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信息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公祭日信息(共13篇)

国家公祭日信息 篇1

据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曹劲松介绍,经省市委同意,在国家公祭日前后,江苏省和南京市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五大类21项宣传教育活动。

第一大类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系列活动,包括演讲朗诵比赛、诗词楹联征集展示、解放军官兵主题宣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动等4项具体活动。

——演讲朗诵比赛从9月18日开始持续到12月20日结束,评选后举行优秀作品视频展示及颁奖。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诗词楹联征集已收到845首诗词作品、244副楹联作品,正选取部分诗词楹联,邀请省市著名书法家书写100余幅作品,于12月8日开始在南京美术馆展出。

——12月10日上午,南京警备区将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1213名官兵,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和平公园举行主题宣誓活动。

——12月13日,中山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等40家南京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共同开展群众性纪念活动。

第二大类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料系列发布活动,包括公布幸存者口述史、公布“市民呈文”、发布史料新证、开展学术研讨等4项具体活动。

——从9月17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天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1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资料,连续公布100天。截止今天,已公布76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资料。

——南京档案局、南京档案馆从南京大屠杀档案中选取100份“市民呈文”,通过官方网站、政务微博等渠道同步公布。12月5日将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12月13日还将举行《馆藏南京大屠杀“市民呈文”档案史料展》。

——12月8日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在纪念馆会议室举行“史料新证—2014新征文物新闻发布会”。

——12月9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将在纪念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国家公祭视阈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公布一批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大类是“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社会教育活动,包括编写公祭读本、出品文集专题、公祭海报征集展示、发行纪念邮品等4项具体活动。

——从今年5月开始,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出版社等单位组织专家学者,陆续编写完成了小学版《血火记忆》、初中版《历史真相》、高中版《警示思考》三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8月31日和11月13日已分别举行了小学版、初中版的首发式。1日下午4点半,将在金陵中学举行高中版首发式,《读本》将全面进入江苏中小学课堂。

——编纂出版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文集。出版发行《国家公祭》丛书(第一辑)、《南京大屠杀辞典》、德文版《拉贝传》、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等。

——国家公祭海报征集展示。从10月开始,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国家公祭海报。截止目前,已征集到海报作品近500幅。12月13日前,组织方将从中精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在公祭现场和其他一些纪念场所展示。

——12月13日12点,省、市邮政公司将配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日邮资纪念明信片及纪念封首发式。

第四大类是“悼念同胞、珍视和平”公祭系列活动,包括在线公祭、遗属“家祭”、发公开信、社会悼念、和平法会、烛光祭等6项具体活动。

——7月6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主办的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目前,在线公祭人数已超过211万人次。

——12月1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在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庭祭告活动。

——12月10日上午10点,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学术报告厅,将举行南京大屠杀遗属致联合国人权机构公开信专题新闻发布会。

——12月13日上午10点,国家公祭仪式举办同时,将在北极阁、正觉寺、上新河、中山码头、燕子矶、普德寺等17处南京大屠杀丛葬地,举行各界群众悼念活动,南苑街道吉庆社区等部分社区也将举行悼念活动。

——12月13日下午3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市民族宗教局将邀请中日韩三国宗教团体,在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世界和平法会。

——12月13日18点至19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青团南京市委等部门将邀请国内外同类型场馆负责人代表、南京市青少年学生代表等,在纪念馆举行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暨烛光祭活动。

第五大类是“学习讲话,提高认识”座谈讨论活动。

——12月14日,南京市委将在纪念馆召开座谈会,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死难者遗属代表、专家学者代表参加,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

——12月15日,召开全国人大法工委、江苏省暨南京市人大代表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讨论会。

——12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将召开高校师生座谈会,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在国家公祭仪式上要讲话精神。

据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李朝润介绍,从12月5日开始,与“12?13”国家公祭活动相关的11项文化活动也将逐一开展。

——12月4日下午,5集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首映仪式,并将在央视播出。该片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

