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精选7篇)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篇1

【摘要】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的理念,阐述了欣赏英美文学的意义、价值,与培养学习习惯的关系,英美文学材料选择的原则,具体策略、方法、活动。通过欣赏英美文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美文学 教学合一 学习习惯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教学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从高一开始就是大量的题海战术,即使新授课也是问几个问题或文章脉络简单疏通一下,就开始大量的讲解词汇、句型、语法,译林牛津版教材中许多很好的板块如word power, task, project就被简单处理成学一点词汇,做一点听力,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根本不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可实施这样的英语教学,学生课上机械地记笔记,课后被动地做习题、背词汇,学英语变得索然无味,学生俨然成了学习、考试的机器,根本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一线工作的英语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到教学合一,在教英语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思考加上对文学作品的热爱,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欣赏英美文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学生欣赏英美文学的意义、价值

许多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经验:他们所说的或所写的英语句子虽然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可却不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即不是地道的英语。而英美文学提供了大量的地道的、真实的语言材料。文学作品一直是高中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译林牛津版模块八中有一个单元是专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对于学生的价值除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词汇量,培养英语语感之外,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是语言大师经过雕琢的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精美凝练、典雅深邃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和模仿语言的最好材料。

2.英美文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英美文学名著这些艺术珍品以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艺术技巧,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不仅孕育着我们的审美意识,培养提高着我们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经验,形成一种审美个性,构筑起学生诗意心灵世界。所以,英美文学教学不是讲解一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也不是对艺术特点作静态分析,而是把这些静态的材料放进文学的美的语境中引发出动态的、有生命的力量。

3.文学作品不仅是语言综合运用的典范,更是一种文化的集中体现。英美文学作品无疑反映了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们完全迥异于中国文化。通过英美文学教学研习异域文化,领略异域文化风采,可以开阔胸襟,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宽容精神。

三、欣赏英美文学与培养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终身学习必须以学会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因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指学生为 1

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如果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而是迫于外界压力,缺乏自主性地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是极低的,是无效的,以此为基础的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就只能是一种空谈。既然文学欣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以对人的培养为目标,都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急待实现的任务和目标,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文学欣赏需要由表及里的过程,读者必须首先通过语言进入作品的艺术审美世界,领悟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验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获得感染、熏陶。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审美教育、人文熏陶,进而逐渐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品质。这是一个需要延续和反复地过程。

学习习惯作为一种自主学习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条理性,是长期性、常规性、反复性的行为,与文学欣赏教育从少到多、由表及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要求相符,克服了短期学习和随意学习的肤浅,保证了英美文学欣赏的审美教育、人文熏陶的目的和任务的实现。

四、英美文学材料选择的原则

“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英美文学作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适性

合适性即文学材料要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符合英语教学的需要。任何一份文学材料或显或隐地承载着特定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所选的阅读材料“应该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教育部,2003),以宣扬积极、高尚的价值意识为主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2.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文学材料符合教学目的,能培养阅读写作技能,能体现这些阅读写作技能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不同的文学材料可用于不同的教学目的;与教材话题相关的文学材料属于拓展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背景知识,故事情节,扩大知识面,或进行仿写、改写、缩写或续写对照。包含特定语言项目或修辞现象的文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项目,属于范例阅读材料。功能性文学材料的作用在于材料本身的体裁和格式特点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3.可读性

可读性是指教师要评估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学材料。文学材料如果太难,词汇量太大,学生阅读进展缓慢,可能丧失阅读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可选择经典原版小说的简易读本。笔者选择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轻松读经典丛书》,该套丛书按照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进行了分级,其中的6、7、8级分别适合高一、二、三年级学生阅读。还有英美少年文学作品《长腿叔叔》、《秘密花园》、《龙翼》等非常适于中学生阅读。

4.趣味性

趣味性就是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学

材料。如《哈利波特》系列,《福尔摩斯探案集》,科幻小说等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作品,以及一些已经改编为著名电影的著作,如《廊桥遗梦》等;《海外英语》、《读者文摘》杂志也刊载部分精美英语原文并辟有作品赏析栏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也可作为教学的必备资料或向学生推荐书籍。

五、具体策略、方法、活动

要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课堂是首要的阵地,教师应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要使学生自己领悟和欣赏,旁人不要随意代替;要使学生自己体味和感受,旁人不要代为说明,当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就是文学欣赏教育主体的回归。当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活动指导。

