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风险探析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广应用,给信用保险与银行合作带来了更多机会,与信用保险相关的融资业务规模呈现不断扩大势头。金融危机也给信用保险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文章初步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在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且尝试建立信用保险机构、银行与融资企业的三方合作模型。为三方合作提供了思路和解决办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银行信贷风险探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行信贷风险探析论文 篇1:

产能过剩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的化解探析

[摘要]在经济社会历经多年快速发展之后,我国当下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国内需求饱和、海外市场门槛提高以及银行授信过度集中促使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对河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均被国务院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文章针对河南省产能过剩的现状,认为银行业要准确识别过剩行业,针对不同行业设定合适的融资限额,同时要帮助、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借助信贷等手段支持产能过剩行业改进技术、拓展销售市场。

[关键词]产能过剩;信贷风险;应对措施

1产能过剩的定义

产能过剩,是指实际产出数量小于生产能力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

从需求角度看,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大于实际有效需求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过剩产能的判断基础是同一时期的既有生产能力和需求。根据时间差异,可将产能过剩划分为即期过剩和预期过剩。前者是指当前时期的生产能力超过需求量达到了过剩的程度,后者是指未来某时期内预期生产能力与预期需求相比达到了过剩的程度。生产能力大于需求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也是市场竞争的动力来源,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供过于求理解为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大于需求仅仅是产能过剩的必要条件,只有当生产能力超过有效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构成产能过剩。

2产能过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产能过剩会对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一是财富被浪费。产能过剩行业在前期往往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当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后,建成产能无法形成有效产出,大量设备闲置,导致前期投入成为沉没资本;二是增加财政风险。过剩产能的前期投资通常都存在财政资金的身影,无论是政府资金的直接投资,还是政府担保、贴息或变相担保(投资商的银行贷款以政府土地作为抵押担保)等,当新建产能无法有效释放时,前期投入资金的损失会进一步传递,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三是影响社会稳定。过剩产能被强行淘汰将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四是破坏生态环境。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成就了大量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浪费了耕地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五是阻碍经济转型。最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实现了粗放式的快速增长,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这种发展方式属于历史进程中的特定阶段,不具备可持续性。

基于产能过剩带来的种种经济、环境、社会层面的危害,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十分迫切。对此,国家已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很多工作,例如,制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完善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土地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资产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兼并重组,鼓励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针对高科技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在整个工作中,银行业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在其中起到积极作用。

3银行业防范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近年来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把转变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政策作为了一项主要的调控措施。具体而言,各家银行均对产能过剩行业制订了限额管理、名单准入制等政策。此举既响应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也从银行防范风险角度进行了一定的信贷配给控制。

同时,银行业还对目前产能过剩企业“走出去”给予了相当大的信贷支持。所谓“走出去”,是产能过剩企业通过产品的对外出口解决内需下降、供过于求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银行针对企业货款回收期长、外币回款途径复杂的特点,设计出出口押汇等多种贸易金融产品,为企业实现战略转型提供便利。而且,银行业还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信贷支持:一是银行利用自身的客户群优势,在兼并重组事项中起到牵头协调作用;二是在整个兼并重组过程中,银行以重组贷款的模式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存贷利差不断缩小的背景下,此类重组业务不仅可以扩大银行的收入来源,有利于银行业务的拓展,也可以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情况。

银行业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担当着重要责任,因而不仅要为了自身利益严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风险,也要承担对产能过剩行业帮扶、支持的重任,引导、支持其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转型,围绕市场进行技术升级、产品调整,这是银行主动风险管理的内涵,也是防范授信风险的最基本措施。

在当前企业投融资体制下,虽然融资渠道越来越丰富,但很多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以银行融资为主,差异只是银行贷款所占其外部融资比例的多少。银行防范产能过剩行业授信风险如果简单采取“一刀切”的抽贷、断贷,不仅会对银行发展造成很大的声誉影响,也会对国家整体的经济稳定造成冲击。因此,银行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案对防范化解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银行应从以下方面研究对策。

