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教案(精选8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五、六年级)
民 族 团 结 教 案
塔尔拉克乡中心小学
2011年9月
民族团结知识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A:蒙古族B:满族C:壮族D:回族
2、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D)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A:维吾尔B:哈萨克C:乌兹别克D:柯尔克孜
3、“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
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
4、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于(D)年10月1日
A:1952B:1953C:1954D:1955
5、“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
A:维吾尔B:哈萨克C:柯尔克孜D:塔塔尔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四分之一,b、五分之一,c、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
72、每年的(c)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月,b、3月,c、5月,d、6月
7、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包括: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回族自治县、(b)县、和硕县、博湖县。
a、策勒b、和静c、柯坪
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一句话是(A)提出来的。
a、江泽民b、邓小平c、毛泽东
9.(A)是我国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摄氏度,堪称中国“热极”。
A、吐鲁番
B、三亚
C、海口
10、“麦西来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
A、维吾尔
B、哈萨克
C、柯尔克孜
1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吐鲁番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吐鲁番。1990年3月,西北五省区第二次对外宣传会议确定:自1990年起,每年8月,在吐鲁番市举办(A)A.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
B.中国吐鲁番文化节 C.中国吐鲁番万人麦西来甫节
12、我国的五大宗教是指(A)。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b、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
c、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
13、最近成立的自治区是(C)自治区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
A、内蒙古B、新疆C、西藏D、广西、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在47个民族成分中,有(B)个是世居民族。
A、17 B、13 C、15
二、填空题:
1、新疆是1949年和平解放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
2、“三个离不开”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3、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4、新疆的地理特点是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5、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6、从83年起自治区把每年的5月份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7、新疆的面积是160万平方公里。
8、新疆下辖五个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七个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二个地级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
9、新疆相邻的省有甘肃、青海和西藏。与新疆接壤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
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于1954年,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守边的职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现有14个师。
11、新疆气候的三个特点是:干、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12、新疆有47个民族,共1963万人。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十三个是新疆的世居民族。
13、维吾尔的含义是:团结、联合。
14、新疆历史上没有工业。解放初,驻疆解放军生产部队官兵节衣缩食,白手起家,先后建起了42个厂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八一钢铁厂。
15、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驰名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传统舞蹈以“赛乃姆”、“刀郎”为代表。“麦西来甫”是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受群众欢迎的集体歌舞。
16、《十二木卡姆》共包括170多首曲牌和72首乐曲,长期流传于新疆各地。木卡姆(大曲)因地区不同又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伊犁木卡姆”5种。其中,“喀什木卡姆”的规模最大,形式最完整,曲调也最丰富,从头至尾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
17、都塔尔、东布拉、库木孜、那艺分别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的乐器。
1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新疆最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19、2003年2月,新疆巴楚、伽师一带发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境内最强烈的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1亿元。
三、判断题:
1、汉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分布。(对)
2、维吾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错)
3、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对)
4、最近成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对)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民族?
答: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2、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什么是民族平等?
答:⑴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如何,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异同,都一律平等,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都拥有同等的地位,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各民族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任何民族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拥有特权;⑶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克服由于经济文化落后而造成的享受某些权利的制约,使法律的规定变成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5、什么是民族共同语言?
答: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6、“维吾尔族”与“穆斯林”是一个概念吗?
答:不是。维吾尔族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教民才被称为“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我国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撒拉族等。这些民族当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都被称作“穆斯林”。
7、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什么? 答: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8、维吾尔族最著名的古典乐曲是什么? 答:十二木卡姆。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何时成立的? 答: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
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10、四个维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人民利益。
11、“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2、为什么要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
答: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就是胜利的前提要素。”、“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新疆的历史,就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这是新疆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重要的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
13、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是什么? 答:爱国、团结、进步、稳定、发展。
14、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答: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 加强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 新疆是我国民族分裂主义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 如何有效抵御分裂势力的侵蚀和渗透,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意识, 维护新疆的稳定发展是摆在新疆人民面前一项重要使命。尤其是民族分裂分子利用现代传媒工具, 大肆在青年人、特备是高校学生中宣传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极力拉拢高校部分政治立场不够坚定、鉴别能力较差、易受煽动的青年学生, 与我抢夺人才, 极力干扰高校的教育工作, 试图分化我教育战线。在新疆7·5事件中, 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其中, 就是一个很好例证。新疆高校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高校培养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新疆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是新疆美好未来的建设者和引领者, 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 将分布到新疆各地区、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行各业中, 他们的民族观念及行为是否正确, 将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新疆的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是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 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取得良好成效, 是新疆发展千秋大业、祖国和谐稳定重大任务的根本保障, 事关重大且意义深远。
二是关系到校园和谐与民族团结细胞力量的增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师生团结, 是增进各民族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重要途径, 是增进校园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消除误解, 提升思想认识水平的必要手段。同时, 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是家里学历最高者, 经过教育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树立坚定的民族团结意识, 能够带动和影响家庭其他人员, 成为社会基层促进民族团结的有力细胞单元。
2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要做到科学性与适用性、理论与现实、正面与反面的结合, 使民族团结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形成坚定意识, 又能使学生发现、珍惜、践行增进民族团结的行为。总体而言,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在理论的高度上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民族地区发展史、宗教史和民族史等。在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上,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建国后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具体落实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等。在教育活动中, 还要注重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结合, 以正面教育为主导, 辅之以反面教育, 在学生中形成只有维护和践行民族团结方能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 破坏民族团结必将受到严惩和唾弃的思想意识。
3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
1)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 构建和谐团结校园氛围。
文化作为教育的软因素, 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多民族高校来说, 校园文化是以科学文化为主导, 以中华文化为基础, 糅合各民族文化特色, 凸显青年学子文化需求的文化高地, 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引领者和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因此, 在多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以坚定的立场和高度的包容性来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文化环境。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引导各族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根基, 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提出的民族关系理论的构建背景和局限性, 自觉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借他们所谓的“民族自决权”来挑拨民族关系,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1]。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 帮助学生深刻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危险性、围绕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如民汉双语学习、结对子帮扶活动等。优秀校园文化具备的熏陶功能和潜移默化影响功能必然对在校各族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各族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 会逐步养成团结互助, 互敬互爱的良好校园氛围。
