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文化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诗词文化(共8篇)

中国古诗词文化 篇1

1、春节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青玉案 元夕》的创作背景: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后,宋金长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公元1174年(宋淳熙元年)春,辛弃疾(1140—1207)离开滁州,到建康留守叶衡幕中做了几个月的参议官。秋冬之交,叶衡入朝为相,辛弃疾因叶衡的推荐而被皇帝召见,随后被留在临安(今杭州)做管钱粮的仓部郎官。第二年元夕,虽然靖康之耻雪未有期,是夜仍被小朝廷主政者们营造得热闹异常,全城大放花灯,鱼龙戏舞,道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观赏之余,三十五岁的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

此词一上来就极力铺陈渲染南宋首都元宵灯会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并作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锣鼓喧天,流光溢彩,盛况空前。接着写游人车马彻夜喧腾的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城狂欢之中,主人公却置美景不顾,密约会晤意中人,不知是人多混杂还是地点没讲清,久望不至,久寻不着,最后才发现“那人”身处“灯火阑珊处”。都说辛词豪放沉郁、婉约含蓄,这首《青玉案》就是兼而有之 的代表作之一,全词构思新奇,语言工巧,曲折含蓄,前后照应,写景言志,相得益彰,细细赏读,宛如嚼槟榔,余味绵绵,无论时光流转,常读常新。

首先是想象丰富,夸张了得。辛弃疾开篇便借助非凡的想象力,对东风的力道竭尽夸张之能事,烟花升腾起来被看做是东风催开的千树花,等同了桃花、李花、杏花,这撇开了火药的功效不说,还让四季的百花强认了一个亲戚。而烟花的从天而降则又演变成是被那东风吹落的流星雨,这该是多少数量级的风啊?这东风也未免太抢功、太强悍了吧!我们知道,烟花在今天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而在宋代绝对是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是元宵放灯时皇亲贵族和大众争睹的时髦稀罕物,好比现在的除夕春晚是必看的。

其次描摹细致,动感十足。整首词虽然只有72个字,但描写景致细腻,足以让人身临其境。烟花的起落升降,凤笛声的抑扬长短,花灯的明暗转换,“鱼龙舞”一夜与寻人“千百度”,车马在穿行,阵阵暗香在浮动,盈盈笑语在萦绕,现场节奏感强,色彩鲜明,层次丰富,个性分明。特别是“蛾儿雪柳”句,简直就是一场现场找人的电视直播:炮竹声声,烟花升腾,宝马雕车交错行驶,张灯结彩,人欢马叫,戴 “蛾儿”的女子过去了,不是意中人,着“雪柳”的过去了,不是,持“黄金缕”的过去了,也不是;不光看,耳朵也拼命对现场传来的各种声音进行分辨,“盈盈笑语”中也没有意中人那熟悉的声音,最后只能用眼睛、鼻子送走远去的背影、暗香,就在快要绝望之时,也许是灵犀指明了方向,也许神明可伶苦寻者,主人公突然调头,镜头猛然切换,将目光投向那“灯火阑珊处”,功夫不负有心人,神秘的“那人”终于现身了,来个定格特写,可以想象那女子也许是一袭缟衣綦巾,素面朝天,一刹的回眸,四目相对两心相碰双双心悸,哇,太有个性了,很囧是不!

三是对比自然,写真由衷。有了“一夜鱼龙舞”作背景,方可上演“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约会好戏,这边车马来,那边暗香去,主人公的焦急、执著的心情跃然纸上,坐香车宝马、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们是灯火阑珊处那人的衬托,一群人在灯火通明处游玩,一个人在灯火稀落地独处,华丽热闹与清闲冷落,一来一去,一多一少,一动一静,一明一暗,一男一女,一急一慢,形成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上的对比。现实中,人们往往越是拥有的东西,越容易忽略了它的珍贵,继而失去,比如爱人;未得到的东西,往往因为神秘而认定它的珍贵,引发寻觅,比如爱情。痴情者会因为爱着一个人,而近乎疯狂地收集她的各种消息,寻找她的活动踪迹,也会因为爱着一个人,而迫切地想让她了解自己的所思所为。在钟情和寻觅的过程中,甜蜜的梦幻感会油然而生,既可以单向辐射也可能互相传导,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样来的。主人公能将情人间最美妙动人的部分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也许在那个元夕确曾发生过一个浪漫的约会。

整首词借写景言情,骨子里是在记人言志,是词人自我的精神写真。“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属于“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给予的评语)。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奋努力,能文能武,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他积极地寻求机会以求实现个人生命的辉煌。按照现在话讲,辛弃疾既是“愤青”,也是官场上的实诚人。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中为官,连皇帝老儿都丧失了收复中原的信心,更遑论趋炎附势的众臣百官。这个时候,词人不安心当你的仓部侍郎,不到上司家里拜年联络感情,不钻研厚黑学、潜规则,或者干脆喝点小酒花前月下什么的,却时刻掂记着横刀立马,收复中原,临安城能有几人敢相和,亲朋下属又有几人敢相衬,就算是文武通人,结局只能是希望渐成泡影,理想最终幻灭。意识到这点怎能不心生烦恼,感到孤独?即使真得让词人上了抗金的战场,难免不成为“岳飞第二”,要知道功勋卓著的岳飞是在辛弃疾生下来的第二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的。这出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的悲剧注定延续、贯穿辛弃疾的一生。也正是理想与现实巨大的落差,臣子梦与君主心的激烈冲突,方成就这首词的意境,书就一代大家的文学丰碑。词的结尾借“那人”表明作者不肯与主和派、安乐帮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难怪这首词为后世英雄主义者提供了榜样,为孤高自赏者引为知音;为成大事业者设置了实现理想的境界标准。