3.1科学设置行业风险限额

行业风险限额是指银行对某一行业最大的信贷投放额度,是银行规避风险的重要举措。实行行业融资限额控制,就是要实行对某个行业授信的总量控制,防止对单个行业授信过于集中而形成风险。实行行业风险限额有利于行业内部现有授信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退出风险较大的授信客户,把额度转移到风险较小的优质授信客户中去。

3.2帮助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

银行可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渠道优势及资金优势,积极帮助经营情况较为良好的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经营情况较差的企业,从而降低行业集中度,解决掉一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整个过程中,银行提供的不仅是金融服务,也扮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

3.3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经营转型

针对产能过剩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及经营转型提供支持,达到最终化解风险的目的。为此,银行要对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企业改善生产工艺,增强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银行要采取积极的策略,通过金融工具和手段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经营。

3.4帮助企业积极拓展销售市场

银行可以通过金融服务,把销售市场的潜在需求转变成实际需求,达到帮助客户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疏通销售环节的目的,比如,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在风险可控、贸易背景真实的前提下,对一些短时间现金流紧张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买方融资、应付款融资、国内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服务,扩大或增加有效需求,使既有的产能得到充分利用,也使潜在需求得以实现。

4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以上建议和对策,主要是从银行业角度出发,以较为缓和的良性方法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风险进行积极化解。这些举措既没有过于谨慎而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潜在风险置之不理,也没有过于激进而对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中融资过多的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魏国维.正确认识和积极化解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J].银行家,2013(1).

[2]李静,杨海生.产能过剩的微观形成机制及其治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李平.如何看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J].金融博览,2009(11).

[4]赵婉妤.银行信贷资源错配与产能过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5).

[5]陈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6(7).

[6]李昂.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产能过剩新问题[J].中国市场,2014(49).

作者:李志高

银行信贷风险探析论文 篇2:

探析出口信用保险对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

[摘要]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广应用,给信用保险与银行合作带来了更多机会,与信用保险相关的融资业务规模呈现不断扩大势头。金融危机也给信用保险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文章初步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在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且尝试建立信用保险机构、银行与融资企业的三方合作模型。为三方合作提供了思路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信贷风险管理;协作模型

[作者简介]何海,任职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南宁营业管理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春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行副行长,广西南宁5300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大力治理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不良资产率逐步降低(见图1)。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凭不良资产率下降就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高枕无忧。—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信贷资产大量增加,分母变大使得银行不良资产率有较大下降,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环境变化日趋频繁的今天,风险控制能力,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项目贷款中国内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经验都亟待提高。

一、外向型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

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给广大外向型企业敲响了风险控制的警钟。截至2009年12月31日,美国已经有121家银行倒闭。对于改革开放才30年的中国企业而言,国外市场的情况不但复杂多变,而且会计和法律体系与我国有很大不同,“走出去”企业对各种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处理经验尤显不足。作为企业债权人的银行,发放的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外项目贷款同样将面临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当系统性风险发生时,银行如果不能有效地把贷款风险“外移”,就只能自身承担巨额损失。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运用信用保险分散、化解银行潜在风险,建立和完善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将成为今后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分类,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归为内部风险,保险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规避中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可以归为外部风险。市场风险可以转化、体现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发生时,往往就会发生系统性的信用风险。信用保险可以帮助企业,进而帮助银行规避或降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具体来说,“走出去”企业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企业面临风险,银行的信贷资金就不安全,因此全面分析和规避“走出去”企业面临的风险对于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商业风险指在商业信用付款条件下国外买方或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国外开证行或保兑行由于出现信用问题致使被保险人发生收汇损失。主要包括:买方或开证行破产或者无力偿付债务;买方或开证行拖欠货款;买方拒绝接受货物、开证行拒绝承兑。

