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理论论文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闻学理论论文(精选8篇)

新闻学理论论文 篇1

一、新闻观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新闻观念,导致不同的新闻实践:比如,中央电视台在911事件和报道美伊战争两个新闻事件上就有不同的报道。这都是因为新闻理念不同,在前现代的理念里,要求写出5W、零风格=无风格,即所谓的硬新闻,到了后传媒时代,美国开始有人倡议写出风格,要有独特的角度,再比如在SARS的报道上,中央电视台由开始的隐瞒到后来的按真相进行报道,都是新闻观念转变的结果。

二、43原始讯息与新闻信息:

信息不等于讯息,讯息是受众不感兴趣,不能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也称无效信息;信息是受众感兴趣的,消除了受众的不确定性的有效信息。---同样,高收视率不等于好的广告效果和高到达率。

三、73新闻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互动。

新闻光有事实是不够的,关键在于怎样报道。所有的事实报道都是不可能客观的,他们都是又真实又虚伪的。任何谈论都赋予意义—预定意义以后追溯原因。任何报道都是“意义赋予”。也就是符号的意义,文字传播符号论,传播者符号动机的强行介入。

图象符号化“同为假象

1、厉害选择

2、重要与否

“政治家明星化“

电视是否就是“强势媒体”?有个实验说明看电视时人被动,慵懒,在听的时候则要动用想象,投入的心理能量远远高于看电视时的投入。

四、83新闻符号的内在结构层次

五、第三章中新闻媒介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以此来选择新闻媒介---与其广种薄收,不如有的放矢。报纸—被认为是弱势媒体

广播-信息及时第一性,但是转瞬即逝

电视-认为是强势媒体

网络-认为具有大量的虚假信息,但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加强网络的环境净化,增加把关人,既可能阻止大量虚假信息的泛滥,却也将网络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优点抹杀了。

六、新闻人的素养177

新闻人不等于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具有政治色彩和体制特征,而新闻人这一概念是和世界新闻理论相联系的。

七、新闻人的人文关怀211人文关怀不属于道德,正义感,它是大的信念,也不等于是个人修养。

奥斯维辛:二战中,德国人建立的迫害犹太人的集中营里,以“奥斯维辛”最残酷。它是“人类的耻辱”“人类的罪恶”,对它闭上眼睛就是犯罪--冷漠者有罪。

新闻学理论论文 篇2

作为教材在名称上会有相对固定的叫法是合理的, 这在我国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是, 根据新闻学的学科特点, 在新闻教学的实践中, 实际存在两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大一开设新闻基础知识, 大二开设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大一为学生开设媒介概论, 大二开设新闻学理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则分别开设新闻传播入门和新闻传播理论两门课程。这说明,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 需要这两门课程的并存。

对于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的区别, 笔者以为, 新闻学概论是作为一门课程出现的, 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涉足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的不同内容, 以使学生对新闻学领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新闻理论则是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 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新闻现象, 但最终将在理论的视域下回答具体问题。

很多教师, 包括很多教材的著作者往往将“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看做一回事。如, 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郝雨、王艳玲编著的《新闻学概论》 (2003.3第一次版) , 就认为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第三版) 是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新闻理论教科书。[1]

郝雨、王艳玲误解了李良荣撰写《新闻学概论》的目的。李良荣在教材中已明确表示“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2]

这段表述中, 李良荣廓清了两个基本问题:第一, “新闻学概论”是总结、阐述新闻学中的概念和知识。一般地讲, 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应用新闻三部分, 李良荣教授使用“新闻学”这个概念的时候, 即已包括以上三部分。也就是说,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旨在对新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介绍, 并非单一针对新闻理论。第二, “新闻学概论”与新闻业务、新闻理论、新闻史都不尽相同。“新闻学概论”课是对上述三者的梳理和整合, 是为开设上述课程所做的前期准备。因此, 郝雨、王艳玲将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等同为“新闻理论”教科书是不准确的。

在实践工作中, 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的现象比并少见, 这种观念对于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的教学工作都极为不利。笔者查阅了国内外二十余个版本的“新闻学概论” (导论) 、“新闻理论” (原理) 的相关教材, 得出了以下观点:

一、“概论”概念使用混乱, 教材内容差异较大

《辞海》 (1989年版) 对“概”的解释, 切合“概论”的有两个:注释 (5) , 景象、状况;注释 (6) , 要略。那么, 对“概论”即可解释为, 事物的全景介绍或者是对事物大略地介绍。互动百科对“概论”解释为概况的论述。英文多使用outline, introduction, survey, 如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被翻译为“大众传播概论”。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内容涉及:第一章新闻活动, 第二章新闻,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六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第七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八章大众媒介与社会, 第九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传媒业经营, 第十二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十三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第十四章新闻选择, 第十五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第十六章中国的新闻改革。该书对整个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做以介绍, 符合概论的要求。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谢金文编写的《新闻学导论新编》 (2008.12第一次版) 序中明确“新闻学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和新闻传播史。与本书同类的书籍一般仅含第一部分的内容, 本书则对第二和第三部分也有所涉及, 以期对新闻学作出近于全景的展示。”[3]