——12月5日下午2:30,将在南京钟山宾馆励志社旧址举行“拒绝遗忘”——首次国家公祭文学行动新闻发布会。《扬子江诗刊》将出版中韩诗人作品特刊,分别邀请舒婷、吉狄马加等14名中国著诗人和黄东奎等15名韩国著名诗人共同抒写,并邀请韩学家、汉学家互相翻译为两国文字。《不可磨灭的记忆》——《雨花》杂志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专刊,专刊采用了多种艺术形式,多维度、全方位控诉日本法西斯暴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将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12月5日和12月12日晚7:30,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江苏省演艺集团的130名乐手与100名合唱队员共同演绎的大型交响音乐会《永不忘却》将分别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和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

——12月6日晚7:30,舞剧《金陵十三钗》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演出。该剧根据美籍华人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门文元执导。

——12月8日至10日晚7:30,话剧《中山码头》在省文联艺术剧场演出。该剧讲述了1937年秋,在中山码头做生意的吴老板,重金购得小火轮一艘,不想日寇铁蹄步步逼近,发生了征船、炸船等一连串的故事。

——12月9日至10日晚7:30,话剧《二月兰》在南京紫金大戏院演出。该剧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慰安妇题材的话剧。通过慰安妇幸存者兰馨以及日本老兵岩太郎的回忆展开剧情。

——12月10日上午10:00,“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摄影书法展在省文联现代美术馆开幕。

——12月11日-12日晚7:30,歌剧《秋子》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演出。1939年,剧作家陈定写成同名剧本,后经臧云远、李嘉作词,黄源洛作曲,最终于1941年完成剧本,1942年首演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歌剧“肇事之作”。近期由南京艺术学院重新复排。

——12月12日晚7:30,话剧《沦陷》在南京理工大学剧场演出。该剧以1937年日本侵占南京为背景,刻画不同国籍、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在残酷战争面前截然不同的人性体现。

——12月12日晚7:30,《和平颂》——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南京保利大剧院音乐厅演出。《和平颂》2001年春由南京民族乐团创意,特邀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历时三年倾心创作,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演绎反对侵略战争、呼唤世界和平主题的大型民族交响乐。

国家公祭日信息 篇2

一、公祭对象与公祭日的解析

国家公祭日悼念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而是包括其在内的“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 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侵华历史。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策划了“九一八事变”, 并进而侵占整个东北, 拉开了长达14年侵华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 在北平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据统计, 抗日战争中, 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

为何要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命名?因为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暴行中最集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 成为中国民众对日本侵华历史认识的一个象征。“这一震惊中外的惨案, 受害人数之众, 持续时间之久, 杀人手段之残酷, 均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 (1) 。

在国际上, 南京大屠杀被称为二战史上的大惨案, 是人类文明史上泯灭良知、灭绝人性和践踏文明的暴行代表。因而, 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命名, 将使之对死难者的悼念超越国界, 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战争、反对暴力、追求和平的愿望。

将公祭日选定为12月13日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内涵。1937年12月13日, 是国民政府首都所在地南京城沦陷的日子, 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 正是从这一天开始, 侵华日军在南京展开了大规模的烧杀淫掠的屠城暴行,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所以, 这个日子最具代表性, 最应为世人所铭记。

二、充分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泯灭良知、灭绝人性和践踏文明的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 铁证如山, 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法庭审判, 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2) 。战时, 南京大屠杀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的象征, 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民众的这一印象。

1946年1月19日, 为惩治战争犯罪, 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在日本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对28名罪大恶极的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 其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 原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被判处绞刑。在法庭判决书中, 用两个专章的篇幅, 做了题为“攻击南京”和“南京大屠杀”的判词。最终认定:“在日军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 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这一估计并不夸大其词, 而是可以通过埋尸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证据加以证实的。这些组织掩埋的人数多达155000人。他们还报告说, 大多数死难者都是双手被反绑着的。而且, 这一统计数字还不包括那些被焚烧的、被扔进长江的及被日军以其他方式处理的尸体。”“被占领后的一个月中, 南京城里发生了将近2万起强奸案”。同时认定:“几天后, 这样的纵火似乎成了一种固定模式, 并持续了六个星期。大约1/3的城市就这样被毁掉了。” (3)

