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 党员发展计划”财政工作计划(精选13篇)
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认真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实行发展对象双推制,坚持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把质量第一放在发展的首位,坚持统筹兼顾和数量均衡的原则。
二、严格发展标准
1、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党支部要切实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廉洁奉公,拒腐防变,做到自尊、自警、自励。
3、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4、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不自满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林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精益求精,不断增强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
5、作执行国家有关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和社会综合治理政策的先锋模范,积极担负起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勇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
三、明确措施,不断壮大申请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支部要把党员发展工作列入工作目标,每个支部成员每年培养做出突出成绩的各类优秀人才,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建立并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也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1、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决执行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切实把好党员的质量关。
2、加强对重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平时联系、培养、考察。各支部抓学习,加强对党外群众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通过有计划地组织积极分子学习党史、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党的了解,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事迹,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利用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的帮教方法,定期谈话,端正入党动机,促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重视重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教育,着重加强对他们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重点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坚持做好对重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汇报工作,及时交流思想,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
5、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广泛听取党内外、校内外对重点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6、是各党支部总支严格组织考察定期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培养教育的意见并认真负责地填写培训考察表。
7、是入党积极分子要定期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向组织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
8、是严格履行组织手续,坚持标准,35岁以下青年必须由团组织进行推优,切实把好每个环节质量关。
财政部发布消息, 2012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50.53亿元, 用于支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中央财政下达2012年秋季学期第二批专项资金22.85亿元, 用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同时下达2012年地方试点中央奖补资金15.41亿元, 对各地在国家试点地区以外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地方试点, 中央财政根据地方财政投入情况, 按5∶5的比例予以奖补。至此, 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150.53亿元。财政部表示, 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的实施, 不仅直接惠及260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而且带动了地方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全国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和健康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农业投入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一)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加快完善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强化管理,提质增效。研究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支农投入。深入推进黑龙江“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巩固县级整合成果,着力构建中央和地方上下协调联动的整合机制,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创新支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建立基金等方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支持设立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开发基金,协调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运营管理的有关事宜,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健全支持政策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研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草原生态保护成果。健全完善天然林保护支持政策机制,对未纳入保护范围的天然林实施政策全覆盖,加大对已纳入保护范围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在总结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启动内蒙古、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停伐试点工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支持水土流失治理和沙化严重地区生态恢复。开展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试点。
(二)巩固扩大试点成果。落实“减、退、转、改、治、保”六字方针,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完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措施。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增加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推进退耕还湿和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工作,支持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推动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扩大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范围,继续支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鼓励地膜回收,推动保护性耕作,引导科学施用配方肥,总结成熟的技术路线。
三、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积极引导、支持适度规模经营。适当放宽条件,公开规范运作,将更多的财政支农项目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实施建设或运行管理。深入推进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试点,突出支持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丰富农业经营方式和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形式。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支持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供服务。积极推进气象服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方式和途径。落实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
(二)支持农业结构有序调整。选择部分农牧交错区支持开展粮草种植结构调整,探索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模式。支持开展种养结合、草畜配套模式试点,支持南方草地开发利用,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着力支持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完善林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支持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保持农业补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生产与生态相兼顾、公平与效率相兼顾、指向性与操作性相兼顾”的原则,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在保障广大农民基本利益的基础上,增强补贴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保护耕地资源,引导粮食规模生产经营,降低农业和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改进补贴发放办法,降低补贴发放的行政成本。