斯坦利·J·巴伦的“Introducing Communication Theory”尽管介绍的是大众传播学知识, 但其框架结构对“概论”性教材却有范式的意义。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媒介、媒介产业和媒介受众, 第三部分辅助行业, 第四部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

以上观点和郑保卫教授“不管是叫‘概论’、‘总论’还是‘导论’、‘通论’, 都不应当仅仅是讲新闻理论的内容, 它还应当包括新闻史和新闻业务的内容”[4]的观点不谋而合。目的都是通过概论性质的教材, 对新闻学做出全景式的介绍。

邵志择的《新闻学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8第一次版) 英译名为“Basic theories on journalism”, 可直译为“新闻理论基础”。该书的内容:第一章信息、语言与新闻, 第二章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念, 第三章新闻事业与社会整合, 第四章新闻传播者、媒介、接受者, 第五章新闻真实性, 第六章新闻客观性, 第七章新闻自由理念, 第八章新闻与宣传, 第九章新闻与公众舆论, 第十章新闻与法。这些实际上是新闻理论的内容, 这种做法是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

邵志择在该书的后记中, 也对书名有所反思“本书名为《新闻学概论》, 真的是概而论之”。同时, 他还认为“新闻学基础理论究竟应当是怎样的框架并无定论”。对于这种观点, 笔者不敢苟同, 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对于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认识不清, 是非常不应该的。笔者同意杨保军教授的观点, 新闻理论应该包括新闻本体理论、新闻业态理论、新闻关系理论三部分。不同作者可以在教材中建构不同的框架, 但至少应该明确研究的对象。

二、国内外其它名称的新闻学概论相关教材

台湾学界似乎没有“新闻学概论”的观念, 非新闻史和新闻业务的著作, 往往都冠以“新闻原理”的名号。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政治大学李瞻教授编写的《新闻学原理》的内容为:第一篇新闻理论, 第二篇我国电视问题, 第三篇新闻政策。这种体例, 在大陆学界很少见。

国立编译局出版, 郑真铭主编的《新闻原理》的内容为:新闻的本质和新闻记者的角色, 新闻学之发展, 报业的四种理论, 新闻教育之发展,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新闻与法律, 新闻与公共关系, 新闻组织的经营与管理, 新闻编辑, 新闻采访与写作, 报业的发展与问题, 电视的发展与问题, 广播的发展与问题, 出版事业的发展与问题, 广告的发展与问题, 电影的发展与问题, 世界主要的新闻通讯社。作为“部编大学用书”, 如此系统地介绍新闻界全貌, 似以《新闻学概论》命名更为妥帖。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丛书中, James Glen Stovall著“Journalism:w ho, w hat, w hen, w here, w hy an d how”中译名《新闻学教程》内容包括:何事新闻与社会新闻文化成为新闻工作者;何处报纸、杂志、电视与广播、新闻网站的经营与管理;何人与如何记者、报道、新闻与特稿写作、风格、编辑、编辑工作与标题写作;何时新闻业之始新闻业之成熟期;为何法律与新闻工作者道德实践。该书在内容简介中表示, 本书“对新闻学领域的知识进行了综合介绍, 包括新闻如何产生和传播、新闻机构如何运作, 以及受众如何反馈并与新闻机构互动等;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报道、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从这个角度, 该书命名为《新闻学教程》是合适的。

在英文著作中, 理论著作往往使用“Theories”直接表明身份, 如“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 ass M edia”。该书翻译者反对在对原文进行中介和诠释时, 将“传播理论”和“传播学”画上等号 (这种观点具有范式意义) 。如翻译者认为, 施拉姆的“Men, Women, M essages and M 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因“以理论为主, 几乎没有涉及应用层面, 甚至未提及研究方法”而被翻译为《传播学概论》是不合理的。[5]

三、新闻理论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

以“新闻理论”命名的教材, 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如:《当代新闻理论》 (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11) 、《新闻理论新编》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9) 、《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新闻理论基础》 (刘九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当代新闻学原理》 (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 、《新闻理论教程》 (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 、《新闻理论教程》 (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当代新闻理论》 (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 、《新闻理论》 (雷跃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8) 。

郑保卫教授的《新闻理论新编》分五部分:新闻, 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 新闻受众, 新闻从业者。自序中, 郑教授表示力图通过该书对“新闻学本体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作较为准确的阐述、界定和厘清”, 而新闻理论对于新闻实践的作用则是“概括、分析和论述”。