2) 围绕教育工作, 构建校园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 离不开思想上、物质上和制度上的充分保障。
首先, 高校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理论素养, 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己任, 在坚持科学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基础上, 善于总结, 积极创新, 勇于探索, 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和内容,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 在物质保障上,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 有针对性的在饮食上和住宿上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可以举办各类文娱活动, 邀请不同民族学生共同参加、共享欢乐, 在民族学生奖助贷勤等方面, 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确保少数民族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 在这些物质保障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感恩意识教育的跟进, 要在体现祖国大家庭温暖的同时明确向各族学生阐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 不能将关怀帮助与责任相脱离。
最后, 要建立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和机构, 依托制度、机构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成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跟踪考评机制。多民族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 及时指导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排查解决各类民族问题, 同时成立民族学生工作委员会, 由民族学生任骨干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工作[2]。积极搭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 注重少数民族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政治合格、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投入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 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日常管理, 对于违背民族团结言行的个人及行为进行坚决的惩处和制止。
3) 充分挖掘和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 不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更要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师及学工队伍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及班会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功能, 统一思想, 言传身教, 要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五观”、“三个离不开”等思想通过课堂教学或言传身教灌输到所有学生的头脑中去, 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不断的强调反复及言传身教, 最终帮助学生将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4)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走向具体化。
相较于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说教而言,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更加直接的展现民族特色、密切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联系, 并培养相互之间的友谊。高校通过开展具有多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 学校应积极引导各族学生围绕增进相互了解, 促进团结友谊的目标开展, 利用联谊、多民族参与等途径, 为各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交流平台, 使各族学生能够利用该平台展示本民族的特点和优点, 同时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学生的习俗和优点, 培养相互包容、欣赏、学习的良好氛围, 逐步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校园团结氛围。
5) 直接服务各族群众, 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深化。
在加大校园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 利用社会实践将教育工作与服务各族群众结合起来, 将民族团结教育直接落实到践行民族团结活动中来。多民族高校应组织由各民族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小组, 开展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区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专业优势, 为各族群众提供帮助, 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让大学生对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更加直接客观的了解,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使各民族学生充分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自觉抵制民族分裂活动。S
参考文献
[1]孙剑坪.从文化视角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化[J].中国民族教育, 2011, 5.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法的探究,从字面概念上来理解应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特定性,应该把新疆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突出特点作为研究重点;二是基于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所总结出的普遍规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可以看出:对于教育方法的对象,而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学生,他们所唤醒和教育的对象是工人,是无产阶级,是一切有利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人民群众。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对抗性。“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1]马克思恩克斯积极指导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只有在互相批评中,认识彼此的不足和缺陷。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也是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正如马恩所期望的,批评不是一种责骂,而是一种民主,不是一种强制手段,而是为了成员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观点,达到组织上的和谐与团结。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关于高校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义有这样的描述:“所谓方法论,是指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具体地说,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方法,不仅每一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而且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起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2]这种定义偏向于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它的研究对象是全人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义,还是比较简短,通俗,更加容易理解,“方法就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转换的中介”[3]总体来讲,这三本书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研究对象也各有差异。就针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强调了它不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所有的性质和作用,而且它的内容则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主,目的比较明确,就是通过高校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思想,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繁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有这样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斯大林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集体等继承和发展,是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4]同时,金炳镐、青觉在《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研究之四》中提出:“我国现阶段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三个离不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矛盾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这说明民族团结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力量。
新时期,新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产生的方法观也不同。按照对受教育者采取的方式划分可分为注入式教育观、启发式教育观和灌启式教育观;按照教育者传递媒介可划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以图象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以情感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和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育方法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教育方法是按照教育的形式来划分的,具体来讲,可分为课堂教育、实践教育以及新媒体利用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分类了综合了研究对象和传播媒介的共同特点,更具全面性和整体性。
课堂教育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战场”,其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及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和成败。目前新疆高校开设的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是必修课,要求每一位高校学生必须学习,开设的课程主要书目包括《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以及《新疆兵团史》等;所学习的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这些书籍和理论内容丰富,结构鲜明,难度不大,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推动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向系统性、常规性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向前进。
“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学生与工农相结合,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高校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实际,精心策划社会实践中对各民族大学生开展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的实践方案,增强针对性与目的性。”[5]就具体形式而言,高校可以组织高年级学生利于实习或寒暑假到各个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参观考察、到偏远地区尤其南疆从事志愿活动;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与学生进行支教支医活动,为当地的老百姓带去真正的实惠。逐渐培养学生们开拓进取、平等竞争、 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对其他民族人民血融于水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一直以来,新疆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的主要媒介是广播、报纸或者横幅等传统工具,他们能够让高校师生便捷地获取信息,快速的了解时政新闻,但是传统媒介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度处理,而且传播速度也相对较慢,投入的人力财力较大,相比现代新媒体,其劣势越来越明显。随着近些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和传播,其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传播信息的主流媒介,这也使的高校将新媒体视为成民族团结教育不容忽视的媒介和方式。
综上所述,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致使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愈演愈烈,直接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有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即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形式主义的思潮继续蔓延。各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的阵地,不断深化和拓展大学生社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为全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栋梁,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M].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 陈文阁.中国共产党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与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3).
