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的产业结构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产业结构状态不仅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是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在历经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传统产业要素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产业结构矛盾与问题正逐渐凸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转型升级的产业结构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型升级的产业结构论文 篇1:

新常态背景下山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山东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背景,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因进行了解析,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框架下市场与政府两个层面的价值理论,以此透视山东经济转型的三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慢、服务业发展落后和制造业发展粗放三大问题,并提出了理论性建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框架分析,文章认为山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政府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在市场主体配置调节体系的前提下,需积极采取辅助性举措,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

关键词:山东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结构经济学

一、引言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山东省经济增速疲软尤为显著,成为我国国民当前经济现状的缩影。虽然其产业内实行了纵向一体化分工的“块状经济”,但产业结构仍面临“不均衡、不合理、不先进”的三大窘境。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的近十年,省域经济的市场化改革红利已趋于穷竭,且经济增长呈现了“斯密极限”的饱和态势,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逐步向中高速增长过渡。

山东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第一、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的山东工业体系,在产业技术变革的当下,仍处于国内外产业链分工的低附加值部分,面临国内外产品需求锐减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崛起双重压力,出现产能过剩与成本过高并存局面。第二、山东产业结构升级滞后,连锁引发居民收入停滞不前、有效需求骤减,中等收入陷阱日益凸显。第三、创新型人才显露出流失外省的态势,同时老龄化逐步逼近,有效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日趋逼近,人口红利开始缩减,传统的产业结构优势丧失。第四、省内实体经济的边际收益率缩减,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并未缩减,直接金融体系泡沫日趋膨胀,中小微企业的借贷金融杠杆率不断攀升,振兴实体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成为防范省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利器。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新时代背景下,省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宏观经济改革紧密相关,而我国经济改革重点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因此,本文基于林毅夫教授所领导创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对当前山东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面临问题进行梳理,力图表明新结构经济学在山东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中的指导价值。

二、对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介绍

新结构经济学是应用新古典分析的方法,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及其变迁原因,以说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为什么不同,为什么发展过程本身是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不断变动的过程。作为当代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新结构经济学虽尚处初期萌芽阶段,但具有鲜明的创新观念与理论价值,摒弃了发展经济学前两波思潮中非此即彼的固化理论框架。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林毅夫教授在2009年左右构建出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新结构经济学对前两波思潮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型要兼顾政府与市场两者的作用,需摒弃前两波思潮下非此即彼的固化思维,重视政府与市场相辅相成、相互弥补的关系。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本前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最优配置是由其现在的要素禀赋所决定,在不同的给定时间,其所存在的要素禀赋结构是不同的,如劳动力数量、资本存量、自然资源、技术创新程度等均有不同。在经济学的所有要素分析中,最后都只剩两个最重要的变量,即总预算和相对价格,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核心假设认为,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因此要素禀赋的结构及其相对价格决定了某一经济体在特定时间的比较优势。

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充分发掘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内部要素禀赋结构、保持比较优势下的核心竞争产业开发,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路径。而地域经济下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是需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

在市场方面,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延续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其理念基础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要坚持市场与企业自身的主动地位,遵循的市场发展规律,保障价格调节的独立性与其有效配置的完整性。同时新结构经济学强调积极健全企业家培育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筛选合格企业家,避免直接干预企业决策,发挥企业家群体在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方面的主导作用。另外,新结构经济学秉持“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应保障各种要素的能够在其要素市场自由流通,以实现通过价格机制能够反映相关要素的稀缺性。

与主流经济学不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对象重点是政府。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政府应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扶持产业升级和实现经济多样化,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反对“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强调要积极实践“有为政府”经济理念。新结构经济学同时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强调政府应反思和借鉴发达市场的政策得失与成功经验,认为发展中国家需在适宜阶段制定适宜产业政策,以待实现本国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维护市场经济良性发展方面,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政府需积极有为,保护私有产权、完善法律法规,同时注重政府构建“增长甄别”机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企业进行必要的“外部性补偿”,而且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政府宜为企业创新改革提供外部支持,完善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的创新產业,宜适度给予金融信贷的优惠倾向。政府需积极有为、克服市场失灵、加快产业升级。林毅夫教授对此作出解释,产业政策的制定并不等同于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经济,而是政府“因势利导”,配合市场选择,实现经济增长的“弯道超车”。

