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为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媒体所特有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新媒体环境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局面,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责任,是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论文 篇1:

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播策略

【摘要】新媒体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在全社会范围之内的发展。新媒体的视域下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播,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民族文化应把握住这一时代机遇,新媒体机构也应将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为工作使命,双方共同努力,實现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文化;传播

任何一种事物想要被大众所熟知都无法离开媒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没有传播的媒介也就没有办法将其活性机制发挥出来,文化被大众了解也才更能吸引人们对其继承与发展。新媒体是一种极佳的传播形式,因其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其也存在着一些互联网的特性,它能跨越时间与空间,以自己独特的能力将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各类设备进行传播。新媒体是指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其中包括老式的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以及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体形式。它涵盖面之广,可以说处处皆是新媒体。民族文化是指某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祖祖辈辈共同创造积累的特色文化,是其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共同体。民族文化的形成普遍具有封闭性,不为众人所认知。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及壮大,民族文化这些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传播速度还是相对较为缓慢,传播结果也不尽人意。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本应被全国人民认知,但是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的精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艺术事业进步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支持。因此,民族文化应借助有利的时代背景,通过新媒体的方式让全国人民认知,实现良好的传播。

一、新媒体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辩证地来看,民族文化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那么新媒体将会对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甚至能够完全限制其发展。但是,如果利用得当,这将是一次良好的机遇,能够使其文化流入全国各地,让人民认知。原有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靠的是人与人之间语言上的交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能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被人们认识。但新媒体的到来,一下子使得各地区展现在人们眼前,其文化被大众所了解。例如,电视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介绍,《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就经常深入各民族一线地区,为全国人民报道当地的旅游文化及美食文化。节目一经播出,使引起全国人民对其产生美好的向往,继而前去各民族进行参观、游玩、考察等。可见,新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各民族友好交往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样,谁和谁发生矛盾都必将为家庭内部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每个民族之间并不团结,例如,在某个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都较为抱团,从心里上有一种“自家人”和“别家人”的心理,他们不能做到团结一心。但是,新媒体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例如,2016年国家举办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活动,实则就是国家希望通过新媒体的民族歌舞文化传播向各民族传递和平、友好的观念。该活动共有三十多个民族参加,他们互帮互助,共同合作,最终整合成14个节目,展现给全国观众,使各民族的人民心紧紧连在一起。

二、新媒体在传播民族文化时遇到的困境

(一)文化传播沦为娱乐传播

新媒体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播时,为迎合大众需求,已渐渐将民族文化内涵变的娱乐化,不够尊重民族文化,也使得其失去了本质。民族文化的概念已被渐渐混淆,它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辅助。人们认为认识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部分新媒体错误的报道一样,去当地吃喝玩乐,进行物质和视觉享受,认为这样转两天就是领略到了当地民族文化。但是真正的文化并不是供人们消遣的,是要抱着尊重的态度去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发展史。

(二)资金支持不到位

新媒体在对民族文化进行真实报道之前,是要深入当地一线,在那里进行长达半月以上的考察,才有可能将真实的、全面的民族文化以新媒体的形式传递给大家。目前为止,许多部门做不到这一点,主要也是由于上级单位资金支持不到位,现有的资金使得报道人员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就要返程。甚至部分新媒体机构还要求报道人员在网络上观看关于民族文化的视频及文章,然后直接进行媒体传播,这无异于凭空想象。现阶段,新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时,有许多这类的情况。由于资金支持不到位,新媒体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播时也不够严谨,根本挖掘不到深层次的内容。

三、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播策略

(一)利用智能化设备,回归民族文化本质传播

民族文化就应是“文化”,不能沦为“娱乐化”“休闲化”等模式。新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时,要以此为基准,可以适当加入民族文化中的延伸性内容,但不能离开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新媒体不能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以及自身利益,使民族文化的定位发生偏离。在报道过程中,要以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为工作使命,进行符合文化定位的创作。积极引导人们不要将民族文化作为旅游消费的附属品,要怀有一颗敬重的心、尊重的态度去认识民族文化。