1、圈点、批注、记读书笔记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圈点批注是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话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基础,意味着他们在进行初步的文学欣赏活动。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时,可先从圈点勾画他们不懂或难懂的字、词、句入手或让他们找出自己比较欣赏、喜欢的词句或感触比较深的地方,并互相交流。高中生批注习惯的养成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尤为重要。批注更注重读者对文本的品析、评价,强调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的独到理解,是相对理性的。记读书笔记可以升华文学欣赏过程中的感受。读书笔记类型有摘抄、写提纲、做摘要、评点、分析、归纳等等。以上方式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灵活选用,佳句摘抄、故事概括、中心归纳与段落提纲的编写、情节结构的提炼、以及写法特色的归纳等都能充分发挥文学的认知作用。通过不断的分类梳理、归纳总结、点评品析,学生升华了感性,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对如何做读书笔记,要做好详细而有力的指导,并要进行必要的定期检查和交流,以成果带兴趣,以兴趣促行动,使做读书笔记成为学生持久的行为习惯。

2、阅读与电影欣赏结合好莱坞和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很多由英美文学作品改编来的电影,如《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新福尔摩斯》等,这些题材也是学生平时聊天的话题来源。不少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产生了想要阅读原著小说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顺势把青少年小说布置为课堂或课外阅读作业(课外阅读作业最好安排在寒暑假、节假日或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的高

一、高二年级,确保有时间精力阅读),同时搭配电影欣赏、讨论活动及写心得报告作业。

教师还可以在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把光盘和教案结合在一起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如在教《远大前程》时,可把VCD光盘上的有关情节和教案相结合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学生在教师分析有关情节后或讲解完选读以后再欣赏相关电影剪辑,能充分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师与学生的看、听、说、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加强了英美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

英美名著原版电影的观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克服阅读英美文学名著的畏难情绪。但教师应该告诉学生电影在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方面无法达到文学作品的叙述水平,学生只有通过对英美文学名著的阅读,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

3、“文学圈”活动

在“文学圈”活动中,学生按个性、兴趣组成文学探索小组,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文学沙龙活动。教师可推荐语言难度适合兼顾趣味性的小说,不要求他们一次读完整本小说,而是采取分次阅读和讨论的方式完成整个阅读活动。在讨论时,读书笔记可以作为讨论和互相学习的工具,分析讨论作品的背景、章节简介、主题、人物性格特点、写作特色、精彩词句等,各组活动最后要以简报形式分享,还可以把各组所读的小说推荐给其他小组,力图说服其他组成员去阅读,这也为用英语练习口语提高沟通能力提供机会。

4、读者剧场

戏剧是非常合适的语言教学策略(McMaster, 1998)。在英语教学中,读者剧场的概念已被广泛运用。读者剧场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以创造性和有趣的方法整合阅读和写作教学,并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培养融合在一个活动中。读者剧场是一种口述朗读的剧场形式,每位学生都分配一个角色,然后直接以口述朗读表演,配以适当的语气和声调变化。剧本可采用现有小说或加以改写,或延用原有故事情节及人物角色自创新剧本。读者剧场与角色扮演之类的英语练习活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读者剧场只做朗读的表演而不做肢体的表演,因此可以克服有些学生在人群前表演的恐惧,或有些学生因记不住台词而产生学习焦虑等问题。此外,读者剧场也免去了场地大小限制或道具准备的麻烦。

六、结束语

总之,英美文学欣赏课程的开设是实行英语素质教育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实现英美文学教育的审美教育的作用。它是世界英语学习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好文学欣赏类课程必将会加快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步伐,真正实现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纪念馆等主编 陶行知文集 【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3.祁静 2005.让英语文学作品走进高中英语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9):8-11

4.温建兰 2006读者剧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8): 19-22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篇2

文学作品作为世界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艺术、情感的组合体, 同时英美文学作品也是英美国家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体, 通过阅读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能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习俗, 同时还能感受到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1 英美文学价值体现

在对英美文学知识欣赏阅读中, 可以看出, 英美文化一方面能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还能对英美国家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世界上, 有很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属于英美文学, 如海明威、莎士比亚等, 这些优秀作家的作品, 不仅为人们讲述了优美的故事, 还带领人们领略了英美文化特色, 对整个世界文学发展而言, 英美文学作品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英美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 读者在深入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中, 能全面了解英美文化产生的背景、特点, 同时读者还能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中丰富自身的英语知识体系, 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2 英美文学作品美学欣赏

对于英美文学作品, 了解其内涵的最直接办法就是阅读, 通过阅读能让读者进入英美文学世界, 领略英美文学世界。而不同的读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但是总的来说, 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主要体现在语言美、价值美、人性美等几方面, 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2.1 语言美

语言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直接展现文学作品风格的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 语言不仅要形象生动, 将事物直观的描述出来, 还需要保证语言中充满了情感, 能让读者从语言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进而引起读者的想象。在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 作者都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将一幅幅充满色彩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作品《竞选州长》中, 作者马克·吐温用独特的语言描述道“这种卑鄙的说法是一种下流的、无端的谣言, 连丝毫事实根据的踪影都没有。”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来形容造谣者, 同时又通过幽默、夸张的手法来对语言进行修饰, 以此来增强语言的批判效果, 使得语言更加具有代表性。又如美国作家内古特, 在作品《猫的摇篮》中这样描述道“上帝制作了泥人, 上帝烦了。所以上帝对泥人说, ‘站起来, 看我创造的一切……’你太棒了, 上帝!”作者利用反讽、夸张的手法来打破传统的语言思维, 使得小说中的人物更加滑稽。作者为了减轻自身的绝望、痛苦, 利用黑色幽默的方式, 将现实和理想分离开来, 以此来现实出作者的复杂心情。

