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完善探讨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该问题是一个在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世界各国对于如何确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有着不同的认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有三:存在客观确定的行政主体的行为;存在可能的法律上或者司法上值得保护的利益;存在权利受损的可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行政诉讼完善探讨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诉讼完善探讨论文 篇1:

环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完善问题探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摘 要:环境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行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并不完善,原告资格过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规定入手,借鉴域外相关国家的先进思想和立法经验,以期对我国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做出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环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环境权益

1 问题的提出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是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是和政治问题、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重大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应运而生。环境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做出的环境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该环境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的活动。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对于推动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依法行政,保护环境相对人的环境权益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现行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对原告资格规定过窄的问题逐渐显现。

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在原告资格上遵从的是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41条规定,“原告提起诉讼应当符合的首要条件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上述规定中“权益”的标准比较宽泛,适用于环境行政诉讼时有如下缺陷:一,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无从谈起,因为受侵犯的对象往往是行政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而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如果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不提起诉讼,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就无法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便无法得到保护。第二,公共利益的保护无从谈起,这在环境行政诉讼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2 域外相关规定的比较研究

2.1 美国

在美国,对污染者提起的环境民事诉讼和对行政机关提起的环境行政诉讼,统称为“公民诉讼”,关于原告起诉资格的规定,经历了由窄到宽的过程。并且美国通过立法确定了公民诉讼制度,采用对原告有利的扩大诉讼资格的思想指导立法。

2.2 日本

在日本,虽然传统理论并不认可公民个人可就其因环境公共利益所受损害提起行政诉讼,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加重和行政机关在环保方面工作不力,日本也不得不在原告资格问题上逐渐做出让步,“法律上被保护的利益说”成为当代学界通说。在判例上,许多下级法院进一步发展出“值得保护的利益说”,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原告资格的范围。

2.3 域外环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

(1)起诉资格的标准经历了由严到宽的演变过程。不断放松对原告资格的限制,尽可能给予行政相对人最大的保护,这是原告资格规定的总体发展趋势。

(2)各国对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利益关系的要求也越来越宽松。这其实是取消了切身利害关系的限制,允许以非切身利害关系起诉。

(3)被纳入环境行政诉讼主体的原告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扩大原告资格的范围,是当代采用诉讼方式对权利进行救济的国家普遍的做法,也是诉讼救济措施发展的总趋势。

3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建议

3.1 拓宽社会团体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受案范围

社会团体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因环境行政行为而受到非实质性损害时,可以授予他们行政起诉权;社会团体成员的合法权益因环境行政行为受到损害时,可以承认该社会团体代表其成员提起诉讼的权利;在消除环境危险的诉讼中,应建立起社会团体及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众支持环境行政诉讼的制度。

3.2 授予当代人保护后代人合理环境需求的起诉权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现时的立法不能规定和承认后代人的起诉权。但基于保护后代人环境需求的必要,可以借鉴民法上“保留遗腹子的继承份额”的思想,把后代人环境需求的损害和当代人法律权益的缺损联系起来,通过立法确认当代人代表后代人进行起诉,至于谁适合做代表,笔者倾向于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环境保护组织来承担。

3.3 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制度

由于行政诉讼中原告只能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且只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起诉,那么环境行政诉讼由谁提起合适呢?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比较合适。首先,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和实施进行监督;其次,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相比较,诉讼成本较高,多数公民和法人不愿为此进行投入。

3.4 赋予环保团体诉讼代表人的资格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表人制度完全可以引入到环境行政诉讼中来。笔者认为,可以赋予环保团体诉讼代表人的资格,由环保团体来进行代表人诉讼。其实,在多数情况下,环境违法行政行为中受害人的权益、环保团体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大体是一致的,所以环保团体成为诉讼代表人在法理上并无障碍。如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的立法和实践中,有关环境保护的代表人诉讼大多由一些环保团体作为代表人提起。

参考文献

[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2]黄雪锋,吴晔.初探环境行政诉讼之原告资格扩张[J].法商论丛,2009,(4).

