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授权支付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授权支付(共9篇)

财政授权支付 篇1

财政授权支付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另一种方式,是指预算单位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资金用途,根据财政部门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送代理银行,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单位零余额账户或特设专户,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范围是指除财政直接支付支出以外的全部支出。财政授权支付令的填写:

财政授权支付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另一种形式。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是借鉴国际经验,将经常性小额支付在授权范围内交由预算单位管理。这样可以在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的情况下,加强管理监督,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同时,每日大量发生的小额支付由财政授权预算单位自行支付,不需要逐笔向财政部门申请,可以提高支付效率。

财政授权支付可以办理提现、转账、汇兑、同城特约委托收款、资金退回、科目更正;也可以向本单位按照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以及经财政部批准的特殊款项等。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服务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包括单件物品或单项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购支出;特别紧急的支出和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支出。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的一级预算单位用款计划中月度授权支付额度,每月25日前以“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的形式分别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代理银行。

财政授权支付的范围

指暂未纳入财政直接支付范围的零星支出。具体包括:

(一)差旅费支出: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发生的费用支出,国内及境外学习、考察支出除外。

(二)交通费支出:指单位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发生的费用支出,车辆维修、保险和刷卡加油除外。

(三)劳务费支出:指单位向个人支付劳务发生的费用支出。

(四)咨询费支出:指单位向个人咨询发生的费用支出。

(五)奖励性支出:指单位向部分个人奖励发生的费用支出。

(六)其他零星现金支出:指单位未包括上述支出范围的一些零星现金支出。[ 财政部零余额账户

零余额账户是指财政部门为本部门和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及清算。

财政部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 000万(含5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财政部零余额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财政授权支付 篇2

财政转移支付指一个国家的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无偿转移。目前, 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三大块: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本文主要分析中央对地方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现行转移支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明显, 但结合近年来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实践, 笔者认为现行制度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第一,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问题与缺陷。一是转移支付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 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权威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转移支付的原则、程序、分配方法和标准等作出具体要求, 现行转移支付的相关规定大多散见不同时期部门规章中, 这种立法的真空状态客观上降低了转移支付运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二是转移支付资金未全额纳入预算。由于省级各级政府预算编报时间早于全国人大审查批准中央预算的时间, 致使省级政府无法全面掌握中央转移支付的规模和种类, 客观上造成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无法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影响地方预算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三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 各项转移支付占比过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和提供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四是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随意性大, 且同一资金存在多头申报、多头管理现象。我国有相当部分专项资金没有管理办法没有公开, , 资金分配标准无法掌握, 专项资金分配的透明度不高客观上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五是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缺乏绩效评价标准。我国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均没有相应的资金使用效益考核评价体系, 地方政府缺乏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的自觉性和动力, “重争取资金, 轻使用效果”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的建议。审计工作应以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未着力点, 努力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充分发挥审计维护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 完善现行转移支付的制度性缺陷。新出台的转移支付法应体现以下原则:财政事权相匹配原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资金分配公开透明原则。新支付法应对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资金预算标准、分配方法、监督措施等作出具体规定, 并严格执行, 增强资金分配的权威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透明性。另一方面, 大力推进绩效审计, 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不同的转移支付资金应有不同的绩效审计侧重, 应逐步加大对专项转移支付的绩效审计力度。一般转移支付主要起均衡地区财力、保证地方政府具备提供基础公共服务能力作用, 绩效审计主要关注转移支付资金是否达到维持社会稳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是中央为达到特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其次要重点关注专项资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如种粮弄明补贴资金, 审计调查种要从总体上把握四项资金是否达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 另外在审计具体资金使用时, 需着重关注地方政府是否进行了深入调研, 周密细致部署, 科学、合理分配资金, 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告别财政支付的养老 篇3

“职业年金”的创新突破

2012年8月,深圳市人社局和深圳市财政委联合发布了《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规定从当年8月25日起,新进入事业单位并受聘于常设岗位的工作人员,试行“社会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制度。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告诉记者,深圳市在实施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时,设计了一个补充养老保险,即参照“企业年金”,并结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设计了一个“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是由企业的雇主来买单的,事业单位新人的“职业年金”也由其“雇主”即事业单位来支付。这就保障了事业单位的新人退休后有一个合理待遇,而企业人员也觉得事业单位人员享受“职业年金”并无不妥,心理上也能够接受。

