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推荐9篇)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篇1

[ 摘 要 ]近年来,新疆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下,“双语”教育发展迅速,双语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起来。所谓新疆双语教育是指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使用汉语进行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育。在过去的50多年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的语言政策,实施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新疆在不断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 紧密结合国情、区情,努力营造一个更加优化的双语和多语教育环境,为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关键词 ] 新疆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政策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地区,自古 以来就是东西方语言与文 化的交汇之地。世界六大语系中的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在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塔塔尔、达斡尔和俄罗斯 l 3个世居民族中,除汉族、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汉文外,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不但有语言,还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已形成了多种双语类型,其中又以“民一汉”双语型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了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开创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尊重。1 9 4 9年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同纲领》、1 9 5 1 年颁布的第一部《 宪法》、1 9 5 1年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各民族教育会议的 报告》、1 9 5 2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 9 8 4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同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1 9 9 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0 0 2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都对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平等权利作出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强调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并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以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逐步确定了民族语文与汉语文(双语)的关系,制定了少数民族以学习、使用和发展 民族语文为主,同时又自愿学习、使用汉语文的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回顾新疆 5 0多年的双语教育政 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期

新中国建国初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明确了我国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 的关系,并使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范围史无前例地扩大了。民族语文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日常交际工具,而且已经成为少数 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处理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上,突出了民族语文的地位。2 0世纪5 0年代至 6 0 年代中期,新疆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制定了相应的语言政策,突出了以民文为主、民汉两种语言并用的原则,同时提出了民汉互学语言的双语政策。“ 以民文为主”,即少数民族认真学习、使用和发 展民族语文,这对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贯彻和落实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 和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继承和发扬新疆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速新疆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因此,新疆有传统语言和文字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在 学校教育中均采用母语授课,建立起了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到大学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汉两种语言并用”则是要服从汉语是我国通用语这个大前提,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新疆在学习、使用和发展民族语文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汉语的学习和使用,必须实施二者相结合的双语政策。

基本社会共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地区,双语的社会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决定了双语教育的存在。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对推进双语教育也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共识。

共识一:推进双语教育是关系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举措,关系到国家统一强大,关系到各民族团结,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共识二: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加强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共识三:推进双语教育顺应广大群众期盼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适应了年轻人就学、就业的竞争要求,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人现代主流社会的一项民生政策。

二、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期 1 9 7 6年,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正常发展 的轨道,民族教育也走上 了复兴之路。尤其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地位 日益突出。双语教育研究逐渐开展起来,但对双语理论和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诸如把“汉语教学 ”与“双语教学” 或“ 双语教育”相混淆等尚未理清的理论问题。

这一阶段,虽然仍未明确地提 出“双语教育”的概念,但已涉及双语教育 的方方面面,如设置管理机构、加强领导、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等。尤其是首次提出了“民汉兼通”,并把“民汉兼通”作为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充分显示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快速发展的轨迹。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具体和系统化,从而使自治区双语教育工作在经历了1 0年浩劫之后,又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三、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期 0世纪 9 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信息化,一体化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有了更加迫切 的需求。这些变化,必然对原有的双语教育模式提出了调整和革新的要求。另 一方面,随着国外双语教育理论的引进及国内外成功的双语教育实验的影响,新疆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双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各类双语教育改革 实验大规模开展,建立了相应的学术团体形,成了一支双语 和双语教育研究队伍,编写了成龙配套的双语教材,这些对自治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这一时期,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双语教育作出的各项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双,语教育的方针、任务、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办法和措施,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明确提 出了“ 双语教学”、“ 双语教育”的概念,虽然两个概念仍常常混用。

四,新时期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拖;又要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把握好节奏,安排好衔接。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既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又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既要立足于推动当前工作,又要着眼于实现长远目标,循序渐进。

第三,坚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双语教育工作,把普及双语教育与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推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坚持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的原则。在努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方案,保证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坚持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的原则。