同时可大力发展手机这种新媒体方式进行传播,作为有效传播途径。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几乎已经离不开手机,据相关调查,每人每天在手机上花费的平均时间已经不低于三个小时了,可见,手机这种新媒体形式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如若将民族文化的传播通过手机媒体的途径再加以宣传,势必能够达到民族文化传播的目的。

(二)争取资金投入,实现现代化传播途径

资金投入是进行各项调查的背景支撑。新媒体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播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到该民族之中,与当地人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了解当地的精神文化;其次,还应去该民族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对其物质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两项活动的完成就要由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持。因此,新媒体中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要尽力争取更多的资金,同时由于做的是民族文化传播项目,因此也可以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支持,向人民传递真实的民族文化,使各地民族文化能够更全面地展现给新媒体终端人员。

资金一旦到位并且充裕,还可以大力发展新媒体传播的形式,例如,可以开展“民族文化VR”观看项目,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为电视媒体终端观看人员带来更好品质的观看体验。“VR”的传播途径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观看宣传片。从而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帮助民族文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传播。

四、结语

新媒体与其说是一种传播方式,倒不如将其称为是一种环境。优秀的民族文化在这种环境之下,定能够实现大面积的传播,被全国人民所认识。民族文化是经过民族人民代代相传,为后人流传下的精粹,它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特色,展现了其民族深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其应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住机遇,使之能够在国家范围内积极发展,融入到社会之中,为国家的艺术事业与教育事业提供更强的源动力,使各地民族文化都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各民族之间人民的友好往来。

参考文献:

[1]李思媛.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特点及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7(4):95.

[2]陈峻俊.融媒时代的民族文化传播与媒介记忆生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165-171.

[3]赵世环.大数据时代民族文化传播创新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15(5):140-144.

[4]肖紫薇.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西部广播电视,2016(9):35.

[5]余航杭.近五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91.

作者:耿聪

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论文 篇2:

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为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媒体所特有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新媒体环境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局面,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责任,是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67年,是一个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数字化新媒体的问世,成为迄今为止人类传播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一次飞跃,它是“伴随着Web2.0的诞生,信息传播生态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而产生的。”于是我们看到,全新的传播理念、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和媒介形态,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同时引发来自哲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的学理思考,使得新媒体已然成为新时代的一个独立文化领域,以及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竞争场域。本文所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教育和传播等范畴。新媒体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灵活交流方式和迅捷传播速度,为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从新媒体视域中把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新媒体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既是机遇,又充满挑战。

一、新媒体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机遇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不难看到,当资讯传播进入“媒介即信息”、“形式即内容”的新媒体阶段,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一)新媒体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世界各国不仅致力于构建本国的价值观,更注重于输出自身的价值观。“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国家日益根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它们同具有与自己相似或共同文化的国家合作或结盟,并常常同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发生冲突。”中共十八大用“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弘扬时代精神,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的中轴,同时也直面我国现阶段在精神文化、思想道德领域面临的种种问题,通过新媒体多样化的传播,融合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媒体的跨时空性,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文化搭建起交往的桥梁,同时,也通过传播优势的外来文化促进本土文化的变革。因此,新媒体承载着延续优秀民族文化、吸收有益西方文化、塑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这又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識形态引领功能、迎接异质文化价值观的挑战奠定了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凸显的主流社会意识,它依赖于公众的广泛传播和理性认同,并最终转化为社会共识。在各种文化的交锋和博弈过程中,在新媒体提供的交流优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出其“核心”与“合力”的功能,成为当前中国多元文化的“最大公约数”,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引领多元文化、形成中国特色“价值共识”的任务。