1946年2月15日, 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 后改称“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 作为同盟国法庭, 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专门调查和审理。最终, 法庭判定 (三十六年度审字第一号) :“计我被俘军民……惨遭集体杀戮及焚尸灭迹者, 达十九万人以上…… (详见附件甲一号至二十八号) ”, “被零星残杀, 尸骸经慈善团体掩埋者, 达十五万人以上…… (附件乙一号至八五八号) 。被害总数共三十余万人。” (4) 原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 “杀人竞赛”的刽子手野田毅、向井敏明, 以及田中军吉被判处死刑。

两个法庭的判决, 以法律形式界定了南京大屠杀的范畴:1.时间界定为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底;2.受害对象为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战俘;3.暴行内容为烧杀淫掠;4.屠杀规模为30万人以上, 从而形成历史定论和法律定论, 这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提供了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三、广泛的民意基础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距今已经77周年, 这一惨案一直铭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记忆中, 并通过书刊、报纸、影视文学作品等媒介转化为群体性记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日本教科书事件, 南京市政府组织建馆、立碑、编史, 使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得以向更深层次延伸。1985年8月15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江东门集体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建成开放, 是国内第一座抗战纪念馆。1983年、1998年至2000年、2006年该馆先后三次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骸进行抢救发掘与科学保护。广泛调查与整理遇难者名录, 将其镌刻在遇难者名单墙上 (又称哭墙) 。作为社会记忆的设施, 纪念馆和纪念碑将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予以保存、展示和传承。

多年来, 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但大多是自发性的民间小规模活动, 这一现状直到1994年得以改变。

1994年12月13日, “南京各界人士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在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各界人士和驻宁部队官兵近千人参加仪式, 放飞和平鸽, 悼念遇难的同胞, 北极阁、五台山、中山码头、燕子矶、普德寺等处同时举行悼念活动, 这是南京第一次举行大规模的悼念死难同胞的公祭活动, 这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已举办了20年。1995年公祭活动由南京市升格为“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2002年举行的“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65周年暨南京国际和平集会”, 首次增加了国际和平元素, 市民代表在仪式上宣读《南京和平宣言》 (至今已持续了12年) , 日本东铁路工会友好代表团等中外友好人士出席了仪式和集会。此后, 每年的“12.13悼念活动”规模不断扩大, 内容不断丰富, 如国际和平法会、烛光祭等。

但其终究只是江苏省暨南京市的地方性公祭悼念活动, 地域上局限于一省一市;从悼念规格来说, 尚无国家层面的领导参与;从影响力来看, 与国家公祭相去甚远。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已经77年, 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200人。这些老人多已至耄耋之年, 体弱多病, 时间并没有弥合受害者的精神创伤, 他们仍未走出当年的梦魇。以国家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公祭日, 使之能在有生之年见证、参与国家公祭活动, 无疑是对他们精神的极大抚慰。

近年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 以及人大和政协代表、专家学者不断呼吁, 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2005年, 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 首次提出把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2012年,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向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的建议》 (第5888号建议) , 他指出:“南京大屠杀不是南京城一地的事, 它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南京之痛, 国人之痛;南京之灾, 民族之灾, 应该通过国家公祭的形式悼念遇难的同胞, 振奋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 (5)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无疑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呼声与意愿。

四、符合国际惯例

目前, 以国家公祭形式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 以增强民众对国家遭受灾难历史的记忆, 已成为国际惯例。早在二战结束后, 主要参战国为了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民众和为国捐躯的将士, 纷纷设立国家级哀悼日:1959年, 以色列通过立法正式设立了大屠杀纪念日, 日期为每年犹太历尼桑月27日 (4月7日至5月7日之间) ;前苏联将德国投降翌日5月9日定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波兰、德国 (1995年) 、英国、意大利等国立法, 将1月27日设立为国家级哀悼日;2011年, 美国将12月7日确立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 以悼念在珍珠港事件中阵亡的美军士兵。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美国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 每年都举行规模宏大、高规格的国家公祭活动, 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到场敬献花圈, 并发表公开讲话, 参加公祭的民众则达数万之众。2005年, 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定, 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以此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 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行。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 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大惨案之一, 为其设立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体现了对所有在暴力、战争中受害者生命价值的尊重。使之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记忆上升到人类共同的记忆, 固化了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负面历史遗产。