三、 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新结构经济学框架下的思考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作为经济总量与人口基数庞大的省份,山东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方面,过去庞大的经济规模带动经济增速的局面不再重现;另则,经济危机过后,政府宏观政策失灵,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扩张性货币政策并存,拉动投资增长与刺激需求扩张的初衷在政策效果中发生偏差。出现了重工业产品产能过剩,如煤炭、钢铁、重化工等行业中产生大量滞销与失业现象,同时省内多数国企、民企活跃于银行借贷和私募融资中,省域国民经济开始逐步倾向“脱实向虚”趋势,企业金融杠杆率持续扩大。多数人开始将目光离散于缺乏增长活力的实体经济,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导致在地产市场库存增扩的同时,产生房价持续攀升的矛盾局面。显然,山东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之举。

山东经济结构改革的关键是山东各级政府,政府需制定適宜发展的产业政策、发挥因势利导的辅助作用。《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对创新型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进行经济战略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工业体系的基本形成。由此可见山东经济政策是完全符合新结构经济学理念的。林毅夫教授曾认为好的产业政策制定可促使区域经济增速翻2~3倍,但在山东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却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重点问题,仍需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进行思考分析。

第一、 传统行业保守滞慢,高新技术产业亟待加强,是山东产业结构转型的重点缘故。以互联网产业为例,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山东省仅开创集团一家互联网企业上榜,相比之下,广东省有16家互联网企业上榜,江苏省有7家互联网企业上榜。同时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大约为22.77万亿元,而山东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仅为1.049万亿,仅占比不到5%,同期广东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为5.423万亿,位居全国第一,是山东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的517% 。

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山东地区在某些生产要素方面是拥有比较优势的。省内人口基数庞大,拥有丰富的高新技术创新型人才,并且山东经济体量巨大,创业投资资本充裕,产业转型升级之际,倾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极大前景。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市场参与者承担更大的风险,缺乏政府的产业扶持与指导,省域内众多传统行业的企业不愿参与进来。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念,政府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为其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针对创新型企业施予外部鼓励和优惠税率,引导其合作联动、共御风险,实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过渡发展为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 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山东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攻克的重大一关。截至2016年,山东省的服务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分别低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6.6%、4.9%、3.5%;而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交通运输、邮政仓储批发零售占比为45.1%,分别高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10.7%、13%、8.7%,这一比重在“十三五”期间不降反升。现代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山东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其相对滞后的服务业增大省域经济的下行压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的必然路径之一就是要健全升级现代服务体系。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对创新产业扶持需因势利导,山东省域服务业已基本健全,但仍属落后。地方政府需结合本地发展特点,在遵循市场意志的前提下 ,适当为部分企业指明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前景,配合企业生产经营。凡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责范畴内,软、硬件基础设施配置仍不健全,以致阻抑“先驱型”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政府宜有所作为,实践“有为政府”的新结构经济学理念。

第三、 精化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结构优化的亟待解决的关键之局。传统制造业在山东经济产业中占据半壁江山,其特点为资本技术密集相对偏低而劳动密集型偏高,尤其在山东重化工业方面,近些年来出现资源有效利用率过低而产能明显过剩现象,由于传统行业生产成本过高,在山东GDP增速7.5%的良好态势下,其重化工行业增加值却同比增长2.5%,传统建材行业增加值仅同比增长2.9%,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仅同比增长1.5%,精化制造业在山东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至关重要。

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需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相匹配,才能将经济体的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比较优势。而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同样面临当下人口红利衰退的形势,按照新结构经济学分析,山东制造业衰落可归因于创新培育机制不够完善、过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新结构经济学,政府宜回笼创新型人才,加快青年创新孵化机制,对传统制造业企业施以导向型产业政策、针对创新型企业施予适当外部性鼓励、协助市场主体积极开拓智慧产业,建设具有IP优势的高端制造业。

四、总结

山东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趋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推动山东经济实现“熊彼特型”增长。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山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为三大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慢、服务业发展落后和制造业发展粗放。新结构经济学认为解决三大问题需“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合作,两者之间主体为市场,而关键是政府。因此针对山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结合本地要素禀赋,发掘省内劳动力、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制定适宜企业优化升级的辅助性产业政策,在政府经济管理范畴中,积极发挥因势利导与增长甄别的作用,以此实现山东经济增长的“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研究[J].现代产业经济,2013(01).