2.2 意境美

在文学作品中, 如果说语言是作品风格的展示, 那么意境就是文学作品的核心灵魂。对于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不仅要做到语言风格独特,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意境, 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受, 让读者和文学作品融为一体, 这才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 《简爱》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很强代表性的作品, 在我国深受欢迎, 在这部小说中, 小说的主人公可以说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自己的人生缩略。在刚开始, 自己家境贫寒, 但是仍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正是因为对爱情的执着, 使得长相不出众的简获得了他人的尊重, 也获得了自己的爱情, 在小说中, 作者刻画出一幅幅美好、安静的画面, 以此来体现出作者对简的怜爱, 例如“她沿着乡间的小道, 在冬天后进行的一次令人愉快的散步, 深刻地感受着冬天最迷人的绝对的寂静和树叶落尽后的安静……”这样的描述, 给读者展现出一副平和、安静的画面, 这不仅将主人公简的瓶颈心情展现出来, 还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的自然心情。同时, 随着小说的发展, 简的生活不断变化, 小说的意境也在发生改变, 如“七叶树夜里遭了雷击, 被劈掉了一半。”这样的描述, 和之前的宁静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也预示着主人公的遭遇。

2.3 人性美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 还塑造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 以此来将人性美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也是英美文学作品的精髓。例如在作品《热爱生命》中, 当主人公在生存危机的时候, 面对狼的威胁, 主人公并没有放弃, 而是选择奋斗, 最终主人公获得重生, 作者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来引导读者树立不放弃的精神, 带给读者感悟。

3 总结

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美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 对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欣赏, 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和熏陶, 同时, 还能带给让读者领略独特的英美地位文化这对提高读者的综合素养、人格魅力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对于英美文学作品, 不仅是英美国家人文情怀、历史文化的一种展现, 也是英美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 蕴含着很多十分丰富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一方面能领略英美地域文化, 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读者的美学审美水平, 本文就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美学,欣赏

参考文献

[1]郑平坪, 张丽超, 张晓芬.探析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J].语文建设, 2015 (36) :141-143.

[2]史玉霞.探析英美文学作品及其美学价值体现[J].语文建设, 2013 (03) :57-58.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篇3

但是,我国高校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实际却不尽如人意。课时少,内容多是该课程授课教师反映的主要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无奈地“满堂灌”,面面俱到,点到即止,从而无暇顾及课堂的形式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随着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增大,学生更注重那些能提高操作技能的实用性课程,如商务英语、文体翻译等等,因此,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学习热情逐渐淡化。要解决这一现状,“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元素。笔者从事了多年的文学课程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新形式,并引入影视欣赏教学法来促进文学课程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英语影视欣赏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优势

学好“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保证。只有在文化学习中主动思考语言的功能,才能加深理解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要用英文来思考,跨越时空去了解西方历史存在着很大难度。英语影视欣赏就在场面的直观性、语言的清晰性和背景的真实性上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例如,在影片《鲁宾逊漂流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鲁宾逊独自在荒岛生活的孤单与坚强;在《喜福会》中直观地看到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的冲突;在《时时刻刻》中,看到女作家伍尔夫创作《达洛卫夫人》时的精神状态与其生活的写照。

目前,有大量的英语影片是根据英语文学名著改编完成的。这种借助音像的方式既能克服克服文本本身的语言障碍,又能使读者轻松地深入了解主题和人物形象,是文学教学中有力的手段。有的电影基本是再现原著,如《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有的则是结合现实进行了艺术加工,如里昂纳多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改成了20世纪90年代,使得“火拼”的武器从“剑”进化成了“枪”,主人公的服装也更具有现代感。通过观看相关影片,缩短了同学阅读原著的时间,提高了同学探究原著的兴趣,促进同学去思考“文字和视觉哪个更出色”,从而达到文本细读的目的。

二、英语影视欣赏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运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名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对作家创作的时代、作品反映出的主题有更直观的认识,在讲授文学课程时,引入影视片段,比照文学作品的文本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升华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在学习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时,授课教师首先会介绍哈代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哈代所受的农村宗法家长制的影响,再通过讲解该作品的情节来分析苔丝的悲剧成因。这种方法固然思路清晰,但是不利于同学形成自己的看法。倘若引入《苔丝》的电影版片段,让同学们直观地看到苔丝在向安吉尔坦言过去时的不安,安吉尔知道真相后对苔丝的态度的变化,可以让同学们去思考:安吉尔和亚雷,谁是苔丝真正的伤害者?安吉尔的主动“一夜情”与苔丝的“被强奸”,哪个更可耻?安吉尔和亚雷所代表的上流社会和男权社会真的能给苔丝最后的幸福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对十九世纪末的社会制度和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等对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见解。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同学思考,在当今社会,热恋中的男女朋友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去,帮助同学们正确处理人生中的转折。

