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类饮食文化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中美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两国产出不同的农畜产品;中美不同的饮食历史,使得两国具有不同的餐具和餐桌礼仪。中美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本文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比研究中美饮食文化的不同点,并从传统思想文化和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不同点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可以为中美饮食跨文化交际做贡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国奶类饮食文化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奶类饮食文化论文 篇1:

北京市中老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北京市537位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对中老年人食物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食物消费结构方面,中老年人群食物消费偏好更加倾向于植物性食物,占其日均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6成,奶类、畜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23.34%、5.33%;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的食物消费结构略有差异。在不同年龄群组食物消费差异方面,中老年人群植物性食物中的粮食、蔬菜消费少于其他群组,而动物性食物中奶类消费量基本持平、畜禽肉类略低于其他群组。在中老年人群对其他年龄人群食物消费影响方面,对食物消费观念影响的“两极化”特征明显,而“不太受父母影响”普遍偏高,受影响群组的食物消费量不同程度减少。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特征

研究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能够显著影响居民消费[1-2],老龄化会增加家庭消费水平从而促进消费[3-4],食物消费也不例外。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加,食物消费水平也稳定提高。目前,北京城镇居民生活已进入富裕阶段[5],人口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和食物消费水平都在加快变化,不同人群食物消费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深入研究中老年人群的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对进一步明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食物消费供需匹配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2018年5—6月,课题组对北京市城镇居民不同年龄阶段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的食物消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文聚焦中老年人群,以期进一步把握这一群体食物消费情况的特点,并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有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人群食物消费的类别、数量等因素,重点关注了粮食类、豆薯类、畜禽类、水产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等8大类食物的消费情况。为保证受访人充分了解题目的信息,在文字表述的同时,以图片形式给出了相应食物的参考器皿及盛装的数量和重量等信息。同时,考虑到网络调研的特殊性,问卷使用了连续3d的追访形式,连续观察受访者及其家人72h的主要食物消费情况。

1.2样本的选取及调研的实施

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发布的人口分布特征,本次调查依据性别、年龄、区域分布、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等情况对调查对象的样本进行了针对性抽样。调研重点关注北京市常住居民,故将调研对象设定为年龄大于20岁且在北京居住3年以上、在城镇居住超过1年的居民。本次调研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应答回收了597份,回收率99.5%,其中有效问卷537份,有效率89.9%(附表)。

1.3数据处理

待全部有效问卷回收后,经过逻辑查错、异常值处理,运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中老年人群不同食物类别消费特征

2.1.1植物性食物占比超过6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群体1呈现较为明显的植物性食物占优的膳食结构。具体表现为:在植物性食物消费方面,北京市城镇中老年群体日常消费结构中,粮食类2、豆薯类3、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日均消费量约973.5g,占日均食物消费总量的66.51%。其中,米面制品等粮食类日均消费量约517.55g,占日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35.36%,约占日均植物性食物的一半以上(53.16%);而蔬菜的消费量为263.72g,占日均食物消費总量的18.02%,占日均植物性食物消费量的近3成(27.09%),水果和豆薯类食物占比相对较少。在动物性食物消费方面,中老年人群的畜产品、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为490.03g,占日均食物消费总量的33.59%。其中,奶类日消费量约341.53g,占日均食物消费量的23.34%,是日均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69.48%;猪肉等畜禽肉类4日均消费量为77.97g,占日均食物消费总量的5.33%,是日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15.88%;蛋类和水产品日均消费量分别为44.13、26.40g,占比均相对较小(图1)。

2.1.2不同性别的食物消费结构略有差异性别差异也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从不同性别看,北京市城镇中老年人群的不同食物结构上存在男女差异,但一些食物类别差异性较小。由图2可知,在中老年人群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粮食类食物都是其第一大类食物,两者日人均消费量分别为511.75、520.35g,占日人均食物消费量的比重几乎相当,均略高于35%;奶类消费量位于第二位,男女日人均消费量分别为314.79、354.42g,占日人均食物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21.65%、24.14%,女性比男性高2.49个百分点;蔬菜和水果分别处于第三、第四位,男女日人均消费量分别为28.63g和147.29g、255.57g和140.94g,占总消费的比重分别为19.30%和10.13%、17.41%和9.60%,男性在这两类食物的消费上均明显多于女性。值得关注的是,畜禽肉类和蛋类的消费上,男性均多于女性,日人均消费量分别高出1.05个、0.42个百分点;虽然水产品和豆薯类的日人均消费量在性别上差异不大,但从绝对量上看,均呈现女多男少的情况,且女性中老年人群的豆薯类日均消费量达到54.6g,是男性的1.43倍。