据麦肯锡调查,1917年的100强企业,70年后。已经有61个走向了死亡,而在39个幸存者中,仅有18个仍然存在于1987年的排行榜中,而这18家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结果却降低了20%。只有两家企业——GE和柯达在70年间仍然运作良好,但10年后,柯达已经从100强中消失。如图2所示,2006年以来,美国的商业风险也呈上升趋势。

政治风险是指在买卖双方均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国外债务人(在商业信用付款条件下是国外买方;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是国外开证行或保兑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动,造成国外债务人不能按时支付货款。包括在被保险人和买方均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债务人所在国或地区禁止或限制汇兑、禁止买方所购的货物进口、撤销进口许可证、颁布延期付款令、发生战争、暴动等政治事件等。

中国是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制裁最多的国家。在1995~2008年6月间,中国遭到各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640起,制裁441起,分别占全球调查和制裁总数的19.4%和21.0%,是98个被调查和制裁国家中平均数的18.9和18.8倍。由图3可见。

二、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花旗、大通、美洲、汇丰等银行都拥有各自的全球信息系统。其数据均能做到每日更新。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而且具有很强的统计及查询功能,能为行业、区域、产品、信贷组合等日常检查及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全面支持,为其高水平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JP摩根银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在贷款决策前预见风险并采取预控措施,对降低实际损失的贡献率为50%至60%。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监测风险并迅速补救,对降低风险损失的贡献率为25%至30%,而当风险暴露后才进行事后处理,其效率低于20%。因此,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对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力求尽早地发现风险。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量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数理模型的研究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在实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很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是JP摩根银行于1997年推出的信用度量制模型(Credit Met—riea),是一个基于Vail(Value at risk,也可译为“风险价值”或“受险价值”)方法的模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从资产组合而不是从单一资产的角度看待信用风险,使用了转移矩阵反映公司信用等级的变动;二是KMV公司基于期权理论的KMV模型,该模型用授信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波动状况来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它采用结构方法,使用期权定价公式来求公司资产价值及其波动;第三是CSFP的Credit Risk+方法,该方法使用保险精算的计算框架来推导投资组合的损失,它只对违约风险进行建模,而不考虑信用等级的变化。在信用风险量化的基础上,采用信用保险手段把风险外移,在西方商业银行已经非常成熟。

反观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强制要求商业银行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采用五级分类法,并发布了一些对商业银行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文件,包括风险报告制度、贷款发放流程、贷后管理制度等,有助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很多商业银行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逐步实现了专业化。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所推荐使用的信用风险测量方法都要求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最为关键的是,国内商业银行还无法建立全球信息系统,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信贷中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处于不利地位。与信用保险机构进行分摊协作的模式必须尽快建立。

三、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信用保险是指信用保险机构(Export Credit A-gency,ECA)对企业投保的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产生的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机制的一种保险。它以贸易中的买方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保险人承保在经营出口业务过程中因买方的商业风险或买方所在国(地区)方面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信用保险对于促进一国出口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信用保险可以帮助银行降低所面临的外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从传统意义上讲,保险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更多体现为经济补偿功能,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保险的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特别是社会风险专业管理的功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信用保险所关注的就是信用风险,它的社会风险专业管理功能应该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分别对贸易融资和国际项目贷款中银行与信用保险机构的协作方式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融资企业将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信用保险参与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把市场风险和信用保险外移给信用保险机构,通过“信保机构主内银行主外”的合作模式,共同监控企业的操作风险。因为信用保险的理念就是与企业风险共担,银行的贷款也要一对一的对企业进行评估控制企业操作风险,双方可以互为第三者监督角色,降低信保机构和银行的风险。

首先,在贷款发放以前,信保机构可以通过专业的买家资信调查,全面评估买家风险,核定买方的授信额度。其次,在贷款发放后,信保机构还能凭借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庞大的数据网络对买家的风险进行跟踪,从而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专注于对融资企业的授信调查,在信贷审批时还能通过信保机构获取融资企业全面的海外买家信息,为客户的还款能力提供保障,形成科学审批“硬指标”,充当信贷审批的好助手;采用合适的产品给融资企业进行产品配备,审查单据真伪和进行专业的资金监管,具体见图4。