据介绍,这一“职业年金”的月缴费基数为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总额,缴费比例为8%~9%。这笔费用列入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由单位缴,并按月划拨至参加人员“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职业年金”的设计也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创造力和积极性,如果在聘任期间工作表现突出,员工还可获得一次性奖励的“职业年金”;反之,如果在聘用期间受到开除处分或被判处刑罚,“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会按照原缴交渠道收回。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难,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害怕被并入社会养老保险之后,失去国家保障,退休之后的养老待遇会大幅度“缩水”。王敏说:“‘社会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退休收益不会低于财政养老的收益,而且因为‘职业年金属于常年积累的个人账户,假定一个人在事业单位工作,退休没两年就去世了,那么财政养老他只拿了不到两年的退休金,但在‘职业年金制度下,他的继承人可以将账户内所有的钱取走。”

“一步到位、无缝衔接”的改革

深圳推出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已经两年,改革进行得非常顺畅,没有遇到什么阻力。许多“新人”甚至为自己有幸能搭上这趟“改革列车”叫好。

为何深圳能够在全国率先启动这项改革,并顺利实施?王敏认为,这与深圳的特性有关。作为特区的深圳就是因为改革而诞生的,深圳人普遍具有比较强烈的改革创新观念。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深圳在公务员的管理和养老改革上先行进行了比较成功的试验,给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做了铺垫。2010年,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新进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在《办法》发布前,新进公务员实行的是委任制,享受的是铁饭碗。而聘任制公务员在聘期合同、职位条件、考核、晋升等方面都和以往委任制公务员有很大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实行合同管理,打破了公务员终身制。另一个区别表现在养老上,聘任制公务员和企业员工一样,“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制度”。这个改革推出后,社会反响比较好,新入职的公务员也普遍能够接受。

王敏说,通过“社会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方式,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完全一致,做到了“一步到位、无缝衔接”。

改革还面临哪些困难阻力

深圳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副处长刘静姝告诉记者,深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圳目前还需要引进很多高层次人才,这些通过直聘、选聘方式选拔的人才,一般是国家级、省级、地方级的重点人才,别的地方实行的是退休制度,他们的养老问题与深圳新的养老制度还面临着合理衔接的难题。“这个问题可能只有在有了全国一盘棋的养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后,才能找到比较稳妥的解决办法。”刘静姝说。

二是如何把职业年金管好、运营好。刘静姝说:“每年新进人员的‘职业年金,积累起来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合理保障新养老制度下公职人员的养老待遇,是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财政授权支付 篇4

因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条例422条、426条和427条之规定,现委托先生/女士协助我公司购买所需的智利1#电解铜大边角料万吨。

因此,我们郑重承诺:

1、在确定申购1#电解铜大边角料万吨的资料完成审批,在本单交易真实有效下,不以任何理由拒绝交易。

2、在完成手续后,有关政府部门批准本次申购,看到签约函(或交款通知书)并确认无误后,在交上网费和前期款之前,必须一次性支付给被委托人综合劳务奖金人民币(税后)每吨元,总计人民币元整(¥元),并及时转到被委托人指定的账户或个人卡内,由其永久自由使用。

3、交易成功后,本次申购人和付款人在接单后和经营过程中所触及的任何行为均与被委托人及其他人无关,并不得追索对被委托人及其他人综合无偿投资费之所得,由此项业务而引发的任何争议均与被委托人及其他人无关,同时不承担经济及法律责任。

4、此劳务奖金为你们应得的合法利益,承诺方保证按以上条件支付,永不追回。

5、承诺方同意给受益方办理完税证明(含三证)。

6、本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为不可撤销的、负全部经济和法律责任的。

7、本承诺书适用委托方,被委托方和相关方各方或他们的合作人或他们的继承人和委托人做出的任何更新、延期、续签、增加或任何新协议;本承诺书内容不受申购人和合作的变更或其他因素而影响承诺方的付款责任。

8、承诺方同意受益方可采取任何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承诺方按承诺的责任兑现之日,放弃先诉抗辩权。