(四)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潜能。突出支持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终端配套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建设及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建设,支持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支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全完善农业生产救灾、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体系。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财政补助政策,建立“价补分离、动态调整”的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机制。支持加强农产品生产原产地和主要流通市场渠道抽样检查监测、农业投入品管理、畜禽屠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推进农村改革,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支持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等标准化体系,指导有条件的村落建成各具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继续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积极做好调研指导、督促检查、中期评估等工作。扩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范围,重点探索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稳妥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激发农场发展活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通过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股份经营等方式,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完善资金测算分配方法,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打好扶贫攻坚战。结合建档立卡工作,推进精准扶贫,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突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扶到点上、根上,力争实现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进一步加大资金分配与扶贫工作成效和绩效评价结果的挂钩力度,增加奖励资金规模,切实发挥扶贫资金正向激励作用。强化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试点,推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支持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发展,做好湖北省恩施市综合扶贫试点跟踪保障工作。积极支持兴边富民行动,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巩固以工代赈、国有贫困农场扶贫、国有贫困林场扶贫、“三西”建设等工作成果。实施好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项目,完成“十二五”对贫困革命老区县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做好总结评估和奖励工作。
nlc202309051345
(三)支持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工作。加强调查研究,修改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支持促进三峡库区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支持涉农重点领域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配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改革试点工作。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机制创新。积极支持气象部门开展服务体制、业务科技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支持农垦改革发展政策,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
五、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改进和加强涉农资金管理。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探索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省级涉农资金管理改革等试点。研究起草关于改进和加强涉农资金管理的意见,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二)加强预算管理。兼顾当前支持重点和中长期需求,将重大支农项目支出纳入中期财政规划。开展水利投资运营三年滚动预算试点。指导中央农口部门编制部门预算三年滚动规划。进一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做好涉农有关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相关工作,确保平稳过渡。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相关改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专员办在财政预算监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预决算编制、执行的审核监控。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结合机制。大力推进中央农口部门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
(三)加快内控建设。按照《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及八大类专项风险管理办法要求,牢固树立内控理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和加强内部控制。结合新预算法实施、转移支付清理整合等工作,制定《启动农业补贴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研究修订《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管理办法》等,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六、加强农财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树立“花钱买机制”的理念,落实总结重大改革任务内在机理机制,构建完善稳定、可持续的政策体系。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研究谋划“十三五”财政支农和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研究财政支持农业结构有序调整的政策措施,促进农牧结合、草畜配套。研究创新农林水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健全农业生产激励政策。研究完善扶贫政策机制,促进精准扶贫。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发展、农垦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
(二)加强战线工作指导。举办财政支农政策、林业财政政策、农田水利建管体制改革培训班。报请印发《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意见》。及时编印《财政支农与新农村建设动态》。积极加大在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务业务“两手抓、两手硬”,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积极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持续深入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反对“四风”,大力弘扬和传承财政支农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理念,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宗宇翔
一、总的指导思想。根据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财政经济形势,2001年全县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区党委七届九次会议精神,以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建设的工作实际,为全县经济建设工作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进一步加强税收的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工资发放、支农、扶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重点支出需要,坚决落实比例适当、集散有度、收支合理、使用得当的十六字方针,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经秩序,确保今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财政工作目标总任务。
2、财政支出预算13,760万元不含基金支出,比上年实际支出13,976万元下降1.5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657万元;上解支出1,103万元。基金收入预算250万元,基金支出预算250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3、创建文明单位,促进我局两个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三、财政工作主要措施。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对财政部门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和完成2001年财政任务的艰巨性,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我国将加入WTO的有利契机,以改革为动力,以旺盛的斗志知难而上,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此,应切实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巩固壮大支柱财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蔗糖业是我县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巩固好糖蔗的种植面积,增加对甘蔗良种良法的科技投入,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含糖量,确保制糖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使支柱财源不断壮大;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县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政府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财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把农业基础财源摆在我县财源建设的首位,结合本县实际情况,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出点子,想办法,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打破单一经济结构,立足于农民和财政双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筹措支农资金,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并确保支农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好200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和规划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整顿,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做好企业扭亏为盈工作,加强成本管理与经济核算,挖掘内部增收潜力,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发展。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做好财政扶贫工作。