2.2中老年人群与其他人群食物消费差异性分析

2.2.1植物性食物中的粮食消费少于其他群组不同年龄段对于不同的植物性食物种类的消费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由图3可知,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粮食类食物的日人均消费量要小于20~49岁的中青年人群,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对碳水化合物等的需求减少有一定的关系。就水果和蔬菜而言,各年龄群组的日人均消费量均明显偏低,不同群组间差异性相对较小,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的消费量总体上并没有明显低于其他群组,甚至比40~49岁人群的水果消费量和20~29岁人群的蔬菜消费还略多一些。

2.2.2动物性食物中奶类消费量基本持平、畜禽肉类略低于其他群组调查数据显示,50岁及其以上中老年人群的动物性食物消费与其他年龄群组在不同食物类别上表现有所不同。其中,畜禽肉类、水产类和蛋类的消费大致上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少的趋势,50岁以上人群在这几类食品上的消费量明显少于20~29岁的中青年人群。而就奶类消费量而言,调研中4个年龄群组的日人均消费量都超过了300g,50岁及其以上群组的消费量与其他群组相当,且略超过30~39岁人群的日均消费量,这可能与牛奶的营养价值正在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有关(图4)。

2.3老年人群对其他家庭成员食物消费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对家庭成员的食物消费偏好势必产生影响。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受访者家中的老年人尤其是与60岁以上老人居住和与65岁以上老人居住5年以上情况对其食物消费情况的影响进行了访问,总体而言,老年人群对受访者食物消费观念的影响呈明显的“两极化”特征,且在不同食物消费量上表现不一。

2.3.1对食物消费观念影响的“两极化”特征明显调研数据显示,与老人居住对于被访者饮食观念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两极化”特征。由图5可知,受访者回答“非常受父母影响”的总体比例为3.1%,在与65岁以上老人居住5年以上的受訪者中,这一比例为4.3%,在与60岁以上老人居住的人群中为2.6%。可见,与老人居住时间越长,且老人年龄越大,饮食习惯和营养健康理念较易受父母影响。与此同时,有16.9%的受访者表示其饮食观念“基本不受父母影响”,在与65岁以上老人居住5年以上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达到19.4%,在与60岁以上老人居住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18.1%。总体而言,与老人居住时间越长、老人年龄越大,对受访者个人饮食观念呈现“两极化”的影响,即“非常受父母影响”和“基本不受父母影响”的比例较之总体人群均较高。值得关注的是,在受访者中约有45.4%的人表示其饮食观念“不太受父母影响”,与60岁以上老人居住情况下,这一认知略高于与65岁以上老人居住5年以上的情况。

2.3.2受影响群组的食物消费量不同程度减少调研发现,饮食观念“非常受父母影响”的被访者在粮食类、畜禽类、水产品类、蛋类、奶类、水果和蔬菜等品类上的消费量均少于“基本不受父母影响”的人群。就蔬菜和水果而言,受到父母影响的人群(包括非常受父母影响和比较受父母影响)的蔬菜消费量平均数(258.9g)大于不受父母影响的人群(包括不太受父母影响和基本不受父母影响)的消费量平均数(258.8g),水果消费量同样是受到父母影响的人群(157g)大于没有受到父母影响的人群(127g)(图6)。这和中老年人群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食物消费差异基本一致,长辈的饮食观念会对其他人群的食物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值得关注的是,父母长辈等中老年人群的饮食观念对于其他人群的影响结果主要表现在粮食类、畜禽类、水产类的消费量会相对低于不受父母长辈饮食观念影响的其他人群。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总的来看,北京市中老年人食物消费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不同年龄段对于不同品类食物的消费量存在显著差异。粮食类、畜禽类、水产类、蛋类的消费量在各年龄段上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并不是在所有食物品类上的消费量均呈现比其他人群要减少的趋势,其在豆薯类、奶类、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量要高于部分中青年人群。二是男性在畜禽类上的消费量均高于女性,但在粮食类、豆薯类、水产类和奶类消费是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的人均消费量均高于同年龄男性。三是与老人在一起居住对被访者饮食观念的影响呈现两极分化,“非常受父母影响”和“基本不受父母影响”的比例较总体人群均较高。就影响的结果来说,饮食观念受父母影响的人群在粮食类、畜禽类、水产类等品类上的消费量均少于不受父母影响的人群。