9、承诺方和受益方保证对此承诺书内容绝对保密不准外泄。

10、本承诺是由承诺方签章和按手印后即时生效。

11、此委托承诺书的一切约定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国际商会ICC500/600条款管辖。

12、本委托承诺书正本两份,承诺方和受益方各一份,原件、扫描件同具法律效力。

单位:

法人代表:

付款人:

什么是财政转移支付 篇5

转移支付是政府间的一种补助。它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提到了一些转移支付的概念。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由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补助支出。资金接受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资金用途。“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标,以及对委托下级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专项补助资金。资金接受者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

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是: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

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文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转移支付原因:

原因之一: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非常低,在平均的税收努力下,所获得的收入并不足以去满足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的支出需要。

原因之二:提供公共物品中存在的外部性,会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原因之三:地方各政府在财政支出和投资中有其优先和侧重,而这与全国范围内通盘考虑的投资侧重,以及投资项目的筛选标准可能会有所矛盾。

我国目前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

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转移支付的方式:

(1)、体制补助,这是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前的分级包干体制中保留下来的,这是一种无条件的转移支付。

(2)、专项补助,这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地方政府必须把这部分资金用于中央政府所指定的项目上。

(3)、税收返还,这是在1994年年全国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为了保证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实行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 篇6

财政转移支付法是调整上级政府为均衡财力状况,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将所掌握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下级政府支配、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中国财政法的重要部门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本文拟就财政法定主义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主要问题

按照财政法定主义的精神,我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中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是1995年财政部颁发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国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的核心是地区收支均衡问题。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办法”带有较深的旧体制的烙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事权是指各级政府基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职能所享有的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财权是各级政府所享有的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权力。目前,在上下级政府之间,很多事项也是难以区分清楚,许多本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支出,却由中央政府承担,而许多本应由中央财政负担的支出,却推给地方财政。上下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和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随意性很大,同样的事项,在一处由上级政府承担,在另一处则由下级政府承担,在一时由上级政府承担,在另一时则下放地方政府承担,它们之间区分的标准很模糊,或者根本没有标准可循。这种事权划分的模糊和财政支出范围划分的`混乱,导致许多政府机关人浮于事,也很难对其进行绩效审计和考核,由此导致了财政支出整体效益的低下。中国现行的分税制主要是划分了中央和省一级的财政,但对事权界定不够明晰,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同时,对省、市、县分别有哪些财权,应对哪些事情负责,还规定不够明确,各级之间扯皮很多。

2.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不规范,缺乏合理的标准。中国地区间财政资金的横向转移是通过中央政府集中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实现的。但是,由于这种横向转移的过程是与中央政府直接增加可用财力相向而行的,因而对中央增加的财力是用于中央本身开支,还是用于补助某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认识上难免不一致。另外,在财力转移上,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计算公式和测算办法,资金的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要么根据基数法,要么就是根据主观判断,而不是依法根据一套规范的计算程序和公式来分配。

3.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不规范,各地不平衡状况难以有效解决。中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留了原有体制资金双向转移模式,即仍然存在资金由下级财政向上级流动现象,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大财政部门的工作量,也不利于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而税收返还是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依据的,它将原有的财力不均问题带入分税制财政体制中,使得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基本未能解决,不能充分体现财政均衡的原则。中央对地方的专项拨款补助还缺乏比较规范的法律依据和合理的分配标准,与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原则不相适应。此外,财政补助分配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很大。虽然政府支出中属于补助性质的转移支付种类很多,补助对象涉及到各行各业,但各项财政补助的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

4.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层次低,缺乏法律权威性。纵观各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最大的共性就是制定具有较高层次效力的法律。而中国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办法》,该办法属于行政规章的层次,立法层次显然太低。立法层次太低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法律规定缺乏权威性、制度的稳定性较差、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难以保证等,这些不良后果已经严重制约着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由此可见,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不仅形式上的财政转移支付必须由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如财政权力法定、财政义务法定、财政程序法定、财政责任法定)的要求难以满足,财政转移支付法治实体价值,如正义、公正、民主、自由,也由于中国目前民主和宪政建设的滞后同样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完善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要求,规范政府公共资金支付管理,以抑制地区发展差距的拉大,平衡地区财政收支差异,实现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很有必要加强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针对中国目前的实现情况,按照财政法定主义的要求,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条例》,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实践,总结经验,再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我们认为:在立法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与财政改革进程相适应。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应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既定目标,转变立法观念,正确解决立法的稳定性与改革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做到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服务于财政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立法要把财政改革成果,保障财政改革的顺利进行、引导财政改革的深入作为中心任务。在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时,要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国家利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避免不适当地强调局部利益。

