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政策改革开放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清朝统治到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民族政策的变化对满族有哪些影响,满族的民族意识是否淡化,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是否逐渐消失,在新农村建设中满族民族意识的增强是否使满族人民逐渐走出历史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对此问题加以阐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教育政策改革开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教育政策改革开放论文 篇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各项民族教育政策的颁布和落实,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开展,双语教育积极稳步推进,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开展,学校已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國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民族团结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趋多样,不少地方依托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建设了一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各学校利用班级会议、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根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各地编写了一批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和辅导读物。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普遍开展,涌现出了大批典型人物和突出事迹,为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调查显示,学生“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意识更加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强化,党的感召力、国家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广大师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高度认同党的民族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多形式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把人才培养看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多种形式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成效显著。

除了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内地办学已经成为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内地民族班已形成涵盖初中、高中、职业、预科、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办学新格局,在校生12万人,已培养50多万人,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办学,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逐步改善了民族地区的人才结构,为民族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回得来、进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大多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办学成本较高,办学管理难度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各级各类民族教育出台和完善了大量政策,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截至2017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数为3161.63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71%。普通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数的11.65%,普通初中占11.3%,普通高中占10.57%,普通本专科占9.04%,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民族自治地方705个县级行政区划全部实现“两基”目标。普通高中规模不断扩大,中职教育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产业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以“211工程”和“省部共建”为抓手,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通过建立双语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监测机制,对民族教育质量进行动态评估,为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数据参考。改革开放40年来对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人才。

民族教育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教育管理关系到民族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学校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民族学校办学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民族学校建立健全了民族学校规章制度,改进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使学校管理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也得到加强,特别是学生管理,坚持“严、爱、细”的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一旦遇到问题,以正面说服教育为主,认真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建立完善了内地民族班办学、管理、条件保障、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机制。通过不断提高民族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民族学校办学与管理水平,促进了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

双语教育积极稳步推进,得到各民族群众的普遍拥护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在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建国以来,我国宪法及有关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中都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双语教育进行了相关阐述。

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相关措施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这些政策措施对双语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地区有关部门和学校认真落实双语课程设置、双语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开发、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培养了大批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汉兼通的各类少数民族人才,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对双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校对双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双语教育越来越期待,学习双语的良好气氛已然形成。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稳步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培养、培训、支援和待遇优惠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政策效果。通过将免费师范生计划、“特岗计划”、定向培养、顶岗支教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向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倾斜,切实解决了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通过“国培计划”、送教上门、集中培训、跟岗学习、内地院校集中研修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通过落实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配置农村周转宿舍等措施,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投入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各民族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民族地区教育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有着促进经济增长与巩固民族团结的双重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使得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来源得到了基本保障。通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動计划等重大工程,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覆盖边远民族地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了共建共享。国家还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了重点倾斜,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基础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实行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上都享受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并对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高校学生资助水平也不断提高。

对口支援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了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中央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对口支援工程项目。在中央大力支持、对口省市无私援助、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二五”期间,实施了援疆教育项目528个,援藏项目148个,援青项目86个,共投入资金117亿元。教育对口支援成为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民族教育整体水平与全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部分指标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民族地区通过东西扶贫协作援助形式,与东中部省市建立了良好的对口支援关系,各省市大力开展省内对口支援,取得良好效果。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更新,加强了人才培养和学生资助,促进了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维护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教育科研教研工作得到切实加强,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科研教研不仅是提升民族教育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族科研教研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和一系列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民族教育科研教研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民族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加强民族教育科研工作,中央层面成立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地方省一级层面成立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广西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湖北省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四川省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等机构。民族教育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民族教育研究不仅涉及各级各类教育,还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并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民族教育科研的统筹指导和协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教育部成立了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设立了全国民族教育研究课题,依托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16个重点研究基地等。我国民族教育科研教研工作初步形成了制度健全、内容丰富、有序发展、服务决策的新格局。

民族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确定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民族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管理和支持力度,颁布和落实了一系列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民族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央在边远民族地区投入资金进行寄宿制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网络基本覆盖边远民族地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了共建共享。各级各类教育毛入学率均显著提高,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得到有效推进。在国家的统筹协调下,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积极构建现代化教育格局,着力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成效显著,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内容更加优化,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对民族教育的规范性和引导性作用更加明显。

在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公平迈出积极步伐,发展基础更加巩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为到2020年与全国一起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

