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主体间性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从理论适切到实践诉求两个方面,指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警惕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路径,着重从师生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确立和学生管理改革的实践机制两个大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回归。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论文 篇1:

主体间性视域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为了避免唯我论,提出主体间性理论。现代西方哲学家们进而将主体间性深入到社会历史和现实中建构交往行动理论。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探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方式,积极探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主体间性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主体间性是以“主体—主体”交互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为了避免唯我论,提出主体间性理论。在《笛卡尔式的沉思》的结论部分,胡塞尔指出:“内在的第一存在,先于并包含世界上的每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就是先验的主体间性,即以各种形式进行交流的单子的宇宙。”[1]他认为主体性是指个体性,主体间性是指群体性,主体间性应取代主体性。当代西方哲学界中,突出强调主体间性理论的当属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他将主体间性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以主体间性问题为基础构建了交往行动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互为客体,而是互为主体。因此,交往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二分的关系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超越现代西方哲学的狭隘眼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一方面,它将实践纳入主体间性理论中,打破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的理论范围局限于精神领域,赋予主体间性积极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它强调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有机统一,即主体间性中有主体性,主体性中有主体间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实践性,而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的主体是通过劳动实践生成的,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中的个人。马克思指出:“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主体个人在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必然与其他主体个人建立交往关系。所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与人类的实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着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发展和主体的能力提高而往縱深领域拓展。因此,没有现实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社会实践,主体间性理论也就无从谈起。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特征。

第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局限性,扬弃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理论和偏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待主体与主体间性,更科学、更全面地论证了主体间性理论的含义。丰富和发展主体与主体间性辩证关系,把主体间性从现代西方哲学仅涉及主体—客体、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窠臼中解救出来。科学地阐释了主体间性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主体人的重新认识,是对主体—客体—主体进行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认识。

第三,平等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具特点的万物带有不同的个性在发生关系。主体间性理论是以主体的平等为前提条件的,旨在引导人们从主体间关系出发“回归人本”,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和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中的主体就是指主体面对其他多个主体的交往关系时,看不出差别、差异,更不能产生对立和对抗。主体间性理论体现人们不再仅仅把自己视为主体,把别人视为客体,而是互相承认彼此特点,尊重彼此立场,把自己和他人同等对待,并能够从彼此思考看问题,对彼此更加理解和信任,形成了主体间的对等。

第四,和谐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而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主体间性理论讨论各个平等主体关系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即是人们互助合作、共同努力来摆脱自然的奴役、社会关系的束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主体间性理论其实就是一种蕴含着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和谐统一的关系。因此,主体间性着眼于合理解决物质生活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实践中的危机,出发点是建构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的价值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使教育成为一种完整和谐的教育,使教育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向真正的人回归。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兼具综合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人才。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3]2012年6月14日教育部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4]并强调,“‘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5]因此,新时期具有独特办学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把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第一,重塑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明确教育价值。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现代教育是有创造性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明确市场需求,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上下工夫,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具体操作应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结合师资生源的特色,教学宗旨应充分尊重个性,肯定并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高扬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教育过程。主体间性理论中的教育模式的主体要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二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据此,应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自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第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活化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方法和原则是教育过程中的有机整体,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双方以互为平等教育主体的关系,通过对话、沟通共同确立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内容,使其系统化、素质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主体必须掌握学生主体的好奇心强、热衷新鲜事物等基本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因为“追求完善的人性不能在孤立的状态或个人主义思想下进行,而应在伙伴关系和衷共济的氛围中进行,因此它不能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敌对关系中开展”。[6]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实现师生的自由和解放,实现真正的教育。突出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具备生活体验性与实践综合性的特征,以教师为主导,将学生所感兴趣的体验性知识作为学习对象,通过师生共同性的学习来丰富发展彼此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课题作为教育内容,将知识与专业、实际效用联系起来,实现融会贯通,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应对复杂的社会实际问题。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创新教育方法,以教人者教己是重要的方法。这学理就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们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民主、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中进行的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所培养的教育主体才是面向现代化培养过程中应当倡导的人才。活化教育原则的关键需以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教与学的方式为准则。教育主体的教师与受教育主体的学生是各具生命特点的个体在教育时空的相遇,这就需要突破物质世界的限制,在知识世界中相互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精诚合作,共同探究知识、智慧与精神财富,从而达到共享。这种共享关系,“既是文化共享,即教师作为有教育者身份的人,把知识、思想、智慧、经验等文化成果提供给而不是传授给学生,师生双方通过对话沟通获得新知,共同提高;也是责任共享,即师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为教学成败负责。更是精神共享,即师生相互传递、理解和感受同一种精神体验。通过这几种共享,师生可真正成为‘同舟共济’的人。”[8]

