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精选10篇)

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 篇1

摘要: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对于反腐这一话题,每年的两会都在提,每年都在被关注。2014年期间,“打虎拍蝇”的反腐行动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也取得了许多较大的成果。2015年,作为改革的关键之年,反腐依旧作为两会的热门话题被人们不断搜索、提及。李克强总理也在会前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简政放权时说,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可见国家政府对于反腐的重视。本文主要就“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及2015两会中关于反腐的两大看点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解读。关键词:两会;权力;反腐;政府;立法;

一、对“有权不可任性”的理解

(一)权:

本人认为,在“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中的“权”即“权力”。什么是“权力”? 权力一词中的权为衡器,权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权力有三个属性:公权(政府)、私权(市场)和共权(社会)。相互之间相互制衡。以正向运作。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权力是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它分为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两大类;狭义的权力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统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种组织性支配力。所以,本人认为“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更偏向于指政府权力“不可任性”,即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避免“权大于法”。体现了政府对法治建设的信心,只有不断完善法治,才能为阳光执政提供强大支撑。

(二)不可任性

什么是“不可任性”?本人认为,不任性有三点要求: 1.依法用权,要求政府官员做到:依法依规用权,不用没有授权的法、做好法定要求的职责,切实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提倡节俭,反对奢靡,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2.依法行政,严格监督,尽力杜绝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或乱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廉而不勤、该办的事不办、上班混日子、“磨洋工”等腐败行为。并对这些现象加大惩治力度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3.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由人民赋予,所以必须用之于民。作为政府官员,要明确身份、恪守本分,不因位高而傲骄,不因权大而忘形,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才是好的政府。一定不可把公权力特权化、私权化。

所以,本人认为“有权不可任性”应作为反腐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将其具体化,并贯彻落实下去。要意识到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运用,不可有丝毫地“任性”。

二、关于两会热点——“反腐”

(一)两会“大数据”统计

据今日头条App提供的数据,如图2-1,两会召开之际“反腐”话题天天占领热门话题榜首位,成为当之无愧的“话题王”。由此可见,反腐在群众心中地位多么的重要。

图2-1 两会热门话题榜

(二)我国的“反腐”现状

目前,我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经吹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党风和社会风气已经明显好转。在2015年两会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到: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同比上升40.7%;依法办理***、徐才厚、蒋洁敏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查办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9913人,马超群等“小官巨贪”被查处。

(三)两会关于“反腐”的看点解读

1.推进反腐立法、制度反腐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制度反腐,这一举措具体落实了全面依法治国精神,使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法制支撑,是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根本方向。

另外,在立法的同时,本人认为还应加强政府工作信息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可以更好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化监督,打造法治、透明的权力运行环境。

2.严惩群众身边的腐败

对征地强拆问题、社会保障缺失问题、教育费用乱收费、就业扶持金减少、扶贫救灾款项被扣、医疗卫生问题得不到保障、“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展开深入查办。

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 篇2

是最新发布的《两会关于国企改革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国企改革政策热点解读》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两会关于国企改革提案,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国企改革政策热点解读 国企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领域之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将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朝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加快电力、油

气等体制改革。”

改革关键是落实,而落实的前提则是如何解读。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混改门槛将进一步放宽,竞争性领域社会资本参与的股权比例限制也将进一步放宽。有消息称,有关高层已审议《关于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可望近期推出。另外,31个省份在召开地方两会时都勾勒出2015年地方国资改革的蓝图,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分类改革”、“整体上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等内容。

这一切在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反应,国企改革概念股持续暴涨,似乎皆大欢喜。

单从技术层面看,这一轮国企改革

速度不可谓不快:从石油系混改到六家央企试点,动作可谓不校同时很多机构开出了多个“药方”,比如加速证券化进程,比如加速股权转、加速同业整合等。

加速并无不可,但方向和前提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过去30多年中,工作总结国企改革话题贯穿始终。改革有进有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是反复和胶着。正如一位身居要位的亲历者所言,国企改革“在积累许多成功经验的同时,也留下太多失败的教训”。

作为全民所有的财产,国资改革的失败教训必须汲韧总结,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

改革在追求速度时不能忘记更重要的方向和基础条件。

实际上,仍有一些认识误区。如果带着疑问匆忙上路,那么技术性措施越有效,隐患可能就越大。

我们注意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一些人热盼的员工持股问题,而此前媒体报道称在两会官方提供的国资委[微博]和发改委的文字材料里提及要稳妥实施员工持股。