[2]姚耀军.从“斯密型”增长到“熊彼特型”增长的过渡[J].浙江学刊,2004(05).

[3]赵明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7(04).

[4]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和前景[J].经济研究,2013(05).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作者:高震

转型升级的产业结构论文 篇2:

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产业结构状态不仅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是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在历经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传统产业要素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产业结构矛盾与问题正逐渐凸显。在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发展、提高劳动力要素质量、提高资本要素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产业决策与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正式步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前期实施的刺激政策仍在消化,产业发展正经历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阵痛。产业是经济研究的核心,社会生产、经济生活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持,新常态下新形态的经济转型更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由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构成,是主要由投入产出关系体现的产业高级化发展过程,产生的结果是生产质量和效益水平的提升。

江苏省是经济大省,201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万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在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江苏省传统要素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面临着一系列产业结构矛盾,如产业结构不协调、产能过剩、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掌控力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冲突等,产业结构形态迫切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演变。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看一个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发展优势和升级空间,是否按照产业演进的普遍规律向着高级化发展,即第一产业在总产出中的比例不断降低,第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不断增加,在第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伴随供给要素和资源不断向着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逐步占据产业构成主要地位的发展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自我完善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政策优势的不断凸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产值构成分析

从产值构成来看,1978年,江苏省GDP为249.24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70 116.38亿元,折合基期不变价格产值为17 801.0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31%。1978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7.57%、52.60%和19.84%,2015年,当年价格水平比例结构变化为:5.68%、45.70%和48.61%,截至2015年,江苏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已经成功超越第二产业,表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正在向着合理化趋势演进。从2015年三大产业对产出的拉动作用看,江苏省第一产业对产出的贡献率为1.7%,拉动总产值增长0.1%;第二产业对产出的贡献份额为51.8%,拉动总产值增长4.4%;第三产业在46.5%的贡献率水平下拉动产出增长4%,江苏省的第二产业目前依旧是地区产出扩张的中流砥柱。图1显示了1978~2015年江苏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可知第一产业在产出中的比重不断减少、第三产业不断上升,同时,第二产业在长期维持着较高比重水平之后开始出现缓慢降低的态势,产业结构的比例演变情况符合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普遍规律。

(二)就业构成分析

从就业构成来看,1989年至2015年间,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达到最低点,仅占三产总就业人数的18.4%,未来预期还将继续下降,说明江苏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减弱;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总体上呈现先波动后上升的趋势,2000年以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微波动,幅度不大,2000年以后,就业比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从绝对值来看,2004年,江苏省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三产业,成为三产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产业,并一直保持至今;除1989年外,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上升,增长幅度超过第二产业,年平均增長1.63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还将持续增强。

三、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协调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发展

与浙江、广东两省相比,江苏省资本、劳动力等供给要素在前期主要集中于发达的工业,现阶段随着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下降,第三产业吸纳供给要素的空间有机会被进一步释放,“十三五”时期将是大力发展地区服务业的有利时机。

1.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配套完善

协调产业结构并不单纯意味着用抑制第二产业的方式来提高第三产业,一定要适合地区的发展基础和现状。江苏省制造业已经跻身于全球产业分工链条内部,国家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提出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战略要求,这对江苏而言必定是建立在制造业全球产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江苏省应该依靠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以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鼓励制造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实行服务外包,加速企业内部非中枢业务的外部分离,形成与制造业上、中、下游融合搭配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同时,应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详细分工,通过制造业的服务需求推进该产业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用催生各种新型业态的方式来深入完善地区服务网络及实现服务业的扩张。

2. 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协同发展

“十二五”期间,“十百千”计划的稳步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江苏省传统和现代服务业的紧密融合,现代服务业受到传统服务业的助力获得了快速高效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江苏省传统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仍然较高,现代服务业的比例过低,主要原因在于新业态中领跑型大企业较少,整体的影响力、竞争力较弱,品牌效益匮乏,在吸引投资方面严重缺乏号召力。资金的限制等同于扼住了企业发展创新的命脉,政府作为决策部门应该进一步发挥核心引导作用,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用优惠政策倾斜和减轻服务业税负等手段增援扶植现代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应该进一步规制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为现代服务业清扫障碍、优化环境。