观看影片或电影片段,可以帮助读者克服文本本身的语言障碍,使其轻松地了解人物形象,提高对主题的认识。再比如,在英国浪漫主义发展阶段,了解拜伦的艺术成就是必然的。从拜伦的生平到其成名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再到其杰作《唐璜》都是《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但是课本上往往只提其文学成就,对拜伦生平中的爱情史避而不谈或少谈,使我们对作家的了解不够全面。2005年上映的由朱利安•法里诺导演,约翰尼•李•米勒主演的电影《拜伦》就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拜伦完整的一生,他的情史对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经历的重要影响。在拜伦的两部作品中,他都成功地塑造了“拜伦式英雄”:孤军奋战,推崇爱情和尊重女性。这些特点也是拜伦自己的人生准则。他一生爱人无数,却陷入对同父异母姐姐的爱恋之中不能自拔;为躲避流言蜚语,自我放逐欧洲,最后孤身投入到希腊人民的解放战争中奋斗至死。结合影片,同学们可以对“拜伦式英雄”的特点了解更加全面。与此同时,可以引导同学们比较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形象与“拜伦式英雄”的异同。比如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中国式英雄一定是群像,如《水浒》中的108好汉,《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三人帮。这也是中国“集体主义”思想与西方“个人主义”意识的具体体现;另外,“拜伦式英雄”是推崇爱情的,如唐璜是个人见人爱、风流倜傥的形象,虽然有很多爱情韵事,但并没有改变作者将其刻画成为法国大革命捐躯的英雄形象。反观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似乎英雄与爱情、美女是冲突的,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红颜祸水”等谚语都体现出一种传统观点:英雄是不谈爱情的。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通过这种比较,让同学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全面的认识,也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英语影视欣赏教学法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感,锻炼学生听力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该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在视觉上再现历史,全面而直观地了解作家作品。当然,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且复杂,不可能运用大量时间来赏析电影,只能通过布置思考题指定学生课外观看某些电影或是课堂上欣赏电影片段,从而促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联系 篇4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其逐渐具备认识、教育和审美等其他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电影与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上,这种结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摘要:随着电影业的迅速发展,很多文学作品都逐渐被引用到电影剧本中。通过电影的拍摄来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立体化,这种行为使得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很多英美文学电影都是依照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拍的。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几部英美电影来探讨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影 文学 英美文学 文化

一、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分析

电影和小说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电影和小说作品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上。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联系的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电影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可以感觉到的形象来表现编剧或作家希望表达的感情。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而电影则运用演员、布景和道具来塑造影视形象;2.两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四大因素;3.两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叙事即叙述故事,对故事进行描述,其是作者将不同的情节联合进行描述。文学作品和电影都包含四大因素,即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文学作品和电影都需要叙述,但是相比之下,电影艺术对故事和情节的要求更多;4.两者都具有假设性。假设性属于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其主要是指以假乱真的表现方式。艺术形象并不是直接复制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来源于生活又需要超越生活,这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假设性。5.两者都属于时间艺术。时间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因素,是这两种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条件。

以上五种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决定它们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英美文学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因此英美很多电影公司根据文学作品和电影之间的联系来拍摄优秀的电影作品。

二、文学作品为电影拍摄提供了经典素材

随着电影业的飞速发展,很多电影都开始引入十分经典的文学作品。随着这类电影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文学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目前,这两种联系在英美地区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下面笔者便从几部电影作品中来分析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

1. 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 电影《黛洛维夫人》是根据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同名小说《黛洛维夫人》来进行拍摄的。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伦敦文学界的中心人物,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讲述的是在伦敦1923年的夏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年,主人翁Dalloway回想起1890年夏天十分年轻、美丽的自己。电影的成功是剧本、导演、演员、后期制作等方面来决定的,小说《黛洛维夫人》则为电影提供了十分优秀的剧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成功。

2. 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 著名导演伊恩·索弗特利拍摄的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威尼斯的爱情悲剧,小说中展现了令人难忘的浪漫情怀。通过英国演技派女演员海伦娜·博纳姆·卡特精湛的演技,来将小说中的人物鲜活化、情节立体化。小说《三颗翼动的心》出版之后便受到读者的喜爱,而将其选为电影剧本取材也是看中其经典所在。一方面将小说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另一方面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电影认识和理解小说,是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典型结合。

