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精选8篇)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 篇1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寄托了中国人的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最为核心的价值,它一方面是一个全家聚会的时刻,另一方面又是清理过去的一年并展望新的一年的时刻。它是“团圆”和喜庆的时刻,又是中国的文化认同得到体现的时刻。

“春节’作为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从中国开始使用公历纪年后才开始的。正是由于新的公历的“现代”的国际性的纪年方式的广泛被接受,传统的新年才变成了一个从正式的纪年方式中抽离了其实际的纪年意义的“春节”。在现代中国,春节曾经多次引起过争议,曾经被视为落后和无用的传统民俗,对于现代化并无积极意义。民国时代,国民政府就尝试过取消春节,将这作为“现代化”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但当时这种要求是相当普遍存在的。

春节,从在最开始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收成,通过敲锣打鼓放鞭炮等方式来赶走年兽的一种活动慢慢演变、次上演,春节文化是否会随着人们对于传统的淡忘而的变动的冲击已经相当明显,凸显一个和平发展的社会对于自己的具体的传数量的急剧增加,也伴随着“中文热”和’“,春节也已经开始超越了华人区域的局限,而是在一个共同的文化和社会空间里突破限度,共同努力。春节的意义当然被再度凸显了。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 篇2

文化一直就是学界所热衷讨论的问题, 而关于他的定义, 专家学者一般都各抒己见, 但是就当今的情况来说, 学界无法对此达到共识, 对于文化的概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 文化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载体, 一般情况之下是无法进行描述的, 而文化由于没有范围而言, 所以也很难去真正的进行界定。就如今我们所了解的文化, 其保罗万象, 几乎已经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可是说, 文化已经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是脱离的文化而存在的。

就中国文化而言, 具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其中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仅仅从文学而言就已经出现了“经、史、子、集”各个部分, 如果再包含其他, 那么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则更加难以做到。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的, 这种学科间的, 或者与其他学科的分界线很难去界定。所以, 如果强行将这种文化进行分解, 那么其中所遗漏的文化也在多数。那么, 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与变化, 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演变, 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文化障碍也就由此产生。

二、社会习俗概念的界定

从传统意义来讲, 社会习俗, 也可以称之为“社会风俗习惯”, 一般由人们自发所形成, 有大家共同约定俗成的。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是非强制性的, 是潜移默化的, 是特定社会的产物, 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

社会习俗, 一般指的是在特定的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行为模式或规范的古代人的范围内遵守。多样的习惯, 是一种习惯, 人们往往通过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规范的行为, 称之为风;不同的, 将由行为规则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的差异, 称为与曲的习俗。所谓“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的适当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特点。习俗是一种传统的社会, 改变一些流行的时尚, 习惯, 久而久之, 不适合一些原始习俗, 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 这正是所谓的移风易俗。

中国的风俗习惯, 由于五千的传承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与现代化的进程, 以及西方国家的影响, 很多风俗习惯逐渐淡化, 但是根植与人们心中的根本还是无法改变的。而西方国家也随着文艺复兴的进行, 而出现了很多具有新特点, 新发展的风俗习惯。而两者之间的社会风俗习惯又存在着很大差别, 其中主要的障碍便是深植于人们内心的社会习俗, 而这种差别也影响着中西方人们的相互融合, 相互交流。在文化障碍视角下对于中西社会习俗进行比较有利于我国在发展的速度, 调高追寻西方发达国家脚步的步伐。

三、中西社会文化习俗比较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和西方存在着如此之多的文化差异, 而社会的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循环, 在这种趋势之下, 为每一个国家都成为了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的一份子, 所以, 在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不仅是经济和技术、技能的需要, 而且还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发展状况, 使产品符合当地人们的普遍的心理需要, 并针对这些需要做出包装设计以及其他实践方面。

中国与西方的社会习俗差异表现十分明显, 尤其是文化的冲突, 文化交流的障碍十分突出。如果, 在中国, “龙 (dragon) ”是我们的精神图腾, 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中国人也感到骄傲, 经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但是, 在西方人眼中, 对于“龙”没有特别的感觉, 西方的“龙”一般都是怪物, 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形象。同时, 虽然都称之为“龙”, 但是二者的形象有着普遍的差异, 中国的龙可以腾云驾雾, 是施云布雨的神, 而西方的龙一般是恶魔, 虽然也可以飞, 但是要依靠翅膀。如果一个企业家不是很了解, 将产品上印有龙的形象。并且打算将这种形象推广向国际市场, 想象一下, 这个产品能刺激西方民众的购买欲望吗?可以为企业创造高利润。因此, 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差异还有很多, 对于民俗节日来说尤为明显。这些都显著地表现在双方的传统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西方国家共同的节日 (如, New Year’s Day) 处, 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 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 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 , Thanks Giving Day (感恩节) ,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从节日的角度上来看, 中国人注重亲人的团聚, 注重对于已故亲人的纪念, 对于伟大诗人的怀念, 庆祝节日的方式也更不相同, 但是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十分庄严的意义与深刻的内涵。而西方节日一般是基督教信徒对于神的崇尚之外, 庆祝节日的尝试一般都比较热烈, 以狂欢, 聚会为主, 对于家人的团聚则不太注重。

参考文献

[1]刘宓庆著.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黄忠廉, 李亚舒著.科学翻译学[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李国庆.从文化语境层面谈押头韵广告语篇的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 2008 (01) .