三、主体间性视域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显性能力。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确立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立足社会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尊重师生的主体性,建构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拓宽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途径。“按照培养造就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的要求,深入研究拔尖創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有效识别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支持部分高等学校探索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9]根据国家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指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一,注重教师指导,陶熔学生的自治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治是人全面自由发展中的美景。在教师的指导下,陶熔学生的自治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实用人才的重要一环。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成自治团体,通过共同制定自治规则,共同治理来学习自治道理,提高自治能力。在自治团体中学生自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会给他们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负解决问题的责任。

第二,教学做合一,强化实践能力。在主体间性视域中,教学做是有机统一的,不是彼此分离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从远处着眼,从近处着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在做上下工夫,则教无所谓教,学无所谓学。由此证明,做占据核心位置。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才的关键尺度。教师与学生均是教育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需要根据学生学的方法和社会实际发展需要来确定。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据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师资的配备上均需要合理。通过鼓励学生建立社团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投身关爱自然等实践活动,为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搭建多种平台。

第三,寓教于乐,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社会和谐需要从学校的和谐出发。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精神沟通愉悦、感情融洽是优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并使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在主体间性视域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和谐理念与教师知识讲授、学生发展旨趣结合起来,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教学环境。通过美化亮化的教学硬件条件,富有人文气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追求和谐的价值理念,从而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四,树立新人才培养观,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新时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主体间性视域中新的人才培养观,需要摒弃传统教育把考试或考核分数、学分等作为衡量培养学生质量的首要标准。人才质量的高低必须结合学生平时的自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间学习借鉴能力,以及对学生对知识感悟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考查,并形成有针对性的反馈,以利于学生及时自我调节。所以,新的人才培养观,是使每个学生的隐性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培养。

[参考文献]

[1]胡塞尔著,张国亭译.笛卡尔式的沉思[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2.

[4][5][9]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2-7-22(01).

[6]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

[7]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30.

[8]克里夫·贝克著,詹万生等译.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32.

[责任编辑:陈明]

作者:刘芳

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论文 篇2:

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研究

摘要:主体间性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从理论适切到实践诉求两个方面,指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警惕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路径,着重从师生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确立和学生管理改革的实践机制两个大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回归。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

雅思贝尔斯将教育定义为“人与人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保障系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高校学生管理人文性缺失的弊端日益显现,其根源在于主体间交往的缺失和工具理性的盛行。高校学生管理必须以主体间性为价值导向,从观念、制度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化、生活化回归。

一、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

(一)主体间性指导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理论适切:主体间的交往范式

主体间性一词最早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关系问题。胡塞尔认为世界是我的也是你的,自我与他我通过拥有共同的世界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在他看来,主体性意味着自我,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我们)。当代西方哲学试图对以主客取向的主体性进行纠偏,以主体间性全面置换主体性,从而还原主体间的交往的本质。主体间性理论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表现在认识论、存在论、实践论等诸多方面。马克思把主体间性建立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认为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活动,而是多个主体间的联合活动。马克思实践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性。主体间性是生成于交往的实践之中的,实践活动中蕴含了生活世界,马克思突出了“客体”的底色,避免了主体间的交往走向了交往的唯心主义;二是平等性。主体间性的主旨意蕴中突出交往双方的平等性,具体体现为交往双方具有独立的人格、均等的话语机会和真正落地的民主;三是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语境下的主体是共在的状态,在实质的层面有效避免了主体的轮换性和偶然性,使交往双方获得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必然性,实现了共同主体化。

高校学生管理正是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主体间性理论解锁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该如何相处,也试图将异化的师生关系还原成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对高校学生管理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二)高校学生管理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实践诉求:对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性、科学性、生活性回归产生优势驱力