3.2政策建议

从人口结构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四老一小”的家庭结构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重要家庭模式,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加深,这必将对全市居民食物消费等产生重要影响。针对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从促进膳食结构优化升级、开展膳食营养科普宣教、促进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持续改善等角度出发。

一是加大健康食品开发力度,促进老年人膳食结构优化升级。调查显示,即便在经济条件优越的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6],部分养老机构居住的老年人营养不良比例甚至高达60%[7]。人体身体器官的各项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衰弱,尤其是消化吸收和转化能力持续下降,使得摄取的各种食物不能很好地满足机体所需,进而导致营养健康状况出现异常。随着现代食品工业技术持续进步,营养强化食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了营养较为全面、消化吸收性能良好的多样化、针对性健康食品。因此,应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群功能性健康食品开发力度,针对心血管、高血脂、高血压等常见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设计开发适用性强的健康食品和营养配餐,加快推广《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促进老年人食物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改善老年人群健康状况,提高其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

二是发挥中老年人群影响作用,促进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传承。从饮食文化看,谷类、薯类和蔬菜等植物性食物在北京市居民日常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内涵。但同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消费水平也较高,可能会对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的居民营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老年人群普遍受益于传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消费模式,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对年轻一代产生较大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应鼓励中老年人群成为我国优秀饮食文化、普及朴素平衡膳食理念的倡导者,以社区为单元、以家庭为纽带,采取多种形式、不同方式,积极宣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膳食结构[7-8],用实际行动影响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食物消费行为,使其成为健康膳食、合理消费的践行者,不断提高居民的食物消费质量和营养健康状况。

三是强化科普宣传教育,树立科学健康饮食观念。据有关部门统计,食物消费和膳食结构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针对北京市中老年居民食物消费和健康状况,应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资源,加大营养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进行健康意识教育和消费观念引导,改善营养健康科普工作滞后的情况。同时,针对目前各类养生信息鱼龙混杂、说法不一等引起的消费者认知混乱现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监管,有关单位需要增强企业营销及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规范和拓展营养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渠道,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帮助中老年居民建立正确科学的营养健康饮食观,培养独立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民.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J].人口与经济,2001(5):10-16.

[2]王霞.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理论经济研究,2015(4):25-30.

[3]张东刚.近代日本消费需求变动的因素分析[J].南开学报,2003(5):64-70.

[4]李响,王凯,吕美晔.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2010(2):93-98、239.

[5]李瑾,杨利琼,秦向阳,等.北京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特征与发展趋势[J].廣东农业科学,2010(8):345-348.

[6]胡睿.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知晓和应用情况调查[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

[7]王卓群,张梅,赵艳芳,等.中国老年人群低体重营养不良发生率及20年变化趋势[J].疾病监测,2014(6):477-480.

[8]木其尔,李辉尚,赵祯,等.北京市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2):76-78.