(二)新媒体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一是提高受众的覆盖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日益聚焦新媒体扩张现象,对新媒体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愈益丰富的独立领域。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方式下信息交流的天然限制,通过“断裂式”跃进,缔造了一个超越地域、民族、种族、阶层和职业的高科技信息交往空间。新媒体成为广大群众信息交流、社会交往、表达诉求和建言献策的重要工具,成为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据统计,全国6亿多集信息制造、接收和传播于一身的网民中,每天有亿万人在新媒体发言或围观,每天发布的微博微信多达五六千万条。借助于新媒体,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舆论、疏导民情、化解矛盾,扩大受众覆盖面,从而有效促进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二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基于对新媒体的认知,人们提出了虚拟化生存、数字化生活、景观社会、拟像、技术膨胀、读图时代等命题和概念,它们均指向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创新性。新媒体以其丰富、高端而时尚的传播方式,以及即时性、广泛性、多渠道性的传播特点,为核心价值观的快速高效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新媒体通过手段更为灵活、场所不受局限、范围特别广泛、能被广为接受的传播优势,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在受众的意识中产生持久性影响。

(三)新媒体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新媒体之所以被称为“第五媒体”,交互性(interactivity)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从最初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的工具和手段,到如今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交往方式,新媒体重构了社会生活的组织模式和话语体系,生发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民主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逐渐树立起来。这些意识的树立,无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这种互动中,既增强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信息推动者及时了解公众反应、思想动态和教育效果,便于及时调整信息内容和教育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转化为群体意识,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之中。

新媒体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功能,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打破了传统教育自上而下层级传递的局限性,使原本严肃的教育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增强了吸引力。新媒体消除了狭隘的时空观念,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下受众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可以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主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和建构,并在交流平台上发表见解、点评时事。因而,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很容易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见,新媒体这种“隐性教育”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渠道。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挑战

新媒体迅即变化的信息传播态势,与相对稳定的国家意识形态传播机制之间一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从而对国家舆论治理能力、网络管理能力、国家信息安全维护能力都提出了挑战。2014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宣布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国把新媒体的发展和管理提升到了顶层设计的范畴。此外,新媒体所代表的技术变革浪潮,全面影响了民众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使大众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呈现异常复杂的图景。就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而言,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有时也呈现出泥沙俱下的外观,不乏颠覆传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内容,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意识形态防御能力受到严峻考验

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意识形态宣传的统摄性、规范性和层次性格局被打破,各种虚拟舆论平台成为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种“平台变成一切”的传播态势下,一些反社会、反人类的信息(甚至谣言)借助于新媒体的即时性和自主性得到“弥散式”传播,这些负面信息往往具有极强的煽动性,能够轻易地“抓住”那些缺乏政治觉悟和理性分辨能力的公众,造成思想和公共秩序的混乱,对意识形态产生侵蚀效应。此外,新媒体推动的“无国界”信息流动,极容易产生全球的恶“言论自由市场”,给国际上敌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可乘之机和发展空间,导致大量的错误思潮涌入,冲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国家的意识形态不仅充当凝聚国内人心的‘水泥’、‘黏合剂’,而且作为赢得海外消费者青睐的‘国际品牌’和‘畅销产品’,其作用不言而喻。”

其次,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文化霸权”(culture hegemony)给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葛兰西最先提出“文化霸权”这个概念,指的是某些社会主导阶层可以通过操纵社会文化(信仰、解释、认知、价值观等),支配或统治整个多元文化社会。在新媒体领域,由于美国在互联网资讯、电子传媒和网络娱乐领域具有相对强大的支配地位,其“普世价值观”也顺利地渗透到新媒体资讯的各个角落,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常识”(commonsense)。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毫不避讳地说过:“美国的全球体系”经由“主宰全球通讯、大众娱乐和大众文化的巨大但又无形的影响”而得到加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市场调查也表明,“全球50家传媒娱乐公司占据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产品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导致今天全球传媒产品流通的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现代传媒和宣传工具,欲把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整合到发达国家所控制的世界文化中。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处于相对劣势状态,承受着来自资本主义世界输出的西方价值观的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着意识形态安全的考验。