作者:陈立鹏 任玉丹

民族教育政策改革开放论文 篇2:

民族政策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对满族民族意识的影响

【摘 要】从清朝统治到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民族政策的变化对满族有哪些影响,满族的民族意识是否淡化,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是否逐渐消失,在新农村建设中满族民族意识的增强是否使满族人民逐渐走出历史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对此问题加以阐述。

【关键词】民族政策 民族意识 新农村建设

民族意识是指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意识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56个民族中,满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在文化上,满族并不具备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而是在诸多方面都与汉族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满族曾经是清朝的统治民族,那么今天的满族,特别是满族被普遍认为已经高度“汉化”后,这个民族是否真的“消失”?民族意识是否淡化?在我国民族政策下,满族民族意识是否增强?民族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使满族人民生活有了怎样的改变?

一 清朝和民国时期满族的民族意识

1.清朝民族政策对满族民族意识的影响

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来统治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处理民族事务上,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解决所面临的各种民族矛盾,都凝聚了各民族的智慧。清初,满族入主中原,在文化和经济方面与汉族相比落后很多,在很多方面要向汉族学习,但是也不能放弃本族的旧习,更不能全盘汉化。因此,在满汉关系上,清朝的基本国策是“满洲根本”,辅之以“旗民有别”和“满汉一家”,就是既仿效明制,任用汉官,安抚汉民,又下令剃发易服,厉行“国语骑射”,优待满洲,区别旗民,反对八旗人员汉化。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满族民族意识增强,满族作为统治阶级对汉族存在一定的剥削,在各个方面都使满族人民社会地位提高。

清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暴露出清朝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无能,致使祖国面临被瓜分的严重局势,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虽然清朝的贵族统治阶层也做了最后的挣扎,“预备立宪”和“化除满汉畛域”,但是八旗制度名存实亡,这也改善了满、汉民族的关系。在列强践踏我国领土时,在旧军阀的独裁统治下,满族人民觉醒,民族意识增强,同全国各族人民对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反抗斗争,也涌现了一批爱国志士。

2.民国时期民族政策对满族民族意识的影响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论”,主张汉族以外之民应该同化于汉族,民国成立以后,也强调四族向汉族的融合、同化。1919在他写的“三民主义”手稿中,从正面表述了反对“五族共和”和五色旗的意思。1924年1月23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时期,主张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有两个意思:一是“中国民族自己求解放”,这与“反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立”的主张是一致的,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一律平等”。单一民族的中华民族等于国族(满、蒙、回、藏同化于汉族,没有痕迹的状态。)统一中华,统一民族国家,反帝国主义,实现中国民族构成成员(国民)的完全平等。这就使得各个民族都趋同于汉族,没有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的情感等,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迫使其他民族消除本民族的特征,进一步强迫满族人民淡化本族的民族意识。

3.抗日战争时期的满族人民

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历时14年,在这漫长而黑暗的岁月里,落入敌手的满族人民和各族人民,惨遭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情践踏和蹂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关内外的满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起参加了抗日斗争,并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例如,满族聚居地宽甸、凤城、岫岩庄河等地由邓铁梅、苗克秀等领导的东北抗日民众自卫军骑兵第五旅旅部共40人,其中就有30人是满族。有的连或班中的满族战士占70%。满族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不怕流血牺牲,增强了民族意识。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政策对满族民族意识的影响

1952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在文件中首次指出:“满族是我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少数民族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许多地方被迫隐瞒身份的满人也纷纷要求政府承认他们是少数民族,并享有平等权利。1956年2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今后的行文中和书报杂志里一律不用“满清”的称谓的通知》。通知指出:“满清”这个名词是在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这一段历史遗留下来的称谓,为了增进民族团结,今后除了引用历史文献外,一律不要用“满清”这个名称,将满族人民同满族统治者区别开来。这个通知对化解社会上某些人对满族人民的偏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消除了满族广大民众因清政府的腐朽和伪“满洲国”给内心带来的负罪感及自卑感,更加增强了国家主人翁的意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逐渐消除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党和政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民族政策,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的“要使各民族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这一政策。在这一政治背景下,满族区域自治问题得以解决,198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辽宁省建立新宾、岫岩和凤城3个满族自治县。至2005年,全国有11个满族自治县和享有民族自治县待遇的2个市。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恢复和新建满族乡、镇(或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300余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满族人民彻底摆脱了辛亥革命之后的特殊境遇,逐步恢复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使满族人民得到了新生,也逐步恢复了本族特有的情感和民族意识。

