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旅游文化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 篇1

童礼 系列仪礼 →寿诞礼 ☆诞生礼摇篮边仪礼童礼 ☆诞生前未孕时祈子怀孕后禁忌临产期惯制 ☆诞生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特点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 传统重男轻女思想 ☆周岁过后过生日 寿诞礼 诞生礼

生命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繁衍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素来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孝的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被视为最大的不孝中国普遍期望多生儿女子孙满堂家大业大同时重男轻女思想极其普遍既盼望早立子嗣又重视五男二女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 且生育习俗繁杂礼仪很多 祈子

祈求多子的习俗一般在婚姻礼俗中就已显露在洞房的装饰上营造出诸多祈望多子的氛围在墙围或板墙子上张贴杨柳青年画《麒麟送子图》和《连生贵子图》窗户上贴有葫芦万代石榴牡丹喜鹊等吉祥图案的大红剪纸一对玲珑耀眼的子孙灯摆在炕头上伴随新郎新娘二三天被子上和箱子上的手绣缎面榴开百子图案的喜果等等 第一部分出生礼生命礼仪的起始

世界上多数民族都有比较丰富的生命礼仪这种生命礼仪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它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开始至生命的逝去而结束中间经过了成长成年婚姻等环节生命礼仪是生命历程中柔软的结点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历程又开启了新的生命前景 经过了十月之久的长长的酝酿婴儿的哭声终于终结了父母忐忑的猜想骄傲地宣布着一个全新生命的到来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大人们为了表达对新生命的爱意对新生命的祝福就以各种仪式来为孩子祈福这就是出生礼

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年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华夏生命礼仪饱含了华夏人文特色有冠与笄ji的成年礼有宁静优美的昏礼有庄重安详的葬礼出生礼也是别具特色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 第二部分传统出生礼的主要风俗 含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因地域之别而具有不同的风貌和表现样式但总的来看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中大都包含了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五种主要礼仪其具体表现形式也基本大同小异传统出生礼的主要风俗有 1 诞生礼

①男弄璋女弄瓦 《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意思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陶制的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

②男悬弓女悬帨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内则》 若生的是男孩则在侧室门左悬弓一副若是女孩则在侧室门右悬帨帨音睡是女子所用的佩巾周礼婚礼中女子出嫁母亲也要亲自为女儿系结佩巾显然弓与帨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

③名子

孩子出生后大人为其取名称为名子 男取名多是论语之类女取名多是诗经

④报喜

一般是由孩子的父亲赴亲友家主要是岳父母家报喜所持喜物主要有红鸡蛋等 2 三朝礼

是孩子出生三日后举行的礼仪主要风俗有

①射天地四方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礼记·射义》男孩出生三天以后父母抱其出外用弓箭射天地四方很明显这是期待男孩长大后志向高远对女孩子则不行此礼

②接子 婴儿出生三天后可以抱出来俗称接子俗规接子要选择三天内的吉日天子的太子要太牢即三牲皆备行礼大夫的长子用少牢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 士长的长子用一猪庶人的长子用一猪

③洗三

又叫洗三朝洗儿等据记载洗三朝在唐代即已出现宋代已很流行这是婴儿出生三日后举行的洗浴仪式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过程大同小异用艾熬水给小孩洗澡前来祝贺的亲友拿银钱喜果之类的东西往洗澡盆里搁叫作添盆洗婆根据亲友所投物品不同口念不同的吉祥话如若搁枣儿栗子就说早立子儿若搁莲子就说连生贵子等等洗完后有的还用葱在孩子身上拍打三下取聪 葱 明伶俐之意洗三时亲朋好友纷纷以红包贺礼主人则以糕点等款待并留亲友吃洗三面

洗后还有一项重要仪式称为落脐炙囟即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熏炙婴儿的囟顶囟xìn 表示新生儿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 ④开奶

这天产妇开始给新生儿喂奶为了使婴儿将来能吃苦喂奶前在奶头上先洒几点黄连水使婴儿吃奶前先尝到苦味而后将糖等汁水用手指抹在婴儿嘴上让婴儿吃奶

⑤拜床母 传说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民间在婚礼生育三朝满月等时候有拜床母的习俗多以浇了酒的肉等为祭 3 满月礼

又叫弥月礼小孩出生满一月举行主要风俗有 ①满月酒 民间普遍流行的满月礼风俗此日亲朋好友带礼物来道贺主人设丰盛宴席款待称为满月酒 ②剃胎发 满月时为小孩第一次剪理头发称为剃胎发一般是请理发匠上门理完后给赏钱小孩则着新衣 ③移窠音ke 又叫移巢满月游走等民间风俗婴儿初生是不能随便走动的到了满月时就可以了此时母亲抱着婴儿到别人房间中去四处游走称为移窠 4 百日礼

①穿百家衣

幼儿百日民间风俗给他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布片拼合起来做成服装也就成了百家衣

②戴长命锁 长命锁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民间认为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等书的记载在汉代每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这种彩色丝绳就被称之为长命缕也叫长生缕续命缕 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继续存在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汴京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不少店铺和市贩专门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于儿童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 5 周岁礼

周岁礼最普遍的风俗就是抓周了 抓周又叫试儿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音算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蒣此小儿之盛礼也《东京梦华录》小孩不经意的一抓引起大人浮想连翩这一风俗极为普遍至今仍然流行于民间还出现了专为小儿抓周时使用的套装礼器

第三部分传统出生礼传承思考

出生礼被称为摇篮边的礼仪世界许多民族的出生礼都与宗教密切相关但华夏民族的诞生礼仪更多的带有儒学和世俗的色彩可以说华夏传统的出生礼是儒家礼义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的产物弄璋悬弓等礼义色彩浓厚洗三抓周等世俗风格明显随着儒学的式微世俗的扩张和其它华夏传统礼仪一样传统出生礼在发展过程中整体上呈现俗进礼退的趋势 三成年礼仪 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周朝在我国文化史上扮演了集大成之地位并有树立典范的作用《仪礼》是现存记载先秦各项礼俗最完整的经典其中详载各种国家社会礼仪及个人与家庭礼仪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 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举行方式则是采个别举行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礼记·冠义篇》说道故冠而后服备服备后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因此可说此为成年礼主要目标透过先缁布次皮弁biàn次爵弁藉衣服外在的改变使人愈来愈尊贵越来越成熟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番禺沙湾地区至解放前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上字框盘发髻等仪式 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举行方式则是采个别举行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 冠礼又有哪些仪式又如何进行的呢 《仪礼》首章便是士冠礼详细地记述了古人戴冠的礼法和制度其中包括举行冠礼的各项准备举行冠礼的过程各种冠礼的变例及宾主所致辞以及冠礼的意义 一 冠礼准备首先看举行冠礼的地点选择在祖庙这是一个庄严肃穆而繁杂的过程先是庙前占卜选定吉日 二 冠礼过程及致辞第二天清晨冠礼在庙中如期举行各类服饰特别讲究而细节一丝不苟①祭天②祭地③宗庙之祭④上字框结婚上大名 笄礼 古代汉族女子成年后要身着汉服挽起发髻插上发簪以行笄礼笄即簪子笄礼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20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少数民族的成年礼 纳西族的摩梭人成年礼又称穿裙礼或穿裤子礼俗称踩猪膘biāo 有人说没有穿裙的少女只是一棵含苞的花蕾穿上了百褶裙的少女就开始成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了这个传统礼仪一般在大年初一为家中满十三岁的孩子举行仪式在母系大家庭中进行屋中火塘下面建有两根柱子右边为女柱女孩子的穿裙礼在女柱下进行左边为男柱男孩的穿裤子礼在男柱下进行仪式开始前成丁者的衣服分别挂在男女柱上达巴祭司则在一旁念经 成丁的孩子先给狗喂食以示谢恩因为神话讲到人与狗换了寿命才可活一百岁孩子身体被洗净后裸身站在柱子下双脚分别踏在猪膘和粮袋上女孩右手拿帽子项链耳环等男孩右手拿长刀左手握银元布匹之类女孩穿裙仪式由母亲或属相符合的女人来操作男孩穿裤子仪式由舅父来完成穿着完备后亲友长辈向孩子送礼成丁孩子分别向祖先牌位锅庄神灶神和父母长辈叩头致谢然后静听达巴念诵祖谱并跟唱祝福歌仪式结束后青年男女通宵达旦举行舞会 四婚嫁民俗

一 婚姻的概念 二 婚姻民俗的发展历史 乱婚制 三 婚姻形态 抢劫婚 转房婚 表亲婚 交换婚 买卖婚 服役婚 招赘婚 童养媳 四传统婚姻观念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龄和婚时观 早种稻子早得谷早娶媳妇早得助早生儿子早得福 婚嫁多选在春天和秋冬时节尤其农历春节前后 门第观 双方家庭家族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 贞洁观 禁忌观 宗法血亲社会文化迷信观念 五 婚嫁礼俗

《礼记》中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婚姻的实质在于宗族的延续传统汉族婚俗基本上延续了古代的六礼制度六礼传说周文王卜得吉兆亲迎太姒于渭河之滨整个过程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仪式后来约定俗成此仪式演变为婚俗仪礼的范本

基本程序择偶→定亲→娶亲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 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 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汉族传统婚俗 六礼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2问名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 3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 纳彩 即男方父母托媒找中意的女家表达求婚之意旧时婚姻多由父母包办通媒结亲不能自由恋爱男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家长就开始托媒找女家或者相中哪家姑娘托媒人去提亲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是出了名的巧嘴以说媒收受谢礼作为报酬能把死的说活了只要一桩婚姻成了哪管日后怎样所以嫁出去的闺女往往说不怨爹不怨娘逮着媒人大开膛托媒人提亲若女方不允也会婉言谢绝俗话说一家女百家求女方可以不允但不可以得罪媒人若女方同意婚事男方才能再去女家求婚古代纳彩所带礼物用雁因为人们认为雁木落南翔冰沣北组顺乎阴阳往来二是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以雁为礼表示求婚之诚意 问名 女方同意婚事后男家托媒人到女方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时准备合婚的仪式俗称讨八字问名后男方请算命先生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排阴阳看看男女命相是否相克以定婚姻吉凶若八字合即可成婚

纳吉 是将合婚得吉的结果通知对方这一礼俗唐代叫报婚书近代又称换帖即现代意义的订婚纳吉时男方要备礼到女家双方互换婚书表示婚约达成旧时男方备礼用雁到了近代逐渐演变为如耳坠戒指银帽等饰物纳吉之后男女双方的婚事就算定下了至此女孩子就算有人家了 纳吉时交换婚书的方式视双方经济状况而定可分下启会启传启三种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多采用下启形式男家先派两名熟悉礼仪儿女双全且不在服孝期的吉人携聘启即婚书到女家下启下启人拜见女方家长时面呈聘启随后女方也要择吉日选派吉人到男方家复启家境一般的人家采取会启形式男女双方共同出资选一合适地点摆席双方各派吉人携启赴宴交换婚启第三种为传启双方均不摆席由媒人互传婚启了事近代以来称前式婚书为小启具体订婚还要举行下大启仪式以表示婚约的隆重与诚意大启为双红纸大四折金笺外加大红帖套金笺内函为两折讲究八行取旧时书信八行书格式传大启仪式比较庄重 山东沂蒙山一带传启时要在包袱里放上红麸子红糖香艾一对穿着红线的针取意吉祥红麸子谐音鸿福红糖寓意甜美香艾谐音相爱一对穿红线的针寓意千里姻缘一线牵作为回礼女方则将回启连同备好的衣帽等礼物放在包袱内让吉人带回接下来便是纳征往女家下聘礼的程序了

纳征 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关系后男家把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聘礼轻重不拘但家境好的人家为显示体面往往重礼下聘这样男女双方都觉得脸面增光女家受礼后要回礼有的将女家给男方准备的衣服鞋袜等送与男方有的将聘礼的一部分退回聘礼中的物品多用双数忌讳单数 请期 又称看日子送娶牌下婆帖旧时只是男方查定迎娶日期同女方商议请是谦辞事实上都是男方定好后通知女方的先请算命先生卜得吉日再将日期及迎娶事项写成帖请媒人送至女方家中征求意见故称请期一般要卜得两个吉日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然后经女方筛选将选中的日子确定俗称定日子 山东地区讲究礼尚往来在送日子的同时还要送聘礼聘礼多为红衫蓝袄面戒指耳坠等用红包袱包好上面插柏枝寓意长命百岁在迎娶之前还要进行迎亲过礼仪式过礼多在上午进行礼品数量不限但必为双数必备礼品为活鹅一对代雁酒一坛衣服首饰衣料喜饼为大盒酥皮点心喜果干鲜各四盘多为枣栗子花生桂圆取吉祥寓意茶叶取三茶六礼之意 亲迎 迎娶新娘的仪式俗称将媳妇娶妻子它是婚嫁礼仪的中心环节其礼仪也十分繁杂汉族地区大致有迎亲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多道程序吉日确定后男女双方都要为婚嫁做准备称为备嫁旧时临娶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衣鼓乐相随在村中挨户行礼俗称行家礼意为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忙而婚礼前一天女方家里的亲朋也都来为新娘暖嫁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辞娘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到了娶亲之日一般情况为新郎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早饭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就要启程新郎换上礼帽胸前系大红花一切就绪后迎亲的队伍夹带着鼓乐队浩浩荡荡去迎接新娘了山东地区迎娶的轿子有两种一种是新郎乘坐的叫官轿一种是新娘坐的叫花轿迎亲时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

