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专业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和竞争优势。在“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强化专业特色,以校园文化和技能竞赛引领专业文化体系建设。强化校企产学合作,应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契合点融合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从而探索一条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统一的专业文化建设新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 篇1:

我国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现状、反思与展望

幼儿园教师文化体现着幼儿园教师的文化存在。幼儿园教师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也是一种群体文化。幼儿园教师承担的诸种角色及其表现,使得幼儿园教师文化成为一种相对独特的文化形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针对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笔者分别以“幼儿园教师文化”和“幼儿教师文化”等为主题和关键词,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学位论文库以及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现有关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也仅以期刊为主,缺乏对幼儿园教师文化相关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较早的研究主要见于有关幼儿园文化的探讨之中[1],后来,一些研究开始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化的角度来分析讨论幼儿园教师文化。总体来看,我国目前有关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研究不算丰富,从研究的视角看,相关研究要么偏重于理论的分析,要么注重于实践的总结,缺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对此,本文拟对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反思,以期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一、我国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的现状

目前,我国有关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内涵

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内涵是相关研究开展的逻辑前提,它规定着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取向。对于什么是幼儿园教师文化,有些研究是直接对泰勒式经典文化概念的演绎。比如,有学者认为,幼儿园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与表现。包括教师的奋斗目标、教师的工作环境、教风学风以及教师文化生活、教育设施、教师社团组织、教师制度规范和教师传统习惯,等等[2]。有些研究将其视为幼儿园教师群体共享的知识、价值、态度、行为方式等。比如有学者认为,幼儿园教师文化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与其他职业群体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行为方式、知识技能以及语言符号等的总和[3],是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生活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幼儿园教师群体共享的文化形态[4]。还有研究强调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研究视角应该从群体转向个体,从“教师文化”转为“教师的文化”,这样就不会忽略构成群体文化的个体文化的真实状况。相应地,幼儿园教师文化被视为教师个体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取向以及外显行为表现的总和[5]。

(二)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结构

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结构与文化的结构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它们也具有相通性,因而文化结构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目前大多有关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研究也借鉴了对文化进行的一般划分,也就是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比如,有研究将其划分为显性文化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类似的研究还将上述三种文化表述为表层教师文化、中层教师文化和深层教师文化,并强调深层教师文化是幼儿园教师文化的核心和灵魂[6]。也有研究从思想体系、价值体系与行为体系三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文化进行了划分,并强调在三者中,思想体系是根基,价值体系是动力,行为体系是实践表现[7]。还有一些研究力图从带有普遍性的量化研究分析中探求真实文化视野下的现状,从而将幼儿园教师文化划分为文化生活、文化知识、文化观念、文化行为等四个方面[8]。

(三)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征

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征是幼儿园教师文化内容的一个方面,是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分不开的。幼儿园教师文化特征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幼儿园教师文化的认识。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征,有研究认为它体现出启蒙文化和圣贤文化的特征[9]。有学者从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视角分析了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生存。研究认为,在历时态的意义上,幼儿园教师的文化身份经历了从养护者、启蒙者到专业人的演变;在共时态的意义上,“陌生人”是幼儿园教师当下的文化生存状态,体现为相对于儿童、制度、教师群体、专家以及教师自己而言“陌生化”[10]。有相关研究还基于社会学的视野认为“幼儿园教师社会”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同质化的性别空间、竞争化的社会生存、分群化的社会生态与悬殊化的社会分层[11]。也有一些研究从性别的视角探讨了幼儿园教师文化中所体现的“女性化”特征及其对幼儿的影响[12][13][14]。还有研究从文化的特征和教师文化内涵演绎出幼儿园教师文化具有内隐性、潜移性、可塑性和稳定性四种基本特征[15]。

(四)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现状

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现状,有研究指出,主要存在低效或者无效的教师合作的问题。而且,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文化更多地呈现出“个人主义”和“派别主义”的特点[16]。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生活以休闲娱乐为主;文化知识水平在广度、深度上尚待加强,专业知识存在“学何以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的文化观念整体情况较好,文化教育观最佳,教师间差异集中在文化比较观上;幼儿园教师的整体文化行为水平较高,日常生活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表现良好,教师间差异集中在师幼互动行为[17]。有研究指出,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教师群体自身的素质、风格、兴趣、习惯、气质等;教师对自身角色的体悟与认同程度;教师教育教学的环境,如教学设施、教育科研条件、生源质量、幼儿园教育教学传统等;教师所在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幼儿园的领导风格和管理制度类型;教师所在幼儿园的地理位置、社区文化氛围等[18]。