2、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一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税收法规,依法征税,改进税收征管手段,把该收的收入及时、足额的收缴入库,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打击各种偷税、漏税、抗税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税收虚假问题。二是要坚决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切实清理自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坚决制止擅自减税、免税、缓税行为;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业四税征管办法,完善和稳固县、乡、村征收网络体系,加强村级协税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逐步建立农税申报纳税制度,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形成统一收费管理、统一收费票据、统一财政专户储存、统一会计核算的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办法,加强预算内外收支统管,提高政府统筹运用预算内外综合财力和宏观调控的能力;五是加强防洪保安费的征收管理。
3、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保证重点支出。一是确保工资性支出;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三是努力保障国家政权建设、科技、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四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足额筹措粮食风险基金,并及时拨付到位;五是加强对公款购置小车和各种公务费、会议费、招待费及通信费等财政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若干规定,坚决抵住铺张浪费行为。
5、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规范财政运行秩序。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收入征收机关、执法部门、金融机构的监督,逐步健全企业财务监督社会化体系;加强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制约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二是要认真贯彻《会计法》,完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严厉打击假凭证、假帐、假审计等违法行为。三是要建立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在内部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相分离、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内部监督检查的经常化、规范化、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6、继续加强财政周转金的回收清理工作,研究探讨加快到逾期周转金回收的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关于清理财政周转金和部门周转金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催收力度,在清理回收工作中,一是要坚决彻底清理,不搞变通,不留尾巴的原则;二是加强监管,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三是稳步实施,逐步推进,尽量减轻对我县经济的负面影响。
7、切实加强财政信息和课题研究工作。大兴学习和调查之风,注重研究影响财政工作全局的大事情,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更好地把握财政工作运行的规律。各股室要选出一位信息员,每月要写出一篇信息材料,交办公室。各股室应结合实际确定1--2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拿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措施,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8、狠抓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1加强廉政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严格执行中纪委、区市县党委和纪委的各项廉政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建立一支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财政干部队伍。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实现三高一满意的目标,加强财政干部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自觉遵守财政干部工作守则,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创先争优活动。3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不断提高财政班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4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业务学习。在学好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同时,还要加强业务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一些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把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政治过硬,业务拔尖,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2009年我市财政监督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建设,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财政监督工作亮点多、力度大、成效显著
今年,我局财政监督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收支并举、内外并行、监管并重、统筹兼顾”的原则,开拓创新,勇于实践,财政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本年共组织检查人员人次,组成个检查组,对部门单位进行检查,较好地规范了财经秩序,净化了经济环境,充分展示了财政监督工作在维护财经法纪、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中的作用,也充分展示了广大财政监督干部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风貌。总结一下,特点有:
一始终坚持“促进经济好快发展”这一工作主线,实现了以监督财政收支执行情况为主,向更多地关注财政经济发展情况转变。在加强收支监督的同时,加大对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如,我们按有关要求,有重点的选择涉及土地问题的项目进行检查,对土地收储交易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对耕地占用税等政策的调整进行监督检查等,在落实中央政策、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将房地产作为重点检查行业,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为规范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做出了积极努力。另外,我们还围绕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对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科技创新等财政资金的检查落实。通过检查,不仅强化了资金的管理,而且保证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以监督经济方面问题为主,向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转变。关注市情民意,是我市今年财政工作的一大亮点。我们财政监督部门,适时转变,抓住重点,选择“三农、教育、卫生、社保”等财政重大支出项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了新农合补助资金审核工作,保障了这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另外,我们对中小学校舍改造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对“三通”工程补助资金进行了检查。通过这些工作,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增进了群众感情,较好的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三提高监督层次和水平,实现了从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为主,向监督检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转变。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把监督检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使监督更好的融入管理之中。比如,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方面,我们对发现的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一系列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的意见。我们要求每个检查组在提交检查报告的同时,应报送调研报告。为此,我们得到了很多有观点、有价值、有分析、层次较高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了监督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四集中财政监督力量,齐抓共管,实现从“小监督”到“大监督”的转变。通过整合监督力量,改变了过去专职监督人员各自为战、独木难支的状况,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唱一首歌的局面。从纵向看,我们加强与市局、各兄弟单位的配合;从横向看,在内部加强同相关业务科室的沟通和协调,增强财政监督的互动性。这些措施效果明显,为监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促进了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财政监督机制更加健全,财政监督基础更加牢固。
年初,局党组确定07年要将财政监督工作做实做细,使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全程监控。为此,我们加大投入,健全机制,进一步夯实了财政监督的基础,充分发挥了财政监督的作用。
一把财政监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我们统一思想,把握形式,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努力开创财政监督工作的新局面。