最后,从纯粹技术视角看,新媒体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但其高技术的特质也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进人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风暴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使我们面临互联网搭建、大數据、微电子、信息传输、“破网”和无线网络攻击等高科技带来的技术压力,以及网络舆情管控和网络治理体系的考验。“我们对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的监管,对邪教、恐怖音视频传播的管控,就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甚至滞后于西方敌对势力和暴恐分子对这些技术的利用。许多对策都是在技术应用已很广泛,并对我们造成一定危害时的被动应对,不仅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也提高了应对成本,使党和政府的工作陷入被动。”

(二)新媒体弱化了主流文化的话语权和民众的信仰认同

新媒体具有多元、互动、去中心化以及反权威等特征,使受众摆脱了传统媒介视角下作为单纯“受者”的被动地位。新媒体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的双刃性表现在:一方面,民众可以通过新媒体无间隔地关注社会政治热点,并在诸多的民间舆论平台上表达意见,对国家建设的众多领域进行舆论监督,行使民主诉求的权利;另一方面,新媒体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草根阶层的心声提供了广泛的空间,这一虚拟空间因此也成为部分民众释放压力、宣泄情绪的舞台。当欲望替代理智成为目标的时候,价值判断极易模糊界限、丧失底线,产生极端言论被热捧现象,甚至出现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的局面。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话语权和主动权的掌控变得异常重要。

此外,新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自由化、去中心化的特点,深刻影响着网络舆情和社会舆论,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主流媒体传播的部分声音,成为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能发挥的负能量。正如前文所言,一些西方的敌对势力利用其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向我国传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直接导致部分民众产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动摇应有的政治信仰,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对社会主义及其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各种立场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涉足和传播的主要阵地,主流文化的话语权被弱化,民众的信仰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新媒体环境加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从教育对象的视角来看,新媒体使大众接触了一个全新的广阔天地,无所不包的内容,健康的、有益的、色情的、暴力的、颓废的,各种价值观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公众。如不经意点击的某些隐蔽的暗链接,既有邪教、黄赌毒方面的内容,还有分裂国家、恐怖宣传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方面的内容。从消极的视角看,新媒体的娱乐特性还存在如下可能:解构崇高,摧毁神圣,消除庄严。正如波兹曼所言,“由于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精神。不论是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人类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新媒体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下,实现受众的价值依归成为时代难题,即如何用健康的精神家园筑牢思想的堤坝,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修身克己的“营养”,以抵御各种“病毒”的侵蚀。

从宣传教育者的视角来看,传统模式下的价值观教育,自上而下,宣教者可以把握主动,有意识地选择素材来引导大众的思想和行动。而在互联网时代,扁平的、非线性的网络传播关系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海量信息的传播使得辨真去伪的成本太大,因此,网络传播引发舆论危机的燃点远比传统媒体低。”“三个倡导”所体现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把个人、社会、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个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在社会交往中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原则,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由此看来,新媒体环境下保持主流价值观的严肃性,使民众接受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并在恪守与践行中加以强化,实现价值回归,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新课题。

三、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责任

一个社会需要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才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众所周知,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既非从天而降,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需要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培育和扶植。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上重视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媒体在这项工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一)无缝衔接传统媒体,把控信息生产渠道,创新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