作者:王秉军

行政诉讼完善探讨论文 篇2:

探析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

摘 要: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该问题是一个在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世界各国对于如何确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有着不同的认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有三:存在客观确定的行政主体的行为;存在可能的法律上或者司法上值得保护的利益;存在权利受损的可能。

关键词:原告资格;行政诉讼;利害关系

行政诉讼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而行政审判程序的启动又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程度。因此,研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不仅有利于保障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能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是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含义及性质分析

原告资格,又称为起诉资格,是指什么人可以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做出裁判。不具备起诉资格的人提起的诉讼,法院不能受理。换句话说,原告资格意味着行政诉讼的起诉人可以成为原告的限制条件。资格即限制,原告资格是对起诉人成为原告的限制,如果一国行政诉讼对原告没有限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原告资格问题。在任何国家,设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滥诉和无效诉讼,保证行政诉讼成为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工具。一方面不应当人为地制造不存在的案件,另一方面应当尽可能地节省诉讼资源。

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进行比较研究时,仅仅知道原告资格的含义是不够的,还应确立原告资格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各国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进行正确分析。关于原告资格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具有实体和程序双重性质,即原告资格既是一个实体问题,又是一个程序问题。因为原告资格与引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直接联系,没有行政行为便无所谓原告;同时原告资格又是在程序中产生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只是一个程序问题,而不是实体问题。因为原告资格所要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有提起诉讼的资格,而并不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裁判,提起行政诉讼并不一定能胜诉,被诉行政行为是否违法要通过法院的审理来判断。

笔者认为,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性质认定为程序性问题比较妥当。因为原告资格所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有提起诉讼的资格,而并不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裁判,把原告资格认定为具有程序与实体双重性质会不当限缩当事人的诉权,堵塞一些权利的救济渠道。同时世界范围内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证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只能是解决提起诉讼的程序问题。

二、行政诉讼起诉资格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世界各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中都有关于原告资格方面的规定,并在不断变化当中。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不仅仅是一个法学范畴,更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正如施瓦茨所言:“行政法任何方面都没有有关原告资格方面的法律变化迅速。”

以美国为例,美国司法审查中的起诉资格,是指什么人可以对行政决定提出申诉,请求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给予补救,是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02条规定:“因行政机关而使法定权利受到侵害的人,或受到有关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机关行为的不利影响或损害的人,均有权要求司法审查。”一般认为,该条是对司法审查原告资格的规定。实际上,美国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经历了从判例确认到立法确认的几个反复的过程。美国行政法历史也表明。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经过了历次重大改革,使起诉资格大为放宽。1940年以前,当事人只在权利受侵害时才有起诉资格;20世纪40年代以后,不仅利益受影响的非直接当事人被赋予了起诉资格,而且在自身权益没有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情况下,公民或有关组织也可以为主张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享有起诉资格。从美国关于司法审查原告资格的规定及其发展变化可以看出,美国司法审查中原告资格的标准经历了从“权利侵害”,到“双层结构标准”,再到“事实不利影响”标准,这样一个由严窄宽的演变过程。不仅美国如此,而且当代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也都放宽起诉资格的要求,使更多的人能对行政机关的行为提起申诉,扩大公民对行政活动的监督和本身利益的维护。不断放松原告资格的限制,尽可能给予相对人最大的保护,这是各国原告资格的普遍发展趋势。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宽泛的趋势,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第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发展历程证明,原告资格的扩大并不会人为地制造出行政纠纷和案件。公民不会以起诉方式来挑战行政机关为乐事。问题反倒是如果公民担心败诉和巨额诉讼费用,担心行政机关秋后算账等原因,通常会对于政府的失职和侵权行为熟视无睹,不愿意起诉行政机关,而是积怨怀恨在心,这才真正令人担忧。因为官民矛盾如果不能及时通过法律救济途径解决,就会在某个特定时期爆发出来。因此,各国非常重视行政诉讼的功能,倾向于引导行政相对人通过行政诉讼这种公平的司法程序解决官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使不法行政行为受到司法审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能够增强行政诉讼功能的发挥。如果一个国家限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就使得原本不多的行政诉讼案件变得更为稀少,人们就会对行政诉讼的功能失去信心。国家虽然减少了对于救济行政相对人的司法投入,但是,却会使国家遭受巨大的政治成本、道德成本的流失。

第三,随着各国民主制度和实践的发展,公民参政意识和对行政机关监督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放宽原告资格是扩大监督机制、参与机制和拓宽权利救济渠道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这样,行政诉讼制度才能真正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最大范围地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及国家或集体的财产免受损失。如果没有行政诉讼制度,就意味着不法行政行为只能通过行政机关内部进行自我治疗或者完全不加以纠正,这不符合民主的本意。人们有理由知道以公共利益行使公共职权的行政机关是否违背自己的意志甚至侵害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诉讼起诉资格的认定分析