二监督观念和方式上更成熟。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和要求,我们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拓展财政领域,形成“收支并举、监管并重”的工作格局。将财政监督工作和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将监督融于管理和服务中,使监督与管理、改革、服务、调研相结合,突出时代特点。同时,将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发挥监督合力;创新监督方式,从检查型监督向管理型监督转变,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监督效率。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督基础。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今年,我们在加强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的同时,开展“四种意识”和“四种能力”的学教活动。“四种意识”即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四种能力”即调研能力、学习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我们注意加强交流,一方面向业务科室学习相关业务规定,掌握新的政策;另一方面,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其他先进地方经验,提高我市财政监督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内部监督检查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手段,是我们自身水平的自我检查和评价。加强内部监督检查,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管理和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每次内审后局领导都要专门听取汇报,研究改进意见,拿出具体整改措施,做到监督精细化。在监督手段上,我们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开展工作,如我们采取了专职监督机构牵头,召集业务机构兼职内审员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等。在内部监督检查成果的利用上,建立问责制和监督信息反馈制度,让内部监督的成果真正体现到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来。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差距,如财政监督缺乏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财政监督的面窄,体系不够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振兴财政的要求有差距,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明年,我们将在市委市府和济南市局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按“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一”是以人为本,在监督理念、方式、手段上体现人本思想;在监督内容上体现关注民生和社会发展,加大对“新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二”是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对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规范政策执行行为,加强对涉及经济发展的重点支出的监督。二是加强对土地收入的监督,检
查土地征用是否符合规定,收支是否纳入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三”是加强财政资金三性检查,即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监督。
“四”是做到四个结合,即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财政监督与财政具体业务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抽查相结合,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
****的发展开启了新征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府和市局的领导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实现全面小康、打造和谐公共财政、建设和谐**而努力奋斗。
xx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罗源湾滨海新兴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我县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______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县财政经济会议精神,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坚持依法理财,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围绕财政增收,着力提升财政整体实力
坚持以组织收入为要务,强化收入征管,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一是合理“定收”。深入调研、分析我县税源情况,科学、合理制定财政收入任务,xx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总收入计划xx.xx亿元,增长x%;县级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计划xx.xx亿元,增长x%。同时将收入任务分解下达各乡镇(开发区)和财税部门,进一步明确各单位收入任务。二是依法“征收”。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加强财税部门联动作用,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抓好重点税收入库工作,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持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防止财政收入的流失。支持收入征管部门严格依法治税,改进征管手段,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行为。三是努力“促收”。开展预算执行情况经常性分析和县级财力分析,积极应对财税体制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我县地方利益不受损。进一步完善财税联席会议制度,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财税工作方面的问题,力促各主体税种协调增长,较好地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四是积极“创收”。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做好项目对接、资金对接,最大力度争取上级财政部门支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为我县解决一些民生发展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二、围绕财源建设,着力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坚持以培植财源为关键,把促进发展与涵养财源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县经济跨越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港城联动”。坚持基础先行,把财政资金集结在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上,集中财力保证县委、县政府确定的xxxx年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滨海新城、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北岸港区、码头集群、交通道路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港城联动步伐。二是持续推进“项目带动”。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助推临港工业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财政增收基础。进一步优化财政扶持措施,支持县域内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要素资源集聚,扩大产业链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增长点。充分利用“x·xx”、“x·xx”等招商引资活动,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产业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大力支持引进对税收贡献大的产业,有效涵养税源,增强持续增收后劲。三是持续推进“转型升级”。认真落实科技创新一系列奖励政策措施和财政扶持、贴息担保等优惠政策,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作用,助力已落户罗源湾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主动融入x新区、“自贸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围绕改善民生,着力保障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主线,进一步优化支出,继续加大五个领域投入。一是加大“三农”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统筹资金支持农村水、电、路及造福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优先,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助学体系。继续支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及学前教育发展等,优化城区教育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义务教育薄弱校改造,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三是加大社保投入。认真落实城乡低保政策,支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四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持续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支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价工作。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支持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五是加大惠民实事项目投入。支持xxxx年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四、围绕体制创新,着力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严格对照中央及省市财政部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着力深化预算和支出管理两方面改革,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机制,促进精细化理财。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在巩固全口径预算编制管理的同时,继续做好地方教育附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工作。根据我县经济形势发展变化,探索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和启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积极对接中央税制改革、省市自贸区建设税收政策,提前摸查我县税源情况,做好改革的相关准备。改进预算控制方式,落实预算执行动态管理,强化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地位,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研究建立与经济指标变化、政策调整等情况相衔接的分析预测体系。二是完善政府支出体系。建立健全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继续清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将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同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完善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和乡镇财政标准化建设,加快县乡两级财政一体化建设。