2.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相兼顾,并提高立法质量。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又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法律规定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有适度的超前性。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应正确把握社会经济和财政的运行规律及其发展趋势,避免财政转移支付法律、法规在制定颁布后很快就落后于形势发展的不良现象。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立法质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立法内容,二是立法技术,三是立法程序。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技术包括结构技术、语言技术和延续技术等方面,立法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立法的质量。结构技术,就是运用科学方法,使财政转移支付法的结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立法的内容;语言技术,就是法律中的每个概念、每个条文都必须法律化,使之能正确表达立法者的愿意,较好地体现准确、简洁、易懂等特点;延续技术,就是充分把握法律条件的变化规律,为立法的修订、解释做准备。财政转移支付立法要严格遵守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是提高支付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避免不按立法程序的突击立法或应急立法。

3.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应立足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国际发展的趋势,而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已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普遍作法和基本准则,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

,凡是国外立法中实践证明比较好且适合中国现实情况的,都应当大胆吸收。有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条文,可以直接移植,并在实践中充实、完善。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我们应当避免,他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断修改财政转移支付法律、法规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4.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宗旨,依法设置专门性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机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实施就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问题,确保中央有能力实现其宏观调控目的。一般来讲,效率问题多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而公平问题则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来承担。当效率与公平相冲突时,要全面权衡二者之间的利弊关系,在需要效率优先时,公平就让道,在需要公平优先时,效率就让道。具体而言,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宗旨应包括:(1)弥补财政缺口,解决各级政府间财政的纵向不平衡;(2)保证最低限度的公共服务标准,解决地方政府间的横向不均衡;(3)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解决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外溢性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保证地区间经济差距的缩小;(4)实施中央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通过对经济的反周期补助,刺激需求,扩大就业,吸引地方财力建设符合全国利益的项目。

各国经验告诉我们,执行各级政府间复杂的财力转移支付政策,特别是确定和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方案,组织保证是必不可分的,故需要依法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具体负责,并以立法形式规定该机构任务、职权和职责。这一机构设置,国外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由财政部兼管其职能;二是由中央政府组建的专门机构行使其职能。为了使这一机构在中国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做法。

5.简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定形式,在财政转移支付额度上依法选择“因素法”。中国分税制的税收返还制度,实行中央对地方划的税收按基期如数返还,并逐年递增。这种做法不但起不到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作用,而且还会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此外,在财力转移上,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计算公式和测算办法。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可规定以下两种方式:(1)一般性的财政补助。主要用来平衡地方财政预算,满足地方政府履行职能所需要的基本开支。这种补助可根据地方财政收支差额来确定,由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助,不规定专门用途,不附加任何条件,无偿拨给地方政府由其统筹使用。(2)中央对地方的专项拨款补助。这种补助在资金使用方向、用途及下级政府资金配套等方面都应该有明确规定,主要支持地方政府完成难以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或带有全国性的项目,鼓励那些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行业和项目的发展。重新归并现有的四种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尤其是应当尽快解决原体制补助和原体制上交当中存在的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矛盾的问题。依法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以专项转移支付相配合,以特殊性转移支付为补充的复合型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体系。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所采用的基数法确定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基数,是不合理性的。在立法时,应抛弃“基数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因素法”。因素法的基本特点是,选取一些不易受到人为控制的、能反映各地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客观性因素,如人口数量、城市化程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等,以此确定各地的转移支付额。“因素法”有利于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客观公正性,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篇7