(五)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建设

对于当前幼儿园教师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研究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建设策略。学者杨宏伟提出通过教育叙事来建设幼儿园教师文化,具体做法包括记叙教师故事、讲评教师故事、提炼教师精神、拓展教师精神。研究还指出教育叙事在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中的运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将教育叙事与档案袋管理紧密结合,在园本培训中运用教育叙事,等等[19]。吴春榕认为,当前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弘扬价值观念,增强教师职业意识与信念;二是倡导学习文化,提升教师文化育人魅力;三是培养理性精神,构建园本教研文化;四是凝聚团队力量,形成合作共进的教师团体[20]。谭友坤等人认为,为了重建幼儿园教师文化,有力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教育信念是幼儿园教师文化重建的重点;建设适宜的制度文化是重建的保障;教师角色转型是重建的关键;构建自然合作的学习型团队文化模式是重建的主要策略[21]。

二、对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的反思

从以上研究成果的文献探讨来看,研究者在探讨幼儿园教师文化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了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内涵、特征、结构、现状与建设路径等几个方面。尽管目前相关的研究比较有限,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不尽相同,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共识的。例如,对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结构分析以及建设路径等。然而,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系统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教师文化内涵的再厘清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幼儿园教师文化的概念主要来自于文化概念的演绎,例如把文化理解为“生活习惯”,或是“群体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思想规范”,甚至是运用泰勒式大杂烩的理论方法将其视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实际上,以上文化概念的演绎主要基于“经验的实在论”和“超验的观念论”的哲学原则。前者认为文化的产生是以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在内的自然为前提的,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在后者看来,文化是某种先验的抽象精神的表现,其本体在于精神、观念,而不在于自然的世俗的东西。两者对于文化的理解各有所见。一个注意到文化的感性方面、世俗方面,一个注意到文化的观念方面、超越方面[22]。然而,文化是属人的东西,是人的创造物。它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绝对超自然的。那么,理解文化就既不能从自然的东西出发,也不能从超自然的东西出发,而应从切合文化自身性质的东西出发,即人自身的活动。从人自身的活动出发才能把文化理解为是人的创造,人的产物,文化才能获得其自身所固有的主体性特征。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理解并不单纯是因为这种组织文化或群体文化产生、发展于幼儿园这一特殊情境之中,最为根本的是,幼儿园教师文化是幼儿园教师这一群体以及个人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有别于其他学段的教师,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幼儿园教师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差异性,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殊性。

(二)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根据所搜集的文献,发现对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相关研究以文献分析和理论思辨为主,内容多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和幼儿园教师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结构、特征及建设路径也多为理论层面的一般性解读、阐释和建议。虽然目前已有研究者开展了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状况的调查研究,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内容也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正是由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研究方法的局限、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当前对现实中复杂的幼儿园教师文化也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须知,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就它作为灌注于人的行为和生活中稳定的“集体意象”或“集体无意识”来说,它是一种精神现象。但它又具有客观实在性。一方面是由于它要通过物质的符号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个体的偶然的特殊心理,而是一种人的普遍的真实存在。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理解与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阐释和分析,也不能局限于幼儿园教师在生存、发展、适应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经验的总结,而是有必要深入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去切身感知和体验幼儿园教师的生活方式、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尝试着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呈现幼儿园教师个体文化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幼儿园教师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关联起来,也使得相关理论获得丰厚的实践基础。

(三)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需要继续拓宽视野

目前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研究仍多处于整体的研究,缺少对具体点的深入分析和把握,亦缺少幼儿园教师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研究。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将幼儿园教师文化作为幼儿园文化的亚文化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师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三是幼儿园教师文化中“女性化”特征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探讨。而对于幼儿园教师文化与课程、幼儿园教师文化与管理等的关系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且,相对于“教师文化”基于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生命哲学、主体间性哲学、复杂范式、理解视域等多学科、多视角的分析,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则主要局限于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和视角的分析,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视角的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幼儿园教师文化的深入解读。借助多门学科和多种视角研究幼儿园教师文化,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和更系统地理解幼儿园教师文化,这也是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继续拓展的领域和角度。

三、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的展望

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我国有关对教师文化的研究在对国外教师文化研究理论引进与借鉴的同时,开始进行自己的探讨与思考。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教师文化研究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而进入深入发展的阶段,相关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幼儿园教师文化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幼儿园教师文化作为幼儿园的主要亚文化,构成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基础,成了幼儿园文化“意义建构”的重要内容,因此,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建设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的变革与发展。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文化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需要幼儿园教师文化的引领和精神烛照。幼儿园教师文化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之内在关联和内在走向,逻辑地要求幼儿园教师文化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深层次的支持,从而求得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之现实理路,这也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教育改革应予明确的深层要义。正是基于此,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文化研究不仅应该注重运用多学科的视角与方法深化理论研究,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实证研究,以期更为深入客观地描述和呈现当前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为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 颜延.幼儿园文化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1995,(3).

[2] [18] [19] 杨宏伟.教育叙事与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J].基础教育参考,2005,(4).

