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推荐8篇)

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篇1

2013年05月13日 15:07 来源:《理论探索》2013年第01期 作者:姚壬元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3

其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不足。除少数地区外,各试点地区不存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即便补贴,其比例也较低,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不足以弥补实际发生的费用,保险经营机构面临亏损,基层保险公司开展农险业务实际发生的经营费用只能用商业性险种的赢利来弥补,这将打击其业务拓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保险试点的顺利开展。而且,随着农业保险试点规模的扩大,保险经营机构的亏损也越严重。这也导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过程中,保险经营机构的道德风险开始显现。如有的基层保险公司为了控制农业保险业务规模,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拒绝符合条件的农户参保;有的基层公司在农业灾害发生后,则不符合原则的 “滥赔”,不惜成本超越保险范围向农户提供赔款,希望借此手段拉拢农户,树立公司形象,以开拓农村商业保险市场。

其三,“以险养险”方式受质疑。在政府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以险养险”措施对保险公司的农险亏损进行补偿,以激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险业务,有其合理性。但如何计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亏损程度及需要多少盈利险种来弥补亏损存在技术困难,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即使是狭义农业的边界和范围也将逐渐模糊,采取“大农险”这种暗补措施,极有可能产生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负面激励,使其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变成一个可以利用的“壳资源”,在吸取和享受优厚政策资源的同时,控制农险业务规模,以求得农险亏损与“以险养险”盈余相当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阻碍农业保险试点的深入和参保率提高的负面效果。

(四)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在联办模式下,由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其关键在于明晰政府与保险公司的责任划分,以避免出现灾后的相互推诿和延迟赔付;在自营模式下,风险由保险公司自行承担。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以及巨灾准备金制度的情况下,单凭保险公司自己是无法应对巨灾风险全部后果的,一旦较高幅度的超赔出现,保险公司经营的持续性难以维持。

(五)中央财政支持下的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我国仅在部分试点地区以省级政府为单位构建了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初步建立了巨灾风险基金,但巨灾的客观存在使一定区域投保农户风险呈现高度相关性,从而不满足“大数法则”。因此,小区域范围内无法实现对巨灾风险在时空上的有效分散,巨灾风险一旦发生,仍存在较大的击穿省级基金的威胁。

三、高效运转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从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财政支持的情况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责任划分不合理,财政支持力度有限、程度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构建高效运转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一)明确中央及地方政府在财政支持中的职责划分,逐步完善中央财政支持体系。中央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责任。从我国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情况看,地方政府应成为推动农业保险的中坚力量。尽管如此,中央财政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仍将在改善试点工作制度环境,激励地方政府推动试点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操作层面看,中央财政的义务包括:在试点时期,承担全国粮、棉、油及主要养殖业品种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的保费补贴及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根据地区经济及财政实力、农业发展重要性以及农业保险需求容量,实施区域性、差异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即在保费补贴比例上,中央财政可按经济发达程度、政府财政实力、农业产值比重等几个维度划分为重、中、轻度支持区,分别承担80%、50%与20%的责任 [4 ]。此外,中央政府应出资组建全国农业保险巨灾基金,以抵御巨灾风险对农业保险经营稳定性造成的冲击。

在地方政府层面,地方财政主要承担中央财政补贴品种的配套补贴责任,同时负责向地方经济作物和特色种养产品提供保费与经营补贴,负责建立地方巨灾风险基金,实现辖区内统筹使用。由于现行分税制改革的情况下,省级以下层层向上集中财权,加剧了县级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因此,省级政府应承担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财政支持责任,市县级财政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责任会使其财政支出压力过重,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优化保费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补贴程度,提高参保率。从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上看,要统筹考虑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和地方财政的支持能力,改变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联动补贴”方式;要改变各地统一无差异的补贴比例,在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确定中央财政的补贴力度。在地方财政较为拮据的情况下,中央财政补贴数额或比例要高一些,对于富裕地区,补贴数额或比例要低一些。