虽然原告资格的界定是一种变量因素,它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发展而不断被改变,因各国的行政诉讼原告理论和实践不同而有所差别。甚至到了今天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原告资格的界定标准又有了新的内容,目前仍然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但是综合起来,对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确定。

第一,存在客观确定的行政主体的行为。这里的“客观确定”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应当“客观”,即行政主体的行为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主观臆想。主观臆想的行为比如,尚未发生的行为;正在酝酿且正在行政内部程序进程之中的行为;由于主观上认识偏差而想象的行为等等。一些学者认为,对于正在拟议过程中、正在处理过程中还未发生确定结果的行为,也不符合此标准。但是在下列情况下,行政主体的行为是客观的:行政主体的行为已经完成;拒绝作出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任何行为的;行政主体的行为虽未完成但是具备相当危险性的;行政主体的行为虽然只有动议但一旦实施损害后果将无法弥补的;其他可能改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法律上地位的行政行为。二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应当“确定”。根据行政主体的行为的不同形式,确定的要求亦有所不同。首先,对于作为形式的行政行为而言,一般情况下应当以行政机关作出正式的决定并且送达(书面或者口头)利害关系人为确定。当然,在个别情况下,没有被送达决定的利害关系人也不能当然排除原告资格。其次,对于不作为形式的行政行为来说,只要法律规定的履行行政义务的期限已经届满,即视为行政行为的意思表示已然确定。最后,“行政主体的行为”的要求则表示除了行政行为之外,还包括事实行为。对于事实行为的认定通常采取“实际侵权”标准,即事实行为虽然并非行政机关旨在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但是其行为的事实对利害关系人的权益造成了实际侵害。只要该事实行为一经发生,就符合了“客观确定”的标准。

第二,存在可能的法律上或者司法上值得保护的利益。可能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只要行政主体的行为给公民、组织有可能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该公民、组织就获得了原告资格,而不论该法律后果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即只要起诉人可能是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的承受者,或者是受该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就得到了确定。原告资格不仅仅限于对利害关系人的研究。新近的研究已经表明,利害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实质性的审查标准,如果起诉人的诉讼请求属于可能的法律上或者司法上值得保护的利益,原告的资格要求亦获满足。在预防性诉讼、规范审查诉讼中,我们应认识这一点。

第三,存在权利受损的可能。存在权利受损的可能即是存在受损后果的可能。这种后果既可能是已经发生的,也可能是即将发生的、必将发生的、事后不可弥补的后果。正是存在这样的多样性,原告的权利可能是由于一个合法有效的行为造成的,也可能是一个违法、无效行为造成的;可能是行政行为,也可能是事实行为造成的;可能是过去的行为造成的,也可能是今后的行为不可避免地造成的。无论何种行为,必须满足权利可能受损的标准。如果权利明确而清楚地不属于起诉人,起诉人的原告资格将得到排除。对于行政行为,权利受损是违法或者无效行为导致的后果,对于事实行为,只要权利受损,原告的资格即获满足。

四、结语

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督促行政执法。世界各国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从严格限制到逐步扩大的趋势,使我们明白,只有这样,行政诉讼制度才能更广泛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更好地监督政府依法行使职权。

并且各国实践证明,基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程序性质,参考已有的立法建议,通过立法形式逐步放宽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限制,从行为、利害关系及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认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扩大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是切实可行的。这样,才能真正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最大范围地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及国家或集体的财产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杨寅.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新说[J].法学,2002,(5).

[2]王万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J].行政法学研究,1997,(5).

[3][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5]吴明童.阿尼莎.对我国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比较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1,(3).