高校学生管理价值取向存在“单向度”,是对以科学化的教育原则的违背。在学生管理实践中,过分强调指导学生对外部知识世界的占有、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习得,忽视其内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呈现“单向度”特点。这种外在式的主体性教育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内在剖析和探索,缺少对学生主体关注。以主体间性为指导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受教育者个性丰富、潜能彰显的成长过程,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化生命存在,受教育者在关爱与尊重中收获成长,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

高校学生管理方法呈现“非人性”,是对教育的人本性原则的疏离。高校学生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以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来完成预成性的教育目标,期望通过硬性填鸭式“传授”,使受教育管理者在被动“接受”习得政治素养、养成道德品质,以强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制度以及评价标准模式化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学生的约束。主体间性强调在共同的实践客体基础上,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平等的交往实践活动,拒绝“话语霸权”,二者是和谐存在的共同体,并基于共同的实践客体,达到教育管理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高校学生管理内容的“片面化”,不利于生活性教育的实现。生活即教育,教育管理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最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伟大目标,教育管理的内容则应体现综合性、现实性、生活性、实践性。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忽视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交往品质、社会责任和批判精神。主体间性为主导的高校学生管理,倡导在实践基础上的生活性教育,以德智体美劳为培养目标,改变以往脱离生产、脱离生活、脱离自然的现状,实现教育管理的生活化回归,培养具有自然情感、社会情感的人格健全的人。

二、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忽视对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内涵剖析

主体间性哲学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在高校学生管理改革当中,要从单子式的主體性转向主体间性,从对待物的“主体—客体”模式转向对待人的“主体—主体”模式。但如果教师对主体间性哲学的理解停留在表层的感知,具体到学生主体地位落实问题时仅停留于言语的交往间,存在重形式而轻内容倾向,就无法体现主体间性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价值,也不能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向人本、科学和生活管理的转变。

(二)教育者的心理困顿与偏差

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放弃权威地位,与学生之间的民主交往也或多或少流于形式。作为教师,将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压力掌控在合理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交往。

(三)受教育者对主体间性理解的错位

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愈来愈多样化、学生个性不断彰显,导致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常以“话语机会均等”“人格平等”等此类主体间性理解的偏差来抵制高校教育的合理秩序,过分强调其自身的主体地位,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

三、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内在机理:改善师生关系

1、培养师生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正确认知和把握。师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为实现师生间真正的主体间性交往,要明确的是大学生在交往中的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追求,同时,师生之间在主体间性语境下的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也是差异化的平等性。培养师生对主体间性的正确认识,是建立主体间性交往关系的基础。首先,教师作为管理工作主体,应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己任,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点开展管理工作,要合理规避旧的管理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克服管理中的形式化民主。其次,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主体,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要了解自身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及时配合高校做好学生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真正实现自身的主体地位。

2、构建师生主体间性交往关系。一是创新交往模式。在传统的交往模式中,师生虽然每天都在发生着“交往”,但交往关系仍存在实质性缺失,如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没有放下自身的優越感,学生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存在表面的迎合。那么改善师生关系,就要从创新师生交往模式着手,比如引入咨询发展交往模式、心理契约交往模式。二是拓宽交往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师生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微博、QQ、微信等线上载体层出不穷,极大拓宽了师生交流的空间,作为信息技术成果的共享者,教师要合理利用线上载体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引导;与此同时,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仍然是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增强教育效果,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策略,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同时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可以灵活把握场合氛围、话语时机,与学生更贴近地交流,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

(二)实践机制:管理中介的人本化、科学化、生活化回归

1、教育管理组织结构的科学化建设。“科层化的组织机构将学生淹没在‘控制’和‘规训’的生活中”,高校要实现对学生人格、知识、能力的培育由“塑造”向“生成”的转化,可以从机构服务的项目化运作和机构的扁平化设计两个方面人手。项目化运作具体是指高校将学生服务管理的内容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以或长或短的周期实现项目的目标,通过项目申报、答辩,挑选出最优方案,以最贴近学生需要和实际的项目来达到教育管理的效果;组织机构的扁平化设计是指以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层级数的精简和一级服务中心数量的扩增为特点的改革思路,一个学生主管部门下设一个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直接对接学生,减少手续、精简流程,帮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实现主体地位。

