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该文详细地讨论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重点分析了现代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关于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根据先前学过的相关知识预测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今后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的研究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篇1:

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摘要:新区域主义的经济合作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国际生产力布局改变的结果,而资本为寻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在区域和国际范围内转移生产要素。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资本经营的一体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反映的是不平等的南北关系,带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制度性依附。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生产关系;制度性依附;不平等

文献标识码:A

一、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的基本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趋势之一。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一种新的现象:大国与小国(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合作得到加强。在大国与小国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小国自愿对大国单方面作出让步,换取与大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结盟。最典型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和欧盟陆续接纳东欧国家入盟以及诸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传统的南北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区域合作方式被冠之“新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之所以“新”,在于与传统的区域主义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追求政治经济多元化。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不仅是追求贸易和投资收益,还有诸如以政策的捆绑实现稳定、减少非法移民、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等。二是打破传统区域一体化的地理界限。信息技术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使地理上不相邻的国家也可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如中国与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等。三是超越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四是对各国国内经济和社会的政策干预。如,统一的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环境政策、劳动力政策、产业政策等。

二、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的成因

为什么会出现新区域主义的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原因之一是认为一体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学者强调一体化进程的决定因素包括相对经济规模、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成员之间的谈判能力等。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依据。

(一)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结果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选择、体制框架的构建及社会的演进都首先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选择,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新区域主义合作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为获取市场准入,还是出于安全的需要,或是为发展更密切的一体化关系做准备,其目标都是扩大贸易与投资,促进区域内共同的经济发展,等等。这本身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另外,应看到,国际经济关系的演进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即新区域主义的经济合作模式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一体化及区域格局分布。

(二)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寻求利润最大化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理论为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依据。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力来自资本的扩张。资本运动的目的“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是谋求利润的无休止运动。”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代表,就是执行这一职能。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资本扩张主要采取贸易、直接投资等形式。当代资本在区域扩张的载体就是跨国公司。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互动关系,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区内大量投资,使区内比较优势上升,从而为推进一体化创造条件。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可促进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深化区内市场。跨国公司的发展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与水平。因此,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也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区域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第二,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水平也取决于资本的需要。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所有者首先通过所有权以及对本国政治的支配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优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本国的对外政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制度化的政策选择首先考虑的是企业或产业发展的需要:减少贸易壁垒以增加企业的出口,减少政府的其他限制以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本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而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纺织品贸易则始终处于被严格限制之列。

三、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的实质及其表现

新区域主义的经济合作模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各种收益,但付出的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等的。关于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模式的实质,判定的唯一基准在于确立获利主体。

(一)新区域主义成为跨国资本国际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区域主义首先表现为制度化条件下的私人资本在区域的进一步扩张与市场的垄断。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的发展水平取决于跨国公司的区域经营战略,区域分工表现为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跨国公司的经营一体化推动了区域经济宏观一体化的发展: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区域不断投资,可以起到促进区域内的要素流动、促进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以及深化区内市场等作用。同时,产业集群也是影响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有助于跨国公司获得新的投资区位优势,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内跨国公司与区域外跨国公司均对本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产生直接影响,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取决于本区域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战略中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二)新区域主义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反映的仍然是不平等的南北关系

国际关系的演进一向遵循弱肉强食的法则,目标始终是强者利益的最大化。所变化的不过是伴随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而导致主角的更替。在这一进程中,弱者要么被迫接受强者制定的游戏规则,要么被完全置于抛弃的境地。从18世纪开始的殖民主义到20世纪的霸权主义,乃至战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莫不如此。20世纪末的新区域主义显然也没有摆脱这一限制。欧盟为防止东扩后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对东欧的入盟国提出各种附加条件。如,为防止失业率“超标”的东欧大量劳动力涌入欧盟原成员国,冲击劳动力市场,向申请国提出了时间不等的“过渡期”。欧盟对波兰提出的额外入盟条件就包括大

幅度降低甚至取消从欧盟的进口关税、把能源价格提高到欧盟成员国平均水平、不能给外国投资者提供超过欧盟允许的优惠条件。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代价是在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与美国统一。

(三)新区域主义促进了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区域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张