[3][6][21]谭友坤.幼儿教师文化重建及其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论坛,2006,(1).

[4] [7] 王海英,蔡红梅.试论幼儿园教师群体文化的构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4).

[5] [8] [17]汪寒鹭,姜勇,陈妍.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状况[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

[9] 李雅琴.试谈幼儿教师的文化改造[J].学前教育研究,1999,(1).

[10] 王海英,常亚慧.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生存[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2).

[11] 王海英.解读幼儿园中的教师社会——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12] 傅松涛.教师群体女性化现象初探[J].教育评论,1997,(5).

[13] 考翠萍.浅谈幼儿人格的优化塑造[J].学前教育研究,1998,(2).

[14] 孙莉莉.对我国幼儿教育中的“男孩女性化”忧虑的思考. 转引自:史静寰.妇女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441.

[15] 谭友坤,卢清.论幼儿教师文化重建及其专业成长[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1).

[16] 王芳.论阻碍幼儿教师有效合作的潜在因素及其消除[J].学前教育研究,2006,(12).

[20] 吴春榕.对当前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22]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36-141.

作者:索长清

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 篇2:

基于“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

摘 要 专业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和竞争优势。在“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强化专业特色,以校园文化和技能竞赛引领专业文化体系建设。强化校企产学合作,应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契合点融合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从而探索一条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统一的专业文化建设新途径。

关键词 专业文化;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技能竞赛;企业文化

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每个学校独有的特色文化是其立校之本、强校之源,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体现在悠久的办学历史、浓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在校园环境、日常管理、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还体现在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上。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努力打造专业品牌形象,注重专业文化建设,并融合相应的职业(行业)文化,将专业文化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专业文化的涵义与建设必要性

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提高专业内涵底蕴,增强专业社会适应力,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其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是按职业或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设置的。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是最核心的工作,专业文化也就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职业性、应用性、行业性和区域性是高职专业的根基特性,是以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宗旨,同时也蕴含了高职专业特有的文化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

但是专业文化不是从天而降、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基于学校的行业背景、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成果的长期凝练、倡导和铸造,通过可持续发展措施,影响和引导专业文化建设向深度、厚度和浓度发展。富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提高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特色。

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下专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构思专业文化的发展之策,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特色发展而展开,贯彻到创建高水平和独具个性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始于1980年,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双证融通”试点专业,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在30多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培养出了像邓建军一样的一批优秀毕业生。围绕“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特色,注重校企产学合作,营造浓郁的专业文化氛围。

(一)强化专业特色,推动专业文化体系建设

1.践行建军精神,提炼专业文化因子

“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邓建军从一名普通技术员逐步成长为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的历程中,围绕这种精神,积极探索符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的建设体系。经过30多年建设,专业无论在专业品牌知名度、名师名教、强大的硬件条件,还是在学生社团协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和优秀毕业生等方面,积累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严谨规范、勤奋踏实、开拓创新”的专业文化建设思路。严谨规范体现了工科技术人员应有的职业素养,勤奋踏实反映了工作学习中待事待人的态度,开拓创新是敢于进取、永不放弃的思维和观念。其提炼的“严谨规范、勤奋踏实、开拓创新”的专业文化因子,与国家教育目标、学校的育人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目标是相一致的。通过杰出校友邓建军精神的弘扬,建设过程中制度保证、氛围导向,提升学校和专业的软实力,形成了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形态。

2.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构建专业文化体系

提升专业文化也是优化创新“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重点围绕四大能力(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目前已构建金字塔结构的专业文化培养体系,按职业发展导向理念,由底层“四个平台”、中层“技能大赛”、顶层“工程师训练营”组成,详见图1。底层由“四个平台”构成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层由各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构成,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技能训练、参与技能竞赛与选拔赛,也使各项职业资格培训更加富有成效。顶层由“工程师训练营”构成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的职教精英。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最有效载体之一就是技能竞赛。从2008年教育部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后,技能竞赛已融入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目前已有的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业机械手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等赛项,竞赛的相关知识点、技术技能点基本涵盖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内容,不仅促进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创新,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提供适宜的载体,而且能有效检验教师和学生的团队协作、计划组织、交流策划能力。

学校竞赛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使本专业技能竞赛制度化、全员化和常规化,为构建技能竞赛文化提供了保障。本专业从2005年开始,已经举办了12届“建军杯”技能竞赛,赛项设计有紧贴国赛赛项的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电气系统设计与装调等,也有趣味娱教的废旧元件创意焊接、照明灯花样控制等。通过创新赛项模式和赛项内容,逐步提高学生参与面,目前每届学生的参与面达到60%以上,学生以代表班级参赛为荣。每届“建军杯”技能竞赛都会评选技能状元、技能之星,有素质拓展学分奖励,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更高一级比赛,已形成“专业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技能竞赛序列。技能竞赛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之具有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思维意识。以竞赛作为大学生“双创”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兴趣,让众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識、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