[4]胡作友, 任静生.从视界融合看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J].学术界, 2007 (05) .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圆锁”习俗 篇3

关键词:圆锁;内蒙古中西部;文化变迁

“圆锁”习俗是流行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的一种民间习俗,特意为12岁孩子过生日冠以成人礼的一种,又称“圆羊”、“圆生儿”、“过十二”等。至今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蒙古族和满族等民族中相当盛行。

一、内蒙古“圆锁”习俗的起源

尽管“圆锁”习俗在内蒙古中西部十分盛行,但其发轫于山西地区。《大同府志》载:“男子生弥月或周岁,辫红线锁带之。十二岁始蓄发,俱设祭各庙宇或灶台前。然亦有不行者。”[ ](P.544)但由于“晋地山脉连亘,耕地较少,凡可种之区,无不人烟稠密,鸡鸣犬吠相闻。其人口之加增,岁不甚速,然已有可观。惟有北邻之绥远,原为一末尽开辟之地,虽天然环境稍逊,要亦无碍晋人刻苦之经营,于是,绥远为山西人口之倾泻地,遂由此发生种种不可分之关系。”[ ]随着晋人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走西口”历史进程,移民“至则依蒙旗、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 、娶蒙妇、为蒙僧者,等等不齐。” [ ]与此同时他们“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的基准”, [ ]身份由客户转向土著。由于异质文化相互濡染,相互吸引,内蒙古地区被注入了新的文化血液,“圆锁”习俗被嵌入到内蒙古的中西部的蒙族及满族文化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综合多民族习俗而又为社会需要、人们所共同自觉遵循的新的民俗。”[ ]据学者研究“圆锁”习俗在内蒙古地区的流传,首先是从萨拉齐一带开始盛行的。[ ]而最早详细记载其过程的是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归绥县志》,曰:“男子生赐乳名,就傅始命名,成丁乃字,十二岁圆锁。女子十三蓄发,十五而笄,殆亦冠礼之遗意也。”[1](P.752)《包头市郊区志》中有同样的记载:“小孩初生时立乳名,一岁生日时带锁。十二岁生日时圆锁。”[ ]大致过程是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要剃发,并且要在脖子上戴一把锁,或者用红线系五枚或七枚铜钱替代锁,从这一天开始佩带。到孩子年满十二岁,家人认为孩子已经度过灵与肉的灾厄期,能够独自抵御外来侵害时,就要为孩子举行正式的“圆锁”仪式。

蒙古族的“圆锁”仪式滥觞于汉族,但又融入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质。如增加了仪式中喝马奶酒、唱歌、跳舞等内容,赠礼多为绵羊。《土默特旗志》载:“蒙人生子,有尽剪发者,留囱门发一撮者,名曰‘马发’,十二岁,到奶奶庙以驴还愿或杂以草,后留发辫,曰‘十二和尚’。” [ ]庆贺其十二岁本命年的仪式一般在除夕举行。[ ]

满族也有“圆锁”仪式,《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载:“其锁系以绒线制,俗名‘百家锁’。每换锁时,备有祭果一桌,搬供即由换锁之男女以手撮食之,盖受福之意也。” [ ]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便进行“挂锁”仪式。小孩跪在神像前,萨满太太用柳枝蘸水洒在小孩的头上,然后捧起香碟在每个孩子面前熏一下,意味着驱邪除魔。然后将“锁”挂在小孩的颈上,男孩挂红线,女孩挂蓝线,即为“挂锁”。至下次祭祀时,将锁取下,另挂新锁,俗称“换锁”。

尽管各民族在“挂锁”的时间,“圆锁”的内容上略有不同。但“圆锁”的时间、理念、基本操演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同质性。总结以上民族志,可见内蒙古地区的“圆锁”习俗以汉族为发轫,以“山西模式”为“主轴”,以诉诸平安为心理需求,以十二岁(轮回观念)为时间原点的一套民俗体系。

二、内蒙古“圆锁”习俗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内蒙古“圆锁”和结婚被置于同样重大的“私人事件”中。“圆锁”仪式的前一个月,家长开始忙碌,如预约饭店、写请柬、请乐队、摄像师等事务。“圆锁”多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与十二轮回有双重语义),大家相约到饭店。饭店前有醒目的标语“×××十二岁生日快乐”,大厅的中央置有“圆锁”孩子的巨幅照片。随着礼炮鸣响,乐队演奏意味着“圆锁”仪式正式开始。司仪表白后,“圆锁”的孩子站在中央,他/她胸前佩带由十二根彩线系成的“锁”,头顶“鲤鱼”,脚踩“莲花”,怀抱“玉兔”,在司仪的引导下,孩子致感谢辞,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向他们及客人三鞠躬。最后“圆锁宴”开始,父母带孩子向所有的嘉宾按顺序敬酒,整个过程都被全程录像。从以上民族志中可以看出“圆锁”习俗在内容上凸显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首先,现在家长为婴儿佩戴“长命锁”的现象日渐较少。但是,为孩子举办“圆锁”宴成为必需。无论孩子是否“带锁”都要进行“解锁”(即“圆锁”)。旧时礼节繁多、冗长,现在已经简约化。

