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准则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应对国际趋同化挑战以及国际接轨的需要,为上市公司带来诸多影响,现实中诸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体系,收入与费用仍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要求严格的权责发生制,笔者针对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实施预算管理及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算会计准则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算会计准则论文 篇1:

试论我国预算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摘 要:我国的预算制度在组织、核算内容、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基础上有着自己十分鲜明的特点,这些都是与我国会计行业的兴起以及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原本不太明显的问题开始逐渐暴漏出来,如会计预算滞后于实务和会计预算不全面等。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会计预算事业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预算;会计准则;体系;建立与完善

现代会计包括许多会计种类,其中,预算会计就是会计分类中的一种。这种会计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还有许多大、中、小型的非盈利机构还有一些组织机构。预算会计实施的核心就是对这些非营利机构或者政府部门的会计信息的管理,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事业开展。这种预算的重点就是进行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收支计算。这种核算主要运用于政府部门和一些非营利单位的分配领域的计算。

一、我国当前预算会计的特点

预算会计在我国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处很多自己鲜明的特色。 预算会计的计算方式区别于营利性企业的会计计算方法,本篇文章总结了四点两者的不同之处。

1.二者的计算对象不同,企业的会计计算对象就是营业性的物

品,而预算会计所计算的对象就是一些非营利的物品,具有非营利性。

2.会计计算的目标不同,政府部门以及这些非盈利性机构主要的预算目标就是企业的收支。是通过会计计算、监督完成的。

3.计算遵循的原则不同,进行预算会计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非营利性机构所计算的内容还有拥有的会计资源会受到外界以及内在的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在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净资产总额基础上,强调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总额对应,强调专款专用。

4.二者的会计基础不同,这里说的会计基础就是会计处理基础。预算会计处理基础是对收入或支出的确认与记录的标准。

二、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建立

从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和非盈利机构所使用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大部分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苏联得到经验所成立的。在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预算会计体系经过了几次较大的改革,但是总体预算体系的核心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从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建立的大环境来看,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社会主义制度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很多学者认为,政府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政府的预算会计体系就是披露政府预算运行情况的一个信息平台。作为既得利益的所得者通常指的是政府内部利益获得者、立法机构与监督机构的代表,通常指的是这些系统的高层官员,这些人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利来制定游戏规格,由这些人所建立的各种制度偏向自己人是必然的。另外,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影响预算会计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指的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立一个独立的帐户系统,国家中一切的财政性钱财都会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搜缴、支付和管理。在这种制度的管理下,预算体系的发展就带上了很强的社会主义色彩。所有的政府收支可以全部统一到一个大的支付平台之下,解决了财政总预算会计系统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缺乏对接的问题。建立先进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本身是为了有效地记录和控制特定主体法定预算系统预算运行的全过程,确保政府等非盈利单位的法定预算得到有效地执行。

建立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实际上是有一套具体路径可循的,即对现有的预算会计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预算和后期开支的透明公开化。首先,目前我国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资金周转情况,由于各种客观情况的影响,实际收支与预算相差较大,也就是说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预算制度的认识程度不够,预算往往不能有效对政府的花销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必须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政府财政体系,用来保证预算会计体系制度的认真执行。其次,建立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各级政府预算核算标准的一致性,对总预算与子预算项目进行协调,保证预算会计制度上下的一致性。最后是对政府和非盈利部门的预算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细化政府收支分类醒目。2014年,我国对现行的预算制度进行了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政府的收支进行细化,改变过去"糊涂账"的局面,从制度的顶层设计方面来对政府的开支进行约束,真正实现了预算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十分长远的影响。

我国的预算会计目前还处于不断改革和逐渐发展的阶段,建立真正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预算制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预算会计在我国政府和非盈利部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问题,下面列出了几个比较重要的。