3.围绕“工程实践创新”,推动专业文化内涵纵深建设

由技能状元、技能之星和专业社团优秀学员组建工程师训练营,以“工程坊”为阵地,提出“技能优先,实战训练”的理念。将学生的专业教学带入企业,感受企业环境,接受企业5S管理,实践企业真实工程项目,采取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师制”模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就业意识等方面训练。

工程师训练营抓住三条主线,即工程(Engineering)→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e),逐层递进,以真实的工程项目和设备,进行专项核心技术的实践,探索创新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校内外与企业联合建设学生现代技术实践训练基地,通过先进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应用,营造激发学生发明创造意识的环境。

训练营成员还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扩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面,了解社会、拓展专业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三下乡”“万名大学生志愿进社区”等活动,用专业技能去“服务他人,提升自我、回馈社会”,进一步发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建军精神,提高社会影响力。

(二)深化专业内涵,推动校企文化立体融合

专业内涵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专业文化必须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感受“工作”的氛围,体验“工作”的乐趣。

1.校企协同育人育文化

在建设专业文化内涵时,务必要改变浮躁的心态,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就是用文化的角度切入专业建设,把属于文化的东西积淀下来。高职专业本身就是面向地方区域、行业经济发展需要,高职专业文化除了具有学校本身的痕迹,也要体现出行业企业的痕迹。学校在推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既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也要传承学校办学历史,在行业、企业的支持下共同培育校企文化。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资格标准融入專业课程体系,如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IHK机械电子工资格标准等。与行业、企业的岗位对接,培养学生标准与企业岗位要求标准衔接,使学校人才培养路径更清晰。专业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措施,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教授)工作室等,发挥专业理事会的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2.校企文化融合的契合点

企业与学校的运行有众多相似之处,应在实践中探索企业文化和学校专业文化立体融合的契合点。本专业与中国百兴集团、三菱、西门子、ABB等国内外优秀企业广泛合作,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文化管理等优势,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契合、如何共推文化融合。

一是物质契合点。物质契合点主要体现在真实企业工作实践和真实企业环境。一方面,创设企业职业岗位情景,在实验室、实训场所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布置生产场景、5S管理等。与西门子共建工程体验中心、与未来伙伴共建机器人创新工程坊等,利用企业学校废旧设备建设机电博物馆,展示技术发展历程和项目应用案例,组织学生体验活动,与第二课堂的文化结合。另一方面,针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选取企业工程案例融入课程教学,真正做到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教学。

二是精神契合点。精神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诚邀企业的技术员、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一线技术精英,或邀请企业的HR经理、CEO等管理精英来为专业文化建设献言献策。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宣讲企业文化、新技术动态、管理制度等。无论是技术精英还是管理精英,无论是来自企业一线还是管理阶层,其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他们的言语和行动处处渗透着企业文化,能助推学院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改革,从而使企业文化要素立体融合到专业文化建设中来。另一方面,专任教师通过下厂锻炼、访问工程师、技术合作等形式参加企业实际运行,亲身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提高自身企业文化素养。而作为专任教师本人,应该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文化,要有企业的朋友,和他们有共同语言。

三是制度契合点。制度是文化立体融合的保障。“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和生活过程中,让学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感受企业规章制度的规范性、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持续推进专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的优劣势

优势:虽然不同学校专业文化建设要求的定位和品味不同,但是其对专业建设的导向性作用非常重要,可以提炼和塑造专业特色和专业氛围,助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辅推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对专业的深厚情感。专业文化能体现出一所学校的高定位和文化品位,但目前很多高职专业都是靠省级、国家级专业带头人(名师)和教学团队的影响力来提升专业在同类院校中的专业地位,未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文化。

劣势:高职专业建设的时间短、底子薄、积淀少,专业负责人对专业文化认识不到位,分院领导或系部主任对专业建设规划和方案中缺乏文化基因考虑,学校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中对专业文化建设也没有要求,学校的专业三级管理层未形成良好的共识、互动和资源整合。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建设热点多,有些学校盲目追求热点,往往以项目来推动专业建设,缺乏对专业文化内涵建设的思考和规划,使专业文化建设在总体规划中处于“休克”状态。只有少数高职院校进入“小康”,有“余力”考虑学校和专业的内涵建设,而多数高职院校仍然处于“温饱”求生存状况。多数高职院校班级规模大、专业师资力量有限、缺乏经费和制度保障,专业文化建设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阻力,也面临同类院校之间的竞争。