(一)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需要

就目前我国国情来看, 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社会制度在不断地完善,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如何缓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冲突, 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 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适应我国的时代需求, 顺应全球化的需要。我国在关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这一要求下对我的财政制度进行改革, 其在实施改革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协调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夯实经济制度基础, 我国要推进和深化分税制改革;二是为了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弥补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缺口;三是为了更好处理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以实现我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四是为了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 使我国的财政制度更加科学有效;五是为了提高我国的资金使用效率, 使我国的财政资金得到科学的配置。这些方面是我国在财政改革中的主要注意事项, 做好这些方面是顺应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需要。

(二) 关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因而政府的财政压力非常大。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国际竞争在不断地加强。各级政府的经济压力巨大, 因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比较坚韧,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财政压力表现在各个方面, 不仅中央政府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而且各级地方政府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也急不可待。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和谐发展尤其要受到重视。因此关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是目前我国的首要研究项目之一。

(三)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经济改革的催化剂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完善的过程中, 财政问题也可说是一项亘古不变的首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财政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 也可以不断完善人们日常生活,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而财政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步骤, 是使经济建设达到最佳的状态, 为完善上层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经济改革的催化剂, 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心针。党和政府要时刻对其进行关注, 使其可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准,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是完善我国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 因此, 促进经济发展, 完善经济制度, 化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矛盾, 减缓中央政府的经济压力, 使我国的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而促进这些方面得到有效改善的最有利方法就是对财政进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因此, 我国各级专家要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研究, 使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到不断地完善。

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创新点及其不足

(一)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立足于我国国情,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的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 其从根本上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 这属于利益协调问题。二是, 立足于制度的变迁与制度的运行环境来研究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各级专家应参考众多文献并结合我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变迁进行研究与分析, 最终制定出最佳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方案。三是, 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在地方政府方面将如何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在地方政府的分配方式是在改革过程中讨论与关注的焦点, 而且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是整个改革过程中的最终环节, 它可以从根本上决定我国的资金运用的效应与质量。四是,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进行有益的结合, 综合分析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状况, 进行改革。各级专家应针对具体问题, 对改革进行定量分析, 在分析基础上提出理论阐述, 通过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提供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五是借鉴各发达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 以区分单一制与联邦制。通过其他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情况, 对各发达国家的实施现状进行总结,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 制定出适合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计划。六是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提出专业化, 系统化的建议与意见。我国应结合各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现状, 夯实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基础, 我们要结合国情以制定当前的改革目标体系与遵循原则, 使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得到很好的实施。

(二)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不足之处

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还要研究政治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各种相关的学科。因为改革措施的实施需要很多理论的支撑, 以确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许多国家在关于财政的数据方面都不予公开, 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情况不外露, 以确保国家的财政安全。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也不例外, 因而, 许多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方面的数据在很多文献上难以获取, 在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中存在许多困难。

三、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与特征

税收返还,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消费税与增值税的返还以及所得税的返还。这种税收返还的形式不仅可以保障地方政府的利益, 也可以保障中央政府的既得利益, 使中央与地方可以共享经济利益, 使我国的财政制度更加健全。

一般性转移支付,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工商部门停征两费转移支付、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定额补助、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以及结算财力补助这十一点。

专项转移支付, 其是中央财政部门为实现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以及宏观政策, 还包括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行政事务以进行补偿从而设立的资金。其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为中央事权专项财政补助, 是中央政府通过专项补助来委托地方政府的安排, 如军队离休干部的安置款。二为中央与地方的共同事权的专项性财政补助, 是中央通过专项的补助以鼓励地方加快发展, 以实现预期目标, 如我国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专项补助。三为地方政府事项专项补助, 是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这符合我国的中央宏观调控目标, 加快地方发展, 如社会保障与就业的补助。

社会之所以可以不断地前进与发展, 全得益于人们的不断努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可以说经济的稳定决定着我国的政治稳定。只有我国的财政情况得到稳定而长远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才可以稳定, 人民才可以的到安稳的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而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是必行之路。

摘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单一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因而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在现如今的国情下, 我国的经济制度中,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而处理政府之间的财政矛盾与冲突的最有利, 最有效的工具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了, 它是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的有机结合体。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葛乃旭.重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J].财贸经济, 2005 (1) .

[2]李明晓.完善我国中央对地方政府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策略选择[J].财税纵横, 2009.