其次,“圆锁”仪式的举办场所发生变化,有条件的都会由家里(低水平,低满足类型)转移到了饭店(高水平,高档次类型)。场面由以前的低调、局部变得张扬、隆重和全面。而且,其内容经历了被扬弃与再加工、翻新的过程,新的文化因素彰显其中,如摄像、乐队等,曾经送小孩“替身”进寺庙的现象销声匿迹。从社会互动理论看,“圆锁”不失为一种互动、交流情感的契机,一种借机的活动。

再次,宾客的馈赠形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圆锁”时亲友、邻居和朋友所送的糖果、绸缎、绵羊 (蒙古族内) 等实物都被时尚的现金所替代。“礼轻情意重”滑向了具有世俗性和功利性以钱的数量作为衡量感情厚薄的唯一“标准”。这和阎云翔在黑龙江下岬村的调查耦合。[ ]

最后,“圆锁”仪式中神圣性、宗教性因素降低,喜庆性、同乐性因素上升。而且,“圆锁”的底蕴发生变化,以前以“保佑孩子”为倪端在现代语境中更侧重于启迪孩子智慧,开拓视域之功能。

三、 “圆锁”习俗在社会转型中存在的合理性及凸显的问题

nlc202309020113

(一)“圆锁”习俗存在的合理性。“圆锁”从其产生到沿袭、变迁都与社会大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它也极具生命力地影响着社会,对整合社会产生一定的功能。

首先,我们理解这种文化现象时不能割裂它的文化背景。要把它放在一种动态的历史渊源之中去思考。在特定的时代下,“圆锁”仪式是作为一种文化自救而展开的。为什么它产生于山西而能影响到内蒙古,而且跨越了民族的认同边界,流行于汉、蒙、满等民族,从单一民族认同的边界演变成一个地域性共同认同的地域文化?从所谓的底层社会文化上升到中层文化。 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其自身的文化自救功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远古时代人类远无力摆脱由自然带来的灾难,小孩的夭折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大社会还无法满足人们的对孩子平安的夙愿,自然人们寻求另一种保安的方式,“圆锁”仪式是民间对保佑孩子的一种现实诉求。把孩子的保佑交给具有主宰自然的神灵,可以慰藉不安的心理。由于蒙族和满族具有和汉族同样的脆弱性和对孩子夭折的无奈感,很容易在文化形式上采借。“当(异)文化能够与现存文化的结构(configuration of culture )相适应会大大增强文化的接受(acceptance)性,像马很容易适合狩猎文化,因为它能提高狩猎的技术。” [ ]因此,“圆锁”仪式在早期扮演了一种文化自救与精神维系的角色。

其次,“圆锁”仪式在当前社会中的教育功能彰显若揭。首先它通过各种仪式,如孩子对父母的抚养、教育的话语表达及鞠躬、敬酒的现实操演唤醒了孩子感恩意识,其不失为一种道德,伦理的教化。中国传统的孝悌、人伦、敬祖意识得到很好的展演。其次“圆锁”仪式具有自省功能,孩子通过在这样一种场域的熏陶,警醒他们已经告别了童真的幼年,逐步迈向“成人”行列,使孩子对“自我”认识重新定位。

再次,“圆锁”仪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圆锁”活动应视为一种文化的演示,通过这种演示使该文化进一步影响其参加者,又可以把它看成为一种政治活动或博厄斯认为的社会法则,即“对传统行为和信仰的再解释”。 [ ]当前,随着个人归属感的加强,人们过分看中家庭层面而淡化群体感。“圆锁”唤醒了人们的网络组织观念,人类社会细化的分工带来的对群体归属感的漠视被这一民俗活动所激活,人们重新回归了大社会的合作、互惠和整体性中来,可以说,其把家庭与社会纽结在一起。

最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圆锁”仪式充分印证了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层次,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就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动力,即人类动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早期“圆锁”仪式扮演着一种满足安全的需要(祈求神灵对孩子的呵护),在现代语境中,孩子的安全基本保障之后,其演变成为一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其演绎着建立、维护、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现实路径,同时是孩子、家人以及社会网络之间建立爱、分享爱、强化爱、延续爱的过程。通过孩子的“圆锁”操办实践着家长、孩子在各自“差序格局”范式构建的人际关系场域中获得荣誉、地位、威望,满足了维护“面子”的自我实现需求。