三 新农村建设对满族民族意识的影响

1.加快了满族人民和满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是民族生存之道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有意识地在满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了满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满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满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例如,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乡新兴满族村村内主导产业为养殖业、种植业和运输业稳定发展。全村有养殖专业户485户,蛋鸡饲养量25万只,奶牛存栏1327头,生猪饲养量3810头,畜牧业产值达4200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83.2%;种植业以玉米为主,播种面积占万亩,为总播种面积的80%,水稻、马铃薯、瓜菜等作物播种面积占20%,种植业产值为730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4.5%;全村共有运输车200台,其中大型长途运输车22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养殖业的2054元,来自种植业的880元,来自运输业的684元,来自务工经商的718元,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7%、20%、15.5%、16.3%。全村村民个人银行存款540万元。新兴满族村根据本村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因素(新兴满族村位于双城市北部25千米处,辖镶红旗四屯和正红旗三屯两个自然屯,同三公路与102国道经过本村,正在建设中的双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项目园坐落本村)发展本村经济,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村办企业少,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卫生条件差等。今后要注重产业全面发展,创办、引进工业企业,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养殖成效等。

2.满族地区的教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族地区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经济和自然等原因,教育还面临着很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满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满族地区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教育水平滞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如新兴满族村村内有1所小学,8个教学班,有教师10名,在校生197名。有3个学前班,幼儿教师3名,管理36名学前幼儿。适龄少年儿童已全部入学接受正规教育,辍学率为0,但也要加强实施教育与人才培育工程,结合“百万中专生计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业科技人户示范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村民专业技能水平,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支持市、乡集中办学,提高小学教学水平;办好关系下一代茁壮成长的村屯学前班。

3.文化多样性与满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政策

满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由于长期与汉族和睦相处和互相通婚,从整体上看满族文化经过了长期交流与融会已经和汉族文化趋于相互接近,但从具体上看满族作为一个民族,仍然恪守着一些传统文化,并且不断传承与延续。正如周恩来所言:“不能设想,满族和汉族杂居了二百多年,今天满族就没有特点,完全和汉族一样。”随着民族政策的深入落实,保障民族的特殊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又为满族人民的认同感提供了条件,使其民族心理意识逐渐由内向外显现,并且在行为上明确地体现出来。例如,改革开放后,满族同胞将皇太极命名“满洲”的日期确定为“颁金节”,将其视为民族节日,从1985年起全国各地满族同胞陆续举办庆祝活动。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保护乡村的“人文生态”,例如,哈尔滨市红旗满族乡新农村旅游开发,其中有满族文化休闲区,传播满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满族,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乡村旅游开发在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还需要继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传承。

四 结束语

满族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满族人民奋起反抗,强烈的民族意识使得满族人民英勇抗击外敌。到了和平时期,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政策的放宽,满汉的融合,民族意识也逐渐淡化,满语、文字、骑射等都已经被这个时代潮流所淹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21世纪满族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换了族群的性质和认同的结构。国家的民族区域制度,主要是管理本族人民文化、经济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民族意识、民族责任感进一步加强。民族政策的实施,使满族人民政治地位恢复,满族广大民众的生活贫困和就业困难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府从救济、安排就业和培训技能入手,帮助满族民众解决就业问题,使满族民众逐步走上了自食其力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获得了生活上的保障和心理上的自尊。在新农村建设中,满族人民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资、推进村办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村民素质等等努力也使得自己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使满族人恢复了本来的族属,表明了满族人的民族心理、意识和情感的增强,同时和谐社会环境也促使了满族人民民族认同感的彰显。

参考文献

[1]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90~121

[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辽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上册)[M].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

[4]赵书.建国前后的北京满族人[J].满族研究,1992(2)

[5]满族简史编写组.满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202~217

[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7]农业部规划组.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满族村规划[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3)

[8]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7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苏晓丹 桂立

民族教育政策改革开放论文 篇3:

高校跨境民族信仰与沿海地缘安全分析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沿海高校跨境民族问题呈现出新样态新特点新动向。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上,从维护地缘安全的视角出发,分析高校跨境民族问题新变化的发生规律和基本特征以及对我国沿海地缘安全的影响,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仰 跨境民族 地缘安全