《新闻理论基础》 (刘九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认为“对于新闻理论来说, 作为‘母性’学科, 其主要功能是揭示存在于新闻事业史和新闻业务活动背后的规律, 而不是代替它们作具体的对象性描述, 否则就不能涵盖后二者, 从而失去基础理论所必备的组织能力, 即能够将后者研究中的新发现纳入自己的论述模式之内。”[6]该书的编著框架为:第一章对新闻理论范畴的一般性理解, 第二章新闻理论范畴的逻辑系统, 第三章事实与新闻事实, 第四章新闻真实性, 第五章新闻客观性, 第六章新闻时效性, 第七章新闻自由, 第八章新闻党性, 第九章新闻道德, 第十章新闻舆论, 第十一章新闻信息, 第十二章新闻可读性, 第十三章新闻价值, 第十四章受众期待。

研究新闻理论离不开新闻史和新闻实践, 但如何在教材中平衡三者的关系、合理分配三者权重, 以上两本著作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台湾由三民书局印行, 政治大学彭家发副教授著《新闻论》自序中表示“本书论域, 即是从理论、实务、历史、社会及现象等这五个类项取材, 试图以实例举证, 来编织、突显和引出新闻学的本质及新闻学原理”, 也应视作一本新闻理论教材。

而彭菊华的《新闻学原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 将“传媒新闻传播实务运作”作为新闻理论涵盖的内容, 似有所不妥。

四、辨析教材名称的意义及建议

库恩主义认为, 教材是一个范式确立的重要标志。而一般说来, 新闻教育质量的高低, 起决定作用的, 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师资, 一个是教材。两者之间, 教材的作用更大。科学的教材配置, 对于新闻教学工作有着指导意义。[7]

实际上, 教材名称使用混乱的情况, 郑保卫教授已在《当代新闻理论》中指出“从名称看, 在已经出版的新闻理论著作中, 《新闻学概论》、《新闻学通论》、《新闻学总论》、《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新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教程》、《现代新闻学》等各种名称都有。其中叫《新闻学概论》的最多。”[8]

郑保卫教授将教材定名为《当代新闻理论》是出于“人大新闻学专业本科的新闻学理论课程定名为《新闻理论》”的考虑。杨保军教授的《新闻理论教程》在前言中开宗明义“这是一本关于新闻理论的著作性教材”。他们对于新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的名称, 考虑是周全的。

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理论修养的提高, 甚至可能弱化新闻理论的理论色彩, 不利于对“在整个新闻学中处于统帅地位”的新闻理论的学习。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 本身也说明, 教材的编写者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对象认识不清, 而欲以己之昏昏, 使人之昭昭实在是教育的大忌。

辨析教材名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数高校的“新闻学概论”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新闻学学科有一个全面而基本的认识, 促使学生建立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兴趣。这时如果选用的教材不尽合理, 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不必要的畏难情绪。因此, 笔者以为,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材宜以《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总论》、《新闻学导论》、《新闻学通论》命名。

新闻学理论则适合在开设新闻学概论的基础上, 在大二或者大三开设。有了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性的思考, 学生在学习新闻理论课程时必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简单的以“新闻学概论”取代“新闻理论”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当代新闻理论》 (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 内容提要中作出的说明, 本书“与《新闻学概论》相衔接, 然而又有所分工”, 这种对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的区别是很合理的。

摘要:目前, 新闻学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多为“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 实际上新闻学概论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本文通过辨析本领域内的部分教材, 试图对“新闻学概论”课程与“新闻理论”学科作出合理区别。在实践教学中, 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应当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 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新闻学学科的全景式了解, 又是对新闻理论学科地位的尊重。

关键词: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区别,范式

参考文献

[1]郝雨, 王艳玲.新闻学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15.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内容摘要.

[3]谢金文.新闻学导论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序.

[4][8]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8.

[5]理查德.韦斯特, 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

[6]刘九州.新闻理论基础[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

新闻理论与“多元文化”悖论 篇3

在提倡者看来,多元文化或文化的多元性必然会为处于边缘/弱势的群体或文化带来生存的希望。任何边缘/弱势群体都想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自己的位置、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在理论上没有错,但实践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一些处于文化弱势状态的集权国家大规模迫害异己事例和某文化圈内以宗教名义愈演愈烈的压制女权的事例并没随冷战结束而减少,同时冷战的结束、二极世界的裂变不仅没有达到多元上的平衡,反而导致了恐怖组织大量产生。柏林墙虽然于1989年倒下,但在1989年前后仍有不少灭种屠杀及内战发生(卢旺达、刚果、柬埔寨、波斯尼亚等),再次提醒我们现正身处不人道的暴力时代。少数/边缘/弱势群体并没有从“多元”的理论资源上获益,相反,“多元性”成为“地域性霸权”的保护伞。过去我们起码还可以举起一个名叫“正义”的木牌在道义上遏制极端主义的蔓延,现在连这块招牌也给连根拔起了。各国纷纷把自己打扮成“封建时代的受气小丫鬟”,在自己的门前插上“这是个我有权做我自己主人的时代”的牌子。

