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案导学管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学案导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文章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从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师生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凸显重点知识、强化学生探究意识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学案导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学案导学管理论文 篇1:

辩证研究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现状

摘 要:本文采取文献检索法和归纳法,阅读整理分析了近十余年我国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现状。笔者运用辩证法,以发扬优点摒弃不足为宗旨,全面总结了2000年到2017年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了高中化学导学案各方面的主要观点,力求透彻理解导学案教学的实质,也为开展《高中化学导学案的优化策略研究》市级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导学案;研究现状

一、 “导学案”概念的界定

1997年秋,浙江省金华市一中的教师在全国首次提出“学案”一词。它主要用于指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师生积极参与,并以学案为操作材料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自1999年5月《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该校开展学案导学的研究成果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学案研究的热潮。

目前各研究者对“导学案”界定不一。笔者认为,导学案,相比于“学案”来说,更加突出一个“导”字,具有引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等功能,使学生的“学”更具创新性、发散性、合作性。无论“导”或者“学”,导学案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获得,即一份优秀的导学案,“先学后导,以导促学”都应体现在“案”。

二、 导学案研究盛行的原因

1.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大力推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纲要的具体目标中提到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展开了多种教学实践探究,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探究趋势的指引下,掀起了导学案的热潮。

2. 学生发展的需要。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人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适应这个知识激增的信息技术化时代,适应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生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

3. 教学实践的优化。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遂。按照目前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安排的课时,很难完成这样一门“繁、杂、深、难”的课程教学,更谈不上学生能对知识运用自如,融汇贯通,创新发展了。因此,课时少、课堂容量大、缺少时间自主思考内化已经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最大难点。而课前教师编制导学案,能为学生预习课本提供知识框架,能為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思维线索,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导学案成为例题和拓展知识的载体,节省了时间,留下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导学案的实施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前工作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4. 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导学案的创造活动更为方便和快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 导学案的编写机制研究

关于导学案的编写机制研究,发表的文献较少。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导学案的编写创作者不同,内容不同,时间不固定,编写随意性大,多源于教师个人自发制作;真正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编写很少导致的。

闽南师范大学谭骥《中学化学导学案教学实践反思》一文中涉及了导学案的机制研究。他在文中阐述了导学案教学流程中教研组组长、导学案设计老师、化学课程任教老师和教学研究者四类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指出导学案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学案个体初编、集体备课、设计审核、印刷备用、组织上课、课后反思评价等主要流程。但是通过个例研究发现,导学案教学主要的特色仍难发挥,仍面临诸多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 导学案的结构与内容研究

笔者认为导学案应该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二次创作,而不是课本的替代品,更不能成为习题集和练习册。因此,在导学案的结构和内容上应该坚持保证与教材的一致性和补充性。

通过对导学案的组成或结构相关文献的统计,归纳出导学案的构成主要包括9个部分:学习目标、重难点、课前准备、情境创设、学法指导、课堂探究、反思总结、达标测试、巩固提升。山东师范大学阮宝玲在硕士论文《中学化学导学案的构成与使用研究》一文中做的调研证明导学案中目标的引导、课前学习的准备以及对目标达成的效果是研究者较为重视的,重难点、学法指导、课堂探究、反思总结这4部分的编制、使用和普及情况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情境创设部分没能得到研究者和学生较多的认同。

在阅读研究文献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同作者对于导学案各部分的界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文献提出需要设置复习回顾环节,实际就是课前准备部分;有的文献提到需要教师精点、精讲点拨等环节,实际就是学法指导;有的文献中提到了热点聚焦、作业布置或者课后习题环节,实际是巩固提升部分,等等。

谢增成在《化学总复习学案导学模式》中强调复习导学案的内容与新授课组成不同,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高考复习要求;基础知识回顾;知识要点;样板题;知识能力训练;跟踪训练。上述六点要根据复习内容有机结合,各有侧重。

对于导学案的结构与内容研究,笔者认为相对来讲比较成熟,学生、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员都有了较统一的认识。

五、 导学案的具体操作与实施

导学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导学案的实施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因此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应有机结合。