(二)“圆锁”习俗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力声讨“圆锁”之风,“包头市著名作家柳陆表示:现在‘圆锁’是个风俗,但也是陋俗。……是滋生社会不和谐因素的种子。” [ ]“圆锁”在内蒙古的发展和演变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首先,“圆锁”不利于社会资产优化利用。据调查,呼和浩特市普通饭店每月至少会接到7、8家的“圆锁宴”订单,普通家庭举办一场“圆锁宴”至少花费8000元。“据了解,内蒙古约有一百万十二、三岁的孩子,如果每个孩子过生日按平均花费5000元计算,那么仅内蒙古小孩‘圆锁’一项就要花费到50亿元。” 我们以此数据做一简单类推,50亿可以在地震灾区建成1万个希望小学;或资助250万儿童完成小学学业或227万学生完成中学学业;或建成2500个敬老院;或补助内蒙古农牧区896万人低保;或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2500万亩的植树或坡地改梯田……。 如此巨大的社会财富被“觥筹交错的豪宴”所流逝,与我国传统美德——节俭发生严重背离,成为社会的一种病魔。

其次,“圆锁宴”嬗变成一种难以摆脱的人情债和一项背后的交易。印证了 “人间最沉重的债务是人情债”。“圆锁”随礼数一路飙升,内蒙古中西部的城乡地区礼金为200元—1000元不等,甚至到2000元。对于一般的家庭,每年都要参加15—30家“圆锁”典礼。它成为人们一种难以承载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由于这种“留面子效应”促使收到请柬的人不好拒绝。“圆锁”请柬被人们戏谑为“红色罚款单”或“温柔的罚款单”。送出礼金的人不甘心,于是也为孩子主办。“圆锁宴”接二连三,你方唱罢我登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社会心理学家梅厄斯(D.G.Myers)认为:“交换性规则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们办“圆锁宴”的理由正是出于遵守“交换性规则”以保持社会关系平衡为目的。“圆锁”习俗正是为满足了个体内在需求如满足虚荣心和外在需求如收回预付资本而发生。同时成为官场变相敛财的一种“合法”手段。“据了解,在旗县一个科级的官员,办一次十二岁‘圆锁’能赚个十来八万。”

最后,现代的“圆锁”仪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其助长了孩子的奢华攀比的物化心理。“圆锁宴”的规模与档次成为孩子心理上“尊、显”张扬的一种外显符号或镜像。在其庆典中将孩子置身于鲜花、蛋糕、乐队、赞誉和恭维氛围中容易使他们过早笼罩“晕轮光环”,从而产生自尊、骄傲的心态。

四、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回流”的思考

“圆锁”仪式的变迁是与社会发展、主流价值、民间意识、生态环境等变动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复杂过程。“一个民俗文化的‘个体’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的改变不是直线式的运动,任何一种民俗文化事象的演化,都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它的式微,它的衰弱,也不是单纯的主观原因所能够完成的。” [ ]

nlc202309020113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原点含义“诉诸平安”的意义被消减,而现在的“开锁”(即“圆锁”)更赋予启迪智慧。其意象(内在涵义)和言象(外在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其次,国家政策的调整也对其变迁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市场经济为杠杆的资源配置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人际交往的出发点、处事原则等隐性因素也被动地卷入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先赋性影响因素降低,自致性因素被抬升,以投资的最小化与收获最大化作为互动的圭臬,“圆锁”被镶嵌为“祈福”的宗教仪式的表征被重置于“礼物经济”的范畴,成为一种累加资本投资或收取预付资本的经济互动。但在现实中,其存在着高投资、低收入的路径,并没有发生投资与收获数量的对等。因为一部分被日食万钱的“夸富宴”及其附加值(如乐队、摄像、广告)等内容消耗。

再次,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社会进步,人们有能力举办并不断提升“圆锁”档次 。另一方面,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地被提醒,被强化。“独生子女”的概念超越了仅以数量为基点,深层次上刺激了“圆锁”习俗的泛滥,孩子的事为“家庭头等大事”和“实现孩子面子”的现实表达手段之一就是举办“圆锁宴”,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在“圆锁”习俗中得到酣畅淋漓地发挥。

最后,“圆锁”仪式的变迁是传统与现代缝隙中的裂变,存在“双向回流”的路径。一般情况下,在现代语境下重新找到话语权的传统在价值观念上多和主流社会价值保留着部分的重叠,其功能上也是如此。“这种理解不仅将民俗作为传统,而且作为一种可供利用的文化资源。”[ ]另一方面,传统与现代主流价值会发生严重背离,既对主流社会起着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可见,传统与现代在不同的轨道上相互交替与背离。

小结

“圆锁”是一个极具复杂的文化体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经历严格的选择和淘汰,汇集并沉淀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并将它们凝聚在一个复杂的形式中。当前其被深深地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又与现代主流社会发生“双向回流”,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主流话语的建构。在新的时代中,注入新的富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念是其传承的一个重要任务。对其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要认真探讨其变异性规律,积极推动旧俗向新俗转化,使其许多事项逐渐从落后变成进步,从愚昧变为文明,对越位的导向不断修正、引导,不断使其适应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即传统如何和现代在价值导向上趋于一致,就是本文的主导思想。

参考文献:

[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资料汇编·华北卷——大同府志[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 ]边衡:晋绥关系及其蒙旗政策 [Z],蒙藏旬刊,第115期,1936.