从双语教育推进的实际出发,集中双语教育资源,从学前和低段抓起,逐步推进。重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增量补充、存量培训、定向培养、滚动推进的方针,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满足双语教育要求的双语师资队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规模开展的各类双语教育改革实验是这一阶段 的突出特点,有关双语教育的理论与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因此,可以说双语教育政策逐步进入了完善时期。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2.【2】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64 【3】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篇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教育也得到普及。作为人口大国, 中国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尤为激烈。在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下,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一直备受瞩目。近几年来, 随着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层出不穷, 人们对于少数民族考生是否应该在高考录取中受到照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应该延续下去, 它对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是一种补偿, 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他们在全国高考的巨大竞争下同教育条件优越的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考生保持竞争力,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 这项政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二、华东地区2002-2012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什么样的少数民族考生能受照顾?加分幅度多少适宜?针对这些疑问, 现整理出华东地区各省 (市) 近10年来民族政策的规定, 如下表:

注: (1) 上表注释内容: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福州市晋安区的北峰山区 (日溪乡、宦溪镇) 、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 龙海市隆教乡, 永安市青水乡, 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 宁化县治平乡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惠安县百崎乡的回族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 (享受高山补贴) 、海岛 (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 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报考我省省属高等专科学校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

(2) 上表中, 福建省少数民族加分高考照顾性政策适用于全部招生院校, 在闽招生院校中无此项内容。

从上表可以看出, 华东各个地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从照顾条件, 照顾方式上来看存在差异。2002年至2012年, 就照顾对象条件来看, 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只要是少数民族考生即可有条件享受照顾性政策, 而其他两个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加以限制;照顾方式来看, 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为加分投档, 福建省、上海市为在总成绩上加分, 山东省委在院校调档分数线10分以内的可以向学校投档, 由学校录取。不管是以何种方式, 各地区照顾幅度相差较大, 3分到20分不等。

三、对现有华东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反思

民族考生在教育体系中是一直受到照顾的群体。上世纪, 少数民族因教育条件差、教育资源短缺等不利的教育环境受到国家的格外照顾。但进入新世纪以来,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接受同等的教育。同时, 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资, 在教育设备、师资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仅根据户籍是少数民族就加以照顾难免有失公平。

总体而言, 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发展上仍与汉族地区有较大差距, 且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人人平等还不可能实现, 该项政策的正当性仍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但在当今, 对民族考生的照顾必须限定条件。比如福建省已经规定必须是生活在高山 (享受高山补贴) 、海岛 (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 及特定的艰苦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才可以享受照顾政策。因此, 未来少数民族学生应至少满足少数民族户籍和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两项条件才能在高考中加分。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 .

[2]李立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

[3]向莉娟, 孟立军.教育公平视阈下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第21卷第6期.

[4]盛铭.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看高考加分政策[J].大学 (学术版) .2012年第12期.

[5]崔华华, 方美.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理性分析及思考[J].高教探索.2010年第三期.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多元一体理论

世界范围的移民潮致使曾经的民族国家开始接受多民族国家格局的现实。不同族群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代表本族群利益的理想与诉求。多元文化教育是对这种挑战的应对。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包括少数族文化裔,还包括主体民族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使年轻人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在保存他们对本民族和文化认同的同时,也要发展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使他们获得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信和机会。

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集团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集团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平等的文化间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越发稳步并更加理性。这种理性表现为抵制糟粕能力的提升,对中国现状理解的加深,以及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主动性。当今社会多元的趋势日益发展,新形势为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机遇,这就是以少数民族教育为基础,借鉴吸收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以建立我国本土的多元文化教育。

一、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共同特征

首先,西方和中国教育学学界需要面对类似的社会问题。各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意识到了社会阶层分化、种群认同、国家归属感、文化认同等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目标,是保持差异和文化多元化的同时又使少数民族较快发展,这是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文化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的世界公民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意味着教育要关注和平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

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独特性

西方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其国家统治,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也需要顾及主体民族的部分特权,因此其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需要找到考虑少数族裔利益和主体民族利益两者之间的平衡,这是一种妥协式的政策。而中国的各民族利益相一致,国家有望实现彻底而有效的少数民族教育。西方的少数民族群体主要是移民的结果,而中国的少数民族为世居民族而非移民。我们需要解决的矛盾不是各民族利益之间的冲突,而是在社会现实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共同进步与共同富裕的问题。同时,施行少数民族教育的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采取的是因地制宜,具有当地特色与本土创新性的教育方式。