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一说,出自朱淑真集。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今生却不再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谁也不曾料到呵,错过了一季竟错过了一生。山盟虽在,佳人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怎样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泪湿春衫袖”,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欧阳修的词甚多,而我独爱《生查子·元夕》。反复低吟浅唱“去年元夜时……”无限伤感,隐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绵绵无绝期?

3、清明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清明节的时候,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寒 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 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4、端午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赏析: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赏析: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生于农家,幼时家贫,酷爱读书。入仕之后,曾胸怀大志,将原名“圣俞”改为“尧臣”,立志要做一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没有遇到圣君,在仕途上极不得意。因此,他怀着无限悲愤、苦闷和渴望的心情,写出了大量激动人心的诗篇。当时,他在诗坛就享有盛名。他和苏舜钦齐名,被称为“苏梅”。他和欧阳修都是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

“诗言志。”《五月五日》一诗写端午,怀屈原,借屈原不容于世道而自沉汨罗江的遭遇以抒发诗人的“不遇”情怀。首联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遭遇起笔,写楚人对他的同情和痛心,流露出无尽的哀伤之情。颔联对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悲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无奈的结局,蕴含了诗人多少的不平与愤怒。颈联紧承而来,状写人们对屈原生前遭遇的抱憾,对屈原身后遗踪的追念。至此,对于昏君、奸臣的谴责,对于屈原的同情,已表现得淋漓尽致,饱含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尾联跳出史实的述评,转向碧水青山的描写。诗人怅望沅江、湘江山水,追思先贤英灵,联想自身遭际,复杂的情感寄寓在山水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全诗咏史、写景,一气呵成,形象具体,意境含蓄耐人寻味。

端 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唐代诗人文秀在其《端午》诗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同时更重要的是对那些昏君奸臣的抨击和鞭挞

5、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此诗写思妇想念远方的游子,表达深切的相思之情。《迢迢牵牛星》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其实却是在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

首先,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从织女的角度写的。诗一开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由牵牛星引出河汉女,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即是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而且此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牵牛星何尝不“皎皎”,织女星又何尝不“迢迢”?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引出了织女纺织的场面,“纤纤”从音韵上给出了一个缠绵悱恻的基调,“纤纤素手”是一种动人的美,但现在美在遭受折磨,牵动着我们的心。“札札弄机杼”之“札札”,是重复的劳动亦或是心烦意乱躁动不安?或许都是。一个动词“擢”,就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梭子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的熟练。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此句则承上启下进行过渡,一下子将孤独、哀怨、痛苦、不幸的织女推到了读者面前,与她日夜相思的牛郎却因隔着迢迢的天河而不能相见,天河水清且浅,却无人来搭桥,织女只能忘河而叹,默默垂泪。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却感到“迢迢”。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

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该诗的艺术手法。整首诗的妙处,第一就是借用牛郎织女的传说,通篇使用比兴手法。第二就是就人物举止和景物描写来抒情,而非直抒胸臆。这样的表达方式,造成了诗歌的委婉含蓄,韵味无穷。最后一点,就是语言的简洁易懂和平易畅达,却又耐人寻味,叠字的运用,自然贴切。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间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增强了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这首诗在艺术特色上,首先,运用浪漫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借神话故事来折射现实生活,抒发了织女的离愁哀婉及向往夫妻团聚的感情。诗的联想也十分丰富,写人、写景、写情、写感,明写织女,而又不离牛郎。其次,是抒情和写景的结合。不仅通过织女怅望牛郎、无心弄机杼、泣泪落如雨、脉脉不得语等场景描写来揭示织女的心情感受,抒发织女的离情别绪,也注意了和景物描写结合起来,通过“皎皎”、“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语的衬托和渲染,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全诗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

另外,从《迢迢牵牛星》的艺术成就来说,做为《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之一,体现了从女性角度着笔的特点。首先,由于在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狭小封闭,使她们只能在孤独中无止境地去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其盛情的深婉细腻,又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事物相交流,又使这些事物成为女性心理最为动人的物化形式,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汉末文人则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具有了与女性世界作心灵沟通的现实基础,他们抒写女性的不幸,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古诗十九首》之多从女性角度写相思之苦,并能由此获得普遍而久远的艺术魅力,原因便在于此。《迢迢 牵牛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以牛郎、织女的传说,形象地表现相爱的人可望不可即的情状良有新意。机声札札,不成纹理,写尽思妇借助单调往覆的劳作排遣愁苦的用心及其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

细细去体味这首诗,总能感觉到这首诗的待人寻味,很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滋味,虽然诗文没有在字句上追求淋漓尽致的表述,而是选择了侧面抒情的方式,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理解空间。