1.发达国家的自由与发展中国家的不自由。20世纪80年代,经济自由主义又以新的面孔出现,成为世界上占主流的思潮。新自由主义在新区域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领域则表现出自相矛盾,即发展中国家政府力量的削弱与发达国家政府控制能力的加强。新自由主义认为随着这种最为有效机制的扩散,最不发达的区域也会繁荣起来,即更广泛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将为所有地区带来收益的提高。新区域主义的“包容性”也已把不同体制的国家包容在一起,并宣称不强求各方面的相似或一致,允许其成员在各方面存在差异。但从其发展进程看则表现为发达国家的自由与发展中国家的不自由。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区域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第一,发达国家通过区域的制度性协议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区域主义则把发展中国家全面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除贸易自由化外,资本自由化、减少政府限制始终成为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以使自己的资本能顺利进入上述地区。第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资本在区域范围内的扩张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直接工具。国际经济关系表现为价值的创造、分配和转移,背后则是通过资本进行强势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跨国公司战略的一体化,不仅制造业进行全面扩张,第三产业也开始加速扩张。第三,内外资本的进一步联合强化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扩张导致资本的分工与等级划分,即发达国家资本——劳动力,外围资本——外围劳动力。从政治上说,“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需要掌握这些经济部门的利益群体之间建构一种相互关系的系统。

四、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新区域主义经济一体化导致双重不对称

1.各成员方之间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劳尔.普雷维什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本质上具有向心性、吸收性和统治性。它的扩展是为了利用外围,而不是为了发展外围。”新区域主义的主导者是发达国家,其政策目标首先是基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发达国家无疑是这一合作的最大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尽管也获取了收益,但也付出了相对较高的成本。欧盟制订的共同就业及劳工政策导致东扩国或经济相对落后的成员国大多数工人因为失业而导致生活质量绝对恶化。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同时也给墨经济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墨西哥农业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大量外资工厂的涌入对墨西哥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等。

2.区域各成员方内部阶层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强调要素跨越国界流动带来的收益最大化,但各要素的收益具有不对等性。所谓要素,按照一般的理解,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资本和劳动力。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带来的要素收益不对等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各国资本收益的不对等性——强势资本获取主要收益。同历史上所有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样,新区域主义的发展仍然基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区域国际分工,区别仅在于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不同(垂直一体化的分工到水平一体化的分工)。在南北贸易集团中,发达国家资本占据价值链分工的上游,主要从事研发、设计、核心部件生产等,取得高附加价值;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则处于价值链的中下端,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的附加价值较低。二是资本与劳动收益的不对等性。资本的流动是自由的,而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欧盟东扩后老成员国为防止大量中东欧地区移民涌入给西欧国家福利体系及就业造成压力,纷纷设置入境和移民限制;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里,还有许多非贸易条款,如环境条款、劳工条款、知识产权条款,反毒品和墨西哥非法移民等也包括在内。

(二)新区域主义带来双重依附的强化:区域依附与劳动对资本的进一步依附

1.加深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新区域主义模式同样也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或地区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同样存在依附问题。不过与传统依附相比,具有新的特点。第一,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区域要素流动导致区域内的依附关系从产业间依附发展为产业间与产业内依附的混合。区域内产业资本的差异导致产业间依附的高级化——从初级产品生产对制造业的依附走向制造业对信息业的依附。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能消除这一差异,而且将进一步拉大。跨国公司的内部化导致区域产业内依附的深化——中低端生产对高端生产、研发的依附。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从单纯的工业技术依附发展为市场化依附与制度性依附的密切结合。传统依附论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依附关系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根据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货币同盟等。新区域主义的“南北”贸易集团大部分以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接纳东欧国家、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等。从依附角度考查,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模式可归结为制度性依附——通过自愿的制度约束“固定”依附关系。这种制度性依附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性依附。区域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区域主义的目标就是通过取消贸易壁垒、消除投资障碍、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形成所谓合理的、有利于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区域分工体系。关于拉美经济不发达根源,“中心——外围”理论与“依附发展论”的分歧在于:究竟是外部因素(发达国家的剥削)占主导地位还是内部因素(自身的制度缺陷)占主导地位。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框架的约束,新区域主义已把小国的经济发展捆绑在大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上,形成区域的制度性分工合作体系。其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制度顺从”与制度创新的依附。无论是加入wT0等国际经济组织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必须在国家主权方面作出部分让渡,如削减关税、减少乃至取消非关税壁垒、消除阻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等,实施自由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而新区域主义合作中的小国必须作出更多的“单方支付”。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作出的单方面让步包括:接受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自由主义政策,解除对玉米和大豆的保护;糖业保护标准与美国一致;汽车进口自由化;对能源的国内消费价格与出口价格实行无差别定价,等等。东欧诸国为加入欧盟也作出类似的让步。这种制度性“单方支付”将导致两个