(二)重視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因素

文化虽然是精神层面的,但其建设与传承需要人和物的有机结合作为保障。专业文化建设主体分别是学校管理者、分院领导或系部主任、专业负责人以及专业师资团队和学生群体。人的参与才使得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可预测性和可知性,使专业文化建设活动有序进行。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和弘扬文化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专业文化建设也需要硬件设施,例如实验实训设备、学生活动场所、校外实习基地等,还有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中心、工程中心等平台,这些物质基础能确立专业的高地位。

人和物两个因素需要有机统一,人的因素对物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得到开发利用。由人来建设文化环境、文化载体和文化传播,在夯实的物质基础保障下,由专业内涵中孕育出专业文化底蕴,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大家共识的专业文化形态。

(三)科学规划专业文化建设

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写进学校发展规划中,总结前期在启蒙阶段和培育阶段中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以规划推动建设,逐步进入巩固阶段和特色阶段。在规划时,应科学设计文化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和具体措施,使学校发展和专业活动相统一,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统一,使教师思想和学生思想相统一,达成专业文化目标的共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总体规划,要做到长期坚持、积极推进,更要做到全面统筹、科学运作、有序推进,不断提炼专业文化的核心思想,还要通过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等措施,规范、约束和强化专业师生的文化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参 考 文 献

[1]桑雷,马蕾.高职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的需求及特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3-95.

[2]朱发仁,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4):22-23.

[3]陈克文.高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1):45-46.

[4]李占文.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7(4):22-24.

[5]周桂瑾.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23-24.

Key words specialty culture; dual-certification integration; production-education cooperation; skill contest; enterprise culture

Author Jiang Zhengyan, Cha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Changzhou 213164)

作者:蒋正炎

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 篇3:

英语+商务,出路还是绝路

摘要:在传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受到就业市场冷遇的今天,各高校纷纷推出了商务英语这一复合型专业。本文回顾了该专业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其现状,分析了该专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对商务英语的未来作出了乐观的估计。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科;专业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看一个专业的兴衰似乎不能看有多少人在学习这个专业,也不能看学了这个专业后就业的容易程度。不过,眼下的情形是就业情况可能要决定一个专业的生死存亡。记得教育部曾作过一个决定:让那些招生困难或招不到生、就业困难或就不了业的专业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中国教育在线,2007)。但是,果真停止招生的话,就意味着某专业在某学校死亡了,也意味着这个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人员面临着重新择业的困境和失去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尊严与情感寄托。从一个正统学者的角度来看,对那些衰落的专业像对萧条的产业那样实行关、停、并、转、迁是一种很势利的做法。所以,在教育部颁布这一规定后,很多学者发表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教育不能产业化,学术不能市场化。在理想状态下,学术研究和专业设置应该是一种独立的行为,应以学者的研究兴趣为中心,而不应受到招生、就业、经费来源等因素的影响。然而残酷的是,学生不这样想,学生家长更不这样想。大多数学生到大学来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日后的生计。大多数大学也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它们不可能去养太多的研究员。对普通高校来说,其主要经费来源仍然是政府财政拨款。这些钱的真正来源是学生家长的口袋,只是在政府那里转了一道手而已。任何政府都是功利的,当学生家长把就业看成一个天大的事时,他们的态度自然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

2、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兴衰、原因及业态分析

2.1英语专业的兴衰

托改革开放之福,同时拜英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强势所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一直处于上升的势头,在九十年代末达到顶峰。在1997至2000年期间,许多非语言类院校(包括一些重点大学)外语系的主任们坐着飞机满天飞,足迹遍及全国,为求区区一名英语硕士而开出优厚的条件。而硕士们往往左挑右捡,当中的很多人最后去了跨国公司或外国驻华使领馆。

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以后,形势突然急转直下。众多的英语硕士为谋一个大学教职四处奔走、试讲。而最后仅有百分之几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出众的人受到青睐。从2000年至今,绝大多数大专院校的外语系(学院)都只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的人员了,甚至连博士都要精挑细选。而英语硕士就根本不可能进入高校了。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和研究生们差不多,也经历了从皇帝女儿不愁嫁到在人才市场上排队投放简历的痛苦过程。现在随便翻开一家报刊的招聘版,绝少看到寻求英语本科生的广告。英语只是作为一个重要的附带条件出现在应聘人员应具备资质的描述中。作为经历了这场变迁的人,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

2.2衰落的原因

要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最容易的做法是把一切罪过都推给扩招。同几乎所有其他专业一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近年来也在飞速地增长。由于该专业的供给超出了就业市场的需要,导致了该专业毕业生的滞销。好像有很多人都接受这一种解释,因为这种解释是非常合逻辑的,是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在现实中的体现。然而,进一步的思考会告诉人们,扩招本身并没有错。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比任何发达国家都要低得多,甚至还低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例早就证明了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是促进国民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英语专业就业难不能怪罪于扩招。外语院系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外部环境来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的思路才是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当然,并非所有的外语界人士都对这个问题心急如焚。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这些人也以迥然不同的心态在看待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窘境。