3. 加强本地服务业的国际参与度

区域内发达的制造业正是依靠着优势的区位条件和重度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大势发展的。与第二产业相比,江苏省第三产业基本无法融入国际环境,同时,由于江苏省外资利用率高,参与国际分工的制造业主要通过国外服务企业进行沟通,对本地服务扩张形成的挤压不利于地域内服务业的发展。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是,一般制造业发达地区的服务业更为滞后。因此,江苏省内的服务业同样可以行使区位条件,用积极加强服务业国际合作和吸引、接纳服务型跨国公司等手段快速融入到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之中,进而在加强本地服务业关联配套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自有品牌并加以推广宣扬。

(二)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要素质量

江苏省劳动力规模扩张速度较低,1995年以来,劳动力年均增长率仅有千分之四。相关研究显示,江苏省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即产业大多已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和综合性的现代服务业等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本身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量较低,而更加渴求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但江苏省现阶段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尚难以满足高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1.注重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技能

满足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增强本地劳动者素质。首先,与浙江和广东省相比,江苏省人力资本投资强度较弱,必须提高决策部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程度、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其次,应充分利用地区高校资源多的优势,在校园中增设实训课程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鼓励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到企业中去,掌握实际工作技能,促进校、政、企的协调和深度配合。最后,要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与教育的方式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素质,强化劳动者从业技能,力争填补高素质人力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空缺,自主培养高质量人才。

2.引进高端人才,建设人才高地

首先,应该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纳更多海内外高级人才,加速人才高地建设。其次,应该创造更为优良的人才聚集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才落户等优惠政策的实施来留住人才,在金融和体制等方面保证人才的利益和创新创业等活动的信用资金支持。最后,从微观的角度应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保障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重效益。

(三)促进资本市场繁荣,提高资本要素质量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实现供给要素质量提升及供给要素在产业间自由的流动和配置。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以提高资本质量和流动性的方式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因为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来购买、转让金融工具实现了资本的无实物、价值化和证券化,使资本要素更少的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从而充分的自由流动,而高效的资本市场又能够凭借价格机制促进资本要素向着收益更高的企业快速转移,同时,又拓宽了企业融资的渠道。因此,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发达资本市场的支撑。

1.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江苏省创新型企业中仍然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中小企业由于建立时间短、企业规模小等原因往往存在资本投入限制、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而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平台,并进行合理的资本配置,解决资金的融通和低效率问题,因此应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市场的建设和突破,帮助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型中小企业度过资金难关,加快企业规模的形成和品牌的树立。

2. 加快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创新

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主要来自于国外,通过引进和消化国外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选择符合国情的种类来丰富中国资本市场。江苏省应该加快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研究和创新,加速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只有为资本市场创造更多的活力,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工具,进而实现企业资金的融通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3. 严格实施资本市场监管

加强规范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为讯息获得存在时滞性的中小企业打造良好公平的融资平台。借鉴资本市场发达地区的法律法规制度,实施符合具体实际的统一市场监控,严格监督企业的操作规范,对企业失信行为加大惩罚力度,真正实现资本的流动自由,更好的发挥资本市场的服务作用。

(四)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应该继续用稳步施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式实现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1.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自主创新的主体应该是直接生产的企业本身,因此要切实深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特别要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开展创新活动。同时,进一步完备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减免税等倾斜政策的实施,设立更多创新投资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用引导资金要素流向的手段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另外,要增设布局更多工程研究院、企业技术研究部门,增强地区整体的原始创新、引进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2.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企业创造力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才能促进产出效率即生产率的改善,加速地区产业的高端化。但创新已经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技术研发的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应用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江苏省要进一步改善产学研相互脱节的问题,加强技术知识交易平台建设,确保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来加速技术成果的产品转化。深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维护和加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更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衔接创新科技与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雪平,徐礼伯. 江苏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可持续发展[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04):76-79,96.

[2] 李在军,管卫华,臧磊,等.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 经济地理,2013,33(08):79-85.

[3] 王茂祥,施佳敏,黄建康. 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J/OL]. 管理现代化,2017,37(01):1-4.