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立足上合示范区建设实践,加速了迈向“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桥头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日益频繁的交往为沿海跨境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同时,也应看到,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沿海高校跨境民族问题呈现出新样态新特点新动向,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密切关注沿海高校这一特殊领域跨境民族的信仰发展趋势动向,提升沿海地缘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以维护东部沿海地缘安全,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一、沿海高校跨境民族信仰现状

(一)沿海高校跨境民族信仰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跨境民族问题既是国际政治中的敏感问题,也是国家安全治理的现实难题。沿海高校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展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源地,具备了较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受世界范围内“新民族主义”浪潮的激励作用影响,国家边界被视为聚拢民族情感的枷锁,不同国家政治文化差异被看作是恢复和共享历史故国荣耀的羁绊,加上一些域外大国因地缘政治因素的介入,往往助推了跨境民族地区“泛民族主义”或“民族统一主义”思潮的形成。就存在跨境民族的国家而言,当跨境民族的民族观念高于国家意识,特别是其民族信仰突显时,则极易诱发分离主义诉求,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沿海高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优势特别明显,以跨境民族为特色的沿海高校工作相对复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日益频繁的交往为沿海跨境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伴随沿海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特别是国际合作高校或二级国际合作学院,教职员工结构成分比例发生了极大变化,外国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人员定居东部沿海越来越多,高校跨境民族的信仰问题日益突出,杂揉着国内少数民族和国际跨境民族的多重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沿海高校跨境民族的双重作用更加凸显,影响沿海地缘安全局势重要变量的跨境民族信仰因素,也将重新塑造我国沿海地缘安全的形势和面貌。研判沿海高校跨境民族信仰问题的新趋势,探讨沿海地缘安全治理的新问题新途径,显然是当前我国跨境民族研究最紧迫的现实课题。

高校跨境民族与沿海地缘安全研究,旨在全面总结新中国70年来我国跨境民族问题发生和演变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高校跨境民族信仰问题的新特点,从维护地缘安全的视角出发,分析这种新变化的发生规律和基本特征以及对地缘安全的影响,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其一,是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在沿海地区落地生根、促进沿海跨境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防范和化解高校跨境民族问题可能诱发的安全风险,维护总体国家安全,提升沿海地缘安全治理能力的需要。其三,是提高沿海地区多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跨境民族和平相居,探讨和思索跨境民族的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东部沿海高校跨境民族信仰问题呈现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沿海高校跨境民族加速了国际化发展进程,其民族问题呈现出国际性、交织性、隐蔽性特点。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中东部沿海高校跨境民族信仰问题呈现出新特征。

1.高校跨境民族信仰人数逐年增加

全球化发展和我国主动融入国际发展潮流,高校跨境民族人口日渐增长,跨境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神学生及隐性和潜在信徒比例不断增加。海外留学生外籍教师中民族传承内在取向的虔诚性信仰者、把信仰作为达到其他非目的的手段的外在取向的功利性信仰者和内心寂寞外存困扰的隐性信教跟从者,由于跨境生活、异国环境等诸多因素,信教者为了本教信仰和精神追求,在校园内会自发形成自己的信仰生活圈,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尤其是在本教重要礼节节点隆重庆典之时,学校多以简单禁止的不为方式对待和处理,但民族节日和信教学生的客观需求是得不到满足,这种社会主义方向民族和谐与跨境民族礼拜矛盾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2.高校学生成为国外跨境民族进行政治渗透的重要目标

我国真切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后,民族文化国际交流也错综复杂。中国在长期国际化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政主教辅、多元通和的文化交流格局,这有利于国内和谐和国际和谐,有利于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力量团结,有利于被殖民的地域和民族总结和吸取反殖民斗争经验教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伴随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威肋中国国家安全的因素在传统安全领域相对减弱,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肋元素,呈现出日趋复杂和严峻的态势。国外某些敌对势力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经常利用民族问题企图“分化”和“西化”我国,企图通过在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伺机发动“颜色革命”成为威肋我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中,国外敌对势力利用高校跨境民族这种同根性进行渗透活动,通过思想渗透和组织渗透来实现政治渗透的根本目的。某些组织除了利用高校跨境民族对我国大学生的灌输境外思想,尤其是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國外宣传和精神腐蚀。在融媒体时代,高校跨境民族的渗透集中表现在思想影响、组织控制、政治颠覆三个活动层面,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辨识能力,看清其文化传播面罩下的政治本质。