在传统媒体中,媒介掌握在有职业素养的编辑、记者等专业工作者手中,他们通过筛选信息和评估新闻价值,为大众提供合理的资讯。而在新媒体中,信息的发布不再需要大规模的专业工作者和有组织的审核程序,呈现出开放和多样化的态势。基于对上述两种媒体类型的思考,党中央提出在思想和政策等方面支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设想,这一方案的具体实施需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无缝对接,既鼓励了新媒体的流行性和活泼性特质,又加入了传统媒体的正确性和正能量的品质。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近年以来,微信公共号的爆炸性激增,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向微博、微信的成规模挺进,新华社《真相》节目,以及大量由各级政府主办的政务新媒体的出现,均为两种媒体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样板,使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做到无缝衔接。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媒体开放、虚拟、平等、互动的环境下,信息污染、虚假新闻、知识侵权、网络安全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新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提升了公民政治沟通的能力,提供了政治意愿表达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发展的自由和随意。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新媒体赋予思想意识形态的传播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新媒体的传播秩序,维持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开放系统,应形成一套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制度规范,为大众提供真实、客观、全面和权威的信息,建立为民、文明、诚信、法制、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树立起良好的新媒体公信力和社会形象,扮演好信息传播者和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二)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凝聚核心价值理念,深化核心價值观传播内容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增强国家在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及民意方面的“软实力”(soft power),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从某种意义来说,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依托于文化加以培植。当前,“由不平等、不平衡、集中和垄断的国际传播秩序所导致的文化产品或信息产品的单向流动,将裹挟于其中的社会价值和政治观点倾泄给对象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观念、信念和精神结构。这种媒介话语已经不仅仅是携带意义的语言,还是权力运作的方式,一种特殊文化差异的话语权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除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里汲取养分的同时,以时代精神加以改造,使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丰满,理念更加凝聚,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话语权。

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新媒体还应承担起教育和引导大众的责任,有效地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论建设。“要善于运用大众传媒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之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同时,面对西方媒体利用其信息技术资源优势进行价值观渗透、冲击我国文化体系和思想观念的行为,新媒体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价值观自信。“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在新媒体条件下,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凝聚价值理念,重塑国民信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强化网络舆论职责,规范信息引导和监督,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效力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减弱了传统媒体信息生产和资源发布的安全优势,存在大量未经审核、径行发布的信息,包括一些有害信息。此外,新媒体提供了不断变化和拓宽的信息传送渠道,少数信息群落乃至个人均可以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因此,亟需强化新媒体的舆论职责,规范信息引导、监管和控制。要强化舆论职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力。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受众自觉成为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新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载体,不仅担负着意识形态传播的重任,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这对于多元文化冲突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和新媒体的自身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更好地保持新媒体的良性发展态势,有必要构建包括公民个人、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参与的新媒体监督机制,如建立网络舆情分析和预警机制,加强网上舆情控制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危机应对机制等。各种监督机制的构建,有利于规范信息引导和监督渠道,使新媒体真正成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和强大载体。

(四)提升媒介素养,加强思想引领,增强核心价值观感召力

新媒体条件下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一是指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方向、主线、热点、时效等素材的政治素养;二是熟悉信息传播技术、能熟练使用新媒介工具的知识和能力素养;三是善于使用“网络语言”,具有与受众处于同一话语体系的亲和力。要深度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通过自身的理论魅力和解释体系,用新媒体语境中大众化的语言来加强网络场域这个虚拟世界的思想引领。关注热点问题,对焦点问题不回避并积极引导,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同时,有意识地培养新媒体意见领袖,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即基于认知认同基础上的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漂浮在天上,也不是在思辨的云雾中,其深刻根源存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中,存在于社会主义鲜活的实践及其内在的逻辑中,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价值诉求的表达中。”鉴于此,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还需“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从“线上”走到“线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所谓“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 敖华]

作者:高丽静

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至关重要,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媒体发展迅速,各高校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做好各族学生的团结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将详细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式方法。

[关    键   词]  新媒体环境;高校;民族团结;教育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从各个方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QQ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凭借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大、便捷性强的特点,新媒体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也展现了它的影响力。如何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并利用新媒体做好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各个高校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挑战。

