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理性城市设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城市设计。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是城市文明发展的结果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集体理性城市设计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集体理性城市设计论文 篇1:

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urban design)的进行。本文试图对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了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园林绿化,还往往起着城市再设计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还远远没有展开,特别是一些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目标迈进的城市,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越是这样,园林绿化则越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城市设计已经全面展开,园林绿化也仍然永远是城市设计的拓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园林城市呼唤着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也应确立园林城市目标,这是建设一流的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规划、设计、园林等各有关方面的工作者应该共同肩负起建设园林城市的历史重任。

作者:董志超

集体理性城市设计论文 篇2:

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城市设计。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是城市文明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个理论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着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了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 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地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地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而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园林绿化,还往往起着城市再设计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还远远没有展开,特别是一些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目标迈进的城市,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越是这样,园林绿化越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城市设计已经全面展开,园林绿化也仍然永远是城市设计的拓展和完善。因为园林绿化可以根据建筑、街道等景观需要,用植物绿化来组织视线,分隔与联系空间,宜“掩”则“掩”,宜“露”则“露”,组织和导引方向,可以起到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目前,有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有脱节现象,规划划出建设地块,建筑师只考虑建筑问题,或仅仅考虑单体建筑环境问题,而规划上对于建筑之间的关系则把握不够,形成一些不协调的总体景观环境。如有些重要街道两侧的许多现代化建筑从单体上看,都很有特点,也不失为优秀设计,但是这些建筑排列在一起,则有互相排斥的感觉,好像互不服气、互不说话,穿着不同风格时装的一群模特。这种情况只有靠园林绿化来化解和协调。试想通过高大树木、开阔绿带的遮掩或联系的处理,使人们在视觉上从“环境视”变换到“焦点视”,或从“焦点视”转移为“环境视”,则必将缓解这种景观的不协调。有时还可以用大树、大草坪或代表某种含义的植物用作特殊的标志,赋予环境以文化情境。这些手段完全可以在四维空间(还有时间维,园林绿化的季相变化和生长变化等)上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园林城市呼唤着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也应确立园林城市目标,这是建设一流现代城市的必然要求,规划、设计、园林等各有关方面的工作者应该共同肩负起建设园林城市的历史重任。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作者:孙振民

集体理性城市设计论文 篇3: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摘要: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及要素之一,城市设计是公共艺术的依托。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设计学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和目标,作为城市规划的补充。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研究、规划和设计在出发点和目的性上与城市设计有着高度一致性。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应该发展为一个相对完整和系统的体系,贯穿于城市设计研究和设计中,使城市公共艺术既具有在总体规划设计原则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能充分展现出多局部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设计;城市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美学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化给城市设计带来的弊端,如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在新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设想”,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根据工业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工业城市”、“带形城市”、“光明城市”等城市设计理论和设想。随着环境概念的全面深化,向着“人、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综合标准迈进。城市环境主要理解为物质和文化的统一体。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造成对地方文化的破坏,使得人们认识到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文脉的延续、公众的参与对环境的保护等成为了现代城市设计的主导思想。公共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于城市设计完善,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及重要要素之一,城市设计是公共艺术的依托。我们注意到,有些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设计的发展是处于脱节的过程当中,从目前有关城市学的研究内容看,大多数偏重于城市空间体系的设计,当然也论及了城市公共艺术在取得良好景观的重要作用,然而只是纲领性强调了城市公共艺术,并没有更为深入的具体的论述,这在实际的城市设计操作中往往就演变成设计说明文本中一句话诸如:“注意环境小品,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这样笼统宽泛的语句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作为城市设计中一个不可轻视的要素之一的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亟需进行深入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使城市公共艺术的总体规划、设计和管理尽快与城市设计协调同步发展。

从事公共艺术设计,如果能更多地了解参与城市设计,就有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反之城市设计师对公共艺术的特点有更多了解,对于丰富设计语言,完善城市空间和设计理念创作会有更好的帮助。大多数有关城市设计的理论论著中,认为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环境设计,在对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但涉及内容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空间艺术范畴,而是以人的物质、精神、心理、生理、行为范畴方面的需求及其自然环境协调共生满足为设计的目的,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它所关心的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作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及重要要素之一的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必然是一致的。