德国文学家莱辛说, 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 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一直以来, 日本右翼否认、美化对外侵略战争, 特别是南京大屠杀历史 (6) 。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 对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细菌战等问题的表述进行删改, 歪曲历史;日本政要不顾中国及亚洲人民的反对, 执意参拜靖国神社, 并屡屡发表否认侵略战争的谬论。以国家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无疑是对日本右翼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行径的迎头痛击和有力批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 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 。而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 其意义不仅是固化这段惨痛的历史记忆, 更是为了超越历史,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

摘要:今年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以法律形式固化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决定》的出台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充分的法理依据, 符合国际惯例。本文就国家公祭日的内涵, 以及设立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做出解析。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历史记忆,国家公祭

注释

11 南京日报, 1994-12-14, 第一版.

22 朱成山, 朱同芳, 主编.国家公祭——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资料集1.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 2014, 6:3.

33 杨夏鸣, 编.东京审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5:607-608.

4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822-823.

55 朱成山, 朱同芳, 主编.国家公祭——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资料集1.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 2014, 6:15.

66 如[日]东中野修道, 小林进, 福永慎次郎编.南京事件——考证“证据照片”.草思社, 2005.

国家公祭日信息 篇3

[关键词]高考公祭日背景教材考点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96

一、历史背景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自2014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

习近平在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二、 教材考点链接

1.政治生活

(1)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2)政府依法行政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体现了政府坚持为人民负责的原则。

(3)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5)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2.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三、跟踪试题

1.2005年,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这体现了()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解析:题目材料强调了文化的作用,设立国家公祭日就是为了促使人们以史为鉴,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故选择C项。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促使人们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这表明()

A.人们的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物质产品离不开精神载体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选项表述错误。B选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应排除。通过建设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及开展相关活动来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体现了C选项的内容;D选项谈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材料没有涉及。答案为C。

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材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物质的决定作用,B、C、D与材料没有关系,故选择A项。

国家公祭日作文 篇4

这件惨绝人寰的事至今已过去83年,早已成为历史,但这段历史不该被人遗忘,更不该被敢做却不敢承担的人所篡改,历史不容有一点污垢,不容本身便双手沾满善良人血液的肮脏之人所篡改。

这一天,日本对手无寸铁的中国进行了长达6周之久惨不忍睹的大屠杀。“鬼子”,呵,应该用屠夫,用禽兽来称呼吧。这些禽兽用铅丝将难民及其俘虏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他们进入南京的短暂一个月内,城内发起2万多起强奸,轮奸之类的事件,无论妇女,老妇还是少女都无法逃脱被玷污的局面。为了掩盖自己抢劫和强奸的罪恶,许多女子在被强奸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并且他们见道房屋便点火焚烧。似乎,这些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有趣且理所当然的事。

事后的南京一片凄凉。

一列列的数字,震撼着太多的人,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无辜生命。

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但是日本武藤章却似服了兴奋剂般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时任关东军参谋部第二课课长的河边大佐说:“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国家公祭日主题征文 篇5

1937年12月13日,是我们全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正是南京大屠杀的开始,日本人向我国南京市进行大规模的侵犯,也正是从那天起,中国人的厄运就到来了。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他们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日军杀害活埋共30多万人。

看到这里,我的眼里噙满了泪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我仿佛置身在那个世界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青年被杀害,小孩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而我却无能为力。他们把孕妇腹中的孩子刺死,我替那个还没有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就被死神召唤的婴儿感到哀伤,替那个快要做母亲的孕妇感到痛苦。

当我把这篇文章读完时,我咬着牙,心里充满了愤怒。中国当初为什么那么弱?为什么任由一个小国欺负?可是,这又能怪谁呢?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告诉我们:祖国落后是会被挨打的,人民不团结一心也会被挨打的。所以,让我们祖国繁荣富强的方法一就是:让祖国不要落后,让人民要团结一心。虽然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7年了,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了,但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却永永远远的记下了这悲惨的一页。我们应该牢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只有我们一代代人牢记国耻,奋发图强,才能振兴中华,才能洗去那千古奇耻。

纪念国家公祭日作文 篇6

十三号这一天,我们的领居都观看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邻居王奶奶:日本那些强盗,在中国的地盘撒野,太可恶了,简直就像没人性的禽兽!