二、沿海高校跨境民族信仰问题成因及其安全影响

(一)跨境民族的观念认同分离与利益冲突矛盾

跨境民族的种族归属认可程度以及国家认同程度,在利益诉求不同的跨境民族里高低不一。不同跨境民族的民族观念认同、学理矛盾、个人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利益因素在特定地域和高校生活圈里,有可能爆发族际间冲突,进而对国家和地区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作为一个世界民族的核心构成要素,民族文化通常是以信仰、习俗等综合元素对民族的自我身份界定与认知进行历史逻辑的动态影响。作为移居沿海城市、沿海高校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在寻求文化同根、民族传统以及生活习俗等都总体保持着同一民族历史共通性的民族特色。现实生活中的跨境探亲访友、民族节日聚会等交往共域活动使其在情感、信念等层面的民族归属与认同不会因其跨境而消解。跨境民族文化认同感与种族内聚力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会促进比邻国家间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共进,另一方面也会因跨境民族观念文化内部凝聚而导致与本国本土主流文化价值离析,还可能会造成本国相同民族出现文化相对封闭、心理相互防范,民族观念认同分离与利益冲突矛盾的不利局面。

跨境民族在自身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会因当下生活环境的主流需要而被选择性地承接传播与记忆保留,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偶然不确定性的变迁传承特性,民族文化边界会随民族杂居以及当代融媒体语境而谈化传统,形成民族信仰支系并在现实中不断漂移和碎片化,同一跨境民族各支系彼此之间的文化同一性不断减少,这种断裂式的民族观念认同会对“和平跨居”文化形态造成障碍和冲突。

(二)沿海跨境民族的国别身份诱导

跨境民族特别关注其政治边界及其政治身份,在国家认同层面表现为内部认同同质型和内部认同异质型。原国的民族地位是影响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在原国内政治地位较高的的跨境民族有较强的国家政治属性,在政治身份的认同方面具有国家同质认同特征。当跨境民族的单边国家为主体民族,由于民族地位不同,往往会对跨居在非主体地位的同一民族具有较强的民族吸引力,使对方在民族认同中产生一定的分离,形成跨境民族认同异质型特征。概括来说,内部认同同质型跨境民族具有坚定的民族信仰,民族成员对国家身份的认同与民族归属会较为强烈,会对原国同一民族的境遇更为关注和对比。不同类型的跨境民族虽然同根同源、隔海毗邻而居,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相通性或近似性,但是政治身份的国家认同角色差异性会导致民族情感和国家归属出现冲突,进而引起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失衡,信仰与自身体验性产生矛盾。这种沿海跨境民族国别身份诱导的信仰错综交织多重性,势必影响跨境民族和谐与地缘安全稳定。

(三)“一带一路”进程中影响东部沿海地缘安全的跨界民族信仰新因素

当前“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作为信仰、价值观念、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近似的跨境民族,为“一带一路”两国建设起到不可忽略的独到作用。诚然,跨境民族在协调国家间矛盾之际,也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如西方反华势力通过泛民族主义思潮、渗透和激化跨境民族极端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矛盾等进行政治颠覆活动,致使沿海跨境民族信仰问题更加复杂。伴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扎实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愈演愈烈,利用渗透以达到政治图谋的愈加强烈。因此,我们要在“一带一路”进程中充分考虑影响东部沿海地缘安全的跨界民族信仰新因素,考量隐蔽性和复杂性,在斗争中把握民族信仰同一性,在民族同一中把握跨境民族信仰斗争性。

三、构建沿海高校跨境民族管理服务新机制

沿海高校跨境民族是非常特殊群體,我们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和“一带一路”战略理念中去认识沿海高校跨境民族的信仰问题,去和谐民族关系,采取综合有效措施抵御境外利用高校跨境民族进行渗透,构建高校跨境民族管理服务新机制,维护沿海地缘安全。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法规督导责任机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带领动员广大党员师生、团结民族信徒和非教人士、推动民族和谐发展的战斗堡垒,真切落实党关于法规的督导责任。首先,准确把握中央民族政策界限,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尊重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信仰自由,既不能干涉他们内部事务,又要坚决防止和警惕干预教育教学、扰乱其他师生生活习俗等现象,及时处置校内民族矛盾问题。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督导工作力度,积极掌控跨境民族外籍教师留学生的活动,重点通过“六个管好”依法依规管好跨境民族事务。