[6]江必新.行政诉讼法——疑难问题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作者:常艳杰

行政诉讼完善探讨论文 篇3: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比较研究

[摘 要]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存在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文章拟对进行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方式方面比较研究,力求加深认识,探讨民事诉讼监督的一些新规范能否适用于行政诉讼监督领域,为《行政诉讼法》的完善提供相关意见。首先,将事实认定错误与诉讼程序错误的事由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其次,行政诉讼监督应该将行政机关和相对人的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执行活动纳入监督范围;第三,《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改时应当对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进行明确规定;第四,行政诉讼监督不应设置再审程序前置;第五,行政诉讼监督应当设置申诉审查期限,以提高司法效率。

[关键词]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抗诉;检察建议;再审

民事行政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依法对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检察权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公权力对公权力的监督,主要是对行政权和审判权的监督和制约。[1]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主要目的是纠正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裁判不公和违法行为。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确实存在共通之处,但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毕竟属于检察权在民事诉讼领域和行政诉讼领域的运用,存在区别。为此,本文拟对进行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方式方面比较研究,力求加深对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认识,探讨民事诉讼监督的一些新规范能否适用于行政诉讼监督领域,为《行政诉讼法》的完善提供相关意见。

一、监督对象

(一)行政诉讼监督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较为原则

诉讼监督再审事由可分为裁判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诉讼程序错误以及审判人员违反职业操守四方面。民事裁判认定事实错误包括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原审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过质证;对于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法院收集,法院未调查收集。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200条列举四项程序违法事由,包括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是行政诉讼再审的事由之一。与此同时,《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还规定了原判决、裁定认定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存在或者效力发生错误与行政事实行为是否存在、合法发生错误。对于上述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单独规定显然和两种行为的认定结果直接影响实体判决内容。《办案规则》对行政程序性再审事由作了四项规定,其中一项为一般规定,即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其他三项则为倾向于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规定,分别是关于行政案件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撤诉、举证责任三方面,即人民法院对依法应予受理的行政案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当事人撤诉违反法律规定;原判决、裁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的举证责任规则。

行政诉讼监督可以借鉴民事诉讼监督将监督事由细化的立法模式。在事实认定方面,行政诉讼监督以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存在或者效力与行政事实行为是否存在、合法为侧重点,并对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进行监督,而民事诉讼监督则围绕当事人的诉求对证据进行监督,细化五项事由,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一区别因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的诉讼客体不同所致。民事诉讼监督细化监督事由的立法方法较为先进,这些事由也可以适用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尽管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但行政相对人也可以提供新证据,因此不排除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结束后提供新证据;行政诉讼中也可能会出现伪造证据和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情形,均应成为事实错误的抗诉理由。在诉讼程序方面,修改后的《民诉法》将实践中影响实体判决公正的程序性违法事由进行总结,具体化为四项规定。该四项规定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强,可供检察机关依法加以适用。《行政诉讼法》的修改,除了应当保留原有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规定,也可以将民事抗诉实践中的程序违法规定加以吸收借鉴。

(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进入民事诉讼监督范围

修改后的《民诉法》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诚实性与合公益性进行监督。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意味着检察机关不仅监督法院的审判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修改后《民诉法》第112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第113条规定,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根据上述两条规定,公民、组织违反诚信原则、违反诉讼义务,可以直接由法院加以处罚。但一旦恶意串通导致民事裁判错误,实际上属于利用诉讼程序实施欺诈行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国家利益及社会公益。对此,如有证据证实为恶意串通,检察机关可以依据《民诉法》第208条,基于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进行抗诉。

行政诉讼监督并没有该方面的规定。《民诉法》的新规定使检察机关在监督法院审判活动的同时监督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行政诉讼监督在程序上侧重保护行政相对人是由于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对于行政相对人进行保护的同时,应不应该对其进行监督?一方面,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也是诉讼参与人,其诉讼行为也是行政诉讼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诉讼监督进行全面监督时,也应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诉讼行为囊括其中;另一方面,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诉讼行为也要符合国家利益和公益性。

(三)执行行为纳入民事诉讼监督范围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检察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民事执行监督试点。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民事执行监督主要监督法院的民事执行行为的合法性及执行人员的廉洁性,监督范围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的执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裁定等法律规定的执行活动。

行政诉讼监督并没有将执行环节纳入监督范围。这一方面反映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日趋成熟,对亟需加强外部监督的民事执行领域顺应时势将其纳入监督范围;另一方面反映行政诉讼监督在执行领域的缺位,这也与行政诉讼执行的特点有关,行政机关作为申请人时,其地位相对强势,执行阻力较小,行政相对人作为申请人时,执行业务较少。正因如此,行政诉讼的执行并没有成为像民事诉讼的执行一样的热点。但从行政诉讼监督实行全面监督的要求,以及外部监督更加强有力,应当对行政诉讼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二、监督方式