五、围绕职能监督,着力规范财政收支行为
坚持以监督检查为手段,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规范财政资金收支行为。一是抓好财政内控管理。对照省市财政部门对内控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内控制度,规范资金拨付程序、拨付渠道,促进依法理财。坚持互审互查,定期对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各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认真开展财政票据使用管理专项检查,从源头上规范财政资金往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二是抓好预算执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财政法律法规条例,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三是抓好会计信息监督。组织开展涉农专项资金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继续把农田水利资金、农资综合补贴等各类涉农专项资金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促进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滞留等违法违规使用各类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四是抓好预算绩效监管。跟踪落实市、县两级绩效考核指标,努力争先进位。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跟踪问效,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管水平,提升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围绕自身建设,着力塑造财政良好形象
当前,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66%, 煤炭消费总量约37亿吨, 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50%左右, 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重大改变, 也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工业领域用煤行业多、分布范围广、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 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领域。除电力行业外, 2012年工业领域煤炭消耗占煤炭消耗总量的46%, 达16亿吨, 其中焦化约占29%, 煤化工占20%, 工业锅炉占30%, 工业炉窑占16%。以上四个领域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国排放量的36%、45%、2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约束日趋增强, 加快推进工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对于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现目标为:到2017年, 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000万吨以上, 减少烟尘排放量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吨、氮氧化物40万吨, 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其实,茉藜园社区作为北京市社区科普工作典型早已名声在外。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科普组织、新闻媒体、社区居民、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参观人数达到2万人。来参观的人无不对茉藜园社区科普工作的细致、全面、深入交口称赞。
茉藜园社区科普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社区居委会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北京市科协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2008年6月,北京市科协联合市财政局共同实施了“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以城镇社区为对象,以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目的,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重在建设”的方式,加强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场馆和户外科普设施建设,引导科技工作者到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壮大科普宣传员队伍。
自2008年开始实施计划以来,北京市累计投入奖补资金5 200万,奖补优秀科普社区358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3.4%;奖励优秀基层科普场馆90个,优秀社区科普宣传员820个。四年多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1)搭建起社区科普工作平台。北京市各区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纷纷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担任领导,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区县科协把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作为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组织社区按照创建要求开展创优活动。领导高度重视,创建目标明确,充分调动了基层社区的积极性,有效带动和促进了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
2)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计划的带动下,“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新建和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263个,购置科普硬件设施、科普展教品2万4千余件;通过社会招、邀标方式,形成6个系列13个主题131件科普产品;全市18个区县都建成社区户外科普园地;新建、改建、扩建科普画廊4 000多延米,增加科普图书36万余册,科普设施、资源条件的明显改善,提升了社区科普服务能力,也使社区科普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为广大居民参与科普创造更好的条件。
3)科普宣传员隊伍明显加强。几年来,北京市社区科普宣传员人数从1 216人扩大到3 851人,建立了200多支1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4 000多次,受益人数达300多万人,比计划实施前增长1倍以上,科普益民的覆盖面和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丰台区基本上所有社区都成立了社区科普协会,组织开展社区科普工作。西城区牛街街道建立了科协、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志愿者组织等三级科普工作网络,科普志愿服务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加到科普文化活动中来。
4)资金带动效应日益凸显。优秀科普社区利用奖补资金的示范效应,有效吸引、带动各方资金投入,使社区科普投入大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和2009年,全北京市社区科普投入超过8 000万元,比该计划实施前提高一倍以上。朝阳区科协每年拿出80万元,率先开展区级优秀科普社区评选活动,调动了街道、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逐级联创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是经济适用房社区,2008年列入计划支持对象后,争取、吸引了市政市容管委、红十字会、计生委、地震局等部门相继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建成了内容丰富的地下科普中心,体现了计划“四两拨千斤”的资金带动效应。
5)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开始形成。计划有效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普的积极性。目前,北京市社区科普共建单位从284个增加到481个,既有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还有综合性、专业性科技场馆等机构,一些专业学会、协会发挥自身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社区,定期开展科普宣传,取得良好成效。北京自然博物馆深入社区,定期开展科普巡展,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北京市“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实施,激发了全市社区科普工作的活力,使社区科普活动参与度和知名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把科学知识真正送到居民身边,提高了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生活品质,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计划的继续深入实施,必将为社区居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北京市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双拥目标
一是加强领导。我局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财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全局“双拥”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双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双拥”工作任务,形成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科室协调配合,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新格局,确保拥政爱民工作与拥军优属工作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二是明确职责。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将涉及到的军队建设、优抚安置、经费保障等工作责任落实到科室、单位和个人,并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和工作人员考核范围。双拥工作有记录、有总结,领导述职报告有表述。
三是落实政策。认真落实已出台的涉及双拥工作的各项财政政策,创新工作举措,提高服务效能,全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切实抓好双拥工作落实。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双拥氛围