1.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会计实务。这些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不断的进行会计体制的改革,不断的完善预算会计体系和制度,这样一来会促使我国的预算会计的方法产生变化并且在财务报表的内容上也會产生相应的变化和改进。目前,我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和体系以及现行的政府单位的财务规定对政府的采购现象都缺乏管制制度和准则。对于政府采购如何列报支出,是否应在行政事业财务制度中增设有关政府采购内容等相关问题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监管。这样就造成了现在政府单位难以真实、准确、完整地全面核算和反映本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伴随这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政府的发展,这种会计管理落后于政府采购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亟待解决。

2.报表中财务支出内容缺乏全面性。在当今的会计制度体系下,财政支出仅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但是对于那些当前时间段已经产生,还没有完成现金支付的部分,同时也不包括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偿付,但是归为之后年度偿还的债务,如应付国债及借款利息等。这种情况致使,一定时期内财务支出被低估,反应不全面。造成国家可供支配的财力资源出现虚增的现象,对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有阻碍的作用;可能导致国家经济政策的错误;同时,还造成了有关的债务信息被隐藏,不利于国家财政风险的防范。

3.成本、费用的核算出现失误。基于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支付现状,作为费用确认的依据,对于当前还未进行现金支付的款项不计入,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在目前的预算会计中就没有反应,造成行政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耗费不能进行完整地进行债务的核算,阻碍了政府部门对有关人员或部门进行考核。对从事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来说,虽然经营性业务要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两种业务的计算上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开,费用难以合理分摊,成本的核算很不准确,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不能使预算内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为了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准则体系,解决这些问题,弥补现存的缺陷,经过研讨,总结出了三点举措建议。

l.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规范权责问题。进行预算会计,实施权责发生制,这种方法是对政府财政的管制还有责任的落实进行监管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伴随着会计改革,也成为了政府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方向。严格按照预算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要想进行收入信息的确认,只有在政府提供相关服务的时候才可以,并且只要政府接受了相关的服务,相应的就应该履行职责和义务。只有这样,政府的会计报告才能够相对系统的显示出政府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相应的实施结果。综合考虑我国会计系统的情况,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应该考虑实际情况,对应收和应付的款项进行确认。实现各个环节和各个时期的财务收支平衡,明确政府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规范征服财务报表形式,建立完善的报告体系。财务报告是对一定时期会计信息的總结和审核。纵观国际会计改革史,几乎每个国家都充分考虑了会计系统的重要性,建立了相对比较规范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为的就是通过完善的体系能够更全面的总结会计信息,反应一定时期内政府财务的使用情况以及财务的流动情况。

3.采用部门预算的方法。部门预算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一种预算编制的方法了,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国家,这种方法是政府各部门编制,并且交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最后才能通过,它是用来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这也就是说,部门预算是包括了政府部门所有的公共资源还有相关的非营利性收支。这里必须要提及的就是在部门进行预算的时候要遵循的准则:将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按部门编制预算后,能够非常清楚的反应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预算在各部门的应用状况,这种方法取消了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克服单位预算交叉、脱节和层层代编的现象,并把部门预算作为独立的政府预算法案汇编于本级总预算。

总结起来,预算会计有其独特之处,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准则体系尚不完备,存在一些缺陷,为更好达到目标,服务社会,我们在弄清问题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将其完善,希望笔者的研究以及本文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冯星,吴学群.试析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差异.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

[2]雍渠.对预算会计发展的展望.中国市场.2014(14)

[3]路军伟,牛子凯.政府会计改革的弱动力现象及其原因解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02)

[4]宋伟官.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问题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4(04)

[5]吴寿元.谈政府会计改革与注册会计师业务拓展.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2)

作者:赵楠 李相林

预算会计准则论文 篇2:

探析新会计准则下实施预算管理的相关会计核算问题

摘 要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应对国际趋同化挑战以及国际接轨的需要,为上市公司带来诸多影响,现实中诸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体系,收入与费用仍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要求严格的权责发生制,笔者针对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实施预算管理及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 预算管理 会计 新会计准则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变化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其特点如下:

(1)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下的科目新变化。新准则不再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一般原则,而是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保留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这表明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以前通过“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那些常规性基本费用不再需要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各个月份之间进行分摊,而是在发生或支付的当月一次性确认为费用。

(2)会计要素计量方法及会计事项处理方法的变化。由于不再将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全面引用了公允价值,这将对企业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计提转销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的会计核算产生重大的变化。如投资性房产,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时,将和原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巨大的差异,会影响到企业资产总额、当期的费用和损益。会计事项处理方法的变化,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数据均产生巨大影响。

二、实行预算管理时会计处理的常见问题

1.权责发生制分摊与预提规范性问题

会计核算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及费用按受益期进行分摊预提。可是新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了“待摊费用”以及“预提费用”科目,因此必须解决好新会计准则下的权责发生制问题,与预算进行匹配。比如公司签订的按销售分成的品牌加工费计提问题,如果不能确切知道发生的金额,是不满足费用确认条件的。但是预算却可以估量出相应的指标。如果核算不计费用,将不能与预算指标形成对应的数据。

2.核算与预算可比性问题

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各部门提供的预算口径可能与财务核算的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比如市场销售部门在预算销售收入时,可能没有考虑到增值税问题,不同的商品增值税率不一样,会导致预算与核算口径不一致。在采购部门预测运输费时,也同样会有运输业发票认证抵扣的问题等。

3.成本费用报销的及时性问题

经济业务及事项发生之后,必须及时确认与计量,进行账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与当期的预算进行比较。可是实际工作中,经办人对报销时效性往往不太重视,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不甚了解。要达到及时性的目的,必须及时完成经济业务,获得正规合法的原始凭证,并且及时完成内部流程审批,转递到财务核算部门,再通过核算形成核算会计信息。这里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不能及时完成,都使会计期间核算的结果与预算不一致,导致核算与预算不具备可比性。

三、新会计准则下,如果为实施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1.根据预算考核期间,按照权责发生制,分配和摊销收入和费用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与“预提”科目,同时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强调年度核算时的权责发生制,而弱化一年内的摊销与预提,减少财务工作量。但如果公司预算管理有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而且要求对每个月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那么费用的预提与分摊也必须按月进行分配。如公司的设备租赁费用、水电费大多是按季度进行清算,金额相对比较大。公司在对此类费用预算时往往是按月进行预算,如果会计核算时根据合同收到票据时一次计入费用,显然无法与预算数据进行比较,这时摊销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跨越会计核算期间的,可以简化处理,在发生费用的时候一次计入成本或者费用。

预提费用也同样是权责发生制的典型科目。但是预提费用是没有收到发票,按权责发生制必须计入到当期的费用,预提费用的金额必须可以确定,因此企业发生大的预提费用时,应该有相应的合同或者协议。如果结算时,预提的费用与实际相差金额比较大,必须用红字将前期的凭证用红字冲销,再用蓝字做更正。例如公司销售商品且送货上门,与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根据实际运单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公司必须每个月根据实际运单进行预提运费,计入运输费用和预提运费,与运输公司结算时收到运输发票,如果实际金额与预提总额不一致,须根据实际金额对前期的计提用红字冲销,再用蓝字做更正。对预算与预算进行核对的会计信息作追溯调整。

2.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流程规范附件真实可靠

公司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签呈审批制度,对预算外的费用根据审批流程进行签阅,使超预算的成本或者费用得到事前控制。核算必须根据发生业务和原始凭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如果公司内部控制不甚严格,报销不能获得正规的票据,而用其他单据代替代,就会使公司产生很大的风险,致使无法与预算财务信息进行核对。并且对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定要有原始依据。

3.建立与预算管理相一致的会计核算体系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一级科目进行统一,但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置明细科目,也可以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设置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辅助核算。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一般的财务软件都具备明细核算,辅助核算和项目核算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设置项目核算,对不同项目进行成本和费用的核算,满足预算管理对各个成本、费用按责任主体的考核。在建立预算体系时,财务人员应该积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管理控制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修订出与相统一的核算系统,可以实际核算数据直接从软件中导出,与预算指标进行核对。

参考文献:

[1]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会计研究.2006(3).