等到迎娶队伍返回男方家中花轿冲着喜神的位置落定迎亲的姑娘们铺下红毡掀开轿帘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下轿后就开始拜天地仪式一般天地桌摆放在堂屋门前女东男西站定在司仪的喊声中开始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随后送入洞房 二壮族的婚俗 1自由恋爱的方式 壮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特别是在男女恋爱的关系上最流行的恋爱方式是唱山歌择配偶通过对歌相互认识然后相知相恋这种方式一直都还流传着 以前壮族的孩子十二三岁就学会了唱几首山歌到了十七八岁时就必须要学会情歌否则就有可能讨不到老婆 但唱山歌的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 其他的自由恋爱方式还有抛绣球和敲木槽 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尽情地欢乐然后由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接着就有许多青年男子拿着木棍跑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每敲一下大家就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 在广西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趣 广西都安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活动在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准备好十几个染红的熟蛋忙得不亦乐乎游戏开始时男女双方各握一个蛋相对而立然后手握红蛋相互对碰如果双方红蛋同时破裂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缘分便将红蛋互赠吃掉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红蛋破裂则表示双方没有缘分只好自己将红蛋吃掉 2传统壮族婚俗的一些特点 1男嫁女家 广西西部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东兰凤山巴马等边远山区目前还保留着古老的入赘风俗所谓入赘就是男子嫁到女家去生男育女从母姓有继承母亲财产的权利这里人们即使家里儿女皆全也情愿把儿子嫁出去将女婿相上门来据说入赘是古代母系氏族遗留下来的痕迹 2串寨招郎 俗称串寨愿意留在家里的女青年便串村走寨找寻如意的上门郎 中国的部分奇特婚俗 一不落夫家 又称坐娘家长住娘家意指女子成婚后即返娘家长住只有过年过节及农忙时到夫家住一两天待到怀孕生育才到夫家安居 代表福建惠安 妇女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过三日回夫家时多半要用块布遮着脸到晚上熄灯后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又得跑回家怀孕生子时不能生在娘家必须在夜间赶到夫家生产因此常有生子于路上由于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于夜间且多用布遮脸所以常出现夫妻多年可互不认识的怪事 二哭嫁 哭嫁的风俗与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如抢亲或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女子婚姻常不幸 代表土家族 在四川三峡民间新娘从出嫁前半个月就开始哭起一直哭到上轿 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亲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围坐一屋轮番哭述哭述的内容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 视频《四海漫游》凤凰镇土家族哭嫁风俗 三阿注婚

代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 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男女之间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注关系结交阿注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抚养 阿注同居婚在长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由分居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注关系的 少数民族传统婚庆习俗 有母系社会残存的普米族摩梭人的走婚康巴藏区的藏族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以及三岩地区的父系社会残存等等 视频奇特的藏族婚俗 案例走婚大峡谷 地点川西大峡谷的道孚丹巴 走婚习俗爬房子钻帐篷顶毪衫抢手帕等等婚姻形式除对偶婚外还存在一妻多夫一夫多妻母系单系家庭另外从妇居的家庭也很普遍这些婚姻形式和家庭组成无不是以女性为中心 典型代表瑶族藏族彝族

寿庆礼俗 祈寿礼俗 寿诞礼俗 寿庆物语 五丧葬民俗 人生终点丧葬礼 1生有所养死有所葬 2寄托生者哀悼和追思 3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复合葬 4原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死亡观念的差异 5特征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时代性 生命是短暂的而死亡却是永恒的 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丧葬民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丧葬的民俗就是历代的人们如何去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一火葬的过程 1 要取得死亡证明书 人死后丧家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具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非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出具死亡或火化证明然后凭上述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2 要作好死亡说明 领取死亡证明后即可打电话或派人与殡仪馆殡葬服务站或火化场联系预定接尸时间告知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尸体所在地点死者户口所在地点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死者是否脱穿衣服是否需要举行追悼和告别仪式等在接尸体时丧家或单位应在接尸车到达之前准备好死亡证明所需衣物等死在医院的应办理好出院手续 3要办好火化手续

尸体运到殡仪馆后随车家属接尸车可随带家属二至三人首先到业务室交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办好交款等项手续取骨灰一般需要二至三天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时可办理提前取灰手续在取骨灰时要持火葬证在取骨灰处领取如果尸体运到殡葬馆后因故不能马上火化可在业务室办理尸体冷藏手续 4需在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或召开追悼会

丧家或单位要事先与殡仪馆业务室的承办人员联系定好租用时间租赁礼堂告别室花圈鲜花小白花黑纱等各类事宜 5 需要寄存骨灰

按寄存骨灰的规定有的凭火葬证在火化地可直接联系办理有的凭火葬证到指定的骨灰堂联系办理寄存时间一般三年超过时间的可以续存如果过期不取也不办理续存手续则由骨灰堂酌情处理在办理骨灰寄存手续时由骨灰堂填发给骨灰寄存证丧家或单位应妥为保管持证可随时到骨灰堂瞻仰亲属骨灰瞻仰时应遵守骨灰堂的有关规定 二火葬的程序 1.主持人宣布火化仪式开始

2.由主持人带领到场人员默哀一分钟 3.由死者单位领导或亲属作简单致词表示悼念之情祝愿死者安息时间约三五分钟

4.瞻仰遗容到场人员绕遗体一周并向遗体三鞠躬有条件的可以录相照相留念

5.主持人宣布遗体火化开始遗体由工作人员或家属送到火化间目送遗体入炉 6.家属在接待室等待骨灰出炉 三骨灰安葬在公墓的程序 1选择公墓

1根据有关的规定经营性公墓必须有《公墓经营许可证》该证确定了公墓的合法地位同时购买墓穴必须使用市级部门统一的墓穴证书和购墓合同书

2地理位置便利民间有清明扫墓的习俗举家外出踏青扫墓祭先人首先要考虑出行方便路途太远交通不便会使扫墓费时又劳累一般可选在居住地的郊区

3根据公墓的建造风格选择一座好的公墓应环境优美绿树环绕管理严格服务齐全可实地察看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 2.选择墓式和墓型

公墓选好后还要挑选墓穴的式样墓穴有单穴双穴三穴单穴是死者单独埋葬占地不超过15平方米双穴一般为夫妻合葬占地不超过3平方米三穴一般为家庭合葬占地不超过45平方米做墓用的石材种类繁多质地花纹各不相同不同的石材质地雕刻工艺以及占地大小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销售价格 墓的型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普通墓最为常见即地面用石板铺就墓穴在中间墓穴后树石碑后方和两边用石板围起成为一块半封闭的墓地平常看到的一排排兵营式墓即是

2草坪墓不树墓碑不围墓地直接将套骨灰盒的石椁埋入地下石椁上方盖上石碑石碑稍高出地面平铺上刻碑文周围种上绿草整个墓地看上去是绿草一片

3艺术墓根据死者的生平而专门设计的墓型是艺术化与个性化的高度结合只要丧家提出要求公墓就有专业的设计师代为设计 3.购墓程序

选好了墓穴以后购墓者持殡仪馆签署的《火化证明》和本人身份证去公墓在市区的代办处办理也可直接去公墓办理签订墓穴购销合同付清墓款领取由殡葬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墓穴证书》 4.碑文拟写

碑文就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碑多是长方形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功德行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等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 5.落葬

把骨灰盒埋入地下表明死者入土为安的整个过程称为落葬

墓穴买好后骨灰盒可以当场安葬也可以暂时寄存在公墓 思考如何对待死亡 一墓葬的形式 1土葬 把尸体装入棺椁或其他葬具中掘土埋葬 土葬就其形式来说复杂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竖穴墓洞室墓和土墩墓三种 2洞室墓 在土质很厚的黄土地带在断崖壁上掏挖洞穴埋葬死者是最原始的形式如果说洞室墓在早期只是局部存在的话到秦汉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墓葬形式 3土墩墓 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区的广阔原野经常会发现一个个土包当地人习惯称为墩这其中有许多就是墓葬考古学上叫做土墩墓 土墩墓与封土墓 江南地区的土墩墓大多是西周春秋时代无坑穴墓葬简单说就是一种平地掩埋的墓葬形式土墩墓也有竖穴土坑墓有的一墩一个死者有的一墩多个死者这种埋葬方式主要是因为江南水系发达地下水位高不宜挖坑穴究其根源自然是新石器时代的无穴墓 北方地区的封土墓多是战国及其以后的是在土坑墓或洞室墓上堆起的标志坟丘 2火葬 将尸体装殓后用火焚化保留骨灰或葬于土或置于室 古代火葬多是盛行于游牧民族如羌族藏族女真族等与其不稳定的游牧生活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一些民族的崇火习俗 现在火葬成为了我国提倡的丧葬法 3天葬 视频西藏天葬 天葬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西藏川西北一些藏族地区和西藏南部一些门巴族地区的天葬亦称鸟葬人死后停尸数日由喇嘛根据死者属相择吉日将其运至本部落专用的天葬场由司葬人将尸体切成小快杂碎骨头拌以糌粑抛于地上喇嘛吹起海螺或发出吆喝之声老鹰闻声群集而至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 另一种是新疆及部分蒙古地区的天葬亦称野葬人死请喇嘛念经而后将死者运至荒郊置于地上次晨家人及亲友再去探望若尸体被野兽吃光皆大欢喜如若未被吃食或食而不尽则为不吉之兆 4树葬 顾名思义是将死者置于树上安葬 树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来看树葬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 还有是将死者悬挂于树上或将死者捆缚于树上而葬再一种是将死者置于天然树洞中或是以刀斧在大树上凿穴将死者安葬于树穴内至于树葬产生的原因可能来源于树居 5水葬 将尸体包裹好直接投入江中 水葬仪式与天葬其实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喂秃鹫一个喂鱼而已都可能来自于舍身饲虎的传说故事是积功厚德的有效表现方式 四奇异的悬棺墓葬

悬棺是把棺木置于离地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带僰族bó 的葬制僰人曾在战国时建有僰侯国僰道县他们栖身于荒野荆棘云中骠悍骁勇为历代统治者所不容明神宗元年〔公元1573年〕四川巡抚和总兵率14万大军将其杀绝珙县悬棺有288具棺形似船头大尾小多为整根楠木挖凿而成悬棺葬地周围还有许多僰人岩画 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悬棺如何置于悬崖之上至今仍是历史之谜引发起旅游者的猜想 崖洞葬是将死者置放于悬崖峭壁之天然洞穴内安葬这种葬法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地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台湾江西安徽等省区以及陕西的少数地方 崖洞葬对死者的放置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崖洞内搭以横木架将棺放置在木架上故此称作架壑船棺 另外江西贵溪有少数崖洞墓也在洞口内横放圆木再置棺于其上其他如广西贵州以及长江三峡等地区的崖洞墓都是直接将棺放置于地上 悬棺葬是在悬崖峭壁上平行凿孔再贯以碗口粗的树条使其伸出崖外将棺置放于树条上使之悬于空间 严格的说来悬棺以四川珙县兴文一带最为典型至于这一地区悬棺葬的族属有的认为是白人 僰人有的认为是僚人或仡佬之俗 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宋兆麟先生调查黔东南一些苗族深山地区至今仍有此种葬法 怒族纳西族傈僳族等的送魂词藏族的塔葬雪葬火葬天葬水葬等等 一西藏的葬俗 青藏高原有着她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出来的丧葬习俗也极具特色西藏的丧葬习俗受到藏传佛教和苯教的深刻影响这里几乎存在着世界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等等每一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和意义土葬一般认为是西藏早期的葬俗塔葬火葬往往被视为高贵的葬俗特别是塔葬只有历世**喇嘛**及少数大**才享有金银灵塔之葬的殊荣普通僧人和贵族往往选择火葬但在森林多的林芝等地区一般老百姓也行火葬水葬往往用于穷人病死者儿童等天葬是西藏最受欢迎具有普遍性的一种葬俗