6、中秋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 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 “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但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说明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跟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诗人多想让这种幻想成为现实!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赏析:《中秋月》是宋代晏殊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中秋月”为题,写出了凄怆的游子心情,嫦娥中秋时节在月亮上遥望人间,未必不嫉妒人间的家人团圆、亲人团聚,共享天伦,而为自己孤单地与玉蟾与桂花树相伴而哀怨。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种乡愁。

这首诗说的是在中秋节,整首诗没有带一个“月”字,但是用“月”表现出来的乡愁却是清新自然。

7、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 “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醉花阴·重阳(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 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中国古诗词文化 篇2

1. 意象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关于意象的论述见于《周易·系辞上》,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古人的“立象尽意”之说,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意高深, 难以用普通的语言描述, 只有凭借各式各样具体的“象”来加以认识领会。这种观察自然, 取其意象用于喻义的方法, 与之后古典诗词鉴赏的“意象”有了异曲同工之妙。而“意象”概念进入文学领域, 其标志见于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刘勰首次将“意”与“象”组合成为一个词, 体现了诗人的审美经验和情感态度。意, 指心意;象, 指物象, 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提倡文艺作品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 以形成审美意象。真正触及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内涵的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王少伯诗格》中提到:“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 未契意象, 力疲智竭, 放安神思, 心偶照境, 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 吟讽古制, 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 心入于境, 神会于物, 因心而得。”这总结性地说明了意象的生成过程和深刻的内涵, 也就是说, “久用精思, 搜求于象”, 尽管“未契意象, 力疲智竭”, 只要“放安神思, 心偶照境”, 一旦“心入于境, 神会于物”, 意象就能够“因心而得, 率然而生”。中唐白居易在其《金针诗格》中进一步提出了“诗有内外意, 内意欲尽其理, 理谓义理之理, 颂美箴规之类是也。外意欲尽其象, 象谓物象之象, 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 白居易明确地提出了诗歌意象的两大构成要素:“颂美箴规”的“意理”和“日、月、山、河、虫、鱼、草、木”的“物象”。

比较成熟的“意象”这一概念出现于明清时期。在陆时雍所著的《诗镜总论》中, 作家评价《诗经》《楚辞》优于西汉诗歌时就提到:“觉意象蒙茸, 规模逼窄。”又提到:“古人善于言情, 转意象于虚圆之中, 故觉其味之长而言之美也。”“实际内欲其意象玲珑, 虚涵中欲其神色毕著。”陆时雍准确地使用了“意象”这一术语, 清楚地解释了意象应用于诗人艺术思维活动的过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诗词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地寻找到“意象”一词的起源及发展的重要轨迹。由此可见, “意象”是我们切入诗歌艺术鉴赏的重要枢纽, 离开了探究诗词的“意象”来品评诗歌, 很容易与其精髓失之交臂。

2.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 实际上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各民族特殊、幽深、广阔的文化内涵。“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习得和沉淀而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 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如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成语典故、数字意象等。邢福义教授在其主编的《文化语言学》中说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而作为其文明的精髓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就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国诗词”为文本形式, 以“中国诗学”为理论系统, 以“诗性智慧”为哲学基础的一种诗性文化形态。中国古典诗词非常重视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有虚实相生, “绘声绘影”的特色。吴中胜在《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智慧研究》一文中提到:“中国文论有‘绘’的特点, 既绘声又绘影, 使文思文理可见, 可感, 可触可摸。兴象, 意象之自然, 深隐, 微妙的特点, 俨然带有上古先民天地混同, 人神相通的精神遗留。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一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典诗词更是如此, 往往作者都会借助文化意象来表达其主观意志, 以形写意, 赋予意象以人的灵性。刘勰提出的“岁有其物, 物有其容, 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正是中国古典诗词写意精神的写照。在这些诗歌中, 诗人的主观情志, 即“意”与客观的吟诵对象互为依托, 贯通融合, 源源不绝地传达着作者的感情。如何在古诗翻译过程中, 将各种充满魅力、抒情性极强、意境深邃的文化意象, 准确传神地传递给西方读者, 让其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的文化交流, 这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同时也是一大亮点。

二文化意象图式下的翻译策略

在中国著名翻译大师许渊冲教授的《译学要敢为天下先》中, 许教授把他的古诗翻译理论概括为精练的十个字“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其中的每个词都有思想渊源。“美”是指其翻译理论的“三美”指导原则, 即“意美, 音美, 形美”, 其思想源头是鲁迅提出的文章“三美”;“化”, 即“等化, 浅化, 深化”, 其思想渊源是钱钟书的“化境说”;“之”, 即“知之, 好之, 乐之”, 源于孔子的《论语》;“艺术”, 源于文学翻译理论“翻译是艺术, 不是科学”。“创”, 源于郭沫若的“创作论”;“优”, 源于“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似”, 即“意似, 音似, 形似”, 源于傅雷的“神似说”;“竞赛”是说“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 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

尽管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积累与沉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古诗词身上所带有的“象外之象”已经烙上了隽永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和沿袭性。在面对中国古诗的翻译时, 我们要认识到文化意象本身是“因物起兴”“情寄于象”, 其主观与客观虚实相生, 互为依托。因此,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文化意象图式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1. 感官观照下的文化意象图式翻译策略