[ ]沈明诗:朝阳县志(种族) [Z],卷26.

[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7.

[ ]盛义:试论民俗的形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6).

[ ]史亚楠:民间圆锁习俗的发展与演变——以山西、内蒙古地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8(07).

[ ]东河区委宣传部主编:包头市郊区志 [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65l.

[ ]土默特旗志[Z](第十卷),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载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汇编·华北卷 [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751.

[ ]王文锦:礼记译解[M](上).中华书局,2001,4.

[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M],中国人们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349.

[ ]参阅阎云翔:礼物的流动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 [美]史蒂文·瓦格(Steven Vago ).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M](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7.

[ ]参阅[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等译.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6.

[ ][美]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 [M],44页。转引: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9.

[ ]铺张“圆锁”风日盛背后的“情”与“债”[N],内蒙古晨报,2008年5月7日.

[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79.

[ ]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导论 [M](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42.

[ ]林继福,王丹著:解释民俗学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0.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 篇4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

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

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

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

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

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

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

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

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

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

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

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

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

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

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

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

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

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

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

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

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

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

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

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团圆夜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

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

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

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

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

彩。

当代中国的发展也与封建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衰落和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相一致。中国

主要通过两次革命——二十世纪初叶资产阶级革命和二十世纪中叶的共产主义革命,来打破

封建传统文化的统治。中国在抛弃封建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改革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文化,形

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这种改革还在继续,这是一种显然的不断打破传统的行为。

尽管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传统的过程,但并不是我们不从传统中继承和吸取好的东西,那些符合时代精神与社会发展的传统,我们应当保持并发扬光大。我们对待传统文化

大致的态度应该是:我们把它看成我们的敌人,但并不是敌人坚持的,我们就反对。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人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继承、发扬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重先认识中国,让民族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交流、融合。让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让世界文化来诠释中华文化国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不断传承、丰富、发展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相当多的外国人吸收接纳的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人民性;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文化,是当之无愧的先进文化。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科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门诊收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调查总结 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系统,明确应用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是首要的和基本的。因此,应该把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和分析作为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要处理的对象,包括某个组织、某个部门、某个企业的业务管理等,充分了解原手工或原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概况及工作流程,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产生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并产生需求说明书。值得注意的是,新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为了学习如何进行需求分析我们特地进行一次门诊收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收获。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管理中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信息需求是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的信息的内容和性质。由用户的信息需求可以导出数据需求,即在数据库中应该存储哪些数据。处理需求是指用户要求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某种处理要求的响应时间,处理方式指是联机处理还是批处理等。明确用户的处理需求,将有利于后期应用程序模块的设计。

调查、收集用户要求的具体做法是:

(1)了解组织机构的情况,调查这个组织由哪些部门组成,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为分析信息流程做准备。

(2)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调查各部门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的格式等。在调查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对各种资料的收集,如票证、单据、报表、档案、计划、合同等,要特别注意了解这些报表之间的关系,各数据项的含义等。

(3)确定新系统的边界。确定哪些功能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备让计算机完成,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在调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条件,可采用的调查方法很多,如跟班作业、咨询业务权威、设计调查问卷、查阅历史记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有用户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强调用户的参与是数据库设计的一大特点。

收集用户需求的过程实质上是数据库设计者对各类管理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设计人员与各类管理人员通过相互交流,逐步取得对系统功能的一致的认识。但是,由于用户还缺少软件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设计人员往往又不熟悉业务知识,要准确地确定需求很困难,特别是某些很难表达和描述的具体处理过程。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在自身熟悉业务知识的同时,应该帮助用户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对于那些因缺少现成的模式、很难设想新的系统、不知应有哪些需求的用户,还可应用原型化方法来帮助用户确定他们的需求。就是说,先给用户一个比较简单的、易调整的真实系统,让用户在熟悉使用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需求,而设计人员则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原型,反复验证最终协助用户发现和确定他们的真实需求。

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抽象用户的需求,使之转换为后续各设计阶段可用的形式。

下面是我们对门诊收费系统做的系统需求分析结果

本系统主要任务是实现病人的挂号、看病、交费、取药的一系列业务流程,以及医院内部的一系列相关信息维护。总体的来说系统应包括这样几个模块:基本信息维护、门诊挂号、门诊划价、医生处方、报表统计、个人信息维护。

1)基本信息维护:

本模块主要用于医院的基本信息表的维护,包括对职工信息,药品信息,科室信息,检疗项目,参数设置的增添修改以及删除,职工信息的维护有针对不同职位分为不同的维护界面,目前有医生,划价员,挂号员,结算员,管理员,初始密码都为123,可以进行此操作的员工是管理员身份。涉及的表为职工表,医生表,划价员表等。