1天葬 关于天葬的起源既有本土起源说又有印度中亚舶来说一般公认天葬分两个阶段西藏先实行的是一种无意识弃尸于野的原始天葬到1112世纪随着佛教思想的影响天葬逐渐仪式化进入人为天葬时期而后数百年间天葬仪式日臻完善天葬也成为藏区众多丧葬习俗中最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葬俗 塔葬和天葬 2土葬 土葬是西藏古老的葬俗远古时期藏族就流行土葬到吐蕃时期土葬成为藏族占统治地位的葬俗吐蕃盛时土葬制也发展到顶点成为藏族最高贵的葬俗吐蕃王室高大雄伟的陵墓至今耸立在西藏山南琼结加之繁褥的丧葬仪礼众多的殉葬品无不显示着当时土葬制的辉煌 但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公元877年吐蕃暴动的平民奴隶捣毁了吐蕃王室陵墓土葬制度的统治地位为随佛教思想传播而来的天葬所取代 从此土葬在藏文化腹心地带慢慢演变为一种低级葬式即一般用于传染病患者死于非命的人以及外地人等选择的一种丧葬方式现在不少藏族认为这些人不洁其尸体不能敬献空行母鹰鹫和水神鱼不能行天葬和水葬将其尸挖坑埋地即惩其灭根绝种 3水葬

在西藏水葬可以说是天葬的一种辅助葬俗 一是在藏文化的腹心地区盛行天葬的地带水葬只用于鳏寡孤独及乞丐等经济地位低下者葬仪也较为简单将死者尸体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水中或者用白布包裹将整尸投放河里在这里水葬被视为低等级葬俗 二是在藏文化边远区特别是藏南深山峡谷缺乏老鹰的地带水葬成为当地人的主要丧葬方式那里的人认为水葬不比天葬逊色后者将尸体喂神鹰而前者则是喂神鱼因而当地藏族仍保留着不吃鱼的习惯当然水葬仪式在这些地方显得纷繁有专门的水葬师约定俗成的水葬场 水葬和火葬 4火葬

火葬也是西藏较早产生的一种葬俗早期可能受中国西部西南部少数民族火葬习俗的影响但后来随佛教的传入西藏的火葬仪式显然打上了更多印度火葬习俗的烙印 火葬焚尸后对遗骨的处理与天葬水葬不同普通人的骨灰一般是带到高山上随风飘撒或撒进江河让流水带向远方高僧大德的骨灰则要作特殊处理一般是与土掺拌制成各式各样的擦擦存放到佛塔的瓶肚里或基座顶部保存供奉起来 5塔葬 塔葬被藏族视为最高等级的葬俗只有大**和极个别贵族才能享此殊荣将肉身经过防腐处理保存在金银塔内受人供养 在藏族聚居区对施行塔葬仪式遗体的防腐处理方法较多一种是先用掺香料的药水浸泡洗涤遗体后多次敷盐巴以吸干体内的血和黄水这些粘满**血和黄水的盐巴叫顿擦被藏族视为圣物既能包医百病又能去灾避邪寺庙以此赠送贵宾 还有将遗体放进同人体一样高的四周堆满干燥沙粒的土框中让细沙慢慢吸干遗体中的水分这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此外还有将遗体放置在地下有火炉的房间里烘干当然房间的地面上要铺一层厚厚的特殊粉末遗体先经过了特殊处理取出体内器官灌入特制的油漆 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一些遗体还要贴上金片撒满藏红花和香料等第十世**大师圆寂后西藏自治区政府提供了108种共500多公斤的藏红花冰片等名贵药材专门用来处理法体此后再给遗体整容着装移入塔中长期保存并供人膜拜 灵塔由塔座塔瓶相轮三部分组成从塔外的包装看灵塔种类较多有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泥灵塔根据**生前地位高低不同而选用不同等级的灵塔一般说历世****采用金灵塔甘丹赤巴只能用银灵塔灵塔制成后分别存放在寺院的大小宫殿里 6崖葬 藏南吉隆藏布河谷存在较典型当地同时并存水葬火葬人死后人们延请高僧打卦占卜来决定葬式如适合采取崖葬便用酥油或牛奶涂抹尸体同时用盐巴香料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入殓四方形的小木箱中有些不用葬具用绳索将穿着衣服的尸体捆绑成团状葬址一般选择在远离人畜活动面对激流的山崖上利用天然岩檐崖洞为葬穴这些洞穴一般比附近地面高50至200米比河流平面高300至500米也有人工在山崖上挖掘墓洞的墓洞离地面越高则显示墓主越尊贵伴随崖葬而来的祭礼活动十分隆重 7树葬

主要流行于西藏林芝多用于夭折的儿童用盐水把尸体洗干净殓入木箱木桶或竹筐里然后到大山阴面森林中选棵大树悬挂起来以防止家里再有孩子遭不幸 埃及的木乃伊 1木乃伊简介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沥青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 古埃及人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世界里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躯体尸体并非无用的躯壳只要这个躯壳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灵魂随着肉体的点滴破坏而逐渐丧失而肉体的彻底毁灭则意味着灵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体让灵魂有栖身之处死者就能转世再生 古埃及人在很早时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因而热衷于制干尸修坟墓他们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风的墓中就可经久不坏深藏墓中不会腐烂的尸体静静等待着死的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 古埃及人又意识到人的复活只能在阴间而不是在人间因而尸体同灵魂的重新组合也不能使人重新回到人世而只能生活在地下深宫作为统治者的奴隶主为了满足自己死后生活的需要不惜动用国家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坟墓金字塔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坟墓里还必须摆放各式各样生前的生活用品便于死者享用 2木乃伊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儿子奥西里斯很有本事曾一度为埃及国王 法老 他教会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如种地做面包酿酒开矿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因此人们很崇拜他把他视作尼罗河神人们的生命就是奥西里斯给予的他有一个弟弟叫塞特存心不善阴谋杀害哥哥夺取王位 有一天塞特请哥哥共进晚餐进餐时塞特指着一只美丽的大箱子说谁能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奥西里斯在众人的怂恿下试了一试但他一躺进去塞特就关闭箱子上上锁把他扔到尼罗河里去了 奥西里斯被害以后他的妻子雨神伊西斯到处寻找终于找回了尸体不料这件事被塞特知道了他半夜里又偷走了尸体把它剖成14块扔在不同的地方伊西斯又从各个不同的地方找到奥西里斯尸体的碎块就地埋葬了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 篇2

一、旧时期的香烟品牌与民俗文化

“月份牌”画的诞生, 源于西方列强的强权政治。当时, 香烟广告在“月份牌”中占到了60%, 其中, 英美、南洋兄弟和华成3家烟草公司印发规模最大。1843年, 上海被迫辟为国际通商口岸, 然而开埠的结果, 却迅速推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所谓“月份牌”画, 就是此时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 许多外国资本家纷纷在上海开厂设店, 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其形式是借鉴和运用了在中国最有群众性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 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 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在这一时期, 我们可以从大量印刷精美的香烟月份牌中看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身影, 如二十四孝图、成语故事图、《红楼梦》故事图、中国山水风光图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香烟品牌与民俗文化

到了新时期, 香烟品牌中的民俗文化则重点体现在其烟标中。烟标, 包括产品商标和广告语。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 符号包含两个构成性元素, 能指与所指。“能指”和“所指”是成对出现的概念。索绪尔认为, 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 如一个词的发音或一张照片的外观。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指涉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因此我们可把商标看做一种符号, 以黄山牌香烟为例, 能指即黄山的名称及品牌logo, 所指往往很含蓄, 大多数人首先能够联想到的是安徽黄山秀丽的风光, 结合烟盒上印刷的黄山风景图, 在吞吐云烟间仿佛置身松涛壑海, 看云卷云舒。不同的受众面对相同的能指, 读出的所指不尽相同。黄山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寄托情怀的场所, 一支香烟还可能引发消费者归隐山林的情怀, 再结合“一品黄山, 天高云淡”的广告语, 这种诉求能够发挥到最佳效果。

纵观国内烟草行业, 利用民俗文化的能指与所指为品牌注入精髓的香烟品牌不在少数, 比如河南卷烟厂的帝豪牌香烟, 为品牌注入黄河与中原文化, 激发帝豪的绿色产品和绿色营销的发力, 使我们看到了品牌精神与自身行为的高度统一。用于和消费者进行深层次沟通的品牌精神“不欺于暗室”, 最终内人于自己的行为理念, 这是品牌的大解放、大传播、大创意。除此之外, 常德卷烟厂的“鹤舞白沙, 我心飞翔”、三塔牌香烟的“风花雪月映三塔”等都是经典的案例。

在传播学中, 香烟和手表、服装、化妆品一样, 被视作为自我表达的传播工具, 能体现一个人的消费品位与身份价值。不同的香烟品牌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以2006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市天价香烟事件为例, 事件主角“南京九五之尊”香烟, 烟盒包装采用古代皇室专用的黄色, 加上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地位, 价格自然不菲, 位居国内高档香烟前列。被视为人民公仆的政府工作人员抽这种烟, 难免引人非议。而中华牌香烟之所以广受欢迎, 就因为它多次在国宴场合出现, 招待外国宾客, 逐渐被消费者视为体现民族文化的品牌。

民俗文化在引入香烟品牌的过程中, 也不知不觉成为了品牌的代言人, 自然景观类的如黄山, 庐山, 甲天下, 黄果树都是以各自的风景名胜作为代言人;区域地名如广州五羊雕像, 长沙火车站, 都是以其独具特色的城市象征图来作为其“代言人”;还有一类更为明显, 就是吉祥符号, 如红双喜, 恭贺新禧, 福, 云烟等。

三、香烟成为旅游纪念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各大卷烟厂除了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 还在产品文化上进行包装, 瞄准原本被忽视的旅游业市场, 打破了香烟只能是快速消费品的固有观念。

在各大旅游景区, 游客们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里经常能看到当地生产的香烟, 它们与刺绣、年画、茶叶、泥偶等土特产商品摆放在一起, 成为旅游纪念品商店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游客也未对此感到诧异。试想一下, 若是消费者在超市里看到香烟与版画放在同一个货架, 一定会感到不协调吧。那么香烟为何能够进入旅游特产商店呢, 这与其所代表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以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为例, 游客在参观完黄果树瀑布后, 在导游的安排下进入商店购物, 或许游客原本只打算购买一些手工艺品, 但是看到了摆放在旁边的黄果树香烟, 烟盒上的形象正是黄果树瀑布, 激发了他的购买欲望, 这一部分就属于计划外购买, 也是香烟品牌与旅游业的双赢。

四、香烟与烟民的归属心理

根据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全市常住人口中, 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35.9%。可见外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是很大的。他们平时抽什么烟, 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可将需求分为以下五种: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那些购买家乡生产的香烟的烟民来说, 这种产品首先可以满足前两种需求, 而归属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才是他们真正的需求。试想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 在点燃一支家乡生产的香烟时, 会产生怎样的思乡情怀, 对他而言, 香烟与其说是一种消费品, 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寄托。香烟获得了他们的文化认同, 也满足了他们的归属心理需求。

而大多数拥有稳定收入的年轻消费群体, 更加看中的是身份的认同, 出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他们往往选择价格更高的外国香烟, 本土香烟如何借助民俗文化吸引他们购买, 将是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五、民俗文化与香烟品牌未来的发展

任何一种商品在进入市场后都要经历产品生命周期, 在经过开发、引进、成长、成熟期后, 会进入衰退期。部分引入民俗文化内容的香烟品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辉煌后已开始面临市场的挑战。面对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 目前已有企业开始借助积累的品牌效应, 推出子品牌产品, 在新一轮市场博弈战中占领先机。由宋祖英演唱的《大地飞歌》原本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曲, 在2002年被授予南宁市卷烟厂使用, 南宁卷烟厂随后启用了CI战略, 推出“大地飞歌”牌香烟, 借助民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成为企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们对于香烟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可谓爱之深也恨之深。吸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不管你喜欢或是讨厌, 它的魅力就像香烟一样不曾消失过。香烟本身也融入了民俗文化中, 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罗立, 罗彬彬.《烟品广告的奥秘》, 广东经济出版社, P91-92, P121-126, 2003年11月第一版

[2] (美) 马斯洛 (Maslow, A.H.) 著;许金声, 程朝翔译.《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 P113-121