2、教育管理制度的人本化改革。制度改革重点体现在让制度体现“合理性”、带上“人情味”、变得“有温度”。制度内容设计上,增设和完善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内容,如学生申诉制度,目前一般高校都设有学生申诉制度,但存在受理范围窄、申诉委员会人员产生机制和定位模糊等问题,高校可以在组织、程序和权限方面进行创新和调整。可设立学生法律咨询服务部、法律援助站、学生维权部等辅助部门,引导学生正确争取合法权益,实现学生的主体化回归;在制度的设计立场上,要突出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的宗旨,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和民主。

3、教育管理的生活化回归。首先,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上忌脱离生活和实际,忌过度理想化和理论化。高校教育管理目标以社会文明发展程度为基础,基于广大学生实际,制定大部分人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同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和阶段性,建设具有层次性、多维度、递进式的目标体系,拒绝“一刀切”;其次,要丰富教育管理内容,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和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让教育内容跟上潮流、贴近学生、保持鲜活力。

(责任编辑 马志娟)

作者:谭珊

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论文 篇3:

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探究

[摘 要]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为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中外合作办学以“主体—主体”结构为基本交流模式。“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实现以主体的确认及对话意识的确立为其逻辑前提,以文化空间的建构和现代媒介的介入为基本中介。

[关键词]合作办学; 交流; 模式;主体间性; 主体—主体

A Research in the Exchange Model of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HU Liang-cai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Hn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Key words: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exchange; model; inter-subjectivity; subject-subject

交流与对话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办学主体相互关系的动态因素。哲学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为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哲学依据,也为中外合作办学寻找和建构行之有效的交流模式提供了思维和操作方法。要保证中外合作办学主体间交流的有效性,前提在于对办学主体的确认,途径则是“主体—主体”之间能体现合作者较大能动性的合作空间的建构。

一、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哲学基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对话、合作和交流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关于交流、对话的哲学必然成为当今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换句话说,研究作为交流主体的自我与另一交流主体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问题,开始成为哲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焦点。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巨大恐慌:人类和谐诗意的生活环境正在失去,人沦为自我中心性的动物,人与人似乎越走越远,更不用说在更深程度上的交流与对话。在这种背景下,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巴赫金等人的理论得以产生,人的生存本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因此,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的同时,对他人的关注成为了自然科学和当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方主体间性的凸现是在主体性走入黄昏的情况下出现的,正如多尔迈所说:“在我看来,主体性的观念已经丧失了它的力量,这既是我们时代的具体经验所致,也是因为一些先进的哲学家探究所致。”[1]尽管众多的哲学家致力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形成统一的哲学命题和哲学流派。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不难在其中找出一些共性,在哲学的范畴内,给主体间性做如下界定:(1)主体间性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指存在主体与对象主体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2)在实践的层面上,主体间性体现为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流理解如何实现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就个体层面来说,这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持个体独立、自由并创造与他人的交流空间的问题;在群体或民族层面来说,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保持群体或民族的质的规定性、并与其他群体或民族展开有效对话、交流或合作的问题。我国有些学者洞察到了主体之间这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关系特性,在哲学领域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并逐步将其运用于哲学、文学、教育等理论研究中,使之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前沿。

哲学领域对主体性问题及对主体间性问题的关注,使其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利用主体间性的交流与对话意义作为理论基础,开展了大量新的教育理论的探讨。首先是对于教育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的定义。王光明指出,界定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应在注重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突出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在法律、各项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下的相互理解的关系特征。其中,‘相互尊重’既指人格上的相互尊重,也是对不同意见和不同认识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既指相互宽容、容忍、同情和换位思考,也指相互了解和认识”[2]。也有学者着重从师生之间、教育交往理论等角度探讨主体间性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其中,教育交往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探究更有启发意义。“交往是社会性的交往,它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实践系统的实现,交往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的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3]。著名哲学家任平给交往实践作了如下定义:“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作为相互联系的中介的客体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4]交往实践就是要用交往实践的观点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把当代社会看成是全球性的交往社会。因而,交往实践的提出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它打破了传统实践观把主体和客体看成是对立的两极的实践结构即“主体—客体”单一结构,而体现为“主体—中介—主体”整体结构。

从国内对于教育主体间性及教育交往理论研究的回顾不难看出,主体间性意味着交流与对话,是一个由对话到理解再到共享的渐进过程。对话意味着两个主体以上的交流活动,正如有学者指出:“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5]尽管目前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主要运用于教学和师生研究关系中,但其主要思想尤其是教育交往理论思想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模式研究来说仍具有较大启发意义。