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历史就进入多元时代,与之相关的二元论的思想意识形态体系也随之瓦解。但是,冷战结束并没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势力无阻力地全球化,引发的却是民族势力的抬头以及过去被认为长期受压抑的亚文化圈日益获得与西方相抗争的权力。“地域性霸权”利用自由民主观念,利用多元文化的兼容性漏洞,无限地夸大文化多元的可能性,强调“可选择性”,利用批判全球化和文化霸权主义之机,大有成为新的中心或文化霸权之势。那些民族势力或者长期被压抑的亚文化圈,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并不像人们以前所天真地认为的那样是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化或者“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是新的集权再次膨胀、新的权威在被加班加点地制造。这些,只要看一看某些国家、地区及文化或宗教圈内的人权记录就一目了然了。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初的历史背景可能来自欧洲文化对美国文化的抗争。欧洲文化是高度发达又长期认同于美国文化。对于那些刚刚有缘接触“霸权文化”、尚处于支离破碎状态或发展不充分状态,抑或过度状态的文化也过度地强调多元有碍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如果所有人包括欧洲人都愿意把自己定义为“边缘”,那么所谓的中心是指什么呢?将全球化理解为现代化,将现代化理解为西化,将西化理解为美国化甚至18世纪的西方传教士,这就是当今对全球化理解的潜在逻辑,似乎全球化就等于世界性的单一化和美国化、教士化,这是不合逻辑的,也是违背常识的。“全球化”尽管是充满痛苦的历史过程,但却又是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语境和历史选择。

我们并不在一般意义上反对文化的多元性或多元文化论,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不适当地提倡一极化或二元论,既不利于多种文化和平共处,也无益于单一文化对多种文化的兼收并蓄。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得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起来。不仅需要吸收他种文化以丰富自己,而且需要在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以求发展,要扩大视野,了解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定势全然不同的他种文化。虽然文化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抹去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差异,但是它能使其在同一个平面上显出趋同性特征;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过程中,所需要的是既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同时又不受制于全球化的作用,顺应国际潮流,与之沟通对话而非对立。在全球化整合中虽然有必要保持本民族的根本特性,但是更需要使自身既具有开放胸襟的“拿来主义”,又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才能走向文化输出。这里要做的恰恰是指出“机会主义”者,是如何利用多元文化论这种一开始就带有的悖论去滋养自身新“霸权”的目的的。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不同的文明的人们之间的互动作用提高了人们的文明意识,这一意识反过来又强化了正在扩张或有可能深深地延伸到历史上的各种分歧和仇恨。”①在他看来,全球化趋势下构造的世界新秩序并没使西方的影响取得决定性胜利。其结果是,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单位可以平行和谐相处,共同分享全球化的经济成就及精神价值,却可能包含着更深分裂的隐患。西方的思想家齐泽克更进一步提出:文明的冲突不是发生在不同文明之间,而是发生在同一文明背景下。

因此,国家和民族的平等,不等于各国的文化发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更不应该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落后甚至低级趣味的文化思想和凌驾于民主法制之上的权威政治思想的合法化的借口。一些落后国家(或者边缘/弱势国家)的学者喜爱倡导“民族本位文化”,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它归入狭隘民族主义的煽情一类,他们同样正利用多元文化先天不足的缺陷。在一个尚未历经现代化的落后国家,在一个民族急需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历史时刻有一定的欺骗性。更为危险的是,这种民族本位主义煽情不仅迎合了“区域性或民族本位霸权主义”者的口味,易于为国家政权或原教旨主义者所利用,而且客观上为自己充当新的文化霸权者收买了选票。分歧根本不在要不要继承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而是民族的文化遗产在全新的文化环境下,及其在面临新的文化选择时究竟有多少可供利用的资源。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文化遗产的破坏者主要是来自战乱、贫穷、制度的混乱及交替的文化自虐主义和文化自恋倾向,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来自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随着全球化的实现和社会稳定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不能不随全球大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迁,这在客观上又为其保护、利用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落后国家和民族只有在全球化事实面前实现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缩小或消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有可能在国际社会中真正获得平等,文化的优势和特征才得以显现。以本国特性的借口,甚至仅蓄意标新立异,讨伐现代文明的公认准则,这不仅无助于缩小差距,维护本国的利益,而且只能扼杀公民的思想自由和创新能力,摧残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动力,把本国文化拖入困境而难于自拔,其最终结果不仅不能“多元”,而且只能促成新的一元。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首席批判分析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说:“重新回到我们眼前的不是别的,正是我们天真地以为早已被超越了的现代性本身。现代性不但没有被超越,而且正在世界各地大举登场,在拉丁美洲,在中国,在前‘第二世界’(按:苏联及其卫星国)的政治讨论中,现代性问题更是无处不在。”“这次古老的现代性在当代语言里痼疾复发,真正患的其实是一场后现代病。可以说,这是一场对现代性的重新铸造和重新包装,以供它在知识市场的大量生产和重新销售。”②

注释:

①萨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②杰姆逊:《现代性的幽灵》,2002年7月的上海讲演摘要,张旭东译,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7月。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篇4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安生