其中参数设置指的是为了方便挂号员进行挂号对几个参数进行初始化用的下拉框参数。

2)门诊挂号:

这是进入医院的第一步,包括挂号以及挂号量查询两个子功能。挂门诊挂号号编号采用系统时间转化精确到毫秒值,一般不会出现重复,与日期一样采用默认填充。挂号员针对病人其他信息进行填写,填写完毕点击提交,数据被提交到挂号表。

挂号量查询是为了方便挂号员查看自己今日的工作情况,只显示挂过的挂号编号以及总的挂号量。

不支持退号,如果病人以前有过挂号可以直接用。操作此模块的是挂号员。

3)门诊收费:

门诊收费即门诊划价,操作员为划价员,对病人未收费的处方以及检疗项目进行收费。划价编号与挂号编号一样采用系统自动生成。需要输入要划价的挂号编号。主要提取数据涉及的表有处方划价明细表,检疗项目划价明细表。提交数据时提交到划价表,并修改处方划价明细表,检疗项目划价明细表相应的“是否已划价”属性。

4)报表统计:

对收费员进行的收费进行核算,可以对多天的进行查询。包括对一个人和所有人两种查询。操作员为结算员。并不涉及对数据库表的操作。

5)医生处方:

医生处方,医生需要填写所开处方的对象的挂号编号,然后输入要开药品进行查询,此处查询采用模糊查询,一个表显示药品再从表中选取要开药品进入另一个表填写数量,点提交,数据进入处方划价明细表。

处方查询是医生对自己今日所开处方进行查看。可以显示具体要药品信息。

6)个人信息维护:

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对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操作,还包括对密码的修改。

中国文化习俗七年级作文 篇5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也长大一岁了,也正所谓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也表示着我们应该更加懂事,也应该学会为大人们多做点事,多帮大人们排忧解难,按照中国的习俗我们每年都要放鞭炮、写贴对联、剪贴春花、吃团圆饭等等,我原来可是最喜欢放鞭炮,但是我今年长大了,要学会做更有意义的事,于是我开始写对联。

我和妈妈在网上搜到了好多对联,都是对新的一年的祝福,也都是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最终我们还是挑了这一对——“万里春光五彩画,一声鸡韵九州春。”我拿起一张红纸慢慢地平整的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水,仔细的蕴量着,凭借我少年练毛笔的功底,我紧张了,我认为我写不好,于是在,毛笔本上练了一下,但还是感觉状态不佳,于是我和我妈一个人写一个字,我小心翼翼的`写着“万”,生怕有什么差错,过了大概2分钟“万”字终于正确端正的被我写好了,我老妈写的“里”字也不赖,写的又快又好,我开始写“春”了,一会儿我上半部分已经写好了,在我写最后一笔时,钝笔没钝好,又要重写了,我又激动又难过,最后一次终于写好了。

写好了对联,该轮到我贴了,我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的拿着对联和透明胶,一步一步慢慢的贴了上去,我站在门口一看,心里可乐开了花,心想这是我自己写的,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这样做,也是第一次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我不但喜欢写贴对联,还喜欢剪贴窗花。

我从抽屉中拿出许多彩色的圆纸,再把他们对着再对折,在上面剪出你喜欢的图片,我在第一张红色的纸上剪出一只小公鸡在欢乐的叫着,也顺应着在鸡年应该阖家欢乐、幸福。在第二张纸上我想了很久,最终我剪了一个孩子在放烟花,这个剪得可花了有些时间,我也剪得最认真,剪好之后我对它也最满意。

中国的传统习俗作文300字 篇6

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夜,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所以在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在家里进行大扫除。我奶奶的生日就是端午节那天,每到这一天,我们都会打电话对她说生日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 篇7

然而,和谐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和谐、和美作为价值追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就形成了以追求和谐、崇尚和美为核心价值的“和”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体系都蕴含了和谐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诚如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讲到:“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从而达致和谐社会的理想愿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溯源、传承与发展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它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积淀、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华夏民族所创造的、为世代所继承发展,具有悠久历史、丰富内涵、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 兼容并蓄之学。

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着独立起源并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精髓的文化体系。众所周知,在华夏大地上生活的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都形成了独具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这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为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断与外来文化相作用,例如,佛教自从西汉哀帝元昭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起到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魏晋玄学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到了隋唐佛学思想更是影响深远,有人说,如果离开佛学思想,隋唐时期的中国哲学史将是一片空白。概言之,佛教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对不同思想、学说和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

2. 独特民族精神之学。

作为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淀的精神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凝聚和向心的作用。

3. 与时俱进之学。

之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之学,是因为它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创立新的内容,产生新的形式。正如孔子所言:“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新损益可知也:其或维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述而》)这句话清晰的阐明了文化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创新。其创新的内在规则就是“因”“损”“益”。具体而言,“因”就是指对已有文化的继承;“损”就是对已有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进行扬弃;“益”则是在对已有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学派,无不是在继承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学派的核心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就形成了以崇尚和谐为核心价值的“和”文化。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儒、墨、道、法等主要思想学派都对和谐思想都作了深刻的阐释。可以说,和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1. 儒家学派致力于对和谐思想的探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倡导“中和”的思想。