在国际项目融资中,国内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为多样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履约风险和自然灾害与工程风险。

信保机构在政治风险的识别和处理上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完全能够也理所应当承担政治风险造成的损失。但是,影响项目的商业风险却不胜枚举,需要各个参与方都尽己所能,银行仅能“外移”部分给信用保险机构,因为第一还款来源不足的风险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规避,这也导致了目前国内银行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对于履约风险,需要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一对一的考察,对于出口商或者承包商的经验、能力、管理人员素质进行判断,并且监督出口商把自然灾害和工程风险转嫁外移给其他的保险公司。如图5所示。

四、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和出口信用保险协作的误区

第一,对信用保险融资功能的理解比较片面,合作存在障碍。在信用保险参与的国际贸易融资中,目前信保机构、银行和融资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仅仅理解为:通过信用保险机构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承保,使原来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成为风险较低的优质资产,据此获得银行融资。这种理解仅仅着眼于投保后的应收账款本身,没有全面考察投保行为对出口企业风险状况的影响,进而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这不仅离三方共赢合作模式的目标相去甚远,而且也存在着运行不畅的问题,同时造成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第二,风险管理与信用保险合作层次较低,利益冲突较大。当前银行逐单叙做的贸易融资模式体现了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层次较低:一方面是着眼于贸易融资中相关单据和合同审查环节的业务品种风险管理层面;另一方面是着眼于对信保机构和出口企业作为合作方的职能风险管理层面。而没有意识到信用保险可以通过全面监控融资企业的买家风险异动来帮助银行监控融资企业本身的风险,在买家风险和融资企业风险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而且,逐笔融资做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模式,使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直接体现为逐笔融资的成本,这导致出口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产生的融资成本与使用其他信贷形式产生的融资成本不具比较优势。较低的风险管理层次无法使合作各方同时实现成本一收益均衡,加剧了合作三方的利益冲突。

第三,银行制度层次对信用保险的支持缺位。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认识不到位,将融资企业投保行为与信贷定价联系起来的政策制度支持缺位。这些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全面投保合作模式缺乏,难以推行,而且使当前的贸易融资模式也存在运行障碍。逐单叙做的贸易融资模式使银行根本谈不上将全面投保信用保险作为衡量出口企业风险状况的重要因素纳入贷款定价体系中来考虑。仅仅着眼于投保后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进行融资的模式难以在合作三方中形成稳固的共同利益,合作范围难以扩大。

五、政策建议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信用保险应建立一种“金融共生”关系,达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一方面,信用保险机构通过专业的风险控制技术和风险损失分散机制,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切实保障;另一方面,银行业在获得服务和价值的同时,能够为信用保险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实现风险分散以及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和出口信用保险要建立“金融共生”关系,必须通过三大模式:

一是利益捆绑。通过为信贷项目安排信用保险的方式,将部分损失风险转移给信用保险公司,从而双方实现了利益捆绑。可是,这是一种不稳固的、浅层次的合作关系,不能够充分满足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需求。

二是角色参与。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应银行要求,参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种简单的合同关系,即为项目提供保险服务。尽管在承保过程中,信用保险公司也要进行资信调查、限额审批等步骤,评估项目风险,但是信用保险机构的角色还是一个普通的保险服务提供商。在建立共生关系的愿景下,通过制度安排,使得信用保险能够参与银行贷款决策的全过程,在贷前、贷中、贷后都能发挥自身作用,即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充当“第三方监理”的角色,再以一定的利益相关联。这样信用保险就可以在信贷项目的操作中对银行起到有效的监督和制衡作用,特别是对内部欺诈问题。