The Food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Urban Residents in Beijing City-Based on 537 Surveying Questionnaires

GUO Xin-zhu1,HU Chen-pei2,LI Hui-shang1,DENG Ting-he1,DONG Xiao-chen3

(1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ffairs,Beijing 100081,China;2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Beijing 100826,China;3 Cofco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69,China)

(责任编辑唐建敏)

作者:郭昕竺 胡晨沛 李辉尚 邓婷鹤 董笑晨

中国奶类饮食文化论文 篇2: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内容摘要:中美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两国产出不同的农畜产品;中美不同的饮食历史,使得两国具有不同的餐具和餐桌礼仪。中美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本文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比研究中美饮食文化的不同点,并从传统思想文化和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不同点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可以为中美饮食跨文化交际做贡献。

关键词:中美 饮食文化 文化维度 对比研究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美国,他们在美国学习、工作的同时,美国的饮食文化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的内容;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来中国学习、工作或生活。美国人生活在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大量频繁接触中国饮食文化。新到一个国家生活,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往往会感受到很大的饮食文化差异,甚至遭遇文化冲突。本文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理论指导,对比研究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可以为中美饮食跨文化交际做贡献。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和文化维度理论简介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

何宏认为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食料生产、烹饪制作、用餐使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与饮食相关的烹饪技术、用餐形式、饮食结构、饮食习惯、餐桌礼仪、饮食观念、宴客习俗等行为活动的总和(17-22)。

(二)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维度理论是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一个理论框架。通过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归纳为五个文化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

首先,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是指人们看重个人目标相对于集体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其次,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男性化社会强调男权,重视父权、夫权、家父长制这些权利制度。在女性化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第三,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维度。长期导向的价值观重视长远利益。短期导向的价值观强调的是眼前利益和当下享受;第四,权力距离维度。权力距离是用来表示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有大小之分,在权力距离大的国家,人们更畏惧权威。在权力距离小的国家,人们不太能接受社会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现象,对权威也不太畏惧。第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情境的畏惧程度,以及通过措施、制度等来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及模糊情境的倾向。不确定性规避高的国家把生活中的未知和不确定视为大敌,千方百计加以规避,而不确定性规避低的国家对这些不确定坦然接受。

二.文化维度视角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更偏向于集体主义,美国更偏向于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反应在饮食文化上就是,中国人请客吃饭都喜欢采用圆桌共餐制。中国人在吃饭时,为了能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用的一般都是圆形的餐桌,大家团团围坐,共同享有桌上的丰盛食物,席间大家高谈阔论、相互敬酒、互相夹菜,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尊重礼貌与热情好客;美国的个人主义反应在饮食文化上就是,美国人请客吃饭喜欢采用分餐制。美国人吃饭习惯用长条桌子,实行分餐,各自点菜,各持一份,且尊重个人意愿,席间不允许替他人布菜,不喜欢高谈阔论。

(二)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更倾向于男性化的国家,美国是更倾向于女性化的国家。这一点反应在饮食文化上,就是中国的餐桌礼仪,注重男权。中国人请客吃饭,男性长辈、男性领导都需要上座,女性亲属、女性下属需下座。在中国某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女性甚至不能上桌吃饭,即便某些女性上桌吃饭了,如果男性长辈、男性领导没有动筷子,别的客人也不能动筷子吃饭;美国的餐桌礼仪,强调男女平等,强调对女性的尊重。如果男性请异性吃饭,男性需要等女性拿起餐巾,并把餐巾铺在双腿上表示开始用餐后,男性才能将自己的餐巾铺至双腿开始用餐。

(三)短期导向与长期导向维度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长期导向的国家,美国是短期导向的国家。中国人更重视长远利益,美国人更重视眼前利益。中国是长期导向的国家,反应在饮食结构和饮食观念上就是,中国人的饮食是素主肉辅的饮食结构,因為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饮食结构对身体健康有益。“五谷为养,五果之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是中国的一句老话,蔬果外加适量肉食加主食是中式餐饮的经典搭配;美国是短期导向的国家,反应在饮食结构和饮食观念上就是,美国人的饮食是肉主素辅的饮食结构,美国人更注重自己当下口腹之欲的满足,至于肉吃多了会不会让人发胖,会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不好的影响,美国人的重视程度没有中国人这么高。