一、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这其中,10~39岁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65.1%;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4.6%;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38.1%、23.8%;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10.5%、9.7%。由此可见,青年人是网民的主力军,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网络,尤其是新媒体。因此,若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将极大地有利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因为天然的地理因素,许多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交通不够发达,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因此教育工作的开展也相对更为困难。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为各高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校民族团结工作带去了便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民族团结精神的培养,还要重视思想传播方式的创新性。正是由于新媒体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功能,新媒体成为各高校民族团结工作的突破口已经是必然趋势。

二、利用新媒体进行学生工作的优势

为了解大学生新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偏好,笔者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采访了本地高校约300名学生。100%的学生都表示自己会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学生关注的主要是时事政治类、娱乐新闻类、学习类、校园公众号等。大约六成的大学生会通过关注新闻公众号了解时事,余下学生则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有七成以上的学生会关注本校公众号,了解学校发布的信息和知识等。另外约有3%的学生参与学校公众号发布内容的制作。约有7%的学生每天会反复浏览学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大约17%的学生每天查看一次校园发布的信息,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每隔几天查看一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大约20%的学生较少浏览公众号信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一旦关注了公众号,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取消关注,约有20%的同学会定期查看自己关注的公众号,并把自己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的公众号取消关注。大约三成左右的学生认为,微博、微信是自己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对新媒体上发布的信息非常重视,并且经常参考。大约一半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发布的资讯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依然会看,剩下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对信息接受程度低,很少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如果是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学校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他们会予以认可。很多学生会从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上获取假期安排,学术交流,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

由此可见,新媒体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一定地位,有相當多的学生通过新媒体来获取信息。而学校代表着信息真实和信息权威,因此学校的官方账户发布的信息,往往能够引起学生重视。各高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建立起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进而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推进。

三、新媒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提高了思想传播的速度

在新媒体崛起之前,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政治课堂来完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然而新媒体可以突破这种局限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即时收到学校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还能通过转发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知识,通过评论功能了解学生看法,与学生交流互动。这种形式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也提升了传播范围。

(二)新媒体使民族团结教育更为丰富

互联网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民族团结教育同样如此。通过新媒体,学校可以发布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对各个民族都增进了解,增强不同民族学生间的凝聚力。还能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学习各个民族的相关文化,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

(三)新媒体提高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可接受性

不同于传统教育只能用书本文字或是图片的方式,新媒体可以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新媒体可以使用漫画、动漫或者小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让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接受性更高,更适合大学生群体。

四、新媒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可能沉迷网络影响正常生活

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开辟了更多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也方便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但是如果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都用于网络,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会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除此之外,新媒体所具有的评论功能虽然促进了交流和沟通,让校方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但是由于网络发言未实名制,会有少数素质差的人群将网络平台作为宣泄自己情绪的平台,或者是故意发布谣言或是恶意评论中伤他人,破坏网络环境。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被退学的大学生案例也是比比皆是。但是校方应该认识,在进步和发展的历程中,伴随着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现象,万不可因噎废食,拒绝新媒体的利用和发展。各高校面对问题应该积极应对,切实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网络素质,只有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才不会只是一句口号,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新媒体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

尽管新媒体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但是学生的学习却失去了监督,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在课堂上,老师会监督学生认真听讲,还会要求学生记笔记,通过提问进行考察等。但是利用新媒体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知识,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监督,有违利用新媒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和推广的初衷。

五、利用新媒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较2018年底增长3122万,占网民整体的27.2%;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9亿,较2018年底增长530万,占手机网民的23.6%。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互联网+”教育概念,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由此可见,新媒体使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多种多样的技术支持,便于各个民族的高校大学生自由互动。但是,新媒体环境在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网络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信息便利的同时,同样包含着许多安全隐患。由于网民的网络身份大部分没有实名化,有些恶意分子或反华势力借着网络进行民族分裂活动,企图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达到目的,甚至散播谣言,伤害民族情感。部分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误把谣言当作事实,对国家、政府或是其他民族的同胞产生不信任感乃至怨恨感。若放任这种现象持续,高校的民族团结会遭到破坏,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平稳运行。