文化意象按照感官观照可分为: (1) 视觉意象; (2) 听觉意象; (3) 味觉意象; (4) 嗅觉意象; (5) 触觉意象; (6) 动觉意象; (7) 移觉意象; (8) 错觉意象; (9) 抽象意象。中国的古诗内涵丰富, 韵味悠远, 让人读来齿颊留香。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必须凭借可视、可感、可触、可证的文化意象, 向跨文化的读者传递古诗的一字一句中所蕴含的那份高远深长缥缈的韵味。

第一, 视觉意象。意象的基础是“象”, 是视觉的形象, 也就是把描述的对象视觉化, 使之变得清晰可见。在古诗中, 对任何事物的描写, 都包含诗人的情感和意向。所以金圣叹说, 《诗经》三百篇, 虽草木虫鱼鸟兽毕收, 而并无一句写景。王国维也说, 一切景语, 都是情语。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在众多的古诗中, 诗人是如何通过对意象的描述来表现其象外之情趣的。

在白居易的《暮江吟》 (Sunset over the River) 中:一道残阳铺水中 (A beam of the setting sun turns) , 半江瑟瑟半江红 (half the river dark green and the other half red) 。可怜九月初三夜 (on the lovely third night of the ninth moon) , 露似珍珠月似弓 (the pearly dew, the bow-shaped moon) 。

本诗的英译作者Rewi Alley是一名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新西兰人, 他精通英语, 用英语创作了不少诗歌, 他非常熟悉中国文化, 所以他用英语翻译中国的古诗时有自己特有的优势。诗句中的“残阳”“水中”“露”“月”展现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的描写, 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 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通过吟咏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运用视觉意象来写景之微妙, 历来备受世人称道。

第二, 听觉意象。听觉意象是能够被我们的听觉所感知的意象。听觉意象没有视觉意象那么直观易被人们所感知, 但它在塑造诗歌独特的意境方面, 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生动效果, 发挥着与其他感官意象不同的特殊作用。比如在王维的《鹿柴》 (Luzhai) 中:空山不见人 (On the lonely mountain I met no one) , 但闻人语响 (I hear only the echo of human voices) 。

原诗最成功之处在于用有声衬托空寂。英译忠于原作, 因为“不见人”即“met no one”, 所以称其为“空山”“lonely mountain”, 那么如何形容其幽静的境界呢?作者深谙反衬之道, 用有声的“人语响”反衬出山中幽寂。英译所用之词“echo”非常传神。在希腊神话中, “Echo”为山林女神, 因失恋于那柯索斯, 其哀声留于山林间成为回声。有回声证明其空荡, 这是英译诗的点睛之笔。

第三, 嗅觉意象。嗅觉意象是对读者的嗅觉产生影响的感官意象。读者可以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所描写的风味迥异的各种意象中读出回味无穷, 读出韵味悠长。

如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With thin shadow slanting on the water, shallow and clear) , 暗香浮动月黄昏 (And light fragrance floating in the moonlight, dusky and drear) 。

意境优美, 使人迷醉。这句诗里, 梅花花香便是嗅觉意象, 嗅觉是我们感官中相对比较抽象的感觉, 非常难以描摹, 但作者通过暗香这种生活中处处可闻的意象, 化抽象为具象, 使读者读来口鼻擒香。译文所使用的“fragrance”与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light fragrance floating in the moonlight, dusky and drear, 淡淡的清芬荡在月夜中, 不闷不烈, 不媚俗, 不轻佻, 让人心为之净, 神为之爽, 闭上双眼, 阵阵幽香沁人心脾。

2. 动态意象与静态意象翻译策略

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把诗词中的意象以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来划分。所谓动态意象就是诗歌中运用动词动态性的描写。动态意象在诗词中并不常见, 但这些动态意象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得诗词妙趣横生, 让读者印象深刻。

如王维的《鸟鸣涧》 (Birds Chirp Along Ravines) :人闲桂花落 (quiet and tranquil are men and falling laurel flowers) , 夜静春山空 (In the hush of night spring hills are still and silent) 。月出惊山鸟 (The moon-rise makes the mountain birds no longer calm) , 时鸣春涧中 (Deep in hills are they oft chirping along ravines) 。

这首诗描写了春山之静。如何让读者读后强烈地感受到山涧的静谧呢?诗人反其道而行之, 运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意象, 以动态反衬静态。一个“惊”字, 一个“鸣”字, 看似打破了春山的寂静, 实际上这正是其诗的精妙所在, 这种对于声音的动态描绘, 反而衬托出了山涧的幽静, 这也和王籍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静态意象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以及它们构成的词组, 是意象符号的组成, 一幅幅的静态图画好像是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 充满着时空的交错感和艺术的张力。

如雍陶的《题君山》 (A Description of Junshan) :烟波不动影沉沉 (Junshan’s inverted image in the still, mirror Like lake) , 碧色全无翠色深 (Is clearly seen because it’s dark green in the clear water) 。