三、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1.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应顺应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和殖民地区,它成为了教育全球化的一种趋势。国家多元一体教育也同样不应该受限于国家主权范畴,而应在教育全球化高度对其进行思维和重新定义。这意味着应增加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国际多元文化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机会,以使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顺应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这需要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拓展,使少数民族教育与主体教育之间实现整合。在此过程中,要努力避免两种错误观念:首先是“言必希腊”,错误地全盘接受西化思想,我们在引入时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同时也要避免“闭门造车”,对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视而不见,走不必要的弯路。

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引入符合当地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引入不是简单的课程增加。单纯增设课程会使少数民族教育成为孤立的单元,无法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增加应该与目标教育地区现有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学校现有的教学内容中,以实现双重效果。一为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感受本民族在学校教育中所受到的尊重而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为主体民族可通过学习当地民族文化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感情。

3.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改造。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在各国具体实践的不同,是各国针对本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而进行本土化改造的结果。我们同样有着具体的现实任务。少数民族教育中种种新的问题与挑战都需要通过对本土化改造来完成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之间的整合。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首先需要借鉴性的新思想和新实践的引入,对特定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自己思考并实践,“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能一味依赖西方的教育,而需要自己的探索与思维。这需要在多元教育本土化过程的研究中找准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的切入点。

4.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多元文化教育。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各个少数民族在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认同和融入国家的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的范畴要大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范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中非主体多元文化群体内包括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以外的各类社会弱势群体。所以,我们有必要改变整体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与族群、不同性别及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将不同的多元弱势群体纳入经过有机整合的教育框架,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对其他群体文化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牟岱.多元一体文化概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3).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方针政策

2、了解国家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帆布的具体政策内容。

3、知道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是党和政 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认识到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认识到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为了更好地做好民族工作,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党和国家 还出台了一项政策——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各类 专门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 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新课:

一、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教师:党和国家一贯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本民 族群众,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通晓本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了解本民族和 本地区的特点。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 梁和纽带,对于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不 可取代的作用。提问:想要学习和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我们先要知道它的发展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它的发展历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少数民族干部方针政策的提出(1)新中国成立之初

(2)1987 年

(3)2005 年

学生活动: “探究与体验” ①干部培养的“四化”方针是指哪“四化”? ②什么样的干部才算是德才兼备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四化”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为了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和 : 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努力。大力去培养好少数民族干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具体政策内容 提问:国家培养和选拨少数民族干部的具体政策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主要由实现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2)普遍且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选

教师: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落实具有明确的法律规 定。创办“民族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途径之一。

1951年6月,在北京创建了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活动:思考下列问题

①我国一共创办了多少所民族院校?请你说说其中五所院校的名称。

②如果你是一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你会选择报考一所民族院校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

维护好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我们,倡导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更为重要。所以我们都应为民族团结和稳定,尽一份力,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二、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找出它的重要性。(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需要。

3、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的需要。

多媒体展示:

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援藏、援疆和支边干部的政策措施的文件。

思考:国家制定一系列有关援藏、援疆和支边干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含义?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师归纳:

要处理好民族问题,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定政治环境,必须要有得力的干部去工作。由于东西地区差距较大,为了东西的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的进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课堂小结: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情况 篇5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作用。但由于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受社会、经济、历史、自然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少数民族教育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显得十分落后。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缺乏,合格率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匮乏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多聚居于高海拔,高寒贫困的艰苦地区,本土教育资源的匮乏使本地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教师,而外地教师苦于环境的艰苦,流入更少,最终导致教师缺乏,素质偏低。

2.经济落后,财力紧缺,办学条件差。少数民族教育历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帮助和扶植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税费改革和取消农村教育附加费后,中央和地方财政增拨了许多种类的教育专款,再加上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项目,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做了一定的投资。但由于投资体制和运行体制本身的不合理,种类繁多的教育专款与下面学校实际所得形成巨大反差,乡下的中小学尤为严重

3.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学生辍学率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和信息交通不便,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文化观念较为保守、落后。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无太多价值,送孩子上学主要是

上面的政策,非上不可(即使这样,有的孩子还是不上学。尤其是女童)。孩子上学后,对他们的要求是在学校能掌握基本读写及简单计算就行了,对教育本身并非真正感兴趣。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政策 篇6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之谈大家好,我是广西的学姐,今年是走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对于这一政策,想必大家有很多疑问。

也不止一次有学妹问我。所以决定跟大家细说。少骨计划的硕士考生毕业后是要回生源地服务五年的,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大家上网都能搜到答案,我只讲考试分数和复试的问题。

有学妹问我,国家线是245分,我考246能不能上呀?