从地方财政保费补贴上看,应明确省、市、县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弹性和灵活的补贴方式,财政补贴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适当提高对农户的保费补贴,提高参保率。在“保成本”阶段,提高保费补贴比例有利于增强农业保险对农户的吸引力,增强低收入农户的支付能力。但在现阶段,农民由于受收入水平的制约以及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不高、保险意识不强的影响,如果完全实行自愿保险,即使在提高保险费补贴的情况下,农业保险的参与率也将会呈现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可考虑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前提下,在提供适当补贴的同时,将各种支农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结合起来,辅之以强制性、区域性投保措施,以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保证必要的参与率。

(三)改进对保险经营机构的财政补贴方式。第一,应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在现行农业保险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政策的基础上,对于各种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论农户共保组织或是商业保险公司,均免征种养两业的保险所得税;为促进各地区进一步推动和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出更符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维持农业保险可持续性的财政支持体系,应适度将部分税收减免权限下放给地方,并酌情补偿因减免所致的地方财政收入的损失;为增强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应允许其在经营盈余中提取适度比例的资金,并在税前扣除,用做保险准备金;同时,对农村营销员减免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第二,提供业务费用补贴。我国农业保险试点普遍采用了“政府推动、保险经营主体运作”的模式,参与农业保险经营的主体又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商业保险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逐利性是其内在冲动和本质属性。因此,政府应合理调整财政补贴运作机制,建立起明确的激励机制,确保商业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实现剩余索取权,使得其以实现政策目标为导向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对保险公司的财政补贴比例及数额不能“一视同仁”,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风险大小、行业农业保险经营平均综合费用率及利润率、保险公司经营非农险业务的成果和业绩等因素来综合评定,建立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的动态评价机制,以实现对保险公司的有效约束。此外,为进一步发挥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可采用“以奖代补”等多样化的补贴发放方式。

(四)完善风险共担机制。从长期看,应将经营政策性农保业务的盈亏临界点作为保险经营机构承担责任的最高限额。因此,超过农业保险盈亏点的超额赔款责任应由政府承担 [5 ]。但是,如果全部超额责任由政府兜底则极有可能引致保险经营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如“滥赔”、甚至和农户共谋欺诈的情况均有可能发生。为了控制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应该在超额赔款部分采用“共保”机制,政府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农险基金有结余,则按规定比例共享收益,农险基金出现超赔,也按规定比例承担赔款的机制。

(五)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要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必须有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共同支持。为了实现全国农业保险的统筹,中央财政应出资建立中央级农业保险基金,其初始资金应由国家政策专款拨付,还可包括对农业保险业务减免的税收、民政和水利部门的救灾、防洪资金中划拨一部分等,主要用于对发生巨大灾害、造成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补偿,还可用于构建巨灾风险防范设施及支持灾情研究等。省级政府建立省级农业保险风险基金,每年从省财政拨付一定比例资金补充保险风险基金,地方农业保险基金可以由地方农业保险组织进行积累和管理。由于中央农业保险基金必须为所有全国性及地方性农业保险业务提供再保险支持,而且负有统筹管理全国农业保险市场的任务,当地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在偿付能力上出现问题时,还需承担“救火员”职责,因此,较之地方农业保险基金,中央农业保险基金建立的意义更为重大。

参考文献:

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地的发展并不平衡。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仍很滞后,特别是吕梁、太行山区仍有大片贫困县区和农村贫困人口。县域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缺乏活力、农民收入难以有效提高,成为困扰山西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受长期二元经济的影响,我国普遍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更为突出。以吕梁市为例,2009年,吕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426元,只有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80.7%,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达到了4.021,远高于全省3.021的平均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解决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和城乡差距过大这两大难题。

二、农村金融是制约山西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发展经济学认为,投资和资本形成是导致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国内外的研究也表明,资金供给不足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金融对农村和贫困人口的供给不足,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加剧了欠发达地区资金缺乏,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由此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要想摆脱这一恶性循环,就必须有外生力量打破这种均衡,即以外部资金注入的方式引导欠发达地区经济走向良性轨道。

山西省十分重视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支持。财政方面,围绕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山西省采取了包括财政收入体制激励、转移支付调节等财政支持措施,增强了困难地区财政保障能力,提高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但仅仅依靠有限的财政资金也远不能满足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财政“输血”也不是解决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的有效手段。欠发达地区经济要想快速发展,还要依赖于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支持。