邻居吴叔叔:这些日本鬼子,实在是太坏了,烧杀抢掠不说,到现在还在抵赖,想埋没真理,明明杀了三十多万中国人,却说只杀了十到二十万人。难道十到二十万人不是人吗?你们凭什么这么说?你们为什么不敢作敢当?在强国面前是只老鼠,在弱国面前是只老虎!

邻居陈同学:日本人像一群发了疯似的老虎,清朝的皇帝更是腐败无能,居然看着这么多人白白牺牲,却无法报仇!

国家公祭日信息 篇7

通过研究2014年11-12月份及公祭日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对首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特征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1 2014年11~12月及公祭日管控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

1.1 空气质量总体评价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评价, 2014年11~12月, 受秋冬季静稳天气及雾霾影响, 南京市空气质量跌宕起伏, 空气质量指数 (AQI) 介于39~221, 空气质量达标率为51.7%, 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NO2。管控第一阶段, 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57.9%, 管控第二阶段为58.3%, 首要污染物仍为PM2.5、PM10和NO2。国家公祭日当天 (12月13日) , 南京市空气质量为良, AQI为77, 首要污染物为PM10。

1.2 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1.2.1 颗粒物 (PM10、PM2.5)

国家公祭日及其空气质量管控期间, 处于秋冬季, 是全年空气污染较为频繁的阶段, 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即PM10、PM2.5。2014年11~12月, 南京市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34μg/m3和72μg/m3。管控第一阶段PM10平均浓度为126μg/m3, PM2.5为66μg/m3;管控第二阶段PM10平均浓度为141μg/m3, PM2.5为61μg/m3。

从颗粒物的日均浓度变化来看, 国家公祭日当天PM10浓度为105μg/m3, PM2.5浓度为37μg/m3, 均达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管控第一阶段PM10浓度介于25~267μg/m3, PM2.5浓度介于16~171μg/m3;管控第二阶段PM10浓度介于80~252μg/m3, PM2.5浓度介于25~99μg/m3, 具体日均浓度变化情况详见图1[3]。可以看出, 11~12月, 南京市的PM10和PM2.5均呈现曲折变化、波动较为频繁的现象, 并且在管控期间, 在维持整体浓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仍然出现了个别PM10和PM2.5浓度的峰值及较高值, 这也证明了秋冬雾霾频发阶段, 空气质量管控存在一定难度。

1.2.2 气态污染物 (SO2, NO2, O3, CO)

2014年11~12月, 南京市SO2、NO2、O3和CO平均浓度分别为28、63、50μg/m3和1.1mg/m3, 管控第一阶段南京市SO2、NO2、O3和CO平均浓度分别为23、63、46μg/m3和1.1mg/m3, 管控第二阶段分别为33、60、42μg/m3和1.0mg/m3。仅NO2浓度超过二级标准, 其他三项污染物均处于较低水平。

2 同期对比分析

从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和影响秋冬季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颗粒物浓度着手分析, 对比2014年管控期间与2013年同期上述两项的情况。

2.1 空气质量达标情况

根据不同统计时段计算得出, 2014年11~12月空气质量达标率为51.7%, 而2013年同期尚不足两成, 全部管控期间、管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空气质量达标率均比2013年同期高出三成以上, 其中管控第一阶段同比提升幅度最大, 超出42.1个百分点 (表1) 。国家公祭日当天, 南京市空气质量为良, 而2013年同一天为中度污染, 同比提高两个级别。

据统计, 2014年管控期间重污染天数有大幅减少, 仅出现1天重度污染, 轻度和中度污染天数分别为10天和2天;而2013年同期, 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共有11天, 其中5天严重污染, 良的天数仅有6天。总的来说, 2014年管控期间空气质量整体好于2013年同期 (图2) 。

2.2颗粒物浓度

根据不同统计时段计算得出, 2014年11~12月南京市空气中的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9.5%和44.5%。全部管控期间、管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南京市空气中的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40.0%, 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幅度均在50.0%左右, 颗粒物总体水平比2013年同期要低很多 (图3) 。