3. 电影作品《巴里·林登》 1975年,英国Hawk电影公司制作出了经典文学电影《巴里·林登》,这是根据著名作家萨克雷的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改编拍摄而成的。通过电影让小说人物更加鲜活,将其坎坷的命运更加明了地展现给观众。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将主人翁的经历描写得十分精彩,由于导演和演员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即使是3个小时的电影也不会觉得漫长。这部电影曾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奖、4项奥斯卡奖等14个奖项,是电影行业难得的完美作品。

以上三部电影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将电影和文学作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转换艺术形式,让其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作家在编写小说时,注重的是故事情节、人物的动作、对话;而导演在拍摄时,注重的不仅仅是整个故事情节,还需要考虑到电影的拍摄效果、演员的演技及其整个拍摄团队的合作。通过将电影和文学作品这两种艺术形式有效地结合,将经典深入人心。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优秀的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业的进步。

三、电影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推广

1. 英美电影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高校促进了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这项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我国学生能够有效地了解英美文化。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主要是为学生介绍英美文学史上的很有影响力的作家的经典著作。但是由于英美名家名作资料繁多,教授起来会比较麻烦。加上很多学生对著作的学习兴趣并不大,自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电影是一种兼具视觉、听觉、时间和空间为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演技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更加明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播放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来辅助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也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电影确实能够很好地促进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英美文学选读论文 篇5

英美文学论文

作为学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不应该拘泥于课本,而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熟悉国外文化的环境。

就如苏老师所说:若一个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竟不知道国外的文学著作,就太土鳖了。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上的比较轻松,通过电影和PPT给我们展示英美文学比较栩栩如生,并不是单纯的给我们看书或者读书,我感觉比上学期的那个英美概况学到的多很多,这些归功于老师!对于这门课程,若在别的老师教授可能又是无聊的读读,但是苏老师教的时候,即使有事也不想错过这门精彩的一课,不是只为了看点电影,更重要的是觉得自己充实了,或许有些同学觉得看电影丝毫补充不了多少,但是我认为电影不光可以鲜明的展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而且情节衔接紧凑,引人入胜。我想,不止我,我们班的所有同学都喜欢苏老师的上课方式,一点都不夸张啊。

老师需要我们对这门课的建议,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其实有一小点,在轻松愉快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吸收点名家的语录。就像那次苏老师让我们抄的《简·爱》(Jane Eyre)中简对罗切斯特说的那段话,我希望就是可以多学一点。不一定让我们抄,可以推荐让我们课后自己搜,然后汲取精华。

通过这期课程的学习,《英美文学通论》通过展示异地文化使从原来的我们只模糊的知道莎士比亚到现在却可以对英美文化整体概况有了大致理解。这门课程整体上增进我们对英美文学的了解,了解了各种文学思想、题材、写作方式等,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整体激发我们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陶冶了我们欣赏艺术的情操。本书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整体概括英国文学史,而另一部分是进一步精确阐述各个时期阶段,每个典型作家的特点,风格等。其实每一本文学史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这本文学通论也不例外。它从不同的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形态。从中古世纪的民族史诗到现实主义文学时期的浪漫主义小说,从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到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德伯家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都透露着作者的的情怀。我欣赏士比亚的挑战喜剧爆满时代的才华;我钦佩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的现实主义的始创之作——《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的时代精神;我感慨拜伦和雪莱的英年早逝;我赞扬简·爱的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性格;我悲伤苔丝的悲惨命运…… 我相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一段辉煌的文学史,并不只有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学史。这本英美文学通论就像一枚发着光的玉,将英美文学的历史隧道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边走边观光着,或感慨,或唏嘘,或赞叹……

下面三篇是对《简·爱》(Jane Eyre)、《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和《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的观后感。

《简·爱》(Jane Eyre)观后感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描写简·爱与罗切斯特的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受尽欺侮和白眼,却从不低头,坚持维护独立自由、追求个性、主张自由、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形象。它阐述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生的价值=尊严+爱。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居篱下,受尽委屈,承受着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使她拥有顽强的和百折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人格魅力。在罗切斯特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感到卑贱,相反,她觉得人是平等的,也应该受到尊重,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尊、高尚的心灵,使得罗切斯特觉得他们是精神上可以与他平等交谈,而且无可自拔的爱上她。但是她们结婚的时候,当简·爱得知他已有妻子时,并没有受到金钱的诱惑而屈尊做他的情妇,而是选择离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她多么纠结的离开,在她内心深处她是那么爱罗切斯特,但她依旧选择离开。这种精神需要给现在这个社会浮躁的人,在这个“小三”泛滥的社会,尤其是女士们,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导下,坚持自己的个人尊严,这是简·爱教给我们的。我想这种思想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它就像导航灯一样,让我们