结果:一是小国对大国的“制度顺从”,即小国在经济乃至社会政策方面必须与大国保持一致性,并逐渐扩及政治经济制度与体制的一致性,成为新自由主义扩张的重要表现。二是小国的制度创新受到大国的约束,任何不利于大国的制度创新都会招致后者的施压或反对,形成制度捆绑效应,阻碍小国的制度创新。其三,南南合作阵营有瓦解的危险,发达国家将通过对区域的控制来强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支配。与发达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选择,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与集团化成为国际潮流之一。世界银行的官方报告也鼓励南北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与富裕的邻居进行一体化可促进产业集聚。从短期看,发展中国家的确从与发达国家结盟中获取了直接收益。但从长期看,冷落南南经济合作的结果将导致大国与小国力量的进一步失衡,从而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

2.劳动对资本的依附——从对国内资本的依附扩展到对区域国际资本的依附,加剧劳资关系的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自从资本主义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在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劳动者阶层对资本家阶层的人身依附,差别仅在于依附的方式和程度不同。新区域主义经济一体化在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上对要素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进行了不同界定,即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而劳动力不仅本身存在天然的弱势,而且其跨国流动严格受到移民法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价值链的分工使“依附性国家的资本家被迫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在国内与国际资本进行竞争。他们被迫建立一种对劳动力进行超额剥削的生产关系以便在本国和外国的统治者之间分享所创造的经济盈余。”

五、结论

(一)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力看,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模式的发展从表面上看是一国主要考虑加入后的净收益以及净收益在各成员之间分配的结果,但从根本上看,仍然是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与国际生产力布局改变的结果;而资本为寻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在区域和国际范围内转移生产要素,同时也是推动各国政府致力于制度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

(二)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看,新区域主义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资本经营的一体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作为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反映的仍然是不平等的南北关系。

(三)新区域主义将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从市场化依附转向制度性依附,带来南北关系新的不平等。

(责任编辑:张佳睿)

作者:赵光瑞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篇2:

浅析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该文详细地讨论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重点分析了现代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关于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根据先前学过的相关知识预测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今后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的研究内容。该文指出,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因国情不同,这种理论体系并非完全适合于我国,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相当紧迫的任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永恒的主题,因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上的主要区别。在我国,在較长的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区域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政策

一、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及发展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近年来,国外的许多经济学术界的专家们都对其研究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直是许多国家研究的重点内容。我们所谓的区域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定义在国外掀起了很长时间的争执。国外的很多专业人士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以及它和其他学科的联系,都存在着不同意见。但根据所学,我们大可以这样来分析。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新古典理论的产生推动了区域平衡发展的,促使了区域均衡论的产生。市场配置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多的疑惑和问题,人们对其的发展也是充满怀疑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相信市场配置的作用,认为其市场配置是一个完美的体制,能够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让人们能够体验到市场带来的满足。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统治着西方经济学。人们开始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信赖和拥护,并且逐步形成了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从此以后,人们开始从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看待和研究问题,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也不断的加深。

1.新古典区域发展理论。新古典区域发展理论的中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最终时区域发展保持平稳的状态。这样对经济正在转型的国家来说,一切交由市场的“自发论”产生了“休克疗法”的结果;所以,把国家的经济仅仅都依靠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上,这样只是理论上的空想。尽管我们知道,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有着十分严谨的逻辑,但是,这一种理论仅仅只是建立在和实际严重不符的假设中,忽略了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忽视了科技进步,忽略了市场存在的弊端,国家体制等因素,最终导致它在实际运作中作用十分的有限。

2.发展经济学中的平衡增长理论。曾读过这样一篇著名的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该文是由罗森斯坦—罗丹著作的,他根据他自己研究的大推进论表明,实现全面的工业化是一些发展国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要立足于资本而资本。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就要克服这所谓的三个“不可分性”,即为社会分摊资本、储蓄和市场三个方面。然而,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则会形成“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从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要想想要打破这些“陷阱”的影响,就要尽可能的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资金投资,最大程度上要使投资资金远远超过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完善。主要包括的是: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2.现代企业区位选择论3.区域收敛和发散理论4.条件收敛和娱乐等。请相信,随着各种优秀的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促进国外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顾名思义,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二战后为研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除此之外,我们也称他为“空间科学”、“空间经济”、“区域发展计划学”等名称。