[3]黄顺勇, 陆勇.《一个大众文化文本的符号系统——对刘翔版白沙广告的符号学分析》, [J]《新闻知识》, 2005, (4) :30~33

[4]李彦伟, 丁恒杰.《金叶放歌》,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P86-98

浅析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篇3

关键词:民俗旅游河源客家文化 保护

民俗旅游资源是我国民俗旅游事业的原材料,它犹如天女散地散存在各行各业。正式由于这种星散性,我国的民俗旅游资源尽管十分丰富,旅游价值也很高,但他的魅力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旅游者的观赏效果,不利于民俗旅游的促销。因此,对民俗旅游进行深加工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

改开放以来,由于国内、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越来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民俗旅游文化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各地旅游部门转变观念,紧跟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加大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例如广东省的河源市。据了解,河源市以积极创建国家和广东省旅游强县、特色县为载体,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集约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着力建设以万绿湖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为重点的湖滨休闲度假基地、以九连山黄牛石风景区等为重点的森林休闲度假基地,以龙源、御临门和热龙等温泉为重点的温泉保健休闲度假基地,以苏家围等东江沿岸客家风情景区为代表的客家乡村休闲度假基地,以赵佗古城和恐龙文化为重点的历史人文旅游基地,以市区两江四岸黄金水道为重点的水上娱乐休闲基地。形成山水休闲、生态野趣、温泉保健、寻幽觅古、恐龙奇观、客家风情等特色旅游产品,从而打造“万绿河源、客家水乡、温泉之都、恐龙故乡、千年古邑、客家风情”六大特色品牌,全面提升“青山秀水田园美,碧湖蓝天空气新”的万绿河源旅游形象。

二、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河源客家地处山区,与相对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有较大的经济差距,客家文化发展水平也与客都梅州有一定的距离。民俗旅游开发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因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民俗庸俗化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本应尊重民俗,弘扬民俗文化,但个别地方却打着民俗的旗号去亵渎民俗文化,为了换取票房价值,盲目地利用现代光电技术,地格调地猎奇,民俗被随意庸俗化。如有的地方利用巨资修建九龙宫、地狱等,也号称民俗旅游开发,这不是弘扬民俗文化,而是搞低级趣味。

(二)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舞台化

民俗的本色在于乡土气息和原始气息,而目前民俗项目尤其是民俗村特别注重外表形象。这样,游客进入民俗村,如同进入了一个舞台布景区,其中活动者的“村民”们,从服装的色彩、质地、装饰等都像在演舞台剧,这类艳丽光彩照人的服饰无言告知游客,村民们的活动内容部是日常生活,而是在进行表演。

(三)匆忙上马,开发粗糙

民俗旅游资开发是项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开发之前,邀请专家论证,进行可行性研究室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但自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取得巨大成功后,急于富起来的有些单位和旅游部门目睹这种见效快的挣钱法,不考虑所在的区位条件、可进入性程度,不做精心的调查研究,纷纷仿效。可以说,民俗旅游开发项目多,但真正成功的范例却不多。

(四)开发重点不突出

民俗是地域的民俗,不同的地域,民俗各自不同。民俗的地域特色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动力,自然也成为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点,在这方面,各地的有关部门已有所意识,但在具体开发操作上海嫌不足,不少地方热衷仿建,而忽视本地民俗特色资源的发掘和开发。

(五)民俗旅游商品雷同化

民俗旅游商品既是旅游者购买的商品,又是一种重要旅游吸引物,它的双重性决定着它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民俗旅游商品开发虽然很热闹,但雷同现象十分普遍。只要到各地旅游地走走,你肯定会发现,民俗旅游商品大都似曾相识,没有个性。

三、对河源客家文化民俗旅游的保护对策

(一)宣传客家文化价值,提高人们保护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责任心与自觉性旅游地的客家文化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得,有些开发者行为不当造成的,有些是外来文化冲击所致,但更多的是因对客家文化的旅游价值不了解造成的,这就促使我们想旅游地的居民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珍贵价值及其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宣传,客家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就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但借鉴和学习决不是精华、糟粕一并照收,以外来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在保持自己的客家文化基础上,适当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从而发展自己的文化。

(二)完善旅游规划,合理开发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是旅游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个国家、地区为发展旅游业而做的战略部署,是调节区域范围内各方面的资源,促进有秩序开发的构想。旅游规划涉及面很广,包括景观、风景区规划、饭店、参观、商场、娱乐场所等旅游设施规划,交通、通讯、邮电、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的规划等等,

(三)建设一批原始型客家文化民俗村,保留传统客家文化火种

建设原始型的客家文化民俗村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之一,又是保护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好办法。例如开发乡村旅游,河源市推行农业开发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陆续开发了苏家围、南园古村、兴隆客家民俗文化村等乡村游景点,引导城市居民到乡村寻根忆祖,尝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回归田园生活,体验农耕文明。乡村游不搞大而全、小而全,而搞特而专,引导农民和企业创办专项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观光、特色休闲、特色商品、特色娱乐和农村景观城市化。

(四)举办客家文化民俗活动,加深民众的客家文化意识

客家文化是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大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文明越来越发达,对传统客家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代青年热衷于唱流行歌曲、跳交谊舞、穿时装、看电影、过圣诞等等时尚,而对于客家山歌、花朝戏、舞龙、舞狮、舞春牛、舞纸马、打功夫等传统客家文化活动仅知皮毛,不晓内涵,更谈不上重视。所以应多举办一些客家文化民俗活动,如表演、知识竞赛,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参加。通过亲身的参与,加深对传统客家文化民俗的了解,感受传统的客家文化气氛,增强他们弘扬传统的客家文化的自觉性。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在对民俗旅游价值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与模式,注意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保护,促使民俗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中国民俗旅游》 巴兆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9

《中国旅游景点开发警示录》 文化报 陆地1994.5.20

浅析中国民俗文化 篇4

姓名:刘蛟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108班 学号:110107806

摘要: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

关键词:重阳节 溯源 历史习俗 寄托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情感。古人“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九月九”、“九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簪查菊花、吃重阳糕、佩戴茱萸、放风筝等。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现在只就它的部分内容赏析。

一. 重阳的溯源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阙如,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先秦说 当代学者大都认为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都是根据屈原《远游》中的两句诗:“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另一个重要根据载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祇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这里虽然没有提及重阳,但已表明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敬飨天地、祭祖。

在先秦文献中尚未见到任何关于重阳节的确切记载,所以先秦说只能算是一种假说而已。

西汉说 据晋人葛洪假托西汉刘歆所撰《袭警杂记》上记载,西汉初年,宫中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其文是: 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叚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二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这两则记叙都是笔记体小说,而且是晋人所著,不足以证明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了重阳节,但却反映了晋代确实有了重阳节的习俗。

东汉说

重阳节起源于东汉的记载颇为充分。最早的记载当属《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九月九日可采菊花。”《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是东汉 桓灵时期的人,此书专门记载一年十二个月里的民俗活动。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东汉时期九月九日有采菊的习俗,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重阳节。

当然,最准确最详细的记述当属东汉末三国时期曹丕的《与钟徭书》,在这封信中不仅明确提出了“九月九日”,“俗嘉其名”,而且提及“享宴高会”的活动,以及“食秋菊之落英”以求“辅体延年”的理念。可见,东汉末期重阳节的习俗,已经很为流行。

魏晋以降,重阳节已风行天下,在文献中屡见不鲜,譬如,西晋周处之《风土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祛除不祥。”此处直截了当地将“九月饮菊花酒”指为“汉俗”。

至于重阳节的发源地,文献中没有记载。近来有人说重阳节起源于今天河南的上蔡县。其根据是《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说:汉高祖四年置汝南郡,治所在今上蔡,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今天的上蔡。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10月4日的重阳节,专门发行了一套特种纪念邮票,邮票的首发式特意选择在上蔡县举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更是于2005年12月授予上蔡县“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称号。

二. 重阳节历史

(一)形成期——东汉六朝时期

六朝是指魏、晋、宋、齐、梁、陈。从东汉末到六朝,是一个社会大**、大分裂的时代,民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人们对生命短促的恐惧使得以祛除灾患的重阳节,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服食茱萸和菊花让自身远离灾患,让生命得以延续,所以在节俗中仍有迷信禁忌的成分。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动又削弱了汉代儒家神秘主义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此时的民众更加注重对自我生命的审视和把握,更加看重现实生活的享受和人伦亲情的抒发,所以此期的重阳节是禁忌和欢乐并存的一个节日。这时期有别于后世的习俗主要有二,一是妇女假日,一是重阳骑射。

(二)鼎盛期——唐宋时期 隋唐是我国第二次大统一时期。唐代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为节日游乐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也使民众的心态渐渐变得欢乐而有信心。重阳节真正从迷信禁忌中解放出来,变成纯粹的玩赏游乐的节日,是在唐代完成的。宋代虽与辽、金、西夏并峙,但中原和江南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超过前代。社会经济的客观基础与民众心理的主观基础共同支撑起了唐宋节日游乐繁荣的局面,原来的恶日恶月的禁忌节日也增添了玩乐游赏的内容,并渐渐成为主流。所以唐宋时期,是重阳节习俗的重大发展时期,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定假日

重阳节自出现以来,一直是传统的民间节日,受到历代的重视。但是,直到唐代中叶,才正式确立重阳节,官方布告民间重阳节为“三令节”之一,成为法定假日。唐政府不仅规定重阳等三节为法定节假日,还为官员集体游乐提供经费,可见对重阳节的重视。

2.郊游宴饮

唐代民间以重九郊游野宴为主。北宋时,朝廷重九日有所谓“国家大礼”,即以九日宗祀明堂。所以朝廷大举重阳宴,官厨忙着做“重阳糕”。南宋则有重阳“赏灯之宴”。据《武林旧事》记载,宫中惯例于九月八日、九日作重九灯宴,在宫中的庆瑞殿中分列万盏菊花,并燃菊灯。

3.曲江祓禊

唐代京城长安过重阳节的时候,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去曲江池祓禊。每逢上巳(三月三日)、中元(七月十五)、重阳(九月九日)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都来此游赏,樽壶酒浆,笙歌画船,宴乐于曲江水上。“桃花细逐杨华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便是诗人杜甫对这里自然景色的描绘。可惜经过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曲江园林遭到严重破坏,北宋时已变成农田。现在的曲江池,一片平凹,禾苗青翠,绿茵被野。

4.重阳竞射

唐宋时期发扬了南北朝重阳骑射的传统,在每年的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百官进行射箭比赛。唐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说:历年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百官射箭,射中鹿的奖赏一匹马,获第一名的奖赏绫罗,其他各名奖赏有差。据《唐会要·大射》记载:贞观十六年(642年)九月九日,唐太宗赐文武百官五品以上于玄武门外射箭;先天元年(712年)九月九日,唐玄宗御临安福门,观赏百官射箭。后因开支过大,曾一度废止,但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下诏解禁,依旧于重阳举行竞射活动。直到宋代,我们还看到宋祁有《九日宴射》诗,说明重阳骑射遗风至迟在宋代还保留着。此后,史籍中就未见记载。

(三)延续期——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的第三次大统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同时,中原人口也开始向北方边疆地区流动。这使得原先相对隔绝的各族节日、节俗也互相渗透,逐步交融在一起。虽前后有两个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但汉族仍是主体民族,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继承和发展了过重阳节的习俗传统,并且表现出新的特色。

元代在每年的上巳节(三月三日)和重阳节(九月九日)于各州县通祀三皇。宋代是在不同地点祭祀三皇,元代则把三皇供在一个殿(三皇殿)里一起祭祀,还配享勾芒、祝融、风后、力牧诸神。这说明蒙古族和汉族有着共同的神灵崇拜和节俗文化。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祭祀制度,也在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明代尤其重视祭祀北极佑圣真君。据说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成祖朱棣在靖难之时,都曾多次得到玄武大帝的显灵佑助。所以明代统治者对北极佑圣真君特别敬重。

清代燕京(今北京)重阳节游宴之风不亚于盛唐。《燕京岁时记》中说:“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静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

(四)衰落期——近代时期

进入民国以后,先是军阀混战,然后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生灵涂炭,再加上国共两党的三次内战,以及灾害频仍,人们已无心欢度重阳等佳节。民国二十五年山东《临邑县志》记载:“农家青年不识‘重阳节’,曰九月九日乃围猎日。盖敝邑旧有此俗,今以土匪故,遂罢。”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采用西方公历重视革命传统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古老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外都被排除在法定节假日之外。20世纪70年代,由于左倾思潮泛滥,强调“破旧立新”,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重阳成了可有可无的历史名词。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社会对重阳节又开始重视起来,并努力发扬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