在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刘同萍《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王岳春《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一点体会》等文章中,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导学案的实施要使教学效果最大效益化,必须处理好“学与导,学与教,点与面的关系”。具体做法包含:导学案有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的“导”;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把握导的时机和导的艺术,帮助学生完成新知学习;课后要有对点练和提升练,以便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实践研究证明:导学案实施时,还要管理好导学案的收发。一般是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课上探究使用,经学生课后完善,再统一收上来老师督查知识落实。有时特殊内容也可当堂发。这样既可使学生思路清晰,掌握知识快,也有助于课堂上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上,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化学教学课时少、新知识多、课后落实不到位的矛盾。

六、 导学案的负面影响和不足

对核心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发现近几年的文章多以“导学案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可见导学案所产生的消极的影响正被重视。思路方面误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讲评”,轻“探究”;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细节方面:(1)有些导学案生搬硬套,忽视学生的差异,无视课型的不同,属于典型的“拿来主义”;(2)有些导学案沦为书本知识的填空板,虽然对于知识的记忆帮助较大,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却不足;(3)上公开课就用,不上就不用,随意性很大,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4)计划性不强,没有考虑过不同内容不同课型课前发放好还是课上发放好;(5)设计和使用脱节,用起来反而成了累赘,打乱了内容的逻辑性;(6)忽略分层次使用问题,大多数没有根据用后反馈及时修正优化;(7)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依赖导学案,从而弱化了教材的作用;(8)导学案不当使用使课堂教学“前移后延”,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即过分强调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后习题缺乏必要的甄选和精简,是重复机械训练;(9)有些导学案内容呈现形式较单一。

七、 结语

导学案,立足教与学的统一,关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如何提高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导学作用,尽最大努力克服导学案带来的消极影响等,成为高中化学导学案优化策略课题提出的出发点和主要研究内容,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实现终生学习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海英.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递进式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04).

[2]陈岩.高中化学学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03).

[3]杨仑.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4,(06).

[4]王伟琴.高中化学概念原理学案的编写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03).

[5]韩少晶.学案导学在化学教学课堂上的应用[J].校长阅刊,2006,(06):81.

[6]谭骥.中学化学导学案教学实践反思[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14-119.

[7]李蓉.渗透课标理念复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1):26-27.

[8]蒋南.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模式[J].2007,(7-8):126.

[9]劉曼.利用学案实现化学课堂清晰授课的处理方式与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8,(05).

[10]谢丽.浅谈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22):3-4.

[11]赵亚婷.导学案编制有效性研究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22-24.

[12]关士伟.新课程视野下中学化学学案设计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11):27-29.

[13]阮宝玲.中学化学导学案的构成与使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03).

[14]李藕莲.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长治十九中高中化学教学课题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2011,(06):40-41.

[15]任俞玲.基于高中化学三大主题的学案编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05).

[16]谢增成.化学总复习学案导学模式[J].青海教育,2004,(1-2):82.

[17]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课程与教学,2010,(10):11-13.

[18]刘同萍.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0,(05):56-57.

[19]王岳春.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一点体会[J].化学教学,2002,(06):21-22.

[20]程凯虹.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03,(04):40-41.

作者:许元花

化学学案导学管理论文 篇2: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刍探

摘 要:学案导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文章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从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师生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凸显重点知识、强化学生探究意识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信息技术;预习;问题;探究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信息技术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案导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保证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然而现阶段诸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给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高度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案导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基于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一、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学案导学模式是借助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中学案的本质为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巧妙地把教学知识设计、教师知识构建、教学知识延伸、教学知识评价等加以融合,也是教案的一种形式。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出以下问题。

1.教师的教学思想没有更新

现阶段,学案导学模式并没有走进每一所学校中,这是由于部分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觉得学案导学缺少实用性,且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加之教师缺少尝试新颖教学模式的决心,导致学案导学模式尚未真正地被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影响了学案导学模式效用的发挥。

2.导学案的编制能力需要加强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水平以及教学能力存在局限性,通常会在导学案的编制方面出现问题。首先是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在导学案的编制期间以自己的思想为重点,淡化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其次是设计的内容有些单一,教学目标不够具体。这是因为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期间总是死板地运用学科知识,没有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目标,以致学生无法有效借助导学案参与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再次是教师忽视自身的指导职能。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给学生设计学习作业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将自学视作一种缺少实际意义的内容,没有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最后是课堂检测环节缺少层次性。一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习题的设计中没有意识到层次性的重要价值,没有按照学生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检测环节,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级分化的学习效果。

