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实施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政府财政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目前财政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深度剖析财政政策实施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重新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在财政直接投入、税收激励、投融资三种财政政策手段下探讨健全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财政政策实施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财政政策实施论文 篇1:

财政政策实施应当更好发挥短期国债作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财政赤字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将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通过对我国国债市场运行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发现,除了运用中长期国债工具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还应更好地发挥短期国债的作用,保障特殊时期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债市场的运行机制。

更好地发挥短期国债作用有必要也可行

作为发行期限为1年期以下的中央政府债券,经科学地安排债券期限、发行规模和滚动发行机制,短期国债能够起到快速有效筹集财政资金、完善国债市场运行机制、有效联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作用,且符合市场规则。以大幅增加短期国债规模为重点,大力发挥短期国债作用,这不仅很有必要,还切实可行。

(一)必要性突出

1.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支形势将十分严峻。在增加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基础上,应有更多有效财政筹资保障措施。短期国债不仅是财政库款的调节工具,还是稳定可靠的财政筹资保障工具。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短期国债发行规模、实行滚动发行等方式,能够显著降低财政赤字及筹资压力,甚至可以在筹集可使用资金的同时并不会增加财政赤字,快捷、规范、有效地增强中央财政筹资保障能力。

2.

为应对疫情,我国采取了提供流动性、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及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一揽子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单纯的流动性宽松难以覆盖全部“六稳”“六保”领域,甚至可能会产生资金空转套利问题。发行短期国债能够及时将宽裕的流动性转换为财政资金,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防范资金空转,实现“六稳”“六保”。

3.

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财政预算和财政库款数据,截至2020年5月末,中央财政库款规模已降至2003年同期水平,但2020年预算支出规模为2003年支出规模的5倍左右。收支规模与库款存量的巨大差距,导致库款保障水平(本月末库款净额/年度内月均库款流出金额)已连续5个月为0.3倍以下(通常低于0.3倍即表示月末库款净额不足10个工作日支付需求量,预示了支付风险),支付风险显然在积累。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是防范支付风险的直接措施。

(二)制度基础和市场环境可行

1.

国债余额制度是短期国债发行的制度基础。2006年我国将国债发行额管理制度改为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建立了短期国债市场化发行的制度基础。2006年之后,每年发行一定规模3个月期(91天)、6个月期(182天)短期国债。自2015年起,为适应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需要,进一步建立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期短期国债、按月滚动发行6个月期短期国债机制,2019年我国短期国债发行额为6000多亿元。目前,我国完全具备发行更大规模短期国债的制度基础和操作机制。

2.

从我国短期国债在国债发行总规模和国债余额中的占比看,2019年(其他年度类似)短期国债发行规模在国债发行总规模中的占比为18%,短期国债余额在国债余额中的占比为1%左右。如果计算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等政府性中长期债券,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和余额占比更低。而2019年美国1年期以下短期国债(以下简称“国库券”)发行规模占比达77%,余额占比为15%。相比之下,我国短期国债规模和余额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有利于完善国债市场结构,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丰富市场上投资者投资意愿较强、流动性较好的短期债券品种。

3.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处于宽松周期,短期国债的发行机制灵活,可以对其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在发行节奏、发行对象、发行期限等方面充分匹配当前市场状况,不会对其他券种产生挤出效应。从发行成本看,当前利率环境有利于低成本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自2019年11月开启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降通道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三次先后调降MLF操作利率5BP、10BP与20BP,利率操作间隔也在不断缩短,向市场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在此引导下,国内无风险利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国债短端利率也维持较低水平。

4.

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通过正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SLF)、MLF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从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看,买卖国债调节市场流动性是更为完善有效的操作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更协调。我国完善货币市场操作机制主要受制于国债品种不够丰富,特别是短期国债的供给较少,应尽快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并适当丰富品种。当前是完善机制的良好时间窗口,能够为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创造条件,强化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向中长期债券市场传导的机制。

(三)符合法律规定

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如操作得当可以做到少增加甚至不增加财政赤字,运用市场机制操作,符合现行法律要求和市场运行规律,不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规定。

美國近期发行短期国债的主要情况

与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做法相似,美国近期国库券发行规模巨增,力度空前,在应对疫情的政策操作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发挥的作用值得关注。

(一)美联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力度空前

从货币政策看,美联储启用了货币政策工具箱中近乎全部危机应对工具,直接进入信用市场购买企业债和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乃至达到无限量宽松。美联储大力维持市场运转,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美国财政部发行国库券力度空前