这种谨慎是有必要的,员工持股的确是激发团队活力、与股东利益取得双赢的重要机制,但这一机制该如何适用于国企改革?恐怕这就是“分类推进”题中应有之义。

此外,国企租金与利润的划分这个改革观察者的聚焦点没有得到明确回应。

所谓“租金”就是经营者对所经营资产的应上缴的租借费用:国家作为全

民所有制企业的资产所有者,把国有企业出租给租赁者(即现有的经营管理层),是要收取一定数量的租金的。换言之,大型国企的资源是全国人民的而不是某一家公司的,个人简历因此资源租金和经营管理利润在整个财务体系中应该分开计算。这和正常的企业应缴纳税赋是两个概念。但是,有关租利如何分开没有太多人去讨论。

尽管2008年以后国有企业整体效益获得大幅度提升,也上缴了巨额企业所得税,但很少看到有文章专门分析其间所包含的租金究竟有多少。

很多有关国企改革的文章中,对此问题要么一笔带过,要么避而不谈。牵扯到产权层面的重大改革时,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正视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恐怕是国企改革收入再分配方面的基赐前

提条件。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实行国企员工股权激励就会建立在一个不公平的前提之下,这既不能让国企经营者理直气壮地获取应得收入,也无法平息外界的质疑。

还是那句话,我们乐于看到改革的加速度,但方向和前提有时显得更重要。期待两会之后出台的“顶层设计方案”能够在更多问题上解疑释惑,获得普遍共识。只有调整好方向,“加速度”才会更加踏实有力。

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 篇3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指出,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

【中公解读】

与去年相比,今年CPI预期目标下调了0.5个百分点至3.5%,但仍高于去年全年2.6%的同比涨幅。

事实上,通胀目标设定在3.5%,较去年下调0.5个百分点,表明高层控通胀的决心。物价关系民生,降低通胀目标稳物价是从惠民生角度出发,希望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已出现回落,与其保持一致,CPI目标也应该相应回落。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去年CPI涨幅回落至2.6%,不仅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控通胀措施有关,也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主要为: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为理顺能源资源价格需要留出一定空间;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

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 篇4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提案排名,关于全国两会热点关键词解读》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2017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提案排名,关于全国两会热点关键词解读

两会热点前瞻

【热点一】“十三五”规划:引领新常态开拓新境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冲刺的5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继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落地”?作为一份引领国家开创发展新境界的纲领性文件,两会审查、讨论的“十三五”规划草案,将回答国内外关注的诸多“中国

之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不仅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这一进程中,增加百姓获得感至关重要。

【热点二】供给侧改革:“高频词”化为具体“路线图”

自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启动。个人简历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正从“高频词”化为政府、企业明晰具体的改革“路线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经济转型既要稳定消费、投资、出口的需求侧“三驾马车”,更要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的供给侧发动机来推动。供给侧还有哪些不合理、结构性改革如何发上力

等,将成代表委员讨论焦点。

【热点三】扶贫攻坚战:吹响冲锋号立下“军令状”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既定目标,也是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庄严承诺。

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考核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与真知灼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立下“军令状”,关键看执行。要督导各级政府精准扶贫,还得运用好考核“指挥棒”,真正提高扶贫实效。

【热点四】慈善法审议:“怀胎”十余年有望“呱呱落地”

慈善法草案将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历经十余年努力,TOP100范文排行我国关于慈善事业的

首部立法将走上前台。草案经过两次审议,多处修改,此次提交审议后还将有哪些变化,将成为今年两会一大看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表示,慈善立法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开展募捐的主体需要什么资格?“互联网+”慈善如何开展?骗捐诈捐如何预防?税收优惠如何实施?慈善信息如何公开?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

【热点五】司法改革:为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在前两批共18个省市司法改革试点基础上,今年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将在全国各地推开,成为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等司法改革的基础性措施如何深入推进,引人关注。

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洪浩说,司法改革

要在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热点六】民生改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范文写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民生短板如何尽快补齐?公共服务如何完善配套?一系列民生新期待,将成为两会热点。中南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吴晓林说,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热点七】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新正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悟空”卫星升空探