三. 重阳节的习俗

(一)登高野宴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可以说,是重九习俗的核心,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黄菊送爽。时逢佳节,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满目青翠之中夹杂着点点红叶,重阳之际,郊游登山,既可以陶冶情趣,又能够健身强体,激发爱国热情。

1.重阳登高内涵 首先,顾名思义,“登高”就是去高处登临。那么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较高的地方就可以了。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有的地方还有城楼,亭台楼阁可以代替。

其次,“登高”就是寓意“步步高升”,这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登高的原因所在。登高还特别受到老年人的重视,这是因为“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2.重阳登高的源头

一般认为重阳登高源于桓景避灾。北宋时有人说:“九日登高始于桓景。”明代也有人说:“九日登高始于费长房教桓景避灾。”从古至今持这种看法的人甚多。其实,登高是一项古老的活动,起源于狩猎。先有登高习俗,后有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

文献资料充分说明重阳登高始于东汉末至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与钟繇书》中有“享宴高会”的说法。三国魏钟会《菊花赋》中说:“秋季初九,日数将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说的较为明确:“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这些都说明重阳节一出现,登高野宴就已蔚然成风气。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论断:重阳节的正式形成是以群众性的登高习俗的出现为标志的。

3.重阳登高与宴饮

重阳登高,人们不单是登高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后来蔚成风气,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野餐节”。即或不去登高的人也要在家中或官署宴饮。重九设宴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东汉以来一直很流行。

汉献帝就曾在重阳赐宴群臣,晋代征西大将军桓温曾于某一年重阳节在龙山上大摆宴席。唐代帝王也喜欢登高宴饮,他们喜欢登临的是长安南郊慈恩寺里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里的曲江亭等处。不仅朝廷在重阳设宴,不少地方官员也在重阳登高宴饮,招待属下。唐代欧阳詹在《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史序》中说:在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三大节日里,“(皇帝)赐群臣大宴,登高临川,与时所宜。洎四方有士之君亦得自宴其僚属。”这里的“四方有士之君”就是指地方官员。宋代重阳日也在宫中给百官和宗室赐宴,赐宴时,也如唐朝一样,官员们按官职高低按排座次。直到清代,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都继承和发扬了重阳设宴的传统。雍正五年(1727年)的重阳节,雍正皇帝在正大光明殿给诸王及大臣赐宴,还给参加宴会者赏赐雍正四年重阳设宴上所作御诗的刻印本一册,以及绫罗绸缎等物。

(二)把酒赏菊

饮菊花酒、赏菊都是重阳节传统的用来辟邪的民俗活动。于是,又称重阳为“秋祓”。从古至今,菊花始终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角色,愈到深秋季节,菊花 愈开得茂盛、鲜艳,给秋风萧瑟的园林增添了一番景色。正因为如此,人们爱菊、赏菊、食菊、咏菊,以菊言志,讴歌似菊花般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高贵品质。

1.释菊

菊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至少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元稹《菊花》诗云:“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萧瑟秋风中,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凌霜开放,独立寒秋。因此,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自古就爱菊花,把它和兰、梅、竹一起称为“花中四君子”。菊与九月九日联系在一起始见于汉代。《四民月令》中有“九月九日可采菊”的记载,表明重阳节最初兴起的时候,菊花就进入人文领域,成为节令物品。从此以后,真可谓无菊不成重阳了。

2.赏菊

赏菊是人与自然的交流,赏菊可陶冶情操。菊花美丽多姿,品格高尚,不与桃李争春,不与荷花比美,不与牡丹斗艳,不与兰花竞幽,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赏菊颂菊。

魏晋南北朝时期,赏菊之风流行起来。魏文帝给友人送去一束菊花作为重阳礼物,供其观赏。尽管赏菊之风早已流行了,但后世总是把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联系起来。他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所以只做过几任小官,就脱离官场,回到乡村隐居躬耕。陶渊明房前有个大菊圃,每逢秋日花开之时,附近的乡邻常到他家作客赏菊。宋代以后,人工培养菊花的风气蔚然成风,菊花的品种也大大超过了前代,上至宫廷下至庶民都重视赏菊。明清时期的赏菊之风与唐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文学家张岱曾记述山东地区的赏菊之风,仅张氏的园圃,就种满了各式菊花。他不由惊叹:“真菊海也!”

3.饮菊

由远古沿袭下来的九月丰年庆典活动中,饮酒狂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内容。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是驱灾祈福的“吉祥酒”、延年益寿的“长命酒”。《太清纪》称:“九月九日探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重阳还有喝菊花茶的习俗。唐代茶圣陆羽与一代诗僧皎然,经常在一起品茶论道。皎然有一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短短20个字,重阳饮菊花酒与品菊花茶孰更为高雅,一语点出:俗人泛酒,雅士品茶。秋高气爽之日,于山寺之中,观落英缤纷,菊黄满地,与陆羽雅士,对饮手中菊花香茶,庆重阳佳节,其中的茶香高洁岂是泛酒众俗所能体会到的?

4.爱菊

菊花进入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首先,菊花有药用价值。菊可医治膝风疼痛,并能祛热解毒,延年益寿。其次,菊升华为隐逸退让的道德文化。作为千古诗人的隐逸之宗,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挣脱污浊政治环境,毅然弃官归田的范例。诗人植菊、赏菊、采菊、爱菊,借一瓣纯黄纤弱的馨香,保留的是诗人幽独的品质和人格的独立。再次,菊花还被人们赋予了外柔内刚、凌风傲雪、坚贞不屈的君子品格。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曾把菊花比拟为君子豪杰:“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茞。”杜甫有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三)配插茱萸

配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又一民间习俗,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晋代。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因此民间流行在重阳节插茱萸以辟邪。这与端午节的插菖蒲、艾蒿有异曲同工之妙。

1.茱萸的价值

古代重阳节的茱萸一俗,主要有三种功效:一是花房颜色鲜艳,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浓烈,给人嗅觉的舒服感;三是茱萸有药用价值,茱萸浑身是宝,除花、果实外叶子也能治病。在重阳节俗里,茱萸又被人们赋予了人文价值,就是可以辟邪。

(1)茱萸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认为吴茱萸味辛、苦,性温热,有小毒。鬼肝脾胃肾经。其辛散苦降,大热燥烈,主人足厥阴肝经,长于暖肝散寒、湿经止痛、疏肝下气、制酸止呕。且可温暖脾肾、助阳止泻。茱萸是一种具有弄个列香味的植物,有驱蚊杀虫的功效,放在身上,可以避蚊虫叮咬,所以它的药用价值日益被人们重视。(2)茱萸的人文价值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把茱萸当作饰物。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椒专佞以慢韬兮,榝又欲充夫佩帏。”《礼志六》岁时杂仪载:“九月九日,„„又研茱萸酒,洒门户以禳。”

2.茱萸的用法

佩茱萸 就是以红色而细小的茱萸籽,装入小布袋中,或挂于胸下,或佩带于腰间,或挂于手臂。其从袋中发出的浓烈香味,令人心醉,又达到防病治病作用。这种“茱萸囊”,在淮河下游和黄河中下游,一概俗称为“香荷包”。

重阳节兴起后,佩茱萸之俗风行天下。《西京杂记》、《续齐谐记》等中都有佩戴茱萸的说法。《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条在引《续齐谐记》后谓:“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是说,当时带茱萸尤其在妇女中盛行,此俗后代一直在流传。

插茱萸 就是将茱萸插戴于头上。这是魏晋以来兴起的重阳节常见的习俗。《风土记》中对此已有记载。人们耳熟能详的自然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诗人李白有《宣城九日》诗谓:“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此诗是李白晚年流落在长江流域宣城时所作,反映了老年人也有重阳以茱萸插发的习俗。直到清末,此俗犹存。秋瑾《九日感赋》云:“思亲堂上茱萸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食茱萸 古人常将茱萸的一种拿来食用,故将这种茱萸命名为“食茱萸”。山茱萸、吴茱萸是不能食,只能作为药用的。对茱萸的食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它为佐料,用于鱼、肉中,制肉酱。第二种是用茱萸来制饼、制糕。唐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云:“风俗尚九月,此情安可忘。菊花避恶酒,汤饼茱萸香。”“汤饼”即汤面,就是今年天的面条。“汤饼茱萸香”,是说面条中因放了茱萸调味品而又香又美。

近代以来,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这个变化大约要从重阳节俗重心的迁移中去理解。重阳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辟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超过了“辟邪翁”(茱萸)。

(四)重阳食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它同样是“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古代中国 以农立国,到了重阳前后,秋收完毕,欢庆丰收,家家户户要做些米糕、面饼、豆子馍之类以馈赠亲朋好友。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人们纷纷用面粉发酵蒸糕。糕上插着彩色的旗子,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或者做成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名为“狮蛮栗糕”。发面的重阳糕,如今称为“发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

1.重阳糕的起

重阳糕虽起源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不叫糕,而称为“糍”、“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糍,稻饼也。”据杜台卿《玉烛宝典》载:“食饵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秫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即最早是缘于九月黍类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拜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敬神祭祖的秋祭习俗的起源。

2.重阳糕的寓意

从九月九食饵到重阳食糕,看起来似乎知识字面上的变动,实际上它隐含着重大的社会变化。在民俗观念中食蓬饵有抵御灾害的作用。六朝之后,随着社会文化的世俗化,人们更注重现实生活的顺遂、幸褔。糕在汉语中谐音“高”,于是“糕”就成了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象征宝塔,象征“九重天”,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了“登高”的意思,用小红旗代替茱萸。

重阳还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俗谚说:“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与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重阳节妇女回娘家食糕,表面上的意义是团聚、热闹,其隐含的原始寓意是向父母家族祈求生殖力量。重阳糕犹如社饭,都体现着生命的意义。

3.食糕习俗的流行

重阳食糕的习俗,至唐代已很流行。唐代的重阳糕是何式样,不得其详。到了宋代,重阳糕已经基本形成定制。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二社(春社、秋社)、重阳尚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可见其用料繁多,造型考究,与今日之生日蛋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清的重阳糕花色更多,但仍保留了宋代时的风格。明代的重阳糕很大,范榜《宛署杂记》载:“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其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有些人家还在重阳节向已经出嫁的女儿馈赠重阳糕,一般是送两只大的,九只小的,取“二九”相逢之意。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谈到“重阳节花糕极盛。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重阳旧俗又在各地逐渐恢复,重阳糕又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人们一般以皮料(精粉)、酥料(精奶、大油)、饼馅(枣泥、葡萄干、桂花等)制作各式重阳糕。其外形美观,质地酥软,且有干鲜果的混合异香,甚是美味可口。

(五)纸鸢飞天

风筝,南方称纸鹞,北方称纸鸢。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电的发现就与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雨中放风筝有关,正因为如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把它编入了《中国科技史》。尽管在风筝的历史发展中,也曾被用于军事活动,但自唐代风筝普及于民间以后,娱乐就成为其最主要的本质功能之一。放风筝可以给人们,尤其是儿童带来无限的乐趣。

李斗《扬州画舫录》载:“九九重阳日,城中士女,接踵连肩,翩翩游赏,放风筝终日不绝。”清道光四年《广宁县志》载:“(九月)九日重阳节„„童子放纸鸢,或鹰、或燕、或蝶、或人物。有名响弓者,用藤削薄,屈而为弓,悬于其首,半空嘹亮,响彻云霄。”重阳节放风筝也是台湾颇为流行的习俗。当地有这样的俗语:“九月九,风筝满天哮。”清人郑大枢在《台湾风物吟》中描述台湾当时的重阳风俗说:“黄菊正开秋未老,满天纸鹞竞飞扬。”

北方也有许多地区在重阳节期间放风筝,在某些州志或县志中有关于重阳放风筝的记载。这些记载尽管比较简略,未作细节描绘,却指明了放风筝是重阳节必有的节目。如河南《清丰县志》载:“‘重阳’,士大夫仿古遗事,率登高饮菊花酒,儿童放纸鸢为戏。”清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载:“(九月)九日,儿童登高,竞放风筝,曰迎寒。”

北京是全国的风筝盛地,不但风筝制作精良,且风筝市场十分繁荣。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京师十月以后,则有风筝、毽儿等物。风筝即纸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燕、飞虎之类,绘画极工。„„有带风琴锣鼓者,更抑扬可听,故谓之风筝也。”

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戏,它还与民众祈福的心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地方,放风筝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于村头摆设香案,村民一起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这些寓意和图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所以放风筝也叫“送吉祥”。