1.萌芽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是区域经济学的萌芽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布局主要是以趣味理论为根基的,着重于研究个体企业如何选择出最好的区域,其目的是为了节约企业生产的资金,最大化企业的收入,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掉优化区域整体经济布局的问题。但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理论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被称之为“马太效应”。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背景影响下,一直到了2000年左右,国家开始对“梯度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到今天看来,此发展战略虽存有不足之处,但其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2.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区际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这个阶段里,许多国家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有关区域发展理论和战略模式。

2.1总体框架。通过了解并熟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起步、成长及发展,更深层次地分析各阶段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利与弊,总结优点、补足缺点,进而得以更好的发展。

2.2发展战略。要想更好地发展,就需更好地成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经历了快速的成长。在这一阶段里,在区域发展问题和区域政策问题等方面,我国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研究方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了变化,开始借助于网络信息,逐步走向了计量化。我国从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3再度讨论

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在我国中长期计划中,首次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在“七五”计划(1986—1990)当中提出的,该思想指出要想改变区域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报告把加大对各类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挟持力度确定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紧紧把握了当下的形势政策。

②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及进展。由于区域经济涉及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主观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导动力,而市场则是基本动力。因而,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间加强沟通与监督,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加速,人人认为这是一门有盈利的行业,争先恐后地学习,了解其发展理论、关系理论、管理与政策等;我相信,这门学科会拥有更蓬勃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形的压力下,某些国家采取了预防措施来推动经济贫困的区域发展,进而减轻两极分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没有在理论上进行革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网络化趋势不断强化、网络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背景下,从发展前景看,复杂性的科学体系将为研究区域经济学提供全新的方法论。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深奥又易懂的学科,经济程度及发展决定及影响各国居民的稳定生活。愿望我国能在科学人士的领导下再接再厉,拓宽经济,发展适合国民的新型区域经济模式。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各国经济会以一个优美的曲线快速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剑.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

[2]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陈栋生,东西合作: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器J财经问题研究2002(6)

作者:徐烨琳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篇3:

预防新一轮区域经济冲突

一、“十五”时期区域经济关系前景分析

"十五"期间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除前两轮的区域经济冲突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外,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已开始显现,新的区域经济冲突有可能再次爆发。仅从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未来五年的战略重点项目产业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重复建设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首先,从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来看,重复建设有卷土重来的可能。2000年宏观经济形势已出现重大转机,这是公认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我国的市场物价止降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服务项目上涨14.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1%。一系列的数字表明:国家采取的积极的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价格运行已经出现积极变化,通货紧缩趋势已经得到遏制,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2000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扬及随后的波动,可能会使各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卷土重来。

其次,从"十五"的战略重点安排来看,重复建设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十五"期间,需求膨胀的可能性很大。根据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十五"期间国家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其中,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号称"改写中国经济区域版图的四大工程",将在"十五"期间陆续上马。在为这些气魄豪迈的大手笔工程感到精神振奋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投资巨大的工程肯定会对投资需求产生非常大的拉动效应,那些已经奄奄一息行将就木的重复建设企业可能趁此机会借尸还魂,死灰复燃。除四大工程外,以"五纵七横"为重点的公路国道主干网建设,"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的建设或改造,一批大型水电站的开工建设,一批水利工程的开工,以长江黄河为重点的堤防建设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宁)贵(阳)昆(明)等经济区的培育[2]也会产生极大的投资带动效应。这些项目无一不耗资巨大,投资需求量大,对重复建设的诱发作用不可低估。仅就"十五"将上马开工的巨型项目而言,那些"严重通货膨胀不会卷土重来"的预言是否值得商榷呢?