2.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业态分析

由于本文要讨论的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业态,以下的讨论在时间范围上仅限于2000年及以前。因为自2000年以后,就不能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来指英语专业了。各地的院校已经在英语这两个字后面加了很多东西,令人有点眼花缭乱了。

“业态”这个词对于从事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极新鲜的词汇。它来自于工商领域,指的是一个产业中的企业由于其在规模、产品线、目标市场与整体经营战略等特征上的相似性而自然形成的簇群。那么,2000年左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业态是怎样的呢?中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簇群,分别是名牌(重点)大学的英语专业、专门性外语学院中的英语专业和普通院校的英语专业。

对于第一个簇群来说,英语专业本身处在一个相当有利的大环境中,可以说是口含银匙而生。依托名牌大学的整体优势,英语专业在科研经费、师资建设、生源等方面占尽优势。它们很容易就把全国最好的学者纳入自己旗下,也可以招到全国最好的学生。虽然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整体上在下降,但由于我国高考考生的基数实在是太大了,这种下降还不足以对第一簇群的英语专业造成冲击。那些对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感兴趣的学生首先会选择重点院校的英语系,而后者也可对前者精挑细选。从培养方式与目标上来讲,第一簇群往往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的是最正统、最严格的语言文学素养方面的训练。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后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

第二个簇群中的英语专业所处的院校有很多其实不是重点大学,但由于它们一般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专门性外语学院,所以在当地甚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一簇群中的少数在学术水平上甚至可以傲视同处一地的第一簇群中的英语专业。第二簇群和第一簇群所在院校的区别可以类比于专卖店与大卖场,一个精于在小范围类提供优质服务,一个则尽量使产品的种类多样化,并形成整体的品牌效应,两者各有优势。第二簇群也因自己专业优势明显而在当地或在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对学生有相当的吸引力。它们的培养目标相对于第一簇群来说更趋于多样化。除了以传统的语言、文学为中心外,它们还发展了一些翻译、外事、新闻等专业。但总的说来,这些延伸出来的专业也没有脱离语言文学的范畴,只是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一点其它相关的东西。

第三簇群中的英语专业就谈不上有什么特色了。笔者之所以把普通院校的英语专业归人第三簇群就是这个原因。就像人们用一定的标准对一个群体进行分类,在分出几个亚群体后,剩下的因实在无法归入先前的任何一个群体而自然地形

成了一个群体。严格地讲,这个簇群中有很多不能叫作英语专业,而应叫作大学英语教学部。它们没有自己的学生,只是在为其他专业的学生讲授大学英语课程。由于“21世纪的人才所需要的是外语、计算机、驾驶三把钥匙”,这个簇群中大多数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别人配上外语这把钥匙。教师的科研基本停留在低水平上,更谈不上有什么学科建设了。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英语专业的火爆,很多大学英语教学部也发展成了英语系,甚至其中有些还升级成了外语学院。但是,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学校名气不大,这一簇群基本吸引不到什么知名教授,生源质量也不太好。在2000年以前,由于英语专业的就业大环境相当好,这一簇群还没有感到什么压力。但从2000年开始,外部需求出现了变化,第三簇群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压力迫使人们去思索对策。

3、英语+商务的兴起——形式的多样化与存在的问题

其实,英语+商务这种形式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还很兴旺的时候就有了。从那时起,这种形式就被称为商务英语,只不过这种形式在当时尚属个别院校的个别行为,还形不成潮流,成不了气候。而且当时的商务英语实在是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学校只是在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两门类似于“外贸英语口语”的课程,任课教师也是学语言文学出生,对经济管理毫无研究。商务英语开始形成潮流,并且真正开始涵盖商务类课程是在2000年。第三簇群可以说是商务英语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原因很简单,它们面临的压力最大,必须去寻找出路了。于是,在当前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商务成了一个自然的选择。不仅仅是第三簇群,很多第一、第二簇群中的英语专业也应潮流而动作出了类似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是对是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的主题。

3.1商务英语的办学形式

自从商务英语形成一股潮流以后,便出现了多种多样办学形式。笔者不便将这些形式在这里一一列出,但只要看看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就可感受到其多样性。以广东省的三所高校为例。它们分别是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商学院。分属于前文提到的第一、二、三簇群。