与“送吉祥”风俗相反的是“放晦气”。所谓放晦气,就是放飞者把自己的不幸、烦恼和灾难写在风筝上,风筝升空后有意扯断或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飘走,这样也就把“晦气”放走了。风筝落入谁家,谁家便认为沾上了晦气,是不吉利的事情,要面临灾难。这时风筝主人要带上礼物到房主家赔礼道歉,然后取走风筝,否则,房主就会将风筝扯烂烧毁,表示已经驱走晦气。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地方保留着不同的重阳节民俗特色。唐宋时期在四川曾有过重阳节进行药材交易的习俗。在浙江绍兴一带重阳节却忌讳互相走动。民间在重阳基本上都有祭祀神灵的活动。贵州地区的布依族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都要进行为期三天的扫寨活动。生活早西北地区的土族人民,在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野宴的习俗。

重阳节最重要的人文体现就是敬老。生与死的问题是任何一种文明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生命意识作为人类的基本意识,自远古以来就已经存在。人是必死的,但又不甘于死,于是就有了上巳和重阳的祈生情绪,这是本于人类对生命的追求、对超越死亡的期待。

从上古时代一直到今天,中华民族一直都传承着尊老敬老的美德。现如今,我国已经快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贫困问题、文化精神生活问题、权益保障问题、参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以及居家养老的问题等等都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就家庭而言,晚辈应该给与老人更多的亲情、温暖、体贴和照顾,不仅要搞好物质服务,更要重视精神慰藉。就社会而言,应该关注老人的新需求,想法设法帮助他们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为他们颐养天年、安度晚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静。

结束语

就重阳的民俗文化价值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其一,重阳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性。他们相辅相成,紧紧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主题,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氛围中,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情愫。其二,桓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疾为目的的登高民俗的开端。他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灾难不可怕,邪恶无所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我、敢于抗争的人,才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的未来。其三,重阳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也产生质的飞跃和升华,派生出历代文人、学着、士大夫借重阳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中国民俗文化概论论文(范文) 篇5

学院:XXXX学院

专业:X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家族文化是相对家族制度而言的,家族制度是指家族外现的能被感知的具体事项,它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如族谱、族田、族长、族规、祠堂等。家族文化包含着家族制度;同时它还旨在反映家族制度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层状态;是家族制度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项中不易被感知的内在本质。

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

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我想有四个方面:

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光宗耀祖”的话,今天偶尔还能在事业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们自云努力向前,是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皇帝及地方政府,也会因某人的业绩或义行,奖予匾额,家族将它挂在祠堂,引为殊荣。品官有家庙祭祀制度,成为法定承认的望族,何其荣耀。

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尊祖敬宗睦族”、“敦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辈,更重要的是讲究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如果能够做到,世人便以为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敬宗是尊重宗子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认同他所代表的组织——宗族。所以敬宗、敦宗的涵义,首先是族人以宗族为自己的组织,其次是认同宗族的代表宗子、族长为领导人,由他们带领自己实现尊祖祭祖的愿望。至于睦族,是讲处理好族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使宗族长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内容。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标,也是出发点;敬宗、睦族是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在尊祖的旗帜下实现家族的团结,就中敬宗是关键所在。

家族、家庭伦理精神是讲求孝道。家族、家庭伦理讲求上慈下孝,孝道的全部内涵有三个方面:第一,一般说是生养、死葬、祭祀。第二,本身事业有成,能够扬名显亲。第三,应有传宗接代人。孝道的三种内涵,关系到家族的发展,它的成功实现,乃至或多或少地实现,才能造成家族的延续。家族的兴旺,子孙的繁衍,是家族最为重大的事情。所以孝道的最终要求,就是族人事业有成,人丁兴旺,光大门祚,远不只是对父母的孝养。

孝与忠的交融性。孝与忠是两个概念,是严格区分的,不可混淆,但是它们又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性,并有交叉的内容。孝以忠为必要的内容,这样使得家族与国家有了深厚内涵的连接点,产生一致性。忠道承认孝道的合理性甚至孝道是实现忠道的前提。孝与忠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交融性,主要是孝道包含浓重的忠君内容。这种交融性,就使得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的范围,使它不仅成为家族社会的信念,还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念。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

探讨传统家族文化,首先要研究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包含表象特征与本质特征两大类别,下面分别阐述之。

一、表象特征表现为:

结构特征。家族结构也称之为家族类型。以亲缘关系为标准,传统家族结构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家族家庭等。

经济特征。传统家族的经济特征突出表现在有族产来维系家族的生存。族产又主要指族田。族田是家族的经济命脉,是家族各项活动的经济后盾。没有族田也就没有家族的凝聚、延续和存在。族田主要是通过族人捐助的方式获得的,是为全族人的利益服务。

教育特征。传统家族的教育功能别具一格,教育方式是多方面的。有的族长经常在祭祖之后在祠堂向族人宣讲家训族规,或讲解圣谕,以臻教育和规范族人的目的。然而家族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办学,“兴启蒙之义塾”家族教育也兼及算术、故事、人生道理等,以此达到职业和道德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主要为了选择未来的职业,一般家庭奢望不高,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士农工商皆可。家族尤为重视修身律己,为人处世的道德伦理教育。家族道德教

育的实质,“不徒诵读诗书,大要使之识尊卑上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已,”所以道德教育无疑有助于家族以至国家的专制统治。

宗法特征。这里指家族宗法观念上的突出特征。宗法观念的内容极为广泛,其重点为“祖先崇拜”、“忠”、“孝”观念等。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家族文化的表象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并非彼此割裂,相互孤立的。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制约,影响,互为条件,互为依存。这种相互牵制的内聚力正是传统家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内在根据。

二、本质特征表现为:

传统家族文化特征的另一类别为本质特征。本质特征有优质与劣质两方面内容,但这两者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劣质中有得的因素,优质中又有失的因素,所以下文谈论优劣质特征的时候,主要是针对问题的一个侧面而言,不能视其为绝对。

(一)优质特征表现于下:

端正风气。家族由于注重伦理和家风教育,有助于端正家庭、家族和社会风气。家族往往要求族内成员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勿为奸为盗和赌博争讼。

互助精神。中国家族的互助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协力互助进行生产上,也体现在对贫穷孤幼鳏寡孤独废疾者的救济上。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互助精神在“亲族”的基础上,可升华至“合国”的高度。

敬老养老。为敬孝老人,有些晚辈子孙甚至不惜放弃自己诸多利益,甚至包括尊严和地位等,老人在传统家族内除了可以得到生活上的照顾,还可以得到精神和感情上的慰藉。中国家族文化不但讲求内心和谐,身心协调,尤主张“兄弟相同,上下和睦”,“万事和为贵”,非常重视和平共处。家族内部的和平共处不但带来精神生活的快乐,还能使家人之间精诚团结,给经济生活带来效益。

(二)劣质特征表现于下:

在叙述了传统家族文化的优质特征后,我们绝不能无视传统家族文化劣质特征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这些劣质特征表现为:

依赖懒惰。传统家族结构及其内在机制最易养成国人的依赖性和惰性,而吞噬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专制野蛮。父家长在家庭中的专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任何其他家庭成员在专制的父家长面前只能是卑躬屈膝、俯首贴耳、唯命是听。这种家庭专制甚至达到了野蛮的程度,以至视家人为非人,在惩罚族人的方式中暴露的最为彻底。

亲疏有别。中国传统家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亲属名称的细繁。亲疏关系往往导致家族内部小家庭间的矛盾及这房与那房的矛盾。

狭隘自私。传统家庭文化由于注重家族利益高于一切,以至出现“明知公益之事,因有家而不肯为;明知害人之事,因有家而不得不为”〔38〕的狭隘自私现象,不顾损害全局和他人利益。这种狭隘自私的心态进一步膨胀,则表现为无国家思想、信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信条,把“莫谈国事”作为座右铭。

等级严格。传统家族成员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求和注重尊卑、上下、嫡庶等。这实质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等级界限,不过是为了确定不同族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利。

无独立和自由。传统家族文化强调个人修身律己,自我规束,形成权威和尊长的心态,使个人毫无独立、自由、思考、创造、批判直至造反的精神。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

传统家族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链接点。传统家族文化并没有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而消失,却有许多内涵为当代文化所传承,这中间似乎有一根链条将两者衔接起来,其衔接点我想是:由孝到忠的国家认同观念,即传统孝道要求贡献于社会,尽忠于家天下的君主、汉民族的国家,发展到今日是社会奉献与忠诚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古今的家族均钟情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和致力于家族历史的纪录——编修家谱;家族共同体认同精神的保持。有了这样的链接点,就使得传统家族文化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调整其内涵,摒弃过时的宗法性的东西,而保存和发扬适应时代要求的成分。

传统家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传统家族文化经过调整、改造,能够为现时代所吸收的,我想在于:从民族国家的认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增进爱国情操,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关注新时代社会伦理的建设,使得家族成为伦理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力量,家族伦理的规范成为建设新伦理的一种文化因素。这两方面是我们比较详细说明过的,此外,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是凝聚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因素之一,建设大中华文化圈的一种文化基因,既有益于中国吸收海外华人资金,加速国家的经济建设,也有益于世界华人各种权益的发展;古今家族均有自治性,今日能否成为某种社会中介组织,要看社会所允许她的未来的发展;古今家族的兴修家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保存形式和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中国民俗文化村之旅作文 篇6

“咚咚呛,咚咚呛……”那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把我吸引了过去。噢!原来是一些身着远古时代服装的叔叔正在表演远古舞蹈。那铿锵的锣鼓声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远古时代,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先人们正和着这有力的锣鼓声在同大自然搏斗呢!

往前走不远,我便看见一片宽广的内蒙古大草原。几只乳白色的蒙古包把绿色的草原点缀得宁静、安详。我迫不及待地脱了鞋,一头钻进了蒙古包里。哇!里边好漂亮啊。墙上挂着图案别致的挂毯,地上铺着色彩艳丽的地毯,桌上精致的小铜碗里是为客人准备的热奶茶,房柱上的猎枪、弓箭和马鞭是骑马、放牧、打猎用的。寥寥几件物品已生动地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心灵手巧、热情好客和勇敢奔放的特点。我们被那漂亮的蒙古族服装吸引了,也不由得穿戴起来。你瞧,妈妈头戴五颜六色的珍珠帽,身着红色长裙,像一位漂亮的王妃。我和爸爸自然就是公主和王爷喽!走出蒙古包,我们在草原上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翩翩起舞,深深地陶醉于这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

接着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幽雅别致的傣族小竹楼、结构严谨的北京四合院、金碧辉煌的藏族寺庙,最后来到了陕北窑洞。

窑洞里黄白色的墙壁和高高的土坑好像在向人们讲述着黄土高坡的历史;那窗户上贴的各种精致的剪纸和门前放的一架纺车向人们展示了大西北人民的心灵手巧和勤劳朴实的特点。看!胖娃娃剪纸多么逼真、漂亮。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穿着红兜兜的小女孩活灵活现地在向我们微笑。瞧!那漂亮的六瓣窗花剪纸贴在明晃晃的玻璃窗上,每个花瓣仿佛都会随风散发出清香。我站在纺车前,好像看见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坐在那里吱呀吱呀地纺线线呢!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 篇7

民俗文化产生于人民大众长期的历史实践,它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为纯净的基因,最为鲜活的基因,同时也被赋予了沉重的意义。民俗文化代表着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盼望,体现着人民对生存之道、伦理纲常的追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俗文化,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塑造着一个区域的品质和特色,汇集着一个地区的精神与素养,凝聚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无可争辩的是,民俗文化在我们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有着深厚的意味情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民俗文化是地域民众共同享有、集体创作的文化,这对于一个地区的民众团结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好的民俗文化结合了多元价值观以及人民的价值取向,这成为了民众约定俗成的一种生活规范和娱乐形式,人们乐在其中。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代表,体现了一个地域人民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审美研究,可以达到重塑人民生活理想以及审美趣味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研究对民俗文化的审美,可以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并以此来完善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二、中国民俗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广告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作用及价值也越来越大。在人类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广告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大大小小的角落。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民俗信息在其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运用在广告之中,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广告设计当中运用吉祥符号,无论是图形、文字还是色彩等符号的运用,都要做到与广告设计主题相契合,要能够贴切地表达出相关的主题,这样才能够保证吉祥符号使用恰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些省市的旅游广告,将一些地域风情民俗文化展现在大屏幕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例如山西地区有着鲜明的民俗文化,有一则旅游广告开篇就为人们展示了五彩祥云笼罩着的黄土高坡,而身披红黄衣衫的女子嘹亮地吼了一声,就开始表演着韵味十足的庆祝节日专属的锣鼓,不可谓不威风。这样的广告就以动态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鲜明的山西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面貌。利用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2、在室内装潢中的应用