这首描绘洞庭君山的诗, 起笔就很有致趣。诗人没有正面描写君山, 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出了湖面风平浪静, “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 “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之色。“碧色全无翠色深”, 碧色是湖色, 翠色是山色, 凝视水中山峦的倒影, 只见翠山不见碧湖。这两句以波平如镜的湖水, 以浅碧与深翠色彩的对比构成了一幅深幽的湖山倒影图, 带给读者宁静的享受。

3. 修辞格观照下的意象翻译策略

中国的古典诗词中, 诗人大都擅长运用多姿多彩的修辞手法, 借助形象生动的各种意象来借象以言志, 借象以传情, 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一,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 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 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 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 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 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如贺知章的《咏柳》 (Willow Trees) :不知细叶谁裁出 (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young leaves are cut out?) , 二月春风似剪刀 (The early spring wind is a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

如在这首诗的翻译中, 译者保留了原诗“二月春风”比作“剪刀” (a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的修辞形式, 这使得西方的读者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汉文化中独特传神的审美形态, 展现了垂柳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

第二, 拟人。拟人的修辞方式是把事物人格化, 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拟作人, 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 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更易亲近,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如毛泽东的《咏梅》诗词:已是悬崖百丈冰 (Now a huge of ice on a high cliff there) , 犹有花枝俏 (I behold a tree of plum blossoms so sweet and fair) 。俏也不争春 (The blossoms never compete with other flowers) , 只把春来报 (but willing to be a messenger of the spring hours) 。待到山花烂漫时 (When worlds of flowers are seen) , 她在丛中笑 (she is smiling in the red and green) 。

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 一个“俏”字, 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 更凸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丛中笑”三字, 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 特别是“笑”“smile”字, 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 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三结束语

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凝聚着华夏文明的精髓, 而诗歌中的意象是诗歌生命的载体, 它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汉文化精神与人文内涵, 它是古典诗词的生命与灵魂。一代东方学的权威大师亚瑟·韦利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明代胡应麟也有“古诗之妙, 专求意象”的说法。因此, 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 由于汉英语言的诸多差异, 中外历史文化有着天壤之别, 要完全使诗的英译既传达原诗的信息, 又表达出情感感染读者, 存在一定难度。诗的翻译不应拘泥于表层意思和结构, 需要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深究原文, 分析它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力争表达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与深层含义, 用流畅的英文表达出来, 力争达到意美、音美、形美齐备的诗词翻译的最高境界。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设想,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古典诗词翻译。汉诗成功地移植到异族文化中, 并能唤起读者同样的审美体验, 译者不仅要懂得欣赏自己民族、自己文化创造的美, 深入挖掘原诗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还得在翻译中取得一个“最佳近似度”, 除了选词、结构、节奏、风格等方面, 还应该包容地欣赏其他民族、其他文化创造的美, 这样将各自之美和他人之美结合在一起, 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诗词的翻译是一个要传神地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过程, 既要懂得翻译策略, 又要懂得诗词的艺术审美, 从而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摘要:素有中国文学瑰宝之称的中国古典诗歌, 是表现美的艺术, 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深厚内涵,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和重要的载体, 也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绚烂夺目、不可或缺的一朵奇葩。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佳作中, 诗人们巧妙、精准地借助各种意象以抒情、言志、感怀、思人, 而这些古诗中体现的含蓄、简约和微妙的特点也是诗人对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安排的结果。诗词翻译最大的障碍, 恰恰也在于如何将古诗中的意象形神兼备地翻译成英文, 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领略到中国的古诗之美, 了解到其文化意象下的深刻含义。本文从文化意象的不同类型的图式观照如动态意象与静态意象、感官观照、修辞格观照出发, 探讨古诗词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意象,文化意象图式,翻译策略,古诗词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2]陆时雍.诗镜总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14

[3]周志培、陈运香.文化学与翻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81

[4]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1

[5]赵新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溯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6]吴中胜.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4

中国古诗词文化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而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国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警言。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三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说:“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多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学前期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展最快、身心发展可塑性最强,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这一时期教育缺失或不当,则以后难以弥补,甚至会对身心发展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但目前,由于追求经济利益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呈现淡化趋势,趋向于功利化、实用化。甚至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概括起来,一是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边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往往将学前教育沿袭小学教育模式开展,呈现出功利化、应试化的倾向,包括时下流行的幼儿双语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比重逐渐下降。

二是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失措。往往以幼儿能背多少诗词、古文衡量教学效果,而不是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幼儿不自觉将传统文化与背诵、默写等同起来,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三是传统文化熏陶效果不明显。学前教育相关理论认为,“小孩有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幼儿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根植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幼儿人文精神,提升对真善美的认知。目前相关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无科学、缜密的教学设计,不成体系,或者沦为彰显教学质量的点缀,效果不佳。因而,本课题试图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对幼儿教育中有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

二、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课程与幼儿教育结合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领域

国外从70、80年代就开始有不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热”,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孔子学院”。国外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研究,如孔孟思想、孙子兵法等。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课程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可考研究资料比较匮乏。

(二)国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对幼儿教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2006年,王炳照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一文,2007年,左雯霞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2012年,程五一、杨明欢发表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国内不少学者也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与幼儿教育的融合开展了相关研究。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的意义