[3] 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39.
[4] 徐柏才,刘启春,等.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6).
[5] 韦国善.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8).
注:
[1]恩格斯:《路易.勃朗在第戎宴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23页
[2]韩玉芳,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4]金炳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2页
一、填空题。
1、2009年12月29日,第十六次,2010年2月1日。
2、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掌握民族政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
3、民族分裂主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民族团结教育,国民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阶段,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6、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二、简答题。
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遵循什么原则?
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讲求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取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学习先进典型与弘扬先进精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说服力。
2、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
(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教育;
(七)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教育;
(八)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暴力恐怖势力的教育;
(九)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十)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其他内容。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形式有哪些?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可以采取民族团结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图片展览、板报、文艺演出、专题辅导等形式以及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传播手段进行。
三、论述题。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谈谈如何巩固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教学内容: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教学难点:认识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教学课时:1课时。执教人:周朝敏。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3、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1、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2、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
3、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 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
4、师小结:刚才通过活动我们对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精彩。那你想不想知道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第一章 民族团结 第一课 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第二,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第三,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因此说‚56个民族是一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重要条件。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对祖国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对国家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宁 洱始终把团结稳定工作摆在首位,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做到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宁洱县内立有永垂千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历史性胜利的见证,是坚持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展,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当前,民族问题面临复杂而多变的新情况,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家作主,在政治上完全平等,但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一有条件还会表现出来;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不少具体权益方面,尤其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共同性不断增多但由于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相互了解不够,加上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纠纷不时出现;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但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因,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 事情时有发生;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昆明火车站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第二课 宁洱民族概况
宁洱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北依滇中腹地,南临东南亚周边国家,为滇南交通要冲。
