项目的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关于对拟并购**公司资产情况的审计报告;尽职调查报告;关于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报告„„。

二、审计报告的主送人

根据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不同而有区别:财务总监;主管总裁(经理);总审计师(审计总监);董事长;审计委员会等。

三、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审计时间

开宗明义:根据什么进行审计?本次审计要解决什么问题?审计何时间内、何范围内、何内容?审计工作人员及审计所耗时间。这里不能罗嗦,宜高度概括但不能缺项。

四、审计出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

审计出的主要问题要根据重要性(金额大小、性质、影响程度等)原则,对问题进行排序。如:重大偏离审计目标的违法问题、违规问题、高风险问题、做假帐、上报虚假的财务报告、资产不实风险等。对所有问题都要先定性质后量化。如:虚增**利润300万元;职务侵占公款300万元;现金短款300元;违反投资决策程序造成投资损失300万元;私设小金库300万元等等。然后逐项描述。基本要求是:让所有收到报告的人都能读懂问题的来龙去脉。

问题形成的原因可以单独写也可写在报告里,但一定要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问题的原因应该明确界定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的表现是:明知故犯;先犯后改、改了再犯;履查履犯。客观原因的表现是:业务流程中设为非控制重点环节;内部控制点制度空白;非常情况下发生;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所有原因均应引申其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五、被审计对象在审计期间就已经审计出的问题的整改行动及纠正措施

在审计期间(审计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到部门审计报告定稿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公司已经或正在进行整改,有实际纠正行动和结果的,应该在审计报告中进行描述。肯定被审计对象对制度的维护和对审计问题的态度所做出的努力。这个信息应该通过审计报告传递到所有能读到审计报告的每位领导。

六、审计结论与审计评价

每份审计报告都要给出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这不仅是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的义务,也是体现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客观性、决策可参照性的必要前提。也是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目标之一。内部审计不参与经营,与经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必须确保独立性和权威性。

七、审计建议

国家审计这个位置是要写“审计意见”或“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的,内部审计无执法权,如无公司文件明确规定,则没必要写成“审计意见”。“审计建议”要具备可操作性,基本要求是能够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存在的前提是能够发现问题,内部审计的价值是如何解决已经发现了的问题,最低要求是同样的问题不能再在同一个管理中心或利润中心重复发生。

八、审计报告出具人

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要手书审计组全体人员的名字;审计部的“审计报告”要手书审计经理的名字。这和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有明显的区别。

九、审计报告出具日期

打印审计报告形成日期。

十、审计报告抄送人员和部门及报告总份数及存档要求

审计征文:缘定审计 篇6

新的事业,新的岗位,新的领导、同事,一切都是新的。为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起点平稳起跑,我认真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审计行业的特点;积极浏览网页,获取审计的最新信息

;虚心请教同事,熟悉部门工作。学习是我最重要的事,学习审计知识,学习审计纪律,学习审计法规……在这里,我为广大平凡审计人员忘我的工作热情所感动,为审计作为国家免疫系统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而骄傲,也为我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审计战士而自豪。

工作以来,我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审计“八不准”,恪守审计制度,维护审计形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用问来填充只是的不足,用勤来弥补经验的缺憾。圆满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所撰写的信息被审计署网站录用3篇,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肯定。

审计市场论文 篇7

一、审计市场集中度现状

作者参考了《谁审计中国证券市场:2002——2005》和张良的《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相关性新探——基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证据》 (2012) 的相关数据, 并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定期发布的全国注册会计师百家信息、年报审计报告, 整理了2006年至2013年期间,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情况, 以具有证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持有的客户数计算市场份额, 结果如表1所示。

如表, 分别计算了拥有客户数最多的前4家和前8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集中度, 以CR8为例, 从2006年开始逐年递增, 至2013年达到62.67%, 按照阶段划分,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从低集中竞争性市场向寡占型市场迈进。