(1)开展古诗词课程教育,是科学开展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儿童发展支持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儿童文学、动画作品等存在说教、成人化甚至庸俗、暴力等倾向,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缺失、年龄适应性不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但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而且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该领域人才学历偏低,缺乏充分的教育学科背景支撑,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不够。现代教育观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浸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基于全面的学前教育理念,科学的学前教育,其地点应穿越学校围墙,其方式应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其范围应拓展到儿童文化、儿童艺术、儿童用品等儿童发展支持领域。

(2)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之中,有助于幼儿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将进一步增强幼儿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教育时期,是一个人品行、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融入幼儿教育之中,将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3)目前相关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无科学、缜密的教学设计,不成体系,或者沦为彰显教学质量的点缀,效果不佳。本项目的研究,对幼儿古诗词教育进行系统分类、编排,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课程融入幼儿教育的机制、建设、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融合路径,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与幼儿教育实现有效的融合,有助于弥补目前幼儿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在内容结构上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幼儿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和发扬。

附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前教育研究专题课题XJK16BXQ09《幼儿教育中古诗词生成策略研究与实践》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周丽妤,女,1981年生,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高校管理。

中国古诗词文化 篇4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后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爱情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现代的人们对爱情有各种各样浪漫的、直接的表达,而古人们也多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是描写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相比于现代直接的表达方式,古人们诗歌中委婉的叙述让人更加领悟爱情的美好,亦或是感受其中的哀婉。这首《越人歌》是中国第一首译诗,是楚辞的艺术源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我们知道它大多是因为它的最后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一句清楚的表达了歌者的爱慕之情。而说到楚辞,自然会联想到更加古老的《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便是这篇《关雎》。在风景如画的小溪边,伴着雎鸠鸟轻快的鸣啼,男子对河中小洲岛上美丽的姑娘一见倾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自从一见,男子便再也忘不掉,求之不得,便是寝食难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既是情有独钟,便少不了要追求一番,琴瑟和谐,终于迎得佳人归。

相比起《关雎》最后美满的结局,《诗经》中另一首情诗《蒹葭》便要凄凉一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曾有人说:“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及,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不管诗中的主人翁做什么努力,他所倾慕的佳人总是在他望而不及的地方,得不到却又放不下。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文止而余情不散。

从古老的《诗经》中走出来,便是两汉的乐府名歌。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描写了一庄凄婉的婚姻悲剧。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宗教礼法、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根深蒂固。纵然男女主人翁希望婚姻爱情自主,对爱情忠贞不二,却还是抵不过父母之命。全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返故,便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悲哀的基调。“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离别时相互承诺的誓言,却因家人的逼迫而无法坚守,最后只能是“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而后,两家的长辈似乎有所觉悟,要求合葬。“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一段似乎和中国古代经典的爱情故事《梁祝》的化蝶很相似,生不能同衾,但至少死而同穴。

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长达几千年,像刘兰芝和焦仲卿这样的故事自然不在少数。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便也是一对苦命鸳鸯。本是琴瑟和谐的一对夫妻,却硬生生地被陆游的母亲拆散。无奈之下,陆游只好听从母亲的教诲,重理科举课业,等到科考失利回到家乡,唐婉已嫁作他人妇。两人在布局典雅的沈园不期而遇,勾起了两人潜藏在心底的思念。陆游看着心爱的人与他人相对而坐,浅斟慢酌,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在粉壁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而后唐婉见到陆游题的词,心中难以平静,在墙的另一边相对而作了另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留下这首令后人唏嘘叹息的《钗头凤》后,本就柔弱的唐婉抑郁成疾,不久便香消玉殒。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这一段凄婉往事,却不能成功。等到倦游归来,重游沈园,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之下写下了《沈园》二绝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曾是惊鸿照影来”,走在沈园幽静的小路上,陆游仿佛看见了唐婉的影子。在他生命剩下的几年中,他追忆往昔,感念他们这段往事,又写下了几篇怀念唐婉的诗词,后人读到免不得要几番唏嘘。

中国诗歌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描写的爱情当然不止这么几段。古代的诗人,不管是婉约的,豪放的,现实的,花间的,都多多少少留下过几篇感叹爱情的诗词,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李商隐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也有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然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更有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感伤情怀。即便是豪放的苏轼,也在悼念亡妻时写下了《江城子》这样表达了无尽哀思的词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中国古诗词文化 篇5

公务员面试备考: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传

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酉新春,旨在“赏中国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日进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能够以如此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观众为武艺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合者众”,50、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的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尤其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有人疑问,古诗词默写在高考语文中占比不多,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长时间去背?以应试心态对待传统文化,难免会产生“划不划算”的困惑。一位大学生如此回应:“背诵的许多内容已经忘记,但在诵读经典时,心灵受到的触动、激发的思考和从中汲取的养分,将受益终身。”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他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他们技术者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文化精神和智慧力量,使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的剑,到底是射向未来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序乎时序”,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来传承发展,才能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井喷”,也侧面反映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当