我局重视双拥宣传教育,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创建氛围浓厚。通过党组中学组集中学习《国防教育法》、《XX县拥军优属办法》和《开展创建双拥合格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全体职工会议学习有关文件,加强职工国防教育;通过财政门户网站和《财政信息》宣传双拥政策,报道本局做法。坚持党管武装、党管双拥工作的原则,涉及其工作内容的,如征兵、慰问、优抚复退伍军人、特困军属都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形成坚强的组织力度,确保双拥政策性工作落实。结合“八一”、春节重大节日,结合每年的征兵工作,深入开展教育和双拥宣传,使党的拥军优属方针、政策深入人心。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国防教育,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抓好财政收入的同时,不忘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履行国防义务,支持军队建设的光荣传统和责任感。
三、加强活动开展,丰富双拥活动
一是在“八·一”节前,组织各共建单位召开协商会,确定慰问活动方案,积极开展节日慰问活动。计划与共建单位有关领导一并到驻县部队、消防大队慰问,充分体现“民拥军、军爱民,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感情。
二是抓住庆祝建党94周年契机,积极组织参与县文明办、宣传部、文体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爱党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曲比赛,通过合唱比赛的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牢记党的历史使命,集中展现财税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长广大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三是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抗震救灾周年回顾》、《人民的公仆》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通过观看影片,进一步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为XX县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经费及时到位,为双拥工作奠定基础
一、深入推进惠民直达工程,全面落实“一卡通”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
1、完善惠民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认真履行职责,将“一卡通”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基层,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直接补贴给农民的资金,要全部实行县级统一管理和发放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足额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坚决杜绝人为滞留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等现象。
2、深入推进惠民直达工程。按照“五个一”要求,深入推进惠民直达工程,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全面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传递和发布信息,建立集补助对象、资金发放、信息汇总、动态监管为一体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统一协调、整体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进和完善补贴政策公开、补贴信息公示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采取措施,创新方法,及时将“明白卡”发放到户。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在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工作中,严格执行“六到户、八不准”工作纪律,认真做好惠农补贴监督服务电话管理和接听工作,及时调查处理和反馈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完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规范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行为,对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考核和专项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整改到位,推进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再上新台阶。
4、完善政策宣传和培训措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宣传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实用性,广泛开展惠农政策宣传,注重对山区和边远乡村政策宣传工作。加强对县区农村财政管理和基层财政所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一卡通”操作技能,提高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和资金管理水平,更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
5、开展惠农补贴“一卡通”社会大评议活动。为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绩效,在全市开展惠农补贴“一卡通”社会大评议活动。各县区农村财政管理局和乡镇财政所,通过“走下去、请上来”,邀请农民群众、乡村干部、涉农相关部门、社会人士代表和新闻媒体等对惠农政策的落实、“一卡通”发放和服务工作进行大评议,认真总结评议结果。
二、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创建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分局)工作
6、组织规范化创建评比表彰。按照三年创建目标,组织开展20xx年度创建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分局)考核评比申报工作。市局组织对申报市级先进单位的乡镇财政所(分局)进行考评验收,表彰奖励市级先进单位。同时,对申报省级先进单位的,提出审核意见,报省厅审定。
7、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今年省厅下达我市第三批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47个。各县区要按照“五统一”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在9月份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0月份迎接省厅验收。
8、开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各县区要重点围绕组织机构、业务工作、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五规范”要求,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狠抓落实,积极创新,谋求突破,全面持久地开展规范化创建工作,强化乡镇财政“一线服务”和“一线监督”职能,争创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分局)示范县2个以上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重点推进县2个以上。
9、支持申报乡镇财政分局。对20xx年度人口达到5万人且财政收入达千万元,或财政收入达到20xx万元”的乡镇财政所,在县区申报的基础上,会同市编办逐一核实,提请市编委研究成立乡镇财政财政分局。
三、制定监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机制
10、制定监管工作流程。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流程的通知》,指导县区制定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公开公示和抽查巡查等重点环节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县区财政部门内部、财政与项目主管部门、县乡之间支农项目和资金监管协调运转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在一些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的资金监管方面取得突破。
11、应用监管平台软件。选择部分县区、乡镇应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平台软件,将上级财政和本级财政在本乡镇实施的各类项目建设资金纳入监管平台。通过监管平台传输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反馈乡镇财政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项目档案和项目监督档案,做到事过留痕,着力解决县乡财政之间、县级项目主管部门与乡镇财政之间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共享、资金难监管等问题。
12、完善“乡镇联系点”制度。完善“乡镇联系点”工作制度,调整部分联系点,加强检查和指导,建立健全考核奖励制度,推动联系点积极开展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分局)创建,积极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机制,着力发挥联系点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
四、做好“两税”征管职能划转工作
13、做好职能平稳移交工作。配合市地税局、市编办落实划转方案,认真做好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移交地税部门的工作。
五、扎实开展“绩效创新年”活动
14、扎实开展“绩效创新年”活动。制定实施细则,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弘扬沈浩精神,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注重实效,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探索拓展农村财政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提高农村财政队伍的服务水平。
15、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重点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乡镇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惠民直达工程等方面的调研,提高对农村财政相关政策的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
16、加强信息宣传和交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建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分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乡镇财政所(分局)的工作业绩和创新经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及效果、乡镇财政先进人物及典型事迹等工作亮点和特色,促进各地加强交流、相互借鉴、推进工作。
其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富民强桂”战略的指引下,广西的“后发优势”正逐步呈现,2011年,GDP首次跻身万亿元俱乐部,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500亿元。
然而,摆着广西财政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一个最现实的难题是:底子薄、财力有限、而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干事”与“缺钱”的矛盾如何解决?