答案是有希望的,因为今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的一位姑娘,就以248分上了。还有很多学校都是过了国家线就能去复试,尤其是一些二本学校,还有普通一本学校,他们招生相对困难一些,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今年招生名额不够,在调剂后期还差几个名额空着,这时候调剂过去的那几个人就直接免去复试发预录取通知了。还有一些冷门专业,也是只要求过国家线。但是大家也不要把眼光停留在一些不好的学校,不好的专业。你想想,你要别人多读一年,如果上的还是个普通学校,多不值啊!但是呢,重点学校也不是那么好考的。现在报少骨的越来越多了,分数当然也是越高越好。像一些自主划线的学校,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就要求广西的文管类要达到290分,湖北的文管类要340分!这些自划线的学校就是这么任性的!还有单科成绩,有些学校要看单科成绩的,比如重庆大学要英语过35分,厦门大学要英语过40分。像华中科技大学就没那么严,前年有学长33分就考上新闻传播学的。总之每个学校的分数线都不一样,大家要自己查清楚。最后是调剂,其实我没觉得调剂有多难,只要你分数够了,多关注信息,还是能调剂上的`。而且对少骨来说,很多时候学校生源不够,甚至还能跨专业调剂。

像我今年报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广告与媒介经济。考了284分(好丢脸)差六分过线。

因为我英语实在是太差了!然后我调剂了五个学校都通知我去复试了。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篇7

1.1 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以解决民族教育的特殊困难

从1951年起,中央财政就专门设置了少数民族发展教育补助费,且历年都有增加。从1956年起,中央核拨经费采取块块拨款的办法,因而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已不实行单列项下达,但拨给各地的教育事业费中仍包括有这笔经费在内。1980年后,因国家财政体制改革,此项经费由省、自治区包干掌握使用。

1990年财政部决定从当年起,由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款,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补助专款。规定这项经费由国家教委提出分配方案(应征求国家民委意见),经财政部同意后联合下达。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项专款实行项目管理,由国家教委财务司统一掌握使用。1985年起,国家为了支持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基础教育,每年拨出一亿元作为普及小学教育基建补助专款,帮助这些地区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困难。其中拨给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西藏、青海、云南、贵州8省、自治区的占54%以上。还有其他几项教育补助专款,在安排时对少数民族地区都有所照顾。199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国家设立‘少数民族教育补助专款’,实行专款专用,保证直接用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八五’计划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这项专款可适当增加。”根据中央设立民族教育补助专项经费的精神,一些省、自治区也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

1.2 多渠道增加民族教育投入

第一,调动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要求各级各类民族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勒工俭学活动。

第二,争取从各项民族补助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办教育。《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国家拔给民族地区包干经费中的“三项”补助经费(民族地区机动金、边境地区事业建设补助费、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各省(区)要增加用于发展民族教育的比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中提出:在国家安排的少数民族地区各项补助费及其他扶贫资金中,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发展民族教育。

第三,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民族教育。如近年来实施的“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中,都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用于民族地区。到1994年底“春蕾计划”资助了4万女童重返学校,其中90%是少数民族女童。

2 国家主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学杂费的减免、生活费的补助照顾

由于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来生活在远贫困地区,当地的经济基础薄弱,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尤其是农、牧民子女,他们占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绝大多数,在支付子女受教育费用问题上存在诸多困难。而民族地区未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现代教育,办起了现代教育,而学生无力入学,则没有实现教育的过程。大量学生因经济状况不能实现基本的义务教育,势必又造成新一代低素质劳动力和贫困人口。所以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就应将教育公众资源向民族地区延伸,制定和实施特殊照顾和扶持的民族教育政策。

(1)义务教育从适当减免学杂费到全部免费和适当补助学生生活费。国家法律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不收学费但收杂费。国家教委在1992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也规定“各类学校招生,凡属义务教育阶段,要认真组织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可减、免杂费”。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承诺确保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这一免费政策扩展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同时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政策是国家就全国的义务教育而出台的,但由于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政策此前早已在西藏、新疆等自治区实行,如今新政策的出台,又率先覆盖了我国民族教育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问题,使民族教育得到特殊照顾和扶持。