[4] 沈树明,符磊,强永昌. 推进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2017,33(07):98-102.

[5] 陈思宇. 江苏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发展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

[6] 张立群. 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7] 张晔. 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测定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8] 王力. 环境约束下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8.

责任编辑 晓 潭

作者:陈晓雪 胡小海

转型升级的产业结构论文 篇3:

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

【摘 要】为了进一步弄清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本文简单分析了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途径。

【关键词】金融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

我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抑制在发展初期可更好集中资源进行经济建设,促经济全面增长,不过此种经济增长效率低、质量更低,对产业机构完善不利,需引起重视,弄清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一、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1.金融结构的融资结构又包括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直接影响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方式及效率。而我国企业内源融资均偏少,外源融资又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那么获取贷款的能力与便利程度则变成一个产业获取资金支持的关键性条件。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银行贷不贷款或贷给谁、贷款利率水平等均影响到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的分布,也就影響到产业结构的形成及调整。外源融资中资本市场重组功能更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2.金融结构业务结构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资金流向与流量结构,最终影响到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及产业间资金存量结构。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的数量也就直接决定了对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金融资渠道的数量,不过业务结构内不同业务彼此间相对规模对产业间资金存量的形成有一定的制约性。

3.金融结构的开放结构对我国金融产业内部结构及实体经济部门对应产业发展也会带来相应的影响。但对外资金融机构最先进军的业务领域而言,会让与这些领域有关的产业更早的获取较充分的金融服务,最终刺激相应企业、行业的全面发展。

二、金融结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途径分析

1.证券市场渠道

证券股票市场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创新的第二方面潜在社会经济效应为经济利益、经济资源二者的潜在再分配效应。此种已存在的利益格局再调整效应主要展现为,拥有上市资格的企业即拥有股权或债券再融资,取得募集资金后,上市公司即可对现有业务进行追加投资,或是对新业务展开多元化投资,或采用收购兼并的方式完成跳跃式扩张,最终取得先发优势。

证券市场利用高新技术农业产业的股份制改造,从政策上优先发行上市股票,为高新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企业产业化经营与大力发展注入新资金,或利用兼并、重组等方式,让其成为若干主业突出的重点龙头企业,变成调整产业结构、促产业转型升级的依托。此外,部分具备改造前景的上市公司,证券市场也对其实施在配股与增发新股上的政策倾斜,更好解决传统工业上市公司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等问题,全面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与产业结构升级。

部分高科技企业融资与发展问题,伴随证券市场结构变化,将会在主办市场全面发展的同时促创业板市场全面发展,但主板及创业板上市条件差异较大,主要为:

主板市场拟上市条件:(1)在股本规模方面:发行前公司股本总额超过3000万元,公开发行股份约为公司股份总额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达4亿元以上,公开发行股份比例超过10%;(2)在净利润要求方面: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值均为正数,且累计约超出3000万元;(3)营业收入: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出人民币3亿元;还包括净资产要求与其它要求。

创业板市场拟上市条件:(1)股本规模方面:公司创业板发行后股本总额超过3000万元;(2)净利润要求方面:持续两年盈利,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或一年盈利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3)营业收入方面:近一年营业收入超出5000万元;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30%;还包括净资产要求与其它要求。

2.民间资本市场渠道

为除去国有经济及外资经济投资外的投资对我国产业机构升级带来的影响。过去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中小产业发展的风险资本均为政府资本投入,数额较小的风险资本供给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也则能较为的解决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局限问题,在风险及收益二者正确权衡中,民间资本能够更好的选择风险投资项目。

现今国家政府办法了全面扶持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项目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方式、风险资金筹集等多方面展开了相应的实践与摸索,技术、资本、产权市场均有所发展,更利于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业,民间资本的进入,更利于各类竞争机制进入企业,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此种做法更有必要。

除以上所述的两种外,金融结构也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金投向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今后我们应重点研究可促我国金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可行方针政策,进而完善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企业,为产业机构升级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产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又带动金融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唐明娟.金融结构与产业升级[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王立国,赵婉妤.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01):22-29.

[3]李朋.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

[4]孔凡超.我国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作用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5]邓斌.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作者:李焕宇

上一篇:健康促进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美的形式与内容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