三是专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尽管银行自身也注重信贷风险管理,但是信用保险机构在风险管理的角色中仍有特殊作用。关键是对待风险的态度方面,银行与信用保险机构是不同的。银行侧重于风险外移与交易,风险管理是相对静态的;而信用保险机构却侧重于风险的管理与吸纳,风险管理是动态的。这种差异在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体现。信用保险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优势,信用保险机构掌握了较多的风险信息和数据,有利于风险的定性定量分析,为银行信贷的风险定价风险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信用保险与银行信贷风险的共生关系,并且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也是必要的保证。

首先是行业协调。银行属于银监会监督和管理,信用保险公司目前属于保监会监督和管理。按照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要推动信用保险运用到银行风险管理中,充当“第三人”角色,必须得到两大监管部门的支持。如银监会可以完善相关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导人信用保险参与风险管理方案,形成刚性制度安排。

其次是信用保险参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该在初期选定试点银行,由保监会、银监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一家试点银行,成立联合工作小组,推动试点,总结经验和数据。现在只有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国际项目贷款中有采用信用保险的制度建议,但是没有形成刚性制度。所以没有刚性制度的经验和数据,不利于全面铺开实施。

最后是保监会要出台措施,对于信用保险机构的服务和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为银行的特定要求进行适应,也有利于银行对于信用保险的接受和依赖。

[责任编辑:清 泉]

作者:何 海 刘春林

银行信贷风险探析论文 篇3: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成因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的住房需求得到了快速增长。居民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个人住房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比重快速上升。个人住房贷款作为一项中长期贷款品种,由于贷款周期长、客户群体分散度高、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因而在住房金融市场中同样存在其它金融市场中固有的风险并且更加突出。加之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各种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加上商业银行迫于市场竞争压力的不规范运作,使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日益显现。在这一背景下,力求揭示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形成机制,防微杜渐,从根源上避免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产生。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

个人住房信贷一般采用住房抵押的方式,因此被认为是安全系数较高的信贷业务。但是,由于个人住房信贷存在着专业性与区域性的特点,使得住房信贷的风险具有长期的累积性,一旦发生质变,必将引发大规模的金融风暴,产生严重的经济动荡。因此,要想避免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产生与积累,防微杜渐,就必须努力探寻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从根源上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

1 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信息不对称

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活动中,所有影响未来贷款收益的分析、判断和估计的资料,都是信息。根据借贷双方所获得的市场信息的差异,可将信息分为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借贷双方掌握着相同程度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是指借贷双方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即借款人拥有私人信息,而商业银行信息一般都是对外公开的。不对称信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宏观方面,银行无法对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改变,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周期的波动,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的产生做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导致银行不能对个人还贷能力、抵押物的价值和抵押物的变现能力做出的准确的判断。微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银行在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申请过程中,无法根据贷款申请者所提供的信息(收入、职业、担保等),对贷款申请者的资信做出准确的判断,只能根据社会的平均资信度制定贷款条件,使得在发放贷款时,使市场中一些资信好的贷款者因需要付出相对较高的成本而退出信贷市场,而一些信用差的借款者因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而愿意借款。由于商业银行与个人在贷款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或在贷款之后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有的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时,不能或不愿意偿还贷款,增加了商业银行对个人贷款的信用风险。个人信贷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2 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

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投入资金大、期限长以致于风险相对较高的信贷业务。对于银行来说,掌握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是防范风险的关键。在那些个人住房贷款市场成熟并且规范的国家都有一整套完备的个人信用报告体系。如在美国,贷款人通常依靠商业性信用报告机构来完成信用调查工作,这些机构专门负责收集、保存和出售申请人的信用资料。而且所有的信用报告机构都签署了可以相互利用各自资料库的协议,因而迁居到别处的申请人的信用资料立即就能被新居地的信用发放机构获取。成熟完备的信用报告行业,不仅提高了贷款人把握贷款申请人信用情况的准确性,还节省了贷款人对贷款申请人信用的调查时间,大大提高了贷款的审批和发放效率。但在我国,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还没有建立,储蓄实名制刚开展不久,个人信用制度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有关个人的社会信息资源极为分散,个人的现金收入、支出,个人的债权、债务等信息都没有系统的数据资料,缺乏个人资信评估的基本标准和基础数据,无法形成统一完备的个人信用档案,对个人的信用评估就无从下手。虽然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个人征信系统己经投入运行,能对商业银行规避借款人信用风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该系统信息量小,商业银行和社会的参与度不高,因而使用效率低下,作用非常有限。