(一)《行政诉讼法》关于监督方式的规定单一

抗诉是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的刚性措施,1991年《民诉法》明确规定的唯一检察监督方式,也是长期以来检察机关监督民事审判活动最常见、最有效的监督手段。修改后《民诉法》第208条对抗诉作了系统规定。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最早规定于2001年的《办案规则》,并被修改后的《民诉法》所吸纳,成为民事诉讼监督的一种监督方式。再审检察建议基于同级抗诉的观点,源于民行司法实践中存在“倒三角”的问题。修改后《民诉法》第208条规定,地方检察机关对同级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违反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调解书可以向同级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也可以提请上级检察机关提出抗诉。

2001年的《办案规则》明确规定检察建议,修改后的《民诉法》吸纳了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对人民法院诉讼中的违法行为和作出的错误裁判以及案件涉及的有关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制度漏洞,提出的有关纠正错案、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上述再审检察建议其实属于检察建议的一种。除此之外,适用检察建议的情形还包括不能通过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的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再审程序违反法律规定、执行活动的违法行为。

修改后的《民诉法》对上述三种监督方式作了明确规定,而《行政诉讼法》只是单一规定了抗诉。《行政诉讼法》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与《民诉法》、《刑事诉讼法》并列。《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的程序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定,为该领域的基础法律。基于《办案规则》的规定,并经过检察机关民行部门十多年来的实践,再审检察建议与检察建议的适用已经相对成熟,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改时应当对再审检察建议与检察建议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这两种新型监督方式的适用。

(二)申请再审不应成为行政抗诉的前置程序

修改后《民诉法》确立了“法院救济先行,检察监督断后”的立法思路,申请再审程序成为申请抗诉程序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在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逾期未做裁定及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时才可以向检察院申诉。申请抗诉有一个优势和两个劣势:优势是抗诉是外部监督,监督力度较大;劣势是效率较低和改判阻力相对较大。效率劣势是指两级检察机关审查案件,办案审批环节多,且上级法院案多人少,改判的劣势是指法院因抗诉启动再审程序时,因改判对法院审判工作影响较大,法院持能改则不改的思路进行再审。而且,司法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败诉以后,为启动再审,往往同时申请再审和申请抗诉。基于上述原因,修改后的《民诉法》将再审程序前置。

行政诉讼监督当中,申请抗诉同样存在一个优势和两个劣势。对于劣势而言,其一,检察院进行行政诉讼监督中,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极少,通常是由原审法院的上级检察院提出抗诉,那需要通过两级检察院的审查,效率偏低;其二,为了维持法院判决的既判力,法院的改判阻力也比较大。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申请抗诉的优势。作为外部监督,检察机关抗诉在行政诉讼监督中显得更为重要。民事诉讼主体是平等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行政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始终为行政机关。行政权则属于强势的权力,尽管《行政诉讼法》中已经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保护做出一系列的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行政相对人权益难以保障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一旦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其借助一个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维权。换言之,检察机关的介入实际上会对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平衡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检察权最显著的特征是公权力对公权力的监督。为了使行政相对人获得有效的救济,应当允许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败诉后直接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因此,申请再审不宜成为行政申诉的前置程序。

(三)行政申诉案件应设置审查期限

所谓迟来的正义非正义。针对民事申诉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修改后的《民诉法》第20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换言之,检察机关审查申诉案件决定是否抗诉的期限被设定为三个月。修改后的《民诉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检察机关的抗诉工作,提高司法效率,保障申诉人的合法权益。该规定也相应地对民事诉讼监督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对申诉案件的审查期限进行规定,实践中行政申诉案件久拖不决。如前所述,相对于民事申诉案件的当事人,行政诉讼案件的当事人的权益更加需要加大保障力度。为此,《行政诉讼法》应当效仿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设置审查期限,以提高司法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鸿翼.谈民事行政检察权的配置.河南社会科学,2009,(2).

[2]张步洪.新民事诉讼法讲义——申诉、抗诉与再审[M].法律出版社2012:40.

[3]李新生.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重点与案件审查实务[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99.

[4]张步洪.新民事诉讼法讲义——申诉、抗诉与再审[M].法律出版社,2012:90.

[作者简介]潘威伟,崇左市人民检察院民行科助理检察员。

作者:潘威伟

上一篇:教育信贷风险研究论文下一篇:银行保险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