最后,从"十五"产业发展方向分析,盲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倾向值得注意。"十五"期间将"积极推进高技术研究,在有相对优势或战略必争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英明正确的决策,但同时还应看到,国内各地区已经兴起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热",不少地方纷纷组织代表团到国外与沿海地区"取经"并展开招商活动。如此多的地区如此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无疑很令人振奋。然而,其中一些过热行为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两类问题特别突出:一是同类型的高科技项目建设过多,许多地方计划开发的科技项目相似,产品雷同;二是不顾当地的

二.治理区域经济冲突的

区域管理制度建设

无论是分析现实,还是与发达国家对比,都能得出结论:中国区域经济冲突之所以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制度与政策存在缺陷。不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建设与政策设计问题,企业家的呼吁行业或政府促成的价格联盟或自律文书失败的教训乃至于政府正式的规定都很难发挥作用。

各级政府有令不依越俎代庖自作主张眼光短浅等缺陷是区域关系混乱的根本原因。治理区域经济冲突,首先得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明确区域管理机构的设置。

在现实中人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困惑是:规划与政策都非常合理,为什么做起来就走样呢?除了规划与政策本身的不完善外,制度缺陷是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一基本判断基于如下理由:

第一, 中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制度基础。区域政策与规划是政府的工具,无论是其形成,还是贯彻与评估,都需要一定的机构来负责。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这类机构不论如何设置,都是立法的产物。而且,必须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区域政策与规划负责。中国有许多部门中央政府部门涉及对地方的管理,但几乎无一部门具有立法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规划资源。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中国国务院组成部委共29个,国务院直属机构共17个,国务院办事机构共6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共9个。其中有许多涉及地方发展援助,各有一定的资源,但无一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形成的结果是"事事有人管有好处的,事事无人管有麻烦的"中央部门间冲突不断且将其延伸至地方,而且冲突解决无规则可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部门与区域冲突有加剧之势。改革在呼唤统一的区域管理机构。中国如果没有综合的区域管理机构,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区域规划。现实往往是区域大战酣战之际,一些部门感到事态严重,便将各种"规定""通知""意见""办法"等发将出去,无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眼见国家整体利益损失惨重,却无一部门承担责任。

第二,不存在可供区域管理利用的区域划分框架。中国是个大国,区域差距十分突出。然而,至今没有统一的区划框架,过去的六大区或七大区是行政需要的产物,只有经济地理研究价值;1996年3月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在全国建立7个跨省市区经济区域,虽然其有立法基础,但遭到众多非议。而在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有关西部的范围更是争论颇大。撇开对这些区域划分框架的范围合理与否不论,单就其单个区域的面积来说,无一适合作为区域政策的区域框架。因为即使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区域,也比西欧好几个大国的总和还要大,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实施援助或控制根本就不可能!英国只有区区25.86万平方公里,却划分成12个标准区37个二级区域和65个三级区域,中国如此广袤的国土只划分为廖廖几个区域是不可能实施真正的区域倾斜政策的。

第三, 区域政策工具残缺不全。除基础必须牢固外,还必须有规范与全面的区域政策工具,工具是区域政策的核心。中国除贫困地区扶持工具比较完善外,其他区域政策工具十分缺乏。此外,对区域/地区的援助绝大多数采取的是自主决定方式而非自动决定方式,这给地方政府甚至是个人"寻租"留下了很大空间,也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温床。在缺乏透明度时,资金划拨权是寻租与搞权钱交易的工具或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政策效率不高是不可避免的。除扶贫政策外,中国尚没有针对其他问题区域的政策,这也是工具残缺不全的一个表现。

第四, 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估机制。这一问题是与前面三个问题相联系的。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尚且不明确,谁来监督政策的实施呢?

综上所述,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目前没有综合区域管理机构,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规划。

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的问题分析,作者认为,在地域如此广袤的中国,在中央政府里必须有一个负责区域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为了方便分析,我先定这一机构的名称为"区域管理委员会"。

未来的区域管理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建议并报请中央与立法机构审批,具体执行经立法程序通过的政策规划与其他规则,与地方政府合作协调不同地区利益主体间关系并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统一管理专门的区域基金(需要设立)或约束有关部门的区域资源的使用方向,具体负责区域划分工作,组织实施全国性跨区域重大项目,组织研究重大区域问题,等等。

区域管理委员会由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双重领导,其与相关部门的关系见图1。在该图中,最关键的是成立机构与明确区域管理的立法程序。区域管理委员会提出有关区域问题的建议,报有关部委提意见,并呈交全国人大审议。若全国人大通过提议,则由区域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实施;若提议遭否决,且提议涉及重大问题,则交由中共中央与全国政协进一步研究,并将研究结论提供给区域管理委员会,区域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的意见重新研究,并将新提议报全国人大。