3.学生缺少完成导学案的能力

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不仅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还需要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但是学生缺少完成导学案的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首先是因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固化,缺少导学案编制的灵活性以及规范性,没有及时对学生加以指点。其次是因为学生学习的思维比较死板,受到以往教学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运用导学案期间仅仅将导学案视作试卷,没有意识到导学案的真实意义,缺少和同学互动以及主动解决资料上疑难问题的积极性。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预习就是启动学习或者预热学习,预习的进程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其作为一个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环节,对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至关重要。预习作为上课之前学生学习的首要过程,其内涵便是自主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认真关注课堂中的预习环节,随意地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加以预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时需要注重学生预习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高中信息技術“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时,教师可以借助上节课学习的“获取信息的过程”和“获得信息的方法”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回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完成导学案的填写,进而引出教学主题。在此期间,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便会查找教材或者资料,强化对网络信息获取方法的掌握,为“网络信息的获取技巧”的高效进行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使用学案导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案导学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地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水平。高中学生成长经历以及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学习能力便会存在差异性,出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保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参与程度。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学习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与建议,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高中信息技术“技术的性质”时,教师可通过分析案例“助听器的发明”,组织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会发明助听器?助听器的发明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满足了何种具体需求?这样,学生就能了解技术的目的性,进一步加深对“技术源自于人类需要”的理解。

3.凸显重点知识,强化学生探究意识

在使用學案导学模式时,借助问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全面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适当地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此外,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凸显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整理学习思路,创建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框架,强化学生探究意识。

例如,在教授高中信息技术“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为学生设置阶梯性的问题:日常文本有哪些类型?文本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哪些?怎样表达文本信息?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现阶段学案导学模式在课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教学需求以及学案导学模式的本质,巧妙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预习、分析以及巩固,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国钢.导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02).

[2]顾红星.小学信息技术学案设计的导学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7(03).

[3]黄勤雁.关于普通高中教学现状的调研——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4]吕丽丽.基于校园网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Plan Guidance Mode in High School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Zhu Yuling

(No.1 Middle School of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733200, China)

Key words: learning plan guidance m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eview; problems; inquiry consciousness

作者:朱玉玲

化学学案导学管理论文 篇3:

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电子书包作为支持个性化学习和智慧学习的一对一学习工具,越来越受到欢迎。它为各种教学实践增加了灵活性、快速地互动反馈和独特的视角,能更好地支撑翻转课堂、导向式学习、合作学习等。简短介绍了电子书包如何运用到中职中,以及说明某一类型电子书包的重要功能。基于此,以数学为例,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法构建和测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对数学学习有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电子书包;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一、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电子书包支持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缺乏相应的考虑,本研究旨在依托电子书包教学平台,对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做一些有益探讨,以丰富和发展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二)促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发展

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学案为中心,依托电子书包教学平台,应用相关教学理论,改进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通过这种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验,为我国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促进我国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发展。

(三)提高中职学课堂教学效果

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将借助功能丰富、使用简便的电子书包教学平台,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运用相关教学策略,以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研究现状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多是传统教学环境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报告,刊物上发表的大部分是学校教师的在导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还有一部分是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成及构建原理的阐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支撑作用探讨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非常少,本文将在电子书包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对具体学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1][2][3][4]

(二)电子书包学科教学应用研究现状

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电子书包相关论文数量逐年递增,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研究正在成为本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此外,国内的研究主要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主要探讨适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行为模式、课堂评价、应用策略等方面;[5]而国外的研究集中于大学的商业与经济学、理学、工学、农业与生命科学等学科,以及幼儿阶段的词汇学习和阅读能力等。[6][7]国内有关电子书包的研究仍非常薄弱,己有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尚缺乏能够指导电子书包应用的、基于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对电子书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改变尚存在很多质疑和困惑,亟待通过大量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来解决。

(三)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近年来,有关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高伟洪、胡小勇的学案导学;[8]郁晓华和祝智庭、高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9][10]胡卫星和张婷的主题探究;[11]刘繁华的协同教育;[12]黄明燕、马惠超的混合学习等。[13]

三、教学模式构建

(一)电子书包的支撑功能

电子书包具有资源丰富、无线接入、互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电子书包不仅能在课内学习发挥作用,也能在课外发挥优势,实现课外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在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主要用到电子书包的功能包括:网络学案、互动讨论、测试反馈、在线作业、辅导答疑、错题统计等。

网络学案模块:教师可创建简易学案、高级学案、快捷学案等;相应地,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平台接受并下载老师发布的网络学案进行学习使用等。其中,在高级网络学案中,可以插入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资源(如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也可以插入附件、在线作业模块的作业链接、测试反馈模块的测试链接以及互动讨论模块的讨论链接。