(四)权力距离维度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权力距离高的国家,美国是权力距离低的国家。中国是权力距离高的国家,反应在饮食文化上就是,中国的宴客习俗在安排座位时,注重长幼尊卑有序。中国人宴客,在座次方位上讲究以南为尊,次为西向,主人需与贵客相对而坐,年长者、辈分地位高的人需要上座,其余的人余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依次就坐;美国是权力距离低的国家,反应在饮食文化上就是,美国人宴客,在安排座位时,注重人人平等。美国人在宴客时,男女主人需分别坐在桌子两端,宾客坐在两旁,所有的客人包括小孩都围长桌坐好,所有座位都没有尊卑、好坏之分。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不确定性规避高的国家,美国是不确定性规避低的国家。中国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高,反应在饮食习惯上,就是中国人喜欢吃熟食,不愿意冒险吃生食。因为中国人认为熟食经过高温消毒,没有细菌,对身体健康没有潜在风险,更有益于身体健康。比如,中国经典名菜“佛跳墙”是使用了“炒、炖、蒸、氽、烧、煨、煮”多种烹饪手法,用整整七七四十九个小时把有的食材都做熟,把食材的精华和精髓都烹饪出来;美国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低,反应在饮食习惯上就是,西方人更注重肉质的口感,喜欢冒险吃生食。西方人喜欢吃牛排、鹅肝。很多客人在点餐的时候,都会跟大厨叮嘱自己要几分熟的牛排,鹅肝,绝大多数客人通常不会要全熟;此外,西方人做蔬菜沙拉,只要将蔬菜洗净,撕成小块,加入沙拉酱拌匀就可以吃了。中国虽然也有凉拌菜,但中国的凉拌菜大都需要在滚水里先焯一下,然后再捞出来凉拌,中国人很少吃全生的蔬菜。

三.中美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对集体主义推崇备至,在儒家看来,人的价值可分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一个人只有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地彰显自我价值。儒家文化还主张个人要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圆桌合餐制;美国个人主义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17、18世纪,洛克、卢梭等启蒙运动领袖人物,宣扬“虽然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这样的观念对美国人也有很大影响,促进了美国个人主义的发展。美国的个人主义强调人格独立、个性自由,注重隐私。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美国形成了分餐制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观念,此外,中国封建礼教还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在“五伦”观念和“三纲五常”道德规范的影响下,中国成为了更倾向于男性化的国家,反应在饮食文化上就是在就餐安排座位时,男性长辈、上级应上座;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初,《独立宣言》就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此后,“人人平等”的观念就深入人心。所以,美国人在宴客时,没有男女尊卑之说。此外,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是以捍卫女性、保卫女性为使命和荣耀。在“骑士精神”的影响下,“女士优先”便成为了传统欧美礼节的基础。所以,美国人在宴客时,还遵循“女士优先”的礼貌原则。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属于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林业和渔业的比例较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广泛种植水稻,这种农业结构使中国人形成了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惯。加之我国古代生产力发达,各民族一直采用火来烹饪食物,所以绝大部分中国人喜欢吃熟食,只保留有极少的生食习惯,这种习惯历经数千年也一直未变。

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暖湿气流给美国2/3的土地带来了丰富的降水,适合牧草生长,加上美国耕地面积小于草原面积,所以其畜牧业发达,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早期,美国的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处,无法进行固定的收种,所以他们在饮食方面就形成了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的特点,且他们的主要食物也为肉奶类,大多来自放牧的牛、马和猎物等。在这样地理环境和农业传统的影响下,美国人形成了肉主素辅的饮食结构,并养成了喜吃生食的饮食习惯。

四.总结

中西飲食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本文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比研究中美饮食文化的不同点,并从传统思想文化和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不同点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可以为中美饮食跨文化交际做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变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必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不断互补。

参考文献

[1]Andrew,Milner. Cultures in Contrast: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Americans[M].Boston: Intercultural Press Inc, 2008.

[2]何宏(He Hong).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赖红玲(Lai Hongling).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型看中美文化差异[J].语文学刊,2012(07):87-88.