若按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计算集中度, 情况却有所不同:以CR8为例, 自2006年开始至2008年逐年递增, 2009年开始集中度有所下降, 2013年小幅回升, 市场处于竞争型阶段。有所波动的原因分析如下, 2009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随着大环境下滑, 2010年中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作出修订完善, 将原来的5项评价指标扩展为365项具体指标, 将业务收入指标的权重由原来的70%降到50%, 赋予综合评价质量指标40%的权重, 因此, 根据中注协发布的全国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来确定行业前8大家, 然后再根据它们的业务收入计算集中度, 准确性有所下降。再者, 国际“四大”所一直处于行业前列, 但是, 近年来随着本土事务所的做多做大, 它们的业务量有所下降, 收入有所减少, 加上每年相关政策的出台, 导致了以业务收入计算的集中度有所波动。

二、审计质量现状

2013年共发布2534份审计报告, 其中标准审计报告有2450份,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有57份,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有22份,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有5份, 非标准审计报告占3.31%, 其他年份统计结果如下表2。

2006年底中注协公开谴责了34家会计师事务所和60名注册会计师, 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执业违规行为惩戒办法》, 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自2007年开始非标意见比率开始下降, 但并不意味着审计质量的下降, 反而是由于审计、会计等相关政策的出台, 导致整个审计市场从制度到审计实施都趋好, 市场不断完善使得企业行为变得更加规范。

三、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根据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和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 表明了审计质量与集中度之间呈现右半部分双曲线的关系, 即倒U型的函数关系。根据本文数据显示, 我国审计市场在2009年开始形成寡占型结构, 但是以发布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比率为指标的审计质量却并未达到最高, 而是在逐年下降, 可能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是由于集中度的上升, 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增加, 而规模并未同步增加, 注册会计师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 影响了审计的公允性和独立性, 引起审计质量的下降;二是随着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本土化和国内事务所的做大做强, “四大”所已经走下神坛, 如2013年国内事务所首次跻身前四行列, 虽然数据显示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 属于寡占型结构, 但并未真正形成大型事务所寡占市场, 而是共同包揽业务, 形成相互平均的制衡局面;三是随着我国会计和审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市场的进一步规范, 审计市场日趋成熟, 非标准审计意见比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审计质量随之下降;四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的需求主体不够明确, 导致需求目的的一定扭曲, 所以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并未带来审计质量的明显改善, 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四、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审计市场在2009年开始形成寡占型结构, 但是审计质量却并未达到最高, 而是在逐年下降, 这有我国审计市场日趋完善、企业做好做强的因素, 也有审计质量确实在下滑的因素。同时,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下, 管理层集监督权、管理权和治理权于一体,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流程有一定程度的扭曲, 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其次, 我国独立审计的自愿性严重不足, 注册会计师缺乏提高审计质量的内在动力。因此, 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通过建立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来提高审计质量, 而应该在解决我国特有的背景问题之后, 再研究建立哪种结构的审计市场才能大幅提升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针对上述现象, 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建立合理的审计市场结构。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 随着审计市场集中度的增加, 审计质量下降, 因此,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建立寡占型的审计市场并不适用于我国。因此要防止四大行独占市场, 同时要扶持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 给予优惠政策, 使他们成长起来, 与传统的国际大行共享市场, 建立审计市场结构到审计质量的良性循环系统。

(二) 加快证券法修订案的制定和注册制的落地。

2014年提出由现行的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向, 2015年3月10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提出股票发行向注册制改革, 改革上市公司的准入资格就是要确保优质公司并保持其长远发展。在核准制度下, 出现了所谓的“壳资源”现象, 很多已经失去价值的公司由于拥有了稀有的“上市公司外壳”而继续存在, 通过粉饰业绩、粉饰年报欺骗投资者, 只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就可以申请上市,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已经停牌退市对的公司在沉寂一段时间后能够重新上市, 或者被收购后“借壳上市”的原因, 而注册制则更加强调上市后的监督, 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才是有价值的, 注册会计师应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应对企业不断“创新”的粉饰行为,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抵御企业的糖衣炮弹, 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务所内应切实实行三级复核制度——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以及项目负责人三级复核人员明确复核重点和复核职责, 严格把关, 做到从基础人员到负责人的认真和公正, 出具有价值的审计报告书。

参考文献

[1]邓川, 杨文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效果:审计质量、审计收费与市场反应.财经论丛, 2014 (03) .

[2]李明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基于德勤华永和中瑞岳华两起合并案的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2011 (01) .

[3]刘斌, 王雷.制度环境、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 (04) .

[4]刘明辉, 李黎, 张羽.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 2003 (07) .