钱少如何支持发展
对于广西这种财力欠缺的地区来说,可以用来搞发展的钱很有限,做到“巧妇巧为少米之炊”,需要拓展多种路径。
“客观来讲,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靠金融。”一位地方财政局长认为。
而在广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广西的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特别是资本市场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广西上市公司比较少。据相关人士透露,曾有一些股权基金想在广西设立分支机构,但是主管部门领导并不热情,错失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上述财政局长认为,财政能做的首先是清理环境,做好保障,搞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潮流的到来,对于广西这些“欠发达”地区来说,蕴含着大量的机会,搞好政策配套,对于引进这些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石奔正在遭遇这样的困境。当地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物流不发达、招工难等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做好对政府资金投向的引导,通过相关平台公司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做好发展财政这篇文章,关键是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发挥好财政的杠杆作用,将有限资金最大化。
据了解,在北部湾的建设中,自治区财政从2008年起设立了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亿元,连续安排了五年,并将北部湾沿海三市上划自治区的“四税”增量资金投入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公司运作。这些资金对于撬动社会资本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加快了北部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南宁市财政局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安排7亿元工业用地储备资金和3.8亿元工业发展资金,用于促进工业项目土地储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工业园区,优化工业结构。
另外,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银行的信贷资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哪家银行对当地的支持力度大,财政资金存款可以适度倾斜。
地方发展如何不吃亏
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去,有选择有重点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十二五”时期,广西财政将重点支持“14+10”产业体系优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支持“两区一带”建设。
“广西大的项目还是比较少,我们迫切需要引进一些大的项目、产业,起到龙头作用,不管是地方经济还是地方财政,都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采访过程中,不少地方都提出了这样的愿望。
就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有两个项目的引进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中一个项目是防城港的武钢项目。从2002年开始,武钢集团就希望能在沿海再造一个武鋼。2005年,它来到防城港开始土地和环评等准备工作,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其建设前期工程,本计划2011年投产。然而由于期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和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原因,防城港千万吨钢铁项目未能如期投产。
另一个项目是钦州的中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炼油项目。2011年,钦州市打了个强力翻身仗,全年财政收入突破120亿元,全区排名第四。其中,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项目贡献了超过70亿元的税收。
这个项目最终能够引进来,可谓是举广西全区之力。在这些大项目引进过程中,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是,这些项目贡献的税收归谁所有,是中央还是地方?如何划分?这或许将影响地方的积极性。据相关人士透露,比如中石油广西石化贡献的70亿元税收中,绝大部分是消费税、增值税,都将上交到中央,钦州市地方财政只能获得数千万元。
“就这个问题,年初的钦州市人代会上,一位人大代表就‘将了我们一军’,提出质疑,既然我们地方得不到好处,引进这些大项目有什么意义?”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副总师王利中感到很委屈:“我们这个项目前期投入很大,包括土地、配套设施等等,前面几年都是亏损,为地方的税收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最后还要遭受老百姓的质疑。”
对此,钦州市财政局局长叶莉梅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要树立大的产业思维,往远处看。
她认为,要打造一个有保障的财政,最重要还是要加强经济的发展,引进大项目,大产业非常有必要。比如引进中石油项目,首先它可以成为钦州的一张名片,提升钦州的知名度,对于引进其他的大项目有吸引力,起到聚焦效应;其次,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钦州将在此基础上重将点打造石化产业。因此,钦州不仅要欢迎中石油这样的大项目落户,还要给它们做好服务,同时扶持一批中小微型企业,帮助它们加快发展,由此带的效益会很可观。
发展如何良性
适度借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搞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其关键是控制好规模和节奏,保持一个合理的现金流。
随着国家2009年4万亿投资的刺激,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潜在风险在不断扩大。
“现在社会上有‘妖魔化’融资平台的倾向,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差,融资平台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凭祥市财政局局长许元成说,“融资平台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比如一个大型项目投入周期很长,财政一年也投不完,这时就需要城投公司发挥作用,我们凭祥市的红木商城就是这样的运作模式。”
许元成认为,财政应对城投公司随时主动介入,他自己就担任当地城投公司的董事长,这样有利于清楚整个平台的负债情况。
如何发挥好融资平台的杠杆作用,南宁市财政局副局长黄志红深有感触。据他介绍,目前南宁市本级有10家融资平台公司。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强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一是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充实资本金,增强投融资平台公司实力。二是将优质股权注入平台公司。通过将市财政持有广西北部湾银行部分金融股权划转给市产业投资公司,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强平台公司融资能力。三是鼓励平台公司以BT模式参与政府投资项目。采用“委托代建和政府回购”方式增加投融资平台公司经营收益和现金流。
“要搞好发展财政,解决发展资金难题,我们主要通过给钱、给资产、给土地等方式来推动。”黄志红认为。
一、财政精神是财政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就会失去信仰和动力。在财政精神文化建设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有效载体,使财政文化建设有依托、有平台,使精神与现实相影响相促进,提高思想境界。通过开展社会公益、公民道德实践、文明礼仪、奉献爱心、义务劳动、扶贫济困等活动,把爱国、爱民、诚信、友善、勤俭、敬业贯穿到具体的行动中,体现在工作岗位,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浸润财政人的心灵,不断丰富财政人的精神世界,培育高尚的情操,塑造财政人的精神风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展示财政人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风貌,把教育和树立典型相结合,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人、感染人、带动人,发掘精神源泉,把良好的精神贯穿在财政精神文化建设的层面上,激发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岗位建功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财政知识是财政文化建设的支撑力
财政文化建设如果离开知识,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财政文化建设上,要把财政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当作支柱和根本,大家都知道“知识是学习和积累得来的”“知识来源于实践”“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等名言,这些是对知识的经典总结和概括。对我们财政工作者来说,财政知识更是我们财政人长期以来财政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积累总结、完善提高、创新发展的文化结晶。要做好财政工作,需要我们财政人不断地学习各类知识,不但要学习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能力。古人说得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高度总结了学习对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及其行为结果的重要影响。学习不只是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向实践学习、向同志学习、向先进学习,全方位、多领域地学习,在广度学习的同时还要向深度学习,达到学深、学精,学透、学通。为推进财政现代化管理打好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基础,使财政工作处处闪现知识和智慧的光芒与亮点。