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息、劳动和繁衍。居住着哈尼、彝、傣、白、拉祜、回等19个少数民族(世居民族15个)。各民族由于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共同开发建设宁洱,民俗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博取各家之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放异彩的文化风貌,并各自形成以独特的文学、艺术、宗教、语言、风俗、服饰、饮食、节庆、建筑等历史文化系统。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地折射出宁洱县原始古朴、博大精深、琳琅满目和别具风格的多元文化色彩,造就了宁洱县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情以及色彩斑斓的民族节日,传统的十月节、火把节、芦笙舞、彝族祭山神习俗及哈尼山寨、彝族村寨、土掌房,与茶马古道相辅相成,形成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第三课 宁洱镇一中民族构成情况
宁洱镇一中现有教职工105人,汉族55人,占52.4%;少数民族50人,占47.6%,其中,彝族29人,占27.6%;哈尼族14人,占13.3%;白族3人,占2.9%;回族2人,占1.9%;傣族2人,占1.9%。
现有学生849人,汉族270人,占31.8%;少数民族579人,占68.2%。其中,彝族311人,占36.6%;哈尼族217人,占25.6%;傣族36人,占4.2%;白族12人,占1.4%;拉祜族9人,占1.1%;苗族4人,占0.47%;普米族3人,占0.35%;布朗族3人,占0.35%;傈僳族3人,占0.35%;佤族3人,占0.35%;蒙古族2人占0.24%;壮族2人,占0.24%;回族1人,占0.12%。
学校师生共有14个民族,各民族师生一起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相长,共同进 步。
第二章 各族人民大团结
第一课 宁洱城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宁洱曾是一片水湾,是哈尼先民——濮人聚居的地方,称为‚水边的寨子‛,宁洱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乡,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 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国 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 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北依滇中腹地,南临 东南亚周边国家,为滇南交通要冲。居住着哈尼、彝、傣、白、拉祜、回、汉等19种民族。特殊的 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聚居,决定了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确 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民族工作,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制定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原中共普洱地委、专署于1950年底召开了全区首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并于1951年元旦,会议按照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当时专区首俯普洱县宁洱镇举行了庄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仪式,建立了由出席会议的各少数民族头人、代表和党政军领导共48人签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这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硕果,是民族团结的历史丰碑,生动地体现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求翻身解放,盼发展进步的共同愿望。建碑几十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始终恪守誓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团结幸福的新生活,建起了相互依存,情同手足,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使祖国这块边陲宝地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年,刚解放不久的普洱专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同年8月,地委、专署动员组织了全区民族代表34人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于12月下旬返回到普洱。中共普洱地委根据边疆实际,为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按照团结进步、团结生产、团结对敌的指导思想,1950年12月26日至31日,在当时的专区所在地——普洱县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专区的15个县(含今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地区的沧源县)的各民族爱国上层人士、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共300多人,会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事。1951元旦,在宁洱县宁洱镇红场举行了隆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签字仪式,建立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碑为石灰石,宽66厘米、高142厘米。碑文刻着:‚我们26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碑下端是48位各民族爱国上层人士、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人分别用傣文、拉祜文、汉文签名。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胜利的物证,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是十 分珍贵的革命文物。
第二课 普洱民族代表晋京观礼
1950年底在普洱召开全专区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当时普洱专区共辖15个县,人口120万左右,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回、傣、布朗、苗、瑶、壮、基诺、傈傈、汉等民族,分内七县和外八县。内七县即: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思茅、宁洱、六顺。外八县即:车里(今景洪)、佛海(今勐海)、南峤(今勐海县勐遮一带)、江城、镇越(今勐腊)、澜沧(包括今澜沧、西盟、孟连)、宁江(今澜沧东部和勐海县勐往区)、沧源(1953年划临沧地区)。外八县直接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00多公里,是西南边疆国防前线。1948年以后,中共云南地下党领导的边纵游击武装进入滇南思普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地方临时人民政权。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但还有少部分边远地区,人民解放军还没有进去,人民政权未建立。这些地区佤、拉祜、傣、哈尼、布朗、傈傈、苗、瑶等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与境外民族同族同宗,经济、宗教、婚姻、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边民常出入国境互市、通婚、探亲访友,进行宗教活动。由于长期以来处于封建割据,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加之历史上各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很深。少数民族 和山区其他民族有隔阂,民族之间内部辄有矛盾,有的地方还经常发生仇杀械斗,各族土司头人、即是民族的统治者,又是民族和部落斗争中的领袖人物。在边远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仍然在起作用,即使是建立了政权的地区,头人在民族中的影响也还很大,还有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传播崇洋思想。