养老并轨:社会保险替代财政支付 篇8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成本

必须看到,养老金并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社会对待遇公平的呼声,但是笔者不赞成简单地把高收入养老金降低或者低收入养老金提高,我们需要的是过程公平而不是简单的结果公平,也就是社会保险原则、权利和义务匹配必须在新的改革中得到贯彻。这样理解养老金并轨,其实就是一种财政责任的转换。所谓养老保险其实就是提前的缴费以及与缴费相对应的待遇匹配,以前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是一种财政在职工退休后发生的延期支付。未来进行并轨改革后,为了保证过程公平,要区分“老人”、“中人”和“新人”。

“老人”指在新政出台后即将退休的群体(需要政策规定一个保护期限或者年龄范围等),让他们参加社会保险并缴费显然不经济也不现实,所以必然有一个年龄上的保护期,这一部分“老人”将依然按照现有政策领取财政负责的退休金,而不参加当前的并轨改革。

“中人”是指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将来退休后会按并轨后的新政策领取养老保险的人。这一部分群体比较复杂,如果完全按照保险原则即多缴多得,这部分群体待遇将受损,而且受损的原因不是自身造成而是政策转轨,这种成本和损失必须有政策给予弥补。所以,需要对“中人”给予保护和补贴等措施。

“新人”指工作较短时间内(也需要规定一个时间限制或年龄范围)就将开始并轨的群体。相对来说,这个群体的转制成本极低,也没有什么权益损失,完全可以按照社会保险方法缴费和领取。对他们来说,不需要给予待遇保护和补贴。

考虑到老中新三类群体,并轨初期的成本将比较高。如果2015年开始实行并轨,那么现在已经退休的“老人”待遇将保持不变,这一部分成本将没有增加,但是“中人”和“新人”的缴费将是转轨时期新增加的成本。这一部分成本在第一年具体有多少呢?我们可以对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2014年统计数据看,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收入2.14万亿,实际缴费的职工人数有2亿多,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就职人员大约是800万公务员和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就是总数在3800万左右,如果缴费工资水平接近,缴费费率一样,那么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缴费额度大约是企业的五分之一(3800万/2亿),也就是4000亿。这部分是财政在近期内需要考虑的成本,其中大部分需要财政支付,机关是全额支付,事业单位还有拨款比例的问题。

虽然,这13万亿以上的年度财政收入水平相比并不算很大的负担,但是对于那些属财政差额拨款,并且连工资水平都难以维持的事业单位来说,这一部分缴费将成为很大负担。

另外,中国社会保险实行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中人”们将有很大的个人账户空账,也就是隐性负债问题,这都将增加未来财政和部分事业单位的负担。对于这些成本,必须在这次并轨改革中给予充分考虑。

养老金并轨可能造成新的权利义务不匹配

从短期看,养老金并轨的设计和实践应当特别注意规避出现新的不公平。

新的不公平来自哪里呢?社会保险本身就是遵循风险互济和代际分担的原则,所有人的待遇来自他人的缴费和自己缴费的积累(在中国现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下),如果没有缴费而获得待遇,显然是一种不公平。在养老金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直接来自财政支付,而企业职工参加的养老保险从内部看还是相对公平的。养老金并轨后,从中短期看,机关事业单位将有很多人在缴费年限很短和额度很小的情况下,却占有很大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这一部分群体从领取和缴费对比看,自身是有高收益的(缴费相对少,领取相对多),但是对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来说,这是相对不公平的,相当于在已有参保群体中加入了一部分“高风险”群体(由于之前实行双轨制,这部分群体缴费严重不足)。这部分高风险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必然是要用相对较低的缴费领取保险,从参保缴费职工的角度来看,相当于自身缴费供养的群体在无形中增大。这种短期带来的不公平只能通过时间去解决,就是由“中人”向“新人”逐步过渡,当未来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通过自己缴费逐步能支付自己的养老保险,并且高缴费还能互济之后,这种实际上的不公平才能消除。