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不要迷失自己,时刻掌握自己的方向。作者赋予了小说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过于完美,甚至有点不切实际的浪漫,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这种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当今社会人的理想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欺骗自己,宁可抛弃自己爱的人,抛弃自尊,来寻找所谓物质上的富足,而最后变成了没有灵魂,只有漂亮躯壳的外表。故事完美的结局也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是一直昏暗,相信明天肯定是美好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像简·爱一样坚持真爱,时刻保持善良。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观后感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呼啸山庄的故事情节,就像老师说的一样,呼啸山庄的故事甚至有点变态,都是在相互的报复。但是,我们这是从普通生活的角度看待,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展示的是畸形的生活画面。其实每个人都有过极端的内心想法藏在心底角落,正常人都不会做,一旦表现出来就变成了畸形扭曲的人性。就像这部小说一样,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古怪、孤僻的性格,感觉也比较怪异。但是她是内容:旷野,西风,杂草,苍凉的落日,崎岖的地形„„这一切都似乎是一幅完美沧桑的画。故事一开始描写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朝暮相处的童年生活,高潮就是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林顿结婚,而希斯克利夫出走,终于在发达之后开始回来复仇。最后一阶段希斯克利夫的死亡,而哈里顿和凯蒂的相爱最终恢复了正常的人性。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变化;爱—恨—复仇是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艾米丽将所有的感情都赋予了这个受苦的弃儿身上,或爱,或恨。最后希斯克利夫临死前放弃了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了他的本性还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残酷无情。我之所以一样的欣赏这部小说,不仅因为作者独特的思想性格,还有哥特式的渲染气息。有些场景看起来气氛压抑,令人恐惧。窗外是凹凸不平的荒野,光线很昏暗,风呼呼的把窗帘吹起来,枯枝忽然伸进窗内„„整个画面多少有点怪异,回想起来都有点不寒而栗,但是我就喜欢那种感觉。所以我也喜欢这种电影,像《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但是《呼啸山庄》是这类文学的鼻祖,因此我特别钦佩艾米

丽的才华,一个与外界没有多少交集的人竟然有这些细腻的思想和非凡的艺术,真的很钦佩。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观后感

小时候就读过《老人与海》,但是可能比较小,并不知道它的真谛,只是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时间从指缝间流逝,现在我忽然觉得这部作品很伟大!海明威(ErnestHemingway)用他的笔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硬汉子的特征:面对大海,他从不畏惧,对他向往的理想义无反顾的追求,即使遇到了凶猛的鲨鱼,他依然搏斗,直到筋疲力尽,拖着大马林鱼的鱼骨架回到岸上。虽然表面上,老人是个被鲨鱼打败的失败者,恰恰相反,他用自己的鱼骨架向人们证明他完全是个胜利者。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这样一句话:But 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他没有多少豪言壮志,也没有多少饱读诗书,这样的话只能是一个人高尚灵魂的倾诉。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等待我们更多的是荆棘的困难、险阻,因为我们都在生活着,也有很多无奈,难过的时候,迷惘地时候,失落的时候,想想《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心就会豁达了许多。这部小说就像潜伏在心底的一轮太阳,在你低谷的时候,它忽然为你照亮前面的路。有时候,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困难面前,需要拿出想圣地亚哥这样的铁汉子精神,执着、刚强、勇敢、毫不畏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驾驭自己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篇6

关键词:英美文学:《圣经》,情绪思考

在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中, 《圣经》所起到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对人类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影响, 约束着人们的道德生活。让人们在《圣经》的诵读中, 净化身心, 轻松愉快的生活。对于英美的文学作品, 《圣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众多文学作品中人物、故事等多数来自于《圣经》中, 可见《圣经》中内容之丰富, 影响力度之大。本文将对英美文学作品中涉及到《圣经》的内容进行探析。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素材源于《圣经》

《圣经》尤其独特的风格, 语言简洁明了, 易懂, 大众化, 但是富有深意, 有说服力。《圣经》中的语言都是较为庄重的, 每一句话都有很丰富的内涵, 所以说服力极强。因为其内容丰富, 具有说服力, 所以被很多英美文学作者所重视, 并在作品中多有引用, 从而提高自己作品的说服力。如英国文学历史最为古老的长诗《贝尔武夫》, 在此诗中提到了上帝, 并引入了《旧约全书》中的一个故事, 作为诗词的一个亮点, 在故事中说该隐的后裔是妖怪, 此妖怪是格兰代尔。在《圣经》中提到了该隐, 上帝造人时, 创造出世上的第一男人亚当, 世上第一个女人夏娃, 亚当和夏娃产下一子, 此人的名字就是该隐。亚当和夏娃还有另外一个儿子名为亚伯, 此人能力极强, 于是受到该隐的嫉妒, 便将弟弟诱杀。所以, 在《圣经》中指出, 世界上一个有罪之人便是该隐。据《圣经》中的内容叙述, 格兰代尔嗜血成性, 属于该隐的后代。另外, 还有杰弗里·乔叟的作品中也有《圣经》中故事的引用, 如《坎特伯故事集》中有一个故事是涉及和尚的, 有几个便是从《圣经》中引入的。《创世纪》中对亚当的堕落进行描述, 这一人物事迹在和尚故事中的其中一个和尚身上被体现出来。上帝开始创造出人类时, 第一个是男人亚当, 为了不让亚当一个人孤单, 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了另外一个泥人夏娃。他们居住在一个鸟兽鱼虫并存的优美森林中, 每天不仅可以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 还可以闻到花香, 听到鸟鸣, 生活充满活力与乐趣。此情景的描述便是《圣经》中提到的伊甸园景象, 人间仙境, 与世无争, 在这里人们什么都不用去忧虑。在英美地区的很多名人作品中, 都对《圣经》中的内容进行引入, 让作品具有说服力, 能够对世人起到警醒的作用。如作品《红字》、《失乐园》等英美知名文学作品。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直接引用《圣经》词句