索暗物质粒子、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新登记企业“井喷”、创新创业平台到处落地生根、创业投资迅速增长……一系列创新标志性事件,透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发生重大变革。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说,“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将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强大支撑,科技创新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紧迫。

【热点八】绿色环保:让执法监督“硬起来”

从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到大气污染治理写入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环保,社会各界对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充满期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认为,“十三五”开局,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各领域制定切实的具体措施和路线图。约束性指标要更明确、考核监督要更有效,关键是加强执法监管。

【热点九】拓展空间:“中国方案”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已经起航,G20将吸引更多目光。中国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路线图,将在今年两会上更加明晰。此外,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也令人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战略研究室研究员邵峰认为,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开放格局,加快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

【热点十】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廉洁政府为改革发展添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成效显著。从一批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到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

心。同时反腐倡廉推动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提升了政府公信力,为改革发展增添动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要求。热门思想汇报人们期待着进一步明确政府权力边界,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消除寻租腐败的空间,建立政策落实的责任机制和督查问责机制。

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 篇5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汽车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汽车提案》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汽车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汽车提案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问题而采取了汽车限购和限行措施,实际上治标不治本,反而抑制了内需,影响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今年的两会建议中这样写道,对此,他建议尽快取消汽车限购限行政策,而通过多修建立交桥和高架,交通指挥智能化解决

堵车问题,通过提高油品等级、尾气排放环保标准等手段来解决污染问题。宗庆后建议,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修桥修路,尤其是修建立交桥、高架桥等,减少红绿灯太多造成车辆行驶缓慢、拥堵,实行人、车分道,多设计人行天桥,减少路面人流对交通的影响,提高道路车辆行驶速度,保证道路通畅。同时,利用信息通讯科技将人、路和车辆作为一体进行调配,智能化计算车流量并依此对红绿灯信号做出调整,TOP100范文排行避免目前很多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带来的绿灯没车、红灯排队通行的现象。在各大路段设立即时更新的电子提示牌,或通过广播、微信、网站等实时播报交通状况,向司机提供准确的道路信息,由司机自行选择最快捷的线路。此外,亦可通过实行错时上下班,减少高峰时段的出行车辆,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对于空气污染问题,宗庆后建议,首先

要查明原因,到底有多少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而对于尾气治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油品等级,统一使用国五标准汽柴油,提高喷油嘴的质量,提高汽柴油的燃烧率,从而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二是提高尾气排放环保标准,建议政府把轻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统一提高到欧V,工作总结与国外发达国家一样,对目前达不到要求的在用车辆通过加装尾气过滤装置,以减少尾气污染。同时加大对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严禁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

两会热点:从两会看中国新走向 篇6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陈思武)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新一届全国人大的一次会议也将于5日召开,国家层面的权力交接预计将陆续完成,一系列重大决策将要出台,这是中国五年来最为重要的两会。

人事更迭固然令人瞩目,而两会无疑是中国激荡民意和凝聚精神的关键时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2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如何因应国内外诸多机遇和挑战,汇聚13亿人的民意、民智,推动“中国梦”一步步走向成真,也同样备受关注。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次对于国家未来五年走向最具重要性的两会上,他们在参与审议讨论时已经成竹在胸。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去年秋天召开的十八大为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决心在中共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当选两星期即率领全体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并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词分别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的深重苦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同时用“长风破浪会有时”描述了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舆论普遍认为,中共对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宣示,意味深长。

当前,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部和外部条件却有了诸多变化,新的考验摆在了执政者面前。通过全国人大这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全国政协这个参政议政平台,经过法定程序,中共将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带领民众实现“中国梦”,履行对人民的承诺。

新一届中共领导集体履新3个多月以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从深入阐释“中国梦”到反对餐桌上的浪费,从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誓言反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新领导层的言行令人耳目一新,治国理政思路日渐清晰。

2013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在这关键的时间窗口,人们期待,新布局、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将引领中国步入发展的新阶段,而两会恰恰是观察中国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办好自己的事情的最佳场合。

可以预计,两会作为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将再次明确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方位,继续保持国家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战略的连续性和步骤的阶段性,在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社会民生、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领域设定更加具体可行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舆论认为,今年的两会将更加求真务实,不尚空谈,发力改革,吹送新风,用实干兴邦的具体行动,释放更大的正能量,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至高目标。