基于这一认识在永久性构筑物类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就很少有人是单纯被一种创造艺术的欲望驱使的。在城市设计中每个特定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生态、经济等因素会自然组成其地区特定的艺术氛围,该地区统一的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也会直接界定该地区的性质和面貌。特定地区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应该与该地区独有的风格相配合,应该成为规划与建筑有力补充,起到丰满该地区特有形象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以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设计协调同步发展为例。历史地段是指有一定规模的片区,并且有较完整的或可整治的景观的风貌。它代表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拥有集中反映地区特色的建筑群,且有比较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是这一地区的活的见证。历史地段一般有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携带有真实的历史信息历史街区,不仅包括“有形文化”的建筑群及构筑物还包括蕴含其中“无形文化”和场所精神,如人们生活在该地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风俗习惯等。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价值,它包括哪些可提供教育美学感受或更隐匿的“可触之感”的历史资源。如意大利以威尼斯、罗马为代表的大批历史古城内的城市广场。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有些重要的历史地段的保护改造都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研究和推敲,才能日益完美。在处理建筑与公共艺术,不外乎有协调和对比两种手法,当然需更加对“整体性”的关注,作为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要素之一的公共艺术强调和历史街区的有机融合,同时它对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浓缩,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而并不是简单的重建,模仿传统和恢复历史把历史地段的公共艺术作为翻新历史街区和美化历史街区的手段。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曾经指出:“在历史文脉中创造性设计可使事物再现其岁月流逝所失去的东西,这就是人们集体记忆中的‘场所精神。’”因为城市环境中建设和发展中不同时代的物质恒基总是相互并存的——城市本身应该是一个教育人的、活的、有秩序的博物馆。在具体做法上,总的趋势是在力求保护旧城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和公共艺术有机的结合。强调在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注重调查现状,同时,有层次的进行城——区——街坊——组群——单体的分析的前提下对公共艺术进行设计创作。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必将通过公共艺术所采用的材料、建造工艺、形式及尺度和历史的遗存(包括老的建筑、街坊、植物等)有机结合,凸现历史地段的文化和传统历史。同时,公共艺术的介入与城市改造不能只停留在面貌层次上。当前我国最迫切,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首推城市现状调查。重新评价旧城的综合价值构成。越是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城市调查愈要细致,其次要尽量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市民合作,对该城市的历史演变,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做出分析。只有在这俩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城市更新改造有机结合,相互相承,相得益彰。

长江路位于南京市中心,沿路有总统府、国立美术馆和国民大会堂等重要的民国建筑,而且沿路还汇集了古毗卢寺、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原址、清朝两江总督府遗址、太平天国建筑,可以说长江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典型的历史文化含量非常厚重的历史街区。长江路民国文化一条街改造工程是南京老城改造重点工程,其中,在东南大学附中至洪武北路长约500米宽8米的路段建设一条集中反映民国文化的艺术长廊。总体构思上,长江路汇集了南京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设计的基调定为“表现民国文化”。该设计中采用了典型的民国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营造出民国文化一条街的氛围。在这样一块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身的基地之上,如何协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通过广场本身的设计将这些文化特征完整地展现出来,提供给游客和市民一个追古思今的场所是本设计着重思考的问题。长江路民国文化一条街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如何展现该基地历史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南京景观路的重要节点,同时又兼顾艺术中心的文化特色是本次规划的另一主题。

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强烈的碰撞既是本次设计的切入点,更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灵魂。长江路民国文化一条街具有展示、欣赏和追古思今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是市民休闲的场所,民国文化一条街这些功能如何同历史文化价值相融合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一个新课题。所以在具体方案设计上贯彻以下原则:一、尊重、继承、保护历史的原则。城市的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场所往往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也正是凯文·林奇所谓的“城市意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规划中,长江路的历史意象的延续,民国文化街的氛围为广场个性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次规划运用民国的元素、符号等,同时加以艺术加工,以统历史相呼应。二、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规划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游客和市民的需求,从人的行为学角度出发来组织街区的空间交通流线,从人体舒适尺度出发设计广场细部和公共设施,以满足游客和市民欣赏、思索、教育与休闲等需求。

从前面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与环境的协调上。在现在的城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解决环境协调的问题;可以说,每个城市的地形、地貌、空间结构都是千差万别的,作为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品应当具有唯一性。与城市设计的特殊关系是公共艺术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殊关系并不仅局限于公共艺术与城市相互依存关系,更重要的体现是在于公共艺术对于当代城市问题的介入和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贡献。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城市环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它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过程中因人口集中、居住密集所造成的公共空间的缺乏;因工业设施、建筑工地、汽车排放等所带来空气质量的恶化,以及城市管理不善带来的脏、乱、差的问题。伴随对于城市设计中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与绿化携手营造宜人的艺术化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环境改善的主要手段。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公共艺术不限于雕塑、壁画,它更强调将艺术的手段和观念融入城市设计中这种设计不仅仅是纯视觉的艺术品,空间的合理性、自然资源的生态性、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心里体验则更为公共艺术所重视。二、改善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在缔造城市景观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它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当代城市决不是以物质现代化为唯一特征,不能忽视了文化传承对人们的心里意义。中国城市大多数是在老城的基础上走向现代之路的,当古老与现代发生冲突时,人们出于对现实的考虑选择现代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在于古老的城市景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消失同时导致城市历史感及特色的丧失,城市需要文化内涵、代表城市精神的城市景观,而不是从别处移植来的现代标志。将公共艺术观念融入城市景观的创造之中不仅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需要,蕴含其间的当代文化精神城市设计的文化内容。

(责任编辑:徐智本)

作者:叶志强

上一篇: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