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服务于生存需要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它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在激烈的经济生活中的快节奏,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用较犀利的文学艺术眼光观察世界,用较锋利的文学艺术手法改造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 篇1:

对新课标下文学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给学生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一扇大门,是提高正向审美素质,促进正确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渠道。所以,加强文学教育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文学;教育;方法

文学欣赏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性的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应注意文品的鉴赏性阅读以提高文学素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陷入了只传授知识、技能的误区。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学欣赏教育。

一目前中学文学教育的现状与欠缺

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分析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或者把学生们赶进教师的“陷阱”里,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我们知道,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一个心灵狭隘、思维单调、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文学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去感受去感悟作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的指導意见是这样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不是教师的“教”。

二文学素质对学生正向成长的作用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却绝不是正确的最终答案。这些知识在被个性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讲毫无意义可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以此来决定自己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学习者在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张白纸。在学习者的脑袋中,日常生活形成的经验已构成一个预结构。所有学习者都是以学习者现有的经验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三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在文学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架设起他们与文学作品沟通的桥梁。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千千万万个读者只有一个包法利夫人,只有一个鲁四老爷,只有一个王熙凤。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文学性被政治化了,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难怪我们的文学课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也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技术性的部分外,课堂的分析、由分析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结论是不应太多的,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成一场文学盛宴,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尽可能地诱导每一学习者,让其个体经验复活,活生生地,一个一个地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让具体的生命有了具体的感动,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模糊化,统一化,格式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为主体服务,为每一个学习个体提供更大经验、思维空间的发起人、主持人和导航者,要引导学生达成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因为文学教育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目标、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示范,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让他们完全融进作品之中,陶醉于其中,在“走进”与“走出”中完成与作品的对话,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当然,这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一种无序的绝对的自由谈,它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那往往会浮于表面,课堂上似乎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收获,文学教育者的目标还是无法实现。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培养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阅读品质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也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而文学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学教育的路子还很长,需要更多的有志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共同探索。

作者:范永佳

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 篇2:

浅谈新课标下的文学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服务于生存需要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它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在激烈的经济生活中的快节奏,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用较犀利的文学艺术眼光观察世界,用较锋利的文学艺术手法改造社会。这就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同时也成为了教学的弱点、难点。

我们知道,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一个心灵狭隘、思维单调、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文学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去感受去感悟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的指导意见是这样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不是教师的“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学习者在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张白纸。在学习者脑袋中,日常生活形成的经验已构成一个预结构。所有学习者都是以学习者现有的经验(即认知的预结构)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来自于学习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千千万万个读者只有一个路瓦栽夫人,只有一个鲁四老爷,只有一个王熙凤,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文学性被政治化了,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难怪我们的文学课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那么,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也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我很赞成张炜先生的说法,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技术性的部分外,课堂的分析、由分析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结论是不应太多的,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成一场文学盛宴,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尽可能地诱导每一学习者,让其个体经验复活,活生生地,一个一个地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让具体的生命有了具体的感动,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模糊化,统一化,格式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为主体服务,为每一个学习个体提供更大经验、思维空间的发起人、主持人和导航者,引导学生达成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因为文学教育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

这正如《学记》中讲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目标、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示范,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让他们完全融进作品之中,陶醉于其中,在“走进”与“走出”中完成与作品的对话,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

当然,这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一种无序的绝对的自由谈,它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那往往会浮于表面,课堂上似乎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收获,文学教育者的目标还是无法实现。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培养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阅读品质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诸如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不再赘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也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而文学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学教育的路子还很长,需要更多的有志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共同探索,我相信这条路子会越来越宽广。

作者简介:张政栋,语文教师,年级主任,大学本科学历,曾先后被评为:桃园镇十佳教师、肥城市优秀教师、肥城市教学能手、肥城市学科带头人、泰山教学新星、泰安市优秀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优秀教师。

作者:张政栋

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 篇3:

新课标指引下浅谈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给中学的文学教育定位,促进文学教育。要实现真正的文学教育,必须在文学作品的选入上、课堂教学方法上、课外阅读选择上,注重作品的自身特点,紧抓作品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施以影响。

关键词:新课标;文学教育;文学鉴赏能力

谈到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回顾一下建国六十几年来,它所走过的路程:可以说是一条肯定了又否定,否定了又再肯定的道路。

第一,初步培养了文学鉴赏能力,发展了形象思维和语言,开阔了视野。作为初中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还处在一个较朦胧的状态中。透过经典的文学作品,由作品内容生发开去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给他们营造了较为广阔的幻想的空间,激发了学生不断探寻的好奇心和兴趣,充分挖掘和调动形象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初步培養了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能进行个性化审美,积极发展了个性,引领和健全了人性。

第三,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学习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我国的古今优秀作品,例如,《诗经》《史记》、唐诗、宋词,《儒林外史》《聊斋》《西厢记》、鲁迅的作品,等等。

第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初中语文课中的“文学课”,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要想适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学因素的挖掘和讲析则应尽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情况、生活阅历和心理及生理特点相适应、相协调。大家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它的教育成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尽管文学教育对提高读写文章的能力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明确,也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一定要目标明确。

实践证明,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的功效,不单见诸于文学教育方面,学生既有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养成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再认知和再实践。总之,文学教育已从幽谷中复苏和振起,重新回到中学语文课堂,这要算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放眼21世纪,要使我们的祖国以高度文明、高度民主、高度发达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之林,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编辑 王亚青

作者:宋莉莉

上一篇:工作一个月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