两会热点问题 篇7

房价问题一向是重庆市民最关心的问题,经历了2009年房价的“一路高歌”,重庆5000元/每平米以下的房子在主城区已经难以寻到了,但是,最近刚刚出炉的重庆消费解码中指出:重庆80%的市民只能接受5000元以下的房子。

房价还会不会下降?政府一系列的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重拳组合能否奏效?公租房的大量投放,能否改变“蜗居”状态?网友期待,两会传递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积极信号。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二: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大,政府有何举措调整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紧接房价成为重庆网友最关注的第二热点。重庆主城市民2009年的月平均收入为2200元左右,2010年重庆市民预计将增收10%左右。

如何增收?政府又有什么举措增收?去年就有消息说今年个税起征点有望调至2500元,什么时候调整?政府还有什么举措调整收入差距?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全民切身利益,政府如何切分社会财富“蛋糕”将成今年两会热点话题。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三:物价问题——物价“涨”声一片,2010年还要涨不?

2009年水电气“涨”声一片,市民消费支出在不断上涨。刚刚开年不久,奶粉就开始涨价。

“涨”声会成为2010年的主旋律吗?政府在2010年将有什么计划和政策稳定物价,抑制物价过度上涨?物价问题,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粮油、肉及禽蛋、蔬菜等食品价格,无论是上涨还是下降,都牵动着千家万户。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四:医疗改革——“看病难”改革奏效吗?

新医改方案破茧而出,2009年国家也推出多项举措改革医疗体制,大幅度降低药价。但总体看来,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离人民群众期待距离仍远。两会前夕,《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这些举措必然在两会上激起反响。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五:反腐问题——反腐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将走向何方

2009年“反腐倡廉”是排在医改方案之后紧居第二的,今年排在第五位,说明我国的反腐倡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高兴还为时太早,今日刚刚爆出的“局长香艳日记”又再一次把公务员推上了浪尖。如何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等“显规则”破除消极腐败的“潜规则”?人们期待两会开出良方。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六——拆迁事关社会稳定 人心安定

2009年成都的拆迁自焚事件改写了拆迁历史。《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出台和修改被纳入官方议程,标志着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迎来了一次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机遇。拆迁也首次入围两会热词,其未来的法律规范备受网友关注。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七:教育公平——上学什么时候能真正不贵?

两会前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历经磨砺后终于面世。

如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能真正公平?这是广大网友聚焦教育的最大焦点,也期待本次两会能给出一些信号。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八:养老保险——老年社会如何养老?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试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也“老有所养”,那么试行效果如何?今年会如何走向?作为首先试点和农民较多的城市,重庆网民自然十分关心。

同时,退休金“双轨制”也备受网友关注,同样是辛苦一辈子,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养老金却有很大差距,这也让养老保险有点名不副实。如何缩短两类人养老金的差距,网友也期待本次两会能开出良方。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九:就业问题——用工荒与就业难如何平衡?

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正恰好春节节后招聘高潮,但依然是两个问题:企业说缺员工,但很多大学生和农民工等依然找不到工作。

为何如今这么多人要挤破脑袋考公务员、进国企、到大城市?为何企业却喊找不到人?如何让社会供需能达到平衡?如何能保障劳资双方的利益?网友们期待本次两会能给出一些举措。

2010年两会热点问题十:打黑——打黑风暴还要刮多久?

2009年是高官落马较多的一年,多名省部级高官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处。此外,重庆“打黑”使出“组合拳”,足坛“打假”上升到反腐层面。

两会热点 篇8

“两会”四大预期焦点:环保,国企改革,医疗,养老产业 “两会”热点话题

1、反腐败持续发力,作风建设常态化——反腐问题

2、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雾霾治理

3、养老问题凸显,完善社保体系——养老问题

4、守护“舌尖安全”,落实“四严”要求——食品安全

5、医改成效不足,医患矛盾突出——医改问题

6、户籍改革推动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

7、暴力恐怖案件威胁国家安全

8、老人倒地扶不扶——精神文明建设

9、房价降不降——住房问题

10、单独二胎政策的施行——计划生育

11、余额宝会否取缔——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12、家庭为单位确定起征点——个税改革