美国联邦政府采取规模高达3万亿美元的救助性财政措施,产生巨额筹资需求,美国财政部大力度运用国库券工具筹资。2020年2月,原预测美国二季度净偿债额为560亿美元,但5月初却变为净筹资29900亿美元,其中国库券发行额为26758亿美元。从期限看,美国国库券期限品种分为按周滚动发行的4周(28天)、8周(56天)、13周(91天)、26周(182天)及按月滚动发行的52周(364天)。从发行节奏看,4月至5月美国国库券周均净发行量从常态下的92亿美元大幅提高到2641亿美元,最高单周净发行量达3195亿美元,是疫情发生前的34.7倍。

财政筹资与流动性释放相互配合,虽然两者均大规模增加,但美国的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状态。

更好发挥短期国债作用的几点思考

基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現状,在财政筹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衔接、促进国债市场发展、为债券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短期国债应有的作用均超越了政策工具本身的范畴。更好发挥短期国债作用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内生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应当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幅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

通过调研市场机构可接受的发行规模发现,大幅扩大2020年短期国债发行规模是可行的。在大幅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发行期限结构安排滚动发行,将市场流动性转化为财政资金,并形成一定量可使用财政资金,用于“六稳”“六保”领域。发债筹资直接增加中央财政库款流量,能够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调度能力,有效防范支付风险。

(二)进一步完善短期国债发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短期国债发行机制,需增加短期国债的品种,以及科学安排其发行。大幅提高发行规模,必须丰富和完善债券期限品种。在目前已有3个月(91天)期限、6个月(182天)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按周滚动发行的4周(28天)期限、8周(56天)期限品种,并增加按月滚动发行的52周(364天)期限品种。滚动发行过程中科学安排缴款日与兑付日的衔接,保障资金流量连续。对于限期不同、到期日相同的短期国债采取续发行方式,合并后上市交易,增强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三)加快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机制

应当及时将短期国债纳入公开市场操作。从改革方向来看,也应当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制度建设,逐步扩大国债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运用。在财政部提高短期国债发行规模、增加短期国债品种过程中,相关部门的配合应当提升到更高水平。通过密切配合,实现综合分析预测流动性管理需求,有效协调短期国债发行的流动性影响,促进短期国债发行机制顺利实施,逐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的长效机制。值得说明的是,公开市场操作买卖短期国债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常规操作,不会被误解为量化宽松或财政赤字货币化。

(四)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操作

提高短期国债发行规模、实行滚动发行,科学精确安排操作,筹资规模适度,可以达到不增加国债余额的要求。如果近两年短期国债发行力度加大,一定量短期国债涉及跨年度,需要提高余额时,可履行调整余额相关程序。

(五)完善财政库款管理

增强短期国债规模将增强中央库款调度能力,地方财政也将因政策倾斜和专项债券发行集中,形成阶段性库款增加。但总体上,财政库款处于保障支付偏紧状态。完善库款管理方面,建议监管部门不单纯考核财政支出进度。地方财政的间歇性资金,应当继续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尽量使财政库款资源发挥效益,降低筹资成本。

责任编辑:廖雯雯 鹿宁宁

作者:娄洪

财政政策实施论文 篇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政府财政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目前财政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深度剖析财政政策实施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重新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在财政直接投入、税收激励、投融资三种财政政策手段下探讨健全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政政策;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财政政策的有力支持,因此,针对文化产业本身特性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文化产业经济、社会效益,在我国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框架和体系,使其推动文化产业辟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好分发展。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态势,高出同期GDP增长率的6到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的增幅不断扩大,有力的支持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事业费投入不足,比重偏小。从投入总量上来看,文化产业虽然投入力度加大,但投入仍显不足,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公共事业费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从文化事业费(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前期微微上升,但近年来基本呈逐年下降态势,一直处于0.4%以下且不断回落。

(二)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方式未多元化、灵活化。长期以来,我国对产业的扶持基本上由政府进行主导,尤其是类似文化产业这种公共性质较强的产业。由于国家对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别不明朗,导致财政投入对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缺位,对经营性的越位,致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加重财政负担,也未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有效配置文化资源。