然而,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却并不理想,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特别是受国有银行改革等因素影响,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农村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使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山西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金融机构不足,民间借贷亟待规范。国有银行大量撤出后,多数欠发达县域仅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社等少数机构服务“三农”。农业银行上市后,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日益减弱;农业发展银行改革进展缓慢,成了专注于粮棉油流通领域的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支农主力军,受历史包袱重,服务手段落后、政策支持少等因素影响,在农村金融和服务方面显得“独木难支”。民间金融虽能在一等程度缓解农村资金不足,但其交易中极易产生欺诈、违约、社会暴力等违法行为和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了农民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二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部分农民缺乏信用意识,甚至有部分债务人恶意赖账。农村金融法治环境较差,司法执行难,对拖逃债务人的处罚难以落实,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三是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农村金融中介环境较差,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能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目前山西省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虽已发展到138家,注册资本金45.8亿元,但大部分县市还没有建立起贷款担保公司或中心,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尚未出现。四是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缺失。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山西省农业保险保费占全省保费收入尚不足0.5%。支农贷款风险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限制了支农贷款的持续快速增长。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当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暂时失灵、无法为农村金融有效配置资源时,政府作为“有形的手”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中理应承担更加积极的角色。尽管金融属竞争性领域,但考虑到金融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金融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公共财政在金融产业发展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中,应该起到必要的引导、协调、推动作用。

三、对财政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若干建议

近年来,山西省为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山西银监局关于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三千三百惠农工程”等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全省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山西省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支持仍然不够,在财政“小”资金撬动金融市场“大”资金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目前,应考虑出台以下几方面扶持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扶持和鼓励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

面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大量减少的问题,政府可考虑出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欠发达农村增设分支机构或网点的具体财政政策。对增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自动存取款机设备的,省财政可考虑对新增网点给予开办费补助、设备购置补贴。对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省财政可给予一定奖励。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涉农业务部分税收,财政可考虑以奖代免的方式予以支持。

(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入的财政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推出各种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增加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三农”的信贷支持,具体可按金融机构当年发放贷款月均余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对在欠发达地区贷款数量较多、增幅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府可在财政性资金的存款方面给予支持。要研究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通过财政手段支持金融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进行重组和减免。可考虑建立欠发达地区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从机制上保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贷款,尤其是涉农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给予补偿。

(三)建立多层次的信贷担保机制的财政扶持政策。

要鼓励各类担保机构进入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积极开展涉农担保业务,财政可安排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将确定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鼓励欠发达地区担保业务。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相适应的资信评估体系,逐步降低欠发达地区的信贷门槛。鼓励欠发达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组建担保公司,财政可按其当年为欠发达地区涉农项目提供担保额度给予一定风险补偿。同时,财政可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专项支持建立再担保体系,为市、县农业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支持。尝试和探索建立农村信贷联保体模式,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贷款风险。

(四)扩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政策。

加大文化领域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篇3

经国务院同意,日前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在《意见》第三条提到要加大对新消费尤其是文化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其中第十点明确指出“支持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创新版权、商标权、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模式,积极满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需求。运用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方式,支持影视院线、体育场馆、大专院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源:央行官网)

【智库评论】

“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引擎,也是助推产业扩张和升级的推动力。首先,当前文化需求已经从普及型、大众化,向精致型、个性化方向发展,文化消费需求多样化趋势明显,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与文化供给之间存在结构缺口。电子产品、手机游戏、在线消费、视听产品、智能家居设备、时尚类等文化产品的消费,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应大力发展文化消费信贷、支付结算系统、艺术品资產托管、电子商务等方面金融服务。其次,文化体育领域最重要的资源是著作权、转播权、收益权等无形资源,应积极探索文化体育领域的无形资产质押和证券化的金融服务创新。第三,应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演出院线和影视院线开发建设,在公共文化设施领域可通过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篇4

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回顾并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的现行林业信贷政策,分析了贷款质量特征.截止12月底,开发银行承贷林业造纸项目29个,贷款承诺额184亿元,贷款余额56亿元.为在新形势下保障林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金融支持林业的发展中可借鉴公司林业、社区林业、孟加拉乡村银行等模式.同时,要进行金融支持林业的`战略研究.