13、外来影视文化的大热——文化体质改革

14、改革行政审批,明确权力的大小和界限——行政体制改革

形式政策论文——两会热点话题 篇9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税收法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税收法提案(一)》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税收法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税收法提案 2016年两会热点前瞻:地方“两会”聚焦税收 定调2016年民生实事

自1月以来,各地陆续进入地方“两会”时间。截至发稿前,已有20多个省份召开地方“两会”。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

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地方“两会”,涉及的财税、医疗、土地、环境和户籍等方面的改革,将作为全国“两会”的预热议题被探讨。

在不同的会场中,各地“两会”也呈现出一些类似的特点。例如,淡化GDP增长目标,“新常态”“依法治省(市)”成为高频词……当然,地方“两会”更多地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京沪关注城市管理,中部省份关注经济腾飞,西部关注发展团结。

值得注意的是,对2016年工作的梳理,及2016年政府工作的展望,都离不开财税体制的支撑。民生支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而民众对财税体制本身的期望与监督,更是改革的动力与方向所在。财税内容与涉税提案成为了地方“两会”把脉经济与民生的重要渠道。

北京

2016年GDP:万亿元

GDP增速:%

税收收入:亿元心得体会

2016年GDP预期增幅:7%

1.今年工作“京津冀”居首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2016年首项工作任务,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解决四个问题: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率先突破三个重点领域;立足合作共赢,推动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新机场征地拆迁和外围设施建设,推动临空经济合作区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王安顺在北京“两会”期间透露,中央对京津冀协调发展已经形成了顶层设计,包括城市群布局、体制、财政税收等,今年会有实质性进展。

2.一体化中的税收问题

北京企业“转移”到河北后,如何纳

税一直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北京“两会”期间,一位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表示,企业的加工制造部分已经移到了河北廊坊,而总部留在北京。这名代表较为婉转地提到了两地税收缴纳问题。

王安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道:“你不要怕说出来得罪北京,不会的。不要怕北京一定要拿这个税收,不可能把税收全都留在北京。”王安顺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上,必须要站在国家利益全局考虑问题。

年财税工作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要贯彻落实预算法,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适时调

两会热点申论(推荐) 篇10

2014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食品安全指出,{要“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事关民生,对餐桌上的污染“零容忍”,用“三个最严”切实守护起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民生大事、实事。

食品安全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从“大头娃娃”到“三鹿事件”,再到“地沟油”、“毒豆芽”、“毒奶粉”等等,人民群众对“毒食品”痛恨至极。而一些“黑心”商人、不法之徒为了牟一己之利,置人民利益于不顾,造假制假、销售“问题食品”,让人民群众遭受人身、财产重大损失。向餐桌污染宣战,用严格监管、严厉惩罚、严肃问责打好“舌尖上的安全”保卫战。

最严格的措施,对餐桌污染“无缝监管”。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关键在加强源头监管,以严的要求、严的标准管好食品制造、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既要从原材料抓起,也要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的监管,切实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监管”。唯有如此,才能让餐桌污染的“蛀虫”无处可“下口”,让人民群众切实吃上“放心食品”。

最严厉的处罚,用重典惩治不法之行。治乱要用重典,只有用最严厉的处罚打击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才能有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黑心”商人利益熏心、唯利是图,把人民安全置之脑后。因此,一方面,对于不法分子必须给予最严厉的惩罚,让不法分子感到恐惧,给其他市场主体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要以严厉的处罚净化市场,消除“污染”,切实保障好“舌尖上的安全”。

最严肃的问责,用严纪树立制度权威。有问责,才有成效、见长效。铁腕问责,严格执纪,用制度筑牢“舌尖上的安全”的坚固堡垒,才能有效强化维护食品安全的效果。严肃追责,让“问题食品”的任何责任人不能游走在制度之外,确保制度红线不被触、底线不被越、高压线不被碰,让每一个主体负起应该负的责任。用严肃的问责树立起制度的权威,用制度托起“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让人民群众吃好、吃安全、吃得放心。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态度零容忍,1%的问题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解决。经过一段时期的长期奋斗,一定能够更加良好的食品安全,让群众舌尖上愉悦、肚子里放心。

上一篇:王健法学院考研初试下一篇:镇全力推进清洁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