室内装饰是在人类建筑空间内部起作用的,利用技术、艺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根据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定位,在特定的环境下结合相关的标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建筑内部的装潢进行设计和加工,呈现给居住者不同的感受。民俗文化也被室内设计师广泛地运用其中。从古至今,这种应用的例子数不胜数。传统人物有着造型丰富多样的特征,受到现代室内装潢设计的青睐。例如门神,门神作为中国驱灾辟邪的典型图案,古代人民在建造好房屋之后,告别了巢穴居住的方式,房屋具有遮风挡雨的功效,也可以抵挡严寒酷暑。而门在此不仅有着这样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抵挡敌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门是一种保障,而且也是人们获得心理慰藉的一个重要物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剪纸就被广泛地应用着,剪纸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南方和北方的剪纸派别在追求艺术风格上略有差异,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剪纸对于中国人的祝福寓意作用的发挥。剪纸在门窗、彩礼、彩灯上运用和装饰,许多人在电视的背景墙和天花板都雕刻以华美的剪纸纹饰来打造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3、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特有的文化,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有印象深刻的标示性设计,这样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得住脚。在商品包装上,要准确地为受众传递信息,展示商品的文化和内涵以及企业的形象,这些都是现代艺术设计中需要考量的内容。在视觉传达领域,包装设计占据的比重不可谓不大。商品生产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往往在包装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当下的包装设计师总是力图追求新颖,构筑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传递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文化氛围,提升商品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现代包装设计不仅要求设计师具有敏捷的创新思维,同时还需要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闽南地区的月饼就经常以闽南地区特有的年画作为包装设计的利用元素,增加设计的文化寓意,还有闽南地区的扎纸以及永春的纸织,都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还有一些象征长寿的动物,例如狮子、老虎和乌龟,在现代产品设计当中,都经过了特殊的艺术加工与处理,提升了商品包装的个性和趣味性,让消费者更加赏心悦目,提升了购买的欲望。

三、结语

中国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其民俗文化又是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骨之中。艺术设计作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到生活、生产的诸多领域,而民俗文化是大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民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徐赣丽.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J].学术月刊,2016,01:117-126.

[2]梁川.彩灯扎制技艺活态传承研究——以“自贡灯会”非遗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01:93-102.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 篇8

关键词: 朝鲜族,民俗,文化特点,中国特色

一、朴素性与原文化性

恩格斯曾说:“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1这就是说,人们不论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各个人在历史活动中的合力作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种历史也包括许多琐细的日常生活,即民俗文化。因此,在研究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要充分注意到民俗传承主体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地位在民俗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朝鲜族的民俗文化带有朴素、粗放的风格,显得原始、简约。这与朝鲜族作为民俗传承主体的一些特点密切相关。

从历史上看,作为朝鲜族民俗形成期的解放前,朝鲜族民俗的主要负载者和传承者是出身贫寒的下层社会平民以及由他们组成的群体社会。当时,迁入的朝鲜族大致有如下三个类别:一为潜入私垦的北部边民和遭遇天灾而逃荒的北部难民。过去,朝鲜北部山峦叠嶂,土地贫瘠,那里的人们原来就很贫困,加上天惠稀薄,连年遭灾,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求生谋食。二为被日寇抢夺土地而失去生计基础的破产农民。20世纪初,朝鲜半岛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后,日帝当局推行殖民主义农业政策,强行掠夺农民们的土地,致使朝鲜国内出现大量破产农民,他们失去土地,流离失所,连最低限度的生活也不能维持,只好背井离乡,觅食求生。三为因日寇强制移民而迁来的“开拓民”。20世纪30年代,日帝殖民统治者加紧推行对东北的强制性移民,从朝鲜半岛南部强行抓来大批农民,让他们在东北种植水稻,他们也都是朝鲜南部的穷人。

上述的朝鲜族迁入者,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属于缺衣少食、无权无势的穷苦农民。据历史资料,清末民初,朝鲜族人口中农民一直占9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佃农2。他们在迁入我国之前,其经济状况更是一贫如洗。这决定了朝鲜族民俗的社会基础,即朝鲜族民俗立足于下层贫民的生活文化,而这与朝鲜半岛,特别是其南部以上层生活文化为主体的风俗习惯有较大的差异。

朝鲜族迁入后所形成的村落中,既没有“同姓部落”和“同血族部落”,也不存在“两班部落”与“常民部落”之区别,因为村民大多为来自朝鲜半岛各个地方的无权无势的老百姓,他们之中并不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和社会地位的区别。所以,朝鲜族的传统村落是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的地缘共同体,其人际关系较为平等,其生活习俗淳厚朴实。

再说,迁入之前朝鲜族的第一代,因中世纪的身份差别制度,置身于社会底层,受到统治者和贵族层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生活苦难重重,根本无暇考虑过得优雅,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得以生存下去。这样,他们以温暖的人情去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形成了符合自己生活实际的平民生活习俗,而朝鲜族的第一代迁入我国时带过来的也正是这种平民生活习俗。这种平民生活习俗成为我国朝鲜族生活文化的基石,它在解放后继续延续下来,成为中国朝鲜族民俗的主导传统。

立足于下层民生活文化的朝鲜族民俗所具有的朴素性,主要体现在饮食风俗、家庭生活习俗、人生仪礼以及娱乐活动等方面。

朝鲜族的饮食风俗具有质扑而重实效的特点,朝鲜族按照劳动生活的需要来安排饮食生活,把饮食当作保持体力、保障健康的基本手段之一,因而朝鲜族的传统饮食中精美考究的高级饮食稀少,而具有大众性、实效性特点的食品较多。如在延边地区被称为朝鲜族传统饮食三大名品的冷面、狗肉汤、泡菜都是大众性饮食。具有这种特点的朝鲜族饮食,与相当讲究饮食的造型与品位的朝鲜半岛南部贵族性饮食风俗有一定的差异。

朝鲜族的家庭生活在父系直系血统、长子继承制等方面依然沿袭着传统习俗,但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平等,家庭生活既民主又实事求是。自迁入初期开始,大多数朝鲜族家庭为了觅食求生而奔波,其家庭成员都参加生产劳动,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争夺的财产,因此家族关系很亲密平等。其中作为家庭生计的主要担负者的家长和主妇处于同等地位,他们齐心协力以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生活,较早形成了夫妻共同劳动以养活家庭的习俗。所以,朝鲜族妇女从小习惯于劳动生活,能够吃苦耐劳,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很强。这样,在朝鲜族家庭中,男女之间较为平等,男子压制女子的现象并不多。再说,朝鲜族家庭生活平民氛围较浓,繁文缛礼之限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紧张感也较少,家庭成员间的地位差别也不那么大。这样的朝鲜族家庭生活习俗,与“男尊女卑”观念相当根深蒂固,而且具有贵族性特点的礼仪规范十分严格的朝鲜半岛南部家庭生活风俗有很大的差异。

朝鲜族的传统人生仪礼,乡土气息较为浓郁,贵族式的繁琐礼制和单调呆板的仪规程式并不多。如婚礼之后,新娘的“请安三天”习俗,不见于我国朝鲜族之中。“请安三天”是朝鲜半岛南部至今仍存在的一种婚俗,这是新娘从举行婚礼的第二天开始,连续三天早晨向公公婆婆跪拜请安,是典型的“两班”习俗。而这样的两班风俗,在朝鲜族民俗中所占的比重很少。所以,参加过我国朝鲜族人生仪礼的韩国人认为,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不合乎“规矩”,土里土气。但是,这种评价也正说明朝鲜族的人生仪礼具有不同于“两班”习俗的平民特色。

前已提及,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诞生礼、婚礼、寿庆礼是举行朝鲜族特有的“接大桌”仪式的传统三大仪礼,因而朝鲜族民间有“能接大桌三次,才算一生有福气”之说3。这种“接大桌”习俗是朝鲜族特有的传统习俗,它具有原文化性。也就是说,“接大桌”习俗是自古传下来的民族固有的原生态文化遗存。朝鲜族举行“接大桌”仪式时,不食用大桌上的物品,这与“接大桌”习俗的起源有关。据民俗资料,朝鲜族婚礼上的“接大桌”仪式,原来是远古时新郎新娘给神灵禀告两人的结合,立下“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之誓的仪式,而大桌上的物品就是献给神灵的供品,所以不能随便食用4。后来,“接大桌”仪式,其祭祀之意逐渐消失而变成完完全全的喜庆仪式,但不能随便食用大桌上的物品之习俗仍沿袭下来。

朝鲜族的“接大桌”习俗,蕴含着朝鲜族重现世的传统文化心态。这种文化无意识来源于朝鲜族上古初民的立足于生存意识的避害趋利之价值取向,即带有现实功利主义色彩的一种原初文化意识。

朝鲜族的先民长期以游猎为主要生计,他们的生存所系和生活所需,无不依赖于自然的恩赐。因此,他们把自己所依赖的自然当作神,认为神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的生存和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神的恩赐。朝鲜族的远古祖先所追求的、憧憬的主要是神和人的和谐,以便从中得到神的恩赐。因此,朝鲜族的远古祖先调节神人关系的主要手段便是祭神活动。也就是说,他们通过祭神仪式来博得神的好感,使神能对人的现实生存产生有实惠的福佑效应。

朝鲜族的远古祖先基于“神人相通”、“神惠人间”观念,认为神能帮助人类在地上建成天国般的乐园,而现世乐土就是自己的人间家园,因为他们的家园是神祗帮助他们建立的地上“天国”5。朝鲜族把自己的栖居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习惯,就与把家园视为“地上天国”的观念有关:神祗是喜爱洁净的,故他们开辟的地上天国,也应保持洁净,这样才能使神感到高兴,赐福给人们。朝鲜族先民的“现世乐土”观念,使他们不去追求超现实的价值,执着于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在朝鲜族先民看来,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快乐就是幸福生活。这样的观念意识便推演出一种“乐生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朝鲜族的明朗、潇洒和乐天的情感世界和喜欢追求现世生活种种享受的民族性格,皆与上述的“现世乐土”意识密切相关。这样,朝鲜族先民主要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求吉祈福、事事如愿和生存过程中的人遂心愿。

朝鲜族的“接大桌”习俗,正是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快乐,是“乐生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民俗表现。

上述的朝鲜族民俗之朴素性与原文化性,集中表现为一种平民性,而这种平民性是我国朝鲜族能够长期保持民族固有的传统生活习俗的重要基础,因为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继承发扬,与民俗传承主体的经济文化地位有一定的关系。我国朝鲜族大多为朝鲜半岛的穷苦贫民,他们的生活习俗为朝鲜半岛传统的平民习俗,而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生命活力正蕴藏在平民习俗之中。可见,我国朝鲜族的民俗文化是与朝鲜半岛的两班上层风俗有差异的庶民生活习俗,而这是我国朝鲜族民俗的中国特色之一。

二、地域性差异

朝鲜族民俗的地域性差异,是指朝鲜族民俗所呈现出的多元性,即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地区的朝鲜族民俗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从而形成了咸镜道风俗区域、庆尚道风俗区域、平安道风俗区域以及混合型风俗区域。其分布状况大致如下:

(1)咸镜道风俗区域

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鸡西市、宁安市、海林市、密山市、东宁县、鸡东县、林口县、穆棱县、虎林县、饶河县、宝清县、勃利县、桦川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

(2)庆尚道风俗区域

吉林省的吉林市、九台市、永吉县、蛟河县、舒兰县、磐石县、桦甸县、柳河县,黑龙江省的尚志市、阿城市、五常县、汤原县、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方正县,辽宁省的抚顺市所辖一些村屯,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

(3)平安道风俗区域

吉林省的集安市、通化市、宽甸县,辽宁省的沈阳市、丹东市、桓仁县、新宾县。

(4)混合型风俗区域

平安道风俗与庆尚道风俗混合区域为吉林省的柳河县姜家店朝鲜族乡、白山市北郊朝鲜族村,黑龙江省的方正县,辽宁省的凤城县、盖州市、本溪市、辽阳市;咸镜道风俗与庆尚道风俗混合区域为吉林省九台市、永吉县,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6

在上述的朝鲜族民俗几个类型中,作为主流的咸镜道风俗、庆尚道风俗、平安道风俗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住房、人生仪礼、民间节日、民间信仰等方面。