微信咨询:tshuatu04

前,对于开掘传统文化,还存在“三化”的问题。一是“功利化”,忽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公益性、教育性,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招牌赚钱牟利;二是“庸俗化”,恶搞戏说历史事实,大肆解构历史名人,任意颠覆文化常识,扭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三是“简单化”,不顾时代特征,不辨精华糟粕,对传统文化盲目推崇、照搬复制。那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新建古城、古镇,那些唯利是图、喊出天价的私塾、读经班,一拥而上争抢名人出生地,荧屏充斥胡编乱造历史剧,都是这“三化”的现实注脚。凡此种种,非但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反而让文化失色、让传统蒙尘。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激活价值基因。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奇迹,企业伴随着心理失衡、价值失序、行为失范等问题,当今中国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塑、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的润泽和滋养。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舒展生活场景。我们不可能回到穿汉服、着唐装的时代,摆几本线装书、放几个假古董只是附庸风雅。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的融入生活场景,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才是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爱情古诗词 篇6

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晏殊《木兰花》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明代山歌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6、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宋)张先《千秋岁》

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

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周南·关雎》

1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1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13、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唐)白居易《南浦别》

1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翦梅》

1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6、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群君满坐之衣裳。 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唐)元稹《离思》

17、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泪还惜别,为君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情诗短信

19、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温庭筠《望江南》

2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1、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2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2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4、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信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水深!——白居易《长相思》

2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26、梳洗罢,独倚上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2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28、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苏轼《江城子》

2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30、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3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32、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西风误!——(宋)贺铸《踏莎行》

3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

34、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35、若是两情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3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宋)晏几道《鹧鸪天》

37、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宋)陆游《钗头凤》

浅析我国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 篇7

在阐述“跨文化传播”之前, 有必要先廓清“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 是指一个群体 (可以是国家, 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 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1) 常言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居民, 为适应自然环境, 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积淀, 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即为“跨文化传播”。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 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出于不同动机的交往互动行为不断增多, 导致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人们深刻地认识到, 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 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 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同时, 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能够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 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共存。

在新的世界格局与国际传播语境中, 我国也愈加重视基于我国立场的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 而被看做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 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

传播学研究表明, 共通的符号、共通的经验范围与畅通的媒介渠道是跨文化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的要素。共通的符号, 是指共同的语言符号, 这是沟通中传情达意的基础与前提;而共通的“经验范围”这个概念是1954年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进行的》一文中引入的概念, 即“stored experience”, 它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由此概念可以知晓, “经验范围”的实质就是“文化”。施拉姆指出, 只有参与的人在共同享有的经验范围内, 传播的行为才能够发生。 (2) 他以交通信号灯为例, 来自文明社会的人与土著人, 即使语言相通, 却由于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仍无法进行传播与交流。此外,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还包括通畅的渠道, 如出版物、印刷品、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 通过这些中介物、工具与技术手段, 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与同文化传播相比, 跨文化传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双方文化共享性差。文化共享性指的是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 即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拥有共同的编码。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 其各自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尽相同, 甚至差别很大, 即文化共享性差, 具体体现在: (一) 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例如对同一种美丽、散发芳香气味的花朵, 汉语编码为“玫瑰”, 而英国人则把它编码为“rose”。 (二) 词汇量不同。例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比英语多得多, 如英语中“uncle”这个词能指代很多的亲属, 如叔叔、伯伯、舅舅、姨父等, 但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数量则多得多。 (三) 共有的文化含义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人眼中“红色”代表喜庆、成功或顺利, 在英国人看来则暗示着血腥和残忍。 (四) 编码顺序不同, 即句中各成分的语序不同。

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 历代诗歌, 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 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关键所在。然而, 我国的古代诗歌, 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 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 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 以及与西方相差甚远的文化传统, 都加大了我国古代诗歌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本文以孟浩然诗歌为例, 浅析如何实现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营造共通的语言符号。要实现跨文化传播, 首先需要共通的语言符号, 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 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 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语言翻译首先要围绕“对等”、“忠实”等原则, 最大限度地准确译出原文的内容、含义与思想。这是第一个层面即语言符号层面的要求。

如襄阳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此诗脍炙人口, 广为传诵。它是诗人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作, 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 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对于此诗, 我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与翁显良先生分别作出不同的译本:

(翁显良)

从内容上看, 许先生和翁先生对原诗的理解是一致的, 二者都准确地译出了原诗的内容与含义。而翁先生译文中的开头一词“late”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辜负了大好春光的惋惜, 而“poor”、“dear”则再现了原作者的深刻忧伤, 更为充分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与含义, 笔者认为从语言符号层面上说, 翁版更胜一筹。