二、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的逻辑前提

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种教育交往活动。合作办学的双方分别作为主体参与合作、对话、交流,及至资源和利益达到共享,并进而能够共同创设新的文化和教育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双方正实践着当今教育的主体间性发展方向,即“主体—主体”交流模式。正如有的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全球性话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实践,应该是双向度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国际化的实现形式却往往是单向度的。发达国家的大学相对来说热衷于输出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则更感兴趣于引进和吸收。”[6]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拒绝“主体—客体”交流模式,只有如此双方才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由“主体—客体”模式所带来的主体的客体化、对象化或异化,从而使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1.合作者主体地位的确认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对于自身主体地位的确认无疑是开展交流合作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合作者主体地位的确认不是指某一单个的个体主体对自身的确认,而是指在合作过程中,作为智力、财力及其他相关主体特征的承担者的合作者主体意识的形成、确认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主体地位的确认主要通过合作办学自主权的确认和对话意识的确立得以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些自主权中即包括国际交流权。但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确认往往比较复杂,主要归结为国际视野中的“高校—政府—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高校办学自主权,并进而实现其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理顺“高校—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首先,以各要素之间的交流对话和互动过程为指导思想,确立各要素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高等学校是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的主体,因而是独立办学的主体,应该独立行使办学自主权力”[7]。简言之,对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来说,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要有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影响也相对较大,因而,尽管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具有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权利,政府仍应在对外交流政策、对外交流范围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放权与指导,真正实现高校在对外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遵从市场机制对高校自主权利进一步扩大的要求和它对于高校自主权利的制约。缺乏制约的主体只是一种西方哲学上的“大写”的主体性,缺乏交流的有效性。市场机制对高等学校的制约在于要求其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出现,就是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面向市场,主动参与竞争,在市场中实现其在交流中的主体地位。

再次,教育主权得到有效保障。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对教育主权及其主体地位的确认主要通过立法体现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就从合作办学的性质、目的、原则、内容以及各种规范方面,规定了国家具有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管理和监督权和维护教育权,主要体现的是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导权。在实践合作办学过程中,我们应树立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权发展观,要正确理解坚持教育主权与处理国际机制之间的辨证关系,坚持教育主权不能排除国际化和国际机制;要理解教育主权的发展动态,处理好短期和长远目标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认识到教育主权的重心、程度和范围必须依据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我国的合作办学即使面对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也能充分保障我国的教育主权,确保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

2.对话意识的确立

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合作者对话意识的确立。交流与对话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性质,作为不同文化、语言和意识形态交汇产物的中外合作办学同样如此。艾柯曾深刻地指出:“整个文化都属于意指和交流,还有,人性和社会仅仅是在交流及意指关系得到确定时才存在。”[8]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现其作用的。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要真正实现作为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及“主体—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模式,合作办学者必须树立全球化的对话意识,主要体现在:

首先,将主体思想的确立与全球观念相结合。也就是说,主体应摈弃封闭式的办学理念,将中外合作办学和我国高等教育置身于全球高等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以全球化的视角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在国内外的水平和地位,并以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作为参照系,为我国国际合作办学准确定位,找出差异,开发优势。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交流,因此,这是确立主体思想的过程,也是与国外合作办学主体开展对话和交流的前提。只有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提高竞争力,进而开辟高等教育的海外市场,真正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主体—主体”的交流模式。

其次,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拒绝“主体—客体”合作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合作双方应树立平等互利原则,避免只是名义上的中外合作,或者利用中外合作的幌子进行其他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的活动,要拒绝各种侵犯教育主权及有损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虚假合作,这也包括中方合作者应拒绝国外某些高校在中国出售质量低劣的学历文凭等活动,从而真正保证对话的平等性和有效性。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上,要强调双方的融合性和渗透性,要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教育内容充分融合到中外办学模式之中,并以此促进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在实质上实现“主体—主体”交流模式。

三、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具体途径

如果说主体的确认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基本前提的话,那么,“主体—主体”交流模式中文化空间的建构和现代媒介的介入,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合作主体交流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主体与主体之间以文化空间和现代媒介为基本中介,实现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