中山大学先前的外语学院现已演变成三个在行政上和财务上都各自独立的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和翻译学院,而这个翻译学院就是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地方。对建立翻译学院的目的,中山大学是这样解释的: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区域化带来的人才市场的多元需要,中山大学及时协调了外语专业本科教育的不同方向,在努力创建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同时,将部分实用功能剥离出来,创办了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其中的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直接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英汉双语精英人才,在强化英语教育和翻译训练的同时,根据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国际商务、贸易、金融、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以熟练的口笔译能力参与涉外商务活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仅从其校名来看就已经非常商务化了。熟悉这所学校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以前的广州外语学院。它和广东外贸学院等其他院校合并,一方面是为了能从学院升级成大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纯外语专业的萧条局面中找到出路。该校目前除了讲授传统语言文学的英语学院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商务英语学院,里面开设了英语+国际商务管理、贸易、金融、国际经济法四个专业方向。这四个专业的学生都被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此外还有两个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国际商务管理与国际商务。这两个专业均采用全英授课,对英语专业八级不作硬性要求。广东商学院则是在外语学院属下的英语系里开设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另一个是国际商务。前者是用整个四年的时间去学习语言与文学,后者则是两年英语加上两年商务。商务类课程也采用全英教学模式。这两个方向的学生都被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2商务英语的学科归属问题

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形式在学科上究竟归属于哪个门类呢?熟悉学科架构的人可能都知道国务院学位办有一个《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如果是纯粹的英语语言文学,可以在这个目录中有一个很清晰的位置: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意思是英语语言文学是在一级学科“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一个三级学科;如果是纯粹的管理学或经济学,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学科归属。但商务英语却在这个目录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点也是被反对商务英语的专家们攻击得最多的地方。一个连学科归属都找不到的专业,学科建设怎么搞?教师的研究方向如何定?从理论上来讲,国家(在学术界由各学科的专家代表)从来就没有承认过商务英语这个专业。各地以这个专业为名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至少是一种不规范的行为。

其实,把商务英语归入英语语言文学或经济学或管理学都是不对的。商务英语确实是一个新兴事物,在目前的学科目录上也确实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原因是商务英语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复合专业。

复合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早就出现了,但像商务英语这样引起如此强烈争论的却是第一次。记得若干年以前,地理这门学科也出现过像英语语言文学这样的萧条景象。这个学科的人果断地把地理和经济、旅游等结合起来,发展起了经济地理和旅游地理等跨学科的专业。也许这样的结合没有英语与商务的结合那样令人惊诧,所以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争议。其实英语专业还算幸运的,把英语和商务结合起来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太怪。历史与考古等专业的景况就要差多了,总不能弄一个“商务考古”出来吧。

英语和商务这两个专业究竟能不能放到一起一直是一个在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不过这样的复合满足了就业市场的需要是毋庸置疑的。前面列举的那几所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率自从该专业开办以来就一直保持在100%。极高的就业率可能是商务英语最大的优势。但就像很多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样,商务英语也有一些缺陷。要在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结果很可能是英语也没学好,商务也不精通,这是商务英语遭到专家们批评的又一软肋。英语语言文学的专家们往往用“后劲不足”来形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3.3教师的科研定位问题

商务英语的学生虽然被专家们评价为“后劲不足”,但从这些年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他们还是不错的。而且,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所谓的后劲应该和在职学习的关系比较大。本科教育本身应该是一种广博的教育,没有必要让学生过分集中在某一专业(刘亚敏、胡甲刚,2004:54)。学生多学几个专业的好处多于坏处,但教师如果在几个专业

里忙碌往往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商务英语专业一般都是由英语专业演变过来的。在很多开办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里,商务课程的任课老师其实就是以前的英语老师。他们或通过自学或被单位派到其他高校甚至国外去进修几门商务课程,从而使自己具备讲授商务课程的能力。如果说大学只是一个讲课的地方,这些老师把很多时间放在商务课程上是无关紧要的。但实际上,大学里除了授课外,更强调的是科研。在当前各地高校都在争先恐后地改名、合并、上档次的热潮中,各院校更是把科研的地位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很多学校重新制定了分配方案,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把各种所谓的“好处”向科研成果突出的人倾斜,由此鼓励并带动其他人搞科研。避开学校的目的不谈,科学研究本来就应该是大学老师的份内之职和大学老师这一称谓的天然内涵,因为科研成果是让大学老师得以在学科领域内立足并产生专业荣耀感的基础。然而,搞科研的人都知道,科研是需要对某一狭小的范围投入很多的时间的(王伟廉,2000:73)。而且科研是教学的源泉,老师若不具备科研能力,会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很大的限制。如果让传统上从事语言文学研究的老师去搞商务教学,而且假设这些老师会很负责任地去教学的话,他们必然要花很多时间去弄清楚商务领域内的问题,对一些重要的东西甚至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这样会导致很多老师在语言文学与商务两头忙碌,造成科研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由此附带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职称评定。有些教师在评职称时拿出来的科研成果既有语言文学的又有商务的,让人无所适从。