逃到境外国民党残部还不断派遣特务和武装残匪内外勾结,窜扰我边境。这些情况,反映了当时普洱专区边疆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也说明,解放初期的思普边疆,对敌斗争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解放初期边疆工作有三项任务:清匪肃特、巩固边疆、民族工作。核心是民族工作。民族工作做好了,民族团结加强了国防才有巩固的基础。因此,当时边疆民族地区党政军领导的工作重心,始终是放在民族工作上,坚决贯彻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慎重稳进‛的方针。在敌我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复杂的情况下,首先抓加强民族团结的工作,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反美蒋爱国民族统一战线,连续取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1950年8月,动员组织了边疆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动员工作中,有的民族上层人士思想有顾虑,不愿参加,有的佤族群众甚至提出要押人质才让头人去。通过反复动员、保证、押人质、做工作,终于在8月动员了34名民族头人及其代表,走出思普边疆到了首都北京,参加国庆周年观礼,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 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9月30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设宴款待了各族代表,并与各族代表进宴。在这次宴会上,朱总司令知道了拉勐和蔼可亲地挟菜给他吃,并对他说:‚回到西盟,要把这次观礼、参观的所见所闻,向各民族宣传。今后,要听共产党、毛主席的话,莫受残匪和坏人的挑唆,要勤劳耕织。‛10月1日,各族代表参加了国庆观礼,40万人民群众载歌载舞,高呼‚热爱毛主席、拥护共产党‛的口号。10月3日,普洱区少数民族观礼团代表与各省民族代表一起,在怀仁党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献旗献礼,我区代表召存信向毛主席敬献了代表傣族人民美好祝福的金伞。毛主席亲切地与我区少数派代表一一握手。当介绍到佤族代表拉勐时,毛主席特别关心地说:‚听说你们佤族有砍头祭谷的习惯,可不可以不用人头,用猴头、老虎头来代替?‛拉勐表示可以用老虎头来代表,可是老虎头不好捉。毛主席提议:‚还是由你们民族自己商量办吧。‛拉勐当即表示回去以后要和大家商量着改。11月29日,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举行的宴会上,拉祜族代表李保举杯向邓小平等首长致谢时说:‚我们傈傈、拉祜人,祖祖辈辈不被看做人,没见过大官,没上过大桌子吃饭。现在我们能到北京拜见各族人民的救星毛主席,还参观了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祖祖辈辈没见过的东西我们见过了,没吃过的东西我们吃过了,我们回去一定要把亲身经历告诉家乡的老百姓,让阿瓦山的拉 祜、阿瓦人要听共产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把家乡建设好,到时请邓副主席、各位首长到家里做客。‛李保这一发自肺腑的话语由翻译译给邓小平听,邓小平拉着李保的手微笑地频频点头,并和蔼可亲地说:‚共产党为各族人民谋利益责无旁贷,搞好经济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西南建设好,把你的家乡建设好。‛邓小平高举酒杯,提议为各位代表、为各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干杯!此次晋京观礼活动为增进边疆与内地的了解和民族团结打下了思想基础。
第三课 载誉归来
1950年12月26日,普洱区赴京代表回到了宁洱县城,人们奔走相告。这一天,整个县城热闹非凡,周边十公里的人们都聚集到了县城。为了欢迎代表,从县城东门外排列出了一公里多的欢迎队伍,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当代表们走进城的时候,他们立即被欢迎的人群包围了。在大家眼中,北京是一个多么遥远而又神圣的地方,这些代表去过北京,见过毛主席,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大喜事,特别是人们看到代表们一个个容光焕发,知道他们身上穿的毛呢衣服是毛主席送的,更是觉得稀奇,有的人还亲手摸了摸他们的衣服。第一个走进城门的是拉勐,他包着红包头,穿着毛呢衣服,喜气洋洋地走着,后面跟着其他代表。赴京代表回到宁洱后,地委、专暑分别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听取汇报。在宴会上,代表们个个兴高采烈,畅所欲言,把晋京观礼的所见所闻汇报了一番。佤族代表说:以前我们只晓得中国人穿的、用的,只要是好东西都是洋人造的,中国不会造毛呢、不会造枪炮,现在明白了这是骗人的。毛主席送给我们的毛呢大衣就是中国造的。拉勐说:‚以前我只晓得卡佤人最多,啊约!汉人才多多有,我们一个寨子的人还不够两厢﹙指火车厢﹚拉。‛ 佤族代表还说:‚你们﹙汉族﹚和我们鼻子、眼睛长得都一样,洋人眼睛是蓝的,鼻子这样高,不是我们一家人。‛ 傣族代表说:‚只要我们团结,倒霉的是帝国主义。‛ 还表示:回去后要多种棉花、花生、菜子、修水利,增加生产。佤族代表还提出回去后要多种杂粮、山药,少种洋烟﹙鸦片烟﹚。大多数代表都说:帝国主义、国民党蒋介石把我们整到各个山头,互相不往来,互相残杀。现在共产党来了,红太阳出在我们这边……跟毛主席走,人多、热闹、有饭吃、有衣穿。表示今后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第四课 建立丰碑
中共普洱地委、专员公署根据上级通知,为增进边疆各民族对祖国的了解,消除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积极动员各少数民族代表组成观礼团参加了北京国庆盛典。加深了 对伟大祖国的认识,更加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1950年12月26日,赴京观礼民族代表回到普洱。中共普洱地委根据边疆实际,正确贯彻中央的民族政策,按照团结进步、团结生产、团结对敌的指导思想,在普洱专区所在地的宁洱,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区15个县的二十六种民族的头人、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共300余人,会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事。
会上,赴京国庆观礼代表、车里宣慰司议事庭长、车里县副县长、傣族代表召存信,传达了北京国庆大典盛况和10月3日晚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接见思普区民族代表的情况。会议用三天时间听报告和讨论。到会代表一致表示,要相信和拥护共产党、毛主席。要搞好民族团结,发展生产,保卫边疆。代表们说:帝国主义、国民党蒋介石把我们弄在各个山头,互不往来,互相看不起,互相残杀。现在共产党来了,太阳出在我们这里,民族不分大小,上上下下都是一个等级的人,毛主席告诉我们兄弟民族的,我们都要听,毛主席指出民族团结的道路,是我们民族渴望了多年而不能走到的,现在这条路在我们面前了,跟毛主席走,人多、热闹、有饭吃、有衣穿;跟蒋介石走,人少、黑暗、饿肚子、人会死。代表们在晚上不分民族携手狂欢,互相座谈,无拘无束,体现了建立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心愿,从而为建立‚民族团结 誓词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会议后两天酝酿讨论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问题。傈傈族代表李保和拉祜族代表提出了大家永远团结不变心,要举行剽牛、喝咒水。当即得到各族代表赞同,并提出参加剽牛代表的名字,以示不忘。以后谁要闹不团结,就要他赔出石碑重的银子。地委书记张钧和专署领导在会上讲,要求要拥护共产党和毛主席,要讲民族团结,特别是建立团结碑的事,是要大家自愿的,不强迫,谁愿意的到时谁就签名,碑就建在红场。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会议尊重代表的愿望,决定于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举行剽牛盟誓仪式,刻建‚民族团结誓词碑‛。按照佤族规矩,结盟发誓能否成功,还要看剽牛的结果如何来定,普洱区党政军领导十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心换心,取信于民。于是在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召开了千人大会,举行隆重的剽牛盟誓签字仪式。仪式开始,普洱区党政军领导讲话,念誓词,随即杀了一只大红公鸡,把鸡血滴进酒克碗里,党政军领导和各族头人、代表、轮流每人喝了一口鸡血酒,接着由西盟佤族头人拉勐剽牛。拉勐头人口念咒语,手持剽子又唱又跳,然后双手紧握剽枪,举过头顶,用力向水牛右肋巴血仓处剽去,牛倒左方,头朝南方,剽口朝上,拉勐头人和全体代表高兴极了(剽牛倒后的剽口朝上表示吉利,剽口朝下为不吉利),认为很吉利。拉勐头人高兴得又笑又跳又唱,拍手在地上打滚说:‚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定了,世世代代跟共产党。‛这时,会场上的傣族代表们喊着:‚水!水!‛的欢呼声,全场群众也跟着喊‚水!水!‛随后,代表们就用各民族自己的文字签了名字,不识字的请人代签,建立这块《民族团结誓词碑》。第五课 ‚丰碑‛的历史价值