[4]娜塔莎.中西饮食文化内涵与观念.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

[5]吴先辉.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法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苏红瑞

中国奶类饮食文化论文 篇3:

基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食育”发展思考

摘要:“食育”与传统的营养、健康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是将科学的营养知识结合本国的饮食文化,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民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过程,我国饮食文化底蕴深厚,但“食育”却起步较晚,推行“食育”工作已呈现出刻不容缓的态势,需充分借鉴国外“食育”经验,通过加大传统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灵活运用多种“食育”方法、提升政府对食育执行力方法,以提高“食育”效果。

关键词:饮食文化;食育;必要性;发展思考

Development Thinking of Dietary Education Based on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ZHAO Jiechang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1,China)

Key words:dietary culture;Dietary education;necessity;development thinking

飲食教育简称“食育”,是指将科学的营养知识结合本国的饮食文化,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民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育”与传统的营养、健康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是从幼儿时期开始便对受教育者进行食品及相关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到人生观的培养,既培养受教育者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又借助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构建完美人格。近代,大批教育学家纷纷深入研究德、智、体等教育,可当前面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乃至全人类健康的状况问题,要求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即“食育”[1]。目前,“食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新亮点。

1 我国“食育”现状

国际上已开始有学者就“食育”内容与实施展开研究,且有的国家还专门针对“食育”颁布了系列法规,有的国家则以课程、全国性运动等方式对“食育”进行宣传、教育,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食育”文化其实在古代就已产生,但主要是以经验、习惯等方式存在于民间,并没有形成明确的“食育”概念。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农业生产、食品属性及食品制作等内容,“食育”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且对“食育”的发展、后世饮食著作的观念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进一步体现“食育”“食治”理念。

时至今日,我国“食育”的概念与实践较世界其他国家却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李里特教授首次将“食育”概念引入,指出当前人民的生活方式、资源环境、食品污染、食品安全、疾病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必要在进行德智体育的同时强化“食育”,2010年起,国内好多地方开始试点,将“食育”概念引入到中小学教育课堂,结合中小学年龄及学习计划制定“食育”教案,力求培养科学的饮食观念及传统优良饮食文化的传承、实践动手能力、探索能力,但截至目前,我国从政府层面对“食育”的推进工作尚未开展,由于缺乏政府引导和统筹规划,导致全民参与之势至今未能形成[2]。

2 我国“食育”的必要性

2.1 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迫切需要“食育”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有《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搭配文化;有“医食同源”的食疗保健文化。此外,还有粥文化、豆腐文化、素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这些既是先人留下来值得世代传承的宝贵遗产,更是优良的“食育”题材。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传统饮食文化逐渐被淡化,西餐倾向日益明显,餐桌上畜禽肉类等高能量食物消费大增,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丰富的蔬菜类、粮谷类食物却大幅减少,若不及时推行“食育”,任其发展下去,将会改变我国数千年的饮食结构,不仅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代谢综合症更易呈现出井喷式蔓延。

2.2 家庭及学校的饮食意识迫切需要“食育”

现代社会国民不健康饮食行为越发严重,饮食礼仪正在退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越来越多,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形式严峻。2012年《儿童食育与营养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仅4%的幼儿园教师“非常了解食育概念”,学生进入中小学,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饮食习惯”“身心健康”关心不够。导致孩子对饮食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当问到“蔬菜从哪里来,肉从哪里来”时,孩子脱口而出“从超市里来”。孩子在学校用餐基本都是享受食堂“全套服务”,吃完即走,回到家,更是“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劳动意识、饮食观念,更不利于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据调查显示,仅四成中小学教师了解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和膳食指南;很多农村家长并不了解自家产的鸡蛋营养丰富,拿卖鸡蛋的钱买方便面;不知芹菜、莴苣等原材料中“叶”的营养素更高于其“茎”而被舍弃;一味给孩子食用保健品,导致孩子性早熟;用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作为对孩子的奖励,等等。教师、家长对健康饮食知识的匮乏,对“食育”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和认知。

2.3 我国居民饮食健康状况迫切需要“食育”

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肉食和奶类食物为辅的模式,这种高谷类、高膳食纤维、低动物脂肪膳食能很好地预防各种富贵病、癌症等疾病。但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贸易全球化,传统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转变为“三高一低”膳食,导致肥胖、糖尿病、癌症、冠心病等高发。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2015)》显示: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分别上升了7.3%和4.8%;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率及肥胖率也比2002年升高了5.1%和4.3%,这些都与近年来偏食、挑食、膳食模式改变有着直接关系。2010年包爱娥教授发表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调查》,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基本都知晓其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不正确、饮食不科学所导致,但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将健康知识转变为健康行为。可见,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合理的膳食模式,已成为政府和教育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推行“食育”已经刻不容缓。