3 原因初步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 首个国家公祭日及其管控期间, 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 以下从管控措施、气象扩散条件两方面对改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

3.1 管控措施严格

为保障国家公祭日南京空气质量达标, 南京市在公祭日临近前参照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特别管控方案, 省内以南京市为主, 13个市联防联控, 协调周边地区共同参与空气质量保障。在管控第一阶段, 南京市的重点石化、钢铁企业停用部分重污染生产装置;水泥、铸造行业全面停产;各区 (园区) 确定一批停限产企业。6家热电企业发电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15%。管控第二阶段, 各项管控措施全面升级。重点石化、钢铁企业停产;各区 (园区) 增加停限产企业。6家热电企业发电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0%。国家公祭日前一周, 除地铁工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市政重点工程外, 南京市范围内近2000家工地全部停工。此外, 还加强对全市主次干道连续进行冲洗、洒水、清扫作业。禁止所有黄标车、高污染车辆及重型车在南京上路行驶;禁止外地高污染客运车辆进入南京;南京绕城公路内禁止外地运输车辆过境。南京停止30%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使用[4]。

3.2 气象条件改善

近年来秋冬季雾霾频发, 大气条件静稳, 扩散条件较差, 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据统计, 2014年国家公祭日管控期间, 南京市扩散条件良好的天数占比48.4%, 扩散条件一般和较差的天数占比均为25.8%, 2013年同期扩散条件良好和一般的天数占比均为22.6%, 扩散条较差的天数占比为54.8%, 由此可知, 2014年公祭日管控期间, 大气扩散条件也在大幅改善。

根据上述监测分析可知, 首个国家公祭日及其管控期间, 南京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一方面与管控措施严苛有关, 另一方面气象条件主要是污染扩散条件的转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 QTNi PIs4Ys Mv Y8w Zjm S17u4Xu QL-Pa Z8Ueis DCjy FTi CP-9Sf80Aqk LGpd Jv6cv5nosp8bw1e9z ZLW5Rg-NQq.

[2]中国南京[OL]:http://www.nanjing.gov.cn/njgov_2014/hdjl/wt/csgl/201412/t20141204_3079398.html.

[3]喻义勇, 陆晓波, 朱志锋, 等.南京亚青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J].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4, 6 (1) :5-9, 17.

国家公祭日个人感想 篇8

我懂。

七十七年前的十二月十三日,侵华倭寇来到了南京,占领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其手段极其惨忍!

七十七年后的十二月十三日,人们面对这种残酷的过往,又有何认知?我只能保持沉默,我只能持观望态度,我只能用的努力让周围人知道这一天的特殊含义。

如果随意问一位青年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题目,也许他会顿住,说不出所以然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段历史,不了解这场杀戮的血腥!砍头,枪毙,活埋,火烧,水淹,奸杀……简直让人难以置信。通过查询资料,我才知道当时训练新兵,最后一个项目便是杀死一个中国人!

我默哀,为那30万索然无辜民众默哀。

如若30万幽魂还在痛苦的呐喊,一定要对他们说——

国家公祭日国旗下讲话 篇9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立志成才》!

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77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用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刺杀的靶子,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

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更是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清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

半个世纪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荣辱兴衰强弱需要靠我们年轻的一代。国家看似很大,但爱国却是很具体的。为国家节约每一滴水,是爱国;为国家节约每一度电,是爱国;为国家珍惜每一粒粮食,是爱国;认真学习、高唱国歌、向国旗敬礼更是爱国。遵守国家的法律,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也依然是爱国。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更是爱国的表现。

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不再受欺辱,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人的尊严,为了我们个人美满幸福的生活,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吧。

谢谢!