合上书本,第一印象,与之前读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那样的学术论文截然不同,摒弃了抽象的论述,而是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犹如亲临课堂倾听陈力丹老师讲课,直白生动,深入浅出。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讲话、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另外,正如作者在“写在前面”所说“不说套话,可能是本书的特色”。读完本书,受益颇多,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又深入了一些。

第一,形式新颖。

本书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每一节犹如一节课,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另外,因为本书是由录音整理, 作者结合自身经验,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好像一位长者站在对面与你交流心得, 娓娓而谈,亲切自然,直白生动,深入浅出,结构上跳出了原有新闻理论教材的套路, 讲得让人入境。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交流、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

第二,厘清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不管是作者对新闻的定义的分析,还是宣传、舆论,亦或是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甚至是“有闻必录”。作者指出“有闻必录”与新闻的客观性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最早出现“有闻必录”是在19世纪末,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都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例如当时上海传媒上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有闻必录,无奇不搜”、“人吉如是,未知确否,姑志之,以符有闻必录之例”。同时,举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就对“有闻必录”作出过批评。

第三,审慎、批判的学术态度。

例如开篇时,作者说不是讲什么是新闻,而是“通过比较来体会‘新闻应该是什么’”。再如,提到舆论时,“你必须要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作者举出统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以示佐证。并且强调,用这个词的时候必须要谨慎,说“舆论认为”,要有调查数据作支撑,或者要有一个大体的估算,而不是空口说白话。再如,作者批判了关于其他著作断章取义的引证恩格斯关于传媒党派属性的那段语录,即”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忽视了对恩格斯关于英国社会当时言论自由的表现特征的论述,明显是对恩格斯原话的歪曲。作者把恩格斯的这段话完整地予以展示,在上述这句话后面,恩格斯写道:“而这种情况也不会破坏论战的自由,因为每一个派别,甚至是最进步的派别,都有自己的机关报。”作者说明,恩格斯叙说的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即欧洲主要国家从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时期转变过程中新闻自由的表现形式。在行文之间,作者对引证的例子、名人言论不是单一的截取出某个字词、某句话,而是力求完整的再现原作者的原意,这样审慎的学术态度是值得我们深思、学习的。另外,作者还对“把传媒的职能比喻为‘喉舌’”的“喉舌”一词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1896年梁启超在《实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指出,报刊的作用是“通上下”——“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思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梁启超把报刊比喻成喉舌,认为报刊既可以做皇帝的喉舌,又可以做百姓的喉舌。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是党的喉舌的比喻出现频率最高。博古曾经在讲话中使用过这一比喻,而这样的表述得到了党的新闻工作领导人和其他高级领导人的肯定。

第四,寻求一个“平衡”、一个“折中”。

首先是在冲突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对报道双方态度、立场的平衡。在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中,在对《羊城体育》揭露裁判陆俊赛前接收了客队20万元现金的《“首尾”之战场外音》文章分析时指出:《羊城体育》报道时完全忽略了“平衡”这个客观性原则的操作要求。在冲突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如作者所言,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这个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在于要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和客观的报道方式,为涉事各方提供应答机会,努力做到公正和平衡。其次,传媒身兼的两种职能:文化产业和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之间的平衡。从大众传媒在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不同作用入手,从自由、自由保护、传播、舆论、媒介职能、观点一致性的显现等角度作出比较。以《新京报》

转载其他报纸照片“我是小偷”的新闻报道为例,把小偷绑起来,把其脸画成鬼画符状,挂着“我是小偷”的牌子示众。这种做法显然是非法的、侮辱人格的。按理说,这样的照片是不应该登出来的,但是传媒在处理这张照片的时候,市场的逻辑占了上风,社会的逻辑被打败了。“两类传媒的职能的认识上存在矛盾,需要协调,从而达到一种折中。”再次,在提到传媒与政治的关系时,指出我国的新闻,通常是有组织的和一元的,带有国家的意识形态印记。但是,这种总体认识不能直接用于说明具体的微观问题。在对新闻的整体进行分析时缺失能够看到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痕迹。如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受多种无形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力量之约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要求与中央权力组织的观点一致。作者既看到了宏观上的意识形态印记,又看到了微观层面,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映国家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比如某一个演员表演得好或不好,只是大家的评价不同,而不是要像“文革”时荒谬的上纲上线到阶级性、政治性。新闻有没有党性、阶级性、政治性?总体上是有的,但是不能太绝对,这时就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五,既批评得鞭辟入里,又和蔼、温和。