一、历史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云南边疆召开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代表会议‛,是祖国西南边疆在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后的‚二十六‛种民族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民族团结盟誓会,在云南和全国也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民族团结誓词碑‛作了记载,给后代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民族团结珍贵实物。
二、人民性
1951年元旦建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时,以佤族剽牛喝咒水吃鸡血酒的民族仪式来会盟表示民族团结,得到了边疆各民族的支持拥护,达到了民族团结的目的,这是解放初期普洱专区地方党政军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典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而当时的剽牛喝咒水是与民族团结大事紧密相关的,这种以民族形式举行盟誓所建立的团结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它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取得伟大胜利和标志,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的民族革命文物。
三、革命性
古代的民族部落会盟碑,多为歌颂封建统治阶级的内容,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只有当代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调了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民族大家庭,表达了边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党,一心一德,团结到底跟党走的民族意志。誓词碑充满了民族激情和革命内容,提出了奋斗目标,又有各族首领慎重签名。所以说,这块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边疆各民族会盟立誓一心向党的宣言;是一份民族团结的盟约;是一篇珍贵的革命文献;是一块流芳百世的民族革命文物,它的重要历史价值就在于此。第六课‚丰碑‛的现实意义
‚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立60多年,它在边疆各族人民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实际行动在实践着民族团结丰碑上的誓言。1951年1月。各县民族代表从普洱返回后,积极参加了广泛开展的民族团结运动。他们现身说法,宣传民族政策,宣传征粮肃匪、宣传抗美援朝,增强了祖国观念,树立了爱国思想,消除了民族隔阂,巩固了边疆国防。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还在于,它具有一种革命的感召力、凝结力,它能唤起边疆各 族人民,为加强民族团结,增强祖国观念,一心跟党,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巩固祖国边疆、建设祖国边疆而贡献力量。它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最好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价值。一心向党的民族团结精神是这块碑的精髓。国家稳定要靠民族团结,国家建设要靠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也要靠民族团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一心向党的民族团结精神,一定要世世代代发扬下去。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就是凝结成这种精神的象征,它所辐射出来的光芒是永久的。第三章 践行民族团结誓言名人录
岩火龙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代表岩火龙,在其父亲岩顶投靠国民党残部后,他苦口婆心地劝他父亲不要听信国民党的欺骗宣传,不厌其烦地把他参加国庆观礼和在其它大城市看到的强大的国防力量、欣欣向荣的经济建设讲给父亲听,要他父亲悬崖勒马,回到祖国的怀抱。当岩顶让岩火龙代表他去台湾时,岩火龙坚守地说:‚我只到北京,决不到台北!‛1951年9月2日,岩火龙穿上毛主席送给他的毛昵制服、皮鞋、戴好帽子,把各地赠送的纪念章都戴在胸前,把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将寨子里的群众召集起来,他对乡亲们说:‚兄弟姐妹们,国民党匪帮压迫我们兄弟民族,要我们骨肉分裂、互相仇恨,毛主席、共产党要我 们团结成一家,亲亲爱爱成兄弟姐妹,我们不跟毛主席走,还有什么路可走?共产党教我们学文化,建设幸福美满的生活;国民党土匪则要我们杀人,抢掠其他兄弟民族的财物。我的父亲投靠土匪,还要走,不准我们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我还有什么脸再去见毛主席,再去见那么多热爱和关怀我们的工作同志……‛他再也说不下去了。这位强悍耿直闻名的硬汉子呜咽了。最后,岩火龙躺在毛主席送给的毛毯上,盖上毛主席送的棉被,面对毛主席的画像,掏出手枪饮弹自尽。用他年轻的生命表达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反动势力的无限愤慨,用他的死唤醒自己的民族同胞。
李保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代表、拉祜族头人李保,在被国民党残匪抓住后,把他绑在十字架上,用电触他四肢,要他供出我方情况,逼他投降为他们服务。这位同毛主席握过手的65岁的拉祜族头人的意志和信念,一点也不像他瘦弱的那样,铿锵有力地回答残部人员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他不但没吐露我方的半句情况,还大声痛骂国民党残部,列数他们的罪行。恼羞成怒的匪徒于6月初的一天把他推进挖好的土坑里,一边往身上埋土,一连发问:说不说?得到的仍是那句话‚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就这样,佤山人民的优秀儿子李保代办,怀着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限忠 贞和对国民党的无比仇恨,被蒋军残部活埋于缅甸营盘,为西盟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世祥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字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哈尼族支系布孔人,宁洱县(今普洱县)凤出乡金鸡村农会主席。自小在穷苦的人群里长大,看着许多穷人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欺压和折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他努力学习,乐于帮助别人。