(二)建立跨境民族事务顶格协商工作机制

高校民族事务治理要在校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协同高效、系统合力的顶格协商工作机制,才是解决当前跨境民族服务管理中的信仰问题的根本出路。

一是成立由高校党委、统战部、国际处、人事处等部门组成的民族工作领导组,建立跨境民族事务关系协调制度,举行年会和应急事件特别会议,定期研判和处理跨境民族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二是健全跨境民族信仰治理体系。党委要切实加强跨境民族治理体系建设,着眼加强民族常态化管理和开展信仰专项治理相结合,规范民族事务。工作领导组制定本校跨境民族具体政策、确立二级学院民族事务治理主导职责,在应急突发事件处理、民族信息收集及人员活动管理等工作中建立二级学院联动、全校齐抓共治和民族信息互通协作机制。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组与地方民族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积极配合民族委员会、民族局、侨联等部门开展民族工作,保持信息畅通,获得专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与帮助,做到预防和处理学校跨境民族信仰问题。

(三)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沉浸式宣传教育机制

跨境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我们应坚持尊重民族习俗差异、优先团结平等发展的核心思想,积极实施补偿性教育政策,通过加大高校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向内生增长型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转型,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沉浸式宣传教育,站在对应民族的心里习俗和传统义理去体悟,使得民族习俗和文化相互得到尊重和适度体验,推己及人的理解民族习俗差异,在中华民族大团结和文化自信中抵御境外政治渗透和文化侵蚀性。

在高校师生中积极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和跨境民族干部,利用学校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实行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跨境民族重要节日等庆典互嵌,在民族纪念活动和社团文艺活动中,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传递社会主义文化正能量,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创新中华民族一家亲教育宣传的载体和途径,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化“六进”创建路径,探究融媒体民族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推动校园各族师生交融互通。

(四)建立健全合法权益无缝隙政策保障机制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保障信仰自由,这是我国重要的人权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既定的民族政策原则。在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的当下,作为沿海地域国际化优势的高校,要主动承担对外友好交往责任,利用跨境民族优势,消解某些误解其至诋毁中国的观念和矛盾,让更多海外友人深入了解一个崇尚民族平等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去激发跨境民族的民族和国家认同理念,使沿海高校的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得到弘扬。

结合沿海地域和高校特点具体构建民族工作大格局。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示范区,把跨境民族的发展有效纳入到文化教育事业中去。利用沿海快速发展的平台逐步完善跨境民族相关社保政策,强化对跨境民族权利保障的职能和责任,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回应跨境民族合理诉求,在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中落实保护跨境民族信仰自由政策,切实维护好跨境民族的合理要求与合法权益。

(五)建立健全和平跨居治理长效机制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高校跨境民族事务治理,把民族事务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建设上来。完善高校民族团体建设,建立民族社团联系交友站,加快培养双语民族法律师生干部,成立民族专业知识的少数民族跨境民族成员的法律服务队,深入二级学院进行民族政策宣传和讲解,加大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与民族礼仪民族符号传承,让各民族积极参与到高校民族事务的治理实践中。建立健全智能化信息化服务体系,打造校院班级宿舍多层次的跨境民族管理服务网络平台,在动态中维护高校生态平衡,实现沿海地域及其高校的跨境民族和平跨居。

民族无小事。面对全球化背景中的民族问题,我们既要更加注重把握“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民族信仰方面的有益因素,提升贡献度,还要注重沿海“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中抵御境外政治渗透,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高校中有效防控和处理跨境民族信仰的不利因素及其引发的应急事件,不伤害各民族感情,维护民族大团结,不激化民族间矛盾,维护沿海地缘政治安全,科学高效地做好高校跨境民族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1801206)、青岛统一战线智库2020年度立项课题(QDTZZK2020YBB15)、2018年度山東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2018X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浩然,葛生力.文化自信视域中的渗透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9.12.

[2]王瑜,钟海青.论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多维特性及其教育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9.2.

[3]郭硕知,武娜.认同与民族认同交互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大理大学学报,2020.1.

[4]姜丽华.推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

[5]任朝霞.性归因: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袁宁波.新时代高校民族工作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0.1.

[7]王善琼,杨力.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7.

[8]王春荣.为新时代跨界民族实现新发展提供学术支撑[N].中国民族报,2018.10.

作者:徐旭开 黄绍丽

上一篇:用人公信度检查工作报告下一篇: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