营造共通的文化内涵。仍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诗歌在咏春惜春的背后, 其实隐藏着孟浩然的个人际遇与山水情怀。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 使他一生未曾入仕, 因此其诗作以田园山水诗为主。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 但更多则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诗文中, 作者写出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 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 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 而当是轻风细雨, 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 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 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 带走春光, 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 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仔细悟读, 高卧松云的孟浩然, 一朝梦醒深感岁月蹉跎, 功名未立, 难免有迟暮之叹。因此, 对于这首诗歌的翻译与传播, 不仅应译出其字面的含义, 更应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相去甚远, 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伦常本位、伦理精神, 注重知觉体悟, 加之封建伦理的束缚, 许多文人只能采用以物言志的文学手法, 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些表现手法与文化传统, 对于以人为本位、注重科学精神、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西方读者而言, 都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 要想使西方受众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深意, 笔者认为, 在解决了语言层面的对接后, 还应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介绍与解读, 不妨在诗歌的翻译中加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介绍与解读, 着力表现出孟浩然在经历了人生的艰难跋涉后, 把“山水田园”当做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 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寄托自己疲惫身心的愿望。解读其中的因果关系, 正是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中, 孟浩然成为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 并进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 孟浩然在诗中描绘并展示了一个清淡的世界。构成这个清淡世界的主要经纬有两根:一是田园之乐, 一是山水之美。前者往往更多融入了闲适的隐逸意趣, 后者则往往更多地融入孤高的志士情怀。这种中国古代文人所表现出的山水情结与文人风骨, 堪称中国独有的古代文化现象之一。这些注释与解读, 在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中, 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应用。

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还必须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 即多渠道、易获得、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量大的符号载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翻译、出版多语种的宣传手册与印刷品, 制作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 增加播出时间及播出频道, 同时融合、利用新媒介, 如利用互联网提供高质量和高速度的音频视频, 提供即时性的、互动性的在线讨论、视频点播等新服务。除此之外, 还应不拘一格地打造多种形式的传播渠道, 如旅游景点的导读、导游等, 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顺畅与便利。

结语

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地球村”的村民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和频繁,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密切的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和阐释我国古代诗歌的翻译与传播, 可以摆脱语言学派脱离社会意识形态, 孤立进行的方法, 注重社会文化因素的联系与渗透, 从而使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使更多的世人了解与欣赏灿烂的中国古代诗歌文化。

注释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 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中国古诗词意象赏析浅探 篇8

关键词:诗词 意象 内容 情感 情趣

诗词总是以具体的意象体现情趣。在意象中富有情趣,情趣的表现就寓于意象。诗的创作是心感于物的结果。有见于物为意象,有感于心为情趣。每首诗所写的境界与情趣是活的。而情感不是纯然凭理智就可以理解的。我们需设身处地,体物入微。在霎时中丢开自我,心领神会。

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真实、生动的意象。而意象的创造融合了作者的情感。我们欣赏时就要通过对这些意象进行加工组合去把握意象,从而评价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一、诗词意象大体有以下三类;人、景象和物象

1、人象即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有不慕荣利、豪放不羁的,有寄情山水、归隐之志的,有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有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有矢志报国的,有爱恨情长的,有慷慨愤世的等多种人物形象。我们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和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知人论世,来把握人物性格、情感和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李煜《相见欢》中,“无言”又“独上”,孑然一身,斯人独憔之孤影顿现。此首词为南唐后主降宋后所作,后主从一“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备受凌辱。词中表现出浓重的感伤情绪。

2、诗词中的景为情中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诗词除了欣赏景物的自然存在,更要挖掘其社会内涵。在欣赏中既要描绘其图景又要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特点和情调。李煜《相见欢》中,“月如钩”,月为残月,更添愁意;“梧桐”是“寂寞”之“梧桐”更增愁。写人之孑然身影,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虽无一“愁”字,而凄清、哀愁之情尽显。

3、诗人为表明心迹或情感,对景物进行拟人化的象征性的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欣赏此类物象既要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又要注意作者寄寓事物中的情趣。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花》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遗貌取神,着重刻画梅的品格——开于严冬而不与百花争春,显其旷达洒脱,梅的坚守情操,不变志节这也是作者自己的人格写照。

二、从诗词意象功能角度去领略他的魅力,体会诗的情趣

1、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在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稳定性——具有特定的含义。自从《诗经》中道出“日夕乃归家”的人类的普遍情怀后,许多人都将离别及相思安排在黄昏 。温庭筠在《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在《秋思》中那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秋景统一在黄昏的暮色里。当在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有一种悲怆之感受扑面而来。在诗词赏析中对于这种有具体含义意象的积累有益于诗词中深层情感和意蕴的理解。有些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是流变的。理解此类意象要知人论世。因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内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菊淡泊闲适表现诗人在辞官后的脱俗与大自然融合后的悠然自得。“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菊瘦弱、憔悴,正是作者的写照。

2、意象的真正的功用是:它可以作为抽象之物,即思想的荷载物。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夜色将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严冬将尽未尽春己悄然而至”的画面。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描述性功能。而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真可谓是景中含情,景中出理。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指意和拟情性功能 。

3、任何一个意象,只有在组合中才能显出艺术价值。诗人从抒情表意需要出发,把具有相同或相近色调、气氛、情趣、倾向的意象重复使用、接连缀合,能取得一种同向强化的惊人效果。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与伤离怨别紧密联系。如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晓风,古代行人常于黎明踏上征程,送别也在此时,也常与思念、离愁连在一起。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缺月喻亲人离别。杨柳、晓风、残月最能触动人心的意象集中在一起,更能打动人心。

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体现人们生活的现实、情感、追求,且在历史的传诵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走进诗词的意象,接受古典诗词人文精神的熏陶。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中学)

上一篇:叮铃铃观课报告下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