在英美很多文学作品中, 为了让作品具有一定的内涵, 能有说服力, 使得气氛浓郁, 就会直接将《圣经》中的句子用到作品中。在美国文学作品中, 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是美国著名文学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在作品中, 主人公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且想要拥有无限的财富。虽然抱负远大, 但是此人一声穷困潦倒,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生活中困难重重。为了摆脱困苦的生活, 主人公将妻子与儿子抛弃, 独自一人回到美国, 在美国剥削黑人, 然后用挣来的钱建筑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房子, 再次结婚生子, 并且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后来, 他与前妻生的儿子来到美国, 与他的女儿无意中相识, 并相爱, 后来他的二儿子将他的大儿子给杀害。他的第一个儿子来到美国与他相认, 他没有认, 导致后来两个儿子互相残杀, 儿女乱伦的事件发生, 此故事关系错乱, 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使得文章的悲剧色彩得到升华。在此作品中, 作者就是为了展示出作品中人物内心的错中复杂的心理和人性的败露。此作品的名字为“押沙龙”, 之所以叫押沙龙是因为这是《圣经》中故事的一个人物, 押沙龙是大卫的二儿子, 他有一个哥哥, 是同父异母, 还有个同胞妹妹, 同父异母的哥哥把妹妹侮辱, 于是押沙龙将其杀死, 但是他却受到了惩罚。后来, 押沙龙被救了出来, 便将他父王的王位夺走。父亲大卫非常气愤, 于是储备了大量的军队, 要与儿子较量, 将王位夺回。

三、《圣经》中的故事寓意被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所用

在英美国家, 很多知名的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塑造或者是一些故事的情节都是源自《圣经》中的故事寓意。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 就有源自《圣经》中的寓意。《亨利四世》中就有引入, 有约翰·福斯塔夫与法官说话的这一段, 大法官不断地和约翰说, 不断地纠缠他, 约翰很恼火, 还不能直接说出来。于是约翰进行自比, 有一个约伯的人, 他俩一样穷, 但是约伯有一样东西, 约翰没有, 就是耐性。这样不直接, 而又将不想让大法官再纠缠他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只要是了解《圣经》的人, 便知道约伯这个人物形象, 在《圣经》中有这样一个关于约伯的故事:约伯是阿拉伯半岛人, 生活在乌斯这个地方, 这个人忠厚、老实, 为人虔诚。有天上帝身边的撒旦让上帝考验一下约伯, 看其是否对上帝诚心, 于是上帝施法使得约伯穷困潦倒, 但是即使这样, 约伯生活的也很开心, 没有因此而埋怨生活, 仍然怀有一颗真诚的心。

结束语

很多人对《圣经》的认识不足, 有所偏见, 认为阅读《圣经》的人就是基督信徒。事实上, 《圣经》中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所有故事都有警醒人, 让人有感悟的。尤其对人的思想上, 有很大的启发,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以《圣经》中的内容当做写作素材, 使得作品更具有说服力, 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丹亮.霍桑的《红字》与《圣经》人物原型[J].甘肃高师学报, 2011, 16 (1) .

[2]王爽.苏可馨.浅析《圣经》与英美文学作品的关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2 (5) .

试析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 篇7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言歧义;现象

虽然英美国家之间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长期的发展当中,作为民族大熔炉的美国已经逐渐产生出了属于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使用习惯。在近些年当中,英美文学的教学在笔者国高校教育当中也有了进一步的推动,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越来越多。而在这种交流的过程当中,语言之间的了解和学习机会与深度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学作品作为各自文化的表征之一,也有了更多的阅读机会,但是学术界也对文学作品当中的歧义现象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许多研究人员都认为,英美文学作品当中的语言歧义问题不仅仅是由于语系的不同,更是由于不同语言的使用习惯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因而在本文当中,笔者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于英美文学常识有更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一、歧义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产生的效果