(2)在发放助学金方面给予适当照顾,许多民族中小学校对学生发放助学金。除公费待遇的少数民族中学外,在若干指定的中学也要求设立少数民族学生的公费名额。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学设人民助学金,少数民族学生申请人民助学金时,应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先予以照顾”。一些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实行“三包”政策。“三包”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有的包吃、包住、包学习用品,有的全包,有的要学生家长负担一部分。许多民族中小学校对学生颁发助学金。

3 民族中小学校在教学上可实行特殊变通规定

(1)对民族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具体规定。根据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报告以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精神,民族中小学校从总体上与普通中小学校一样,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学制和教学计划基本上按国家的统一规定执行。但由于存在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以及各民族间文化传统上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可根据当地各民族的具体情况,在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可以变通执行或制订相应的补充规定。

(2)国家对民族学校实行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具体规定。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民族学校实行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内容如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要在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扩大民族间、地区间的交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双语文教学。

在国家民族语文教学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得到重视和发展。全国各地开展民族语文教学主要有四种形式:一种是一些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民族文字的民族,在学前班或小学低年级阶段用民族语言辅助教学。第二种是在有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教育中,在中小学阶段以本民族语文教学为主,一般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文。第三种是以汉语教学为主,在小学一定年级开始学习民族语文。第四种是一些地方用民族语文扫盲,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民族地区已经形成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少数民族子女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到2000年底,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已有中学1.2万多所,少数民族普通中学在校生498.91万人,比上年增长7.68%,民族自治地区705个县级单位中,实现“两基”目标的已达316个,占总数的44.8%。2000年,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省、自治区的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又有43个县级单位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1)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国以来我国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方面出台的部分特殊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的各种努力,力求为各级政府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实行特殊优惠和照顾政策寻找到正当的依据,并为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

一、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经济政策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必须依赖于经济政策。只有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地位,才能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机会,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积极主动的使用母语。在这方面,中国的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值得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尽管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自然地理的制约,以及社会发展程度低、生产条件差、科技和文化知识不够普及等原因,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发展相对落后,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还相当困难,还有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中国自八十年代中期大规模地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工作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始终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

中国自七十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施了农村、国企、财税、金融、投资、外贸、流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同时,随着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少数民族地区发挥各自的沿海、沿江、沿边特点,积极发展边贸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全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

七十年代末以来,国家在保留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补贴并设立发展基金等多项优惠政策的同时,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外引内联,发展边境贸易,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通过积极稳妥的改革,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包括优先合理地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财政支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给予扶持,扶持对外扩大开放,组织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也照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在新世纪初中央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战略,主要是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同时国家又颁布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等等。这些政策措施,有利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体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维持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语言政策

影响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政策。如果语言政策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人权提供足够的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群体就有可能放弃他们的母语。只有支持性的语言政策,才能鼓励少数民族群体维持和发展他们的母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语言的生命力和濒危》里总结出政府的态度和他们的支持,也就是从政策上重视语言多样化,对少数民族语言提供法律保护,以防少数民族语言被占主要地位的语言被动或主动地同化。

罗伯特·菲利普森认为,语言政策和许多与政府有厉害关系的事渗透并且相互关联。很多欧洲国家并没有把语言政策的责任分配给一个具体的政府部门,但很多部门都与影响语言政策的决策有关,如,文化部门:在面临变化,国际化和日益增强的商业化时,维持并促进民族传统和本土语言在电影、音乐和文学中的创造力;商业部门:保证用一系列语言来装备商业界,使之顺利进行进出口贸易;外事部门:保证外交官、国内公务员和专家在国际事务和地区链接中能用外语工作;教育部门:在普通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中,给公民提供各种语言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科研部门:保证科技团体能胜任用国际语言进行交流(在合作项目,会议,杂志等),并且也能用相应的当地语言交流科学进展。.