3 我国推行“食育”工作发展思考

3.1 加强传统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教育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古代人们已经非常注重饮食养生,数千年来,中国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农牧业结构与饮食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形成营养合理、丰富多彩、天人合一的独特食文化。随着国际交流及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进入中国,我国消费者做到了“取其精华”,却没有做到“舍其糟粕”,不少人把欧美膳食作为模板,改变传统膳食模式,甚至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自信产生动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的蒸煮文化明显比西方的烘培烧烤更健康,我国的菜籽油、麻油等多种植物食用油也并不比西方的橄榄油逊色,再有我国四川的豆豉、江苏的盐豆等均可与日本的纳豆相媲美。

相比之下,其他好多国家都非常珍惜本国的饮食文化,重视对其保护和发扬。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先后提出“身土不二”(身为国人,消费不能依赖他乡)的口号,即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理念,既能提升本地农业生产的地位,带动地方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又能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民众身体健康[3]。

虽然近代我国多项技术落后于一些国家,但唯独饮食文化却位居世界之巅,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当然,悠久而又独特的饮食文化也是不断借鉴、吸收外来的先进的文化逐渐发展而成的。“食育”的教育即饮食文化的教育,鉴于此,首先需要仔细研究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内涵及发展状况,然后将其融入教育之中。弘扬传统,并不是一味的守旧,而是要不断地研究、挖掘、保护传统中优良的、合理的内容,调整或淘汰不规范的部分,推进饮食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人类的文化进步有更大贡献。

3.2 灵活运用多种“食育”方法

“食育”以营养学、食品安全学、中国饮食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属于教育范畴,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者应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文化需求等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教育目标、评估方案等,采取“启发式教育”“体验式教育”“任务式教育”“头脑风暴式教育”等不同教育形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食育”方法,结合我国饮食文化特点,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民素质和饮食风格,且便于推广应用的“食育”体系,真正体现我国“食育”的价值和特点。

3.3 加强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

“食育”不能单纯理解为对营养知识的教育,而是要达到“知、信、行”的目的,最终落在“行”上,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在行动上真正做到饮食科学。即便是营养学家,也很难做到每日按照营养成分表进行配餐,而只有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促使民众都了解科学饮食的概念及搭配技巧,并在生活中加以实施,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真正保障身体健康。帮助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最有效的方式是从幼儿阶段的饮食习惯教育开始,把儿童愉快的味觉体验和科学搭配的健康食品融为一体。每个儿童都会受到家庭,乃至地区环境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饮食嗜好,如有的家庭喜食辣,而有的则喜酸;南方地区喜食甜,北方喜食咸;中原地区以粮谷类为主食,而游牧地区则喜以肉食类为主。每种膳食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若因偏食导致摄入过量则有碍于身体健康。

在当今科学饮食备受关注的时代,好多国家都把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作为“食育”的基本内容。在日本一些地区,从保育园、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嗜好,甚至通过参观、动手参与等体验过程引导培养饮食习惯[4]。

3.4 提升政府对“食育”的执行力

“食育”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幫助民众了解我国深厚的饮食文化历史底蕴,并对其加以弘扬并传承。国际交流加快了食品间的流通,大批西方食品及文化进入中国,而有很多消费者一直认为我国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甚至对中国食品产生自卑,开始盲目崇外,这不仅阻碍我国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更容易导致原本健康的饮食习惯发生扭曲。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先后开始制定相关法规,这对改善国民营养、弘扬本国饮食文化都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保障意义,而我国还尚未出台专门的立法,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快进程,尽快设立专门法案,将“食育”法制化,这将是促进饮食教育全民化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纪薇. 关于我国推进“食育”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6(2):38-41.

生吉萍. 国内外饮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6):5-9.

李里特.“食育”是国民健康的大事[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3):4-7.

施用海. 关于日本的“食育”[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0):4-6. ◇

作者:赵节昌

上一篇:大学生礼仪(精选2篇)下一篇:英语毕业演讲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