拉勐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字代表拉勐,赴京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佤族、澜沧县西盟邦箐佤族头人,澜沧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立碑仪式剽牛者。陶小生,会议主席团成员,自报朴满族,即布朗族,六顺县(今思茅市翠云乡下布朗族头人。观礼、盟誓后西盟佤族头人拉勐向佤族群众宣布说:‘毛主席的话,已当面告诉我了,他要我们佧佤山的人民团结起来,肃清土匪特务,保护我们伟大的祖国边疆。’‚我们只能听毛主席共产党的话,不能听特务的话。那些说我被共产党哄去杀死了的人,就是特务,他们制造谣言,破坏我们民族大团结,破坏我们抗美援朝,他们想吃人害人,我们不能听他们的话。‛
方有富 萧子生 李万学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字的48名代表中还在世的三位老人。方有富,会议主席团成员,哈尼族布孔人,景谷县正兴区第七村民兵代表(今 属宁洱县宁洱镇谦岗村蚂蟥田寨),现任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协委员;萧子生,赴京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佤族,沧源县岩帅区联全乡中队副队长,现任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政协常委;李万学委员,会议主席团成员,瑶族,江城县瑶族代表。
第四章 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远大计。当今中国,广大青少年具备优良的素质和崭新的风貌,是值得信任的一代。我们相信,只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就一定能够结出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果实。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 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学习,了解,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学,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与少数民 族平等相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困难,与他们建立友谊;坚决同制造民族分裂活动,挑起民族矛盾的人和行为作斗争。
作为革命老区和有着全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美誉的宁洱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后 记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原立于宁洱镇红场,1985年加碑座移立于县人民政府大院内。1986年,由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1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17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且将‚民族团结誓词碑‛一事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图册云南分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
中共思茅地委、行署于1991年元旦,召开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40周年纪念大会,国家民委、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对这次纪念大会非常重视和关心,分别发来了贺电。领导同志为大会题了词;省人大 和省委统战部、省民委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地区的领导同志亲临大会指导;曾在思茅地区工作过的老领导,有的发来了贺电,有的撰写了文章,有的还亲自前来参加大会,曾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过名的7名代表也参加了纪念大会。这次纪念活动有力地宣传了‚民族团结誓词碑‛,提高了知名度,也充分体现出它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次会议将每年元旦确定为思茅地区‚民族团结活动日‛,随后,全区党、政、军、民、学都在此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活教材,地、县有关部门经常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参观‚民族团结誓词碑‛,中小学和团组织也在碑前进行少先队入队、青年入团仪式,还创作了一批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内容的文艺作品,并成了新闻舆论单位采访的焦点,先后由中央、省、地电视台、报社等到实地采访报道,大大推动了我县及全区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01年元旦,是‚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50周年。为了加强对‚民族团结誓词碑‛的保护,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地、县决赛搬迁‚民族团结誓词碑‛,新建集收藏、展览、旅游、教育为一体的‚民族团结纪念园‛,并建成爱国主义团结教育基地。同时,地、县还将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50周年纪念活动。
2015年12月25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5周年 纪念活动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建碑65周年纪念大会、瞻仰民族团结誓词碑、‚民族团结进步论坛‛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出席纪念活动并在民族团结进步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65年前,原普洱专区各少数民族头人、代表赴北京国庆观礼归来,为表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26个民族的土司、头人、各民族代表和党政军主要领导48人,于1951年元旦在今宁洱县隆重举行剽牛盟誓喝咒水签字仪式,立下了‚新中华民族团结第一碑‛。65年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在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让‚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边疆各民族的自觉共识。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省关工委主任张宝三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字的方有富、李万学、萧子生及部分签字代表的亲属等参加纪念活动。
关键词:民汉学生,民族团结,“十个同”活动
疏附县第二小学围绕“123”的生命之线和灵魂之线来发展。即一支教师队伍, 教师是快乐的传播者、心灵的呵护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两个品牌即校本培训、家长学校。三个特色即童心悦读、阳光体育、民族团结教育。灵魂之线为校园文化、管理文化、团队文化。