另外,从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看,也是冷暖不一。机关事业单位中,机关公务员的待遇相对比较统一,但是事业单位差距很大,收入水平、市场化程度、财政补贴比例差别也很大,原来按照财政统一拨款模式解决退休后生活问题,养老金待遇差距相对较小,现在并轨后,财政在养老金缴费这一部分是一视同仁还是与工资一样差别化对待?如果差别化对待,是否会造成这个群体内部新的不公平?因为,从政府和财政角度看,多年以来财政缺乏应该尽到的“企业缴费责任”(或称雇主缴费责任,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政府自己的“雇员”),这种隐性负债在现在并轨模式下将凸显出来。财政必须尽到应尽责任,把财政对这一部分群体的养老支付由延期直接支付变为工作期间的缴费积累和运营;否则,就是把这一部分群体简单“放”到职工保险体系内分享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及其积累,这样做就不是消除不公平而是扩大了不公平。

并轨后应否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

有这样一种观点: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入养老保险了,这部分群体要缴费,按原来的工资水平,扣除税、费后,实际到手的收入要下降,为了安抚这一部分群体,应该提高其工资水平,使得他们不至于马上感受到收入下降和权益受损。但是,笔者认为,工资和待遇调整必须制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而不能为了一个简单的单一目的。

从公务员角度看,根据2006年《公务员法》,公务员享有的收入、待遇和福利等都是法定的,并且,国家也应该建立公务员工资等待遇正常调整的机制,而不能简单地为了缴费后收入不变就做相应调整。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是财政埋单,这种提高会带来放大效应——因为工资水平提高相当于提高了公务员缴纳养老保险的工资基数,那么缴费相应提高,政府财政负担又要提高。所以,简单地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政府财政负担会成倍增加,从成本效益角度看也不是最聪明的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部分收入的调整则更加复杂和带有社会影响。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一套特殊的体系,其属于公共部门,但又不是政府组成部分,也不是国有企业,更不是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而是带有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类组织的特点。中国财政对事业单位实施差别政策,一部分全额拨款,一部分差额拨款,甚还有一部分自收自支。现在,事业单位全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那么,缴费的资金来自哪里?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还是按照三部分群体差别性对待,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参考职工养老保险中企业承担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承担8%)的额度也需要财政全额缴纳;差额拨款的部分则比较麻烦,是按照同样的比例由财政缴纳一部分,单位自筹一部分,还是按照新的比例?总之,只要不是市场体制下自负盈亏,财政和事业单位自身都需要履行保险缴费责任,对于很多需要自筹经费的事业单位来说,这无疑加大了其负担。

考虑到很多事业单位,尤其是教育、卫生、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事业单位,其员工自身的工资,国家或者部门、地方财政只负担一部分,剩余部分还需自己筹措,现在又要缴纳养老保险,其找钱的压力会更大,寻求收入、利润的动机会更加强烈,这种筹资负担必然转移到其服务的公共对象身上。事业单位工资水平调整和社会保险缴费,如果在宏观上带来事业单位从事本职工作和社会服务的更大损失,甚至导致相关公共服务成本更加高昂或质量降低,将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这必须是调整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和养老金并轨需要认真思索的地方。

养老保险并轨必须采取财政责任逐步替代的方法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的比例不宜像企业那样高,以免引起如前文所说的其他社会问题和公平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办?

笔者建议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转轨要设计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逐步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缴费的积累额度和规模。在过渡期内,事业单位和其工作人员缴费比例先比较低(低于企业及其职工的20%和8%),这样,比较低的比例会导致其养老保险待遇在一定时期内也较低,那么财政还不能完全放弃直接支付的责任,还需要再支付一部分养老金,在期限之后再逐步提升缴费比例,直至与企业相同。

这种设计带来的结果是,第一年开始执行的退休者参考目前的养老金标准,可能只有1%的养老金收入来自社会保险,其余99%还是财政直接支付。但是第二年开始,这种财政负担就会降低,比如降到98%,社会保险部分会提升到2%。以此类推,不断缴费,经过一段培育期后,社会保险收入达到标准的100%,这时候财政才彻底退出直接支付,而专注于社保缴费,社保缴费比例也可以相应提高到与企业同等水平。