而且,由于各商业银行间出于竞争等因素的考虑,相互间对储户的情况不交流,这就造成了两种情况:一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客户在申请贷款的时候对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利率的高低等情况了如指掌,可以多方选择,而银行方面却恰恰相反,他们缺少储户真实的收入证据以及以往信用的记录,只有客户申请书上标称的收入情况以及用来贷款的抵押证明,基本上可以说是“两眼摸黑”,至于客户在申请后收入能否保障,如果违约应受到怎样的惩罚等问题,行为的能力就非常有限了。二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透明,各银行之间没有专属的网络相互沟通,这样,一个客户可以在A银行拖欠一堆债务再到B银行继续贷款,从而使得两家银行都蒙受损失。

3 住房产业政策长期目标的短期化

住房产业之所以对经济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在于住房消费是居民的大额消费,投资乘数大。个人住房消费水平本质上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国民收入增长状况,而不是不是取决于金融的社会资金配置能力。通过促进住房消费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中国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与个人消费能力严重脱节的高房价,使相当一部分商品房有行无市;另一方面,这种供需不平衡被片面的理解为个人住房有效需求不足,希望银行多贷款给个人,依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住房需求,希望短期内提高中国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不考虑个人的收入状况、未来的偿还能力,片面希望银行给与个人高额住房贷款。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银行住房信贷业务的风险,不利于个人住房信贷的健康发展。

4 房地产市场不规范

目前,我国个人住房信贷市场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发育极不成熟,市场准人和市场竞争规则尚不健全,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助长了该市场的混乱和无序。

以一个完整的房地产行业周期来进行分析,在其起步阶段,由于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刚刚开办,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信贷人员尚未熟练掌握业务,操作流程也不规范,从而使商业银行面临内部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同时,由于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信用风险一般在贷款持续期(20年-30年)的前半个周期结束时(即10年-15年)才显露出来,房地产行业起步阶段的信用风险并不太明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内部操作流程日益规范,但由于此时房地产行业处于快速上升的过程,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急于扩大规模,开始出现以个人住房贷款形式骗取商业银行资金的现象。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景象也会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疏于贷后检查,由此引发外部欺诈导致的操作风险和流程执行不严格造成的操作风险;经过快速发展之后,房地产市场进入震荡整理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出于整个市场健康发展的考虑,往往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或者是禁止限制期房转让的政策、或者是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的政策等等。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就会面临政策风险。而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会使得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甚至会出现小幅的下滑。此时,房地产行业的租金收益和投资收益低于预期,很多投资(机)者开始出现信用风险。在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控下,房地产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此时,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较小。如果政府调控不成功,房地产行业极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房地产行业的下滑使得抵押房屋的价值急剧缩水,很多借款人纷纷选择违约。因为,对借款人而言,当房屋的市场价值下降到低于其在银行的抵押价值时,选择违约是最有利的。此时,房地产的市场风险就转化成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5 外部法律制度和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保障该项业务有一个安全的法律环境,给一些蓄意破坏此项业务健康秩序的人以可乘之机。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面临较大法律风险,在我国正努力建立法制经济和法制社会的今天,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必然危害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不例外。

同时,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也给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带来了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是一边开拓,一边摸索业务管理模式,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内控制度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有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也还要人去实施执行,对内控制度的熟悉掌握和灵活运用也有一个过程。执行走样,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等这些来自于贷款银行内部的风险因素也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产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商业银行内部,一边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在快速发展,而另一边是业务管理和业务人员素质难以跟上,管理与发展的矛盾短期内难以克服,使业务操作风险更加明显。

作者:李 莎

上一篇:物流工作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医师个人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