首先,在饮食习俗上,咸镜道风俗区域和庆尚道风俗区域的人们喜欢吃辛辣食品,而平安道风俗区域的人们不太爱吃辛辣食品;咸镜道风俗区域的人们做冷面,其汤汁味道略带甜味,而庆尚道风俗区域、平安道风俗区域的冷面汤汁则没有甜味;咸镜道风俗区域的人们做狗肉汤,用清水煮肉,并用狗脂肪、辣椒面、葱花以及带有特殊香味的一种野生植物做成的叫做“狗酱”的佐料,而庆尚道风俗区域和平安道风俗区域的人们做狗肉汤,先把肉煮熟后,再加上白菜叶、蕨菜等蔬菜和大酱一起炖;咸镜道风俗区域和庆尚道风俗区域的大酱较为稠,而平安道风俗区域的大酱呈液体状;咸镜道风俗区域的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的宴筵主食多为打糕,而庆尚道风俗区域则为饼汤,平安道风俗区域又为冷面。

其次,在居住习俗上,咸镜道风俗区域的传统民居,其房间结构为双排型,即房间横向排列成两排,其平面构成像汉字里的“曲”字,其屋顶多为庑殿式屋顶,庆尚道风俗区域的传统民居和咸镜道风俗区域的传统民居大致相同,而平安道风俗区域的传统民居的房间结构则为单排型,其房间的排列为一字形,其平面构成与汉字里的“皿”字相类似,其屋顶多为悬山式屋顶。

再次,在人生仪礼上,咸镜道风俗区域和庆尚道风俗区域在举行孩子抓周仪礼时,把给孩子抓的东西放在一张桌子上,而平安道风俗区域则放在倒放在箩上的铁锅盖上;咸镜道风俗区域的传统婚娶方式为当天把新娘娶回家里,而庆尚道风俗区域和平安道风俗区域则是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并住两天,第三天把新娘带回新郎家里;婚礼上新娘的衣着,咸镜道风俗区域和庆尚道风俗区域为民族服装加上婚纱,而平安道风俗区域则不用婚纱;作为祝寿礼之一的进甲庆典,咸镜道风俗区域和平安道风俗区域在70周岁时举行,而庆尚道风俗区域则在61周岁时举行。

又次,在民间节日上,咸镜道风俗区域和平安道风俗区域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重要的民间节日来庆贺,并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而庆尚道风俗区域则不太重视端午节。

还在民间信仰方面,解放前咸镜道风俗区域较为普遍的是立“红箭门”习俗,而庆尚道风俗区域多流行山神崇拜,平安道风俗区域则普遍存在作为将军神崇拜之一种的“林公”崇拜现象。

从历史上看,我国朝鲜族来自朝鲜半岛的各个地方,他们带来的生活文化包含朝鲜半岛各地五花八门的风俗习惯,但其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咸镜道风俗、庆尚道风俗、平安道风俗,它们成为我国朝鲜族民俗的三大主流。这与朝鲜族在朝鲜半岛的原籍以及迁入后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

从历史上所形成的区域划分来看,朝鲜半岛分为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江原道、京畿道、庆尚道、忠清道、全罗道八个地区,把这些区域统称为“朝鲜八道”。这里的“道”相当于我国的“省”级。其中的咸镜道、平安道属于北部地区,而黄海道、江原道、京畿道属于中部地区,庆尚道、忠清道、全罗道则属于南部地区。

在“朝鲜八道”居民中,迁入我国较多的是咸镜道、平安道、庆尚道三个地方的居民。他们的迁入途径和分布状况大致如下:

朝鲜族在近现代时期从朝鲜半岛渡过鸭绿江、图们江迁移到中国,其迁入顺序为由西而东。朝鲜族最早迁入的是鸭绿江以北地区。这里的朝鲜族先在集安、通化、新宾、桓仁一带形成聚居区,接着在沈阳、抚顺等地形成村落,逐渐遍布辽宁省各地。朝鲜族迁入图们江以北地区稍晚于鸭绿江以北,迁入初期,朝鲜族的居住区域仅限于图们江北岸一带,后来很快四处扩散,东至珲春河,西至长白山,北至哈尔巴岭,以致延边各地都有朝鲜族的足迹。朝鲜族迁入最晚的是乌苏里江、绥芬河、牡丹江、松花江流域。在这些地区,朝鲜族先在乌苏里江、绥芬河流域落脚,然后逐渐扩散到牡丹江、松花江流域。此外,内蒙古东部也有不少朝鲜族,他们分两次迁入该地区,第一次的迁入者来自鸭绿江以北地区,他们在1925年以后,为了躲避奉系军阀的迫害而逃难到内蒙古的哲里木盟、呼伦贝尔盟等地;第二次的移居者为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从朝鲜南部迁入的“开拓民”,他们分布在内蒙古兴安盟一带。

从原籍上看,迁入我国的朝鲜族来自朝鲜半岛的不同地区,其分布格局也呈现出相互差异与多样性。

解放前,我国朝鲜族的分布格局是:鸭绿江以北的朝鲜族中,迁入最早而且人数最多的是来自朝鲜北部的平安道人,其次为朝鲜南部的庆尚道人,再次为朝鲜中部的江原道人、黄海道人和朝鲜北部的咸镜道人。图们江以北的朝鲜族中,最先移居且人口最多的是来自朝鲜北部的咸镜道人,其他依次为江原道人、平安道人、黄海道人。乌苏里江、绥芬河、牡丹江、松花江流域的朝鲜族情况则比上述两个地区复杂。在这些地区,朝鲜族最早迁入的是乌苏里江以西和绥汾河流域,那里的朝鲜族大部分为先去俄罗斯再到中国来的咸镜道人。流入牡丹江流域的则是从延边迁徙过去的咸镜道人。松花江流域的朝鲜族跨黑龙江、吉林两省而居,他们大多为庆尚道人。此外,内蒙古地区的朝鲜族分布在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兴安盟等地,呼伦贝尔盟的朝鲜族多为咸镜道人,哲里木盟的朝鲜族里平安道人较多,兴安盟的朝鲜族以庆尚道人居多。

解放后,我国朝鲜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咸镜道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南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地区,黑龙江省的南部(牡丹江)和东部(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地区,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等;其次为庆尚道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中部(吉林、长春)和西南(通化)地区,黑龙江省的中部(哈尔宾)和西部(齐齐哈尔)地区,辽宁省的东部(抚顺)地区,内蒙古的兴安盟等;再次为平安道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各地和吉林省的南部(集安)地区等。

这些不同原籍的朝鲜族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他们在自己的聚居区域形成了具有朝鲜半岛不同地区特点的生活文化,从而使朝鲜族民俗文化呈现出同中有异,又异中趋同的多元一体特征。这种多样性既不同于以北部习俗为主体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也相异于以南部风俗为主导的朝鲜半岛南半部,而具有南北兼顾、求同存异的特点,而这正是我国朝鲜族民俗的中国特色之一。

三、复合性和兼容性

朝鲜族民俗的复合性和兼容性特点也非常明显。朝鲜族在我国扎下根,开始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一员的生活以来,以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吸取汉族等其他民族的风俗文化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民俗文化,并同周边的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进行生活文化之双向交流,使朝鲜族风俗和周边的汉族等其他民族风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辉映,会通交融。如朝鲜族在饮食文化方面,积极吸取汉族优秀的烹调技艺,使朝鲜族饮食也讲究形色美观,香馥四溢,滋味隽永,又使汉族的饺子和炒菜等成为朝鲜族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又如在节日习俗上,朝鲜族逐渐接受汉族的传统节日习俗,过春节把饺子作为年饭之一;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把元宵也当作一种节日食品;端午节时,同汉族一道食用粽子,以作为节食之一种;到中秋节,全家聚在一起边赏月边品尝月饼。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地区汉族也在长期同朝鲜族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吸收朝鲜族的民俗文化,并使之成为延边地区汉族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如朝鲜族的三大传统风味食品冷面、狗肉汤、泡菜已经成为延边地区汉族很喜欢的地方特色饮食,其中的冷面成为延边地区汉族在炎热的夏季常食用的解暑食品,延边地区的很多汉族家庭还自己腌朝鲜族泡菜来吃,又如在节日习俗上,汉族也接受朝鲜族的“六一”节庆祝方式,届时全家带着饮食到公园聚餐,并同孩子们一起娱乐。这样,朝鲜族和汉族互相接受对方的生活文化,并把它们融进各自的日常生活,从而形成了双向交流、多元共存的风俗文化格局,这也是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中国特色之一。

朝鲜族与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结成的平等、互助、团结的民族关系,有其历史必然性,这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结成民族关系的时间虽不长,但相互间的情谊深厚。朝鲜族和东北地区的汉族大多是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清王朝逐渐开禁东北,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分别从朝鲜半岛和我国关内迁徙而走到一起并共同生活的,这比起其他少数民族同汉族之间结成民族关系的时间短得多。朝鲜族和东北地区的汉族大多是原住地的贫穷农民,他们到东北落脚时都是两手空空,饥寒交迫,共同遭受封建统治者和军阀势力以及外来侵略者的剥削和压迫,所以朝汉两个民族人民一开始就建立以同样的社会地位为基础的阶级友谊,并在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过程中,同生死,共患难,用鲜血与生命共同写下民族团结的英雄史诗,如抗日战争期间,在东北地区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坚持武装斗争,威震敌胆的东北抗日联军就是由汉族、朝鲜族、满族等兄弟民族战士组成的多民族联合部队,这个队伍里曾涌现出杨靖宇、魏拯民、陈翰章等汉族英雄和李红光、许亨植、李学福等朝鲜族英雄。在八年抗战中,朝鲜族成为参加抗日斗争较多,所付出的贡献和牺牲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朝鲜族积极参军参战,为创立人民共和国而流血牺牲,成为参加人民解放军人数最多而且所付出的牺牲也最多的少数民族。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朝汉两个民族用鲜血和生命结成的革命友谊,为以后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东北地区朝鲜族与汉族的发展步伐基本相同。从全国范围来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即汉族走在前列,而少数民族则较为落后。但东北特别是延边地区则情况不同。解放前,延边的朝鲜族和汉族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两者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无几,而朝鲜族在文化方面比当地汉族较为好些。这样一来,朝鲜族和汉族易于情投意合,相互理解,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两个民族起点基本相同,发展目标也基本一致,因而没有出现先进民族歧视落后民族的不平等现象,两个民族一直能够平等相处。这为以后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以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理想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再次,朝鲜族和汉族看重大局,加强团结。我国朝鲜族尽管是跨境民族,但扎根于中华大地以后,并没有建立过独立的民族政权,所以在朝鲜族中并不存在任何“正统”观念。朝鲜族作为觅食求生而迁入的穷苦平民群体,在旧社会里政治上没有依靠,经济上两手空空,遭受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后来中国共产党给朝鲜族带来解放的曙光,并带领他们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朝鲜族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自告奋勇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献出鲜血和生命,迎来了民族解放和共和国的诞生。由于这样的历史过程,朝鲜族一开始就倾心于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从而成为我们党的坚实依靠力量。新中国建立后,朝鲜族的对党的深厚情感和向心力,进一步发展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极“左”思潮影响,朝鲜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一时受到损伤,但两个民族人民顾全大局,相互谅解,互相鼓励,不计较一时的利害得失,所以在朝鲜族聚居地区没有出现因民族纠纷而发生的大动乱,始终确保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顺利发展。

由于上述的历史原因,朝鲜族在长期与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接受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因素,走向新的文化融合。这样,朝鲜族文化在同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互摄互补、相互渗透、相互融会的双向过程中,产生不少共同因素和文化趋同性,如朝鲜族以汉族做事持之以恒为榜样来克服本民族遇事便急于求成的民族性格上之短处,又积极学习汉族勤劳节俭、吃苦耐劳、质朴务实的优秀品质来克服本民族中存在的浮夸作风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态度,还受容汉族的风俗习惯以丰富本民族的生活文化。与此同时,朝鲜族注重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建立具有特色的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体系,使原本存在于本民族文化之中的各种文化基因继续得到传承,使朝鲜族文化继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嬴得文化上的拓展和延续。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途程中,都将出现这样一种矛盾运动: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斯大林曾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7可见,任何民族都有其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挑战的时候,就会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综上所述,朝鲜族民俗文化把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能保持民族主体性和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能吸收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因素,而最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丰富中华民族大家庭之民俗文化为依归。这样朝鲜族民俗文化发展成为既具有民族独特性,又拥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优秀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它具有源于民族文化的本原性和立足于中华文化的趋同性的特点,而这正是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中国特色本质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 权立 主编: 《中国朝鲜族史研究(2)》,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许辉勋:《朝鲜族民俗文化及其中国特色》,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

[4][韩] 金宅圭、成炳禧 编:《韩国民俗研究论文集(1)》,一潮阁,1987年。

[5] 许辉勋:《朝鲜民俗文化研究-神化传承与民族文化原型》,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

[6] 千寿山:“朝鲜族风俗类型及其区域分布”,《中国朝鲜族风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

[7]《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上一篇:团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