这种逐步替代的方法,其实质就是慢慢用社会保险逐步替代财政支付,而不是短期内大规模替代,降低冲击和转制成本,短期内不至于带来新的不公平和其他社会问题。可以想象,财政负担短期内会有上升(既要支付退休人员工资,又要给在职员工缴费),但是,从长远看,当社会保险全部替代财政支付后,财政支付的负担与原来相比将会有所下降。而且,如果缴费积累的资产有很好的投资运作,能有一定的收益率,那么这种替代效应还会更早、更大程度地体现。我们的财政必须学会理财,必须学会适应这种养老金由直接支付向预先交费的转换。

鉴此,养老金并轨政策的执行需要深入和仔细的顶层设计,并非简单地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企业缴费那么简单,必须在缴费、管理、待遇设计、财政替代和责任等方面制定细致的政策。

县级财政论文集中支付论文 篇9

县级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浅析

摘要:本文针对县级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行总结分析,从县级财政集中支付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县级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一、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1.部门既得利益与国库统一支付产生矛盾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以来,绝大多数预算单位都能够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但仍有个别预算单位的领导因为改革后专款必须专用,预算单位的资金在运用上的随意性受到限制,一些部门的既得局部利益受损,对国库支付产生抵触情绪,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放松。

2.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 按规定单位财务人员应能够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和监督的责任,而相当一部分预算单位的财务经办人员尤其是乡镇会计不懂财务工作,有的连最起码的财务制度和会计科目都不懂,难以担当财务经办人之任,给国库支付中心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3.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到位

国库集中支付更侧重于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不但要服务,而且还要监督,应该为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提供

强有力的保障,否则起不到改革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库支付中心的受理审核人员集中精力服务于预算单位,尽力节约单位经办人员办理业务的时间。一些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超标的离谱,有的单位把授权额度甚至全部提现,这加大了现金违规的可能性。4.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量占总支付量的比重偏低

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财库[2001]24号)规定:财政资金有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支付方式,从实际看,政府采购支出基本实现了直接支付,但一些自主进行的采购活动和部分工程项目支出仍作为授权支付处理,由于部门预算细化程度不够;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部分工程项目支出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等因素使得直接支付的比率偏低,影响财政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5.“小金库”仍未绝迹,有抬头的可能

在刚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时,取消了各预算单位的原银行账户,由于单位不知改革的深浅、纪律的严肃性程度,“小金库”一度不存在,但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一些单位领导感到,用款不如改革之前自由且检查风声不是太紧,开始想方设法搞自己的“小金库”。原因是监督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即使发现单位开始有“小金库”,对其处理的程度不够,甚至不闻不问,这又助长了其它单位攀比的想法。

6.国库支付工作的系统网络化、电子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程度不高,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系统建设也比较滞后,无法很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7.县级商业银行资金量小,如采用规范的“零余额清算”模式,垫付资金会影响其正常业务,加上部分县财政还属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典型吃饭财政。公用经费比较紧张,支付数额小,而且比较零散,支付银行的手续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县级财力难以承受,致使代理银行积极性不高。

二、解决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增强单位负责人国库支付改革和会计责任意识

凡因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有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对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验收及检查监督,增强各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意识;深入广泛宣传财会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相关人去重视财会工作。

2.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各单位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操作技能,国库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一是应加强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建立起单位财务人员业绩考评机制。3.县级财政预算改革要到位,要做到精编、细编部门预算

如果预算编制比较粗糙,年中增加预算的随意性就会很大,集中支付后,人为的因素一定不小,改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根据预算法规定,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和支出项目进行细分,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4.政府采购改革要到位,对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要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必要的运行条件。

5.建议省厅应尽量结合各地情况,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县级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方案加以推广,这样各地在改革过程中就会少走弯路,做到有“案”可查,有法可依。

6.统一经费开支标准,严格按《现金管理条例》及相关制度办理提现及其它支付业务,对单位提供支付凭证所附发票进行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财政部门应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奖金、差旅费、会议费、车辆油修等经费的开支标准,并经常监督检查,促使各单位严格执行,对违规的单位要减少其相应预算指标,从而来遏制一些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严重失控、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等不良现象。7.监督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组织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人行等部门,定期对预算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设举报电话,对举报人保密,并给予适当奖励,对检查及举报中发现的“小金库”现象,对其单位负

责人从严处理,追究其相应责任,避免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8.加快国库系统网络化和电子化建设步伐

上一篇:规章制度建设教研室下一篇:感恩中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