作 者:穆叶久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 刊 名:绿色中国  PKU CSSCI英文刊名:GREEN CHINA 年,卷(期): “”(22) 分类号: 关键词: 

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篇5

七大新兴产业炙手可热 金融支持政策值得期待

原标题:七大新兴产业炙手可热 金融支持政策值得期待 资本市场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本报见习记者 苏诗钰

新常态下,“十三五”规划已经将创新驱动上升到核心位置,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被视为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新兴产业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3年一季度,国家就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中央也加大了对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

随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应用范围日益拓展。新兴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早在2012年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随后,针对不同领域的支持政策应运而生。今年5月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为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增加了政策扶持力度。今年7月份,为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就新能源汽车而言,今年9月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汽车产业化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23万辆,同比增长6倍,环比增

中公金融人—金融类考试培训的领跑者

长42.6%,继续超出市场预期。浙商证券分析师杨云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生产量有望突破35万辆大关。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得到了业界的肯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表示,“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将从低速调整进入温和增长期,同时,世界正在进行一场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中心的产业技术革命,这些革命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将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核心,而且这四大技术正在融合,融合之后此次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机会,将比以往任何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都要深刻。”马晓河表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刘海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是我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未来的金融政策必然会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结合“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未来关于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政策值得期待。

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同样值得期待。

海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存在多种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方面。基于流动性持续宽松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逻辑,虽然对市场整体看法谨慎,但十分看好以新兴产业为主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优质的新兴行业龙头将在未来验证高成长性,并迎来估值修复行情,成为市场信心恢复的重要动力。新兴产业融资别具一格

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采取中央财政参股创业投资基金方式,投资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中小企业,旨在分担创新创业风险,增强创新创业投资者的信心,推动

中公金融人—金融类考试培训的领跑者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的“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在全国共支持组建创业投资基金213只,总规模达574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博士曹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宏观来看,财政实施的效果有限。在整个经济运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风险增加,不良资产率呈上升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大多为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声誉,拥有更多的是技术和人力资本,没有较多可以抵押的资产,融资难度较大。

“银行和相关部门可以从多角度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题。”曹啸表示,首先,可以从监管入手,放宽银行不良资产的容忍度,有针对性地鼓励银行去冒险。其次,财政方面,政府直接补贴新兴产业不如补贴给银行。降低银行对新兴产业的贷款利率,实施银行贷款风险越高补贴越高的激励办法。

其实,为促进这类企业发展,国家早已推出了相关举措:今年初,为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国务院就决定设立总规模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处在初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据了解,这批资金的使用别具一格,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并不直接参与项目的投资,而是通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公开招标择优选定若干家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营、自主投资决策。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股权投资方式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并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既实现了引导基金的放大效应,同时也防止了暗箱操作和腐败滋生的可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徐建平曾表示,经过测算,这些基金全部完成投资后,将直接或间接带动股权投资、银行贷款等各类资金约3000亿元,将扶持创新型企业约3000

中公金融人—金融类考试培训的领跑者

家。

战略新兴板推出可期

资本市场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同样大有可为。这里面,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战略新兴板。

为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早在2013年9月份,上交所就启动了战略新兴板的相关研究;今年5月份,战略新兴板被提到“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度。它的定位、上市条件、制度安排等细节首次亮相。随后,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要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与创业板错位发展。如今,笼罩在她头上的面纱有望加速揭开。

据悉,目前上交所已为战略新兴板拟设置多套财务方面的上市标准,对不同类型、不同模式和处于不同阶段创新企业实行不同政策。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保守估算,目前市场上有意愿且符合标准的企业约380家,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奇虎360等拆除VIE架构回归的中概股,约30家;第二类为蚂蚁金服等行业地位显著的新兴企业,约200家;第三类为主板IPO排队企业,约100家;第四类为新三板符合条件的成熟企业,约50家。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略新兴板的推出迫在眉睫,明年推出是大概率事件,此举可以丰富上市公司的选择。

“较多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初创期还没有产生数据,但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可以通过战略新兴板得到有效发展。”胡晓辉说。