(二)网络无序性加大了高校民族团结工作的难度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最大优点在于互联网和新媒体就像是一个大平台,将原本毫不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能建立联系。每个人都有参与这个平台活动的权利,不会受到限制。然而这种便利的特点同样是新媒体进行教育宣传的隐患。大部分社交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审核机制并不严格、准入门槛低,尽管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真假掺杂,难以分辨,却还是对谣言的发布者难以追踪。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和新媒体的无序性,很容易造成信息的传播不当。有些高校大学生对网络过度依赖,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缺乏和现实中教师、同学、朋友的沟通,容易出现道德意识薄弱、分辨是非的能力下降、思想偏激等问题。大学生一方面受到从众心理的驱使,另一方面受到舆论的绑架,容易参与虚假信息的传播,进而助长不良舆论的漫延。这就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传播民族团结思想时带来一定的难度,也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务必要肩负起传播正确思想,纠正错误理论的责任。

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民族团结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搭建健康安全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平台

新时期的教育已经逐步向网络化迈进。因此,高校若要借助新媒体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的缺点,尽量发扬网络优点。高校可以开发民族文化网络课程,让大家学习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增进了解;还可以设立校园民族团结公众号,由教师带队和指导,但是公众号的内容由学生讨论、选题、写作或制作视频最后进行发表。学生可以建立讨论小组,轮流运营公众号,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评选,请学生投票选出本月最佳文章,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既锻炼了新媒体运营能力,又锻炼了创作能力,在创作时还需要收集各民族的相关资料和历史文化,对各个民族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更有利于高校学生的民族团结。学校还可以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等相关课程摄制成教学视频,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全校师生学习。学校还可以定期就民族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网上测试,查验大家的学习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应采取实名制,学生可以在平台互相学习、交流和沟通,但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如果发表分裂民族的言论或者散播谣言,将会受到相应处罚。

(二)合理利用社交型新媒体的优势长处

高校大学生普遍喜欢使用社交型新媒体来交友,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都是大学生频繁使用的社交软件。为了紧跟潮流,许多传统新闻媒体也开始使用短视频的形式发布新闻热点,如央视新闻、财经频道等都设立了抖音官方账号,通过短视频和群众粉丝互动。笔者认为,各大高校可借鉴此经验,面向学生投其所好,创新教育方式,在社交软件上设立学校民族团结相关账号,定期更新有关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有趣冷知识等内容,还可以在评论区与学生互动,搜集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想看的内容,为接下来的视频制作提供思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民族团结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会得到很大提高。在民族团结方面学校应针对学生的疑惑及时予以解答,并纠正不良思想,将社交平台打造成为推动民族团结的新型渠道。

(三)借助新媒体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形式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一直以来是高校的工作之一。以往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学校主要采取的是线下方式,如民族舞蹈展示、民族歌曲大赛等。虽然才艺丰富多样,但是能参与到其中的学生是少数。然而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学校可以采用线上方式与更多的学生互动。例如同样是民族歌曲大赛,学校可以第一轮采取短视频录制海选的方式来进行,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大赛,大家网络答题,得分高者进入接下来的比赛,在经过几轮网络筛选后,可以改成线下决赛,并邀请学生观看,进而大大增加参与人数。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民族风土人情纪录片等投放到网络平台供大家欣赏学习等。由此可见,灵活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用“中华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来形容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笔者庆幸我们有了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方式来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各高校应与时俱进,借助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伯忠.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路径研究与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6):180.

[2]郭紫宇.新媒体背景下北京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创新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3).

[3]王乃祥.新媒体时代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5.

[4]蹇思宝,王雨晴.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创新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路径研究[J].黑河学刊,242(2):161-162.

◎编辑 王海文

作者:黄翔

上一篇:银行营销团队竞职演讲稿下一篇:编辑部主编岗位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