实际上,语言政策在上述的所有领域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在学术界和政治官僚界,似乎没有一个能保证语言文献规划,地位规划和习得规划以及贯彻和监控这些有法定资格的活动的基础机构。在语言问题有着高度优先权和政治影响的地方,政府拨专项资金来进行特殊的语言政策的研究。如一个多世纪以来就是双语国家的芬兰,1970年初以来的加拿大,尤其是在联邦层面和魁北克省,还有后法西斯主义的西班牙,特别是在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地区。当第十五个成员国加入欧盟时,有人估计六人中有一人在家说另一种语言而不是这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语言。除了这些当地的和区域性的语言外,还有很多新来的语言,如难民和劳工移民散居在外的语言,难民和劳工移民非领土性的语言,以及象吉普赛那样的非领土性语言。

因此在语言政策的制定中,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如何定位,是保护还是同化,是拯救还是任其自身自来,关系着少数民族语言的生死存亡。对此,刘宝俊教授认为,尊重而不是歧视少数民族语言,平等对待而不是用棍子胁迫,共同发展,携手前进,步向‘天堂’,这是我们制定民族语言政策的基础。

三、全球共同行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

全球的少数民族语言群体都面临着祖先语言的快速流失。这种危机促使草根阶层和政府层面都做出努力拯救少数民族语言。虽然这些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显著成效,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努力在继续。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研究表明,少数民族语言是能够保持和发展的。一项名为“拯救万帕诺亚格语”的研究项目显示,消失的语言还有可能复活。这种印第安土著语言曾在新英格兰东南部盛行,但19世纪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说了,只在当地地名中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9月该项目得到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支持,受助者计划搜集整理用该语言撰写的历史典籍,为该族儿童开设相关语言课程。这门上传已久的语言有望真正复活。

澳大利亚有102种少数民族语言,会说这些语言的人都是老年人。新南威尔士采用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来支持少数民族语言的维持、复苏和再创。一家澳大利亚电视台5月开始通过广播向青少年传授当地土著语言努嘎语(Noonger),主要讲解该语言的日常用语。

新西兰在保护土著语言毛利语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努力,成效显著。新西兰毛利语区推行土著语言毛利语,开展毛利语言习得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多数毛利儿童已经不懂得他们祖先的语言。语言学家认为毛利语已经成为一种濒危语言。为了挽救毛利语,毛利社区建立了所谓的“语言巢”,社区中还能讲毛利语的许多老人志愿到学龄前儿童学校担任护理人,为这些学校中的毛利儿童讲授毛利语。2010年度,新西兰退出一个名为Te Whanake的毛利语学习数字资源系统,集教材、学习指导、光碟、教师手稿和词典于一体,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土著语免费教学资源。

总之,只有全球共同行动起来,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我们才不会失去宝贵的语言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商务印书馆,2011(12):3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9.

[3]Robert Phillipson,English-Only Europe:Challenging Language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13-23.

[4]周庆生.国外语言规划理论流派和思想[J].世界民族,2005, 4,3.

[5]刘宝俊.语言与民族感情[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 (3):113.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篇9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6.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前提)。

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3.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4.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5.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长方式。

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2.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

长制度以及(原始民主)制度等。

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1 . 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3.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4.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5.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 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7.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8. 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 态民族。

4、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

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D)。

A.6千多万人 B.7千多万人C.8千多万人 D.1亿多人

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

A.佛教和道教 B.佛教和基督教 C.佛教和伊斯兰教 D.佛教和原始宗教

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C)。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B)。

A.自主、自立、自生 B.自治、自养、自传 C.自办、自收、自支 D.自立、自养、自强

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C)。

A.弘一法师 B.延参法师 C.赵朴初居士 D.青莲居士

1. 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B)。

A. 一种突变 B. 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C .民族的进化 D.民族的发展

2. 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D)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

A.传承性 B. 演变和发展 C. 变异性 D.传承性和变异性

3.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C)。A. 原则性 B.灵活性 C. 原则性和灵活性 D. 前瞻性 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D)种。

A.12

B.13 C.14 D.15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A)。

A.满、回

B.回、壮

C.满、壮

D.满、蒙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A)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的形式的拼音文字。

A.11 B.12 C.13 D.14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B)。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民俗文化 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A),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 B.科技人员 C.教员 D.研发人员 3.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D)个。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4.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A)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民族语言的发展 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 1.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D)。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平等、团结、互助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C)。