近年来,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学校秉承“让心中点起爱的明灯”的办学理念,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的办学目标, 坚持“教育抓全面, 教学抓全程, 育人抓全体”的办学思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形成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完善自己奉献自己”的校风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校训。基于一个人必须有定位、有自信,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 使自己成为有底蕴有知识含量的人才, 为祖国家乡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全体教职工坚持有热情、有爱心、蓬勃向上, 创作了“SFEX”字母简写的扬帆奋进帆船形状的校徽和《疏附二小之歌》的校歌, 创办了《金胡杨》校报, 为我们创建了一个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璀璨文明,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我校地处祖国边陲, 在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也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因此, 我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实践活动, 在抓好课堂教育, 做好引导的同时, 积极开展民汉学生民族团结“十个同”活动。
我校曾获得过全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级卫生红旗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等荣誉, 在2011年我校一举夺得自治区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和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的两块奖牌, 喀什地区青少年手拉手示范学校、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联谊示范学校等。县上获得的荣誉就更多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加深, 进入我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维吾尔族学生, 这些孩子就如同联结民汉友谊长存的爱心使者。因此, 我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实践活动, 从在校内抓好课堂教育、做好引导的同时, 积极开展演讲比赛、主题班队会、唱红歌、讲故事等到校校之间的书信联谊、民族文化交流, 从社区的书画展、“八一”建军节的活动等到与吾库萨克乡、明德小学、萨依巴格乡小学、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进行书信往来、共同参加“六一”游园活动、互学舞蹈、手拉手互赠礼品活动等活动, 开展民汉学生“互学语言, 结对子, 一帮一互学互助”活动, 足球赛, 孝老爱亲活动,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你到我家吃撒子, 我到你家吃月饼”活动, 此活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也做了专访, 题为“沟通、交流、融情”。通过这些活动, 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也营造了各个民族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的良好氛围。
同时, 各中队辅导员利用我校典型人物, 民汉友谊使者乃菲沙, 自治区民族团结小标兵者琪等的故事引领我校每一位师生。让孩子们以争当“民族团结小标兵”为荣, 从思想上树立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共同诵经典, 共同述梦想, 共同画幅画, 共同唱首歌, 共同跳支舞, 共同制作科技模型的理念。将“三个离不开”思想融入心中, 让爱的明灯熠熠生辉!
“打造书香校园、成就孩子一生”活动, 也是民族团结“十个同”活动之一: 共同诵经典。我校以“童心悦读”校本课程为契机, 以促进全体学生“好读书, 读好书”为目的, 以深入开展经典诵读与课外阅读活动为载体, 致力于学校书香校园的打造, 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促进学校经典诵读课程化与课外阅读活动常态化,
组织全校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 也没有忘记我们喀什地区的珍贵财富《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阿凡提智慧故事精选》。力图使原有基础上的经典诵读活动按年级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课程。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并制定《疏附二小“童心悦读”活动实施方案》, 将“童心悦读”活动纳入学校课程, 每周坚持做到“三个一”, 即“一晨”“一午”“一课”,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 掌握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方法。学习了《诵读国学经典的好处》等文章, 印发了《儿童诵读经典基本理念》等资料, 分别开展了面向家长和全体教师关于读书主题的《读书伴我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讲座。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班学生课外时间多读好书。并每两年举办一次读书节现场会、进行“悦读之星”“书香家庭”评选表彰。通过评选“书香家庭”意在通过学生阅读并和父母一起阅读。以点带面影响整个社会, 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形成学习型社会。
我校还开展“热爱科学, 快乐成长”科技节活动, 也是民族团结“十个同”活动之一, 科技节上,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汉维同学共同读科普读物, 让同学们不仅徜徉在一个个故事中, 还让他们领略了科学知识与科学智慧; 共同观看一部部科学影片, 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这是师生共同制作的一份份科普小报和一张张科学梦想画, 这些作品在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的想象, 运用绘画语言创造性的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产生出来的作品。这些活动不仅让汉维同学们体验着快乐, 而且在快乐中增进彼此的友谊.
2月1日,由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新疆商会主办的“第二届民族团结慈善助学公益大会”在天津市第五中学举行。市级老同志、市慈善协会会长曹秀荣出席并讲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新疆商会的相关领导,捐赠单位代表,11所承担新疆内高班学校的领导,受表彰的师生代表共500多人参加活动。
公益大会上,市政协委员、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的新疆商会副会长阿依木汗到会向新疆学生表达亲切地问候,活动奖励“教育援疆先进工作者”(教师)35人;奖励“团结互助”“自立自强”优秀学生100名。受到奖励的教师和学生,每人获得奖金500元。会上,天津五中内高班维吾尔族学生帕丽旦向新疆商会赠送锦旗。帕丽旦来自新疆吐鲁番农村,由于未能及时治疗髋关节严重损伤,面临瘫痪的危险,急需手术费2万多元。市慈善协会和新疆商会获悉帕丽旦的情况后,各资助帕丽旦手术费用1万元。爱心企业聚龙集团向11所“内高班”学校食堂捐赠生活用油100桶。新疆商会向学校捐赠价值3万元的体育活动器材,每所学校各一套。
据悉,新疆商会在市慈善协会设立总额度为50万元的民族团结慈善助学公益基金。本次大会所用款项10万元是首批捐赠的资金。市慈善协会领导向新疆商会颁发了捐赠证书和捐赠纪念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教案】推荐阅读:
新疆民族团结班会06-12
坚持民族团结 建设美好新疆11-08
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心得体会12-07
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理论07-15
新疆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发声亮剑发言稿11-07
民族团结教育试卷07-02
民族团结班会教案06-11
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11-20
九年级上册民族团结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