“战略新兴板推出只是时间问题,所需充分必要条件是注册制改革的落地,具体而言则包括证券法修订完成、上市规则的修订等,而且缺一不可。如果进展较快,明年上半年这些条件可能都会具备。”管清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篇6

专业论文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是全世界人们长期关注的一个永恒话题。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和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粮食生产环境恶化、种粮成本不断提高和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等问题。在当前黑龙江省粮食连年丰收的前提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支农助农的作用,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综合功能,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投行业务和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建设,以推进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粮食产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30-02

一、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分析

(一)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边疆,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以全国1/10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粮食供给全国1/6的人口,在全国粮食主产区中牢牢稳固了“排头兵”的地位。

1.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足的耕地面积成为黑龙江省固守产量大省头衔的有力保证。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变化不大;2004年开始,特别是随着国家全面落实“一免两补”等惠农富民政策,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维护种植面积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播种面积迅速增加,从2003年的786.3万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1 151.9万公顷。

2.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黑龙江省1949―1982年的33年间,全省粮食产量年均递增2.1%;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年均递增7%;1990年以来增产明显,且产量基本稳定;进入21世纪以后,粮食产量更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09年开始,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的重大部署,黑龙江省正式启动了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目前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在4 000万吨以上,粮食商品量3 200万吨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 570万吨,粮食商品量达到4 465万吨,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丰收,首次超过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的河南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夺得全国双第一,粮食总产达到5 76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

3.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黑龙江省作为产粮大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合理,大型优质客户资源丰富,为粮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全省农产品加工量达到3 500万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 7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150户。全省种植业基地面积发展到8 600万亩,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畜禽、乳品和山特产品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二)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龙江省在发展粮食产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粮食产业发展的步伐迈的还不够大,与农业大省的发展定位尚有差距。

1.粮食生产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开垦、放牧和大量的建房,忽视了对黑土地的保护,导致耕地被毁,生态环境恶化,水土大量流失。据有专家预测:黑土地水土流失如果不加快治理,再过40年,北大仓的黑土地将不复存在。

2.种粮成本不断提高。近几年,虽然国家支农力度加大,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但受种粮农资价格、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以年均8%―9%的速度攀升,粮食纯收益呈下降趋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粮食生产受到威胁。

3.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目前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速度、产业化程度均属于较低的省份之一。拥有资源优势的黑龙江水稻产区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区,发展潜力巨大,但其拥有巨大粮源优势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大收益。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5 012.5万吨,加工总量为1 040万吨,占比仅为21%。黑龙江省虽是产粮大省,却不是粮食加工强省,与国内先进省份在加工能力、精深加工程度上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农产品的开发都还停止在“原”字头上,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的产品。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支持模式

(一)粮食信贷业务支持模式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综观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对粮食产业的支持模式也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

1.粮食信贷业务初步建立(1994―1998年)。1994年农发行成立后,粮食信贷业务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从事政策性任务的企业,这些粮食信贷业务依据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承贷主体执行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任务,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

2.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运行(1998―2000年)。1998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重大调整,农发行粮食信贷政策也出现了相应调整,成为专司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调销、储备等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该阶段农发行发放的粮食贷款全部是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贷款实行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了农业发展。

3.粮食信贷业务市场化(2000―2004年)。2000年开始,国家调整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范围,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先后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开始了粮食市场化改革。该阶段,农发行坚持市场定价,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收购,满足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资金需要。

(二)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支持模式

2004年5月开始,全国范围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所有粮食品种不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除了中央、地方储备及调控等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外,其余均由粮食企业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市场机制在粮食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最终确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其粮食信贷范围、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储备贷款、粮食调控贷款、粮食收购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多主体并存的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格局。

总体上看,农发行各发展阶段的支持模式都是以支持粮食产业全方位发展为基本目标,支持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了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及调控市场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信贷资金支农助农的作用

1.全力支持粮食储备规模有效增长。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或地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效果,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可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在储备粮资金供应上,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足额供应,努力促进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以确保储备粮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2.做好市场性收购资金的投放工作。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适应粮食市场变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理性入市的原则,积极支持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自主经营,参与市场性收购,强化市场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确保国家制定的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3.加快产业化龙头及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经实践证明带动农户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最有效途径。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应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使其成为推动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综合功能