互动讨论模块:在互动讨论模块,老师可以新建不同学科栏目、新建论题、管理论题、新建主题、管理主题、发起投票、查看学生讨论和投票情况、对学生回复进行评论和加盖印章、对主题进行课堂讲评和展示等;相应的,学生可对老师新建的主题进行回复、对老师发起的调查进行投票、查看同学对老师发起的主题的回复并进行评论等。

測试反馈模块(在线作业模块相似):在测试反馈模块中,教师可以新建测试、管理测试、统计全班总体情况、查看学生个人答题情况、进行逐题统计(显示错误率排行、饼图显示学生答题分布情况、显示各选项学生名单)等;相应的,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平台查看并完成老师发布的在线测试等(测试反馈模块与在线作业模块功能非常相似,其中,测试反馈模块与在线作业模块的区别是测试反馈可选择设置锁新建测试的做题时间)。

辅导答疑模块:在辅导答疑模块,老师、学生可以发布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被所有该电子书包平台的注册用户看到,所有注册该电子书包平台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给提问的人回答,也可以选择辅导答疑模块中我的班级栏目,只是查看自己班级的相关问题提问与回答。

错题统计模块:在错题统计模块中,可把测试反馈模块和在线作业模块中做错的题目纳入错题统计模块中,在这里可以设置错题的难度,对错题进行重做,系统会自动记录错题的重做次数。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总体规划如图1所示,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方法)所建立的初步模式,通过三轮行动研究,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成熟的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本行动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分析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各组成部分与关系是否合理、科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逐步修改完善,确定模式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确定模式中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确定模式的设计方法及操作流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本行动研究将设计成三輪循环,每轮的子目标分别为:

1.第一轮行动目标:确定模式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2.第二轮行动目标:确定模式的各要素的具体内容。3.第三轮行动目标:确定模式的设计方法及操作流程。

(三)模式结构图

经过三个循环的教学试验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本研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色与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该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确保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吃饱”。(2)依托电子书包平台,围绕课前学案、课中学案、课后学案,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融合,大大拓展课堂所覆盖的范围。(3)教学过程中内嵌“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环节,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应用电子书包支持的导向式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等均有一定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本研究从学生对电子书包教学平台的态度和使用电子书包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后对数学课的态度两个方面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态度”指标的各题项平均值均大于3,说明学生对这6个问题持积极态度,赞同该模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转变学习方式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主要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方式三方面展开。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方式”指标的各题项平均值均大于3。说明学生对这6个问题持积极态度,赞同该模式可以转变学习方式。

(三)提高学习能力

对学生学习能力变化的检验,本研究主要从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能力”指标的各题项平均值均大于3,说明学生对这6个方面的问题持肯定态度,赞同该模式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四、研究结论

(一)提出了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经过三轮行动研究,我们基本上达到了研究目标,即构建出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及其设计的方法与具体操作流程。在三轮行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每一轮行动研究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轮行动研究采取的改进策略,原先初步的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模式结构图、操作流程发生了一定改变。与初步的模式结构图相比,六大要素即“教师”“学生”“电子书包”“课前学案”“课中学案”“课后学案”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得到充实与完善。

(二)验证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习习惯。在使用电子书包教学平台开展完第三轮行动研究实验后,本文作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应用电子书包支持的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兆祥.“学案导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原则及实践反思[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4):84-85,115.

[2]周洪星.学案导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1(20):41-42,57.

[3]张允军.关于学案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22):30-31.

[4]高慎英,刘良华.学导式教学实验范式的解题方式及其危机[J].教育导刊,1997(10):30-32.

[5]胡卫星,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1(12):120-123.

[6]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EB/OL].http://www.maine.gov/mlte/,2012-08-01.

[7]Martel.C,C. Ferraris,B.Caron,et al.A Model for CSCL Allowing Tailorability: Implementation in the“Electronic Schoolbag” Groupware[J].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4(9):322-337.

[8]胡小勇,朱龙.数字聚合视野下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5):66-72.

[9]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69-75.

[10]高斌.浅析数字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0):69-71.

[11]胡卫星,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120-123.

[12]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73-76,85.

[13]黄明燕.混合学习环境下电子书包应用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8-31.

作者:梁庆铭

上一篇:企业推广策划书下一篇:会议营销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