区域管理委员会的设置有两种选择:一是集中型,即成立一个独立的部委级机构。将现有的区域管理资源集中,成立一个"中国区域发展基金",使之成为区域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调控资源,并将目前分散于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与事业单位的区域管理和研究功能集中于区域管理委员会,各部委涉及地方的事务,特别是涉及多地区的事务须报告区域管理委员会并由区域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二是松散型,即成立一个跨部委的区域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相关部委的代表组成,以少数几个部委为核心,如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中央各部门的区域资源使用需经区域管理委员会同意,凡涉及多个地区的重大项目必须征得区域管理委员会的同意。

就近期机构改革的可能性而言,"十五"期间应考虑成立松散型的区域管理委员会,而从长远的区域关系协调来看,必须建立集中型的区域管理委员会,因为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区域间的利益矛盾会越来越多,对政府调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不如此则很难聚合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暴露出的区域大战充分说明了规范区域管理机构设置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论采取何种模式,除在中央设立职能部门外,省市区应成立相应的机构。此外,在规范全国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后,每个区域都应设立一个区域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尚没有标准的可供区域管理使用的区域划分框架,这也是区域制度的一个重要缺陷。从"十五"的发展趋势来看,"十五"期间,我们不仅要致力于解决落后区域的落后病,同时还要下功夫治疗已经或将要陷入结构膨胀之中的区域的膨胀病,而且极有可能还得面对新的区域病--萧条病。这些都是现代化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区域问题。因此,为克服区域经济冲突,协调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是不承认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团的。

执政党第一次清楚地承认中国社会存在不同利益集团,是1988年3月15日中共十三届二中全会的工作报告。

强势集团成为压力集团主导改革路径的可能性在中国已经出现了成为现实性的苗头。

二十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强势集团主导改革路径所造成的两极分化以及腐败,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将会出现合法性危机。

可能权力集团想通过经济的发展重建合法性,认为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治就稳定了。这样想法很危险。

中国社会稳定所需要的利益集团或者说阶层结构还没有形成。

主流经济学家们关于利益集团方面的典型说法,显示了为强势集团服务到底的"决心",他们堂而皇之的理论为强势集团操纵改革方向提供合法性辩护。

社会断裂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在城乡之间。

一个断裂的社会将向我们提出许多难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个社会的不同部分几乎是处在不同的时代之中。这个社会中最先进的那些部分与整个社会已经失去了联系。

在多元社会中,社会的各个部分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在断裂的社会其不同的部分几乎是处于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之间也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

在一个断裂的社会中,社会中不同部分的要求的差异,有时会达到一种无法互相理解的程度。

断裂社会中的政府和领导人,必须对来自不同群体的要求,有一种明智的态度,并对其进行妥善的协调。否则,就会埋下社会动荡的种子。

中国目前没有综合区域管理机构,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规划。

关系,"十五"期间区域划分工作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首先,必须确定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标准区体系划分。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标准区至少应分三级;其次,必须明确划分问题区域的标准,并在开发西部落后地区的同时,对东部发展过度地区予以适当的援助,以避免其因结构性衰退而陷入萧条的泥潭。至于具体如何划分区域,需要特别详细的研究,这不是本文所能解决的问题。无论如何,最终的区域划分必须以立法形式确定,为制订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确定基础。

考察世界各国所采取的区域政策会发现,具体的政策是多样的,且随着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区域经济问题的变化,各国政府往往不断调整其政策目标与手段。重构我国区域政策,一方面需要弄清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调整补充与完善现行的区域政策体系,使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尽可能使区域政策法规化并使区域经济管理与调控法制化,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重构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我国的区域政策应当是一系列政策的总合。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与我国的区域经济状况,"十五"期间,应尽快完善区域政策,包括四类,即区域分工政策区域布局政策特殊问题区域政策区域管理与调控政策。

"十五"期间,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是规模空前的,而且建设得好会造福子孙万代。然而,改革开放至今在这一领域的失误与问题颇多,这些是"十五"期间应着力避免的。其一是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重蹈覆辙。其二是力避"豆腐渣"工程。"十五"期间的许多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工程质量上的马虎将遗患千秋。其三是规范运作,防止出现新的"蠹虫",要用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滋生。其四是防止各地区争中央项目资金,造成新的区域争资大战。

当然,区域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此外,在区域管理机构设置与区域划分明确的基础上,还需要有系统科学的区域政策与区域规划。但无论如何,这一切必须以区域管理机构完善为基础。否则,就很难从根本上消弭区域经济冲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作者:张可云

上一篇:合同纠纷仲裁法律适用管理论文下一篇:有关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