在孔子看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为政》),这句传承千年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意见分歧、没有思想交锋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通过交流、讨论、对话、协商,达致互相理解,协调统一,和谐互动的社会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儒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和谐思想就是强调一种仁义的和谐,孟子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唉”主张“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只有君与民之间相互尊重、协调活动,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荀子在《天论》中写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话强调的是尊重自然规律,给予事物按照自身性质发展的空间,才能使事物健康发展。

2.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

可以说,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就是“无为”。《老子》第三十七章提出“道恒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则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在《庄子·至乐》中进一步提出:“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相合,万物皆化。……故曰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在道家的思想中,“无为”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正是基于这种自然力量才能够使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折射到社会治理层面就是,社会体现自然发展就会和谐稳定,达到大治。

3. 墨家追求“尚同,尚贤”、“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墨子倡导“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能相和合”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求得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则。在墨子看来社会不稳定源于“内之父子兄弟结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因此,墨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不要杀戮征战。概而言之,墨家追求的是个体与社会形成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达致和谐一致。

4. 与儒家、墨家仁义治国的政治主张不同,法家在历史上是最重视法治的学派,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达致社会的善治。

商鞅提出:“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斗,很刚之民不讼,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巧谀、恶心之民无变也。”《商君书·垦令》在《商君书·赏刑》中他进一步提出:“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夫先王之禁,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以劲奸止过也。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

韩非子则强调:“而圣人者,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由此可见,法家的思想逻辑——就是通过法治来达致和谐的社会秩序。

除此以外,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主张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近代以来,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倡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追求和谐、崇尚和美不是一家一派所倡导的思想,而是诸子百家的共识,可以说,和谐思想内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弘扬优秀的文化思想,从而获得历史的智慧与现实的启迪。

三、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启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契合了广大国人的共同夙愿。那么,何谓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可以说,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而言和谐社会就是和睦相处,谐平共生,就是社会各组成部分、各个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协调互动、相互促进、互补和顺的理想社会状态。一句话,和谐社会就是社会有机体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由传统管制型社会向现代民主型社会转变的过程。因此,必然要求中国社会体系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刻变革。然而,社会的改革必然需要一定的文化作为指导思想,如何不能选择合适的文化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我们应选择何种文化作为指导思想,才能达到社会的协调互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品德修养,还是在治国安邦、国家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为消解当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矛盾提供了方法和途径。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1. 社会结构的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原有的社会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群体逐渐显现。例如失地农民、合同工人、城乡无业、失业、私营业主等等新的社会群体。由此导致形成了多元化的阶层结构。据统计,“2004年,国内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一半,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财产比重只有1%左右。”这组数据足以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金字塔”式社会阶层结构,距离“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重新调整阶层结构,形成协调均衡的社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有鉴于此,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的确,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能够给予各阶层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使各阶层都能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必然要求缩小收入差距,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引导培育形成一个合理的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的基础。”

2. 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民主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层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要以人为本,健全民主制度,增强民众政治参与的效能,切实做到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利用民智,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重视法治在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发挥法律作用,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要达致和谐社会的理想愿景,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

3. 利益均衡发展——和谐社会的基础。

中国历经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实力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问题——经济发展失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裂变与重组,由于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造成了利益关系失衡,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凸显。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越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显示,自2000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升至0.496。以上这组数据足以说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矛盾就可能被激化,甚至破坏社会的稳定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对统治者谏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发展有着精辟的论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运恒足矣。”这句话深刻的揭示了经济协调发展对社会稳定、繁荣的重要性。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我们必须树立利益均衡的经济发展思想,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资源配给的公平和公正。在以市场为主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做得公平与效率并重。

4. 生态环境良好——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肇始于18世纪60年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开始不断地、无度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欲望。然而当我们尽情享受自然带给我们丰厚的物质生活时,对于大自然却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怀,从而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空前脆弱,人与自然的平衡被打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随之陷入日趋紧张的态势。尤其是历史的车轮转入上世纪70年代,我国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走上了一条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之路。由此造成森林树木被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当前的生态危机?