3.4专业评估问题

目前教育部对全国的大专院校有一个定期的评估。评估的项目非常具体,而且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说明。其中的学科规划这一项里就有一个关于课程结构的严格要求——所有专业的课程结构必须符合国家对该专业所制订的教学大纲的规定。由于现在授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仍是英语语言与文学的学士学位,教育部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评估就套用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大纲。这样做是很自然的,因为商务英语至今未获承认,所以也不可能为其制订一个单独的教学大纲。如此评估下来,商务英语肯定就“违宪(大纲)”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4年教育部对四所高校的英语专业进行试点评估时,会对开办商务英语的院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4、解决问题的途径

上文讲到商务英语存在着学科归属模糊、学生专业不精、教师科研定位不清、专业评审不合格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环环相扣的,其核心就是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有两个办法。一就是让该专业获得教育部的承认,为其“正名”,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名正了,言也就顺了,其他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用以前的标准看,学生确实专业不精,英语不如整整四年都在学英语的学生,商务知识也不如管理学院的学生。但这是在商务英语还处在“非法”时期的说法。如果商务英语实现合法化,也可以说该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高于专门学商务的学生,商务知识优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当商务英语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并有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时,教师的科研完全可以涉及到语言和商务两个方面,可以拿这两方面的成果去评职称。商务英语专业也就经得起国家的检验,因为这时的商务英语专业是其本专业的教学大纲为框架了。

这是一个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因为它改变了评价标准。然而,这种办法目前看来是行不通的。另外一个比较现实的途径就是把英语和商务分开,在同一个英语系(学院)里让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商务专业并行,前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后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而后者的所有课程采用英语授课。目前已经有少数学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采取了这种方法,效果还很不错。这样,学生在专业上分开了,教师的科研定位也清楚了,专业评估也能针对不同的专业而采用不同的标准。当然,这种模式其实已经偏离了文章所讨论的“商务+英语”一二者糅合在一起的模式。

5、对商务英语的再认识

笔者认为并非要让商务英语去替代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而是要在变化了的环境下去追求一种共生共存。而且最关键的是,本文谈论的商务英语和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之间的问题只是针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而言的。商务英语的目的本身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至于到了硕士、博士阶段,则完全是、应该是语言文学的天下。

学科的交叉、专业的复合有时往往是出于创新研究的需要,但其也应该具有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当然,有人主张某些学科就是纯粹的学术研究,不应苛求其实用性。这话似乎也有道理。不过学术之纯粹性和教育之目的又是另外的话题了,本文不作讨论。其实,商务英语就像汽车里面的SUV。SUV是轿车和越野车一种集合体。论舒适性,它不如轿车;论越野性,它不如越野车。但这种车型推出后却大受市场欢迎,因为它满足了市场所需要的多功能性,虽然其在某单一功能上有所妥协。

6、讨论与结论

目前这场讨论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争论,主要是第一和第二簇群中的专家学者和二、三簇群中变革派的争论。由于前者往往以教育部学科组专家的面目出现,他们在各种场合都把持了话语特权。在各地举办的关于目前英语本科教育何去何从的研讨会上,传统语言文学领域专家们的意见都占了上峰。这场争论的第一回合应该说是第一、二簇群的专家学者胜。于是,现在在观念上似乎已经统一了:英语专业应回归本源

语言文学。但“回归本源”只是学者们争论的结果,还谈不上有任何强制性的政策,市场则更不买账。所以各地依然我行我素,在商务英语的路上大步流星地奔走。原因无它,商务英语是顺应潮流之作。

客观地看,商务英语作为一个专业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一个怪胎,在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地方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这个怪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场合是有用的,而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将会有多长谁也不知道。中国有太多的事情都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人们无法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终结划定一个具体的时限。不过,虽然人们不知道商务英语何时会寿终正寝,但却知道让其寿终正寝的条件:中国所有从事经济、管理教育的老师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中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不受招生、就业等因素的影响。这两个条件不知何时能实现,不过想来也不会太快。所以,目前就把商务英语当作是一个怪胎吧。正是因为它是怪胎,它需要更多的关爱,而不是掐死它。

有些东西本来就应该是小众的,语言文学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它因小众而美,因小众而具有格调,因小众而产生了高雅的情趣。人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从事语言文学的研究,语言文学的研究实现大众化之日便是其堕落之时。当大众需要的是英语和商务的一个集合体时,满足大众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文结束前,笔者想用京剧来打个比方。在京剧衰落的今天,人们再也看不到多年前剧院里人头攒动的盛况了。但京剧作为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政府用财政给予扶持是应该的。无奈大多数剧团仅靠财政难以为继,于是就展开了多种经营。每月除上演几场精品剧目以满足少量观众的需要和让演员有练习提高的机会外,其他的时间放放电影,用赚来的钱反哺其主业。这其实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挽杨自俭先生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杨自俭先生因患癌症于2009年4月11日21时35分溘然长逝,享年72岁。因感先生道德文章,特作此挽联,聊寄哀思。

作者:卿 崧

上一篇:校园师生平安工作计划下一篇:规划局计划生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