八年二班

国家公祭日党员心得感悟 篇10

国家公祭日党员心得感悟 500 字

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专门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的原因,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变而削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本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仍然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天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

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一直在发生。南京大屠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的悲情时刻,以达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事件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其一,南京事件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许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军民付出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重。

其二,迄今为止,**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事件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国家公祭日党员心得感悟 500 字

1937 年*月的南京,是一座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

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 1937 年*月到 1938 年*月初,仅仅 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他们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许多残忍的方式对

待我无辜的市民,日本人们将烧光、杀光,枪光作为口号,向我国的南京人民进行事件。

他们将五万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赶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机关枪,对着那些痛苦的人群扫所射……除了个别的幸存者外,绝大多数都躺在了满是血腥味的血泊里,连一幢大多数完好的楼房也没有留下,都被可恶的日本鬼子打得不成样子,将南京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可怕极了!日本军队还齐心协力将孙中山的雕像用铁链拉起来推倒,扔到大江深处。一批人死前,他们大大声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看完了电影,我的心情沉重,这刻苦铭心的国耻,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不会亡!

国家公祭日党员心得感悟 500 字

我们在历史深处挖掘沉痛过往,帝国主义的铁蹄似乎还在踢踩践踏,侵略者的刀似乎还在铮铮作响,我们唯有抚摸伤痛,让它结痂,化作坚韧铠甲;收捡断壁残垣,重铸民族信仰,像锈迹斑斑沉睡于地下几千年之久的青铜戈矛,越磨砺,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公祭日回顾历史、反思历史,不是要挑起敌对情绪,而是要我们都竖起警觉的耳朵,听,今天的世界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变化,地区之复杂,有时候远超我们的想象。你一定不会漠视我们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颓顿的片段;一定不会遗忘我们的民族艰苦摸索中那些创痛而未绝望的细节;更不会错过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高歌猛进的时代大潮。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弄潮儿,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站在巍巍巨轮之上,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不忘记忆,离不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 篇11

江东门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为了纪念这段“无国界”人道主义感情,从起,纪念馆在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前夕,都会组织国际和平徒步活动,“边走边看,重温历史,感受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当天的徒步线路全长8.2公里,环绕当年的“南京安全区”边界: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出发,途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五台山丛葬地、拉贝故居、鼓楼医院、宁海路5号、宁海中学最终回到南京师范大学。

只是,随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年事已高,在徒步的队伍中,越来越少的“老面孔”令人黯然。不过,尽管已年过九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今年仍坚持参加了徒步活动。在儿孙的搀扶下,老人颤抖着为魏特琳女士雕像系上围巾,“魏特琳小姐,我又来看您了!”

魏特琳是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名美籍教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不顾个人安危,放弃离开南京的宝贵机会,在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保护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免遭伤害。

当时年仅10岁的葛道荣和两个弟妹,就是在魏特琳等国际友人的保护下,躲过屠戮的幸存者。尽管过去八十多年,葛道荣对这段恩情依然刻骨铭心,“魏特琳小姐给我们的是‘涌泉之恩’,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是‘滴水’相报。”

在今年的徒步队伍中,也有更多年轻人和外国友人的加入。

19岁的奥地利高中毕业生Linus Mayerhofer,是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一名国际志愿者,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告诉记者,“从今年八月份来到南京,通过志愿者工作,对南京大屠杀也有了一些了解。但以实地探访来感受这段历史我觉得更有意义。”

纪念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12

山河肃穆,草木含悲。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被铭记的历史。

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悼念遇难同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鲍墟中学组织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活动。

各班组织召开了以“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为主题的班会,向学生宣讲国家设立公祭日长远意义,反应了中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体现了我国对于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

誓词

铭记,

不只是民族的悲怆,

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

纪念,

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

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

国家公祭日优秀作文 篇13

国家公祭日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纪念馆,一起来祭奠被日本侵略者屠杀的遇难同胞。他们向死难者敬献花篮和花圈。人们在死难者面前默默地默哀。眼睛里都饱含着热泪。十点整,警报声拉响了。这刺耳的警报声在南京上空回荡着……行走的人们驻足默哀,行进的车辆停车鸣笛,一切都静止了……

国家公祭日提醒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也是对我们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当警报声拉响时人们不仅是对死难亡灵的思念,更是一种激励。解放军战士想:努力训练杀敌本领,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工人师傅想:努力工作制造,建设祖国美丽家园。少先队员们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设计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高考英语作文3短语下一篇:七夕的经典爱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