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节目套路分析、和当下传媒“紧跟快转”的新闻的剖析时,作者写道:“学习能够立竿见影, 谁也不相信。但我们经常有这种情况:昨天公布了一个很长的讲话, 第二天传媒上就说某个地方学习这个讲话如何见了行动。” 这类情形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但是谁这样公开提出批评了呢? 很少。批评是为了警醒, 也是为理想的坚守。作者在前言中说:“我的目的就是告诉你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儿的”。另外,作者批判法西斯主义的宣传观念时提到了艺术评价极高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直截了当的指出其目的不正当,方法再精致,也是一种罪恶。该纪录片是由德国女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执导,可以说拍电影时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法西斯分子。但作者仍提及她的另一面:“二战后瑞芬斯塔尔受到审判,之后就隐名埋姓仍然从事摄制工作,一直很努力,晚年在非洲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第六,书中穿插大量案例和图片分析,增添了阅读上的快乐和理解上的便利。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有报纸的原样、有单纯的新闻图片,也有制作的分析图例,大大提升了阅读上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对案例分析,解说穿插于案例之

间,既一针见血,也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达到透彻的效果。如关于《人民日报》在1952年12月关于黄继光牺牲的报道的分析。在引用该篇文章时,直接以括号注释的方式,直接批评,如“黄继光已经牺牲了,你怎么知道是由于强烈的意志把他唤醒了?带有太强烈的作者的主观想象”等等评析。

第七,高屋建瓴,开放包容。

作者视野开阔、兼容并包,打破了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和意识形态局限,从世界的眼光来看新闻、讨论新闻,例如,作者有意避开出处而引证了一段话:“为了确保新闻真实就要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接着他分析道:“中国以外的人大多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 难道他们报道的新闻就做不到真实了吗? „„ 世界的观念是多元的, 你的观念存在,也应该允许别人的观念存在。” 再如,书本上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通讯《中国铁嘴沙祖康》,标题中为之贴上“中国铁嘴”的标签。文章的本意是为了形象的表达沙祖康在国际会议和谈判过程中激情张扬,勇于击败对手,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外交官,总之传媒认为这是个正面的帽子。但是陈教授援引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洪俊浩教授关于“中国铁嘴”的见解,从东西方传播文化理念的差异性方面来评述“铁嘴”称谓。他说,外交上的“铁嘴”在国际上是反面形象。沙祖康是外交官,咄咄逼人、寸步不让的形态,不是一个外交官应该做的,外交官的风度应该是温文尔雅、柔中有刚,因此这实际上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再如,关于大众传媒的职能,没有像以往那样简单地说传媒具有党性、阶级性,而是说“从总体上说是有的”,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映国家或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党性、阶级性不能落实到新闻的每句话、每个字,不能直接用来说明所有的具体问题。

第七,“得有一个前进或效仿的目标,但是很可能根本达不到”——建构新闻理想。

增强记者新闻敏感的理论探讨 篇5

增强记者新闻敏感的理论探讨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形象的指出:“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可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就不可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对记者非常重要,只有具有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到新闻线索,才能够做到事情还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觉察到它,并能预见到它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心应手地采访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新闻.

作 者:崔启新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Y OBSERVE年,卷(期):“”(3)分类号:G214关键词:

新闻学理论论文 篇6

考试科目:新闻理论与中国新闻史

一、填充题(每空格1分,共16分)

1.新闻传播结构在现代社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舆论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批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最早的报纸是由封建宫廷发布的政府机关报,最通用的称呼是________。

5.1872年,________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公社,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6.戊戌政变后资产阶段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________,由________主持编务。

7.《社会日报》创刊于1921年春,1926年6月因社长________惨遭军阀杀害而停刊。

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________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作出卓越贡献。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新闻体制

2.时务体

3.“四大副刊”

4.“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5.《新生》周刊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政党报纸的特点。

2.简述新闻选择的基本过程。

3.简述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大发展的主要表现。

4.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当前新闻实践,阐述新闻媒介在现代中国应有的社会角色。

2.论述《新青年》从民主主义刊物发展为社会主义刊物的过程。

新闻学理论论文 篇7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 正改变着我们工作与生活, 引发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变革。对于新闻领域更不例外, 网络媒介使新闻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使新闻内容更具真实性, 使新闻传播更加及时、快速。网络媒介的发展充实了新闻学理论的内涵, 推动着新闻学理论的改革与创新。

网络媒介内涵

网络媒介, 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 通过互联网传播数据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通过这样一种平台被使用各类不同电子终端的受众所接受。兼具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并突破赞同大众传播模式。网络媒介集合声音、图像、文字以及影像等各种符号于一声, 又融合现代科技中的通信、软件、电子以及视频技术为一体, 广泛涉及科、教、文、卫、军事等众多领域。许多学者将网络媒介称之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以来, 与三者并存的第四种媒体形式。

网络媒介下新闻的传播方式变革和时空变革

(一) 网络媒介引发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

1、网络媒介使新闻传播方式走向多媒体化

它集电视、广播和报纸的优势于一身, 不仅有文字和图片, 还能听到声音和看到动态图像。对同一篇新闻报道, 报纸主要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 广播以声音, 电视以图像为主, 网络媒体结合了三者的优势。多媒体化满足了观众对报纸、广播、电视的不同需求,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读、听、看新闻。和传统媒体相比, 使新闻内容传播的更加丰富和精彩。