(一)理论效果

在数个世纪的发展当中,英美两国人与环境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步浓缩到了文学作品当中人物和事件当中。通过文学表达方式,读者能够从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在一定层次上还原该历史时期民族之间、社会关系以及民俗风情、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等多种状况。语言歧义就是一种通过文字字面的含义、习惯性的表述以及具体到文学作品当中所传达出的不同内涵和解释。也就是有一些尽力去提高自己作品影响力的英美作家,他们大多会采取一种标新立异的方式,并通过委婉的表达手法来增加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从理论方面而言,在文学作品当中的语言歧义能够从多个方面折射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性或思考性的态度,也能够具体反映出作品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人物设定。况且文化本身就能够传达出大量的信息,因而如果在整体阅读和分析主人公性格和重要事迹的基础上,笔者就可以领悟到作品中同一词语不同解释所带来的逻辑冲击和对社会的思考。况且作家在某种程度上,也试图通过适当语言歧义的使用来增加语篇当中和英汉文化之间的交融。因而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适当的语言歧义既能够提高作品本身的人物吸引力,同时又能够促进不同文化族群对于文学作品的整体理解和认识。

(二)实例效果

语言歧义给文学作品和读者带来的不一定就是消极的效果,运用得当的话是能够促进文学作品创作和整体效果的。比如一词多义这种现象,虽然在英美文学当中会产生一定的歧义,但是笔者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有许多作家恰恰是使用了一词多义的优势,来使自己的作品在风格和特点上与众不同,同时也加深了读者的整体印象和理解。比如在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当中笔者就能够经常看到对这一现象的使用。在《永别了,武器》当中笔者就能够明显感受到,“arms”有两种汉语解释,一种是“武器”,而另外一种则是“手臂”。在初见题目时笔者并不能够确定文章的主题究竟是什么,然而在笔者对小说有了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就可以确定小说的主题是与战争紧密相关的。作家当然知道该词会有两种解释,他之所以会使用这一词是因为在整篇小说当中,其主人公Henry对于战争已经非常厌倦,因而他更加期待和平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在小说当中,主人公在这种向往和期许当中毅然放下了带有杀戮气息的“武器”,但同时他也失去了“手臂”。当然小说当中的“手臂”也可以说是能够帮助他的人,也就是他的妻子。通过一次多义,作者表现出了多层含义,同时也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体会。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由指示语引发的歧义

所谓的指示语其实就是在时间、地点和人称等方面具有明示的词语,而非单一孤立存在的。具体到小说作品当中,指示语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含义,而是在随着小说当中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产生意义上的改变。所以说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读者需要根据剧情变化对词语的解释做出不同的选择。而且大多与指示语相关的歧义表现是对立的,主要是存在有三种对立的形态,第一种是语言本身的有所指和非所指,这两种是对立的。第二种则是同一个指示语的用法不同,所以在是用的过程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指示意义的对立。第三种是因为所使用的参照语言具有多重性,因而指示语也就有了更加多元的指示性意义。比如海明威在《等待的一天》当中就有许多的语言歧义,而大部分在人物对话当中就有所显现。在小说当中父子之间的谈话就可以明显看到,在儿子感冒发烧的时候自己本身就有所察觉,然后他就认为自己会很快在病痛当中死亡。而他的父亲作为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则对生病这种事情早已见怪不怪。在这件极其平常的小事当中,父亲希望通过讲故事来淡化儿子对于病痛的关注,在父亲的照顾和安慰当中,儿子对于病痛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对话的方式笔者们理解了“it”的含义,而作者也通过这一指示代词的歧义为故事情节制造了悬念,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文学作品的美感。

三、预设歧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在英美文学当中,有许多都是通过预设疑问产生歧义的写作方式,这是由于有些作家在其写作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够对某个词语或者是句子作出较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因而在实际的读者阅读过程当中就不免会产生一些歧义。所以对于那些从事于英美文学研究的人来说,就需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思想,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文学作品当中所存在的歧义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具体到编译当中更是需要尽量做到合理化、准确性的表达。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预设歧义本身就是许多作家经常使用的手法,这是因为这种预设歧义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而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按照作品本身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消化。也正是由于这种语言特点,读者往往也会产生一种不确定的模糊和朦胧美。所以在遇到这种歧义性语言的时候,读者需要通过小说的整体结构和故事情节进行选择,同时也要结合作品的整体特点和意境进行思考和分析。在经历过选择和思考权衡之后,读者才能够真正理解到其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念。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不同,其所使用的文字和表达方式本身也就会有所区别,因而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要充分了解作品写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精神状态,这样可以帮助笔者进行更好的选择,也才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含义。

四、小结

本文是基于笔者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和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文章当中笔者首先是从理论效果和实例效果这两方面分析了歧义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产生的效果。而后又说明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由指示语引发的歧义,最后则又具体分析了预设歧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章当中笔者并未能够就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和论述,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敏.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研究.语文建设,2013年.

[2]吴俊.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歧义现象及其解读.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

上一篇:学校开家长会的通知下一篇:难忘的口头禅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