(三)财政投入不均、结构不合理。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应倾向于公益性、准公益性文化产业,而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则需要由市场来主导与配置,这样才能最大化财政资金用途,从而形成整个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态势。但目前我国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和准公益性质的文化产业,在财政拨款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只占到总拨款的六到七成。而对创意动画、电影等盈利性文化产业扶植力度过大,浪费了财政资源。

二、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改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直接投入政策。财政直接投入是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从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来看,财政直接投入占有很大比重。而我国在财政支持文化产业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体制不健全,文化事业费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够合理,以下为笔者提出的政策建议。

(二)完善文化产业体制建设,加大保障力度。通过立法等制度建设手段,完善文化产业投入体质,将文化产业补贴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与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局沟通,研究文化产业信贷优惠政策,通过财政、金融多种方式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保障力度。

(三)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入方式灵活化。除政府直接投资外,可多元化筹资渠道,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于博物馆、图书馆等纯公益性项目,除政府拨款外,可引入彩票资金、社会捐助等资金进行支持。对于有一定收益的准公益性项目,可引入政府采购、PPP等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的进入。对于盈利性文化项目,可以采用社会资本主办,探索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尤其是探索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PSL信贷资金支持。

(四)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结构。目前,我国财政直接投入力度严重不足,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一直徘徊在0.4%左右,投入力度有待增强。因此,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应在已有的财政收入格局下,通过科学合理划分资金、配置资源的方式,将资金投入向文化产业倾斜。与此同时,在文化产业内部,也应该明确投入重点,针对不同的发展目的、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向相应行业领域注入更雄厚的财力。

三、相应的税收政策建议

税收激励政策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税收政策,能够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激励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文化产业的捐赠方面,可进一步优化扣除标准和扩大扣除范围。借鉴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对于企业、团体、个人对文化企业的捐赠款项,均可享有捐赠扣除比例的税收优惠,同时建议将现行的10%的扣除比例相应提高,扩大至30%甚至是40%的比例,尤其是对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一些文化产品的企业,从而更大范围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文化产业。

(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小型、创新型、出口型和骨干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对于中小型文化企业,除了在所得税上给予其一定程度的税收让利、税收返还等税收优惠外,还可实行在营业税的征收上给予其免征2—3年的优惠鼓励政策,从而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其次,对于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如动漫、影视、游戏的创作、研发和制作,对该过程所产生的研发创作费用可按当年的发生额给予抵扣,然后再缴纳所得税费。再次,对于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如影视、文化技术、文化用品,可给予其享有最高17%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以促进文化贸易,鼓励文化出口,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最后,对于文化骨干企业、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文物、出版以及面向农村的基础文化建设如农村电影播放、农村图书、广播建设,在创业期间可给予一定年限一定税率优惠的投资退税政策,以及一定期限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相应的投融资政策建议

(一)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融资体制。构建一个完整有序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体制应包括:建立良好的基金经营管理模式,明确文化产业中不同性质的文化企业定位以及各自所需的投融资支持模式;设立不同性质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在制度上确保其均能通过市场化的资金配置机制获取发展资金;建立考核标准,评估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建立资金的监管标准,并强化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落实相关责任。

(二)优化投融资环境,强化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对于投融资环境,应重点对资金的使用、项目的评估、运营和管理以及贷款的还款等各个环节的风险加强调控与管制,确保良好的资金运作环境。如对从事文化产业融资担保的公司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支持,弥补相应的坏账损失,确保其良好运行;为文化产业提供一些保险产品,如美国的电影完工保险、文化产品出口保险,这些都可以降低债务的资金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高风险的产业投资和银行贷款,更应该通过风险基金保障资金效益和安全。同时,建立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和信用监管机制,对于违规使用基金或融资贷款的项目要严格审批并查处,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应坚决拒绝其使用资金,从而规避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信用风险,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纵观发达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如美国的电影产业、英国的创意文化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其蓬勃发展均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健全与完善,通过投融资促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是未来的走势,其强劲的带动支撑作用不可忽视。(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梁云凤,孙亦军,雷梅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第7期.

[2]郑元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

[3]曲方,朱天博,宋香云.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商界[J].2011年第2期

[4]吕志胜.公共财政投入与文化产业增长:影响与对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2年第10期

[5]詹浩勇,刘明星.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大众科技[J].2011年第11期

作者:赵雯

财政政策实施论文 篇3: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成效与现实对策

摘 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5年多来,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淡出,未来2—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新一轮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实施。

关键词:财政政策;背景;内容;成效;对策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姜爱林

上一篇:市场经理述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怎样写述职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