2、网络媒介增强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传统媒体和公众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电话和信件抒发观点, 本质上新闻机构和公众不能互动传播。网络媒体设置了很多观众可评论专区, 如电子论坛 (BBS) , 还可以直接电邮给记者, 方便了观众抒发对报道的意见和建议。这样, 观众就可以直接参加到新闻报道中来, 随时在网上与媒介人和媒介机构进行文字和声音和视频的互动交流, 等同于面对面的互动传播。由于多媒体的优势, 改变了公众以前只能被动接受新闻报道的现象。现在, 公众可以自由发言和评论, 增强了交互性传播, 使网络问题真正成为公众表达心声的媒体。

3、网络媒介使新闻用户化

传统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向受众提供新闻报道, 把大量新闻信息主观传递给受众, 受众总是处在被动状态, 使受众的自主选择权和自由评论权受到了限制, 只能接受媒体为他们提供的有限选择。网络媒体是让受众自行的查看网上新闻信息, 让受众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到主动的选择信息, 改变了受众以往的角色和地位。网络媒介丰富了新闻的传播理念, 使得新闻日益用户化, 用户可以根据兴趣及关注领域的不同对新闻进行定制, 进而实现最新新闻动态的直接推送。体现了细分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满足了不同网民的新闻需求, 使受众根据个人的需求分享新闻。

(二) 网络媒介使新闻传播时间更加自由

网络媒介使新闻更具实时性。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发布会受出版时间、播放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而网络媒介可以随时发布各种有价值的新闻, 特别是突发性事件, 可以让读者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网络媒体上的新闻发布者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不局限于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诸多信息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 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使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更加人性化和主动化。

(三) 网络媒介使新闻易于检索

新闻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检索功能查看以前的新闻和资料, 在传播时间上具有优于传统媒体的往复性优势。传统媒体如广播和电视, 播放时间是固定的, 很容易使受众错过。如果没有重播, 受众就享受不到同一内容了。网络媒体没有播放时间的限制, 受众可以随时在网上查看任何一家过时的新闻信息, 他们通过关键词查找检索出所需内容。

(四) 网络媒介使得新闻传播突破空间限制

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受空间限制, 实现新闻资源的全民共享。从技术上说, 只要懂得网络媒体所使用的语言, 就能成为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这比任何一种传统媒体的成本都低很多, 而且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范围也更广更国际化。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传媒市场的竞争力。

网络媒介没有新闻发布量的限制, 可以无限链接, 将丰富的信息全方位的发布。受众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标题查看链接上的内容详情, 也可以查看相关题目的内容。网络媒体这种可以通过搜索内容和点击链接查看原新闻和相关信息的传播方式, 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网络媒介视角下的新闻学理论创新

(一) 新闻舆论借助网络媒介形成反馈机制

新闻本身是一种舆论工具, 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 既能够形成舆论, 亦能引导舆论。伴随互联网的发展, 群众的一些相对比较分散, 且非公开的言论一旦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传播, 便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造成一定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速度增快, 网络信息量增加, 新闻总数也随之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新闻舆论必须借助网络媒介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主要应做好如下两点。

第一, 国家对于传统主流媒体应给予大力支持, 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网站建设, 使其在新传媒环境中仍然能够发挥舆论督导作用。先进技术的支持是网络传媒的硬实力, 而高信誉的形成则是网络传媒的软实力,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努力着。

第二, 有效调整引导方式, 逐步形成反馈机制。信息的收集整理是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媒体不仅要负责报道新闻事件, 更要及时了解报道效果, 深入跟踪报道社会热点、焦点事件, 使新闻媒体更加大众化, 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引导舆论并产生实际效果, 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引导舆论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今, 许多媒体在其官网上开设了读者论坛, 本着平等参与、隐匿身份以及点对点传播的方式和原则, 读者可以在论坛自由发表意见, 既可以探讨国家大事, 也可以畅聊身边小事。通过网络平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某一事件的主导意见以及何种意见正在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这为从宏观上把握舆论动态提供了科学依据。网络平台使新闻机构能够更好地观察审视自己, 也能清楚的认识到其所引导的舆论方向与实际民意之间的差距, 以便做出适时调整。

(二) 新闻借助网络媒介对新闻价值标准进行调整

在网络传媒时代, 新闻价值的判定者是受众, 受众对于传播的信息可以不喜欢、不接受。由于国家、地位、周边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内部因素的不同影响, 每个受众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 对新闻的判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原来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在传统媒体上及时发表的新闻事件, 在网络媒体上就有可能得到及时有效地传播, 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网络时代的新闻价值标准千秋各异, 不同的受众群体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新闻工作者要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衡量新闻价值, 适时更新符合实际需求的新闻报道, 根据公众的新需求挖掘新闻热点, 拓宽公众视野。