1.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业保险的参与和扶持。进入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黑龙江垦区得到了尝试和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互制保险模式。但由于该模式主要是针对黑龙江省农垦系统,覆盖全省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健全,鉴于此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以充分发挥其政策导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向功能。

2.完善政策性农业担保业务。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可由其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更好地吸引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到粮食产业发展中来,进而改善农业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为国家粮食安全创造条件。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把农业贷款担保业务作为今后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全省粮食产业发展风险高的后顾之忧。

3.设立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国家为改变农村金融市场日渐萎缩的不利局面而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的精神,抓住时机,准确把握村镇银行的准入政策,积极筹建并成立有利于扶持“三农”发展的村镇银行,并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投行业务

1.开办农机金融租赁业务。黑龙江省具有开展大型农机设备融资租赁的条件和环境,在大型农机具方面一直保持着刚性、线性需求。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对农机需求旺盛,农机化工作一直保持着稳健发展的趋势,这些均为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提供条件。

2.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发展粮食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为全省发展粮食产业搭建的融资平台主要是以贷款为主的债权形式,难于较快实现向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创新融资方式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成为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建设

1.完善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各种信贷管理制度,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各项制度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规范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快信贷上报的速度、简化信贷受理的程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粮油信贷业务已由传统的流通领域逐步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整个产业领域延伸,随之而来的信贷风险也由单一风险向多元化风险转变。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有效提高粮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3.实施工作考评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粮油信贷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科学的工作考核评价方法,完善激励和惩罚运行机制,尽快建立以政策目标实现为主要内容的、权责利相结合的、不同层次的经营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2] 甘绍群.“三农”问题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研究[J].武汉金融,2004,(3):34.[3] 宫海鹏,胡胜德.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7):30-31.[4] 张玉华,等.黑龙江粮食持续增产面临多重挑战[N].中华工商时报,2011-08-24(2).[5] 李钧,等.粮食供求形势及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研究[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7):30-32.[责任编辑 王 莉]

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篇7

一、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

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作为一项公共经济政策, 是政府运用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手段, 以直接收入补贴为主, 最低收购价为辅, 生产要素补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对粮食市场有效的财政支持是粮食流通高效、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辽宁省作为全国产粮大省, 北粮南运的咽喉, 东北亚物流发展核心区域, 对粮食流通支持分为粮食流通环节支持和流通领域支持两大部分, 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一) 财政全额投入

财政全额投入指全部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投入, 或由两者共同投入的直接支持方式, 投入重点是粮食流通中重要的或属于公共财政开支范畴的项目, 例如:国债粮库建设项目。

(二) 财政补助

财政补助是所有支持政策中最主要且应用最多的支持方式, 指粮食流通所需资金部分由地方财政, 以及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补助的间接支持方式, 例如:粮食风险基金。

(三) 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较多的一种支持方式, 指为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符合粮食流通领域、鼓励相关企业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 为减轻企业利息负担, 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企业贷款利息给予全部或部分补贴的引导支持方式, 例如: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四) 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是一种既可节约财政资金, 又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支持方式, 指财政部门或受财政部门委托的机构代表政府向市场调节失灵或社会力量难以承担的大型项目进行投资, 与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相比, 财政投资要在未来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甚至获得利益。

目前, 辽宁省通过整合财政投资政策, 优化了物流发展空间布局, 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对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形成了面向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物流发展集聚区, 全省粮食流通行业交易效率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二、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作为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 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 提高政策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辽宁省粮食流通行业效率提升的背后仍存在诸多隐患, 其原因之一就是未形成较为有效的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甚至严重抵消了粮食补贴政策应有的绩效。