A.有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B.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4.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D)。

A.西部开发 B.手拉手行动 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

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从1950年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D)。

A.260多万人

B.270多万人

C.280多万人D.290多万人

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A)。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C)个。A.135 B.145 C.155 D.165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C)

A.28 B.35 C44 D.55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集中制 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

1.(A)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经济发展 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2.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C)。

A. 基本出发点 B. 前提 C. 根本原则 D总政策 3. 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

A. 1/2 B. 1/3 C. 2/3 D. 2/5

1.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

A.7 B.8 C.10多 D.20多

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A)以上民族共居。

A.两个B.三个 C.四个 D.五个

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

A.44% B.54% C.64% D.74%

4.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 B.31个 C.36个 D.41个

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

A.16个 B.18个C.19个 D.20个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2. 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A)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 民族与阶级 B. 民族与部落 C. 民族与氏族 D. 民族与部落联盟

3.现今世界上共有(C)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A. 10000 B. 12000 C.3 000 D 1000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D)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 不同发展水平B.不同历史传统C . 政治利益 D. 经济利益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A.氏族B.氏族

C. 部落联盟

D .民族

2.民族发展,是以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B)的 质与量的提高。

A.变化

B. 演进

C. 进化

D. 形成3. 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象和社会过程。

A. 融治B.演变

C.退化

D. 同化

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A.自觉 B.自由C.自然 D.自愿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A)。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D)。A.血统 B.语言 C.风俗习惯 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D)。

A.1954年 B.1965年 C1978年 D.1987年

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 重视政策的运用

C. 理论和政策兼纳

D.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2. 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

B.学术性

C. 实用性

D. 政治性

3. 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BDE)。

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C.宗教的传承和发展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2.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BCDE)。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3.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BCDE)。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基督教

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ACDE)。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一

1.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BCE)。

A.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D.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融合作用 E.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2.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ABCDE)。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变异性 E. 敏感性 4.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BCDE)A. 遗传原因 B. 自然原因 C. 经济原因 D. 历史文化原因 E 宗教原因 1.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BCE)。

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

D.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2.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BDE)。

A.独立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3.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BCDE)。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D.回文六协 E.蒙文八协

1.民族教育(ABCD)。

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E.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2.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BCDE)。

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3.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BCDE)。A.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 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ABCE)。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2.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ABC)。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E)。

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标志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2.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ABCDE)。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

3.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AB)的方针、原则。

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 C.军事干部 D管理干部 E.文化干部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BCDE)。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ABCDE)。

A. 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4.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ACE)。

A.民族干部 B.民族文化 C民族语言文字 D民族风俗 E.民族形式

5.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ABC)。

A. 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1.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ABCD)的平等。A地位 B. 待遇 C. 权利 D. 利益 E. 财富 2.(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

A. 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 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4.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

A. 和睦 B. 友好 C. 融合 D.联合E.协调

5. 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ABCD)。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BD)。

A.维吾尔族 B.壮族C.蒙古D.满族 E.回族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

A.《阿诗玛》 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 E.《嘎达梅林》

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ABCE)。

A.封建制度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4.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E)。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BD)。

A.普遍性 B.国际性 C.不定性 D.敏感性 E.连锁反应性

2. 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DE)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

A.民族自身的发展方面 B. 民族与阶级之间 C. 民族与国家之间 D 民族的活动中 E. 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3.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地域 B 民族C.体质 D. 经济 E. 文化

4.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BCDE)。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A. 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C.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E.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ABE)

A. 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渐进式发展D.突变式发展E.跳跃式发展

2. 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BC)

A.社会生产 B.社会分工 C内部交往程度 D.外部交往程度

E.地理位置

3. 民族发展包括(BCD)等

A.原生态发展

B经济发展

C政治发展

D文化发展

E次生态发展

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A.民族结构 B.民族素质

C.民族关系

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

5.强迫同化是(ABCD)A.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B. 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 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

D.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E.民族融合的结果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E.生物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

A.血统 B.生活C.语言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DE)。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A.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 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

A.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 信息综合方法C. 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 定性分析方法E. 定量分析方法

3.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

A. 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 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D.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民族理论(ABCDE)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

上一篇:2022年寒假前国旗下安全教育讲话稿下一篇:支教教师先进事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