[2]关勇.论预算管理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之友.2008(19).

作者:上官莉莉

预算会计准则论文 篇3:

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高校预算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摘 要]学生基于预算会计课程学习,可充分了解政府会计理论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与技能,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帮助。本文主要面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通过最新政策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创新优化高校预算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最新知识与技能,以此为学生就职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预算会计 教学设计

课题:陕西省教育厅专项课题《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政府会计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9JK0218)。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析

1.会计相关要素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系统会计核算,构建核算机制,新制度明确细化了行政部门会计要素,即财务与预算会计要素。财务会计要素包含负债、资产、收入、净资产、支出;预算会计要素包含预支、收入、结余。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需各层级行政系统在核算过程中详细核算预支、收入、结余具体形态,这就需要在实际运行时充分考虑补偿问题以及资产保值增值。

2.债权实际意义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融入了坏账准备理念,严格遵守谨慎原则,准确全面呈现财务状态。因此,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基于需要,增加了坏账准备相关栏目内容,以核算应收账款基础价值。新准则的坏账准备账户具备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就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应收账款在债权收回之后,尚未缴纳财政的,需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并就具体准则做好计提坏账准备。

3.确定资产内容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依赖于未来资产差异化需求,进行综合分类核算。就行政系统相关办公用品与建筑等而言,基于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分析;面向基建进行公共基础建设核算;针对事业单位保障性住房进行保障性住房核算。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以分类核算作为基础条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计提折旧与摊销。因此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通过需求,增加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等详细科目,如此不仅可切实呈现长期资产初始状态,还可表征资产账面明细状态,因此可就根源上深化分析会计信息实效性。而针对尚未整合到预算管理的部分资金,则进行全方位适度调整,其中主要包含抵扣新账货币资金的资产、需上缴款项、需退回资金的应付款,对于已经整合到预算管理的全部先进收支则进行全面综合核算。

4.代替基建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面向基建投资,既要就具体准则进行核算,又要依赖于我国基建会计标准开展投资核算。在核算时需独立建账与核算,基建结束之后在大账中整合全部相关数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根据《基建财务标准》与预算管理原则,汲取《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准确》的基础上取消了基建会计核算标准,并将基建项目作为单位业务活动整合于核算项目。总之,基建投资依赖于新准则综合核算方式,从而简化了基建业务核算量,有助于强化单位会计信息完整性。

预算会计课程教学弊端分析

1.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预算会计课程属于专业课程一般会安排在大学三年级课程,约32个课时。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刚学习过中级财务会计后,三年级开始学习预算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相关课程,如此极易导致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银行会计区分难度加大,不仅要以企业为主体,还要基于政府角度做账,同时还要以银行为做账主体,这也是学生最为困惑的方面,而且课时较短,学生需熟记三种单位会计科目并掌握业务会计核算,难度较大。

2.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预算会计既有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师在课堂上传输理论知识并未增加实践环节。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性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部分毕业生在分配到政府部门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一段时间之后便会被反映工作能力不足,難以在会计工作处理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造成心理落差过大、情绪低落,无法快速适应岗位。

3.教材质量与内容滞后

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当前预算会计的教材各式各样、十分丰富,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就教材内容与具体操作而言,无法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关要求,教材过于偏向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会计核算重点等方面的阐释,却忽略了案例与会计实务操作相关介绍分析。而且教材更新内容相对滞后,近年来预算会计改革比较多,不仅重修了预算会计事业单位细则,还出台行政单位相关细则,但是教材在既定时间上依旧滞后,许多教材内容依然遵守旧会计制度。

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高校预算会计课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