(一) 政策的科学性

辽宁省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包括“绿箱”和“黄箱”政策两种。但是, “绿箱支持政策”财政支出结构过于单一, 政策效果不易估计, 效率难以管理;“黄箱支持政策”存在对粮食流通企业扶持力度过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财政补贴对粮食价格的保护作用难以发挥。辽宁省粮食储备粮的运作方式和运营机制是同定购粮将指标层层分配到基层粮管所和农户, 轮换、保管等财政保障运作程序繁多, 严重制约了储备粮调控作用的时效, 在粮价上涨严重时储备粮才抛售, 抛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 结果抛售的粮食快速被市场吸纳, 粮食补贴政策不能发挥预计的效果。第二, 辽宁省对粮食物流业的支持效率较低。粮食物流产业涉及企业繁多, 涉及信息繁杂, 在缺乏全省范围粮食流通信息平台的支持下, 财政支持政策对各企业有效信息的利用能力差和效率低下, 导致一些与粮食流通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政府一般服务项目, 被纳入财政支持粮食流通政策中, 造成财政支持粮食流通的政策资源浪费严重。

(二) 政策的公平性

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制度安排, 要更多体现追求社会公平、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辽宁省财政支持政策在执行中存在过分强调政策的技术性, 而对其价值取向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存在针对相同的流通区域省内两套系统共存的现象。例如, 辽宁省为促进大连物流业的优惠, 以补贴的形式支付给大连港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实行趸缴, 但对辽宁省其他同样担任重要粮食流通的港口却没给予补贴支持, 导致企业的不平等竞争, 不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公平的财政支持政策可能会导致单个企业在粮食流通中效率的提升缺少稳定性, 与行业整体效率水平的财政支持不协调, 并未对其粮食流通效率的提升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 而且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 政策的结构性

粮食流通包括收购、储备、批发、运输、加工和零售六个流通环节, 而目前辽宁省支持政策多直接用于粮食流通环节, 用于相关服务环节较少, 特别是粮食流通质量检验体系、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等都亟需进一步建设、完善。政策的结构性不平等限制了粮食市场的发育和流通体制的自我完善, 导致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此外, 财政政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的投向问题。由于粮食流通涉及部门过多, 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很难有效全面地权衡各种关系, 各部门都热心有利于自己部门的项目, 影响了财政支持结构合理性。例如: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政策中强调减轻财政负担, 对基层粮食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力度小, 辽宁省一些地方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就没有落实到位, 导致目前辽宁省基层粮食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闲置严重、品牌知名度低下, 市场竞争力弱, 只能采取接受各类客户委托代购、代储、代烘干等方式维持基本生存, 自营收购部分很少或几乎没有, 难以有效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

三、构建辽宁省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一) 进行科学、及时的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是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 也是政策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因此, 建立一个完整灵活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可以不断加深粮食流通市场化程度, 提高流通效率。

针对辽宁省财政支持政策的现状, 评估政策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 在政策的效率评估中借助数学模型逻辑推理严谨的优势, 使得评估结果具有客观、科学性, 准确发现粮食流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进行调整, 防止政策走偏, 减少了不必要的评估纠纷与争论;第二, 精细评估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 准确确定财政资金的投向是否合理, 防止对政策评价效果评价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第三, 建立粮食流通组织评价方案, 对流通企业进行全面评价, 重点支持业绩优良的流通企业, 并引导流通企业间的兼并与整合, 提高应对市场变化能力, 避免粮食流通财政支持不足引起资金浪费和效率低下。

(二) 优化财政支持政策的结构

财政支持粮食政策牵涉粮食的生产、流通、销售各个领域, 政策决策的参与者又包括:权力中心、政府性经济职能部门、利益集团三部分。因此, 粮食流通财政支持政策应在全面分析现阶段我省粮食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高度重视广大粮食生产者的需求和感受, 探讨在保证粮食市场正常供应的前期下, 应如何选择和制定财政支持粮食流通政策。

“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篇8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性银行,如何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融资的重要渠道?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哪些方面积极的尝试?在“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李郡先生。

《进出口经理人》: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主渠道,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金融支持的覆盖面和重点方向是什么?