网络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新闻价值, 充分发挥网络传播途径的优势和特色。

第一, 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公众的信任是媒体的无形资产, 信誉度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媒体机构的质量和价值。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公众信誉度, 并将其延伸到官网建设方面,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要大量输送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到官网上面, 使网络受众更清晰、更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第二, 除新闻的真实性之外, 媒体工作者还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定时更新新闻报道, 从而赢取更多读者, 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第三, 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形象性。

第四, 重要新闻要突出报道, 文字、图片综合运用, 通过视觉感官引起读者注意, 以免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

第五, 及时了解受众需求, 利用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进行直接对话, 认真倾听受众的意见与建议, 使新闻报道更接近群众生活。

(三) 网络新闻必须恪守真实性的原则

新闻存在的基石是其真实性, 网络环境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 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谎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了解更全面、更真实。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是时时更新的, 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要求。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 记者更容易在消息未得到确认之前便公布于众, 导致许多新闻有失真实。现阶段, 时效性与真实性如何取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难题之一, 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网络环境对新闻真实性的双重影响, 我们一方面要有效利用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 全方位的真实报道新闻事件, 另一方面也要时时刻刻强调并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在传统媒体方面, 假新闻的传播范围是有限的, 而一旦通过网络传播, 其负面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因此, 即使时代在不断变化、环境在不断更新,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不可变的, 不能盲目的追求时效性和可读性。

(四) 强化服务理念, 促进双向交流

网络时代的受众主要有三个特点。

1、个性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传播主体。

2、自主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时代的读者与媒体距离更近, 更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平等性

网络媒体时代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差距变小, 受众的地位得以改变, 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共同处于庞大的信息流之中, 在传播关系上是彼此平等的。

总结

新闻学理论论文 篇8

[关键词]党性原则;舆论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界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兴起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潮。长期以来,国内不少专家及专业人士已经从多个方面做过相当多的研究【1-4】。在本文中,将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两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完善起来的。作为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的一名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

新闻的党性原则是构成中国新闻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新闻事业中坚持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新闻工作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党性原则在理论上解决了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性质、方向、任务、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作为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的一名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毫不动摇。

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有清醒的头脑,在思想和政治上与党中央步调一致,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在宣传文化阵地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围绕大局、服务大局,把主流和权威的声音及时传递给广大读者,为谱写中国梦的赣州篇章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坚持党性原则,就要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和宣传方针。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主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凡涉及到全市性、全局性重大事件(活动、会议)的报道,要按照统一部署贯彻执行,稿件采编要严格遵守程序和规定;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公正、可靠;舆论监督必须准确、客观,必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坚决不采写编发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新闻和言论。

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由新闻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也历来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中,我们要克服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虚构浮夸、以偏概全、画蛇添足、捕风捉影等不良现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日常新闻采编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县(市、区)和乡镇(社区)基层,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问清楚。重大会议和活动宣传,要实事求是,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保证新闻报道的正确导向和报道效果,特别注意过头的话不要讲。

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宏观上对社会有着巨大的牵引力,通过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就能对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体心理的进行调节,达到社会意识形态整体的平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时期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构成中国新闻理论的又一重要内容,追求正确、积极的舆论引导是编辑、记者的必然要求。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当前,赣州正处在攻坚克难、赶超跨越的重要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赣州的媒体人,要自觉担负起振兴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抓特色、找亮点,全面、及时、准确报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发生的喜人变化;抓住各类重大会议期间的宣传倍数效应,精心策划、深层宣传,不断提升赣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重大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积极宣传展示赣州对外良好形象。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讲究舆论引导艺术。作为一名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要在日常的新闻宣传中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全市广大干群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内容。同时,在舆论引导中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注意掌握好宣传的频度、深度、力度和角度,突出赣州本地特色,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在新闻作品中,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加强新兴媒体建设,扩大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2013年,客家新闻网獲国务院新闻办颁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资质,赣州的新兴媒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网站的采编人员要加强利用新兴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精心策划,线上线下互动,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要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平台上多刊发来自网友的文字和声音,同时,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多做专题报道和热点报道,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友舆论。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日常学习,增强政治敏感度。作为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刊登的许多文章和消息,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网站的采编人员要了解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党的大政方针,加强党性修养,深知国情省情市情,才能加强新闻宣传事业的责任感,并在日常新闻采编中做到严把关、严要求,保障新闻宣传工作的高质量。

坚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作为一名网站采编人员,要树立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媒体形象,在新闻宣传中必须做到客观、真实,绝不能传播小道消息,道听途说;不能刻意炒作;不能搞有偿新闻,见利忘义。要在工作中注意自身形象;要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要坚持道德操守,为赣州的新闻宣传事业增光添彩。

结语

(1)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

(2)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就要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和宣传方针;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讲究舆论引导艺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日常学习,增强政治敏感度;要坚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

参考文献

[1]柏铨.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

[2]郑旷.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遵守宣传纪律[J].传媒观察,1987(07):24-26.

[3]何少华.坚持新闻宣传的实事求是原则[N].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年40期.

[4]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

作者简介

卢舰,客家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