三、制度文化是财政文化建设的导航器
依靠制度办事,是我们财政工作的最大特色,也是我们聚财、理财、用财的依据和保障。制度是财政工作实现依法管理的法宝,也是我们财政文化建设的导航器。设置制度是依法办事的体现,也是办好一切财政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加强制度建设是财政工作的关键,制度建设是严密的管理科学,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合法性、可操作性、适应性、有效性,其中有效性是制度的根本和落脚点,为此要在制度的有效性上做好文章,制度一旦确立,领导就要率先执行,体现着制度的权威。制度本身就是领导管理的工具和武器,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是领导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否则制度就形同虚设,依法理财就是空话,依法管理就是奢想。在我们财政文化建设上,必须把制度作为财政文化建设的导航器。在财政收支管理上,探讨财政收支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使财政管理走上新台阶,强化考核,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约财政资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财政文化建设的基石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财政文化建设的基石,财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财政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把财政文化建设充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焕发出勃勃生机,使财政文化建设体现在发展中,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构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导和规范财政干部的行为,培育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使财政文化建设充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逐步形成财政人共同的思想基础,构建财政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财政人干事创业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综合运用财政手段大力支持和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多举措落实工业富县、科技兴县、农业稳县战略,培植后续财源,努力做大财政“蛋糕”,达到财政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五、廉政文化是财政文化建设的保障
(一)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培植壮大财源
一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市政建设投资力度。统筹管好用活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融资和其他投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拉动经济发展。二是立足我区农业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选好扶持重点,培育精品,提高我区城市生态型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稳定农业基础地位。三是综合运用科教兴区、出口贴息、市场开拓、商贸服务业发展等扶持经济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四是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加强银政、银企信用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资金短缺的困难。五是抓好财源建设规划,随着泉州市行政中心迁址东海组团,我区将成为泉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经济结构调整,财源结构也会相应调整。因此,要做好财源建设规划,培植重点财源,稳固基础财源,拓宽新兴财源,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二)积极认真应对市对区财政体制调整,扎实组织财政收入
市对区财政体制调整涉及到重新核定财政收入基数,对此要加强与市财政和税务部门的配合,认真核对相关数据,防止既得财力损失,同时要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做好街道收入统计工作,按新体制的收入范围和计算口径调整街道财政收入基数,使街道一级财政体制得以延续。要加大组织收入的力度,健全财政、税务、街道三位一体的组织收入体系,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强化征管措施,做到应收尽收。
(三)进一步完善财政改革,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在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科学制定预算定额,使部门预算更切合实际。着力强化部门预算约束力,部门预算一经批复,除区委、区政府同意新开展的项目或政策性增支因素外,财政不予追加经费。调整预算要严格按法定程序经区人大审议通过。
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强化政府采购预算,凡未纳入预算的一律不予采购;继续抓好制度建设,完善政府采购配套措施,推动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继续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完善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成效。
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落实好再就业援助政策,促进再就业和居民转岗就业;完善社区工作者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区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筹建工作。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贯彻落实省下发的农村税费改革五个配套文件,组织对各街道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专项督查,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扫尾工作。规范农业税征收,非农税征管机构人员不得代行执法权,农业税完税凭证实行一户一票,切实做到据实征收。建立农民负担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继续加大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的审核管理力度。对财政投融资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注重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控制,实行强化招投标管理、现场审核把关、科学合理使用资金等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做好对重点建设项目委派财务总监的前期方案论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强化财政对基建财务管理职能,对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的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和监督,规范完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检查监督制度。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试点推进,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工资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制度。
加强对部门、单位的支出管理。在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的基础上,狠抓节支工作,防止部门、单位发生经费超支,给财政造成压力。重点加大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汽车燃修费等支出项目的管理,遏制铺张浪费现象。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结果和追踪问效为导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做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前期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好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将各部门、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全部缴入财政专户,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预算的归一性,为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奠定基础。二是借鉴市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的经验,探索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我区已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轨的实施方案。
(四)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盘活用好存量资产
【“财政局 党员发展计划”财政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财政局党支部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总结09-27
财政局培训计划10-30
新年工作计划(财政局地方税务局)11-10
11年财政局社保工作计划书06-12
乡镇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07-25
市财政局反腐败抓源头工作计划10-17
市财政局法制科工作总结及计划10-06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06-10
“国税分局管理计划”财政工作计划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