在高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备受青睐。在预算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进案例教学法,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各会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相对普遍,方法也比较成熟,但是在政府会计方面受信息来源限制,高校所开发的政府会计案例并不常见,预算会计相关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依旧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此,高校在详细阐述债务时应先搜集政府债务相关制度、规范与文件,学生详细浏览阅读,以此为案例分析提供制度与理论依据;提供多种案例资料,即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政府角色报告、政府购买服务案例、融资平台案例等,正确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负债、审计债务、政府会计制度的负债关系,以此详细分析政府债务情况,评估债务风险与防范解决措施;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制作课件汇总报告,在汇报时学生可实时提出问题、彼此弥补,以推动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合作,而教师则管控案例讨论具体时间与方向,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归纳总结、加以补充,提出所需思考的相关问题,最后评估案例分析结果。

2.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法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专题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利用多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在预算会计课程教学中选用专题教学法,可打破既有章节与教材内容限制,创新改革教材内容,与政府领域的热点与难题问题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充分了解与政府会计账务处理相关的知识与背景,以便于全面理解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创新改革背景与内容。在资产核算讲解过程中可添加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发展相关专题,帮助学生了解资产核算不能单纯为核算而核算,应严格遵守资产管理制度与财务制度等规范,确保资产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为资产报告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固定资产与存货详细阐述过程中,添加政府采购制度发展专题,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政府采购具体流程与优势,以便于理解政府采购账务处理详细事宜。

3.实践教学

会计学专业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会配置相应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坚实基础。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明确了平行记账模式,与企业会计、传统政府会计存在显著差异,单纯就理论层面详细阐述具体应用学生难以理解,但是引进平行记账模式进行实践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且能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核算软件即用友、金蝶、天翼、浪潮等,软件公司应高度注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预算会计软件未来应用的普遍性,加快开发或者更新既有政府会计模拟软件,以此适应高校预算会计课程实践教学需求。

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预算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要求

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预算会计课程主张学生充分理解政府会计基本理论与方式方法,熟练掌握政府会计相关要素核算方法以及政府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方法,并学会合理利用所学方法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业务会计核算。其次是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预算会计课程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政府会计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财务会计要素核算方法及其实践应用,以及预收、预支、预结三项预算会计要素核算方法及其实践应用,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间的密切关联与差异,掌握平行记账等实践操作技能。

2.教学内容安排

基于课时与上课周次,预算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分配实践训练项目,具体如表2所示。

3.教学方法设计

教师需充分了解预算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能力并不是单纯灌输理论知识,据此通过思维导图方式设计教学。

首先,选择基于学生轮流回忆,以教师补充为辅助的方式回顾上节课程具体内容。其次,以案例与提问等形式引进新单元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方式阐述新单元课程知识架构,以助于学生详细了解课程内容重难点。再次,采用多元教学形式,即提前向学生传输课件,以帮助学生预习,课堂上邀请学生汇报知识点,以问卷星等作为辅助工具向学生传输课程题目,督促学生课后快速准确完成任务,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基于课件、网络引擎、教材等相关资料有效解决问题。此教学彼此交互的方式,不仅可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以此突破传统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还可在师生互动中,促使教师详细了解学生,以此优化教学方法。学习完成某实验项目内容之后,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报告,详细检查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与具体学习效果。最后,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引进思维导图,面向单元课程内容与重难点进行汇总分析。

4.教学效果分析

基于教学设计进行预算会计课程创新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有了显著提升,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了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問答群与单位员工主动交互沟通,详细了解政府会计账务处理动态与实际操作,从而在教学中逐层反思。从实验报告批改与学生课题表现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工作,为课程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如果在课时分配上适度增加学时与周次以添加多样化学习内容,效果将会更加事半功倍。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预算会计课程应紧跟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变化进行适度调整,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为行政事业单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实现教学相长才能够保障师生同时进步,从而适应社会发展与制度创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晋晓琴.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政府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4):86-87.

[2]武心英.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相关问题探讨[J].科学咨询,2020,(7):37.

[3]孟钒.浅析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及其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27):242.

[4]曾景瑜.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预算会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448.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周婉茹

上一篇:财务数据审计论文下一篇:经济法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