[5]刘桂良, 牟谦.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 2008 (06) .

[6]夏东林, 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会计研究, 2003 (03) .

审计市场论文 篇8

关键词:市场准入;道德困境;逆向选择;行业许可

中图分类号: D9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206-01

一、研究综述

在市场准入方面,1991年和1998年David Young,Walker & Shacklton分别提出,许可制度通过设定较高的进入门槛与较高的从业技能要求,就可以保证市场上现有的服务质量;1971年Hirschleifer提出,虽然投资者可以通过积累相关信息来对审计服务质量加以评断,来减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信息搜寻成本非常高昂,而且这种信息搜寻只会导致社会福利减少;接下来1979年,1981年和1986年Lelan,Shaked & Sutton,Shapiro分别基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困境与逆向选择问题对许可制度展开了经济分析,并认为许可制度通过提高行业门槛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困境或逆向选择,从而保证较高的服务质量,保护公众利益。

1980年和1995年Parshigian,Schaefer & Zimmer 分别对会计行业的收益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以收入水平作为因变量,分析了许可制度的存在与否对于收益的影响,结论表明获得许可资格的从业者就收入水平较高,研究将这种较高的收益归因于许可制度带来了高质量服务;1989年Stigel & Rigsby提出,20世纪初美国众多州要求审计师获得职业许可之前必须具有若干年的从业经验,其理由是监管者认为一定的工作经验是保证审计师服务质量,保护公众利益的基础;1991年Donabedian提出,管制是保证投资者获得适当审计质量的措施;1971年和1980年Stigler,Pottenberg分别提出,虽然消费者可以从管制中获得某些程度的好处,但是服务的提供者才是管制的最大受益方。

1988年David Young提出,行业许可制度多是由行业从业者提倡的;1998年Roberts & Kurtenbach提出,监管者总是鼓吹管制的目的在于使公众利益最大化,这只不过是监管者的一个托词而已;1945年Friedman & Kuznets对包括会计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管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们认为,执业与非执业人在收益上的巨大差异难以简单地归因于较高的技能或教育水平,他们认为这种收益价实际上源自许可制度带来的垄断收益;1979年Pfeffer利用1950—1960年美国的普查数据研究进行了保险代理人、房地产从业人员的收益状况,也发现行业准入考试的严格程度(以通过率衡量)与现有从业者较高的收益水平存在适度的显著性。

1986年David Young较早地专门应用管制经济理论对审计行业展开了分析,他比较了注册会计师与非注册会计师在收费结构以及从业失误上是否存在统计显著的差异,研究发现,行业许可制度并没有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因为注册会计师从业失误的发生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然而规模较小的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所付出的审计收费却显著地高于同等規模的非注册会计师,因此他们认为许可制度还导致小公司付出了更多的费用;1988年David Young又以CPA考试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归检验,他以1919—1977年的数据为样本为样本,以历年CPA的不及格率的变化率为因变量,在控制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后,对经济的不景气状况(以失业率代替)进行了简单回归,结论表明不及格的变化率与不景气直接相关。

二、结论

本文回顾了国外审计行业管制在实施上市场准入方面的相关研究,概述了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期望能为这方面的理论发展空间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S.David Young.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 evidence from the uniform CPA examination.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Vol.63 and No.2:283-291.

[2]Oliver Hart. Regulation and Sarbanes-Oxle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 Vol.47 and No.2: 437-445.

[3]谢德仁.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2(2).

[4]安然事件后美国CPA行业管制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会计网,网络(http://www.canet.com.cn/wenyuan/sjlw/wbsj/200807/18-22589.html)

[5]郭莉.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博弈分析. 特区经济,2006(1).

[6]周可峰,王慧. 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中国行政管理,2008(3).

[7]赵丽丽. 我国独立审计监管制度的分析及建议.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8]张颖.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研究 ——基于审计质量检查角度.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9]李成科.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10]秦道武.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研究.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

作者简介:

1.苏锐静,(1987年—)女,河南滑县人,汉族,现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2.周必仙,(1991年—)男,云南腾冲人,汉族,现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3.王莹,(1991—)女,云南曲靖人,汉族,现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会计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上一篇:社会治安六项整治总结下一篇:中低年级学生评语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