1.文化空间的建构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有文化发展的要求,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大学要主动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无论采取怎样的合作模式,也不论其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要实现交流,达到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都离不开合作主体的文化交流。具体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主体间文化空间的建构应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坚持全球性交往实践,即主体间性的交往原则。主体与主体之间文化空间的建构要通过某一中介体现出来,即以“主体—中介—主体”模式,使主体与主体、主体与中介之间的关系呈现网络化的对话关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每一个民族、国际和地区可以作为参与交往实践的一极主体,同时由于各极主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生存发展权利,并且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因而能够在交往实践中协调互动。也就是说,多元化、异质化的合作办学者构成了全球教育交往中的共同操作者,成为教育交往实践中的主体,从而使交往成为可能。

其次,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创造中外合作办学中外交融的文化空间,实现共同文化空间的建构。如上文所述,差异是交流的前提,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差异的存在。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必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即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开放的意识,在林林总总的多元文化中保持传统的优秀文化,吸纳异质文化中的精华[9]。对合作的另一极主体来说,同样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中外合作办学共同文化空间的建设是双方主体的价值诉求和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只有如此,才能使各自的文化特征融入到中外合作办学共同的文化空间中,真正实现“主体—主体”交流模式。

2.现代媒介的介入

现代媒介对公众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的介入已是不争的事实,用马克·波斯的话来说,即现代社会已跨入“第二媒介时代”,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主体建构是通过互动性这一机制发生的。”[10]后现代的信息方式标明的教育交往实践建构的是不稳定的、多重的、分散的交互主体。迈克卢汉宣称媒介即讯息,“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1]。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人类和媒介息息相关,人无法脱离媒介而存在,同样,媒介或新技术的每次发展和延伸,都深深地打上了人的发展的烙印,不难看出,人和媒介互为主体、共同发展,这是媒介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现代媒介的发展给国际化教育带来了契机。正因为其交互作用和与现代人们的密切关系,现代媒介对于国际合作办学主体间交流意义的建构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因而更能符合和满足国际合作办学主体的交流需求。要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确保现代媒介对 “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合作办学主体看,要加强合作办学主体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受教育者能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2]。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大多是高校、企业、政府,而拥有文化、技术、人才等资源的高等院校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中更是责无旁贷。高校一方面要利用母体学校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优势在校内部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校园外部主体要素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逐步丰富传媒教育的经验,建立面向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对政府和企业来说,要建立迅捷的信息反馈渠道,也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在对外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现代传媒角度看,要加强现代传媒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介入及其对于国际化教育的责任感。媒介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具有宽广的视野,它与中外合作办学的结合无疑对两者的发展都具有创造性意义。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介入,媒体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沦为合作办学主体的“赚钱机器”和利益集团的“传声筒”。因此,媒体应率先自律,遵守行业规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起到示范社会、引领未来的作用。如果大众媒介放弃了社会责任,背弃了社会道义与良心,不仅媒介素养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无从谈起,整个民族和国家也可能陷入文化殖民的危险境地。

再次,从受众的角度看,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加强大众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热心和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受众是指在中外合作办学中通过现代媒介而发生某种联系的主体,包括合作主体、学生、家长、人才市场、各种服务市场等等,如何使这些要素为中外合作办学发挥最大潜能是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现代媒介加强与受众的联系是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换句话说,现代媒介应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媒介的透明性、责任性,让受众在了解传媒运作的同时,使媒介牢牢把握受众的关注点,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意识,从而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立体的层面上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

当然,无论是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逻辑前提和交流中介,都不仅仅限于上文所述部分。就其交流模式的逻辑前提而言,还应包括合作主体办学思路的确认、对于对象主体的承认等等;就其交流模式的中介而言,也至少还应包括中介组织的建立等要素。应该说,以主体间性视角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模式及“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提出还是一种新思路和新名词,它丰富的内涵和理论价值远非本文所能涵盖,期待更多的学者实现进一步探讨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55.

[2]王光明.关于人本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的思想概述与认识教育视界下的主体间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8.

[3]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7-88.

[4]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54.

[5]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6]高立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哲学视野[J].兰州学刊,2007,(1):197.

[7]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6-227.

[8][意]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原理[M].卢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5.

[9]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7-30.

[10][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

[11][加]迈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12]刘君涛,等.高等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63.

(责任编辑 黄建新)

作者:胡亮才

上一篇:迎教师节先进事迹演讲稿下一篇:线路工区副主任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