李郡:我行为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贷款规模、业务品种、资产质量等都居于国内其它金融机构前列,支持和培育的一大批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色建设、宝钢、海尔、中兴通讯、华为、上海贝尔,已经成为我国走出去企业的领头羊。

截至2006年底,累计支持了656个走出去项目,累计签约贷款折合300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756亿元。全行“走出去”项目本外币贷款余额为923亿元,占全行表内业务贷款余额的40%。主要涉及铁路、公路、桥梁、机场、港口、住房、电信等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正集中精力,重点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近期宣布的150亿美元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以及国家确定的重大项目。在支持领域上,将继续加大对船舶、成套设备、电信、能源、电力、农业等战略行业的支持力度;在国别投向上,将进一步加强国别风险分析,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在贷款类别上,将进一步提高项目贷款的比重,减少额度贷款的比重。

《进出口经理人》:银行不仅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贷支持,而且要全面参与到企业的并购和资本运作中去,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直接融资工具,使资本市场支持延伸到国外。国家倡导金融机构走出去、在海外推进银行混业经营与中间业务创新、提高银行在国际资本合作中的地位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能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面服务。贵行在这些方面有什么特色?

李郡:我行在出口信贷业务项下专门设立了境外投资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等业务品种;利用我国政府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发挥先导作用;通过一揽子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实践项目融资业务,支持企业以BOT、BOOT等多种形式到海外承揽项目。

建立了成熟的走出去业务风险控制体系。重点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从事走出去业务,认真选择项目,注重项目的财务和技术可行性研究,建立良好的项目咨询平台;建立严格的专业评估和专家评审制度;成立专门部室对走出去项目的国别风险、行业风险等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作为项目评估的重要依据;加强贷后管理,对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

下一步要整合全行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包括海外投资咨询、政府援外优惠贷款、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出口信贷、对外担保、国际结算等,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借鉴商业机构的成功经验,增设海外分支机构。目前我行在南非、巴黎和圣彼得堡设有海外代表处,在突尼斯、印尼等国设有工作组;与驻外使馆经商处进行了长期和全面合作,沟通渠道十分畅通;与多边金融机构、国外出口信用机构、国外发展援助机构、外国驻华使馆等建立了紧密联系;与300多家银行建有代理行关系,网络遍布全球的109个国家和地区。

我行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同业及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推动联合融资、平行融资。以多种形式,通过世行、亚行、亚洲出口信用机构年会等多边和双边渠道,积极探索联合融资、平行贷款等合作方式。

《进出口经理人》:作为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贵行首先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与保函授信业务。这不仅意味着中小企业走出去有望获得政策性银行支持,也是贵行发出的政策性银行改革启动信号。请问这一业务与一般信贷业务相比有何特点?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相关操作?

李郡:我行针对中小企业进出口业务特点,围绕产品供应链分析上下游客户之间的交易关系,通过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采取灵活的方式向其提供结算、融资、担保及账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实现支持其发展的目的。如国内某中小企业获得境外信誉卓著的大公司订单,由于其自身条件有限无法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融通,该企业一方面可凭收到的信用证向银行申请办理打包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在发货后,可向银行申请办理出口押汇、出口保理、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福费廷等业务,从而加快资金流通,扩大出口。

贸易融资与保函授信同信贷业务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品种多样,它既包括各种资金融通,又包括各种信用融通,还可按客户需求量身定做,非常便利;二是期限灵活,其期限可长可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银行提供融资或信用支持期限灵活性的需求;三是金额限制性小,只要客户能够提供贸易背景真实性的证明文件,就可获得融资支持;四是办理手续方便,银行办理贸易融资与保函授信业务侧重关注贸易背景和上下游客户的资信实力,结合其具有自偿性的特征,以额度或单笔授信的方式运作,办理起来非常便利。

贸易融资和保函授信业务与其现行各类信贷业务支持的客户范围是一致的,它是各类信贷业务的有益补充。通常情况下,客户只需提出一个总的额度申请,我行根据有关政策对客户资信情况、履约能力、授信需求、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核定一个额度,双方签署一个总协议及相关保证文件后,客户在额度内可随时办理相关业务。对一些特殊客户、特殊项目也可申请办理专项授信。同时对于已在我行办理贷款的客户,还可将贷款额度按照一定的系数调节为贸易融资与保函授信额度使用。

《进出口经理人》:贵行对开展贸易融资领域中的高端产品“供应链融资”有何打算?

上一篇:“治转提”整改报告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研究生选择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