李约瑟曾说:“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孟子曾倡导“仁民而爱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宋代张载在《正蒙》强调“天人合一”。这些无不要求我们热爱自然,把自然看做是人类的朋友。有鉴于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摒弃对自然功利主义的错误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念,并注重生态道德建设。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爱护自然环境,反对无度地向自然索取,而是促进自然的生态平衡,最终实现自然与人类的长久共存与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这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将来的起点……我认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有些部分,对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对于人生中普遍问题的解决,是有所贡献的,这就有永久的价值。”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疏理、审视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和合思想指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摘要:文章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内涵与外延,以其特有优势来指引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温克勤.略谈民族精神及其培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3(3)

[2].《墨子.兼爱中》.[清]孙治让.墨子间沾[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汤因比.谁将继承西方在世界的主导地位[J].思潮月刊,1974

[4].潘多拉.构建和谐社会:遏制不合理贫富差距[N].燕赵都市报,2005.01.12

[5].王仁贵.理性看待基尼系数[N].瞭望新闻周刊,2009.05.18

[6].罗国杰.新中国道德建设的回顾和展望[J].齐鲁学刊,2002(2)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 篇8

关键字:传统节日、雄黄酒、菊花酒

酒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之一,饮酒的习俗千百年来也和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大年。春节活动有三个高潮,就是送灶、岁守、元宵。“送灶”日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中,灶神爷是玉帝派驻凡间的一个神,负责监督每家每户的所作所为,,每年到腊月二十三日要回天庭向玉帝汇报每户人家的情况,所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送他上天,同时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神前,先要祭灶神,主人在灶神爷面前放上供品时,酒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为了使灶王爷醉,免得多舌。然后点上香烛,祈祷一番,祭祀就完成了。接着是送灶,要将灶神爷像从灶上恭恭敬敬地取下,放入事先扎好的竹马纸轿上,再由家中的小男上孩双手捧到天井里,燃上火焚化。焚化时,要以酒酹地,以示恭敬。

到了春节这天,一家人放过爆竹后便会欢聚一堂饮椒柏酒。我国古代人们相信春节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百病皆除,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魏晋以后,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屠苏酒是一种用许多味药材浸泡的酒,元旦时“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至于守岁的习俗,应当始于南北朝。梁代徐君倩作诗《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几乎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宫中守岁常常大摆宴席,至于一般的文人墨客也往往有感而发,饮酒赋诗。到了宋代,除了“守岁”之外还有“别岁”、“馈岁”。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虽然花样不同,但都离不开酒。袁文的《瓮闲评》评论说:“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也。” 除夕夜喝的“年酒”,通常是“屠苏酒”、“椒柏酒”,也寓意着在新的一年合家安康的美好愿望。除夕守岁时喝酒守岁,那么这酒就称守岁酒。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人们往往边喝边谈,有的甚至还行酒令,其乐融融。这一全家在除夕午夜的聚餐,也称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

因为清明节时处春和景明之时,所以祭墓和踏青是主要习俗。而无论祭墓、踏青,酒都是少不了的。明人刘侗在《五杂组》中记载道:“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墓,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人们扫墓时须带酒菜供品至墓前整齐放好,小辈们点燃香烛叩首祷告。带去的酒菜供品一般都在祭祖后送给坟亲享用,这就叫吃上坟酒。此外,清明节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因为酒能舒缓人们祭墓之后悲痛的心情,而且在寒食节期间,人们不能生火吃热食,而饮酒可以增加热量。许多文人墨客在清明時节饮酒并留下传世的诗作。如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既然五月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因此每逢端午节,民间有饮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雄黄酒”以驱疾除病的习俗。《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古人认为病从口入,邪杂之气多经口鼻吸入。而雄黄被认为“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恶、物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除了雄黄酒之外,民间还有饮用菖蒲、艾叶泡制的“菖蒲酒”来辟邪、除恶、保平安的习俗。唐代殷尧藩在《端午日》中写道:“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在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一个与家人团圆赏月饮酒的日子,因此又称团圆节。月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汉代,天子在八月里要饮经过多次酿成的“酎”酒。据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而饮酒赏月成俗是在宋代。据《东京梦华录》所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在中秋节前,城里城外的酒店皆卖新酒。所有的酒楼都重新装饰门面。到了八月十五的中午以前,所有的酒店都酒尽瓮空了,店主只好把悬挂在酒店门前用以招徕酒客的酒旗拿了下来。明清之时,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中秋之夜,看着皎洁、清辉的月光,许多骚人墨客吟诗作赋,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作品。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潜确类书》也记载道:诗人苏轼和朋友游览金山,恰逢中秋,众人便相呼相偕登上山顶的高台,酒酣之际,苏轼约请好友袁淘清唱《水调歌头》,他自己则随着节拍翩翩舞蹈起来。韩愈在被贬后也在中秋月夜饮酒释怀,写道:“……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如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和饮酒等等。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的传统,许多地方都饮用菊花酿造的“菊花酒” 。在古人看来,菊花有“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的功效。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具有“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的奇效。重阳节不仅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也有饮茱萸酒的做法。人们早有在重阳日佩茱萸的做法,认为茱萸可以祛邪辟恶和长寿。据晋代人葛洪在《西风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铒,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可见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后来佩戴发展成为了用茱萸泡酒喝。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说法称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辟邪翁”,而喝了这两种东西浸过的酒,便能消除阳九之厄。

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饮酒习俗与传统节日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传统节日不可分割的部分,也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更多文化内涵和趣味。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陈桥生,《诗酒风流》,华文出版社,1997

上一篇:党员在政治合格方面下一篇:职业技能实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